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又称世界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品和劳务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的作用: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
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获得规模经济利益。
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利润水平。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优化国内产业结构。
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
加强各国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商品按移动方向可划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
按贸易有无第三者参加可划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
按国境与关境可划分为:总贸易、专门贸易。
按交易方式的性质可分为:商品贸易、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租赁贸易。
补偿贸易:指买方在信贷的基础上,从国外厂商进口机器、设备、技术以及某些原料,约定在一定期限内,用产品或劳务等偿还的一种贸易方式。
国际货物贸易额:理论上是世界所有国家的货物进口或出口总额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加总。
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个国家商品与劳务进出口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重商主义发展阶段:早期:货币差额论绝对顺差(货币政策)晚期:贸易差额论保证顺差(保护关税发展本国工业)绝对优势理论:指在两国都能上产两种相同产品的条件下,两国应该专门生产自己占绝对优势的产品。
重叠需求理论(需求偏好相似论):生产者主要根据本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来生产产品,产品首先向国内市场供应,然后再向国际市场供应。
两国收入水平越接近,两国的需求结构越相似。
两国之间的需求结构越接近,两国之间的可贸易品越多,两国的贸易关系也就越密切。
总之,两国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两国的需求结构越相似,重叠需求的产品越多,两国的贸易关系越密切。
反之,两国收入水平悬殊,重叠需求的产品就少,贸易的密切程度就很小。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创新、成长、成熟阶段。
规模经济: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生产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
内部规模经济:指规模经济对单个厂商来说是内在的,平均生产成本取决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而与其所在行业的整体规模无关,即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单个厂商自身规模的扩大而下降。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考察这种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它由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构成,一般以国际上通行的货币表示。
对外贸易量:是指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贸易差额: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用来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
总贸易体系:又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标准。
专门贸易体系:又称特殊贸易体系,是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标准。
直接贸易:是指货物消费国与货物生产国直接买卖的行为。
对生产国为直接出口贸易,对消费国则为直接进口贸易。
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是指货物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消费国是间接进口贸易,而对生产国是转口贸易。
对第三国而言为转口贸易。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的劳动分工。
他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
挑拨价格:又称转移价格,是指跨国公司出于在国际经验业务中最大限度的减轻税负,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以及扶植幼小的子公司等目的,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易时采用的价格,该价格一般不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由公司上层管理者制定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税进口税:是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根据税则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关税出口税:是出口国家的海关对本国产品输往国外时,对出口商征收的关税。
过境税:是一国对于通过其关境或国境的外国货物所征收的关税。
财务关税:又称收入关税,是指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保护关税:是指以保护本国工业或农业发展为目的而征收的进口关税。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第一章1、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2、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3、出口贸易是指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运往他国市场销售,又称输出贸4、进口贸易是指将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国内市场销售,又称输入贸易。
5、过境贸易是指外国商品途经本国,最终销售地为第三国的贸易,又称通过贸易。
6、总贸易是以国境为标准对进出口进行的贸易统计,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即总出口,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即总进口,总贸易额在数量上等于总出口与总进口之和。
7、专门贸易是以关境为标准对进出口进行的贸易统计,运出关境的本国商品以及进口后未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品列为出口即专门出口,进入关境以及从保税仓库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列为进口即专门进口。
8、有形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的货物贸易,即通常意义上的商品购销活动。
9、无形贸易也称无形商品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以无形商品为交易对象的贸易活动。
10、直接贸易是指贸易商品从生产国直接运销到消费国,没有第三方参与的贸易活动。
11、间接贸易是指通过第三国或其他中间环节,把商品从生产国运销到消费国的贸易活动,12、转口贸易,又称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语商品消费国之间的贸易,通过第三国转卖而成。
13、陆路贸易是指采用汽车、火车和管道等陆路运输方式的贸易。
14、海路贸易是指利用各种船舶通过海洋运输商品的贸易。
15、空运贸易是指利用飞机运送商品的贸易。
16、邮购贸易是指采用邮政包裹的方式寄送货物的贸易。
17、现汇贸易又称自由结汇贸易,是指在国际商品买卖中,以货币作为偿付工具的贸易方式。
18、易货贸易又称换货贸易,是指货物经过计价,作为偿付工具的贸易方式。
19、对外贸易额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或地区的出口贸易额与进口贸易额之和。
20、国际贸易额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用某种货币统计的世界贸易总额,也称国际贸易值。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nale Trade)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是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联系与依赖的关系。
2.净出口(净进口)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以一年度计算),在同种商品上既有进口也有出口,当出口数大于(或小于)进口数时称之。
3.复出口(复进口)是指国外(本国)商品进口(出口)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进口)。
4.贸易条件:一般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又称“进出换比价”或“交换比价”。
由于所涉及的是一个国家的种类繁多的所有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固常用贸易条件指数。
5.对外贸易量:指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如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
它可以剔除价格波动的影响,是世界贸易组织和大多数国家采用来衡量贸易规模的指标。
6.对外贸易依存度: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期国民(国内)生产总值(GNP、GDP)的对比关系。
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依赖程度的一个指标,可细分为进口与出口对外依存度7.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指贸易货物在运输途中经过一国国境,这些货物既不在该国销售,该国也不参与到贸易当中,只是供给交通的便利,并收取少量费用。
8.转口贸易(EntreportTrade)转口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不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是将它作为商品再向别国出口的贸易活动。
9.国际分工(XXX):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也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
它还是各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10.资源禀赋:是指一国自然拥有地各种生产要素(通常指土地、劳动、资本)的数量。
11.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指产品出产中某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如果某要素投入比例大,称为该要素密集度程度高。
国际贸易_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答案:1. 国际贸易——从字面上看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从经济学意义理解,国际贸易是指具有独立关税制度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2.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的产物。
3. 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
4. 总贸易——在对外贸易统计时,以国境为界,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反之,凡是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则一定时期该国的进出口额之和称为该国的总贸易。
5. 专门贸易——在对外贸易统计时以关境为界,凡进入关境的一律列为进口,称为;反之,凡离开关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则一定时期该国的进出口额之和称为该国的专门贸易。
6. 复出口——是指输入本国或本地区的商品未经加工就出口。
7. 过境贸易——是指贸易国之间的商品交易需要经过第三国的情况。
8. 直接贸易——又称双边贸易,是指不需第三国介入,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直接发生的贸易活动。
9. 转口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交易需要第三国的介入才能完成的贸易活动。
10. 包销——是指出口企业与国外某家企业达成包销或独家经销协议,把某一种或某一类商品在某一地区的独家经营权利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对方的贸易方式。
11. 代理——是指出口企业与国外某家企业达成代理协议,委托代理商在市场上招揽生意,或从事其他的委托事务,委托商对由此产生的权利和义务负责,代理商只收取约定的佣金。
12. 寄售——是指这样一种销售方式,即出口企业和国外的代销商订立寄售协议,把货物运交给代销商,代销商出售货物后,扣除协议规定的销售费及佣金后13. 招标——是指招标单位需要采购商品或兴办某工程时,说明有关条件,邀请有兴趣的企业在指定的期限内按照一定的程序报价即投标,然后由招标人再开标与评标,选择最满意的投标人进行交易。
14. 拍卖——是指拍卖行接受货主的委托,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在拍卖场以公开叫价的方法,把货物卖给出价最高的买主的一种交易方式。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服务及贸易相关的要素交换的活动,2.是各国之间劳动分工的表现形式。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3.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一些海岛国家或地区将其对外贸易称为海外贸易。
4.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以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指标。
对外贸易总额= 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一般:Σ各国出口贸易额反映国际贸易规模5.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指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
对外贸易量= 对外贸易额/ 价格指数6.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地区分布):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源,常用一国对各国或地区的贸易额占该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反映。
7.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地区分布):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常用各国或地区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例反映。
8.对外贸易依存度(Y):也称对外贸易系数或开放指数Y=(Σ进口额+Σ出口额)/GNP或GDPGNP(国民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9.对外贸易货物结构: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10.对外贸易货物结构:一般以制成品、半制成品、初级产品在该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例反映11.贸易条件= 出口商品价格/进口商品价格12.贸易条件指数= 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进口商品价格指数13.过境交付: 即服务者提供者和消费者都不跨越国境14.境外消费:即服务消费者到服务提供者国内接受服务15.商业存在:服务企业到国外开办服务场所,提供服务16.自然人流动: 一国自然人到服务消费者所在国或第三国提供服务17.市场经济需要对外贸易:①商品生产的发展需要国际贸易:②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国际贸易:社会化大生产的根本特点:分工的深化和交换的扩大18.关境:关境是一个国家海关法规全部生效的领域。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亦称 "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2.对外贸易:对外贸易亦称 "国外贸易"或 "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同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3.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一国对外贸易金额的大小,又称对外贸易额。
4.对外贸易量:为剔除价格变动对以货币表示的对外贸易额的影响,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往往用一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价格或出口价格指数去除以当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单纯反映对外贸易的量,就叫对外贸易量。
5.总贸易: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
6.专门贸易: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
7.贸易差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8.有形货物贸易:是指有形的、实物形态的、可以看见的货物的贸易。
9.服务贸易:依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定义,服务贸易指:(1)从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2)从一成员的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3)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的存在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4)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性存在提供服务。
10.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货物的行为。
11.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货物的行为。
12.转口贸易: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来说,则是转口贸易。
13.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14.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国际贸易额相比,用比重表示。
国际贸易的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的名词解释国际贸易的意思是什么呢?怎么用国际贸易来造句?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国际贸易的意思,欣赏和精选造句,供大家阅览!国际贸易的意思国际贸易的简称国贸(International Trade),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
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
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和出口贸易(Export Trade)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
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国际贸易就是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国际经济与贸易是运用国际经济学中的贸易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实务以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门学科。
国际贸易造句欣赏1、谈判双方在语言理解上的分歧会严重影响每一笔国际贸易的成交,因为参加洽谈的任何一方自然都愿意使用自己管窥蠡测的语言。
2、要迎接世贸规则挑战,就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基本程序和法律知识有所了解,否则,盲目应对便会自食其果。
3、新建的国际贸易大楼里批发零售的商品真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4、这个时期贫穷国家能够利用其廉价劳动力在国际贸易中获取最大的利益,之后便是货物价格升高,退出世界廉价货物市场,生产能与发达国家相媲美的高附加值产品的阶段了。
5、在中国,仲裁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仲裁委员会主持进行.6、外贸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放宽管制,与国际贸易惯例接轨。
7、国际贸易问题是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也是南北对话的议题。
8、申诉者还需要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证明,这些纸张的进口给美国市场造成或可能造成实质性损害。
9、在他的统治时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国际贸易量急剧增加。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又称世界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
它既包含着有形产品(实物产品)交换,也包含有无形产品(劳务、技术、咨询等)的交换。
对外贸易(又称进出口贸易)是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产品、劳务、技术等的交换活动。
进口贸易:将外国的商品或服务输入本国市场销售。
出口贸易:将本国的商品或服务输出到外国市场销售。
过境贸易:甲国的商品经过丙国境内运至乙国市场销售,对丙国而言就是过境贸易。
由于过境贸易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作用,目前,WTO成员国之间互不从事过境贸易。
总贸易体系又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凡是进入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记为进口,称为“总进口”;凡是离开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计为出口,称为“总出口”,两者之与为总贸易额。
专门贸易体系又称特殊贸易体系,以关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关境是指一国海关法规全部生效的领域。
所以关境与国境可能存在不一致,例如保税区与自由贸易区的存在使国境要大于关境,而几个国家结成关税同盟,对外统一征收关税,内部则自由贸易互免关税,此时关境要大于国境。
贸易条件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总水平与进口商品价格总水平的对比。
贸易条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贸易条件能反映出该国的价格优势与竞争能力的变化趋势。
实际计算时,价格一般用指数表示。
对外贸易额(值)这是用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的规模,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
贸易差额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比而形成的差额,则称为对外贸易差额。
当出口商品总额超过进口商品总额时,差额部分称为“贸易顺差”,也可成为“贸易出超”;当进口商品总额超过出口商品总额时,差额部分称为“贸易逆差”,也可称为“贸易入超”;如进出口商品总额相等,则叫做“贸易平衡”。
对外贸易量这是为剔除价格影响,并能准确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变化而制定的一个指标,它能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2、过境贸易:贸易货物在运输途中经过一国国境的情况。
3、转口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物的买卖,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转手进行的贸易。
4、净出口:即出口产品价值与进口产品价值的差额。
5、复出口:是指外国商品进口以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
6、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7、(网上解释)对外贸易量:贸易量是以数量、重量、面积、体积等计量单位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
8、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在双边贸易中尤其重要。
9、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9、资源禀赋:是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10、(网上解释)要素密集度:是指在资本与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情形下,要素的密集度就是指生产一单位该产品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
11、国际市场:是世界各国商品和劳务交换的场所,是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国之间市场的总和。
12、商品交易所:是一种有组织的商品市场,是大宗商品进行现货及期货买卖的交易场所。
13、(网上解释)期货交易: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14、单纯的商品购销:15、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
16、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取消对进出口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等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品和服务贸易等的各种特权和优待,允许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在国内市场上的自由竞争。
17、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广泛采取各种措施限制进出口和控制经营范围,保护本国商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商品和服务等的冲击,并对本国出口商品和服务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出口。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考察这种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它由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构成,一般以国际上通行的货币表示。
对外贸易量:是指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贸易差额: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用来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
总贸易体系:又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标准。
专门贸易体系:又称特殊贸易体系,是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标准。
直接贸易:是指货物消费国与货物生产国直接买卖的行为。
对生产国为直接出口贸易,对消费国则为直接进口贸易。
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是指货物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消费国是间接进口贸易,而对生产国是转口贸易。
对第三国而言为转口贸易。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的劳动分工。
他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
挑拨价格:又称转移价格,是指跨国公司出于在国际经验业务中最大限度的减轻税负,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以及扶植幼小的子公司等目的,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易时采用的价格,该价格一般不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由公司上层管理者制定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税进口税:是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根据税则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关税出口税:是出口国家的海关对本国产品输往国外时,对出口商征收的关税。
过境税:是一国对于通过其关境或国境的外国货物所征收的关税。
财务关税:又称收入关税,是指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保护关税:是指以保护本国工业或农业发展为目的而征收的进口关税。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过境贸易:甲国通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商品,对丙国来说就是过境贸易。
转口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商品买卖,对第三国来说是转口贸易。
总贸易: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口、出口的贸易。
专门贸易: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进口、出口的贸易。
货物贸易:有形商品贸易是指传统的商品进出口,也叫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是指国家间的服务输出或服务输入这样一种贸易形式。
无形商品贸易是指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有关的技术贸易。
对外贸易值:是指以货币表示的一国对外贸易额。
对外贸易量:是指以一定时期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出的各个时期的对外贸易值。
贸易条件:是指一个国家或世界的贸易环境和状况。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
具体表现为一国对外贸易值占国内成产总值的比例。
它反映一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一国对外贸易在其国民经济中所占地位以及该国经济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比较利益:是指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贸易模式里,贸易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劣势,而贸易另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优势,通过贸易双方获得的利益。
关税:是指进出口商品通过一国关境时,由该国政府设置的海关对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税。
①普通进口关税:是指对原产于与进口国未订有关税互惠协议的国家或者地区的进口货物,按照普通税率征收的关税。
②优惠进口关税:是指对原产于进口国订有关税互惠协议的国家和地区的进口货物,按照优惠税率征收的关税。
最惠国税:适用于从与进口国订有关税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贸易协定的国家或者地区所进口的货物。
普惠关税: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一种普偏的。
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优惠。
特惠关税:是指从某个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给予特别优惠的低关税、减免税待遇;其他国家和地区不享受这种优惠待遇。
③特别关税④进口附加税:是指进口国家对商品除征收一般的进口税之外,还根据某种特定目的再征收的关税。
它是一种限制进口的临时性措施,是为了应对国际收支危机,维持进出口平衡,防止外国商品倾销,对某个国家实行歧视和报复等。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e Trade) 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是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联系与依赖的关系。
2.净出口(净进口)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以一年度计算),在同种商品上既有进口也有出口,当出口数大于(或小于)进口数时称之。
3.复出口(复进口)是指国外(本国)商品进口(出口)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进口)。
4.贸易条件:一般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又称“进出口交换比价”或“交换比价”。
由于所涉及的是一个国家的种类繁多的所有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固常用贸易条件指数。
5.对外贸易量:指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如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
它可以剔除价格波动的影响,是世界贸易组织和大多数国家采用来衡量贸易规模的指标。
6.对外贸易依存度: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期国民(国内)生产总值(GNP、GDP)的对比关系。
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依赖程度的一个指标,可细分为进口与出口对外依存度7.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指贸易货物在运输途中经过一国国境,这些货物既不在该国销售,该国也不参与到贸易之中,只是提供交通的便利,并收取少量费用。
8.转口贸易(Entreport Trade )转口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不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是将它作为商品再向别国出口的贸易活动。
9.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也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
它还是各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10.资源禀赋:是指一国自然拥有地各种生产要素(通常指土地、劳动、资本)的数量。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活动。
2、对外贸易额是指以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货物贸易值与服务贸易值相加之和。
3、对外贸易差额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4、广义的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服务在一国总进出口贸易或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5、狭义的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本身的结构比较,可分为对外货物贸易结构与对外服务贸易结构。
6、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地及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地。
7、国际贸易地区分布是指世界各洲、各国或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8、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或国际贸易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9、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进行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领域,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表现。
10、企业全球竞争战略就是在世界范围内某个产业里寻求一个持久的有利竞争地位的指导思想和经营策略。
11、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在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目标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对外贸易活动进行管理和调节的行为。
12、超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以补贴、倾销等方式扩大出口,以关税和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垄断国内市场,争夺世界市场,追求贸易顺差,是带有进攻和垄断性质的贸易保护政策。
13、贸易自由化是指国家之间通过多边或双边的贸易条约与协定,削减关税壁垒,抑制非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障碍与歧视,促进世界货物和服务的交换与生产。
14、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国家从战略高度,运用关税、出口补贴等措施,对现有或潜在的战略性部门、产业进行支持和资助,使其取得竞争优势,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加国民福利的目标。
15、国际贸易条约是国际条约中的一种契约性条约,又称“商约”,泛指国家间在经济贸易关系方面规定相互权利义务的各种书面协议的总称。
16、国际贸易协定是指缔约国为调整贸易关系而达成的书面协议。
17、最惠国待遇条款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同样给予对方。
国贸名词解释参考版完整版
第一章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 )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 )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2.对外贸易:如果从单个国家(或地区 )的角度出发,一个特定的国家( 或地区 )同其他国家(或地区 ) 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3.海外贸易:对一些海岛国家(或地区)以及对外贸易活动主要依靠海运的国家(或地区),如英国、日本、台湾省等,把对外贸易称为海外贸易。
4.净出口与净进口: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和进口数量加以比较,如果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则为净出口;如果出口量小于进口量,则为净进口。
净出口和净进口是以数量来反映的一国某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
5.出口部门:一国能够将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各类产业的总和。
6.进口竞争部门:一国与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上进行竞争的各类产业的总和。
7.总贸易:以国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凡是进入该国境界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称为总进口;凡是离开该国境界的商品均列为出口,称为总出口。
总进口额加上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
8.专门贸易:以关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外国商品进入关境之后才列为进口,称为专门进口。
凡是离开关境的商品都要列为出口,称为专门出口。
专门出口额加上专门进口额,即是一个国家的专门贸易额9.贸易差额:在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 ),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
如果出口值大于进口值,就是存在出超,或称贸易顺差;反之,若是进口值大于出口值称为入超,或存在贸易逆差。
10.国际贸易值:用货币来表示的一定时期内各国的对外贸易总值,它能反映出某一时期内的贸易总金额。
第二章1.国际分工:指各国在从事商品生产时,相互间实行的劳动分工和产品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向国际范围扩展的结果。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2.垂直型国际分工:指发达国家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制成品,发展中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原材料的国际分工。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同名8988)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同名8988)国际贸易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e Trade) 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是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联系与依赖的关系。
2.净出口(净进口)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以一年度计算),在同种商品上既有进口也有出口,当出口数大于(或小于)进口数时称之。
3.复出口(复进口)是指国外(本国)商品进口(出口)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进口)。
4.贸易条件:一般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又称“进出口交换比价”或“交换比价”。
由于所涉及的是一个国家的种类繁多的所有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固常用贸易条件指数。
5.对外贸易量:指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如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
它可以剔除价格波动的影响,是世界贸易组织和大多数国家采用来衡量贸易规模的指标。
6.对外贸易依存度: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期国民(国内)生产总值(GNP、GDP)的对比关系。
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依赖程度的一个指标,可细分为进口与出口对外依存度7.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指贸易货物在运输途中经过一国国境,这些货物既不在该国销售,该国也不参与到贸易之中,只是提供交通的便利,并收取少量费用。
8.转口贸易(Entreport Trade )转口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不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是将它作为商品再向别国出口的贸易活动。
9.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也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
它还是各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10.资源禀赋:是指一国自然拥有地各种生产要素(通常指土地、劳动、资本)的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出口的贫困化增长(或悲惨增长)是指一国生产要素增加使产品出口增加时,该国的出口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
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就是国际比价贸易条件的恶化。
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根源在于出口量随着生产能力提高而增加,引起国际市场价格下跌,进而造成贸易条件恶化。
B比较优势理论:比较贸易理论者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B边际进口倾向:指每一单位增量国民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重。
通常在公式中用m来表示。
边际进口倾向越大,则每单位国民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重越大,乘数效应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就越小,反之则较大。
B 比较利益:由托伦斯提出、李嘉图发展的国际贸易理论。
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具有最高生产率,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只要它们的劳动生产率在不同产品上存在区别,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便能从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获得利益。
B外汇倾销:利用本币对外贬值机会,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市场的行为成为外汇倾销。
这是因为本国货币贬值后,出口商品用外国货币表示价格降低,提高了该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出口;而因本国货币贬值,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削弱了进口商品的竞争力,限制了进口。
外汇倾销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是本国货币对外贬值速度要快于对内贬值速度以及对方不报复。
B边际要素生产率: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即要素的边际产量。
边际要素生产率跟要素的投入量有关。
一般来说,当一种要素不变时,另一种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会随着其投入量的不断增加而下降,即“边际要素生产率递减规律”。
C出口补贴:为了刺激出口政府采用的一种经济政策。
直接补贴包括价格补贴和收入补贴,政府按照商品出口的数量或价值给与补贴是一种价格补贴,整部设立保证价格,保证支付出口产品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差价也是一种价格补贴。
收入补贴则包括对企业的出口亏损进行补偿等。
间接补贴的办法包括低息贷款、外销退税、免费或低费为本国出口产品提供服务等。
C出口扩张性增长:指的是出口行业生产能力的增长超过了其他行业,使得生产和出口都得到了进一步扩张。
C出口关税:是针对某些特殊商品出口征收的税赋。
出口关税限制产品出口,但同时会对本国的生产、消费和社会福利带来影响,其影响也会因各国在世界上地位的不同而不同。
C出口禁运:禁止向被制裁国出口商品。
C产品生命周期:产品周期理论认为,一个新产品的技术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
在第一阶段,产品仍属新颖,技术上市新发明,除了发明国外,其他国家对这一新技术知之不多。
而且生产者对于新产品生产技术根据市场反应还在不断摸索和改进。
在这一阶段,发明国垄断该产品的生产,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
在第二阶段,技术已经成熟,生产过程已经比较标准化,成熟的生产技术也随着产品的出口而转移。
与此同时,国外的生产也已增加,发明国的出口开始下降,一些产品进口国能够迅速的模仿掌握技术进而开始在本国生产该产品并出口到其他国家。
到了第三阶段,技术已不再是什么新颖的和秘密的了,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扩散。
许多技术都已包含在生产该商品的机器中了。
任何国家只要购买了这些机器也就购买了该技术,技术本身的重要性已经逐渐消失。
至此,新产品的技术也完成了其生命周期。
C重叠需求:不同国家收入水平相近的消费者有相似的需求,本国产品在收入水平接近的国家有市场对方国家产品也会在本国有市场F福利恶化性增长:福利恶化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贸易条件的恶化,如果增长后贸易条件恶化所造成的利益损失超过增长本身带来的利益,就会出现“恶化增长”。
造成福利恶化性增长至少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这种增长必须发生在出口部门,而该国的出口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有必须是举足轻重的,因为只有大国才会出现出口增加价格下跌的情况。
第二,国际市场对此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必须是较低的,需求量不会因为价格的上升而下降多少,也不会因价格的下跌而增加多少,因此,当出口供给增加价格下跌时,需求量并没因此而增加多少,过剩商品会使价格继续猛跌直到很低的水平。
F反倾销:是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
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为“反倾销税”。
F放大效应:要素价格的变动幅度大于产品价格的变动幅度。
F封闭经济:一国在经济活动中没有与国外的经济往来,如没有国际贸易或国际金融、劳动力的交流,仅仅存在国内的经济活动,本国经济与外国经济之间并末存在密切的往来,称该国处于封闭经济状态。
F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指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国直接限制商品出口,如进口配额制、“自动”出口限制等。
另一类是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指进口国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的条件和标准,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进口押金制、苛刻的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规定等。
世界贸易组织力图通过谈判使其限制、消减。
G 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签订条约或协定取消区域内关税或其他进口限制,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率而缔结的同盟。
G 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
G关税配额:在实践中,各国常常将关税和配额一起使用,成为关税配额。
关税配额的实行方法是,对配额内进口的商品免税或实行低关税,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征收较高的关税。
G国际分工:即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生产的国际专业化。
它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社会分工从国内向国外延伸的结果。
各国对于分工方式的选择以及分工的变化,反映了彼此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各国经济联系的程度。
主要有产业间、产业内、垂直、水平以及不同要素密集度之间的分工等类型。
G关税壁垒:指高额进口税。
国家通过对进口商品征收较高的关税,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削弱其竞争能力,形成对国外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阻碍,像一堵墙一样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
故名。
是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之一。
此外,还有差价税和进口附加税。
它是在贸易谈判中迫使对方妥协让步的重要手段。
H H-O定理: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一国出口密集使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J进口配额:是一种非关税壁垒,其目的与征收关税一样,是为了限制进口,保护国内的工业。
进口配额是直接的数量控制,而不像关税是通过提高进口商品价格间接地减少进口。
J绝对优势理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及基础是各国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
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也可以间接地用生产成本来衡量: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比别国生产同样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要少,改过就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绝对优势。
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
J交换所得:是产品在消费领域的重新配置所得。
J价格支持:是政府通过未定价格来支持生产者的一种手段。
为了稳定生产和保障生产者的收入,政府设立一个不由市场供求变动决定的“支持价格”或“保证价格”。
如果市场价格高于保证价格,生产者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卖出高价,如果市场均衡价格下跌到低于这一保证价格时,生产者则从政府手中得到两种价格的差额,产品产量和生产者的收入都不会因价格的下跌而受到多大影响。
J进口替代性增长:指的是进口行业的生产能力增长的比较快,从而使得国内生产增加,一部分原来进口的商品被国内的产品替代了。
J进口抵制:禁止从被制裁国进口商品。
J经济同盟:它是共同市场和经济共同体向超国家一体化的宏观协调机制发展的具体步骤,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
J绝对利益: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指在某种商品生产上,一国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其贸易伙伴国,劳动生产率占绝对优势。
各国从事占绝对优势产品的生产,便可获益,世界总体福利水平也可得到提高。
J经济全球化:联合国贸发会议对经济全球化定义如下:“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跨国界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加强的过程,运输、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这一过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经济全球化下的定义则是:“跨国商品、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它是现代经济的一个动态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新)K开放经济:一国与国外有着经济往来,如存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往来,也就是对外有进出口和货币、资本的往来,本国经济与外国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即为开放经济。
L 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某种生产要素的增长会使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生产扩大,是密集使用其他要素的商品生产缩小。
中国资本的增加会使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加,使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减少。
在这里,商品价格不变是一个重要条件,因此,这一理论只适用于国际贸易中的“小国”。
L 里昂惕夫之谜按照H-O理论模型,资本丰裕的国家应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反之亦然,但是,经列昂惕夫研究美国进出口情况得出结论,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反而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这一结果与赫-俄理论的预测完全相反,这就是里昂惕夫之谜。
M贸易制裁:国际贸易政策优势也用来为政治目的服务,用来作为对别国的政治或经济政策进行报复的手段,最典型的做法是通过进出口地址和商品禁运等实行贸易制裁。
贸易制裁的目标是通过削减进出口造成被制裁国经济上的损失从而迫使其做出某些改变。
M贸易转移:改变井口来源,从非贸易集团成员转向了成员国。
M贸易创造:增加了总进口量,是由于取消对成员国关税而增加的进口量。
任何区域性或集团性的自由贸易都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降低贸易壁垒,因此,都具有“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双重结果。
M贸易创造效应是指由于关税同盟内实行自由贸易后,产品从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往成本较低的成员国生产,从成员国的进口量增加,新的贸易得以“创造”。
M.贸易乘数:指乘数理论在对外贸易研究中的作用,探讨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和就业之间的关系。
在贸易乘数公式中,它是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进口倾向的和的倒数。
贸易乘数原理主要分析在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之和小于l的条件下,增加出口有利于提高有效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和就业量。
M贸易创造: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中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间结成关税同盟后,因取消关税降低了贸易商品的价格,使产品从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贸易对象国进口,这就是贸易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