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答题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考语文答题方法
![中考语文答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d034e3e08a1284ac95043c8.png)
中考语文答题方法中考语文答题方法导语:教材是学生复习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舍“本”求利,会得不偿失。
即将备战中考的考生需关注自我复习能力的培养,学会归纳语言点,理清脉络。
脑子中只有清晰完整的“知识网络图”,才能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得心应手。
中考是选拔考试,这就对七年级、八年级年级时学习成绩并不理想的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中考语文答题方法1、逻辑分析法第一,确定思维方向,理解问题实质。
如在以《我的父亲》为题作文时,就要搞清楚这类型文章的构成要素、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整个文章中的地位等,有助于把握问题的实质。
第二,拟订解决问题计划。
即思考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些有用资料以达到问题的解决,制订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如果不能直接找到有用资料与未知因素之间的联系,可采取迂回性战术,先探讨有助于解决主问题的一些辅助性问题。
第三,具体执行计划。
即要尝试性地运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既是具体地检查和验证每一个步骤,保证它们正确无误,又要回到原来的问题,检查解题的结果,弄清结论是否真正同问题切合,是否还可能派生出其它结果。
2、顺向求同法顺向思维,是指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循着课文内容的指向去思考。
在语文学习中,循着课文内容的指向思考,并从正面考虑问题的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同性。
3、同中求异法这是一种与求同式相对应的思维方法。
即指对同一问题可不依常规,而从多方寻求答案的分析性思维方式。
它鼓励人们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或答案,力求提出个人独特的见解。
它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能使思维起点和过程都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从而摆脱传统的窠臼,提出新的见解。
4、联想展开法这是根据事物之间某些方面的相似,由此而推测出它们在其它方面相似的一种思维方式。
它在帮助人们记忆和理解知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知识网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方面,都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常用的联想方式有相似联想、对比联想、接近联想、关系联想等。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有哪些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5689561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0.png)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有哪些(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考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有哪些中考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有哪些最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中考”,是检验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考试,那么中考语文答题技巧怎么写呢?以下是本店铺准备的一些中考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有哪些,仅供参考。
中考语文应试技巧
![中考语文应试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68c76e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0.png)
中考语文应试技巧一、知识累积与运用(一)、书写题:1、仔细规范书写;2、不出现错别字;3、不乱画涂改,在底稿纸写好后再抄写。
4、学会审题。
(二)、选择题: 1、直选法 2 清除法(三)、改正病句的原则:能改一处不应两处。
方法1、删减 2、增添 3、替换 4、换位 5 重组(四)、名着阅读:《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钢铁是如何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1、人物:姓名、外号、相貌特点、性格特点、主要事迹、2、故事情节:人物案例 3、教育意义(五)、语言运用:1、语境表达:话题一致,句序合理,注意过渡、连接和响应。
还要适应语言环境,注意场合、注意说话对象、注意文明礼貌。
格式:礼貌用语+表达内容+咨询2仿写:与例句的构造、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保持一致;内容保持一致,语意连接,话题一致。
3、缩句:知足压缩要求,要有归纳性;找中心句、段;找出主要成分;排除扰乱项。
(六)、图表徽标:看懂图画,对图画的画面和文字解析比较、用简短的文字表述,并必定要发掘其深层含义。
二、综合性学习命题趋向:有并入“知识累积与运用”和“现代文阅读”中的趋向,答题思路、解题技巧不变。
常用题型:1、活动类:依据活动主题设计活动宣传口号、活动步骤等。
对策:语言表述要简短。
主题辞要简洁、正确、生动;活动过程或计划重点表述要清楚,目的要明确,过程和计划要分项列出。
2、提取、归纳信息、拟写标题类对策:挑选重点词语构成一句话,形成自己的看法。
思虑资料的共性,找出带有规律性的标题。
3、口语社交语言运用类联合情境,简洁、连接、得体地达成社交任务。
对策:要有说服力和条理性,注意谦语和敬语的使用。
4、语言累积类:对策:累积古诗文、现代诗文、俗语、谚语、名言警语、文学文化知识,山川名胜、风土人情。
特别是时代性、地区性较强的综合性知识表述。
三、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解题原则是:“以文解题”;看分值答题(假如多分值最好标出1、2,怕丢分不如n+1,但有字数限制的归纳题除外);尽量用原句,不可以用原句的,答题线索必定在邻近;审题要细,别看错,别遗漏。
中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方法解析大全
![中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方法解析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ffe486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6.png)
中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方法解析大全中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方法第一步:助力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助力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学生要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
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
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助力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
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1)词语解释题。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
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
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
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
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
中考语文考前注意事项及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考前注意事项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e5f70a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1a.png)
中考语文考前注意事项及答题技巧一、注意事项1.考前最后的时间可以用来最后的巩固复习。
复习下之前做错过的试卷题目,特别是之前写错的字,一定要反复默写,将正确的书写固化到自己的脑海中。
另外,还有那些重点的文言文实词、虚词,再看一遍,加深印象。
除此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平时诗词默写不过关的部分再复习一遍,还可以读一读诗词,重点侧重诗词中表达的情感。
2.调整心态,沉着应考。
语文是中考第一场考试科目,很多同学都会出现紧张心理。
在此,小明想再次提醒大家,适当的紧张是必要的,因为这可以让你整个人的思维高速运转,但是千万不要过分紧张,以免影响考试心情。
如果感到紧张,可以握紧拳头再松开,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告诉自己你很棒,你行的!3.拿到试卷后,考生首先要看一遍试卷。
清楚一共有多少页,有没有缺页或字迹模糊的。
对每一类题的答题时间可以事先有一个估计。
答题时,如果遇到一些一看就懵了的题目也别慌张,要静下心来,仔细审题,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找到突破口。
4.安排好答题时间,作文最少要留出50分钟作答。
考生可以将50分钟作答时间分给审题、列提纲、写作3个部分。
语文开考前一天,考生不妨看几篇优秀作文或一些经典散文,这样对第二天考场作文写作会有启发,也利于放松心情。
5.交卷前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考生要回过头来看看自己书写时有无疏漏,有无错字、别字和病句,答题卡是否都填好了。
二、答题技巧:1.选择题答题技巧。
选择题部分,一定要看清楚题干要求,关注“错误”“正确”“有语病”“没有语病”或“最恰当”“得体”等字眼,认真阅读完4个选项再答题。
古代诗文阅读选择题,应抓住标题、作者、注解、意象、情绪等关键信息,结合选项,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比对。
要注意利用所给选项加深对诗词的理解,最后准确判断。
现代文阅读选择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特别是非文学类文本),做此类选择题时可分“索检原文→比对选项→作出判断”三步走。
根据选项内容回到原文中找出信息来源区域(即索检原文)一般不难,关键在于与选项进行比对作出判断上,这一步就是判断选项的说法与原文表意是否一致,要善于识别命题人设置的“陷阱”。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七种题型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七种题型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e23b079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0.png)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七种题型答题技巧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何、焉、与、所、因)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6.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方法指导:断句分为二种:一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二是句子内部的停顿。
1.结合上下文,理解句意,理解越准确,断句也越准确。
2.翻译成现代汉语,根据现代汉语的停顿,对应原句标出停顿之处。
3.朗读停顿与节奏划分的基本方法:(1)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词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2)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3)句首关联词语后要停顿;(4)句首状语后要停顿;(5)“古二今一”词语之间要停顿;(6)表转折意思的句子中,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朗读节奏;(7)有省略成分的地方要停顿;(8)“也”“乎”等语气助词后要停顿;(9)古人的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的后面要停顿。
方法指导:1.文言虚词。
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4个,我们要熟记每一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根据这些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虚词的相关考题。
2.文言实词。
实词的考查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几个考点,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
实词解释的方法:(1)扩词法。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即给单个的文言字词组词,把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
注意扩词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2)积累法。
即把教材中所学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字积累起来,以便自如地理解运用。
(3)揣测法。
有些文言字词,用扩词的方法理解不通,教材中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联系上下文揣测其意义,用这种方法时切忌脱离文本,毫无根据地随意猜测。
课外文言文虽然考查的是对课外文言词语的理解,但是考点都在课内,它往往与已学过的课文中的文言词汇有联系,遵循的是“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有哪些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8ccaf4a1a37f111f0855b91.png)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有哪些一、基础知识题信语感,多比较这一块包括语音、字形、词语运用、标点符号、病句辨析等。
做这一块题的基本原则是信语感,多比较。
考前我们已经作了充足的准备,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我们应付该相信自己看到这题时的直觉。
其次,一定要克服还没有看完整道题就急于选出答案的习惯,因为语文题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
二、语言表达题落实题干要求语言表达题是年年变化最大的题目,也是比较能考察学生语文素质的题,当然也是一道容易拉分的题。
碰到新题,不要慌张,这类题总是给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我们只要一一落实这些要求,并尽量让语言美一些,符合情理就可以了。
三、文言文阅读联系课文,联系上下文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一定是在课本中出现过的,中考察的意义和用法也一定是常用的。
因此,平常复习要着重课本中的文言文的复习,做题时也一定要联系课本做判断。
其次,文言文一般中考察的是人物传记类的文章,这类文章故事性强,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来推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四、科技文阅读抓信息,会比照科技文不是考察我们对这个知识的掌握,也不是考察了解这个内容多少。
它考察的是我们的语文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义和作者写作思路,做题时把每一个选项返回文章,认真比照原文就可以。
五、文言文翻译直译句子,一字不漏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这里的“信”就是忠实原文,就是直译;而“达”就是要通顺,符合语法。
所以,翻译文言文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字字有着落”,一字一字地翻译,不能只管大意。
六、诗歌套用术语,分析诗句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诗歌的术语,知道了诗歌设题的基本模式及做题思路和方法,也多少明白了诗歌的基本分类及每类诗歌的情感与主旨,我们现在需要记住的是,在了解了诗歌的类别和题干的要求后,先套用术语,再结合诗句分析。
七、现代文阅读明确文章主旨,看好题干要求做现代文阅读最要不得的方法是,先看题目,然后拿题目往文章里套。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方法有哪些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251b652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c.png)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方法有哪些目录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方法中考语文基本学习方法如何写好中考作文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方法一、纵观全文,把握主旨1、理清文章的思路。
文章的每一段、每一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
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是行之有效的。
2、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
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
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 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
第一遍是速读,重点是理解文章的体裁。
答题时切忌还没完整的阅读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
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阅读原文时有两种方式,一种叫"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
一种是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
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
“倒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提供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② 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③ 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
要找到阅读理解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目的是为了弄清题意,直接提取从文中提取有效的信息。
中考语文阅读常见考点及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阅读常见考点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2c408b9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3.png)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常见考点及答题技巧一、文章的主要内容题型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题型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答题技巧: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谁+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谁+在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二、线索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如白杨礼赞,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贯穿全文.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如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不大喜欢——想去看看——赞赏蜜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如藤野先生,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到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离别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如孔乙己,以小伙计“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明线与暗线所谓明线,就是由作品中的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它可以是一条或几条,也可以是主线或副线.所谓暗线,就是由作品中末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暗线大都是副线,有时也可以是主线.一般情况下,暗线只有一条,与明线构成有机的情节整体,为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服务.答题格式: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脉络分明.例1这篇散文以为线索,表达了作者的感情.2分2012四川眉山枯竹解析这属于以具体事物为线索,不难发现事物是枯竹.答案枯竹对生命的赞美与歌颂例2本文有明暗两条主线,明线索是___________,暗线索是.其中插叙了看山老爹种树的情节.看山老爹解析明线是看得见的东西,即人物活动;暗线是人物的情感或心理.所以明线和暗线不难找出.答案老爹一天的活动老爹对山林的爱山林被砍伐3分,每空1分三、题目的理解标题的含义和作用: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8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题型1:结合全文,说说题目“XX”的作用.题型2:题目“XX”的含义是什么题型3:文章以“XX”为题,有哪些好处答题技巧:1、题目的含义:要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方面来谈.深层义: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2、题目的作用好处:①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③交代了描写对象;④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⑤点明线索;⑥揭示文章主旨.注意: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例3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标题中的“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南京市2008田野上的白发解析这道题属于考查题目的作用,所以应该结合题目作用去理解.答案“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贯穿全文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表明写作对象;敲盆赶鼠、跪着插秧时的“白发”,突出母亲的辛劳关联主要情节;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透露情感主旨.四、写景顺序写景的顺序有1.按方位的顺序写如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上往下,则前到后等等;2.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写先写全景再描述局部再写全景;3.按时间顺序写可以是春、夏、秋、冬的不同变化,也可以景物形成的过程介绍.例4“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问题:句中的第一个“不必说”是按的顺序写静物,第二个“不必说”是按顺序写动物.两个不必说从整体去写百草园的概貌,“单是……就……”则是比较详细地描写百草园一角“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的局部描写,所以这段的写景顺序是从到.文章的写景还按照春夏秋的顺序写作景物.解析第一个“不必说”中描绘的景物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很明显是由低到高写植物.第二个“不必说”描绘的事物有鸣蝉、叫天子、黄蜂,很明显是由高到低写动物.以上两个“不必说”从整体上勾勒出作者对百草园的印象:从植物到动物都充满了无限乐趣.用“单是……就……”句式过渡到下文的局部描写,是下文局部描写的总领句.文章写景是按照春夏秋的时间顺序写的.答案由低到高由高到低整体局部时间顺序随堂演练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这段文字描写景物的顺序是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2.在文中找出具体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段描写,是从山上写到山尖,写到山坡,再写到山腰,按照由上到下的空间顺序描写景物.答案1.B2.山上山尖山坡山腰五、描写景物的角度要写出景物的特点,作者往往从细微入笔,把景物的细部、局部特征放大,将景物变形、变色、变味.我们在阅读时,要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方面抓住景物特点来进行赏析.例5“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选自朱自清先生的春问题:这段文字中,作者从那些角度对景物进行了描写解析这一段景物描写中,作者就从触觉、嗅觉、听觉、视觉多个角度来写景.“吹面不寒”“母亲的手抚摸”“微微润湿”“‘轻’风”,从触觉角度写春风的轻柔细腻;“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各种花的香”,从嗅觉角度写春天的清香气息;“繁花嫩叶”,从视觉角度写春天红花绿叶、五彩缤纷的美景;“呼朋引伴地卖弄”“唱”“应和”“响”,“清脆的喉咙”“宛转的曲子”“轻风流水”“牧童的短笛”,“嘹亮”,从听觉角度写出春天大自然的盎然生机.答案这一段景物描写中,作者就从触觉、嗅觉、听觉、视觉对景物进行了描写.随堂演练课文中“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肥胖”“高大”“拥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写的是,这两者都是从觉上写的;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觉上写的;覆盆子“又酸又甜”是从觉上写的,所以说它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答案颜色形状视听味六: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1.文章段落之开头的作用⑴总括:总起全文,引出下文.⑵再分别从结构上、内容上作答.具体从三个方面思考⑴对上:①开篇点题,照应题目;②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⑵本身:①渲染…气氛;或②突出表现了…⑶对下:①引出下文…②为下文…作铺垫或埋下伏笔;③与下文…形成对照或相呼应④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文章段落之中间段落的作用⑴总括过渡,承上启下.⑵具体内容上、结构上作答该段本身表达了有手法结合手法……⑴上承或照应……,下启或呼应……⑵总括上文,为下文……作铺垫⑶文章由……转为……3.文章段落之结尾段落的作用⑴结构上:或者回应了文章开头的提问;或者使文章前后照应;或者层层深入,总结全文.⑵内容上:直白类-----本身结尾部分表达了有手法就结合手法回答……,深化……的主旨,强化作者……的观点.含蓄类---①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人深思;②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③暗示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感情.方法:首先看看段落在什么位置,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七、环境描写的作用1、社会环境: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社会风尚、风土人情的描写;在具体的文章中则指对人物的活动有影响的阶级关系、人际关系、居室陈设等环境因素的描写.2、自然环境: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作用: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了……气氛.②表现或烘托人物的……的心情、……性格.③为下文埋下伏笔或作铺垫.④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⑤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例6无论我醒得多早,这歌声都已经回荡在充满着盛开的桃花和无花果的香甜气息的晨空里了.清风从阿伊——偑特里山巍峨的峰顶簌簌吹来,微微地拂动着我窗前浓密的树叶,树叶的簌簌声给歌声增添了许多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感.08年浙江卷乌米环境描写的作用——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例7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十里长街送总理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答案: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例8驿路梨花处处开中有一段描写梨花的景物描写,那哈尼姑娘从梨花中走来.这里借助梨花烘托哈尼姑娘的心灵美.例9故乡第二小节:“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段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这段是环境描写,刻画了故乡深冬严寒的特点,描绘了故乡萧瑟的景象,渲染了萧索悲凉的氛围,烘托了文中的“我”悲凉的心情.八、词句赏析●附: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比喻:形象活泼、简洁凝练地描写物质、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活泼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2拟人:赋予物质以人的性格、思惟、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到达形象活泼的效果.3夸张:凸起特征,揭示素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5对偶:使句式整洁,结构一致,形式柔美,音韵,互相衬映,互为增补.6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凸起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9引用:使内部实质意义更真实、准确、深刻、紧密.10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凸起文章的中心.题型1:第X段划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题技巧:这句话运用了……修辞写作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绘出了……的情景或画面,抒发了表现了……的情感性格.注意:1如果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这儿把……比作…….生动形象地描写绘出了……的情景或画面,抒发了表现了……的情感性格.2如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XX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生动形象地描写绘出了……的情景或画面,抒发了表现了……的情感性格.例10赏析下列句子.“春天,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的春答案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赋予了树们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百花竞相开放,争妍斗艳、一派繁花似锦的景象,富有情趣.也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春色的热爱.例11赏析句子.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08年南京卷田野上的白发解析句中的被描绘事物是“秧苗”,关键词是“像”,喻体是绿色的地毯,所以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应该从修辞手法方面进行赏析.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嫩绿的秧苗比作绿色的地毯分析修辞,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达到的效果,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同时也赞美了母亲的勤劳能干表达情感.题型2:体会第X段加点词语的含义在表达上的好处作用、效果.答题技巧:解释加点词语的原意+加点词语的在这儿的意思这个词语描写绘出了……的情景或画面+抒发了表现了/表达了……的情感性格.常见答题模式:“XX”一词等词,写出了XX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XX的思想感情.例12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妙处.1.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解析这属于描写事物的动词的赏析,被描绘对象是黄蜂,动词是“伏”,特点是“肥胖”表现出黄蜂的可爱,这其中有作者的情感是对黄蜂的喜爱.答案“伏”字,既写出了黄蜂体形的肥胖,又写出了黄蜂娇憨可爱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中动物的喜爱之情.2.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解析这属于描写事物的动词的赏析,被描绘对象是“叫天子”,动词是“窜’,特点是“轻捷肥胖”,“窜”字表现出叫天子的动作迅速、敏捷的特点,这其中也有作者的情感.答案“窜”一词简洁形象的表现了云雀的轻捷迅疾的特点,突出了孩子的对外面世界的美好向往.表达了作者对云雀的喜爱之情.九、人物描写及作用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作用在于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作用在于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作用在于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答题格式:描写方法+对象+特征性格例13第8段“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了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这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2012年黑龙江哈尔冰母亲的心解析此题考查点为通过分析动作描写的句子概括人物的特点,通过动作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分析这段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能够由表及里地深入分析人物形象,准确概括出人物的特点.答案运用了动作描写描写方法,表现出母亲对象既想满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心捉走母蟹的矛盾心理;特征为后文母亲放了母蟹作铺垫,表现出母亲的善良.例14.“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答案这一句用“交替、支撑、靠、休息”等动作,说明“我”读书站的时间长,多么劳累,但目的是为了多读书、多求得知识.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热衷之情.“例15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利用“下雨天,留客天”这种理所当然的借口,自我安慰,在书店开心地读下去.解析这句属于人物描写中的心理描写,而且属于内心独白的形式展现出来,应该按照人物描写的格式答题.答案这种独白的心理描写,一方面表达作者享受阅读的快乐,另一方面写出作者还要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生动形象地表达“我”的心情变化,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十、表现手法及作用表现手法写作方法有: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牵挂、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答题技巧:本文采用“XX”的手法,笔者通过“……文章相关内部实质意义”使文章写得“……”附:表现手法写作方法及作用1、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现了……的情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2、对比手法: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作用: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答题格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XX和XX进行对比,强调了……突出了……例16②当时正是放午学时间,那些学生成群地拥出校门,有的走向来接的家长,更多的人涌进校旁的麻辣烫、过桥米线等店铺.那些学生,和这个女孩年龄相仿,却有着迥然的神态,仿佛天地之隔.女孩的身边围拢了一些学生和家长,有的学生拿出零钱给女孩,有的在一旁观望嘻笑.选自包利民盛开在碗里的硬币文章第②段为什么要写放午学时的“那些学生”解析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作者往往借助某些表现手法.可以说,表现手法是表达效果的催化剂,表达效果则是表现手法催化的结晶.解答这类试题,一般按照“手法名称+效果分析”的格式,即先直截了当地说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这是运用对比的写法.作者将“那些学生”的经济条件、生活条件的优越以及精神的麻木和小姑娘贫困的生活、无法读书的现状、纯洁的心灵形成对比,从而突出小女孩的形象和文章的主题.3、衬托手法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4、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反语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例17体会加点词的含义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是标致极了.鲁迅藤野先生解析聪明本身是褒义词,是从感情色彩的角度分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褒词贬用,表达作者的反感之情.答案“标致”是漂亮的意思,这里是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憎恶之情.5、欲扬先抑:欲扬先抑是一种写作手法,“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作用: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答题格式:该文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后.上下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例18选文主要运用了欲扬先抑和对比的写法,请就其中的一种写法结合选文作简要分析.3分最美的善举答案选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络腮胡子”的粗俗,后写他的善举.这样写使文章内容更有波澜,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6、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十一记叙的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成长顺序作用:叙事善始善终,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边发生的事.作用:造成牵挂、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活泼性.3插叙插叙及作用插叙有两种:一是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的线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另一件事件的叙述;二是插进对有关事情的追溯和回忆,叙述完了,仍按原线索继续叙述.插叙的作用:1.情节上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跌宕起伏.2.丰富人物形象,突出主题.3.对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答题格式:插叙了……内容,丰富了文章内容,表现了人物或事物的……性格特点,为下文作衬托或铺垫,突出了文章中心.例19第⑧段插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4分2011年河北省别动世界上最美的那朵花解析这道题需要答出两方面内容,即概括段落内容和插叙的作用.答案交代了珍妮芙太太劝说医生改变手术方案的经过和遭遇不幸的情况;使文章内容丰富,情节起伏,突出了主题思想,增强了感染力.十二、记叙文的人称知识点一:叙述人称散文叙述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按照叙述主体的人称不同,可以分为第一人称叙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叙述.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能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例20阅读下面片段,回答问题.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长城不再是嵚奇.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1.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作用.答案1.将长城拟人化;①便于与长城对话;②便于抒发感情;2.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十三、记叙文中的议论记叙文的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作用:开头的议论:统领全文;中间的议论:可起到承上启下;引发读者思考;结尾的议论: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凸起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十四、记叙文中的抒情作用:抒发作者真挚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说明文学习方法总结一、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章体裁,它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形貌、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源、成因、关系、功用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律,使人获得有关知识.二、说明文的类型。
中考语文应试技巧和策略
![中考语文应试技巧和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224615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6e.png)
中考语文应试技巧和策略
中考语文的应试技巧和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备考方法、题型
解析及答题技巧、阅读理解技巧、作文写作技巧等。
下面将逐一进行分析。
一、备考方法
1.集中精力备考重点知识点:根据中考语文考纲,重点掌握各个知识点,对于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
2.多做习题和模拟试题:通过做习题和模拟试题,不仅可以检验自己
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还能提高答题速度和正确率。
可以通过选择题、填
空题、改错题等形式的习题来巩固知识,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题型解析及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改错题、阅读理解题、作文题等。
以下是对其中几种题型的解析及答题技巧:
1.选择题
选择题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占据比较大的比例,正确率对总分影响较大。
答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审题: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2)排除法:通过排除错误选项,缩小答案范围;
3)熟悉题型:熟悉各类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方法,例如细节理解题要
注意细节的把握,主旨大意题要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等;
4)避免草率决策:尽量不使用全凭直觉或顺手、马虎选择答案的方式,而是通过仔细分析、推理等方式来选择答案。
2.阅读理解题
阅读理解题是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及套路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及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ca241c3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a.png)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及套路1、基础知识题:信语感,多比较这一节包括语音、字形、用词、标点符号、病句分析等等。
做这道中考语文题的基本原则是相信语感,多比较。
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积累了大量的知识。
所以,如果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就可以应对这些中考语文题:首先,看到中考语文题要相信自己的直觉:有些词相信自己之前出现过几次,即使你很犹豫,也不要怀疑就好。
相信你的第一直觉就是正确答案。
其次,一定要克服没看完整题就急着选答案的习惯:因为中考语文题没有绝对的对错。
第一部分都是一些基本问题。
如果你很小心,你可以得到所有的分数。
不要无谓的丢分。
2、文言文阅读:联系课文,联系上下文中考文言文可能对一些人来说是个谜题,但是要知道中考的选择性并没有那么大,出卷子的老师也不会故意出一些奇怪的题目来为难考生。
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一定是教材中出现过的,考查的意义和用法也一定是常用的。
对于一些选择题,只要你把选项一个一个带进来,看句子的流畅性和逻辑就不难了。
所以平时的复习要以课本文言文的复习为主,在中考做语文题的时候也要联系课本做判断。
其次,文言文一般考查传记类文章,故事性强,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来猜测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科技文阅读:抓信息,会比照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阅读,中考语文科技文章的难度更大,因为它没有思维逻辑,缺乏故事,考生无法选择带题。
科技文献不是考察我们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是考察我们对这些内容了解多少。
它检验我们过滤信息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正义感和作者的写作思路,在做中考语文题的时候把每一个选项都还给文章,仔细对照原文。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676141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a.png)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中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中考语文是各科中最考验学生综合能力的科目之一,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水平、语言运用能力等方面。
如何在中考语文中取得好的成绩,关键在于掌握答题技巧和方法。
下面是一些中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阅读理解的考法和答题技巧1. 先读题,再读文。
在阅读理解题的考试中,题目往往是提供了阅读文章的指引,所以在阅读文章时,首先要读题,了解题目要求并自我提醒,把答案涉及的部分切身体验、感受并收集,然后再认真阅读文章,根据题目的要求对文章进行筛选和理解。
2. 划重点、找准答案所在。
在阅读理解题的答题过程中,一定要准确找到答案所在的或可能涉及到的内容。
划重点是为了减少筛选的时间,缩小选择范围,为了减少答错的概率,必须准确找到答案所在并进行分析。
3. 发挥自身阅读经验和能力。
在阅读理解中有时需要运用自己的阅读经验和能力,比如“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填空中使用同义词的替换法,以及从句子意义中逆推出语言的思维。
因此,要灵活运用语义和结构上的总结和理解。
二、作文能力提升的方法1. 多背模板,多练基础。
在考试时使用恰当的模板或文章结构,可以提高作文的质量。
模板适当简单化,避免活学活用法的模式,不过度追求细节和创新,既便于记忆,还有助于提高整体写作的能力。
2. 切题入手,审题思路。
考生在写作文时应首先审题,明确作文要求和要点,跟着题目的思路和要求开展作文,无需过多张扬和华丽的写作技巧。
能够提高策略和效果的作文往往是围绕着题目思考写作,尽量为自己的观点辩证地提出明确的论点,与生活实用的例子相结合。
3. 多读优秀范文,不断积累素材。
平时通过阅读优秀范文并逐渐积累素材,能够帮助考生在作文中更准确地选取合适的语言,提高文章的可读性,也能够对自身写作技巧和文笔有所提升。
三、语言运用的技巧和方法1. 同信息互补、照应搭配。
在语言运用中,可以使用同义、反义、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中考语文答题时间分配及答题规范技巧
![中考语文答题时间分配及答题规范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f9a184014791711cc7917db.png)
中考语文答题时间分配及答题规范技巧(一)做到"量菜吃饭",按"分数时间比"实用原则1.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分值小的题目少花一些时间;2.一看就会做的题目先花时间,需要考虑一下才能解答的题目放在第二梯队完成;3.难度最大的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题目,放在最后攻关。
先把该拿的分数一定拿到手!(二)把握全局首先,考生应当从全局上把握答题时间,尽量做到给作文留出足够的时间;一旦发现前面知识考查部分的试题用时过半,在65分钟内还无法完成,就应该当机立断,坚决地舍去未答的知识考查题,同时稳定一下情绪,立即开始转入作文,绝不能因小失大,抓住芝麻丢了西瓜,导致两头失分。
这时候,可以在保证不影响作文质量的前提下,以尽量加快作文笞题速度来补救,作文完成后,若有剩余的时间,再反过头去补答前面落下的知识考查题。
这样做比刻板地按顺序答题,最终导致作文时间严重不足而影响了得分大头,要好得多。
(三)在考场上怎样具体地掌握时间呢?现在考生一般都有手表,考试中随时都能看到精确的时刻,但问题恰好会出在这里,因为精确地“知道”时间和有效地“把握”时间并非一回事。
比如,有些考生往往写一会儿,看看表,写一会儿,计算一下时间,这样就会多次打断思路,影响发挥,结果反而浪费了时间;还有的,看到前面的用时超过了原来的计划,精神立即紧张起来,无法再去冷静地随机应变,或对原计划加以调整,或通过提高答题速度加以补救。
(四)速摸清“题情”刚拿到试卷的时候心情一定会比较紧张,在这种紧张的状态下不要匆匆作答。
首先要从头到尾、正面反面浏览全卷,尽可能从卷面上获取最多的信息。
摸清“题情”的原则是:轻松解答那些一眼就可以看出结论来的简单选择题或者填空题;对不能立即作答的题目可以从心里分为比较熟悉和比较陌生两大类。
对全卷有几道题、几种题型、每道各占多少分等做到心中有数。
大致分一下哪些是代数题、哪些是几何题、哪些是综合题等。
对这些信息的掌握,可以确保不出现“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尴尬局面。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归纳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cb1e9e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d.png)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归纳(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归纳中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归纳总结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言语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言语文化。
中考语文答题注意事项和应试技巧
![中考语文答题注意事项和应试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8c21b2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5.png)
中考语文答题注意事项和应试技巧
中考语文答题注意事项和应试技巧包括:
注意事项:
1.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确保对题目的要求和内容有清晰的理解。
2. 注意审题,确定答题要求。
弄清楚题目中需要你回答的具体问题。
3. 注意语法和标点符号的使用。
避免因错误的语法或标点符号使用导致答案的不准确或不清晰。
4. 确保语言表达准确。
使用正确的词汇和句子结构,避免用词错误或表达模糊不清。
5. 逻辑思维清晰、层次分明。
在回答问题时,按照合理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确保答案结构清晰明了。
应试技巧:
1. 认真研读教材,掌握重点内容。
重点关注课文中的核心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
2. 多做题目,进行模拟练习。
通过做大量的题目,积累经验和提高答题效率。
3. 注意考试时间的掌握。
合理安排答题时间,确保每个题目都能得到适当的关注和回答。
4. 预习和复习要结合。
通过预习和复习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点的理
解和记忆。
5. 有效使用考试提供的草稿纸。
在回答题目之前,可以先将思路整理好,然后再进行答题。
希望以上的注意事项和应试技巧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983fe2d23169a4517623a35f.png)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一、语言特色:(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等)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语言(自然朴素或生动优美)如“……(摘录文章中的相关句子)”,它“……(适当地选入附下面词库摘抄的语言)"。
注意: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一定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选用恰当的词语,切莫张冠李戴.二、在表现手法上设题:答题套路:这篇文章采用“XX"的手法,作者通过“……(文章相关内容)”使文章写得“……”例句:这篇文章采用象征的手法作者通过对北方白杨树的赞颂,来赞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它使文章意蕴含蓄,情感激越,作者的赞美之情藉此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
常见的表现手法: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1)象征手法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手法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4)讽刺手法作用: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5)欲扬先抑作用: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6)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作用: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7)设悬念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三、在表达方式上设题常见的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1)议论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答题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
(一) 汉字书写:
1写汉字要审题,字要大方规范,横平竖直,不能连笔,不能写在外面。
2拼音不能连笔,和英文区别开。
(写后检查)
(二)诗文默写:
注意:①必做和选做题都不能连笔,字必须规范
③如选文言文要注意里面是否有通假字,默写要写原文。
(三)语言运用:
1①答题要有针对性,要审题
审括号要求——隐性要求(简明、连贯、得体)
②如有字数限制要仔细。
(30字以内不能少于25字、30字左右大于25小于35)2病句修改:
方法:反复读所给的句子增强语感。
病因: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前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指代不明、滥用否定下降不能用倍数只能用百分数等。
如读三遍还未改出就先答其他题,检查时再答也许会豁然开朗。
3词性题:
A找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注意运用规律(结合语境):
“的”前为形,后为名,
“地”前为副,后为动或形
很后为形
不后为形或动
B短语:
并列短语(前仰后合)(用和验证)
偏正短语(深入研究)(用的、地验证)
主谓短语(花儿开放)(用是、在验证)
动宾短语(设计方案)
后补短语(擦得干净)(用得、了验证)
二阅读与探究
(一)课内(外)文言文
①翻译要字字对应,译后要检查,注意错字。
②加点字如是通假字要分两步写,不能有错字。
③问答题答题要全面,多写比少写强。
④选择题要审清题干
(三)课外阅读的题型及答题方法:
1解释词语:本义+语境义+中心
2概括全文内容(段意):主人公+事件(因果)
3表达感情(中心、主旨):可利用原文(一般在全文的最后三段),也可以自己概括,但要全面(通过写•表达了•揭示了•告诉我们•)
4句子含义:
①用自己的话逐一解释作者的每一句话的深意
②抓关键词解释
③注意结合内容和中心
5句子的作用:
(1)普通句子:结构+内容
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点题。
内容上:结合语境写内容+点明中心深化中心(必须将中心答出)
引出下文(下文内容写出)
为后文作铺垫(后文内容答出),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还可能是,增加了文章的文学(神秘)色彩。
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等(2)特殊句子作用(赏析)
修辞
①分四步:整体赏修辞,局部析炼字,
具体谈理解,情感联主旨。
②修辞+固定词+内容+感情。
固定词
(1)修辞:比、拟、排、对、设、反、反、夸。
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拟人(把•人格化,生动形象)
排比(句式整齐,有节奏感,加强语势,使作者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对偶(词词相对,音韵和谐,有节奏感)
对比(突出)
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注意,引出下文+内容)
反问(加强语气)
反复(强调)
夸张(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征,使读者的印象深刻)
(2)炼字——词语(动词、形容词等修饰语)
(3)句式(长短句等)
7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描写的作用(赏析)
(1)人物描写的种类:
正面——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侧面描写——侧面烘托
细节描写
(2)描写的作用:分人物和景物
人物描写作用:
步骤——先写描写方法+固定词+内容+感情
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内容
②反映了人物的•心理、心情
③突出人物的•性格、品质
④结合中心(将中心写出)
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写出了•内容
②渲染环境•气氛。
③烘托了•心情
④表现了人物形象、性格、品质。
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⑥突出中心。
(3)议论的作用:画龙点睛,突出(深化)主题。
(4)描写的角度:
人——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
物——形、色、声、味、态(动、静)。
8写作方法:
对比、烘托、想象、联想、象征、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先抑后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引用典故、详略得当等等
先抑后扬作用:
(1)内容:先抑了•后杨了•
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问下文•作铺垫
烘托了•品质
突出中心
(2)结构:避免平铺直叙,是文章一波三折。
9文章的线索:以时间、地点、人物、事物、事件、见闻,感情为线索。
10题目的作用:
①交代了文章的中心内容,
②生动形象
③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悬念,思考
④交代了文章的线索
⑤以小见大
⑥突出中心
11常见的记叙顺序有哪几种?作用?
顺叙——使文章层次分明
倒叙——内容: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兴趣;
结构: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一波三折
插叙——内容:交代了•内容、突出了人物形象、突出中心。
结构: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一波三折
补叙——补充交代•
12第一人称的作用:真实、亲切、自然、有说服力。
第二人称的作用:便于情感交流。
第三人称作用: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13心理活动题答法:
必须用第一人称
结合上下文语境
想关键词
最后再设计语言
注意空格
14是否可以换为另一个词?
1不能
2原词意思
3换词的意思
4换了意思有什么样的变化
5所以不能换
15题干中要求结合实际时谈启示时不要漏题。
①结合文章内容
②谈启示
③结合实际举实例。
总之:1语文阅读答题要全面
2要结合中心
3要结合分值答题
4要注意检查
(错字及步骤)
三写作:要——求稳!!
1审题目审文体审材料审要求
2百分之九十五的同学只适合写记叙文
①模式:事件(70%)+感悟(30%)(卒章显志)
②中间要有细节描写(包括景物和人物)
③要写有感情的、能感动别人的、温馨的、
感悟深刻的作文。
另外要注意:
1字迹必须工整
2条理要清晰(从第二段起注意分段,标点符号使用正确,多使用•、——、!、“”等)
3开头,要设计语言!
(可以用修辞,用景物描写,也可以为下文作铺垫,还可以设计为倒叙等等)4中间也要善于利用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表情对话、心理等细节描写)
5开头不准超过六行字
6书写有错误时,用笔轻轻划掉,不要大面积涂抹,以保持卷面的整洁。
7文章行文过程中至少点三次题。
8中心要明确,
要在结尾处揭示中心!画龙点“理”
抒发胸臆,画龙点“情”
首尾呼应,画龙点“题”
9文章不能写自己的缺点,要阳光、积极、健康!!
整张卷子都要注意:
认真审题,
字迹工整,
考完检查。
按小序号检查,以免漏题。
作业:
2将书上所有现代文的注释上以及读一读写一写里的四字短语注释上的解词看一遍
3将所有古诗及五、六单元的注释过一遍
4将五六单元背诵的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读一遍,5看一遍课内阅读重点课的笔记,读一遍。
6看一遍老师上课讲的考试注意事项及答题方法。
7准备一篇作文,亲情的,师生情的,动植物启示的。
看积累本准备一些好词好句,尤其是景物描写(明丽和灰暗各一)(但是考试时要灵活机动不要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