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疲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裂纹只有穿过晶界,才能与相邻晶粒 内的微裂纹联接,或向相邻晶粒内扩展 ,以形成宏观尺度的疲劳裂纹。
因为晶界有阻碍微裂纹长大和联接的作 用,因而有利于延长疲劳裂纹形成寿命 和疲劳寿命。
较大的夹杂物或第二相,会由于夹杂物 与基体界面开裂而形成微裂纹。
第二相在循环加载,会形成沿晶裂纹。
当应力变为压应力时裂纹闭合,裂纹尖端锐化,又回复到 原先的状态(图8-17(e))。
由此可见,每加载一次,裂纹向前扩展一段距离 ,这就是裂纹扩展速率da/dN,同时在断口上留下一 疲劳条带,而且裂纹扩展是在拉伸加载时进行的。裂 纹扩展的塑性钝化模型与实验观测结果相符。
上一页
图8-17 裂纹扩展的塑性钝化模型
II区为中部区或稳态扩展区,对应于da/dN=10-810-6 m/cycle。在II区;裂纹扩展速率在logda/dN log△K 双对数坐标上呈一直线。
III区为裂纹快速扩展区,da/dN >10-6 - 10-5 m /cycle, 并随着△K的增大而迅速升高。当Kmax= △K/(1-R)=KIC 时,试件或零件断裂。
(3)脉动循环,σ m=σ a,R=0,如图8-1(c)所示。 齿轮的齿根和某些压力容器受到这种脉动循环应 力的作用。
(4)波动循环,σ m>σ a,0<R<1,如图81(d)所示。飞机机翼下翼面、钢梁的下翼缘以 及预紧螺栓等,均承受这种循环应力的作用。
(5)脉动压缩循环、大压小拉循环等等。滚珠轴 承受到脉动压缩循环应力,内燃机连秆受到大压 小拉循环应力的作用。
疲劳极限:试件可经受无限的应力循环而不发生断裂, 所能承受的上限循环应力幅值。
工程上的定义
疲劳极限:在指定的疲劳寿命下,试件所能承受的上 限应力幅值。指定寿命通常取Nf=107 cycles。在应力 比r=-1时测定的疲劳极限记为σ -1。测定疲劳极限最 简单的方法是所谓的单点试验法。
一、对称循环疲劳极限
图 8-28 典 型的疲 劳裂纹 扩展速 率曲线
I区为近门槛区,裂纹扩展速率随着△K的降低而迅 速降低,以至da/dN→0。与此相对应△K值称为疲 劳裂纹扩展门槛值,记为△Kth。当△K≤△Kth 时, da/dN=0。这是裂纹扩展门槛值的物理定义或理论 定义。实验测定的裂纹扩展门槛值常定义为:da/dN =1-3×10-10 m/cycle时的△K值。I区接近于△Kth , 故又将I区称为近门槛区。
5.5 疲劳缺口敏感度
光滑试件的疲劳极限σ -1 缺口试件的疲劳极限σ -1n
疲劳强度缩减系数 Kf
Kf=σ -1/σ -1n 疲劳缺口敏感度q
q=(Kf-1)/(Kt-1) (8-8)
q =0,Kf =1,疲劳极限不因缺口存 在而降低,即对缺口不敏感。
图8-7 应力集中对 高强度铝合金LC9 疲劳寿命的影响
第五章 金属的疲劳
5.1 绪言
金属在循环载荷作用下,即使所受的应力低于 屈服强度,也会发生断裂,这种现象称为疲劳。 疲劳断裂,一般不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难以检测 和预防,因而机件的疲劳断裂会造成很大的经济以 至生命的损失。 疲劳研究的主要目的:为防止机械和结构的疲劳失 效。
具体目的: ▲ 精确地估算机械结构的零构件的疲劳寿命
q =1,Kf = Kt ,即表示对缺口敏感。
实验表明, q 之值随材料强度的升高而增大,这说明高 强度材料的疲劳缺口敏感度较高。
5。9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及门槛值 5。9.1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测定
在固定的载荷△P和应力比r下进行。实验时 每隔一定的加载循环数,测定裂纹长度a, 作出a-N关系曲线。
对a-N曲线求导,即得裂纹扩展速率da/dN, 也就是每循环一次裂纹扩展的距离,单位为 m/cycle。
再将相应的裂纹长度,代入应力强度因子表 达式计算出△K。最后绘制出da/dN-△K关系曲 线,即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曲线。
图8-27 裂纹长度与加载 循环数关系曲线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曲线可以分为三个区:
,简称定寿,保证在服役期内零构件不会发生疲 劳失效;
▲ 采用经济而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以延长 疲劳寿命,简称延寿,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本章主要介绍
金属疲劳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规律。 疲劳曲线与疲劳抗力 疲劳失效的过程和机制。 介绍估算裂纹形成寿命的方法,以及延寿技术。 介绍一些疲劳研究的新成果。
5.2 金属在对称循环应力下的疲劳 5.2.1 循环加载的特征参数 循环应力是指应力随时间呈周期性的变化,变化波形 通常是正弦波,如图8-1所示。
该模型的缺点:屈服强度高的材料与实验观测结果不符。
应当指出,疲劳条带只是在塑性好的材料,尤其 是具有面心立方晶格的铝合金、奥氏体不锈钢等的疲 劳断口上清晰地观察到。
在一些低塑性材料中,如粗片状珠光体钢,疲劳 裂纹以微区解理( Microcleavage )或沿晶分离的方式 扩展,因而在这类材料的疲劳断口上不能观察到疲劳 条带。
图8-3 典型的疲劳寿命曲线
疲劳寿命曲线可以分为三个区:
(1)低循环疲劳(Low Cycle Fatigue)区 在很高的应力下,在很少的循环次数后,试件即
发生断裂,并有较明显的塑性变形。一般认为,低循环疲 劳发生在循环应力超出弹性极限,疲劳寿命在0到104或105 次之间。因此,低循环疲劳又可称为短寿命疲劳。
5。6.2 疲劳裂纹扩展过程和机制
疲劳裂纹扩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I阶段,裂纹沿着与拉应力成45o 的方向,即在 切应力最大的滑移面内扩展。第I阶段裂纹扩展的 距离一般都很小,约为2-3个晶粒。
第II阶段,裂纹扩展方向与拉应力垂直。在电子显 微镜下可显示出疲劳条带。
疲劳带是每次循环加载形成的。
疲劳条带的形成的钝化模型
5。3 疲劳现象与特点
5。3.1 分类
按应力状态分: 按环境分: 按寿命分:
弯曲疲劳
大气疲劳 高周疲劳
扭转疲劳
腐蚀疲劳 低周疲劳
拉压疲劳
高温疲劳
复合Biblioteka Baidu劳
热疲劳
接触疲劳
5.3.2 特点 1)有寿命 2)脆性断裂 3)对缺陷敏感 4)有明显的断口特征:即有明显的疲劳源和疲 劳扩展区
5.3.3 疲劳宏观断口特征: 三个区域: 疲劳源:一般在机件表面:缺陷处、应力集中处
注意,不可将疲劳条带与宏观疲劳断口上 的贝壳状条纹相混淆。宏观疲劳断口上的贝壳状条 纹是由于循环加载条件的变化而形成的。若在电子 显微镜下观察贝壳状条纹,可以看出它是由很多疲 劳条带组成的。
5。7 应变疲劳
疲劳寿命 --疲劳裂纹形成寿命 Ni ( Fatigue Crack Initiation Life) --裂纹扩展寿命 Np(Crack Propagation Life) 5。7.1 关于应变疲劳的基本假设
5)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可降低裂纹扩展速率。
6)喷丸强化产生表面残余压应力,提高Δ Kth值,降低 裂纹扩展速率。
5。6 疲劳失效过程和机制 疲劳失效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①疲劳裂纹形成, ②疲劳裂纹扩展, ③当裂纹扩展达到临界尺寸时,发生最终的断裂。 5。6.1 疲劳裂纹形成过程和机制
疲劳微裂纹的形成可能有三种方式: ①滑移带开裂:
5。9.2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表达式 为了精确地估算零件的裂纹扩展寿
命 最著名――Paris裂纹扩展速率公式
da/dN=C△Kn (8-18)
式中 C,n为实验测定的常数。Paris公式仅适用于II区。 (经验公式)
5。9.3 疲劳裂纹扩展寿命估算
零件的裂纹扩展寿命Np,可按下式估算
N f
ac da
5。9.4 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因素
1)△K :随△K 增加,裂纹扩展速率增加。提高Δ Kth之 值,使裂纹扩展速率大大降低。
2)相同△K下,平均应力增加,裂纹扩展速率增加。
3)过载峰:过载停滞现象。 原因:塑性变形将阻止弹性变形的恢复,产生残余 压应力。
4)显微组织:一般晶粒越细小, Δ Kth之值越高,裂 纹扩展速率越小。
以N=107为界,界内和界外对应应力之差小于10MPa时两应 力之平均值为测定的疲劳极限。
二、不对称循环疲劳极限
两种疲劳图(掌握)
5.4.3 过载持久值与过载损伤界 一、过载持久值(有限疲劳寿命)
金属材料在高于疲劳极限的应力下运行时,发生的 疲劳断裂的应力循环周次。
二、过载损伤界
金属材料过载运行时是否对疲劳极限发生影响的运 行周次边界。
在循环载荷作用下,即使循环应力不超过屈服强 度,也会在试件表面形成滑移带, 称为循环滑移带。 拉伸时形成的滑移带分布较均匀,而循环滑移带则集 中于某些局部区域。而且在循环滑移带中会出现挤出 与挤入,从而在试件表面形成微观缺口。
② 夹杂物与基体相界面分离或夹杂物本身断裂
③ 晶界或亚晶界开裂
循环滑移带的持久性
最光亮、硬度最高 低名义应力:单源;高名义应力:多源。 疲劳区:贝纹线:近源密远源稀; 引起原因:偶然过载 瞬断区:失稳扩展
脆性材料:结晶状断口 韧性材料:中心:放射状或人字纹,边缘:前切唇
5.4 疲劳曲线与疲劳抗力
5.4.1 疲劳寿命曲线 从加载开始到试件断裂所经历的应力循环数,定义 为该试件的疲劳寿命Nf 。 疲劳寿命曲线又称为Wohler曲线;习惯上也称作S-N曲线。
应力集中--缺口根部形成塑性区,故疲劳裂 纹总是在缺口根部形成。
塑性区内的材料取出做成疲劳试件,按塑性 区内材料所受的应变谱进行疲劳试验。
疲劳的初期,出现滑移带。随着循环数的增加, 滑移带增加。
除去滑移带,重新循环加载,滑移带又在原处 再现。
这种滑移带称为持久滑移带(Persist Slip Band)。
在持久滑移带中出现疲劳裂纹。 已形成的微裂纹在循环加载时将继续长大。当
微裂纹顶端接近晶界时,其长大速率减小甚至 停止长大。这必然是因为相邻晶粒内滑移系的 取向不同。
(3)无限寿命区或安全区 试件在低于某一临界应力幅σ ac的应力下
,可以经受无数次应力循环而不断裂,疲劳寿 命趋于无限;即σ a≤σ ac,Nf →∞。故可将 σ ac称为材料的理论疲劳极限或耐久限。在绝 大多数情况下,S-N曲线存在一条水平渐近线 ,其高度即为σ ac.(见图5-6)。
5.4.2 疲劳极限及其实验测定
图8-1 各种循环加载方式的应力-时间图。
循环应力的特征参数:
① 应力幅σ a或应力范围Δ σ σ a=Δ σ /2=(σ max-σ min)/2,
σ max和σ min分别为循环最大应力和循环最小应力;
② 平均应力σ m或应力比r σ m=(σ max+σ min)/2 r=σ min /σ max
(2)高循环疲劳(High Cycle Fatigue)区 在高循环疲劳区,循环应力低于弹性极限,疲
劳寿命长,Nf>105 次循环,且随循环应力降低而大 大地延长。试件在最终断裂前,整体上无可测的塑性 变形,因而在宏观上表现为脆性断裂。在此区内,试 件的疲劳寿命长,故可将高循环疲劳称为长寿命疲劳 。
ai
da dN
(8-23)
按(8-23)式计算裂纹扩展寿命,要选择合适的 裂纹扩展速率公式,确定初始裂纹尺寸ai和临界裂纹尺 寸 ac,即积分的上、下限。
修正后的Paris公式,计算裂纹扩展寿命,即
N p
ac da ai CK n
(8-24)
用Paris公式计算裂纹扩展寿命将会给出保守的结果。
在每一循环开始时,应力为零,裂纹处于闭合状态(见图 8-17(a))。
当拉应力增大,裂纹张开,并在裂纹尖端沿最大切应力方 向产生滑移(见图8-17(b))。
拉应力增长到最大值、裂纹进一步张开,塑性变形也随之 增大,使得裂纹尖端钝化(图8-17(c)),因而应力集中减 小,裂纹停止扩展。
卸载时,拉应力减小,裂纹逐渐闭合,裂纹尖端滑移方向 改变(图8-17(d))。
③ 加载频率f,单位为Hz。还有加载波形 ,如正弦波,三角波以及其它波形
循环应力分为下列几种典型情况:
(1)交变对称循环,σ m=0,r=-1,如图8-1(a)所示。 大多数轴类零件,通常受到交变对称循环应力的作用 ;这种应力可能是弯曲应力、扭转应力、或者是两者 的复合。
(2)交变不对称循环,0<σ m<σ a,-1<r<0,如 图8-1(b)所示。结构中某些支撑件受到这种循环应 力-大拉小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