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智能制造专项指南
1. 2018年智能制造领域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专项重点示范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12018年智能制造领域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专项重点示范项目申报指南一、典型行业智能车间应用示范项目1、面向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智能制造车间应用示范研究内容:研究制造工艺参数、质量数据的实时感知与分析技术、车间层控制网络/制造装备/物流装备互联互通技术、车间制造过程关键要素的数字孪生技术,加工精度建模与补偿技术、关键制造环节的工艺参数智能优化、数值模拟与虚拟加工/装配的可视化仿真技术、多目标/多任务协同的智能车间实时调控与运行优化方法,以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为核心,高度集成先进传感、控制、检测、装配、物流及智能化工艺装备与生产管理软件,实现车间加工全要素互联、全数字集成、全过程智能监控和优化运行,在汽车零部件行业进行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以汽车零部件行业为背景,建立智能车间应用示范,具备信息-物理系统交互能力,支持20种以上工艺参数和质量数据的实时感知,支持10种以上的智能制造装备、智能物流装备、智能检测设备互联互通和状态监控,关键装备的数控化率90%以上且均具有智能化决策功能、联网率100%、制造过程的自动采集率8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产品不良率降低20%。
完成时限:3年2、面向装备制造行业的智能制造车间应用示范研究内容:针对装备制造行业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重点开展产品制造过程加工工艺参数、质量数据的实时采集与数据融合技术、关键制造工艺的数值模拟与虚拟加工/装配的可视化仿真技术、加工设备的互联互通技术、面向制造过程关键要素的数字孪生技术、加工精度建模与补偿技术、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制造过程数据分析与优化决策技术研究,支持制造过程中工艺参数、设备状态、业务流程、质量信息等数据的集成与交互;高度集成先进传感、控制、检测、装配、物流及智能化工艺装备以及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等生产管理软件,实现制造车间的智能化管控;以装备制造行业为背景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以装备制造行业为背景,建立智能车间应用示范,具备信息-物理系统交互能力,开发面向设备互联互通和制造大数据汇聚的智能车间生产管控平台,支持10种以上工艺参数和质量数据的实时感知,支持10种以上的智能制造装备、智能物流装备、智能检测设备互联互通和状态监控,关键装备的数控化率达到90%以上且均具有智能化决策功能、联网率达到100%、制造过程的自动采集率达到8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产品不良率降低20%。
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申报内容具体要求
附件 32018 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申报内容详细要求模式一:失散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1.系统模型成立与运转状况请分别供给车间/工厂整体设计模型、工程设计模型、工艺流程及布局模型的架构及说明;供给上述系统模型模拟仿真的状况。
2. 先进设计技术应用和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建设状况请描绘数字化三维设计与工艺技术的应用状况,以及经过物理检测与试验进行考证和优化的状况;供给产品数据管理系统( PDM )的整体架构图,描绘其主要功能。
3.重点技术装备应用状况请供给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置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重点技术装备的应用及互联互通状况。
4.生产过程数据收集与剖析系统建设状况请供给生产过程数据收集与剖析系统的整体架构及功能描述。
5. 制造履行系统(MES )与公司资源计划系统(ERP)建设状况请供给制造履行系统(MES )的架构,描绘其主要子系统的功能;供给公司资源计划系统(ERP)架构,并描绘其主要子系统的功能。
6.工厂内部网络架建立设及信息集成状况请供给工厂内部工业通讯网络构造图,并对架构进行说明;供给实现系统、装备、零零件以及人员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和有效集成的方案,生产过程数据收集与剖析系统与制造履行系统( MES )实现信息集成的技术方案,以及制造履行系统(MES )与公司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信息集成的技术方案;供给全生命周期产品信息一致平台的架构,说明其建设和运转状况。
7.信息安全保障状况请描绘试点示范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技术防备系统和功能安全保护系统的建设状况。
模式二:流程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1.系统模型成立与运转状况请分别供给工厂整体设计模型、工程设计模型、工艺流程及布局模型的架构及说明,并供给上述系统模型模拟仿真的状况。
2.数据收集与监控系统建设状况请供给数据收集与监控系统架构图、系统建设和运转状况;描绘重点现场装备的智能功能。
3.先进控制系统建设状况请供给先进控制系统架构图、系统建设状况;描绘重点环节自动控制系统的运转状况。
云计算和大数据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云计算和大数据”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和《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等提出的任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云计算和大数据”重点专项。
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提出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形成自主可控的云计算和大数据系统解决方案、技术体系和标准规范;在云计算与大数据的重大设备、核心软件、支撑平台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基本形成以自主云计算与大数据骨干企业为主体的产业生态体系和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集群;提升资源汇聚、数据收集、存储管理、分析挖掘、安全保障、按需服务等能力,实现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可控。
本重点专项按照云计算和大数据基础设施、基于云模式和数据驱动的新型软件、大数据分析应用与类人智能、云端融合的感知认知与人机交互等4个创新链(技术方向),共部署20个重点研究任务。
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6—2020)。
1. 云计算和大数据基础设施1.1 数据科学的若干基础理论(基础研究类)研究内容:研究大数据的数据建模理论,包括大数据的统一表示和有效度量等;研究大数据的新型计算复杂性理论,包括多项式可计算问题类的细分等;研究高通量计算理论与算法、高效并行计算算法、分布式计算算法、近似计算算法等;研究大规模分布式可扩展的数据存储与组织,能效优化的分布存储和处理的系统架构,以及数据副本一致性、数据压缩、数据划分与迁移等问题;研究大数据的数据治理理论与方法,包括数据质量管理、数据权属、数据隐私保护等。
考核指标:形成有国际性影响的数据科学理论体系,发表系列高水平学术论文和若干专著。
在关键技术上申请系列专利,形成专利群。
1.2 基于NVM的TB级持久性内存存储系统及应用(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研究持久性内存存储I/O栈与存储管理;分布式持久性内存文件系统;基于RDMA的分布式持久性共享内存新型编程模型;构建分布式持久性内存存储系统;研制基于TB级内存系统的典型大数据应用系统及示范。
2018智能制造专项指南
附件12018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申报要求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动制造业智能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与财政部决定联合开展2018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工作,有关事项要求如下:一、主要支持内容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将围绕2类项目:一是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试验验证类项目;二是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类项目。
二、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促进企业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明确项目实施目标,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促进产业提质增效、节能降耗、优化升级。
纳入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的项目,先预拨一部分财政补助资金,如期实现目标并通过项目验收的,将给予后续财政资金奖励;未如期完成项目验收的,将收回已补助资金。
对于项目承担单位擅自调整实施内容或项目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除将收回已补助资金外,还将进行业内通报等处理。
三、项目组织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申报项目评审,择优遴选。
所有申报项目需经项目建设所在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出具推荐意见,中央企业申报项目需额外出具推荐意见。
四、项目申报条件(一)申报项目的单位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运营和财务状况良好。
(二)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须由用户、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核心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等组成的联合体联合申报。
联合体成员间须共同签订合作协议书,明确联合体组织方式和运营机制、成员单位具体权责、任务分工以及长期发展计划等。
联合体的牵头单位作为项目的申报单位。
(三)每个申报单位只允许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试验验证项目或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中牵头申报一个项目。
已承担过项目但逾期未验收的,项目牵头单位不得申报2018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
(四)申报项目须能够在2020年底前完成项目验收。
其中,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试验验证项目应包含标准研制及其试验验证两部分内容;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须为已开工在建项目。
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为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启动实施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
根据重大项目实施方案的部署,科技部组织编制了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现予以正式发布。
本重大项目的总体目标是: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创新和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为主线,按照并跑、领跑两步走战略,围绕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智能、群体智能、混合增强智能、自主智能系统等五大方向持续攻关,从基础理论、支撑体系、关键技术、创新应用四个层面构筑知识群、技术群和产品群的生态环境,抢占人工智能技术制高点,妥善应对可能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人工智能成为智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面向重大需求的关键共性技术、新型感知与智能芯片等3个技术方向启动16个研究任务,拟安排国拨经费概算8.7亿元。
各研究任务要求以项目为单元整体组织申报,项目须覆盖所申报指南方向二级标题(例如:1.1)下的所有研究内容并实现对应的研—1—究目标,申请者应根据指南描述,按照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原则,根据指南研究内容提出明确的任务目标和具体的考核指标。
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所含参研单位总数不超过10家,实施周期为3—5年。
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中的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
项目鼓励充分发挥地方和市场作用,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调动社会资源投入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
对于面向重大需求的关键共性技术方向的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对于新型感知与智能芯片方向的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2:1。
1.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聚焦人工智能重大科学前沿问题,以突破人工智能基础机理、模型和算法瓶颈为重点,重点布局可能引发人工智能范式变革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为人工智能持续发展与深度应用提供强大科学储备。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2018年7月目录前言 (1)一、总体要求 (2)(一)指导思想 (2)(二)基本原则 (2)(三)建设目标 (3)二、建设思路 (4)(一)智能制造系统架构 (4)(二)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 (8)(三)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 (9)三、建设内容 (11)(一)基础共性标准 (11)(二)关键技术标准 (14)(三)行业应用标准 (30)四、组织实施 (32)附件1:智能制造相关名词术语和缩略语附件2:智能制造系统架构映射及示例解析附件3:已发布、制定中的智能制造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前言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智能制造是落实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是加速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对重塑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智能制造、标准先行”,标准化工作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技术基础。
为指导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解决标准缺失、滞后、交叉重复等问题,落实“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2015年共同组织制定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
按照标准体系动态更新机制,扎实构建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先进适用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推动装备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组织制定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进一步贯彻落实《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联规〔2016〕349号)和《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国质检标联〔2016〕396号)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标准在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中的指导、规范、引领和保障作用。
针对智能制造标准跨行业、跨领域、跨专业的特点,立足国内需求,兼顾国际体系,建立涵盖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行业应用等三类标准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版)》发布
龙源期刊网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版)》发布
作者:
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2018年第41期
近日,工信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印发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版)》(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明确提出,到2018年,累计制修订150项以上智能制造标准,基本覆盖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
到2019年,累计制修订300项以上智能制造标准,全面覆盖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建设智能制造标准试验验证平台,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按照“三步法”原则建设完成。
第一步,通过研究各类智能制造应用系统,提取其共性抽象特征,构建由生命周期、系统层级和智能特征组成的三维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从而明确智能制造对象和边界,识别智能制造现有和缺失的标准,认知现有标准间的交叉重叠关系;第二步,在深入分析标准化需求的基础上,综合智能制造系统架构各维度逻辑关系,将智能制造系统架构的生命周期维度和系统层级维度组成的平面自上而下依次映射到智能特征维度的五个层级,形成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智能赋能技术、工业网络等五类关键技术标准,与基础共性标准和行业应用标准共同构成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第三步,对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分解细化,进而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指导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及相关标准立项工作。
(路沙)。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8.08.14
•【文号】工信部联科〔2018〕154号
•【施行日期】2018.08.1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化
正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关于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
的通知
工信部联科〔2018〕15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有关标准化技术组织、标准化专业机构,有关中央企业、行业协会,有关单位:
为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发展,指导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组织制定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现予印发。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8年8月14日附件: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
科技部关于发布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发布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8.10.12•【文号】国科发资〔2018〕208号•【施行日期】2018.10.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科技部关于发布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发资〔2018〕20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各有关单位:为落实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现根据《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方案》启动实施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
按照《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的相关要求,将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
请按照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组织申报工作流程1. 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项目可下设课题。
项目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任务的全部研究内容并实现相应的研究目标。
项目申报单位推荐1名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每个课题设1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可担任其中1个课题的负责人。
2. 项目的组织实施应整合集成全国相关领域的优势创新团队,聚焦研发问题,强化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典型应用示范各项任务间的统筹衔接,集中力量,联合攻关。
3. 项目申报评审采取填写预申报书、正式申报书两步进行,具体工作流程如下:——项目申报单位根据指南相关申报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并提交3000字左右的项目预申报书,详细说明申报项目的目标和指标,简要说明创新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基础。
从指南发布日到预申报书受理截止日不少于50天。
——项目申报单位应与所有参与单位签署联合申报协议,并明确协议签署时间;项目牵头申报单位、课题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及课题负责人须签署诚信承诺书,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及所有参与单位要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对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杜绝夸大不实,甚至弄虚作假。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编制说明2017年12月22日目录一、编制背景 (1)(一)国际国内形势 (1)(二)《建设指南(2015年版)》发布以来的成效 (2)二、编制原则 (3)(一)坚持指导性的原则 (3)(二)坚持可用性的原则 (3)(三)坚持特殊性的原则 (4)(四)坚持阶段性的原则 (4)(五)坚持继承性的原则 (4)三、编制过程 (5)(一)《建设指南(2018年版)》修订工作启动 (5)(二)《建设指南(2018年版)》编制 (5)(三)《建设指南(2018年版)》研讨 (6)(四)《建设指南(2018年版)》行业意见征求 (6)四、《建设指南(2018年版)》与《建设指南(2015年版)》区别说明 7(一)总体要求方面的区别 (7)(二)建设思路方面的区别 (10)(三)建设内容方面的区别 (16)(四)组织实施方面的区别 (23)(五)附件方面的区别 (24)附件一、行业意见汇总处理表 (26)一、编制背景《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以下简称“《建设指南(2015版)》”)发布以来,有效地支撑了智能制造国家标准立项和智能制造标准化专项的实施,在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对接国外最新研究成果,按照《建设指南(2015版)》提出的动态更新完善机制,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总体组适时启动了《建设指南》的修订工作。
(一)国际国内形势近年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标准化在推动智能制造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其中,德国机械及制造商协会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布了《中小企业工业4.0实践指导准则》,并在持续完善《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第三版将于2018年3月发布。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于2016年2月发布了智能制造标准生态,从产品、生产系统与业务三个维度展示了未来美国智能制造系统将依赖的标准体系。
日本工业价值链促进会于2016年12月推出了工业价值链参考架构,并分别针对参考架构、信息物理制造平台以及生态系统框架进行了详细介绍。
金准人工智能2018年我国智能制造报告
金准人工智能 2018中国智能制造报告前言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
简而言之,智能制造是由物联网系统支撑的智能产品、智能生产和智能服务。
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重构和国际分工格局调整背景下各国的重要选择。
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制造业回流力度,提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亚洲作为制造业重要区域也在积极部署自动化、智能化。
一、突破与成长亚洲正受到自动化、智能化大潮冲击。
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sation)调研发现,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工人的失业风险最高,据估计这几个区域约50%的工人工作可能在未来20年被自动化取代。
亚洲作为制造业的重要区域,在面临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中,能否继续保持其竞争力?毫无疑问,亚洲正在积极寻求突破。
以人工智能为例,各国政府大力支持人工能,推动科技公司、初创公司和学术界的创新。
2017年,韩国政府宣布了1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资金;日本鼓励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和风险投资;新加坡政府的国家研究基金会宣布国家人工智能计划(AI.SG),计划未来五年投入1.5亿新加坡元(约1.07亿美元)发展人工智能。
除了政府的支持,亚洲企业更积极打破行业壁垒加快新产品开发。
不同于欧美同类企业,中国领先企业间的合作屡见不鲜,一些知名范例包括:百度与小米在物联网与人工智能领域合作开发更多应用场景;腾讯与京东合作布局电子商务生态圈;印度系统集成商组成AI联盟(OpenAI)。
这赋予它们惊人的影响力,也意味着它们拥有可用于快速推动创新的技术实力和资本基础。
中国是亚洲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力量。
政府加强智能制造顶层设计,开展试点示范和标准体系建设;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系统解决方案能力。
中国智能制造取得明显成效,进入高速成长期。
2018长沙市智能制造专项认定项目(第一批)公示
2018长沙市智能制造专项认定项目(第一批)公示————————————————————————————————作者:————————————————————————————————日期:一、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补贴类拟认定项目序号企业名称项目名称1 湖南华纳大药厂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线建设项目2 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装配式建筑PC构件智能工厂试点示范二、工业企业智能装备采购(租赁)补贴类拟认定项目序号企业名称项目名称1 湖南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责任公司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智能工厂2 长沙新泉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绿色智能涂装线建设和改造项目3 沐林营养科技(长沙)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婴幼儿配方乳粉智慧工厂4 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新车型及发动机导入技术改造项目5 湖南欧智通科技有限公司欧智通智能移动终端产业园6 湖南湘贤科技有限公司100T石墨烯生产项目7 湖南长远锂科有限公司年产7000吨锂离子动力电池多元正极材料项目8 湖南爽洁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婴幼儿纸尿裤智能制造工厂建设项目9 浏阳市华冠出口花炮集团有限公司组合烟花智能成套生产线项目10 湖南金丰林印刷包装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物联网智慧车间建设工程11 金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高性能未来电池正极材料智能化改造项目12 湖南天劲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口服液智能化生产线建设及技术改造项目13 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智能化持续发展项目201814 湖南航天磁电有限责任公司高性能永磁铁氧体材料及器件智能工厂15 湖南红太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高效PERC电池智能制造数字化系统构建及智能装备应用16 长沙衡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衡开智能化工业机器人生产线建设项目17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50-100吨中大型起重机巨型结构件焊接生产线智能化建设项目18 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烘焙智能制造二期项目19 湖南雅城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研发基地智能化改造20 长沙义和车桥有限公司精密汽车零部件智能数控生产线采购21 湖南蒙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动力与储能型锂电池产业项目22 长沙金鸿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机器人焊接、大冲二线等自动化智能生产线采购23 长沙康威日用品有限公司智能自动化产线建设工程24 湖南中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谷自动化流水线技术改造25 湖南精量重工科技有限公司高性能铸件智能制造装备采购补贴项目26 长沙博大机械零部件有限公司基于长沙工业云的车间信息化系统27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高端工程装备智能制造项目28 湖南湖大艾盛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长沙市工业企业智能制造装备购买(租赁)补贴29 湖南天威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变压器自动化生产线项目30 长沙英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2200T智能注塑生产线等装备采购31 众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智能柔性冲压、涂装生产线建设及技术改造项目32 长沙永昌车辆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线智能化改造33 湖南九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固体制剂车间智能化改造项目34 湖南兴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售货终端智能生产线建设及工业互联网新模式应用35 长沙金龙铸造实业有限公司数字化工厂及智慧物流云平台建设36 华力通线缆股份有限公司35kV及以下电缆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37 湖南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星沙制造厂总装车间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38 湖南长高成套电器有限公司全自动环网柜生产制造车间39 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血糖检测产品技改项目40 长沙瑞捷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大型洗扫车箱体提质增效关键设备智能改造41 湖南洁韵生活用品有限公司洁韵拉拉裤全自动生产线改建42 湖南金健米制食品有限公司智能制造装备购买补贴项目43 湖南金程齿轮传动机械有限公司高精度齿轮智能制造项目44 中民筑友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装配式PC构件智能化生产线45 湖南英氏营养品股份有限公司英氏全伺服纸尿裤智能生产项目46 湖南红宇智能制造有限公司PIP可控离子渗入全套自动化生产线47 长沙华恒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高端智能制造装备研发创新平台及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48 长沙波特尼电气系统有限公司高端模块化汽车线束智能生产线建设49 长沙飞斯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飞轮生产线智能化技术改造50 湖南维胜科技有限公司FPC生产和性能检测的自动化改造51 长沙瑞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智能数字化工厂建设52 湖南同冈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电动车白车身机器人焊接生产线的智能化升级改造53 湖南兆恒材料科技有限公司PMI泡沫发泡生产线改造54 湖南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药提取及制剂生产线改造55 湖南药圣堂中药科技有限公司中药饮片现代化智能制造项目56 长沙酉诚凸轮轴制造有限公司汽车发动机凸轮轴生产线智能化改造57 长沙鸿顺汽车内装饰有限公司汽车内装饰智能化工厂的建设58 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00万米双金属带锯多工序自动化连线生产线建设59 长沙市美宇电器有限公司新能源电动汽车轻量化电池箱体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60 湖南橘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健康产业云服务平台系统建设61 湖南康程护理用品有限公司新型婴儿拉拉裤智能化生产线62 湖南龙丰铝业有限公司智能化铝型材喷涂生产线建设项目63 湖南长沙运发包装实业有限公司马口铁三片罐生产线自动化改造64 湖南普斯赛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LED 封装生产智能升级改造项目65 湖南优卓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优卓乳制品智能制造车间装备采购补贴项目66 湖南东盛塑料包装有限公司食品级塑料包装容器无人化生产项目67 湖南协力液压有限公司节能环保泵送主油缸自动化生产线建设68 信质电机(长沙)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69 湖南长城信息金融设备有限责任公司金融自助设备数字化工厂70 长沙中民筑友智造科技有限公司PC构件预应力生产线养护系统改造71 湖南帅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高强重卡车架生产线技术改造升级72 长沙弘旭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弘旭电子智能制造基地73 湖南铜官海旭陶瓷有限公司铜官传统陶瓷生产线自动智能化技术改造74 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75 长沙市望城区航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精密航空电气元件生产线改造76 长沙安莱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年产34万套汽车分总成焊接生产线技改项目77 湖南超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热风无纺布及无纺布打孔产品智能化生产线建设78 湖南特种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高品质气雾化铁硅粉智能制备系统79 长沙鑫航机轮刹车有限公司飞机机轮刹车系统产业发展升级项目80 湖南华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种无抗生素及低磷的环保型饲料生产线改造81 浏阳市溪江金盆烟花制造有限公司电光花全自动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82 长沙百川超硬材料工具有限公司组合绳锯串珠自动冷压83 远大空调有限公司板交箱体焊接流水线84 长沙精达印刷制版有限公司环保型激光直接雕刻印刷版辊生产线建设85 长沙中韵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基于SRM系统的高精度机件制造智车间86 湖南欧比佳营养食品有限公司全程电子质量追溯系统、智能辊筒干燥设备、高效液相色谱仪智能制造装备采购项目87 宇环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高精度立式双面研磨(抛光)机智能制造技术及应用88 湖南裕丰紧固件有限公司紧固件智能化生产线及工业互联网新模式应用89 威胜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电力装备能源计量及控制产品智能制造新模式90 长沙奥斯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点火线圈生产智能化改造&扩建项目91 长沙华腾包装有限公司自动高速包装水墨印刷项目92 湖南博云东方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自动棒材检验分拣设备93 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中药固体制剂智能工厂集成应用新模式94 湖南航天诚远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95 宁乡县兴龙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智能制造装备采购补贴项目96 长沙大力神液压工程有限公司精密无缝钢管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97 长沙天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高效节能型耐磨弯管生产技术研发及改造98 浏阳市颐和隆烟花集团有限公司组合烟花智能组装生产线技术改造99 长沙众城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复合磺酸钙基脂智能生产设备改造100 湖南广联饲料有限公司广联饲料厂房智能化建设101 湖南松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移动智能终端表面处理技术研发102 长沙高新开发区仁盈电子有限公司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 SMT 贴片生产线的建设103 长沙大道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汽车发电机生产制造104 长沙中粮机械有限公司风机生产线智能化升级105 长沙楚鸿机械有限公司高品质拉床零部件智能制造装备采购项目106 长沙市华美雕塑有限公司德国KUKA七轴石雕机器人项目107 湖南维胜科技电路板有限公司PCB电镀及字符车间自动化改造项目108 湖南海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生产线建设109 长沙世邦通信技术有限公司IP网络音频通信系统产业化智能车间110 湖南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智能激光切割及自动抛丸清理项目建设111 湖南利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效无刷双馈电机项目112 湖南海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环保水处理药剂生产的智能化改造113 湖南瑞都模具技术有限公司汽车车灯模具制造项目114 长沙迈博光电有限公司光掩模材料及光学零件生产智能化改造115 湖南法泽尔动力再制造有限公司发动机检测设备改造项目116 湖南天冠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工业网络智能交换终端智能制造项目117 长沙亚明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城市综合管廊支架智能化生产线改造118 磐吉奥(湖南)铸造工业有限公司压铸生产中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与改造119 湖南泰成钢结构有限公司数控相贯线切割机及液压闸式剪板机的采购120 长沙昊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消声器生产线智能化改造121 湖南佳一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阀门生产线智能化改造122 湖南天一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数控光纤激光切割机采购123 长沙安道拓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智能工厂智能制造项目124 嘉准传感科技(湖南)有限公司接近、光电传感器生产线智能改造项目125 长沙石立超硬材料有限公司高透明度细颗粒人造金刚石生产线技术改造建设126 长沙拜特生物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生物兽药、预混料GMP自动生产线建设项目127 湖南可孚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智能医疗器械生产线及物流线升级128 湖南奥斯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饮料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升级129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起重机物料管理提升130 湖南格纳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全自动标定方法研究131 湖南明和光电设备有限公司基于PLM研发管理平台的演艺声光电装备智能制造体系提质改造132 湖南邦弗特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绿色环保涂料网络协同智能制造项目三、智能制造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及补贴类拟认定项目序号产品研制单位项目名称1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T2850超大型平头塔式起重机2 湖南同心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自动排送料的级进开料和大型覆盖件修冲模具3 湖南红太东方机电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印度布山科水电站3x8000KW灯泡贯流水轮发电机组4 湖南新云网科技有限公司高安全透明计算银医通智能系统5 湖南长沙船舶有限公司300吨级渔政船6 湖南驰众机器人有限公司物流转运AGV智能传输系统7 长沙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锡铸适应性改造项目制芯自动化8 长沙纽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汽车转向中间轴(I-SHAFT)装配系统9 湖南中铁五新重工有限公司MJ40-30 A7型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10 长沙今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VBD152-8真空带式干燥机11 湖南创远高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CY-R40C切割槽天井钻机项目12 长沙坚韧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水泥磨磨尾系统单传动辊压机及辅助成套设备13 湖南永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土壤修复一体化成套装备序号产品研制单位项目名称14 湖南爱米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高端制药配药封装检测转运智能机器人生产线15 湖南宇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配变车间一体化智能试验站16 长沙思胜智能设备有限公司TS-5520型外齿加工筒式拉床17 湖南一特电子医用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医用氧气智能供应成套设备18 长沙湘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英红九号智能化茶叶加工装备19 长沙优力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JLR总装线(BISG总装线专机设备系统装置)20 湖南南方机床有限公司滑片槽拉床NF—502521 长沙迈迪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全自动样品处理系统22 湖南志宏科技有限公司全自动高效橡胶注射成型线23 长沙恒宇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窑炉烟气环保治理脱硝除尘设备24 中际山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ZSM立式超细砂磨机25 湖南鼎玖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一体化污泥连续碳化装备(DJRJ-50)26 长沙中联消防机械有限公司AP45城市主战消防车27 湖南金马冶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海绵镉还原、蒸馏、自动铸锭智能化成套设备28 长沙一派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电磁弹射用直线电机系统29 湖南长高思瑞自动化有限公司基于锂电池型智能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系统30 长沙锐博特科技有限公司鼓风机压装生产线31 湖南正达纤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JM1300智能控制中浓磨浆机32 湖南镭目科技有限公司RAMON机器人自动喷号系统33 长沙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KC3016W混凝土智能喷射机械手34 湖南卫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斗三号定制型多体制导航信号源35 湖南三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DPS全自动制样系统序号产品研制单位项目名称36 长沙杰立特自动化装备设备有限公司ABS9F-4 电机转子入轴智能转配机37 湖南金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DKJ-5乳化炸药装药机(多卡位灌装机)38 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选择性激光烧结设备ST252P39 湖南山水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热网循环泵泵组及备件40 湖南中大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YZ32SC超大激振力智能压实数字化压路机41 长沙市台乔机械科技有限公司龙门式加工中心TQ-1630的研发42 湖南宜达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1JF-20型秸秆制肥机43 长沙天和钻具机械有限公司液压履带式锚杆钻机44 浏阳市真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YBJ-YY-SYHH-120型黑火药智能自动混/潮药一体设备45 湖南碧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ZF-10.0型农业废弃物生化处理制肥机46 湖南创研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风道圈蜗壳焊接智能生产线四、国家级、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项目)奖励类拟认定项目序号企业名称试点示范类别1 湖南长高高压开关集团股份公司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2 加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3 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4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5 金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6 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7 妙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8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序号企业名称试点示范类别9 长沙格力暖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0 湖南红太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1 湖南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责任公司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12 湖南长城信息金融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13 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4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5 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湖南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16 长沙华恒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湖南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17 长沙安靠电源有限公司湖南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18 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湖南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19 湖南康程护理用品有限公司湖南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20 湖南金健米制品有限公司湖南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21 湖南赛福饲料有限公司湖南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22 长沙天和钻具机械有限公司湖南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23 湖南亘晟门窗幕墙有限公司湖南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24 广汽菲亚特克斯莱斯汽车有限公司湖南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24 长沙金龙铸造实业有限公司湖南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26 湖南猎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27 远大空调有限公司湖南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28 湖南中大创远数控装备有限公司湖南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29 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湖南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五、工信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类拟认定项目序号企业名称设备名称及型号投保数量1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混凝土泵车ZLJ5540THBB 22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72米举高喷射消防车ZLJ5510JXFJP72 13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ZLJ5300JXFYT60型云梯消防车 14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T630-32塔式起重机 25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D1100-63塔式起重机 36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L630-50动臂塔式起重机 17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L400-25动臂塔式起重机 28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L500-32动臂塔式起重机 39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烧结烟气活性炭吸附法复合污染物协同处置装备110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泥水平衡盾构机DZ287、DZ288 211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双护盾TBM 112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泥水平衡盾构机DL378 113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泥水平衡盾构机DZ268 114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起重机分公司QAY300V733全地面起重机 215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起重机分公司ZAT3000V753 全路面起重机 216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起重机分公司QAY220全地面起重机 117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起重机分公司ZTC1100V753汽车起重机 318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起重机分公司ZTC1300V653 汽车起重机 319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起重机分公司QY110V汽车起重机 2序号企业名称设备名称及型号投保数量20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起重机分公司QY220V633 汽车起重机 121 湖南万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废旧冰箱资源回收及无害化处理设备RF-II222 湖南万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废旧冰箱资源回收及无害化处理设备RF-II223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汽车起重机 SAC2200 124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汽车起重机 SAC2600 125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SWDM28A旋挖钻机 3。
2018年智能制造领域技术创新与
附件12018年智能制造领域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专项重点示范项目申报指南一、典型行业智能车间应用示范项目1、面向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智能制造车间应用示范研究内容:研究制造工艺参数、质量数据的实时感知与分析技术、车间层控制网络/制造装备/物流装备互联互通技术、车间制造过程关键要素的数字孪生技术,加工精度建模与补偿技术、关键制造环节的工艺参数智能优化、数值模拟与虚拟加工/装配的可视化仿真技术、多目标/多任务协同的智能车间实时调控与运行优化方法,以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为核心,高度集成先进传感、控制、检测、装配、物流及智能化工艺装备与生产管理软件,实现车间加工全要素互联、全数字集成、全过程智能监控和优化运行,在汽车零部件行业进行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以汽车零部件行业为背景,建立智能车间应用示范,具备信息-物理系统交互能力,支持20种以上工艺参数和质量数据的实时感知,支持10种以上的智能制造装备、智能物流装备、智能检测设备互联互通和状态监控,关键装备的数控化率90%以上且均具有智能化决策功能、联网率100%、制造过程的自动采集率8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产品不良率降低20%。
完成时限:3年2、面向装备制造行业的智能制造车间应用示范研究内容:针对装备制造行业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重点开展产品制造过程加工工艺参数、质量数据的实时采集与数据融合技术、关键制造工艺的数值模拟与虚拟加工/装配的可视化仿真技术、加工设备的互联互通技术、面向制造过程关键要素的数字孪生技术、加工精度建模与补偿技术、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制造过程数据分析与优化决策技术研究,支持制造过程中工艺参数、设备状态、业务流程、质量信息等数据的集成与交互;高度集成先进传感、控制、检测、装配、物流及智能化工艺装备以及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等生产管理软件,实现制造车间的智能化管控;以装备制造行业为背景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以装备制造行业为背景,建立智能车间应用示范,具备信息-物理系统交互能力,开发面向设备互联互通和制造大数据汇聚的智能车间生产管控平台,支持10种以上工艺参数和质量数据的实时感知,支持10种以上的智能制造装备、智能物流装备、智能检测设备互联互通和状态监控,关键装备的数控化率达到90%以上且均具有智能化决策功能、联网率达到100%、制造过程的自动采集率达到8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产品不良率降低20%。
国防科工局关于公开发布国防科技工业强基工程军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计划项目指南(第一批)的通知
国防科工局关于公开发布国防科技工业强基工程军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计划项目指南(第一批)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公布日期】2018.02.28
•【文号】科工技〔2018〕246号
•【施行日期】2018.02.28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国防科技
正文
国防科工局关于公开发布
国防科技工业强基工程军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计划项目
指南(第一批)的通知
科工技〔2018〕246号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调动全社会优势力量资源参与军工智能制造科研任务,提升国防科技工业核心制造能力,现公开发布《国防科技工业强基工程军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计划项目指南(第一批)》(以下简称《指南》,见附件1)。
请根据《指南》和《国防科工局基础科研管理办法》(科工技〔2010〕136号)有关规定要求开展项目论证,编制项目建议书(详细要求参照附件2),于2018年5月25日前按规定渠道报送我局(项目建议书3份,同时提交电子文档),并附带项目汇总表(见附件3,EXCEL格式)。
联系人及电话:科技与质量司,裴毅东,************。
附件:1.国防科技工业强基工程军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计划项目指南(第一批)
2.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建议书初审参考标准
3.国防基础科研申报项目汇总表(格式)
国防科工局
2018年2月28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2018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申报要求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动制造业智能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与财政部决定联合开展2018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工作,有关事项要求如下:一、主要支持内容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将围绕2类项目:一是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试验验证类项目;二是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类项目。
二、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促进企业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明确项目实施目标,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促进产业提质增效、节能降耗、优化升级。
纳入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的项目,先预拨一部分财政补助资金,如期实现目标并通过项目验收的,将给予后续财政资金奖励;未如期完成项目验收的,将收回已补助资金。
对于项目承担单位擅自调整实施内容或项目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除将收回已补助资金外,还将进行业内通报等处理。
三、项目组织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申报项目评审,择优遴选。
所有申报项目需经项目建设所在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出具推荐意见,中央企业申报项目需额外出具推荐意见。
四、项目申报条件(一)申报项目的单位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运营和财务状况良好。
(二)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须由用户、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核心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等组成的联合体联合申报。
联合体成员间须共同签订合作协议书,明确联合体组织方式和运营机制、成员单位具体权责、任务分工以及长期发展计划等。
联合体的牵头单位作为项目的申报单位。
(三)每个申报单位只允许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试验验证项目或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中牵头申报一个项目。
已承担过项目但逾期未验收的,项目牵头单位不得申报2018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
(四)申报项目须能够在2020年底前完成项目验收。
其中,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试验验证项目应包含标准研制及其试验验证两部分内容;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须为已开工在建项目。
(五)申报项目应具有知识产权归属明确的核心技术,项目的技术参数和功能有重大突破,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并在项目验收前完成有关主管部门对知识产权申请的正式受理。
(六)申报项目应具有需求迫切、经济效益显著,目标产品具备技术先进、市场潜力大、示范带动作用强等特征。
五、申报程序和要求(一)申报单位根据指南和项目申报书(详见附1、2)内容要求,填写项目申报书一式5份(附电子版);附件请按规定顺序装订一式1份,并报送所在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厅(局)。
申报单位对所报文件及材料的真实性负全责。
(二)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厅(局)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后,于2018年月日前联合向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报送推荐文件(推荐项目汇总表详见附3),逾期将不予受理。
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荐项目不超过15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中央企业推荐项目不超过5项。
中央企业项目通过项目所在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申报,推荐文件同时抄送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详见附件2)。
(三)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委托第三方组织专家进行联合评审,并批复2018年智能制造项目立项建议书。
对于已批复的智能制造项目,中央财政按照预算管理等规定,审核并预拨一部分补助资金。
(四)智能制造项目竣工验收后,项目承担单位应认真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并通过所在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厅(局)向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提出后续补助资金申请。
请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厅(局)认真组织开展2018年智能制造项目的申报、审核和推荐工作,加强项目监管,监督项目承担单位如期完成项目实施目标。
联系电话: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叶猛:董挺: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刁诚诚:附:1.2018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指南2.2018年智能制造专项项目申报书(格式)3.各地方2018年智能制造推荐项目汇总表4.中央企业2018年智能制造推荐项目汇总表附12018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指南一、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试验验证(一)重点方向1、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开展智能制造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研究,并对项目进行试验验证。
重点方向包括:(1)基于数字仿真的可靠性测试方法标准;(2)可编程控制器异构平台文件交互标准;(3)智能工厂数字化交付标准,智能工厂制造资源虚拟映射模型标准,基于模型的检验标准;(4)网络协同设计/制造关键技术标准;(5)时间敏感网络()与用于工业控制的对象链接与嵌入统一架构()融合关键技术标准;(6)面向制造的机器视觉系统检测标准,基于的装配、维修标准,面向制造业的边缘计算系统架构标准,工业知识软件化标准。
2、行业应用标准依据智能制造相关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的成果,围绕《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同时适当兼顾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开展重点领域智能制造行业应用标准研究,并就标准研究的内容进行试验验证。
重点方向包括:(1)关键技术装备远程运维(故障模式识别、预测性维护)标准;(2)基于大数据的产品质量分析标准;(3)基于供应链的企业群协同设计/制造标准,基于产业链协同的智能制造管理平台标准;(4)面向行业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集成标准;(5)面向行业基于风险分析的工业控制安全要求。
(二)实施内容1、开展智能制造基础共性、关键技术、行业应用基础性标准制定,重点开展试验验证,包括标准试验验证所需的设施和设备(含软、硬件),以及试验验证的方法和结论等内容。
2、建设试验验证平台,成为本行业或其他制造业领域推进智能制造标准贯彻实施的公共服务平台。
(三)考核指标1、技术规范或标准(格式)全过程试验验证,形成行业标准草案/国家标准草案/国际标准草案;2、标准草案必须在试验验证平台和至少三个企业中,对标准全部内容进行试验验证。
二、重点领域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紧密围绕《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适当兼顾优势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重点在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方面开展智能制造新模式推广应用,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工业软件在关键环节的应用,建设工业云等服务平台,突破和应用关键短板装备,积极培育智能制造生态,提升供给能力和支撑能力,满足重点领域智能化转型需求,探索和实践有效的经验和模式,丰富成熟后,在制造业各领域全面推广。
(一)重点方向1、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集成电路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先进计算与存储设备,5G通信关键器件,新型显示核心材料、器件及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网关、智能传感器等物联网关键设备,智能照明设备、智能光伏、智能安防监控设备等新型智能终端。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数控系统,数控机床关键功能部件,精密刀具,工业机器人及控制器、视觉系统等关键零部件。
3、航空航天装备领域:大型客机关键部件,涡轮叶片、传动单元、回转部件等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无人机,火箭发动机,新一代卫星关键部件。
4、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领域:船用动力系统及关键部件,超大型复杂结构件、电气控制单元、高端阀门、管道等海洋工程装备关键部件。
5、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制动器、轴承等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部件,机车检修车间,盾构机等施工装备。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动力电池,大功率充电设备,节能汽车电动空调、汽车电子、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
7、电力装备领域:燃气轮机及其关键部件,风电装备,高效太阳能电池,超低氮环保锅炉,智能电器及用户端设备,大容量储能装置,特高压输变电设备,高效电机,高效节能变压器。
8、新材料领域: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化工新材料,纤维新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合金材料,电子专用材料,含能材料(民用爆炸物品)。
9、农业机械领域:大马力拖拉机,大型联合收割机,大型复式农机具,山地丘陵农机,播种机,养殖装备,高端农机用发动机、液压件。
10、医药等民生领域:高性能医疗器械,制药装备,药品,食品饮料,木材与纸制品,家居,日化,纺织服装,塑料,皮革制鞋,化肥,电梯,环保装备,纺织装备。
(二)项目建设内容1、离散型智能制造。
车间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数字化建模和仿真;基于三维模型的产品设计与仿真,建立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关键制造工艺的数值模拟以及加工、装配的可视化仿真;先进传感、控制、检测、装配、物流及智能化工艺装备与生产管理软件高度集成;现场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车间制造执行系统()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高效协同与集成。
2、流程型智能制造。
工厂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数字化建模和仿真;生产流程可视化、生产工艺可预测优化;智能传感及仪器仪表、网络化控制与分析、在线检测、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在生产管控中实现高度集成;实时数据采集与工艺数据库平台、车间制造执行系统()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实现协同与集成。
3、网络协同制造。
建立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平台或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信息数据资源在企业内外可交互共享。
企业间、企业部门间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市场需求实现集聚与对接,实现基于云的设计、供应、制造和服务环节并行组织和协同优化。
4、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产品可模块化设计和个性化组合;建有用户个性化需求信息平台和各层级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能提供用户需求特征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服务;产品设计、计划排产、柔性制造、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实现集成和协同优化。
5、远程运维服务。
建有标准化信息采集与控制系统、自动诊断系统、基于专家系统的故障预测模型和故障索引知识库;可实现装备(产品)远程无人操控、工作环境预警、运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与自修复、智能远程无人零售;建立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平台、核心配件生命周期分析平台、用户使用习惯信息模型;可对智能装备(产品)提供健康状况监测、虚拟设备维护方案制定与执行、最优使用方案推送、创新应用开放等服务。
(三)考核指标1、综合指标离散型智能制造和流程型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实现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以上,产品不良品率降低20%以上,单位产值能耗降低10%以上。
网络协同制造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新模式应用项目实现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
远程运维服务新模式应用项目实现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单位产值能耗降低10%以上。
2、专利、软件著作权、标准(技术规范)每个新模式应用项目申请2项以上发明专利,登记3项以上软件著作权,形成3项以上企业/行业/国家标准草案(技术规范)。
3、核心技术装备离散型智能制造和流程型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应至少采用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5大类中的15种智能制造核心技术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