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鹅饲养管理
肉鹅的养殖与疾病防治
![肉鹅的养殖与疾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36e1504e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1.png)
肉鹅的养殖与疾病防治肉鹅是农家养殖的一种重要禽畜,其肉质鲜美,收益丰厚。
在肉鹅的养殖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疾病的威胁,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
肉鹅的养殖与疾病防治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肉鹅的养殖技术1. 圈舍搭建:肉鹅的圈舍搭建需要选择通风良好、干燥清洁的场地,建立合适的圈舍。
圈舍的面积要根据养殖规模确定,一般每只肉鹅需要0.15-0.2平方米的空间。
圈舍内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要保持适宜,以保证肉鹅的生长发育。
2. 饲料管理:肉鹅的饲料管理非常关键。
在日常饲料中,要注意蛋白质的供给,可以选择20%以上的蛋白质饲料,以促进肉鹅的生长速度。
饲料的种类和质量也要求选用优质的饲料,避免使用含有激素、抗生素等有害物质的饲料,以免对肉鹅产生不良影响。
3. 定期补充营养物质:肉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促进其健康生长。
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或者定期喂食维生素、矿物质等产品。
4. 健康管理:肉鹅的健康管理是防治疾病的基础。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定期清理圈舍、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以防疫病的传播。
注意饮水卫生和饮水设施的维护,保持饮水的清洁和流畅。
二、肉鹅的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1. 鹅大肠杆菌病:鹅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的肉鹅疾病,主要症状是鹅烦躁、食欲减退、粪便稀薄等。
预防和治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飼料卫生和消毒措施,提高鹅舍的通风和干燥度;合理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选择优质的饲料,增强鹅的抵抗力;加强饮水卫生管理,定期更换饮水器的水等。
3. 鹅传染性肝炎:鹅传染性肝炎是由鹅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是鹅突然死亡、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
预防和治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合理管理圈舍环境,保持圈舍的清洁和干燥度;严格防疫措施,杀菌消毒、隔离疫情鹅等;给鹅注射相应的疫苗进行预防;提高鹅的免疫力,加强饲料营养管理等。
以上介绍的是肉鹅的养殖与疾病防治的一些基本知识,希望能对养殖户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肉鹅的饲养与管理技术
![肉鹅的饲养与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9cbbee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e.png)
肉鹅的饲养与管理技术1. 引言肉鹅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其肉质鲜美,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肉鹅的饲养与管理技术对于保证鹅群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肉鹅的饲养与管理技术,包括选种、圈舍建设、日常管理等方面。
2. 选种在肉鹅的选种过程中,我们应该选择具有快速生长、抗病性强、产蛋性能好等优点的品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肉鹅品种有白羽肉鹅、长江白和太湖白等。
在选择肉鹅品种时,还要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
3. 圈舍建设为了保证肉鹅的生长环境和健康状况,合理的圈舍建设非常重要。
圈舍应该选择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干燥无积水的地方建造。
圈舍大小应根据养殖规模和肉鹅的生长需要来确定。
圈舍内部应设有合适的温度调节设备,以确保肉鹅在各个生长阶段的舒适度。
4. 饲料与喂养肉鹅的饲料是其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在喂养方面,我们应根据肉鹅的生长阶段和需求,提供合适的饲料。
通常情况下,幼雏期(0-2周龄)需要提供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生长期(2-8周龄)需要提供均衡营养、高蛋白的饲料;后期(8周龄以上)则需要提供低能量、低蛋白的饲料以控制体重。
除了合理选择饲料外,还要注意喂养方法。
定时定量喂养可以避免浪费和营养不均衡。
保持喂食器具清洁,并定期更换水源,以保证肉鹅的健康。
5. 疾病防控肉鹅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因此疾病防控至关重要。
在日常管理中,我们应定期对肉鹅进行体检,并根据需要进行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
保持圈舍的清洁卫生,消毒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6. 肉鹅的日常管理除了饲料和疾病防控外,肉鹅的日常管理也是关键。
我们应该定期给肉鹅修剪羽毛、修整爪子,并保持圈舍内部整洁干净。
定期测量体重和生长情况,并及时调整饲料和喂养方法。
合理的养殖密度也是肉鹅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过高的养殖密度会增加传染病发生的风险,影响肉鹅的生长和健康。
7. 结束语通过合理的选种、圈舍建设、饲料与喂养、疾病防控以及日常管理等技术手段,我们可以提高肉鹅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保证其健康生长。
肉鹅饲养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肉鹅饲养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8a9b2ab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6.png)
肉鹅饲养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肉鹅饲养管理是养殖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在肉鹅饲养管理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
正确的管理能够保障肉鹅的生长健康,提高养殖效益。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肉鹅饲养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 环境管理肉鹅饲养需要一个合适的生长环境,环境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养殖场的卫生环境要保持干燥清洁,这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提高肉鹅的免疫力。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肉鹅的生长发育。
通风换气也是非常关键的,保持空气流通可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2. 饲料管理肉鹅的饲料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选择适宜的饲料是关键,要根据肉鹅的不同生长阶段选择不同的饲料。
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情况,饲料是否发霉、变质等都会直接影响肉鹅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在投喂饲料的时候也要控制好喂养量,避免过度喂养导致浪费和消化不良。
3. 水源管理肉鹅的饮水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水源要保持清洁,定期更换饮水,避免水质污染对肉鹅的影响。
要注意饮水温度,特别是在冬季,避免给肉鹅喝冻水,影响它们的消化功能。
4. 疾病防控在肉鹅饲养管理过程中,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至关重要。
养殖场要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等防疫工作,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一旦发现肉鹅出现异常情况,如食欲不振、体温异常等,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疾病传播。
5. 生长监测要定期对肉鹅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包括体重、体型、毛色等,及时发现生长异常情况并进行调整。
同时要做好饲养记录,包括饲料投喂量、消耗量、饮水量等,以便及时调整饲料投喂和管理策略。
6. 疾病治疗一旦发现肉鹅出现疾病症状,要及时进行治疗。
选择合适的药品,按照正确的用药方法进行治疗,避免药物残留对肉鹅和人体的影响。
同时要做好用药记录,便于追溯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7. 定期清洁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和病原体的传播。
养殖场的设施和器具要保持干净,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避免对肉鹅生长的影响。
肉鹅饲养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肉鹅饲养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4451d64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3.png)
肉鹅饲养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肉鹅是我国重要的家禽之一,其肉质鲜美、健康,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饲养管理是保证肉鹅生长健康、生产高产的重要保证。
本文将就肉鹅饲养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一、肉鹅的品种选择肉鹅养殖以华山鹅、赤霞珂鹅、白霜鹅等为主。
在选择品种时,应根据自身的农场规模、地区的气候条件、饲料的供应以及市场需求和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考虑,选择适宜的肉鹅品种。
二、饲料的选择饲料的选择要根据肉鹅的生长和发育需要进行适当的搭配和调配。
一般采用大豆粕、玉米、麦麸、鱼粉等作为饲料原料,饲料精饲料。
同时,饲料必须保证干燥、清洁、新鲜,以避免污染和霉变。
另外,应当注意为肉鹅适量添加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三、舍内环境管理肉鹅在舍内生长和发育的环境要保持干燥、清洁、舒适。
应当进行定期的卫生清理,及时清除饲料残渣和粪便等物质,定期进行消毒、杀虫等工作。
同时,在冬季应当进行保温和通风工作,避免快速降温和高温高湿等不良气候条件。
四、饮水管理饮水是肉鹅中重要的重要环节之一。
肉鹅需要大量的清洁饮水,以保持正常的代谢和生长发育。
应当及时更换水源、保持水质干净、清洁饮水器具等。
此外,应当保持合适的水源温度,避免冬季水源过冷或夏季水源过热等问题。
五、疾病预防和治疗肉鹅饲养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各种各样的疾病,应当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
应当加强生产管理,提高饲料营养水平,保持舍内环境卫生,定期进行疫苗接种等预防措施。
同时,应当提高疾病诊断和治疗能力,及时对疾病给予有效的药物治疗和维持治疗,保障肉鹅的生命健康。
六、肉鹅的群体管理在肉鹅的饲养过程中,应当注重对肉鹅的群体管理。
要保证肉鹅饲养的密度适宜,避免过度密集饲养造成压力过大,影响鸟群健康和增重。
同时,还应当加强鸟群疫情监测,对有病鸟群及时隔离处理,保证其他群体的健康。
总之,肉鹅的饲养管理需要科学、专业和细致的操作,不断加强鸟群管理,提高生产和经济效益,满足农民消费者的需求。
肉鹅饲养技术
![肉鹅饲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52cef46fe4733687e21aa39.png)
肥 和 直 线快 速 育肥 法 , 取 全 日圈 养 , 光 照 , 采 弱 自由采 食 ,
自 由饮 水 。 在 6 日龄 前 的 生 长 高 峰 期 ,代 谢 能 应 力 0
②要避免农药中毒和到疫病流行区域放牧。
的 比例 为 1: 。 1
8 0~3 0 0 0千卡 /千克 , 蛋 白质含 量 为 1 % ~1 % 的 粗 6 8 ③1 月龄后 日 2次, 喂 晚上补喂 1 次精料。精料、 青料 2 0
步 降低 粗 蛋 白的含 量 , 约饲 养 成 本。 喂料 要 定 时 , 水 疫程序 , 节 饮 减少疫病发生, 是提高肉鹅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鹅
4 成年 肉鹅适 宜温度 . 1~5日龄 为 2 。 3 ℃ , 1 8C 0 6 O日龄 2 。 6 C~2 ℃ , 8 1 1~1 日龄 2 。 5 2 C~2 。 1 4 C, 6~2 0日龄 2 。 0 C~2 C, 1 2。 2 日龄 以后 室温应 保持 在 1 ℃ 以上 , 度偏 低 , 鹅 出现 聚 8 温 雏
0日龄 后 , 日增 重仅 ①雏鹅饲养 1月进入青年期 , 这时要全天放牧 , 出牧 日龄前 上市经 济效 益最 佳 。肉鹅 在 6
和 归牧 要 定 时定 点 , 要 防寒 防 暑 , 天 待露 水 干后 再 外 1 g 右 , 但 雨 O左 而且采 食量 加大 , 下降 。要采用短 期 圈养 育 效益
好防疫注射。雏鹅要进行禽霍乱弱毒菌苗饮水或拌食。
②饲料中添加抗菌素 , 防止流行性感冒和大肠杆菌病
的发 生。 ・
③在 1 龄左右要定期用抗蠕敏驱绦虫。 0日
②1 0日龄后 喂配合饲料 ,可赶 出采食青嫩草叶 , 时
间不 超 过 3 0分钟 , 以后 逐 渐 延 长放 牧 时 间 , 意 防 雨 淋 注
肉鹅怎么养殖
![肉鹅怎么养殖](https://img.taocdn.com/s3/m/c8b22ea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c3.png)
肉鹅怎么养殖肉鹅怎么养殖肉鹅是人们喜欢吃的食物之一,不过肉鹅要怎么养的问题,很多人都不太清楚。
今天小编就和你们一起来看一下肉鹅应该怎么养才好,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肉鹅的养殖方法1、精选雏鹅选择来自健康、生产性能高的种群后代。
雏鹅应去弱留强,选择健康活泼、眼大有神、反应灵敏、叫声响亮、挣扎迅速有力、羽毛光洁粗长、卵黄吸收和脐带收缩良好、生长发育正常的杂交鹅苗。
如:渐东白鹅、太湖鹅、莱菌鹅、四川白鹅、豁眼鹅等的杂交后代。
2、掌握雏期的温度雏鹅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抗寒能力弱,对温度比较敏感。
一般一周龄29℃—25℃,二周龄27℃一25℃,以后每周下降2.5℃,逐渐降至常温饲养。
育雏期间最忌温度突然变化,温度是否适宜,可以观察鹅群的活动及表现。
育雏室温度过低时,雏鹅互相拥挤成团,绒毛直立,躯体卷缩,发出“叽叽”的叫声,饮水减少,严重时可能造成大量雏鹅压伤,踩死;温度过高时,雏鹅表现为张口呼吸,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频频饮水,远离热源,雏鹅多分布于门窗温度较低的地方;温度适宜,雏鹅活泼好动,呼吸平和,食欲旺盛,均匀地分布在育雏室内。
3、掌握雏期的湿度鹅特有的生活习性决定了育雏室内往往出现湿度过高,而过高的湿度大大增加了雏鹅对温度的敏性。
在育雏室温度偏高时,潮湿的天气抑制鹅体温的散失,致使鹅食欲下降,精神不振。
另外,湿热的环境容易引起病原菌的大量繁殖,引起发病。
而在育雏室温度偏低时,湿度过高会增加雏鹅体热的散失,极易诱发鹅感冒,下痢,扎堆。
所以应及时清理鹅舍,使其尽可能的保持一个干燥清爽的环境。
4、降低饲料成本应选择以种草养鹅为主的养殖模式,从而降低饲养成本。
雏鹅从10日龄起,青饲料用量可达饲喂量的80%—90%;第21日龄开始,青饲料喂量占90—92%;仔鹅从60日龄一出栏,需适当增加精料的喂量,饲用量为100g一150g/只,以提高出栏品质。
用这种方法饲喂的肉鹅,其饲料成本可比采用精料关棚饲养的降低50%以上。
肉鹅饲养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肉鹅饲养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cddaca65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1.png)
肉鹅饲养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圈舍的卫生条件:养殖场的环境卫生状况必须良好。
定期清理鸟笼的粪便,以减少传染病病原体在养殖场内的传播和扩散。
2. 水源和饮水设备:一定要保证养殖场内的水源干净卫生,而且要适量加药防止污染杂菌。
饮水设备应该具有防漏、防渗、易清洗等特点。
3. 饲料营养:肉鹅以玉米、豆粕等饲料为主,应保证饲料质量优良、新鲜,且要适时调整营养成分,以满足鸟只的不同生长阶段需求。
4. 细节管理:饲养过程中要关注肉鹅的生长情况,如体重增长、食欲、饮水量、排泄等,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雏鸟入舍时,要注意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防止雏鸟患上呼吸道疾病。
5. 疾病防治:肉鹅在饲养过程中较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所以要定期对肉鹅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此外,要注意隔离病死鸟、及时消毒器具等,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6. 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气温、降雨量、疾病等情况的变化,也要及时调整养殖场的饲养管理方式,以保证整个养殖场的顺利运营。
总之,在肉鹅饲养管理过程中,需要关注许多细节,合理调整和使用饲料、药物、器具等,做好隔离、消毒、检疫等工作,才能提高养殖效益,降低风险。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养殖场的环境进行改善,以保持良好的生产环境。
肉鹅养殖技术及肉鹅常见疾病防治技术
![肉鹅养殖技术及肉鹅常见疾病防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8cf339e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63.png)
肉鹅养殖技术及肉鹅常见疾病防治技术鹅是一种常见的家禽,而且它有悠久的养殖历史,鹅按照性能不同也有不同的养殖价值,肉鹅就是一种主要以产肉为主的品种,也是一种重要的养殖项目,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肉鹅养殖技术及肉鹅常见疾病防治技术。
一、如何养殖肉鹅1、肉鹅棚设置:普通挑选在水源、山塘、河沟等附近的坡地建棚,内设料槽和水槽,每平方米饲养2~4只育成肉鹅。
也可与种果、养鱼相配套大规模饲养。
建棚的益处是削减肉鹅的活动,降低能量损耗,从而提升其饲料酬劳。
2、养分要求:这一阶段的肉鹅生长快速,食欲旺盛,能通过大量粗饲料,所以协作饲料主要成分要逐渐过渡到粗蛋白质14%~16%,代谢能12.13兆焦/公斤,钙0.9%,磷0.6%,赖氨酸0.85%,蛋氨酸+胱氨酸0.5%,泛酸12.6毫克/公斤。
3、育肥方式:草浆养殖肉鹅。
将采集到的各种青饲料如红薯藤、水葫芦、水浮莲、槐叶、杂草等混合打浆,再用协作粉料搅拌,天天饲喂6餐,最后1餐在晚上10时。
选用的青饲料要避开有毒植物如高粱苗、夹竹桃叶、苦楝树叶等。
干拌协作粉料饲喂法。
青饲料如蕉茎叶、萝卜樱、鲜象草、胡萝卜、南瓜、南瓜蔓藤等,将其剁碎,拌上协作粉料,一天饲喂6餐,晚上还要喂一餐。
颗粒饲料青饲料饲喂法。
颗粒饲料置于料桶中,任由肉鹅采食,再将青饲料置于木架、板台、盆子或水面上,让肉鹅自由采食。
普通每只天天要饲喂2~4公斤。
这种办法主要适用于有大量适口青饲料的养殖户,如蔬菜产区的大量老叶和大量副产品如萝卜樱,以及通过冬闲田或山坡地种植的青饲料如黑草、象草等。
草粉全价颗粒饲料喂法。
将草粉(苜蓿、松针、刺槐叶、花生藤等晒干或烘干,制成青绿色粉末)跟豆饼、玉米等配制成全价颗粒饲料。
可用料盘一日分4餐饲喂,也可用自动料槽或料桶终日饲喂,其它保证有充沛的清洁饮水。
灵便放牧如附近有草地,有收割后的田野或水中有大量的水草,就能够就近放牧。
注重防病在养殖肉鹅阶段的饲养管理上,主要是防治消化系统疾患。
肉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肉鹅的饲养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0aab9ed28ea81c758f57863.png)
2、雏鹅初食
雏鹅第一次吃料,叫开食。一般在雏鹅初饮 30 min后便可开食。
开食宜用配合颗粒饲料,撒在饲料盘中,供雏 鹅啄食。
及时开食,有利于保证雏鹅正常的生长发育。 如果开食过晚,会导致营养供给不足、食欲不 振、发育迟缓,甚至发生死亡。
肉 鹅 的 饲 养 管 理 技 术
一、雏鹅的饲养
(一)育雏方式
雏鹅的饲养方式分为:平地饲养和网上饲养。 网上育雏适合大规模育雏,方便集约化生产。 地面饲养是传统饲养方式,放在地面平养,弊
端需要大量垫草,需要大量的人工。
1、网上育雏
在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中,大多采用网上育雏 的生产方式。在育雏舍内地面上搭建高50~80 cm的支架,然后在其上铺置专用的塑料网。
3、饲喂次数
育雏的第一周内宜每昼夜饲喂9~8次(夜喂3~ 2次),以后随着日龄的增长、采食和消化能力 的增强,可逐渐减少饲喂次数,至4周龄时可每 昼夜饲喂6~4次。
4、切记,育雏初期不宜水料不空槽
水料不空槽的害处有二: 一是由于育雏舍内温度较高,饲槽内积存的饲
料由于与水接触易发霉变质,雏鹅采食后易患 病; 二是因雏鹅饮饱后喜爱嬉水,使羽毛变湿,在 对雏鹅造成冷应激的同时,还会使舍内湿度升 高,而诱发啄羽、感冒等多种疾病。
进雏的前1 天预温,使育雏舍达到28~30 ℃。
(四)设备和饲料及药品的准备
准备好相应的供暖、光照、饲喂、消毒等设备 和用具,并做好消毒、清洗工作。
准备好饲料及药品(包括雏鹅常见病的防治药 物及疫苗)。
注意,一定要选购正规、质量可靠的产品。
(五)选择健雏
因健雏的生活力和抗病力强、生长发育快、成活率 高,所以应选择符合品种要求、适时出壳、体重适 中、绒毛干净、卵黄吸收好、活泼好动、叫声清脆 和眼睛明亮有神的健雏。
肉鹅的养殖与疾病防治
![肉鹅的养殖与疾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8e62e2b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5.png)
肉鹅的养殖与疾病防治肉鹅是一种食用价值很高的禽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肉鹅的养殖已经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养殖业。
在肉鹅的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密度大、环境温度变化大、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肉鹅的疾病防治成为了关键问题。
本文将着重介绍肉鹅的养殖与疾病防治方法。
一、肉鹅的养殖技术1、场地选择:肉鹅的场地应该选择在远离工业区、污染区和交通干道的地方,以确保空气清新、水质清洁。
肉鹅的场地应该具有排水良好、采光好、通风好的条件。
2、饲养密度:肉鹅的饲养密度应该根据养殖场地的具体情况来调整,一般来说,每亩地养殖500-600只肉鹅比较合适。
3、合理饲喂:肉鹅的饲料应该保持新鲜,饮水要干净卫生。
在生长阶段,适当添加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对肉鹅生长有利的营养物质。
4、环境控制:在肉鹅的养殖过程中,要控制好养殖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5、疫病防治:对于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下文将会做更具体的介绍。
二、肉鹅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1、高热性疾病高热性疾病是由于气候变化、饲料质量不良等因素引起的肉鹅高热而导致的疾病。
养殖户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预防与控制:(1)做好消暑措施:在夏季高温时,应该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增加喷淋降温、适当增加通风设备等。
(2)注意饮水质量:夏季水质易变质,应该经常更换水源,保证水质的清洁和新鲜。
(3)调整饲料配比:应该根据气候变化调整饲料的配比,适当减少发热食物的摄入量。
2、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是由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疾病,如禽流感、鸭疫、传染性肉芽肿病等。
预防与控制的方法有:(1)加强环境卫生:定期对肉鹅养殖环境进行消毒,保持场地的清洁和卫生。
(2)注意饮水卫生:保证肉鹅的饮水器干净卫生。
(3)加强饲料卫生:保持饲料的新鲜,不让饲料变质。
(4)及时发现疑似病例:一旦发现有疑似感染性疾病症状的肉鹅,应该立即隔离治疗,以免疾病传染。
3、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由各种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如钩虫病、蛔虫病等。
肉鹅的养殖与疾病防治
![肉鹅的养殖与疾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d5a07f7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12.png)
肉鹅的养殖与疾病防治肉鹅是一种优质的肉禽,具有肉质鲜嫩、口感细腻等特点,因此备受消费者喜爱。
在肉鹅的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做好疾病防护工作,才能保证肉鹅的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本文将介绍肉鹅的养殖方法和常见疾病防治措施。
一、肉鹅养殖方法(一)场地选择肉鹅的养殖场地应选择在通风良好、采光充足、水源丰富的地方。
要保持空气流通,避免积水和污染,以确保肉鹅的生长环境清洁卫生。
(二)饲料管理肉鹅的饲料应该选择优质的鹅料,要根据肉鹅的不同生长阶段,科学配制不同的饲料。
在肉鹅的初生期,应给予高蛋白、易消化的饲料,以促进其生长发育;在育成期则应逐渐给予高能量、高蛋白的饲料,以促进其体重的增长。
(三)养殖管理在肉鹅的养殖管理中,要保持圈舍的清洁,定期清理饮水器和饲料器,保持饮水器周围的卫生。
定期进行消毒防疫,及时清理鸟粪,避免鸟粪长期积累,导致细菌滋生。
(四)健康监测定期对肉鹅进行健康监测,注意观察肉鹅的食欲、精神状态和排泄情况。
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疾病传播。
二、常见疾病防治(一)传染性肠炎传染性肠炎是肉鹅的常见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的。
患病的肉鹅会出现食欲不振、拉稀、腹泻等症状。
预防传染性肠炎的方法是加强饲料的卫生管理,保持饮水器的清洁,防止饮水的污染,定期进行消毒。
(二)禽流感禽流感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会导致大规模的禽类死亡。
患病的肉鹅会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预防禽流感的方法是加强养殖场的卫生管理,避免与野生禽类接触,定期进行消毒防疫。
肉鹅饲养及管理
![肉鹅饲养及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73da2f7b52acfc788ebc9f4.png)
肉鹅饲养及管理
一般情况下,90日龄前的仔鹅,主要是长骨架,必须进行育肥,才能成为肉嫩、
味美的肉鹅。
育肥时,主要喂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如玉米等), 在安静处限制仔
鹅活动,促进体内脂肪沉积。
育肥方法:
1.小栏育肥法
用木条、竹片或树枝,隔成10-20平方米的小栏,栏高60厘米左右,每平方米养
4-6只。
食槽、饮水器放在栏外,鹅头可通过栏栅间隙伸到栏外自由采食、饮水。
饲
料用玉米、碎谷、米糠和甘薯等加工成浓糊状,让鹅自由采食。
每日喂3-4次(其中
晚上一次)。
育肥20-30天,可增重30-40 %,体重达到2.5-3公斤时即可出售。
2.强制育肥法
又叫填肥法,与填鸭一样,将玉米粉、甘薯、豆饼、米糠等粉碎后,混合制成粗
1-1.5厘米,长 6 厘米左右的长条形饲料“剂子”。
填喂时坐在凳上,左手握住鹅头,用两膝夹住鹅身,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鹅嘴撑开,压住舌面,用右手将饲料“剂子”蘸
水后填人食道,再用食指将食物顶入食道深部,按摩下食管,使其咽下。
每次填3-4 条,以后逐渐增加到5-6条。
开始每天填3次,逐渐增加到4-5次。
每次填量根据鹅
的消化程度而增减。
填肥期要供应充足的清洁饮水。
一般经15-20 天育肥,体重可显
著增加,不仅肉嫩肥美,而且鹅肝肥大,属珍贵食品。
肉鹅的养殖与疾病防治
![肉鹅的养殖与疾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f3d6af3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68.png)
肉鹅的养殖与疾病防治肉鹅是一种比较好养的家禽之一,肉质鲜美,肉干脆香,营养丰富。
因此,肉鹅饲养在许多地区已经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产业。
不过,与此同时,肉鹅的养殖也面临着各种疾病和病毒的威胁。
为了保证肉鹅的生长和发育,我们必须要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来预防和治疗肉鹅的疾病。
一、肉鹅饲养的管理肉鹅的养殖要把环境营造好,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都是直接影响鹅舍内氛围的要素。
肉鹅舍要保持清洁卫生,每天要刮干净鹅粪。
1、选择合适的饲料肉鹅的饲料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在饲料的选择上,要尽量保障饲料的营养丰富,能够满足肉鹅不同的生长阶段的需求,还要注意饲料的配合。
饲养肉鹅要喂食高能高蛋白,对于3-4月龄的肉鹅,能量1650KJ/100g,蛋白质18%;对于4-5月龄的肉鹅,能量1550KJ/100g,蛋白质15%。
2、注意饮水肉鹅的饮水问题也是影响肉鹅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肉鹅在喝水时,要保证饮水的清洁卫生,还要适时更换水,及时清理水槽,定期检查水质。
特别是在高温时期,要注意及时增加水源,防止肉鹅脱水和中暑,预防口腔炎等疾病。
3、注意环境卫生肉鹅舍的卫生情况也要严格掌握。
肉鹅舍内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以杀死肉鹅所携带的各类病菌,预防病害的发生。
二、肉鹅的常见疾病和防治方法1、肉鹅病毒性疾病病原多源性,主要通过饮水和呼吸道传染,传播迅速,死亡率较高。
防治方法:注射疫苗,严格隔离,提高饲养水平。
2、肉鹅肺炎:传染性疾病,病原菌多为毛利艾菌。
临床症状:食欲下降,翅膀不展开,体温升高,呼吸因氧气不足而发出嘶喘声。
预防措施:清理鹅舍,保持卫生,强化饲养管理,疫苗接种等。
3、肉鹅大肠杆菌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疾病。
临床症状:拉稀,食欲不振,行动迟缓,全身发热。
预防措施:饲料、环境、水源等卫生管理,对患病的肉鹅立即进行治疗。
总之,养育肉鹅时,要以良好的管理为基础。
合理进行饲喂、饮水、环境清洁以及疫苗接种等防病措施,才能确保肉鹅健康、安全地生长,获得丰收的喜悦。
肉鹅的养殖与疾病防治
![肉鹅的养殖与疾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bf0757a1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71.png)
肉鹅的养殖与疾病防治肉鹅是人类常见的家禽之一,因其肉质鲜美、肥而不腻,深受消费者喜爱。
肉鹅的养殖过程中面临着各种疾病的威胁。
为了保障肉鹅的健康和生产效益,养殖户有必要了解肉鹅的养殖管理和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一、肉鹅的养殖管理1. 场地选择:肉鹅的场地应选择在离城市较远、环境空气清新,没有烟气和化工气等其他有害气体,容易通风良好的地方。
场地周围的水源应当清洁、无污染,水质好,土地肥沃,可供肉鹅放牧使用。
2. 场地建设:场地建设要符合鹅的生长特性,有利于提高肉鹅的生产效益。
饲养场地可以采用集约化饲养,尽可能提高鹅的生长密度。
建议饲养场地要有遮阳、避风、保暖等设施,有助于鹅的生长。
3. 饲料管理:肉鹅的饲料管理是肉鹅养殖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肉鹅的饲养过程中,应合理选用饲料,保证饲料的质量,严格控制饲料的质量,以减少饲料的浪费。
4. 饮水管理:充足的清洁饮用水是肉鹅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也是鹅群健康的保证。
饮水管理要保障肉鹅有干净的饮用水,定时更换饮水、清洗饮水器。
避免发霉和生物附着,定时清洗和消毒。
5. 疫病防控:在肉鹅的饲养过程中,要加强疫病防控,定期对鹅群进行健康检查,定期接种疫苗,及时发现疾病并制定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疾病传播,减少死亡率。
二、肉鹅的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1. 鹅瘟疫鹅瘟疫是一种由鹅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高热、粘膜和皮肤出血、瞬间死亡。
对于鹅瘟疫,可以通过疫苗预防和隔离感染的肉鹅群进行有效防治。
2. 烟雾病烟雾病是由于淋浴过程中湿度大、通风差,使得肉鹅瞬间受凉受潮而引起的。
对于烟雾病,应该做好肉鹅的保暖工作,在淋浴的时候注意保持适当的温度,避免湿气对肉鹅的影响。
3. 肠炎肠炎是由于饲料不合理、饮水卫生不达标、环境脏乱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肉鹅疾病。
对于肠炎,应加强饲料和饮水的管理,保障饲料和饮水的质量,做好饲料的处理和存储工作,保持饲料的卫生。
4. 薄瘦薄瘦是由于饲料不足或者营养不良、环境条件不佳引起的肉鹅生长停滞、体重不增的一种疾病。
肉鹅饲养标准
![肉鹅饲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d0e977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6.png)
肉鹅饲养标准一、饲养环境肉鹅饲养场地应选择地势高燥、平坦、不积水的场地,并远离居民区、工矿区和交通要道,以保持环境安静。
同时,要保持场内空气流通,环境卫生整洁,为肉鹅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二、饲料与饮水肉鹅饲养的饲料应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
不同生长阶段的肉鹅需要不同营养成分的饲料,因此要合理搭配各种饲料,以保证肉鹅的正常生长和生产性能。
1. 雏鹅饲料:雏鹅饲料应以全价配合饲料为主,可加入切碎的鲜嫩多汁青绿饲料,如苦荬菜、莴苣等。
同时,要保证饲料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以满足雏鹅的生长需求。
2. 中鹅饲料:随着肉鹅的生长,对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的需求逐渐增加。
因此,中鹅饲料应以能量饲料为主,加入适量蛋白质饲料,如鱼粉、豆粕等。
同时,应适当加入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以保证肉鹅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
3. 饮水:肉鹅饲养要保证充足的饮水量,饮水应清洁卫生。
在高温季节,更要增加饮水量,以防止肉鹅脱水。
三、饲养管理1. 分群饲养:要根据肉鹅的品种、生长阶段、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分群饲养,以便更好地管理。
同时,要根据肉鹅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养密度,保证充足的采食和饮水空间。
2. 光照管理:光照对肉鹅的生长和性成熟有一定影响。
在光照较长的季节,要采取措施控制光照时间,避免光照过度刺激肉鹅性成熟。
同时,要保持光照均匀分布,避免肉鹅出现啄癖现象。
3. 卫生管理:要定期清理鹅舍,保持环境卫生整洁。
同时,要定期对饲养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防止病原菌滋生和传播。
四、疾病防治1. 疫苗接种:根据当地疫情和鹅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并按照免疫程序进行接种。
同时,要做好免疫监测,确保免疫效果。
2. 药物防治:在肉鹅饲养过程中,要合理使用药物,防止疾病的发生。
要选择质量可靠的兽药,按照用药说明使用,避免药物残留和中毒事件的发生。
3. 定期驱虫: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肉鹅进行驱虫,以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
同时,要选择低毒、高效的驱虫药,避免对肉鹅造成损伤。
肉鹅饲养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肉鹅饲养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9c2353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9.png)
肉鹅饲养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饲养环境要保持干净整洁。
肉鹅对环境要求较高,需要保持饲养环境的卫生,避免粪便积聚和疾病传播。
定期清理饲养场地,保持环境干净整洁,防止病菌滋生。
2. 饲料的选择要科学合理。
肉鹅的饲料应该提供充足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可以选择市场上成熟的鹅用饲料,也可以根据鹅的生长阶段和需求自制饲料。
饲料的质量和种类对肉鹅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3. 注意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是指每平方米的鹅只数。
密度过大会增加鹅的压力,影响生长和健康。
而密度过小则会浪费饲料和饲养场地。
一般来说,肉鹅的饲养密度应该在2-4只/平方米。
4. 饮水要充足。
肉鹅对水的需求较高,每天的饮水量约为饲料量的3-4倍。
饮水设施要保持清洁,经常更换水源,防止水质变质和细菌滋生。
5. 预防疾病。
肉鹅容易感染多种疾病,如禽流感、鹅瘟等。
要定期给鹅进行疫苗接种,采取预防措施,如合理消毒、饲料添加抗生素等,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6. 关注肉鹅的行为和健康状况。
饲养者需要经常观察肉鹅的行为和健康状况,如饮食情况、精神状态等。
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扩散。
7. 合理控制温度。
肉鹅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弱,要提供适宜的温度。
鹅苗的温度要在30-33摄氏度,鹅群的温度要保持在20-22摄氏度。
在寒冷季节要做好保暖措施,如添加保暖灯或加热设备。
8. 尽量减少鹅的压力。
肉鹅对环境的变化和压力较敏感。
饲养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噪音、光线和人员频繁进出等因素对鹅的影响,以减少鹅的压力和提高生产效益。
肉鹅饲养管理是一项细致、耐心且科学的工作。
饲养者要掌握科学的饲养知识,加强管理,提高鹅的饲养效果和经济效益。
肉鹅饲养管理
![肉鹅饲养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f08c3ab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3.png)
肉鹅饲养管理
肉鹅是一种重要的家禽之一,市场需求大,养殖方式也比较简单。
以下是肉鹅饲养管理的相关内容:
1. 饲料选择:肉鹅的饲料主要由玉米、豆粕、鱼粉、骨粉等成分组成,建议选择质量较好的饲料,注意保质期,避免饲料霉变。
2. 饮水管理:肉鹅对水质要求高,应确保水质清洁卫生。
水中可加入适量饲料添加剂,有利于提高肉鹅的免疫力和生长性能。
3. 饲养环境:肉鹅的饲养环境要保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结束习惯良好等。
饲养过程中要做好饲料和粪便的清理工作,及时更换鸭舍内的垫料。
4. 疾病防治:肉鹅养殖过程中应定期做好消毒等防疫工作,预防疾病的发生。
发现肉鹅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请专业兽医给予诊断及治疗。
5. 疾病检测:肉鹅养殖过程中要定期对肉鹅进行疾病检测,发现病菌或病毒污染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之,肉鹅饲养需要重视饲料、饮水、饲养环境、疾病预防等多个方面的管理工作,才能确保肉鹅健康成长,实现高效盈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鹅饲养管理
一、肉鹅的特点
我国饲养的肉鹅主要是中国白鹅和伊犁鹅两个品种,下面以长白鹅为例来介绍肉鹅的饲养技术。
长白鹅是一种速生鹅种,它是由一种专鸭与法国的朗德鹅、莱茵鹅、中国的白鹅经多世代选育而成的,全身洁白。
喙、劲、脯成桔黄色。
成年公鹅体重为4—5公斤,母鹅体重为3—4.5公斤,成年长白鹅的羽绒产量为每只150克,含绒量为27%,长白鹅早期生长速度快,在半放牧条件下8周龄后即可接近成年鹅体重,肉料比为1:2.6,健雉率为27%。
与其它家禽相比,鹅的繁殖率较低。
掌握正确的繁殖方法进行科学饲养管理是育鹅的关键。
鹅性成熟较晚,一般公鹅到6个月龄具有交配能力,母鹅6—7个月开始产蛋,公鹅应在1岁开始配种,母鹅开产后两周开始收集种蛋,种鹅的利用年限为5—6年,配种季节应选在水源条件较好的春季和初夏季节,公母配偶比例适当。
小型配种一般是以1只公鹅配4—5只母鹅为宜;大型配种,一般是以50只鹅为一群,按公母1:5的比例放入,任期自由交配。
配种的方法也可采用人工授精,具体做法为,在繁育季节,通过人工按摩的方法采集公鹅的精液,再用采精器输入母鹅阴道内,让其授精。
采用人工授精可以提高公鹅利用率和种蛋的授精率。
二、种蛋的选择和孵化
看:通过看蛋壳的结构、蛋的形状及大小进行初选;
听:用两手各拿一玫种蛋,转动五指,使蛋轻轻碰撞,其听声音,剔除破蛋和钢壳蛋;
闻:用鼻子闻蛋的气味是否正常,剔除臭蛋;
通过以上方法选出的种蛋应避免阳光直射,存放场地温度要适宜,一般要求温度在10—18°C之间,相对湿度在75—80%之间,种蛋保存时间不宜过长,最好不要超过7天,否则会直接影响孵化率。
种蛋开始孵化前要进行消毒,具体方法是:测算出种蛋库的容积,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30毫升加高锰酸钾15克的药量在温度13—16°C,相对湿度在75—80%的条件下,将计算好的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倒入盆内,使它产生烟雾,关闭门窗,消毒20—30分钟,即可将种蛋表面的细菌杀死。
经过消毒的种蛋就可以拿去孵化了。
孵化的方法分为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两种。
母鹅天生具有较强的就巢性,这是它繁殖后代的本性,用母鹅的就巢性自己孵化鹅雉的方法称为自然孵化法,这种方法较为简单,效果好,但不宜规模化生产。
目前,多采用机械化孵化法,优良的雉鹅必须是出壳准时,即在29.5—31天以内出壳的雉鹅,过早或过晚出壳的雉鹅,其成活率均较低,且不宜留着做种鹅用。
三、雉鹅的饲养技术
雉鹅是指从出壳到1月龄的小鹅,雉鹅生长速度快,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弱,抗寒和抗病能力也差。
因此,应对雉鹅特别加以护理,首先,在出雉之前,应对鹅舍进行彻底消毒,保持空气流通,并备好饮水盘和饲料盘。
刚出壳的小鹅应先饮水后再喂食,当雉鹅绒毛变干、行走自如,有啄食现象时,可逐只将雉鹅的嘴压入饮水盘里,调教饮水。
饮水之后就可以喂食了。
喂食的饲料多以配合饲料或以清水淘洗过的碎米为主,将饲料均匀地洒在塑料布上,任其啄食。
3天后,即可添加洗净切碎的菜叶和嫩草,让其采食。
1—3日龄的雉鹅吃料较少,每天可喂4—5次,其中晚上1次。
4—10日龄的雉鹅,消化功能和食欲增强,每天可喂6—8次,其中晚上2—3次,日粮配合比例为精料60—70%,混合料30—40%,11—20日龄的雉鹅以精料为主,精料可由碎米、饭粒和配合饲料逐渐过度到糠麸,喂食次数可减为每天5—6次。
天气晴暖时可以开始放牧,雉鹅的饲料必须先精后粗,定时定量,少放勤添。
21—30日龄的雉鹅,日粮开始逐渐喂食湿谷,并延长放牧时间,减少精饲料比例和喂食次数。
四、雉鹅的管理
雉鹅的管理应抓好4个环节
1、注意分群与保温,入舍的雉鹅依照体质的强弱分群,每群以20—30只为宜,大群饲养最多50只左右,出壳后1
—3日内,育雉温度应保持在35—34°C之间,4—73日内,育雉温度应保持在34—32°C之间,此后每天递减
0.5—1°C,直至常温。
2、注意防止潮湿与聚堆,潮湿不利雉鹅的生长发育,应保持鹅舍的干燥与通风,雉鹅遇气候寒冷常常堆聚在一起,
容易相互挤压,一发现聚堆现象应及时赶散。
3、注意放牧与放水,鹅是喜水喜草性家禽,放牧放水可以促进雉鹅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但放牧放水时间不宜过
长,一般在21日龄后开始放牧放水,每天两次,每次1小时。
4、注意卫生与防疫,育雉期间要注意鹅舍的卫生与清洁,经常打扫。
每天及高锰酸钾溶液清洗饲料盘与饮水盘1次。
五、育成鹅管理
当雉鹅长到1月龄之后就转入育成鹅阶段,这个阶段的鹅称为中鹅。
中鹅消化能力强,采食量大、生长速度快。
因此,必须加强放牧,在收牧进舍后应补喂1次,饲料应以糠麸为主。
还应适当补充骨粉、贝壳粉及食盐等矿物质饲料,以促进骨骼正常发育。
这个阶段的鹅全身羽毛长齐,应选择品种特征强、生长发育良好的鹅留作种用。
公鹅要求体形高大、胳膊发育完好、直立雄壮,特别留意其生殖器发育要良好。
母鹅要求劲部粗细长短适度,无就巢性或就巢性较轻。
对于种公鹅,应按公母比例,多留10—20%。
在育成鹅阶段,应随着种鹅的生长发育,不断对种鹅进行筛选淘汰。
淘汰下来的中鹅作为肉鹅或商品鹅饲养。
中鹅养到60日龄至性成熟称为后备种鹅,这个时期也是鹅的成长发育期和换育阶段,通常要在产蛋前30—40天开始对母鹅加喂催蛋料,即在母鹅主翼已换完后,增加精料比例,精料的增加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否则,将影响产蛋量。
临产母鹅的羽毛紧凑鲜艳,翼尾平直,肛门成菊花状,腹部饱满,喜食矿物质饲料,通常以头的晃动来寻找公鹅配种,此其间应以舍养为主,放牧为辅,母鹅关蛋时间多在深夜2时至早上8时左右,下午产蛋较少,因此,产蛋母鹅在上午9时前不宜放牧或不远离鹅舍,以防止在舍外产蛋。
早上放牧前,要检查鹅群,如发现个别母鹅有鸣叫不安、腹部饱满、行动迟缓,欲寻巢产蛋的,不要随群放牧。
放牧时,应由鹅群自由采食,切忌急赶。
六、常见鹅病防治
目前,常见的鹅病有小鹅瘟、小鹅流感和群霍乱。
这些疾病的特点是发病快,死率高,因此,提早预防十分必要。
1、小鹅瘟是雉鹅的一种急性败血症,传染性强,危害性大,多发生在出壳后3—20日龄的雉鹅,死亡率高达95—1
00%,病情表现为厌食,腹囊松软,尸检可见胸膜已发炎。
其传染源主要是患病的雉鹅或带病毒的母鹅,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垫草及周围环境,因此,应定期清理鹅粪。
为预防此病,给1—7日龄的雉鹅注射小鹅瘟疫苗,每只用量0.5毫升,15天后注射第二次,用量为0.1毫升。
2、小鹅流感发生在15日龄以上至1个月以内的雉鹅身上,此病发病急、死亡快,死亡率一般在20%左右,严
重时可达100%。
防治方法是:及时服用磺胺氯碇,用量每只首次0.25克,以后每隔4小时服0。
125克直至病愈。
也可以直接注射青霉素,每只用量2000单位,或溶于水中让鹅在1—2小时以内饮用。
总之,为防止鹅病,应设置隔离区,对健康鹅群与病鹅实行隔离饲养,对病死鹅应全部烧毁或深埋。
定期清洁鹅舍和饮水槽,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的复安溶液,并保持鹅舍干燥,空气流通,杜绝无关人员及牲畜在鹅舍流动,保持周围环境清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