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社会工作教案
白衣天使社会教案
白衣天使社会教案教案标题:白衣天使社会教案教案目标:1.使学生了解白衣天使的定义、职责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对白衣天使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3.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医护人员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1.定义和职责a.解释白衣天使的概念:医护人员的代称,他们以白色制服为标志,致力于照顾病人和保护人类健康。
b.介绍白衣天使的职责:提供医疗服务、照顾病人、给予患者安慰和支持、传授健康知识等。
2.白衣天使的重要性a.讨论医护人员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保护人类健康、拯救生命、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促进社会稳定等。
b.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果没有白衣天使,社会将会面临怎样的困境?3.尊重和感激白衣天使a.讨论学生对白衣天使的感激之情:他们为我们的健康付出了很多,我们应该感激他们的辛勤工作。
b.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达对白衣天使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写感谢信、参与志愿者活动、尊重医护人员的工作和努力等。
教学活动:1.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白衣天使的定义、职责和重要性,并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想法。
2.角色扮演:学生分成小组,扮演医护人员和病人的角色,模拟医疗场景,体验医护人员的工作和责任。
3.写感谢信:学生写一封感谢信,表达对医护人员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并分享给医院或医疗机构。
评估方法:1.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和质量。
2.角色扮演中对医护人员职责的理解和表演能力。
3.感谢信的语言表达和对白衣天使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白衣天使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2.医院或医疗机构的宣传材料。
3.感谢信的写作指导和范例。
教学延伸:1.组织参观医院或医疗机构,让学生亲身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和日常工作。
2.邀请医护人员来校进行讲座或座谈,让学生与他们直接交流和互动。
3.开展相关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医疗服务中,体验医护人员的工作。
关于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实施方案医务社会工作是指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服务的基础上,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理、社会支援服务,帮助其有效应对疾病及其影响,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服务方式。
医务社会工作的实施方案应包含以下要素:一、服务对象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患者及其家庭、心理和社会需求特殊的病人(如癌症、艾滋病等)、残疾人及其家庭、失独家庭、老人、儿童、孕产妇等。
二、服务内容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包括:1.心理危机干预,帮助患者及其家庭减轻心理压力,调整情绪,促进心理健康;2.社会支持服务,如病友会、康复俱乐部等,帮助患者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增强社交能力;3.康复辅助服务,如康复咨询、康复指导等,帮助患者恢复生理和社交功能;4.关爱孤寡老人、失独家庭等特定困难群体。
三、服务实施1.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医务社会工作岗位,配备专业人员,具备必要的服务设施和工作条件;2.服务流程:医务社会工作人员应在患者接受诊疗服务的基础上,通过沟通、访问、电话、网络等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家庭、社会需求,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3.服务评估:医务社会工作者要对服务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服务策略;4.信息保密:医务社会工作者必须保护个人隐私和机构信息安全。
四、服务机制医务社会工作的实施需要建立健全的服务机制,包括:1.政策支持,医务社会工作应列为医疗保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服务内容,得到政策和法律的支持;2.专业标准,制定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标准和规范,确保服务质量和稳定性;3.培训机制,医务社会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和服务能力;4.评估机制,对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效果进行评估,持续改进服务机制。
医务社会工作的实施,可以弥补医疗体系中的诸多不足,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服务,满足其心理和社会需求,既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社会再融合,也可为医疗机构提供优质的服务,提升医疗助理的整体形象,促进医疗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医务社会工作教材教学课件
清晰表达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避免使 用专业术语或晦涩难懂的词汇。
非语言沟通
运用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声音 语调等非语言手段,增强沟通效
果。
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策略
建立信任
持续关怀
通过真诚的态度和专业的技能,赢得 患者的信任和尊重。
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持续提供关怀和 支持,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共同参与
鼓励患者参与治疗决策过程,提高患 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发展历程
医务社会工作起源于欧美国家,经历了从志愿服务到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在我 国,医务社会工作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医务社会工作者角色与职责
角色
医务社会工作者是医疗卫生团队的重要成员,扮演着咨询者、教育者、协调者、 倡导者等多重角色。
职责
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包括评估患者社会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协助 患者及其家庭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社会问题;促进医患沟通,缓解医患矛盾;开展 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等。
跨部门协作提高服务质量
跨部门协作机制
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协作方式,确保服务 提供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信息共享与沟通
加强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及时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反 馈,以便调整服务策略。
资源整合与利用
整合各部门的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投入,提高资源的利用 效率和服务质量。
02 医学基础知识与技能
常见疾病类型及特点
传染性疾病
由各种病原体引起,具 有传染性,如流感、肺
结核等。
慢性疾病
病程长,发展缓慢,如 高血压、糖尿病等。
精神疾病
影响人的思维、情感和 行为,如抑郁症、焦虑
症等。
医学社会工作教学设计
医学伦理学的原则
包括尊重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和公正原则。
医学伦理学的应用
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遵循伦理道德原则,尊重患者的权利和尊严,保护患者的隐 私和信息安全,提供公正、合理的医疗服务。同时,医务人员还需要关注社会公益和公共 卫生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公共卫生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
医学社会工作面临着专业人才匮乏、服务需求增长迅速、行业规范不完善等挑战 ,需要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完善行业规范、提高服务质量。
机遇
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和投入增加,医学社会工作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 遇,如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社会认可度提高等。同时,医学社会工作的服务领 域和服务对象也将不断扩大,为从业者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社会工作法规
如《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 理办法》等,规范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行为和服务机构的管 理。
医学社会工作相关政策
针对医学社会工作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 相关政策,如关于加强医疗卫生系统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 意见等。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医学社会工作的专
业化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卫生 事业的发展,医学社会工作逐渐 走向专业化,对从业者的专业素 养和技能要求不断提高。
认识情绪和压力
了解情绪和压力对医患关系的影 响,以及如何识别和处理自己的
情绪和压力。
学习情绪调节技巧
如深呼吸、冥想、放松训练等, 以缓解紧张情绪和焦虑。
掌握压力应对策略
学习积极应对压力的方法,如寻 求支持、调整心态、合理安排时
间等。
案有代表性的医学社会工作案例,涉 及不同病情和患者背景。
医务社会工作预案
一、预案背景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务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卫生、保健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提高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质量,确保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明确医务社会工作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职责和任务;2. 建立健全医务社会工作应急响应机制;3. 提高医务社会工作者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4. 保障患者、家属及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人身安全。
三、预案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保障生命安全,减少损失;3. 及时、有效、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4. 全体医务社会工作者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四、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指挥和监督预案的实施。
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医务社会工作部门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等组成。
2. 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几个工作组:(1)医疗救治组:负责组织、协调医疗救治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2)心理援助组:负责组织、协调心理援助工作,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
(3)资源保障组:负责组织、协调物资、设备、人员等资源,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4)宣传报道组:负责组织、协调应急工作的宣传报道,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5)后勤保障组:负责组织、协调应急工作的后勤保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五、预案内容1. 应急响应(1)发现突发事件:医务社会工作者发现突发事件后,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救援工作。
(3)信息报送:应急指挥部应将突发事件信息及时报送上级部门。
2. 医疗救治(1)医疗救治组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救治方案,组织相关科室进行救治。
(2)心理援助组对需要心理援助的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心理压力。
(3)资源保障组及时调配医疗设备、药品等物资,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医务社会工作实践案例
一、背景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医务社会工作逐渐受到重视。
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旨在通过专业方法帮助患者及其家庭解决医疗过程中的心理、社会、经济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本文以某市一家三甲医院为例,介绍医务社会工作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案例概述患者,女,45岁,因反复腹痛、恶心、呕吐入院。
经过检查,诊断为胃溃疡。
患者性格内向,家庭条件一般,对病情和治疗方案存在焦虑和恐惧。
在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下,患者情绪逐渐稳定,积极配合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三、案例实施过程1. 初步评估医务社会工作者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了初步评估,包括:患者的生理状况、心理状况、家庭状况、社会支持系统等。
评估结果显示,患者对病情和治疗方案存在焦虑和恐惧,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社会支持系统较弱。
2. 制定干预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医务社会工作者制定了以下干预计划:(1)心理疏导:通过倾听、鼓励、安慰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2)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胃溃疡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3)家庭支持: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家庭状况,协助家属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4)社会资源链接:根据患者需求,为患者提供相关社会资源,如心理咨询、社区服务等。
3. 干预实施(1)心理疏导:医务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为其提供心理支持。
在患者情绪波动时,及时进行疏导,帮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
(2)健康教育:医务社会工作者向患者讲解胃溃疡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病情复发。
(3)家庭支持:医务社会工作者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家庭状况,协助家属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在患者住院期间,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减轻患者的孤独感。
(4)社会资源链接:根据患者需求,医务社会工作者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社区服务等社会资源。
医疗社会工作课程设计
医疗社会工作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医疗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医疗社会工作的历史和发展,认识医疗社会工作的职业角色和职责,熟练运用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在医疗领域提供服务。
知识目标:学生将能够理解并阐述医疗社会工作的定义、理论基础和实务方法;掌握医疗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职业角色和职责;了解我国医疗社会工作的现状和挑战。
技能目标:学生将能够运用医疗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能够在医疗环境中开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与医疗团队成员有效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医疗社会工作职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爱服务对象,具备同理心、耐心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医疗社会工作的定义、理论基础和实务方法;2.医疗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职业角色和职责;3.我国医疗社会工作的现状和挑战;4.医疗社会工作的伦理和法规;5.医疗社会工作的实践技能,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6.医疗社会工作者与医疗团队成员的沟通和协作。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阐述医疗社会工作的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知识;2.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角色扮演法:学生模拟医疗社会工作的实际场景,扮演不同角色,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5.实地考察法:学生参观医疗机构,了解医疗社会工作的实际运作,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医疗社会工作教程》,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拓展知识视野;3.多媒体资料:利用课件、视频等资料,生动展示医疗社会工作的实际场景;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便于开展实践活动;5.专家讲座: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医疗社会工作者或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实践经验和心得。
医疗社会工作课程设计
医疗社会工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医疗社会工作基本概念、原则和价值,掌握相关理论知识;2. 学生能掌握医疗社会工作在医疗机构、社区和患者家庭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3. 学生能了解医疗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医疗社会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2. 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并实施医疗社会工作服务方案,提升患者和社区的福祉;3.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沟通、协调、评估等技巧,提高医疗社会工作服务质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医疗社会工作职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树立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意识;2. 学生具备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关注弱势群体,提高社会责任感;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协作精神和敬业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医疗社会工作方面的综合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学、心理学和医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意愿。
教学要求:教师需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同时,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医疗社会工作基本概念与原则:介绍医疗社会工作的定义、功能、原则和价值,以及其在医疗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医疗社会工作理论知识:涵盖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等基础知识,为学生提供理论支撑。
3. 医疗社会工作实务技巧:包括沟通技巧、协调技巧、评估技巧等,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4. 医疗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分析医疗机构、社区和患者家庭等不同场景下的服务内容和方式。
5. 医疗社会工作案例解析:选取典型病例和实际案例,分析医疗社会工作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6. 医疗社会工作发展趋势与政策法规:介绍我国医疗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趋势以及相关政策法规。
医学社会工作技术教学设计
05
CHAPTER
医学社会工作技术教学评价与反馈
通过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等形式,全面考查学生对医学社会工作技术的掌握程度。
闭卷考试
要求学生针对具体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以检验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
合作单位选择标准
学校与合作单位应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实习活动的规范化和有效性。
合作协议签订
调查方式
通过电话、邮件、问卷等多种方式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收集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和工作反馈。
调查内容
包括毕业生的工作单位、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满意度等方面的信息。
就业情况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职业发展状况,为改进医学社会工作技术教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相关合作单位和学校相关部门,促进学校与合作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进一步完善考试、作品展示等评价方式,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06
CHAPTER
医学社会工作技术教学实践与拓展
03
活动资源准备
学校应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和资金支持,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01
实践活动类型
包括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医学社会工作的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
推动医学社会工作发展
医学社会工作作为医疗卫生领域的新兴职业,其专业性和重要性逐渐得到认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推动医学社会工作的发展,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本课程主要包括医学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医学社会工作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用。具体内容包括医学社会工作的概念、历史和发展,医学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医学社会工作的实践和应用,以及医学社会工作的伦理和法律问题等。
医务社会工作活动策划书
医务社会工作个案服务策划书井冈山大学2011级社会工作二〇一四年十月十日一、活动理念21世纪,我们的生活发生着从未有过的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医院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和窗口,正面临愈来愈多的社会问题。
因此,如何将社会工作及时地引入医院,在现代化医院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社会工作活动,并造就一批医务社会工作者,将成为医院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医务社会工作主要是指: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从事预防医疗和伤残康复等服务,运用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与专业方法来协助患者解决其有关的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问题。
在我国,在现代化医院中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条件已成熟。
在全人医学时代,医务社会工作成为医疗服务团队中的重要一员。
发展医务社会工作,不仅有利于节约医疗成本、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更有利于持守医疗伦理,缓和医患关系,构建和谐医院。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的学生,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宣传医务社会工作知识和精神,理论结合实践,通过这次契机,在医院开展医务宣传和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健康住院患者身心,提升自我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技能。
二、理论构架(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把需求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其中的情感和归属的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
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系和照顾。
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
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
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
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
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医务社会工作小组活动策划书
医务社会工作小组活动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医务社会工作在医疗服务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的社会和心理需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我们医务社会工作小组计划开展一系列活动,以促进医患沟通、增进患者间的交流,并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二、活动目的1.加强医患沟通,增进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2.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会资源,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和康复过程。
3.促进患者间的交流,分享康复经验和心得,共同面对疾病挑战。
4.提高医务社会工作小组的服务水平,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三、活动对象本活动主要面向医院内的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
四、活动内容与安排1.医患座谈会时间:每月一次,每次2小时内容:邀请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家属座谈,就疾病治疗、康复过程、心理支持等方面进行交流与探讨。
2.患者交流会时间:每季度一次,每次3小时内容:组织患者之间进行交流,分享康复经验、心得和感受,相互鼓励与支持。
3.医务人员培训时间:每季度一次,每次4小时内容:邀请专家对医务人员进行社会工作培训,提高其在医患沟通、心理支持等方面的能力。
4.社会资源链接时间:根据患者需求灵活安排内容:为患者提供社会资源链接,如康复机构、心理咨询服务、慈善救助等。
五、活动预算活动预算主要包括场地租赁、宣传资料制作、培训材料费、志愿者补贴等费用。
具体预算如下:1.场地租赁:每月座谈会需租赁会议室,预计费用为XX 元/次,每年共XX次,总计XX元。
2.宣传资料制作:包括活动海报、手册等,预计费用为XX元。
3.培训材料费:每次医务人员培训需购买相关材料,预计费用为XX元/次,每年共XX次,总计XX元。
4.志愿者补贴:根据志愿者参与活动的时长和贡献,给予一定的补贴,预计费用为XX元/月。
六、活动效果评估为确保活动效果,我们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患者满意度调查:在活动结束后,向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活动的评价和建议。
第十二章 医务社会工作
第十二章医务社会工作教学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问题将日益凸显,人们对医务社会工作的需求会不断提高,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因此本章通过对义务社会工作的概念、特点,主要工作内容及主要工作方法的学习,是同学们在了解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与理念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提供相关的医疗卫生服务。
教学重点:医务社会工作的内涵、特点、功能。
教学难点: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开展医务社会工作。
教学方法与手段:情境引导法、案例分析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特点、功能,医务社会工作主要工作内容与基本工作方法。
自学内容:中国的医疗社会工作课外作业:1、医疗社会工作的概念与功能。
2、简述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3、从患者的角度看医务社会工作包括哪些内容?4、医务社会工作是如何搭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桥梁的?5、针对精神病患者的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社会工作方法实务,邓恩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库少雄,社会工作实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社会工作实务》,2012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指导教材初级,中国社会出版社第一节医务社会工作概述一、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一)概念从广义上来说,医务社会工作不仅协助病人及其家庭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而且也注重对影响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的探索和开发,并且利用社区与社会的资源,推进医疗保健与社会福利的整合,促进对疾病的预防,保护公众健康。
狭义的医务社会工作是指在医疗保健机构中围绕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康复过程所展开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其内容主要包括协助病人及其家属解决与疾病相关的情绪问题,获取更多的资源以及对医疗过程的适应等。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功能主要包括:1.诊断与评估;2.咨询与辅导;3.寻求与整合资源;4.倡导工作;5.咨询与协调。
医务社会工作开展计划书
医务社会工作开展计划书医务社会工作,有人会把它等同于我们概念中的医院内的社会行政工作,认为医务社会工作是医院的医疗管理、医疗监督、医疗纠纷的处置,来信来访的回复接待等。
其实,这是根本上的两个不同概念,医务社会工作简单而言,是指在医院围绕医疗过程而开展的社会工作,这包括对病人的心理援助、情绪问题的处理、解决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问题、解决病人与家属成员或社会交往上的障碍、提升病人的自助能力、帮助病人寻求获取社会资源、安排病人的康复计划、为病人提供出院转介服务等。
这是一个全新的专业,它完全着眼于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务上。
我们已在医院内开展了一部分具医务社会工作特点的工作,如推行介护工作,安排门急诊导医服务等,但这都是医院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或提高医疗护理整体质量的举措或延伸,不能简单等同于医务社会工作。
医务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必须由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士去展开工作,而且医务社会和大多数社会工作一样,有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在内的专业工作方式。
由此可见,在我国尚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医务社会工作人员和开展医务社会工作。
在西方和我国港、台地区,医务社会工作者(简称医务社工)一般从正规大学的社会工作系毕业,持至少大专以上专业文凭,在有些国家包括我国香港,还必须经专业资格认证和注册才能开展工作。
医务社工可以作为医院的员工或医院行政主管机构的派驻人员进行工作。
医务社工在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服务时,一般充当以下角色:1、病人与其家属的桥梁:为病人解决因疾病而引发的与家人之间的紧张关系或交往困难,协调家庭问题。
2、病人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为病人解决因疾病引起的自我能力的下降,社会交往障碍,提升病人的社会融入能力。
3、病人与社会资源之间的桥梁:帮助病人与其家属寻求、获取合理必要的社会资源,包括社会支助,也可以为病人推荐、安排出院后的康复机构或进一步深入治疗的方向,发挥中介作用。
4、病人与医院之间的桥梁:帮助病人了解医院的医疗资源,包括专业特色、治疗项目、帮助医护人员获取更多的病人的信息或帮助病人得到更多有关诊疗的信息,以促进诊疗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可发挥缓解医患矛盾的作用。
中班社会医生看病教案及反思
中班社会医生看病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中班社会医生看病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对社会角色的认知,了解社会中医生的工作内容和责任。
2.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关爱意识和同理心,理解病人的需求,并学会给予帮助和关心。
教学准备:1. 医生和病人的服装道具,如白大褂、医生帽、面具、病人服装等。
2. 医疗器械道具,如玩具注射器、听诊器、体温计等。
3. 图片或绘本,介绍医生的工作内容和医疗器械。
4. 社会角色扮演游戏道具,如医院场景布置、挂号台、诊室等。
教学过程:引入(10分钟):1. 利用图片或绘本向幼儿介绍医生的工作内容和医疗器械,引发幼儿对医生角色的兴趣。
2. 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看过医生的经历,询问他们对医生的印象和认知。
探究(15分钟):1. 利用社会角色扮演游戏,设置医院场景,让幼儿分别扮演医生和病人角色。
2. 医生角色负责挂号、询问病情、使用医疗器械进行检查等,病人角色负责描述自己的不适和需求。
3. 教师可以扮演医生示范,引导幼儿模仿并逐步独立完成角色扮演。
实践(15分钟):1. 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组织角色扮演游戏,每个小组轮流扮演医生和病人。
2. 观察幼儿的表现,引导他们在角色扮演中学会倾听、关心和给予帮助。
总结(10分钟):1. 引导幼儿回顾角色扮演的经验,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 结合幼儿的表现,总结医生的工作内容和病人的需求,加深幼儿对社会医生的认知。
教案反思:1. 教案设计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 角色扮演活动中,幼儿是否能够理解医生的工作内容和病人的需求?3. 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幼儿进行实践操作和互动交流?4. 是否有针对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和兴趣爱好的个性化教学策略?5. 教案的评估方式是否能够准确反映幼儿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情况?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和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社会领域活动教案医生
社会领域活动教案医生教案标题:社会领域活动教案-医生教案目标:- 了解医生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 培养学生对医生职业的兴趣和认同感。
-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制作一个医生角色扮演的小道具箱,里面包括医生服装、医疗工具等。
2. 让学生观察道具箱并猜测里面的物品可能是用来干什么的。
活动一:医生的职责和工作内容1.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医生的工作场景和工作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医生的理解和认识。
3. 教师解释医生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出医生的主要职责和工作领域。
活动二:医生角色扮演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医生的角色进行扮演。
2. 学生们可以利用道具箱中的物品,扮演医生和患者的角色,并进行简单的医疗场景模拟。
3. 学生们可以自由发挥,展示医生在不同场景下的应对能力和技巧。
活动三:医生的合作与沟通1. 小组内的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医生,同时也可以扮演患者和其他医护人员的角色。
2. 学生们需要在医疗场景中进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3.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情景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活动四: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培养1. 教师出示一些医疗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2. 学生们可以分组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察和分析结果。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医生在不同情况下的判断和决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医生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2. 学生们可以分享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体验和感受。
3.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医生职业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贡献。
拓展活动:- 邀请一位医生来学校进行讲座或座谈会,让学生有机会与医生面对面交流。
- 组织学生参观医院或医疗机构,亲身感受医生的工作环境和实际工作情况。
评估方式:-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大班社会教案医生
大班社会教案医生活动目标知道医院是看病的地方,初步了解医务工作者治病救人的职业特点。
能积极参与活动,主动询问,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联系在医院工作的家长来园介绍(带医药箱、听诊器、注射器、压舌板,穿医生的白大褂)。
有关医生就诊的录像资料。
活动过程启发幼儿根据自己以往去医院看病的经验互相交流。
老师:小朋们生病了怎么办呢?(去医院。
)说说自己去医院看病的事。
了解医务工作者治病救人的职业特点。
(1)医生介绍自己的职业。
老师:今天我请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猜猜这位阿姨(叔叔)是千什么职业的?(医生。
)怎么看出来的?(穿的白大褂。
)医生简单介绍自己的职业。
医生:我是XX医院的儿科医生,小朋友们生病了,就要来找我。
看视频或图片了解医生的工作。
①医生:小朋友们,看看我们医生平时是怎么工作的?②老师:医生是怎么给病人看病的?用了哪些医疗器械?(询问病情,用听诊器听,用压舌板、电筒看喉咙有没有发炎。
)引导幼儿了解有不同科室治疗不同病种的医生。
老师:你平常去医院看病除了去儿科,还去过哪些科室?看什么病?医生总结:有些病需要找专科医生看,如眼科、牙科、儿童保健科。
(出示相关图片。
)生病了要根据病因,找专科医生治疗。
了解医院里还有不同的部门为病人服务。
老师:我们生病了,是直接去找医生看病吗?之前要干什么?(按科室挂号。
)之后要干什么?(交费、拿药、输液等。
)医生总结:到医院看病要先根据病因挂号,再去相应的科室找医生看病,看了病拿处方签划价交费,最后到药房取药,取药的时候要记住医生说的话,该怎样正确地吃药。
幼儿向医生咨询自己想了解的有关医院、医生的问题。
老师:小朋友们都准备了许多想问的问题,可以去采访医生。
医生总结:小朋友平时要注意卫生,不要着凉,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如果生病了,要到医院,听医生的话,积极配合治疗,这样病就能很快好了。
师生共同感谢医生的到来,让幼儿更了解这一职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务社会工作课程安排课时:3课时教学要求:了解小组工作课程基本内容,及整学期课程安排、考评机制等。
进行班级分组和小组展示,为以后课堂讨论做基础。
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医务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与工作技巧的基本知识。
课程内容将介绍主要的医务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以及医务社会工作各领域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
重点侧重在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技巧,及服务进程的掌握。
二、课程目标1)了解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概念、功能、服务对象等;2)掌握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职责与角色定位;3)了解当前医务社会工作面临的挑战;4)掌握医务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的过程及主要步骤;5)了解医务社会工作在各个领域内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方法;6)了解医务社会工作当前的实践情况;三、学习模式1)讲课-老师会于每一课堂中点出各个学习重点,并提示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留心的地方。
2)个案研习-老师会将不同类型的案例分享给学生,讲解及分享案例中工作手法的运用情况,以及当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个人与小组习作-老师会选定与课程相关的题目进行学习,要求同学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相关功课或研究。
4)个人/小组咨询-学生如有需要,可以邮件或电话方法与老师联络,预约直接交流的时间,询问有关课程学习和作业的事宜。
四、课程内容课堂表现(20%)-课堂中参与课堂讨论及分享的情况。
报告 (80%)-5个同学一组,共同制作简报及撰写一份不少于3000字(已包含参考书目和批注等字数) 的有关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计划书。
六、参考书目1)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手册/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著.——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6。
2)刘继同:《医务社会工作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
3)季庆英:《医务社会工作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
4)王思斌:《社会工作实务(初级)》,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1。
七、班级分组及团队展示1.5人一组,设计自己小组的名称、口号、小组契约、队形;2.进行团队展示。
第一章医务社会工作概述课时:3课时教学要求:了解并掌握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含义、特点及功能;健康与疾病的含义,了解当前医务社会工作得到发展的原因及机遇。
第一节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一)医务社会工作的定义从狭义上来看,医务社会工作是指在医疗保健机构中围绕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康复过程中所展开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从广义上来看,它不仅协助病人及其家庭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也注重对影响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的探索和开发,并且利用社区与社会的资源,推进医疗保健与社会福利的整合,促进对疾病的预防,保护公众健康。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功能1.诊断与评估2.咨询与辅导3.寻求与整合资源4.倡导工作5.咨询与协调。
第二节医务社会工作的特点从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服务对象的需求角度来看:(一)与医疗卫生体系相融合(二)以服务对象的健康为主导(三)“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四)服务规范的专业化第三节健康与疾病的概念(一)健康的概念1.健康的定义(1)躯体(生理)健康。
(2)心理健康。
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的认识自我、认识环境并且及时适应环境等。
(3)社会适应能力。
指对社会环境的完好适应状态。
2.综合健康医学模式综合健康医学模式认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可以分为:①生物遗传因素的影响。
②生活方式的影响。
③医疗服务的影响。
④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心理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
(二)疾病的概念1.疾病的定义疾病是机体在外界致病因素和体内某些因素的作用下,由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过程。
2.对相关疾病问题的认识(1)对疾病的理解一是疾病的医学感知性。
这种改变可用临床体检、化验等手段检查出来。
二是疾病的自我感知性。
这是指患病的个体对疾病状态的主观体验。
疾病的自我感知性受社会文化的影响。
三是疾病的社会感知性。
指社会对其处于疾病状态的知晓、承认和判定。
(2)对疾病病因的理解一是外界致病因素。
外界致病因素又称为外因,是指外部环境中的各种致病因素,它对疾病的产生、发展以及疾病的性质和特点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二是机体的内部因素。
机体的内部因素又称为内因,包括免疫性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先天性因素、心理因素和年龄性别因素等。
三是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
思考题:1.医务社会工作的功能有哪些?2.医务社会工作有必要开展吗?第二章医务社工发展背景课时:3课时教学要求:了解医务社会工作当前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掌握医务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模式;了解当前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状况。
第一节医务社工发展现状一、美国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情况二、港台地区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状况三、国内开展医务社工的现状第二节沪深两地医务社工发展现状一、上海:“转换式+用人单位制”上海市发展医务社工的特点有两个:一是转换式。
采取编制内转换的方式设置社工岗位,给予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卫生专业人员3年的过渡期(,2015年前须取得社会工作上岗资质),原薪酬福利渠道不变、待遇不变。
二是用人单位制。
在综合性医院和儿科、精神科、肿瘤科等专科医院分别按300~500张床位数和100~300张床位设置1个医务社工岗位,三级医院设立专门机构(或二级科室)。
医院借助内部竞争机制在本单位优选社工。
二、深圳:“嵌入式+岗位制”从2009年起,区级医院开始推进医务社工服务。
截至2011年6月底,全市30家市区级医院共设置了75个医务社工岗位,为患者提供医务社工服务。
开展的服务项目有4个。
深圳市发展医务社工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嵌入式。
社工以编制外的第三方身份进驻医疗单位,由第三方即民办社工服务机构起薪。
二是岗位制。
政府向民办社工服务机构购买服务岗位,按照“一院一社工”配置在医疗单位。
二、上海医务社工发展优劣势分析(小组讨论)优:1.角色进入快且业务攻坚能力较强。
2.中长期内服务质量较有保障。
3.人员稳定。
4.资源利用及整合能力强。
劣:1.角色认同混杂影响公益性。
2.选才范围较窄制约专业性。
3.职业认同和职业压力的双向干扰。
4.费用支出较大。
三、深圳医务社工发展优劣势分析(小组讨论)优:1.运作独立有利于保持公益性。
2.选才范围较广有利于提升专业性。
3.社事分开有利于事业单位改革。
4.运行费用较小。
劣:1.业务攻关能力较弱。
2.人员不够稳定。
3.资源整合难度较大。
第三节开展医务社工的重要性一、“医院社会工作不是外来的,也不是西方特有的,而是现代医疗服务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客观要求。
”二、现状不容乐观三、资源整合是关键四、国外模式供借鉴五、东方医院开展医务社工情况思考题:1.医务社会工作在我国哪些地方发展比较好?为什么?2.上海模式与深圳模式的不同?第三章医务社工服务的目的、角色、范围及对象课时:3课时教学要求:掌握医务社工开展服务的目的、社工的角色和工作范围;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了解社工机构与派驻医院社工的管理和职责;了解当前医务社会工作的考虑要素及挑战。
第一节开展服务的目的(一)协助病患及其家属适应医院环境(二)协助病患及其家属解决困难,重建支持网络(三)协助病患及其家属发掘自身潜力,解决住院期间遇到的困难(四)缓解医患矛盾,营造治疗环境第二节社工角色社工在医院扮演的基本角色有:(一)评估者(二)辅导者(三)联系者(四)教育者(五)倡导者(六)调解者(七)资源筹措者(八)经纪人(九)策划者(十)研究者第三节工作范围(一)对住院或接受门诊治疗的病患患病可能给患者带来一些个人问题、家庭问题或者社会问题,这些可能都需要由社工协助去面对和解决。
1.建立服务档案。
建立专业服务档案,支持专业工作开展,并有效的统计与分析因患病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的种种影响和问题。
2.协调、巩固、维系患者心理、人际关系,包括因疾病引起的惶恐、失望、沮丧、角色难以转变、与病人之间的接触障碍或负面影响等。
3.提供心理援助。
包括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辅导,开展互助小组活动,建立患者之间支持系统,电话咨询,等等。
4.提供经济支援,包括介绍、协助申请社会上的经济援助,联结社区支援网络,协助经济上比较困难的病患者申请公益金等。
5.协调就业及社会关系,包括解决因疾病引起的工作能力障碍、就业障碍、介绍就业政策,解决经济困难、社会歧视等。
6.提供康复服务,包括开设疾病常识讲座、开展家庭康复训练等。
7.帮助协调医患关系。
8.协助熟悉医疗体系,适应医院环境。
患者因初入院对医院环境陌生、对医疗流程不熟悉不了解等而产生压力,故而社工应协助患者尽快融入环境,积极配合治疗。
9.出院计划。
对于达到出院标准的患者,就出院回到家里以后,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何进行自我健康管理、有事联系谁去跟进、如何康复、在社区里怎么跟社区医院联系等问题提供咨询。
10.临终关怀及哀伤辅导。
为濒临死亡的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临终关怀,帮助患者本人安度人生的最后阶段,并为其家属提供情感支持,开展哀伤辅导服务。
(二)社区居民1.帮助获得制度性资源,包括医疗救助政策、补助措施和规定及其主管机构、各慈善基金会等,为患者家庭建立信息库和资源档案。
2.帮助有需要的家庭获得非制度资源,如慈善捐款等。
3.提供志愿者和义工服务,即培育志愿者和义工队伍力量,为患者家庭提供关怀和协助。
4.协助患者再次与社区相适应,避免“贴标签”和社会排斥,使其更好的融入社会。
5.提供社区健康教育,即提醒居民认识和了解疾病,力争早发现、早治疗和早干预,做好心理准备,等等。
第四节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和范围医务社工服务对象、范围,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向住院或者正在接受门急诊治疗的病患及其家属提供治疗及康复服务(二)医疗机构的行政及医护人员(三)为民众提供疾病预防宣传教育第五节社工机构与派驻医院社工的管理与权责(一)社工机构的主要责任1.对社工机构进行系统规范管理。
2.对社工服务内容和服务效果进行指导和监察。
3.对社工服务态度、纪律及操守进行指导与监察。
4.对社工履行雇主责任并给予其应得的劳动报酬,提供督导、、评估、培训及晋升机会。
5.为社工提供必须的行政支援、活动经费、办公设备等。
6.与用人单位及督导保持紧密联络,为服务推进、检讨作出评估与配合。
(二)用人单位的主要责任1.明确社工在医疗机构组织里的定位。
2.向社工提供安全的劳动条件和必要的工作环境。
3.在实务工作过程中为社工提供必要资料、材料及建议。
4.尊重及支持社工推进既定的服务计划,并为服务提供所需的配合、经费、设备。
5.与社工机构及督导保持紧密联络,为服务推进、检讨、深化提供建议。
(三)香港或本土督导的主要责任1.推动与支持建设社会工作体系与内容,持续巩固维系专业实务,协助其所督导的社工把社工理论、操守与价值观运用于工作中,发展本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