《人类的家园》教学设计
人类的家园.——地球教案
人类的家园.——地球教案第一篇:人类的家园.——地球教案《人类的家园——地球》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它的表面由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组成,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
2、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和地球仪的作用;能粗浅了解经线纬线,知道如何划分东西、南北半球。
3、感受地球的美,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并通过制作地球仪培养学生对待科学要有勇于尝试、勇于动手的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多个地球仪学生:收集有关地球之最的文字及图片。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说起地球,教师心中就会涌起无限温热的感情。
虽然在茫茫宇宙中,地球只能算上沧海一粟,但她却是我们可爱而又美丽的家园(板书课题:人类的家园——地球)此处可以有太空中的地球的简短视频,让学生知道地球只是太空中的沧海一粟。
二、美丽的地球(一)地球概貌1、老师:同学们,你们都拍过照片,那么你们知道如何给地球拍照吗?学生发言。
老师:你们真聪明!是的,人们可以利用卫星给地球拍照。
人们把高倍望远镜装在摄像机的镜头前,利用各种遥感技术手段,通过不间断地观测和摄影,把数据传回地球,就合成了地球的整体的图像。
2、出示卫星拍摄的地球图片,学生观察地球,说说你的发现。
地球很美,有五彩的颜色,请同学们观察地球的图片,你们能看到几种主要的颜色?它们分别都代表什么?是的,蓝色是海洋,黄色是陆地,白色是云彩。
地球是由蓝色海洋、五彩陆地组成的美丽天体。
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下,地球美丽的外衣上是蓝色的海洋面积大还是五彩的陆地面积大?是的,地球表面大约有70%的地方被海洋覆盖,而约30%为陆地。
3、老师:同学们,虽然我们从太空中观测地球,只能看到三种基本的颜色,而事实上,我们的地球表面有许多不同的地表形态,而每一种地表形态都以独特的姿态展现着它们的美丽,请同学们结合你课前做的调查,来说说你知道哪些世界之最?学生根据自己的课前调查发言,交流地球之最。
然后图片展示学生们可能提到的世界之最,老师继续引导学生:地球这么美丽,那么我们一定要爱护我们的家园,保护好我们的地球。
人类的家园教案范文
人类的家园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海洋、大气层等。
2. 使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家园,要爱护和保护地球。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自然环境:气候、地形、海洋、大气层等。
2. 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3. 爱护和保护地球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地球的自然环境特点,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 难点:如何保护地球环境。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实际中人类如何保护地球环境。
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的自然环境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美妙之处。
2. 讲解:详细讲解地球的自然环境特点,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各种现象。
3. 分析: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人类行为与地球环境的关系。
4. 案例分享:分享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如何保护地球环境。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地球环境,并提出具体措施。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思考如何爱护地球环境,并写下感悟。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讨论、分享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书写、思考深度等。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交流、创意等。
七、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教学方法:反思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效果: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对地球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是否有所提高。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地球环保主题活动,如植树、清理垃圾等。
2. 引导学生进行地球环保研究项目,深入了解地球环境问题。
《地球——人类的家园》 教学设计
《地球——人类的家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结构等。
掌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行星的关系。
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视频和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参与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增强保护地球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的基本特征和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2、教学难点理解地球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相互关系。
引导学生形成保护地球的实际行动意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地球的相关知识。
2、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地球美丽景观的视频,如壮丽的山脉、广袤的海洋、繁茂的森林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地球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提问学生:“你们对我们生活的地球了解多少?”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地球的基本特征展示地球的图片和模型,讲解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大小(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等数据)。
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通过简单的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利用太阳系的示意图,讲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行星的相对距离和特点。
强调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如提供光和热等能源。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地球上能够存在生命?”引导学生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地球的大气层、水等方面进行思考。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讲解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大气层的保护等是生命存在的关键条件。
3、巩固练习展示一些与地球知识相关的选择题和简答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人类的家园——地球(教学设计)
人类的家园——地球(教学设计)《人类的家园—地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有关地球的形状、大小等常识;能够认识和运用地球仪,初步了解地球的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赤道、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2、通过研究性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感受地球之美,激发学生爱护地球之情。
教学重难点:观察地球仪,经线、纬线的作用,七大洲和四大洋。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准备:课件、每四人小组一个地球仪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的母亲,是她孕育了万物生灵。
地球那么大,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视频)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可你对地球又有多少了解呢?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人类的家园-地球”。
教学过程: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看到地球后,曾经说过,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应该叫水球。
加加林为什么这样说呢?生:从太空看,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它更像一个“水球”。
一、认识地球仪师:我们要认识地球,可地球太大了,我们很难看清它的全貌。
同学们能不能想出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生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人们为了更好的认识地球、研究地球,把地球按一定的比例缩小,请看(演示课件)我们一起来喊“变”,好不好?“三、二、一,变”,“还不够小,再变”,这就是人们制作的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我们就从认识地球仪开始,来初步了解地球。
二、认识七大洲、四大洋1、师:同学们请出我们本节课的特邀嘉宾——地球仪。
请同学们听清老师的话,我们用一分钟的时间来观察地球仪,看看我们能从地球仪上发现什么。
师:好,时间到。
我们来倾听一下同学们的发现。
生:……师:我们来看看蓝色的部分是?生:海洋。
师: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一,所以说地球也可以称为“水球”。
我们来看看神秘而美丽的海洋。
人类的家园教案范文
人类的家园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的结构及经纬网的作用;(2)使学生掌握半球划分、海陆分布和纬度、经度的概念;(3)培养学生利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资料来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地球照片,让学生感知地球的形状;(2)利用经纬网,让学生能够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3)通过读图分析,使学生能够说出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4)利用课本地图和资料,让学生能够理解半球的划分;(5)通过观察地图,让学生能够描述纬度和经度的变化规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地球的形状;(2)经纬网的作用;(3)半球的划分;(4)海陆分布;(5)纬度和经度的变化规律。
2. 教学难点:(1)经纬网的构成及使用;(2)半球划分的依据;(3)纬度和经度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观察地球仪和地球照片,感知地球的形状;2. 读图分析法: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3. 地图分析法:观察课本地图,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4. 讨论法:分组讨论半球的划分及纬度和经度的变化规律;5. 案例分析法:分析地球环境问题,培养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地球仪、地球照片;2. 经纬网图;3. 世界海陆分布图;4. 半球划分图;5. 纬度和经度变化规律图;6. 地球环境问题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地球仪和地球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2)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地球仪是什么?经纬网有什么作用?2. 教学新课:(1)讲解地球的形状及地球仪的结构;(2)介绍经纬网的作用,演示如何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3)展示世界海陆分布图,使学生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4)讲解半球的划分及依据;(5)展示纬度和经度变化规律图,讲解纬度和经度的变化规律。
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3.24人类的家园
24.《人类的家园》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的居住环境——地球,知道六种自然环境、景观特点,能在祖国地形图上指出相应的地形区。
2.能力目标:能够掌握基本相关知识,知道地球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了解地球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培养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三、教具准备PPT课件、范图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小组讨论:亲爱的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问题,请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一分钟,然后告诉老师。
1、食物是怎么来的吗?2、大自然是如何给人类提供氧气的?(学生自由回答)3、总结:我们生活在大自然里,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氧气、食物,还有学习用的笔和纸,我们生存和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来自大自然,地球就是人类的家园。
4、揭示、板书课题:《人类的家园》(二)、新授:1. 欣赏鲁滨逊漂流记短片视频(约两分钟)a、从视频中你了解到了什么?b、鲁滨逊的材料都是从何而来?c、你认为大自然里有什么?2、人类就生活在这巨大地球上。
那么地球自然环境是什么样子的?它提供给人类哪些自然资源呢?可是这些东西又是如何生长的呢?万物生长靠太阳,他给地球带来了适宜的稳定,植物光合作用也需要太阳,动物、人类生息繁衍也需要太阳,太阳是地球上所以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
3、地球能给我们提供这么多的东西这这么美好的环境,那么它到底是怎样的?古时候,好有说天圆地方的说法,那么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呢?它到底有多大呢?4、为什么说地球是个蓝色的大水球?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小纸人串绕地球赤道一周,演示后,讲:打个比方,如果我们手拉手环绕地球站成一圈,大约需要四千万名同学才能头尾相接呢!假如你想步行绕地球一圈,每天走100千米,大约要走多少时间呢?地球上最大的纬线圈2万千米。
地球是个巨大的球体。
5、你知道我们每天呼吸的新鲜空气是怎么来的吗?废弃的空气又是如何循环的呢?6、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全都来源于大自然,说明了我们人类生活与大自然的关系非常的密切,你们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几月几号吗?。
人类的家园教案范文
人类的家园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仪和地图的用途。
2. 使学生掌握地球上的重要纬线和经线,以及它们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形状:介绍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 地球仪和地图:介绍地球仪和地图的定义、用途和制作材料。
3. 重要的纬线和经线:介绍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重要的纬线和经线,以及它们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地球仪和地图的用途。
2. 教学难点:重要的纬线和经线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使用地球仪模型和地图,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和重要的纬线、经线。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和重要的纬线、经线对于人类生活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家园地球是什么样的。
2. 新课导入:介绍地球的形状,地球仪和地图的用途。
3. 案例分析:分析重要的纬线和经线,以及它们的特点。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地球形状和重要的纬线、经线的理解。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实践报告,评价学生对地球形状、地球仪和地图的用途、重要的纬线和经线的学习效果。
2. 评价方法: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3. 评价内容:a. 学生对地球形状的理解和描述能力;b. 学生对地球仪和地图的用途的掌握程度;c. 学生对重要的纬线和经线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球形状、地球仪和地图的图片、重要的纬线和经线的特点等内容的课件。
2. 地球仪模型:准备地球仪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和重要的纬线、经线。
3. 地图:准备世界地图和相关的中国地图,让学生了解重要的纬线和经线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人类的家园》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封面)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人类的家园》
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活动一地球的奉献
地球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空间、资源和环境,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球。
结合收集到的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地球的伟大。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了这一切,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
活动二重负的大地
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
思考一下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哪些问题?
活动三我们的生活与环境
举例说说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的具体表现,谈谈自己的想法。
活动四节约用水有妙招
交流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及如何重复用水的妙招。
活动五灾害中的自救
很多时候,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并不是直接来自于灾害本身,而是由于人们的无知和莽撞,因此要学会一些灾害自救的常识,掌握自救的技巧。
你知道哪些自救的常识和技巧?。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第一课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目标: 1、认识到地球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培养热爱地球、关爱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体会“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2、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剧增、资源匮乏是当前地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环境忧患意识。
3、了解并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初步学会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地球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
学习者分析:本单元从各个方面介绍地球的资源的减少等,六年级学生已经了解了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所以这单元更加具体的介绍了如何利用。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教学 1、同学们,去年冬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你还记得宇航员在太空遨游时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吗?(学生思考回答)是啊,我们生存的地球实在是太可爱了,它无私地为我们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像一位伟大的母亲,为我们这些儿女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那么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应当如何来报答地球母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只有一个地球》。
(板书课题)二、教学活动活动一:感悟地球的奉献1、播放《只有一个地球》课文视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和资源。
2、以教材上的水、森林、矿产资源为范例,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生活,来说说地球给我们提供了什么。
(1)我们身上穿的衣服离不开哪些资源?(2)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离不开哪些资源?(3)我们的住房离不开哪些资源?(4)我们的交通离不开哪些资源?(5)我们喜欢的自然风光有哪些? 3、引导学生对上面提到的资源进行分类:(1)有哪些资源除了直接给人类提供生产生活的材料外,还具有生态价值?(2)有哪些资源是用一点就少一点? 4、同唱《我们的田野》,通过歌词和旋律来进一步感受地球的奉献,并从心底由衷地感激地球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二单元 人类的家园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类家园——地球的基本特征,知道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2.通过探讨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引导学生关注全球环境问题,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行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的基本特征,人类与地球的关系,环保意识培养。
2.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环保行动,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地球——人类的家园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二、1.地球的形状a.展示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颜色a.展示地球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地球的颜色。
3.人类与地球的关系a.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4.环保意识培养a.讲解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b.学生讨论如何从自身做起,保护地球家园。
三、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地球的基本特征和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2.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环保行动。
第二课时:地球环境问题及保护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环境问题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2.学生分享自己对地球环境问题的了解。
二、1.地球环境问题a.展示地球环境问题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全球环境问题。
2.地球环境问题的原因a.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保护地球家园a.讲解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环保行动。
b.学生讨论如何从自身做起,保护地球家园。
4.环保行动b.组织学生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地球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
2.强调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环保行动。
四、课后作业1.观察身边的环保行动,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2.结合本节课所学,思考如何从自身做起,为保护地球家园做出贡献。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和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案:第一课地球——人类的家园
教案:第一课地球——人类的家园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是人类的家园,认识地球的基本特征;2. 理解地球是一个生态系统,认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和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和重要性。
教学准备:投影仪、电脑、图片、视频、地球仪、PPT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个关于地球的视频来导入话题,引发学生对地球的思考和兴趣。
Step 2:呈现(15分钟)利用地球仪向学生展示地球的基本形状、颜色以及地球表面的大洲和海洋。
让学生观察地球,并简单介绍地球的基本特征。
Step 3: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地球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概念,并引导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
讲解地球上各种生命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以及环境变化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Step 4:讨论(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 为什么地球是人类的家园?2. 地球上的生物如何相互依存、相互影响?3. 为什么要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Step 5:展示和总结(10分钟)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对他们的分享进行补充和提问。
然后总结学生的回答,强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和每个人的责任。
Step 6:拓展延伸(5分钟)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环保行动,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等,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保护地球的活动。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写一篇文章或制作一张海报,简要描述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并提出如何保护地球的具体建议。
Step 7: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并提醒学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行动。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1只有一个地球教案2新人教版
1. 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如环境问题的新闻报道、相关组织机构的介绍等,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环保动态,拓宽国际视野。
3. 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课堂提问、互动讨论等,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只有一个地球”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 观看环保纪录片:如《地球脉动》、《家园》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球生态环境的现状。
- 访问环保组织网站:如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绿色和平组织等,了解国际环保动态和实践活动。
- 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让学生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
- 开展环保课题研究:学生可以针对当地的环境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解决方案。
-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只有一个地球”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人类的家园教案范文
人类的家园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资源等。
2. 培养学生对地球环境的保护意识。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地球的基本信息。
2. 利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地球的形状1. 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形状。
2. 引导学生探讨地球为什么是圆形的原因。
第二节:地球的地理位置1. 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2. 引导学生探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
第三节:地球的地形1. 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地球的地形种类。
2. 引导学生探讨地形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四节:地球的气候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主要气候类型。
2. 引导学生探讨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五节:地球的资源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资源种类。
2. 引导学生探讨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地球仪、地图、图片、视频、案例等。
六、教学安排:每节课程安排45分钟,共五个章节。
七、教学步骤:第六节:地球的环境问题1. 让学生了解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等。
2. 引导学生探讨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第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1. 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探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第八节:可持续发展1. 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2. 引导学生探讨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的实践。
第九节: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 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2. 引导学生探讨如何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人类的家园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人类的家园适用年级:一年级学科领域:地理、历史、自然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面貌,知道地球是人类和生物生存的家园。
2. 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地理、历史、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1. 地球的基本面貌2. 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3. 人类对地球的认知和保护教学难点: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特点3. 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地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基本面貌,激发学生对地球的兴趣。
2. 教学活动一:地球的基本面貌教师通过地球仪或图片,向学生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
活动内容:a. 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周期为一天。
b. 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旋转,周期为一年。
3. 教学活动二: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教师通过图片和实例,向学生介绍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生物多样性。
活动内容:a. 生物的分类和特点b.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c.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 教学活动三:人类对地球的认知和保护教师通过图片和实例,向学生介绍人类对地球的认知过程,以及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活动内容:a. 人类对地球的认知历程b. 地球保护的重要性c. 环保行动和可持续发展三、作业布置1. 观察地球仪或图片,了解地球的基本面貌。
2. 调查身边的生物和环境,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地球的基本面貌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地球生物和环境的认知程度。
3. 学生对保护地球的行动和意识的培养。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以及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活动四:地球的自然资源教师通过图片和实例,向学生介绍地球上的自然资源,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利用。
人类家园教案设计说明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类家园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2)使学生掌握人类家园的保护方法和可持续发展策略;(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人类家园的热爱和关注;(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人类家园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2)人类家园的保护方法和可持续发展策略;(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 教学难点:(1)如何将环保知识与实践相结合;(2)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性环境问题;(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人类家园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兴趣;(2)提问:什么是人类家园?它有哪些特点?2. 讲授新课(1)介绍人类家园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2)分析人类家园面临的环保问题;(3)讲解人类家园的保护方法和可持续发展策略。
3. 互动环节(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保护人类家园;(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和心得;(3)进行环保知识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4. 实践环节(1)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公益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2)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保问题,提出解决方案;(3)鼓励学生创新,开展环保科技项目。
5. 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环保行为,提出改进措施;(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意识、创新思维等方面;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其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3.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环保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活动参与度、环保意识等;4.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提高自我反思能力。
《人类的家园--地球》教学设计
重点
难点
地球——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激发兴趣
1.介绍本学期的教学大致内容。
2.继续学习社会课,带领学生粗略的浏览
一下第三册的目录,了解学习内容。
二、合作探究理解
1.导言我们在第一、二册的学习中,大都是从我们居住的社区了解工业、农业的概况。我们生活在一个看不到边的天空,望不到头的大地,很大的世界里。这个是什么样子?有多大?你想知道吗?
看图:
1.这幅图表现了什么样的自然环境?
2.人们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从事什么生产活动、怎样生活?给人们提供了什么资源?
3.教师指给学生看:这样的自然环境在地图的什么地方?
三、学生阅读课本理解内容
四、总结收获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表达板书设计人的家园—地球美丽的家园
缩小的地球仪
综合科(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
1人类的家园—地球(1)
课型
新授课
案序
9
教
学
目
标
1.使学生知道人类的居住环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使学生知道地球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3.初步知道六种自然环境、景观特点,能在祖国地形图上指出相应的地形区。
4.通过介绍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推测地球形状的年代以及我国指南针对世界航海事业的作用,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
请你们说说地球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简介:
假如你想步行绕地球一圈,每天走100千米,大约要走多少时间呢?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类家园——地球的基本情况,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2.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关爱自然、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视频3.教学素材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地球概况1.导入新课a.教师出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陆地和海洋。
b.学生分享自己对地球的了解。
2.学习地球的基本情况a.教师讲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理位置等基本知识。
b.学生观看教学视频,了解地球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3.小组讨论a.教师提出问题:“地球为什么是人类共同的家园?”b.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b.学生发表自己对地球的感慨,表示要关爱地球。
第二课时:保护地球家园1.导入新课a.教师出示地球日宣传海报,引导学生关注地球保护。
b.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地球保护知识。
2.学习地球面临的挑战a.教师讲解地球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污染等。
b.学生观看教学视频,了解人类对地球的破坏。
3.小组讨论a.教师提出问题:“如何保护地球家园?”b.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b.学生发表自己对保护地球的想法,表示要付诸行动。
第三课时:关爱自然、关爱他人1.导入新课a.教师出示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
b.学生分享自己对自然的感悟。
2.学习关爱自然a.教师讲解关爱自然的重要性,如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等。
b.学生观看教学视频,了解关爱自然的具体做法。
3.小组讨论a.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关爱自然?”b.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4.学习关爱他人a.教师讲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如尊重他人、关爱弱势群体等。
b.学生观看教学视频,了解关爱他人的具体做法。
b.学生发表自己对关爱自然、关爱他人的感悟,表示要付诸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的家园》教学设计
——(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三年级第24课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刘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的居住环境——地球,知道六种自然环境、景
观特点,能在祖国地形图上指出相应的地形区。
2.能力目标:能够掌握基本相关知识,知道地球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
境和自然资源,了解地球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培养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三、教具准备
PPT课件、范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组讨论:
亲爱的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问题,请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一分钟,然后告诉老师。
1、食物是怎么来的吗?
2、大自然是如何给人类提供氧气的?
(学生自由回答)
3、总结:我们生活在大自然里,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氧气、食物,还有学习用
的笔和纸,我们生存和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来自大自然,地球就是人类
的家园。
4、揭示、板书课题:《人类的家园》
(二)、新授:
1. 欣赏鲁滨逊漂流记短片视频(约两分钟)
a、从视频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b、鲁滨逊的材料都是从何而来?
c、你认为大自然里有什么?
2、人类就生活在这巨大地球上。
那么地球自然环境是什么样子的?
它提供给人类哪些自然资源呢?
可是这些东西又是如何生长的呢?
万物生长靠太阳,他给地球带来了适宜的稳定,植物光合作用也需要太阳,动物、人类生息繁衍也需要太阳,太阳是地球上所以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
3、地球能给我们提供这么多的东西这这么美好的环境,那么它到底是怎样的?
古时候,好有说天圆地方的说法,那么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呢?它到底有多大呢?
4、为什么说地球是个蓝色的大水球?
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小纸人串绕地球赤道一周,演示后,讲:打个比方,如果我们手拉手环绕地球站成一圈,大约需要四千万名同学才能头尾相接呢!假如你想步行绕地球一圈,每天走100千米,大约要走多少时间呢?
地球上最大的纬线圈2万千米。
地球是个巨大的球体。
5、你知道我们每天呼吸的新鲜空气是怎么来的吗?
废弃的空气又是如何循环的呢?
6、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全都来源于大自然,说明了我们人类生活与大自然的
关系非常的密切,你们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几月几号吗?。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它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7、欣赏PPT环境污染前后对比图:
1、你更喜欢哪一个家园呢?为什么?
2、你认为生活中有哪些是环境不利的事情呢?
(学生自由发言:汽车尾气、乱扔垃圾、砍伐树木等等······)
3、这些破坏环境的行为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4、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五、总结:
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来爱护它!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让我们共创美好家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