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探究活动教案.doc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察探究活动 5.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优质课教案_0
1、教师出示活动要求
①各小组完成皮影的缀结和操作杆的安装
2制作完毕后进行表演展示
2、注意事项
工具使用的安全问题
小组间相互合作
知晓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动手进行制作
通过实践活动,给予学生更多自己动手的机会,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四、表演展示
挑选个别小组,利用本组做好的皮影道具,进行短暂的即兴表演
1熊出没片段(自编)
2小王子片段(改编)
利用做好的皮影道具在教师准备好的亮子上进行表演。
通过表演,让学生感受皮影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提高合作意识并为下节课内容做铺垫。
五、小结下课
小结本课内容,引出下节课即将学习的内容。
教学
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基本掌握皮影缀结和安装操作杆的方法。
2、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思考并动手为皮影道具缀结、安装操作杆,将本组的皮影形象制作完成
3、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艺术皮影,并通过动手制作,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尊重、保护与传承中华传统艺术的意识。
教学
重点
通过探究学习,掌握皮影缀结和操作杆的安装方法,并将本组的皮影形象进行缀结以及安装操作杆。
执教
课题
《皮影制作》
课时
第3课时
课程的定位与教学内容
本课为校本教材内容。皮影是中国民间艺术中最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的艺术。皮影的综合性艺术特色,可以使学生更深刻感受中国艺术的文化根源,在皮影艺术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活。在皮影艺术的广泛性中为学生创建多元文化情境,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尊重、保护与传承中华传统艺术的意识。这也是现阶段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
探究家乡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精品-doc】
探究家乡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一、主题说明及活动目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
回族文化深厚的人文内涵和活泼多样的表现形式,不仅在传承回族文明,优化民族素质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今天已经直接在本地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我校在切实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充分挖掘了学校自身和同心优越的地域环境、社区教育等资源,自主开发了《花儿》、《同心饮食》等校本课程。
为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直接接触材料,尽可能地沟通校内校外,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
我校由班主任老师具体负责辅导实施,分年级分班利用署假时间组织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家乡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
以增强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了解,体验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让学生在实践中继承和创新我们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让“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落到实处。
二、探究目标:1、在实践中了解同心回族传统民风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等,了解和传承家乡回族文化。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发展、关注家乡的建设的热情。
2、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培养初步的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4、探究汇报形式:绘画、手抄报、实践报告等。
三、活动时间、活动主体、活动内容及指导教师配备:活动时间:2012年7月15日——9月15日活动主体:二、三、四、五、六年级学生活动探究内容及形式四、活动方案的实施1、可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实地考察访问等活动、宣传家乡的实践活动等。
采取的活动方式有:阅读、上网、资料搜集、访问等形式。
2、组织形式:以班级为单位。
自由组合3~5人的小组。
3、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
强调本次活动的重大意义。
4、承担实验课题的小组长及辅导老师引导学生精心进行活动策划,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察探究活动 5.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优质课教案_1
《淮北的历史文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明白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这一节课通过四个部分的讲述全面了解临涣的历史和文化,分别为:历史文化、革命文化、特色文化淮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四千多年前,商汤十一世祖相土建城于相山南麓,发文明之滥觞,此后历代王朝在此设郡置县。
有蹇叔、桓谭、嵇康、刘伶等先贤圣哲。
风景名胜有相山公园、龙脊山、南湖湿地公园、华家湖、石板街、临涣古镇、隋唐运河古镇、大坊寺等,纪念地有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双堆集战场旧址等,被誉为皖北江南。
著名人物: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人,两汉之交哲学家和经济学家。
爱好音律,善立存在。
著作有《新论》,《新论·形神》收入《弘明集》等。
嵇康:【嵇康】字叔夜,三国魏著名文家、哲学家、音乐家。
“竹林七贤”之一。
刘伶:【刘伶】字伯伦,西晋沛国人,“竹林七贤”之一。
司马氏擅权,伶纵酒放浪以示对黑暗统治的满及对礼法的蔑视。
刘开渠:【刘开渠】( 1904-1993)我国当代杰出的人民艺术家,雕塑艺术大师,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中国美术馆事业的开创者。
第二部分:革命文化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淮海战役的后勤保障。
朱务平烈士:朱务平(1898~1932),原名朱焕明,字镜秋,号务平,濉溪县祁集镇朱小楼村人。
祖父朱学伦曾追随捻军将领张乐行,为推翻腐败的清朝而斗争,他的反抗精神对童年的朱务平影响很大。
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统治下,江苏省委指示长淮特委在皖东北地区组织暴动,建立苏区。
由于泄密,暴动没有成功。
朱务平不幸被捕,他表现出共产党人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崇高气节,坚持斗争了两个多月后,被敌人杀害于南京雨花台,年仅33岁。
临涣烈士陵园:无数的烈士为了今天英勇献身。
双堆集烈士陵园:无数的烈士为了今天英勇献身。
第四部分:饮食文化淮北是运河故里、能源之都、中国酒乡。
口子窖名酒出产于此,口感“香气馥郁,窖香优雅”,是中国兼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被评为中国白酒工业十大影响力品牌。
七年级下第一课家乡教案:探索家乡的特色文化
七年级下第一课家乡教案:探索家乡的特色文化每个人所在的家乡都有着独特的文化,这些文化体现在土地、建筑、历史、人文等各个方面。
作为一个初中生,了解自己的家乡文化不仅能增长知识,更能加深自己和家乡的情感联系。
这一节课的重点就是带领学生们探索家乡的特色文化,让他们对家乡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一、导入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图片或其它多媒体资料展示一些与家乡相关的特色景象,比如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名胜等。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照片、读物等方式,自由地想象、尝试描述出自己家乡的故事。
二、学习重点1. 了家乡的历史和地理环境。
学校是一个可以让学生们了解不同地区文化多样性的场所,学生可以在这里了解到许多有趣的知识,同时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在的地方。
通过这个环节可以增加学生对家乡的认知。
2. 学习家乡的文化艺术。
让学生们了解家乡的文化传统和艺术形式。
通过学习家乡的歌舞、曲艺、绘画等传统文化艺术,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自己家乡的独特魅力。
三、学习活动1. 进行家乡历史讲解教师可以利用课前资料搜集,介绍家乡的历史背景、风土人情和历史名人、历代朝代、自然地理、风俗韵味等内容。
通过讲解,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乡。
2. 探究家乡文化和艺术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家乡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安排专家或乡贤来进行介绍和演示,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家乡的独特魅力。
可以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自行演绎一些传统艺术节目,通过表演来展示对家乡特色的理解和认知。
3. 室外考察组织学生们到家乡文化遗产或美景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们感受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特色和历史底蕴,更好地了解家乡。
四、学习总结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活动,学生们对家乡的认知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他们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家乡的文化艺术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同时,让学生们感到自豪,因为他们的家乡不仅是自己的家,也是拥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特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希望学生们在不断地探索中,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爱护家乡,为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
初中《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探究活动教案
科学探究活动是以学生自行探究和研究为主,教师引导贯穿始终的,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主动地探索与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内在联系,把学习知识过程和探索知识过程统一起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探究活动教案,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
初中《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探究活动教案一、主题说明及活动目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作为一种积淀型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民族精神。
我们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与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都有着特定的思想内涵。
在中华大地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传统文化。
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并激励我们去创造更大的辉煌。
“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文化: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时代,都有着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文化又是一种地域现象,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都有着各自的特征,而且相互交融和渗透。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从而也产生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
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相比,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如下三个主要特征。
第一,源远流长,绵延不绝,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顽强的再生力。
第二,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和活跃的多元性。
第三,长于积淀,注重交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一定的开放性。
二、注意事项1. 开展考察或其他活动时,要引导学生事先写好行动计划书,设计好调查问卷,准备收集资料的相应工具,如笔记本、照相机等。
2. 教师事先要了解学生外出活动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并争取家长的支持。
3.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 在活动进行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的活动,更不能用自己的观点去影响学生。
探究家乡文化教案
探究家乡文化教案。
一、家乡文化的概念家乡文化是指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某些地方特有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
不同地区的家乡文化各具特色,如江南水乡的江南文化,西南少数名族地区的彝文化,沿海渔村的海派文化等等。
家乡文化体现了这片土地的历史背景、物质生活、精神风貌、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
二、家乡文化的重要性了解并传承家乡文化对于每个人、每个文化乃至每个国家而言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家乡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独特的文化符号,是这个地区的人民几百年来创造的文化瑰宝,这些文化符号包括文化产物、民间习俗、历史传说等等,是天然的人文景观,对于地方的人民与外来的旅游者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家乡文化的传承能够提升人们的文化自信心,让人们对于自己的文化历史、传统与文化认识有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于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与一种自豪感的培养。
传承家乡文化对于整个国家的文化而言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家乡文化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学术、人文、艺术价值,这些家乡文化的传承能够为国家的历史、风俗、文化与哲学等方面带来更加丰富的理解和发展。
三、传承家乡文化的途径传承家乡文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人们在许多不同的方面进行努力。
以下是一些传承家乡文化的途径:1.从小培养孩子的家乡文化意识。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对于孩子家乡文化的知之、爱之、学之,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可以把家乡文化作为孩子学习的一部分,通过有益的游戏、故事、歌谣和文化活动,教育他们要尊重文化传统,了解并传承家乡的文化。
2.加大家乡文化的宣传力度。
邀请专家学者来讲座并教授家乡文化知识,举办家乡文化展览会,或者利用互联网,例如建立家乡文化主题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介,将家乡文化信息向更广泛的群众传递。
3.重视家乡文化的保护和利用。
保护家乡文化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古建筑、传统木雕等,并适当发扬利用这些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去体验、了解、学习和传承。
4.加强老年人对家乡文化的引导。
老年人是家乡文化的传承者,他们对家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有着深刻的体验和认识,老年人应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对青年人传授家乡文化的知识。
初中研究专题教案
初中研究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和价值,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引导学生探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意义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2. 传统文化的价值3.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4. 传统文化的案例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传统文化的视频,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导入新课。
2. 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教师简要介绍传统文化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如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等。
3. 传统文化的价值:教师阐述传统文化在民族生存、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等方面的价值,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4.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如何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提出了一些方法,如挖掘传统文化内涵、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融入现代生活方式等。
5. 传统文化的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成功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案例,如传统节日、传统艺术、传统习俗等,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案例分析,提出自己对未来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看法和建议。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和价值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方法和意义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和提出的观点的质量。
五、教学资源:1. 视频资料:关于传统文化的视频。
2. 案例资料:成功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案例。
3. 参考书籍: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
六、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教师应具备较强的传统文化素养,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察探究活动5.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优质课教案_0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察探究活动5.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优质课教案_0八年级地理乡土地理火源之乡——商丘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地图找到自己的家乡知识与能力1、了解自己家乡的位置所在,并能用文字表述出来。
(1)根据地图找家乡,表述家乡的地理位置。
(2)根据位置的重要性分析家乡的发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合作能力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商丘的地理位置,家乡的特点来更好的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
教学实践:1课时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读图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由视频引入今天要讲的城市位置(冬天里的一把火)——火源之乡商丘1、提问:你了解家乡的位置吗?你的家乡在哪里?答:商丘提问,那么商丘的位置你知道吗?由此问题引出今天要讲的内容2、观察图片,试着找到商丘的位置;在中国的中东部,属于北方地区的河南省最东部,外形像熊猫,由八县一市组成。
观察商丘市周边临省的图片,试着说出相邻的省区都有哪些?答:与安徽,江苏,山东省相邻位置的重要性:属于四省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
3、地理位置的优越能不能只看位置的重要性,那还需要看哪些地理事物呢?此问题引出商丘的地形、气候、交通以及由此带来的益处。
地形:看图说出商丘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可带出河流的流向及重要的河流有哪些。
气候:看图说出商丘的气候类型和特点,会影响商丘哪些产业。
交通:由地形可看出商丘整体位于华北平原上,地势平坦开阔,铁路公路运输网络稠密,交通便利。
4、由以上众多的优势可带动商丘的发展,可以概括的从农业、工业、旅游、文化这几个方面谈谈商丘的发展。
(1)农业:以小麦玉米为主,全国18个百亿斤产粮大市之一。
中国著名的“粮仓”(2)工业:工业以轻工业为主,部门齐全,使之成为继农业之外又一主要的经济来源。
(3)文化:商、火文化的发源地,商祖王亥,火祖燧人氏(视频展示钻木取火之人)(4)旅游:万商广场,商丘古城,火神台庙会(中华第一古庙会)练习题:1、2、3.总结:本堂课内容充实,学生的学习探索求知欲望强烈,整体课件设计的充实连贯。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家乡的传统文化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家乡的传统文化一、活动背景:农村学校,周边乡土资源丰富,我校一直致力于乡村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与研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开展项目化学习和主题活动。
学校根据地方特色,开发出了一系列以“家乡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学生认识家乡、涵养家国情怀,并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本实践主题“陈留圉文姬文化”是家乡传统文化的代表,是教育部推荐的活动主题,属于考察探究类活动。
二、基于未来教育的设计理念。
《家乡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响应了国家全面振兴传统文化的号召,体现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强化实践育人的理念。
1 .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
以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加强学生价值观的引导,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奠基未来。
2 .综合设计课程,注重关联。
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注重小初衔接,强化学科内知识的整合。
本次活动融合了美术、历史、语文、书法、音乐等多学科的知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跨学科多领域的实践性课程的特点。
3 .增强文化自信,涵养情怀。
注重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强化实践性、体验性、选择性,促进学生认识家乡、涵养热爱家乡的情怀,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在一系列家乡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七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探究能力,问题思考逐渐的全面,有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完全能担负起本课题的研究性学习。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活动目标及重难点。
OK活动目标:1.价值体认:通过活动的任务设计,把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家乡的发展相结合,培养学生家乡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
2 .责任担当:参与者通过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走访实践,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在实践活动中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
3 .问题解决:提高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
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信息收集与处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
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
初中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探究活动教案活动内容1.引导学生知道家乡有哪些物产,了解家乡的经济特征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2.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自己家乡有哪些物产;搜集家乡物产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中国物产地图(各省级行政区内标明各种物产的形象图标)。
教师:看看这张地图与前面我们认识的地图有什么不同,你从地图中可以看到些什么?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教师小结:从地图中可以看出祖国物产真丰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物产。
(二)了解家乡的物产1.学生列出家乡物产。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地列举家乡的物产。
2.编儿歌:学生依照教科书中的活动示例,将列举的物产编成儿歌。
3.将编成的儿歌配上击掌的节奏玩一玩拍手游戏。
教师可先示范书上的儿歌,然后学生自由分组练习自编的儿歌,还可以玩一玩“拍手接龙”游戏。
(三)家乡物产博览会1.教师:刚才同学们列举了很多家乡的物产,下面我们来开个家乡物产博览会,把你们带来的家乡物产展示出来,介绍给大家。
2.学生自由分组,布置展台。
每小组6~10人,摆放好自带的家乡物产,尽量把展台布置得漂亮、有特色一些。
3.小组准备解说词,推荐解说员。
介绍物产的特点,给家乡带来的好处,推荐1.~2.名解说员。
4.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各小组的展台,听解说员的讲解(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先参观自己所在组的展台,由教师作示范讲解)。
5.教师评价:参观了家乡物产博览会,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哪个展台布置得好?哪位解说员解说得好?(四)推销家乡的物产1.学生设计广告推销家乡的物产。
(1)设计包装。
(2)设计广告语。
2.教师分发学生设计广告所需要的卡片或纸片。
3.学生上台展示。
将设计的广告卡片贴在黑板上,设计的包装摆放在讲台上,并作现场演示。
4.评选最佳广告语、最佳包装设计。
三、教案小记。
收集家乡历史文化典故,考察著名历史建筑,制作传统美食;了解当地服装服饰文化和传统庆典节日文化等方面的传统文化。
初中传统文化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国家战略。
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初中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初中传统文化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教学方法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为了提高初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本课题旨在对初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二、课题研究目的1. 分析当前初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2. 探索适合初中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3. 构建科学合理的初中传统文化教育评价体系,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初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1)教育内容方面:部分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过于传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导致学生难以产生兴趣。
(2)教学方法方面: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3)评价体系方面: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侧重于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 初中传统文化教育改进策略(1)优化教育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选取具有时代特色、贴近生活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2)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提高学生参与度。
(3)构建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初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初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校或班级,分析其传统文化教育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4. 行动研究法:结合实际教学,不断调整和改进传统文化教育策略。
五、预期成果1. 形成一套适合初中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体系。
2. 探索出一套创新性的初中传统文化教育方法。
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
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专题教育模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综合实践活动学习。
综合实践课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学生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三到十二年级的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旨在让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家乡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取得的成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到刺绣、剪纸、泥哇呜、社火这些传统工艺的文化内涵、历史意义、门派类别和发展状况。
2、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到刺绣、剪纸、泥哇呜、社火这些传统工艺,在家乡的传承和发展情况,以及其取得的成就。
3、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团结协作意识、交流沟通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信息的收集、处理及应用能力。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多元化文化占据了少年儿童越来越多的生活空间,但大部分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较少,因此需引导学生调查和研究家乡传统文化。
通过了解家乡传统文化取得的成就,传承和发展状况,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并激励我们去创造更大的辉煌。
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与人沟通交流的社会实践能力,也具备了独立或者通过团队合作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发布信息的能力。
“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综合实践活动,就是通过活动的任务设计,让参与者在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走访实践中去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在实践活动中继承和创新家乡传统文化,培养其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采用6+1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引导,师生互动交流、小组合作活动探究的形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最大程度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
2 综合实践活动7-9年级《5.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教案
亲近乡土文化之旅——综合实践活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1乡土文化知识:凤阳花鼓、凤画、钱杆子舞等,培养学生对乡土文化知识的搜集整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凤阳乡土文化的资料并开展手抄报比赛。
(2)教师带学生去鼓楼广场凤画店听取凤画艺人常道江老师讲解凤画知识并制作凤画作品。
录制凤阳花鼓和钱杆舞视频。
(3)课堂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播放视频,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承家乡优秀的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热爱乡土文化,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了解,传承家乡优秀的乡土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热爱乡土文化,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乡土文化的内涵四、教学过程导入:这是我们班祁雨晴同学的一张手抄报,看到它,我不由得想起,今年3月9日,我们班的一部分同学与我一起,去我们凤阳标志性的建筑之一鼓楼广场进行了一次亲近乡土文化之旅,同学们那兴奋的笑脸,雀跃的身影至今依然浮现在我的眼前,但因为种种顾虑没能让更多的同学参加,今天,我想通过这节课来弥补这个遗憾。
(展示课题)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身为凤阳人,我们今后无论走到哪儿,都不能忘了养育我们的这方水土,更应该了解并传承这一方水土孕育出的让我们引以为豪的乡土文化。
也许你要问什么是乡土文化?对此有不同的表述。
(一)乡土文化1、乡土文化的内涵:狭义的乡土文化是指带有浓厚地方色彩,反映地方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的艺术形式,比如地方戏曲、绘画、庙祝等等。
2、教师:你们知道凤阳的乡土文化有哪些吗?3、学生:介绍家乡凤阳的乡土文化4、教师小结:我们凤阳有着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如凤阳花鼓、钱杆子、叉拉机等民间歌舞;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间美术凤画;九华山、独山、大庙等庙会活动,等等,这些都是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独具特色的凤阳乡土文化形式,特别是凤阳花鼓艺人曾进京演出,受到过毛主席的接见。
综合实践活动“家乡传统文化调查”教学设计
家乡传统文化调查教学设计活动背景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今天的许多传统节口、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都有着特定的思想内涵。
在中华大地上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
我们豫东地处中原地带,传统文化更是博大进深,但学生理解少理解很少关注,调查像东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继承和创新明祖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一,让学生了解家乡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二,通过实践活动继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三,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对多种信息的分析能力。
四,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
活动课时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主题生成课)一,导入1,师问:我们刚学过几篇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哪个同学说一下什么是传统文化。
生回答2,师小结中华民族有着五十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作为一种积淀型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精神,我们今天的许多传统文化、节口习俗、民间工艺等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讨论交流家乡传统文化的种类1.师问:中华的传统文化那么伟大,在咱们家乡传统文化都有哪些呢?学生讨论师指名回答师补充小结:咱们家乡传统文化是很多的,如:中国最传统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也有我们河南特有的艺术形式逐剧、河南坠子等,家乡的剪纸、共麻花,还有本地的婚丧嫁娶习惯等三,确定这次活动的主题师:我们刚才回答的只是家乡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假如我们深入调看,我们更能发现家乡传统文化的博大进深。
我们准备进行一次关于家乡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请大家讨论一下这次活动的主题该怎样确定。
学生讨论交流2,师总结确定主题咱们就确定这次的活动主题为“家乡传统文化调查”,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我们的自豪感并激励我们为家乡的传统文化创造更大的辉煌。
第二课时(方案制定课)一,导入我们知道祖国的传统文化博大进深,知道我们家乡有很多传统文化,我们今天就制定个活动方案去理解一下我们家乡的传统文化吧。
家乡传统文化研究民俗风情教学设计
家乡传统文化研究民俗风情教学设计1. 研究背景家乡传统文化是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反映了地域特色和文化精神。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逐渐减少。
为了保护和传承家乡传统文化,有必要开展相应的民俗风情教学。
2. 教学目标通过开展家乡传统文化研究民俗风情教学,我们的目标是:- 增强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创新能力。
3. 教学内容家乡传统文化研究民俗风情教学的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家乡民俗的概述:介绍家乡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著名的民俗活动。
- 民俗的实地调研:组织学生参观、体验家乡的传统节日、民俗俗和工艺品制作等活动,加深学生对民俗的理解和体验。
-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介绍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保护和传承家乡传统文化。
- 文化创新的探索:通过分析和讨论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思考和想法,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
4.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家乡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 实地调研:安排学生前往当地传统文化活动地点,亲身感受和参与民俗风情,提高亲身体验的效果。
-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对于家乡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促进交流和思考。
- 创作演示:鼓励学生设计个性化的文化创意作品,如手工制作、绘画、写作等,展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创新。
5.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效果和教学的有效性,可以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测验:设计一些选择题、问答题等形式的测验,测试学生对于家乡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 作品评价:评估学生的文化创意作品,包括创造性、原创性、表现力等方面的评估。
- 学生反馈:通过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看法,改进教学策略。
6. 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的开展,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多媒体设备:包括投影仪、电脑、音响等设备,用于展示多媒体演示和影音资料。
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教案
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教案
《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教案》
嘿,同学们!今天咱要来好好研究研究咱家乡的传统文化啦!
咱先从那热热闹闹的传统节日说起哈。
就说春节吧,那可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
一到春节,大街小巷都红彤彤的,张灯结彩的,可喜庆啦!大人们忙着准备年货,小孩子们就盼着穿新衣、拿红包。
到了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那场面,别提多温馨了。
还有那元宵节,到处都是花灯,各种各样的造型,可好看了。
咱还能去猜灯谜,猜对了还有小奖品呢,可有意思啦!
再说说咱家乡的那些传统手艺。
像那剪纸,一张纸在艺人手里三两下就变成了精美的图案,真是神奇呀!还有那捏面人,小小的面团在手里揉揉捏捏,一会儿就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小人儿,太好玩啦!这些手艺可都是咱家乡的宝贝呀,得好好传承下去。
然后就是家乡的美食啦!咱家乡的美食那叫一个多呀,什么煎饼果子呀,麻花呀,每一样都让人馋得流口水。
就说那煎饼果子,咬一口,满满的都是香味,那滋味,绝了!
哎呀呀,说了这么多,同学们是不是对咱家乡的传统文化更感兴趣啦?那咱可得好好研究研究,把这些宝贝都传承下去。
以后等你们长大了,不管走到哪里,都别忘了咱家乡的这些传统文化哟!
好啦,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啦,同学们,下课喽!咱下次再接着聊咱家乡的传统文化哈!嘿嘿,回见啦!
这就是咱家乡的传统文化,简单却又充满魅力,就像咱家乡的人一样,朴实又热情。
希望同学们都能爱上咱家乡的传统文化,把它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咱家乡的美!。
初中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专题研究教案
初中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专题研究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 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2. 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以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方式,给学生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象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2. 知识讲解(20分钟)通过PPT和多媒体展示,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包括传统价值观、思想体系、艺术形式等方面的内容。
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整体的认识。
3. 案例分析(30分钟)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事件或文化传承人物,引导学生分析其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发言,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4. 小组活动(3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主题,如中国传统节日、传统建筑、传统服饰等,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并准备小组报告。
要求学生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能力。
5. 小组展示(20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进行小组报告。
报告要包括选题背景、研究内容、相关图片或实物展示等。
学生可以借助PPT、模型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以增加趣味性和直观性。
6.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当代价值。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小组报告、小组展示和学生发言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结合学生的参与度、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五、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博物馆、古建筑等,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故乡民俗文化研究教学设计教案
故乡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通过对故乡民俗文化的研究,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开展故乡民俗文化研究教学工作,根据教育部近年来出台的新课程标准,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故乡民俗文化的起源和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心;2.掌握一定的民俗文化研究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3.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加深对故乡民俗文化的了解,发掘出文化内涵和价值;4.探讨故乡民俗文化的生态环境和现代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故乡民俗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史;2.故乡民俗文化的特色和内涵;3.民俗文化的研究方法和技能;4.实地考察和调研故乡民俗文化;5.故乡民俗文化的生态环境和现代意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
通过多媒体讲授的方式,介绍故乡民俗文化的起源、特色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2.案例分析法。
通过分析具体的故乡民俗文化案例,让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实际运作过程,掌握民俗文化研究方法和技能。
3.实地考察法。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和调研当地的民俗文化,发掘当地民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
4.小组讨论法。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由交流、相互启迪,探讨民俗文化的生态环境和现代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过程设计1.故乡民俗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史教学方式:讲授法教学内容:1)故乡民俗文化的定义及其意义。
2)故乡民俗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史,从生活习俗、节日庆典、民间传说等角度介绍故乡民俗文化的发展轨迹,使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发展有所了解。
3)故乡民俗文化的特色和内涵,让学生认识到故乡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和深刻内涵。
2.民俗文化的研究方法和技能教学方式:案例分析法教学内容:1)民俗文化研究方法和技能。
2)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实际运作过程,掌握民俗文化的研究方法和技能。
初中故乡教案:结合课外实践让学生了解故乡传统手工艺
初中故乡教案:结合课外实践让学生了解故乡传统手工艺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文化的多样性和传统的复兴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传统手工艺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通过手工艺品,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
在初中阶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文化传统是十分必要的。
本篇文章将绍一种初中故乡教案,通过课外实践让学生了解故乡传统手工艺。
让学生了解故乡传统手工艺的历史和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为学生呈现一幅历史图画,展示手工艺品的起源和演变,同时告诉学生手工艺品在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然后针对本地区的手工艺品,老师可以介绍一些典型的手工艺品的种类、制作工艺和使用方法。
接着,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各种传统手工艺品。
这里,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手工艺品,如剪纸、陶瓷、编织等,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制作不同的手工艺品。
在制作中,老师可以耐心地指导学生,介绍制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同时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手工艺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成果,让他们相互了解、交流彼此的经验和感受。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手工艺品的美学和文化内涵,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此外,老师还可以鼓励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更有自信心,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让学生了解到优秀作品和技术的重要性。
通过初中故乡教案:结合课外实践让学生了解故乡传统手工艺,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我们美丽的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提高他们的文化自觉意识,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让他们更好的了解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传统艺术。
探讨家乡文化教案
探讨家乡文化教案教案标题:探讨家乡文化教学目标:1. 了解学生的家乡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2.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团队精神。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或音频素材展示家乡文化的特点和传统。
2. 学生家庭提供的家乡文化相关资料。
3. 互联网资源和图书馆提供的相关资料。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呈现一张图片或播放一段视频,引起学生对家乡文化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自己的家乡文化,以及他们对家乡文化的感受和看法。
探索(15分钟):1. 学生以小组形式分享自己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2. 学生通过收集家乡文化相关资料,例如传统节日、特色食物、民俗习惯等,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3.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深入思考,例如家乡文化的起源、变迁和影响等。
拓展(15分钟):1. 学生通过互联网资源或图书馆查找更多关于家乡文化的信息,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2. 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一个具体的家乡文化主题,例如传统手工艺、地方戏曲等,进行深入研究。
3. 学生准备一个小组展示,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向全班介绍家乡文化的独特之处。
总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在本课程中学到的关于家乡文化的知识和体会。
2. 学生就家乡文化的重要性和保护传承的意义进行讨论。
3. 教师鼓励学生将所学的家乡文化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参与家乡文化活动、传承家乡传统等。
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学生完成一个简短的反思作业,回顾自己在学习家乡文化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或文化遗址,加深对家乡文化的了解。
2. 鼓励学生进行家乡文化调研,撰写小论文或制作展板,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3. 邀请当地的文化专家或传统艺术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表演,增加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亲身体验。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学生对家乡文化的探索和研究,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同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探究活动教案探究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尊重家乡的传统文化,积极参与探究学习。
以下是我为您整理初中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探究活动教案,供您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教案名称:初中家乡的传统文化研究探究活动教案
活动内容
1.引导学生知道家乡有哪些物产,了解家乡的经济特征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2.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自己家乡有哪些物产;搜集家乡物产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中国物产地图(各省级行政区内标明各种物产的形象图标)。
教师:看看这张地图与前面我们认识的地图有什么不同,你从地图中可以看到些什么?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教师小结:从地图中可以看出祖国物产真丰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物产。
(二)了解家乡的物产
1.学生列出家乡物产。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地列举家乡的物产。
2.编儿歌:学生依照教科书中的活动示例,将列举的物产编成儿歌。
3.将编成的儿歌配上击掌的节奏玩一玩拍手游戏。
教师可先示范书上的儿歌,然后学生自由分组练习自编的儿歌,还可以玩一玩“拍手接龙”游戏。
(三)家乡物产博览会
1.教师:刚才同学们列举了很多家乡的物产,下面我们来开个家乡物产博览会,把你们带来的家乡物产展示出来,介绍给大家。
2.学生自由分组,布置展台。
每小组6~10人,摆放好自带的家乡物产,尽量把展台布置得漂亮、有特色一些。
3.小组准备解说词,推荐解说员。
介绍物产的特点,给家乡带来的好处,推荐1.~2.名解说员。
4.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各小组的展台,听解说员的讲解(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先参观自己所在组的展台,由教师作示范讲解)。
5.教师评价:参观了家乡物产博览会,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哪个展台布置得好?哪位解说员解说得好?
(四)推销家乡的物产
1.学生设计广告推销家乡的物产。
(1)设计包装。
(2)设计广告语。
2.教师分发学生设计广告所需要的卡片或纸片。
3.学生上台展示。
将设计的广告卡片贴在黑板上,设计的包装摆放在讲台上,并作现场演示。
4.评选最佳广告语、最佳包装设计。
三、教案小记。
收集家乡历史文化典故,考察著名历史建筑,制作传统美食;了解当
地服装服饰文化和传统庆典节日文化等方面的传统文化。
理解和尊重家乡的传统文化,积极参与探究学习,对传承传统文化具有历史责任感。
本文内容为原创,禁止任何网站媒体转载,违者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