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小说阅读专题复习课件:情节梳理、概括情节 2 枪口下的人格

合集下载

2015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之情节

2015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之情节

例(2012· 江西卷《报复》) 简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5分)

1、情节突转,文章情节结尾时使主人公 命运、情节陡然逆转,突然让阅读者的心 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出现意想不 到的结果。 2、类似欧亨利式结尾,既在意料之外, 又在情理之中,回味无穷,发人深省,久 久难以忘怀,并借此深刻地反映主题,丰 富人物形象,使文章结构完整。

练习:( 2011 浙江卷《第 9 车厢》小说开篇 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 ①用作铺垫,引出主要故事。 ②强化(衬托)主要故事的叙述效果。 ③突出这类现象的普遍性。
小说情节安排技巧
起伏波折(摇摆) 伏笔照应 铺垫蓄势 突转:突转即情节演进的突然转折,事件的结局、人物 的命运往往由此而改变。在短篇小说中,大多由突转引 发推动,所谓“柳暗花明”的情节效果正是形成于既在 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突转。 悬念:悬念是一个不断造成读者疑惑、猜想、思索与期 待的问号,它无疑是为情节高潮铺垫道路、蓄积动能的 有效手段,最终结局的出现、事实真相的揭示往往给人 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并引起读者持久的回味,深入的反 思。 巧合:巧合也是常见的情节组合方式,它应当是在必然 性(包括性格逻辑与具体情境的发展趋势)基础上出现 的偶合,并由此产生一定的情节效果。
叙、插叙、补叙、平叙等。 顺叙法的优点在于情节环环相扣、脉 络清晰。 倒叙法的优点在于能把情节安排得曲 折离奇,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 补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插入少量文 字对人物或事件作简短的补充说明。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 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而插入一段与主要 情节有关的文字。

例(2011浙江卷《第9车厢》) 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 作用? 第三人称叙述。①突破开篇以第一称写“我” 的所见所闻的局限,较为自由的展现事件过 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 ②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具客 观性。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课件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课件

生宝正在检查各人割下的竹子的质量,他不知道大伙笑什么。他 想:有万果真能逗大伙乐乐,真好,山里的生活太寂寞了。为了调 剂茅棚里的生活,生宝还建议任老四给大伙说说三国故事,提高人 们的情绪,转移人们对家乡的思念。
祸事在一眨眼的工夫发生了。生宝一行十五人,每人拉着从岭上 割来的一大捆竹楣,面对着西边山峦间渐渐下沉的夕阳,浩浩荡荡 地下山了。生宝在拴拴后头,忽听得前面“哎哟”一声。“等一等! 我来接你!”生宝连忙喊叫。又听见拴拴疼痛的叫喊声“唉哟 哟!……”

审题指导
出处 (2022·全国甲卷)
真题审题示例
题目
老胡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2020·新课标Ⅱ卷) 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2018·新课标Ⅰ卷)
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 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18·全国Ⅱ卷) 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 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的 构
思想特征:进步、落后

思想性格(内)
性格特征
人物形象特点常见术语
类型
常见术语
性格类 职责类
善解人意、体贴、富有爱心、温柔沉静、通情达理、纯真质朴、聪明伶 俐、天真可爱、富有活力、朝气蓬勃、有主见、有骨气、自尊自爱、倔 强、沉稳果断、开朗自信、真诚善良、宽容忍让、勤劳朴实、和蔼可亲、 彬彬有礼、不拘小节、聪慧通达、幽默风趣、善于变通、隐忍内敛、足 智多谋、沉着冷静、从容镇定、目光敏锐、特立独行。 (反面:胆小怯懦、逆来顺受、横行霸道、目中无人等)
恪尽职守、尽职尽责、爱岗敬业、治学严谨、教学有方、诲人不倦、以 校为家、爱厂如家、关心下属、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勇于探索、锐意 进取、敢于创新、技术精湛、才华横溢、博学善谈、以身殉职、奉公守 法、铁面无私、赏罚分明、妙手回春、文武双全、智勇双全、博古通今、 见多识广、明察秋毫、严以律己、临危不惧。 (反面: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畏首畏尾、墨守成规、贪生怕死等)

高考小说阅读情节概括导学案

高考小说阅读情节概括导学案

高考小说阅读情节概括导学案一、高考典题感知例:(2013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枪口下的人格徐树建这是1944年的8月,德国人占领下的巴黎在一家咖啡馆里,一名叫霍夫曼的德国少校脑后忽然被顶上一件冰凉的东西,随机有人大声命令道:“霍夫曼少校,举起你的手来。

”霍夫曼大吃一惊,只得举起双手,一任靠在腰间的手枪被抽走,等转头一看顿时又气又羞,原来,刚才顶着自己的并不是枪,仅仅是一柄铲子,而俘虏他的人竟是贝尔蒂——他的房东德国军队占领巴黎后,霍夫曼就住在贝尔蒂家他对贝尔蒂一家还算客气,不过,那更是一种骨子里的轻蔑此刻望着霍夫曼疑惑不解的样子,贝尔蒂挺直胸膛得意地说:“我们起义了,全城都解放了,现在,我要把你押送到战俘营里”于是霍夫曼不得不在前面走,这时贝尔蒂的邻居迈尔迎面过来,冲上去对着霍夫曼就是一口黏痰霍夫曼不动声色的擦掉脸上的黏痰,然后傲慢地说:“先生,你太没有风度了作为一名有尊严的帝国军人,我鄙视你”迈尔停了暴跳如雷,挥舞着拳头要上前殴打,更有几个围观的人大叫起来:“扒了他的衣裳,用石块砸死这个德国佬!”贝尔蒂死命拉住迈尔,又对众人说:“他是一个俘虏,理应得到应有的尊重,还是让法律来审判他吧!”霍夫曼听了对贝尔蒂微微弯腰,说:“谢谢!”贝尔蒂严词呵斥道:“收起你的那一套吧!一个双手沾满无辜者鲜血的刽子手,有何风度、尊严可言?”霍夫曼被关进了战俘营里贝尔蒂同大伙正高兴,谁知刚过去几个小时,这座城市就又被疾驰增援的德国军人重新占领了,然后大伙像猪羊一样全被赶到广场上。

霍夫曼和其他俘虏自然得到了解救,他们趾高气扬地走到大伙面前,挨个指认几个小时前俘虏他们的人。

只要他们一指认出谁,那人就会被粗暴地强拉出来当众杀死。

一会儿轮到霍夫曼指认了,他一双狼似的眼睛从一张张惊惶失措的脸上扫过没有人能忍受得了他的目光,不得不低下头,只有一双眼睛避也不避,那人正是贝尔蒂。

只见霍夫曼盯着贝尔蒂,轻声说:“你曾维护了我的尊严,现在,该是我回报的时候了!”说着径直走过贝尔蒂的面前。

小说情节梳理课件-《马兰花》 《枪口下的人格》《腕王》讲解》

小说情节梳理课件-《马兰花》  《枪口下的人格》《腕王》讲解》

主要 次要 线 段落 人物 人物 索
事件
马 兰 花
马 兰 花 夫

1~5 1.交代马兰花借了钱给麻婶
麻 婶 母 女
6~12 2.丈夫第一次催促马兰花催款
钱 13~16 3.丈夫第二次催促马兰花催款
17~19 4.丈夫第三次催促马兰花催款
20~28 5.麻婶女儿还款给马兰花
理事件
理清事件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1.关注主要人物,突出主要人物干了什么; 2.关注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围绕线索展开 了什么活动。

贝 尔 蒂
夫 曼 、
人 格


概括小说情节的要点
1.理清中心事件,确保概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确保概述简洁;
概括事件 答题模板
完整版:时、地、人、事、原因、经过、结果 简要版:人+事(从主人公角度进行概括)
3.尽可能用主要人物作为主语。
例文讲解
《枪口下的人格》 请运用找线索、理事件、明结构的方法,梳理《枪口
明方法:找人物、抓线索、理事件、明结构
课前预习: 阅读《马兰花》,思考下列问题后填写表格。
1. 《马兰花》的主、次要人物分别是谁? 2.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情节围绕什么事物展开)? 3.请对文章的主要情节进行简要概括。
明方法:找人物、抓线索、理事件、明结构
主要 次要 线 段落 人物 人物 索
事件
1~5
明结构
小说情节结构: 开端:交代小说起因、背景 发展:矛盾产生、升级 高潮:矛盾、冲突爆发 结局:事件的结果
明结构
主要 次要 线 人物 人物 索事件结构马 兰 花
马 兰 花



婶 母

现代文阅读《枪口下的人格》附答案详细解析

现代文阅读《枪口下的人格》附答案详细解析

现代文阅读《枪口下的人格》附答案详细解析1944年8月,德国人占领了巴黎。

在一家咖啡馆里,德国少校XXX被XXX抓住,身上的枪也被抽走了。

XXX住在XXX家,对他们一家并不友好。

XXX告诉XXX,巴黎已经起义,他需要被押送到战俘营里。

XXX被押走时,邻居XXX向他吐口水,XXX不动声色地擦掉脸上的黏液,然后傲慢地说:“作为一名有尊严的帝国军人,我鄙视你。

”XXX愤怒了,想要揍他,但被XXX阻止了。

XXX被关进了战俘营,但城市很快又被德军重新占领。

XXX和其他俘虏被解救,他们指认了几个小时前俘虏他们的人,这些人被当众杀死。

XXX也指认了XXX,但他却放过了XXX。

XXX最终让其他人抓住了XXX,XXX被枪杀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情节的理解和梳理能力。

主人公XXX的经历是文章的主线,可以简述为:他作为一个俘虏,一直保持着高尚的人格和理性的行为,并在危急关头挽救了队友,最终为了维护尊严和风度而选择了牺牲。

简要梳理这些情节即可。

原文】XXX是一名法国军官,他被德国军队俘虏。

在战俘营里,他结识了一名德国军官XXX,XXX是个虚伪、卑劣的人,他总是表现得比XXX更高贵,更有风度。

在营里,XXX的风度和尊严不但得到了同胞的尊重,也得到了敌人的尊重。

XXX的尊严体现在他对侵略者的蔑视和对人格的捍卫上,他的风度则显示为对战俘人格的尊重和维护上。

在一次越狱行动中,XXX和另外两个战俘成功逃脱,但他们又被一名德国兵士追上。

在这个危急时刻,XXX选择了放弃逃跑,而是留下来保护另外两个战友。

这种高尚的品格使得他获得了敌人的尊重和感激。

XXX最终被揭发了自己的罪行,他的虚伪和卑劣暴露无遗。

而XXX的高尚品格则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

修改】XXX是一名法国军官,被德国军队俘虏。

在战俘营里,他结识了德国军官XXX。

XXX表现得比XXX更高贵、更有风度,但其实却是虚伪、卑劣的人。

在营里,XXX的风度和尊严不但得到同胞的尊重,也得到敌人的尊重。

2018届高三小说阅读专题复习课件:语言:理解 赏析

2018届高三小说阅读专题复习课件:语言:理解 赏析

《溜索》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 请分析其表现特色。(5分)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 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 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 敢向下看。 【答案重组】①以壁顶为观察点(1分),变换视角, 自上而下,由远眺“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到近观 “俯望怒江”(1分)。②从视觉、听觉角度去描绘。 “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是视觉, “隐隐喧声腾上来”是听觉。(1分)③“蓦地心中一 颤,再不敢向下看”,通过内心感受/人物心理的胆怯 表现峡谷的险峻。(1分)④使用了夸张,“万丈绝壁” 展现了峡谷的险峻。(1分)
(《槐花》) 3.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4分
• (1)岗亭的顶尖就成了一只幽深的倒悬的杯 子,里面斟满往事的气味。(2分) • 【答案】:用比喻兼拟物(比拟)的手法,形 象生动地表现出谢拉班仰视所见的情形和对往 事回忆的丰富而深沉情感。(2分。每点1分) • (2)馍馍上纹路开阔,眉开眼笑,香气四溢。 (2分) • 【答案】:用拟人手法(或细节描写),渲染 了谢拉班和小家伙相处时快乐的气氛。(2分)
真题讲解
《抻面》 阿城
1
• 17.概括文中铁良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6分) • 【答案】
• 抻面手艺高超,敬业本分,知恩图报, 有生存智慧。 • (答对其中三点即可)
• 18.文章哪些地方运用了间接描写(侧面烘托) 的方法表现铁良的抻面手艺?请简要分析。6分 • 【答案】 • ①写抻面,却先从和面、醒面、醒碱写起,这些 属于侧面烘托和铺垫,后面篇幅过半才浓墨重彩 地写抻面,把小说推向高潮。 • ②后文抻面过程中,描写不同阶段客人的反映, 侧面烘托铁良的抻面绝活。 ‚客人出到街上,靠在

小说阅读考点1:把握线索,梳理情节,赏析构思技巧及作用(含答案)

小说阅读考点1:把握线索,梳理情节,赏析构思技巧及作用(含答案)

考点一把握线索,梳理情节,赏析构思技巧及作用一、梳理情节,分析线索及思路文本展示一典例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题目。

(20分)枪口下的人格徐树建①这是1944年的8月,德国人占领下的巴黎。

在一家咖啡馆里,一名叫霍夫曼的德国少校脑后忽然被顶上一件冰凉的东西,随即有人大声命令道:“霍夫曼少校,举起你的手来。

”②霍夫曼大吃一惊,只得举起双手,一任挎在腰间的手枪被抽走,等转头一看顿时又气又羞,原来,刚才顶着自己的并不是枪,仅仅是一柄铲子,而俘虏他的人竟是贝尔蒂——他的房东。

③德国军队占领巴黎后,霍夫曼就住在贝尔蒂家。

他对贝尔蒂一家还算客气,不过,那更是一种骨子里的轻蔑。

此刻,望着霍夫曼疑惑不解的样子,贝尔蒂自豪地说:“我们起义了,全城都解放了,现在,我要把你押送到战俘营里。

”④于是霍夫曼不得不在前面走。

这时贝尔蒂的邻居迈尔迎面过来,冲上前对着霍夫曼就是一口黏痰。

霍夫曼不动声色地擦掉脸上的黏痰,然后傲慢地说:“先生,你太没有风度了。

作为一名有尊严的帝国军人,我鄙视你。

”迈尔听了暴跳如雷,挥舞着拳头要上前揍他,更有几个围观的人大叫起来:“扒了他的衣裳,用石块砸死这个德国佬。

”⑤贝尔蒂死命拉住迈尔,又对众人说:“他是一个俘虏,理应得到应有的尊重,还是让法律来审判他吧。

”霍夫曼听了。

对贝尔蒂微微弯腰,说:“谢谢。

”⑥贝尔蒂呵斥道:“收起你那一套吧。

你一个双手沾满无辜者鲜血的刽子手,有何风度、尊严可言?”⑦霍夫曼被关进了战俘营。

谁知刚过去几个小时,这座城市又被德军重新占领,然后,大伙像猪羊一样全被赶到广场上。

⑧霍夫曼和其他俘虏自然得到了解救,他们趾高气扬地走到大伙面前,挨个指认几个小时前俘虏他们的人。

⑨只要他们一指认出谁,那人就会被粗暴地强拉出来当众杀死。

⑩一会儿轮到霍夫曼指认了,他一双狼似的眼睛从一张张惊慌失措的脸上扫过。

没有人能忍受他的目光,大家不得不低下头,只有一双眼睛避也不避,那人正是贝尔蒂。

⑪只见霍夫曼盯着贝尔蒂,轻声说:“你维护了我的尊严,现在,该是我回报的时候了。

高考语文复习第3部分专题12第2讲理清小说脉络突破情节类题教案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复习第3部分专题12第2讲理清小说脉络突破情节类题教案新人教版

理清小说脉络,突破情节类题“情节概括”就是要求考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梳理情节,并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表述。

对这一考点考查的试题往往立足全文设题,考查对全文故事情节的概括。

☞分析命题角度情节概括答题“3步骤”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

即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判断题目是直接考查型还是间接考查型,从而确定答题的方向。

第二步:依内容,理层次。

即根据小说文本的具体内容,或采用结构连贯法,或采用场面连贯法,或采用线索连贯法,或采用细节连贯法,划分段落,厘清层次结构。

第三步:巧概括,规范答。

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提炼组合,规范概括。

情节概括全解“4妙招”1.结构连贯法。

厘清小说的结构层次,按小说的叙述顺序、情节发展中“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脉络梳理。

2.场面连贯法。

小说中的场面是人物活动的重要场所,有些小说中一个场面就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

3.线索连贯法。

线索是串联小说人物、事件的人、事、物、感情、时间或地点等。

抓住线索,勾画关联线索的词句,就可以围绕线索概括出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内容。

4.细节连贯法。

围绕人物活动,深入阅读文本内容,抓住对情节推动或人物活动、心理具有表现力的细节,勾画关键词句进行提炼、概括。

◎答题模板模板一:主人公在……时候,……地点,做了……事情。

模板二:小说先写了……,接着写了……,又写了……,最后写了……。

模板三:小说的主要情节有:①……;②……;③……;④……。

☞解题思路示范[典例1] (2018·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微纪元(节选)刘慈欣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

那事已经发生过了。

其实,在他启程时人类已经知道那事要发生了。

人类发射了一艘恒星际飞船,在周围100光年以内寻找带有可移民行星的恒星。

宇航员被称为先行者。

飞船航行了23年时间,由于速度接近光速,地球时间已过去了两万五千年。

飞船继续飞向太阳系深处。

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

高中语文 高考小说情节梳理指导:《马兰花》《枪口下的人格》《腕王》为例分析 (课件31张)

高中语文 高考小说情节梳理指导:《马兰花》《枪口下的人格》《腕王》为例分析 (课件31张)

5.麻婶女儿还款给马兰花
开端
结局
12
明结构 思考: 1.三次催款中,丈夫的情感变化有什么特点? 2.哪一个情节最紧张,所反映的矛盾最突出, 所表现的冲突最激烈?
13
明结构
主要 次要 线 人物 人物 索
事件
马 兰 花
马 兰 花



婶 母


1.交代麻婶借钱经过,三孬提 醒马兰花催款 2.丈夫第一次催促马兰花催款
明方法:找人物、抓线索、理事件、明结构
课前预习: 阅读《马兰花》,思考下列问题后填写表格。
1. 《马兰花》的主、次要人物分别是谁? 2.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情节围绕什么事物展开)? 3.请对文章的主要情节进行简要概括。
5
明方法:找人物、抓线索、理事件、明结构
主要 次要 线 段落 人物 人物 索
事件
事件
结构
人物 人物 索

贝 尔 蒂
夫 曼 、
人 格
迈 尔
23
概括小说情节的要点
1.理清中心事件,确保概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确保概述简洁;
概括事件 答题模板
完整版:时、地、人、事、原因、经过、结果 简要版:人+事(从主人公角度进行概括)
3.尽可能用主要人物作为主语。
24
25
26
例文讲解
《枪口下的人格》 请运用找线索、理事件、明结构的方法,梳理《枪口
主要 次要 线 段落 人物 人物 索
事件
马 兰 花
马 兰 花 夫

1~5 1.交代马兰花借了钱给麻婶
麻 婶 母 女
6~12 2.丈夫第一次催促马兰花催款
钱 13~16 3.丈夫第二次催促马兰花催款

小说复习之情节

小说复习之情节
• 变一变: • 请围绕主人公卞福汝主教(冉阿让)梳理小说的主要
情节。
二、情节发展(考题回顾)
• 14.“老人”这一形象是如何逐步推动情节发展 的?(2015南京二模《琴声缉凶》)
• 答:①在双方对峙时,老人答话,打破沉默;② 在克里斯演奏时,老人打拍子响应,缓和气氛; ③在克里斯告辞时,老人插话,促成帕皮的正确 抉择。(每点2分)
角度二 使情节更为曲折。做好鸟笼期待出手却拒绝卖出鸟笼,想卖高价却无偿 送出鸟笼,这样的情节已曲折生动;“醉酒”让主人公欠下债务,狼狈不堪, 使情节再生波澜,引人入胜。
• 角度三 使主题更加丰富。为满足一个孩子的快乐送出鸟笼,体现了主人公的 善良本性,弘扬了善与爱的主题;从来没喝过酒却喝得酩酊大醉,表现出这 个小人物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种种无奈,反映出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生活之 间常常存在着矛盾。
• 角度四 使环境更具典型性。小说中共有三个场景:巴尔塔萨家赏鸟笼,蒙铁 尔家送鸟笼和台球房醉酒。台球房是唯一的公共场所,醉酒情节把场景从家 庭空间移到社会空间,集中展示了社会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人物、情节、主旨、环境
三、情节作用(考题回顾)
• 14.作者为何花较多笔墨写“八月十六”“放焰火"的情 景?(6分) • (2015南京盐城高三一模《陶虎臣》)
三、情节作用(考题回顾)
• 14.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 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 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8分)
(2011年安徽卷《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 【参考答案】
• 角度一 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醉酒的行为使读者对勤劳、纯朴、善良的巴尔 塔萨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还有爱面子、冲动等性格特点,认识到巴尔塔 萨性格的复杂性。

2023届高考小说专题复习第4课时——情节技巧 教学课件

2023届高考小说专题复习第4课时——情节技巧 教学课件

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我“职业”的便利才能确切地知道“到了年 关,掌柜的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了第二年的 端午又说”真实地反映出“掌柜的”只惦记着钱,而对孔乙己生死 漠不关心的心态。正是因为我这样特殊的身份才能清楚地知道 孔乙己每次受嘲弄的具体细节,更加让人感到真实。所以这种 第一人称的叙述中“有很多作品中的叙述者知识故事中的次要人 物或旁观者,这样的叙述往往客观些。同时也正体现了 “上层社 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
3.第二人称
指故事中的主人公或者某个角色是以“你”的称谓出现的。 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玫瑰色街角的人》:想想看, 您走过来,在所有的人中间,独独向我打听那个已故的弗兰西斯 科·雷亚尔的事……我见到他的面没有超过三次,而且都是在同一个 晚上。可是这种晚上永远不会使您忘记……当然,您不是那种认为 名声有多么了不起的人……
比如 “我”虽是被“掌柜的”看不上的一个小伙计,可在文中 却也是距离掌柜的最近的一个人了。所以我才可能轻易的就 了解了酒店“羼水”的内幕与其对待“短衣帮”和“长衫主顾”的 不同,很真实并客观地给读者展示出一个惟利是图的奸商的 嘴脸。
而这样的内容如果让“短衣帮”或者“长衫主顾”来叙述,从 他们的角度一定是片面的带有感情色彩的,这时只有让这个 同任何人没有利害关系的“小伙计”来说才会让人觉得真实, 可信。
师傅版
落第后,我如丧家之犬,匆匆逃离京城,盘缠
将尽而又无颜回乡,寺庙的方丈收留了我。寺庙 里就只有老方丈和弥生,香客也来的少,倒也清 静,弥生像一只小鸟一样活了整座山林,让我烦 闷的心情也放松了许多,我慢慢地从失落中走了 回来,准备下次还要去试一试。一天,老方丈来 到我的房里,说让我帮一个忙,自己的身体越来 越差,恐怕照顾不了弥生多久了,下山的时候把 弥生带走,去找他的父母。我答应了他,方丈给 了我一包盘缠之后,咳嗽着走了。第二天一早, 我们便出发了,弥生脸色不好,心情低落,我猜 他昨晚肯定没有睡好,想起昨天老方丈的嘱托, 心里真不是个滋味!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一 小说阅读 第二节 赏析小说的情节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一 小说阅读 第二节 赏析小说的情节课件

(2)“寻”:寻找到小说的线索。 线索具有组织情节、贯穿情节、推动情节的重要作用。有的小说有 明暗两条线索,以增加情节的容量和反映主题的厚度。
(3)“抓”:抓住重要的场面和事件。 包含有人物活动的场面和事件构成了小说情节的基本内容,理清了 这些,全文的情节也就清楚了。一般一个场面或事件可以概括为一 个情节。
“走,睡觉去。站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他向窗户望去。“是的,一定是外面出了点什么事。我还以为是在 这里。”
她把手伸向电灯开关。我必须现在就关灯,否则我必定还会去瞧盘 子的,她想。我不能再去瞧那个盘子。“过来。”她说,同时把灯 关灭。“这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刮风时檐槽常常碰墙壁。这肯定 是檐槽之故。刮风时它总是哗哗乱响。”
她没有注视他,因为她不愿意忍受他在撒谎。他们结婚三十九年之 后他现在撒谎了。
“我原以为这里有什么事。”他又说了一遍,又失去了自制,把 视线从一个角落移到另一个角落。“我也听到了什么。于是我想, 这里出了什么事了。” “我也听见了。不过,大概什么事也没有。” 她从桌上拿起盘子,并用手指弹去桌布上的面包屑。 “没有。大概没什么事。”听到他不安地在说。 她赶紧帮他说:“过来,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
两人摸着走过黑黢黢的过道来到卧室。两双光脚在地板上拍击作响。
“是有风,”他说,“已经刮了一整夜了。”当她睡在床上 时,她说:“是的,刮了一夜的风。刚才大概就是檐槽在响。” “是呀,我刚才还以为是在厨房里。大概就是檐槽吧。”他说 着话,仿佛已沉入半睡中。 她注意到,当他撒谎时,声音多假。 “真冷,”她说,并轻声地打着哈欠。“我可钻被窝了,晚 安。” “晚安。”他回答,又说了一句,“是呀,可真冷啊。”
思维升华
1.明确常见题型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2)用简洁的文字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脉络)。 (3)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包括指出开端、发展、 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4)小说在描写××事件时安排了哪些伏笔和照应?请找出来。 (5)小说的线索是什么?××是怎样贯穿全文的?请简要分析。 ,完成后面的问题。

枪口下的人格-分析及答案PPT课件

枪口下的人格-分析及答案PPT课件

2021
3
贝尔蒂死命拉住迈尔,又对众人说:“他是
一个俘虏,理应得到应有的尊重,还是让法律 来审判他吧!” 霍夫曼听了。对贝尔蒂微微弯腰, 说:“谢谢!”
贝尔蒂严词呵斥道:“收起你的那一套吧!你 一个双手沾满无辜者鲜血的刽子手,有何风度、 尊严可言?”
霍夫曼被关进了战俘营里。谁知刚过去几个 小时,这座城市又被德军重新占领,然后大伙 像猪羊一样全被赶到广场上。
只见霍夫曼盯着贝尔蒂,轻声说:“你维护 了我的尊严,现在,该是我回报的时候了!”说 着径直走过贝尔蒂的面前。
贝尔蒂得救了,虽然他不怕死,但活着毕竟
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他从心底里暗暗感谢霍
夫曼。
2021
5
就在这时听到霍夫曼锐声叫了起来:“俘 虏我的人就是他,给我毙了他!” 随着一声惊恐 的叫声,早有两个如狼似虎的德国军人冲过去, 揪出迈尔。
▪找手法,找关键词语
回答“为什么”,注意联系人物形象。
▪ ⑴贝尔蒂高尚的人格震慑了霍夫曼灵魂,
使之感到羞愧和敬畏。⑵表现了霍夫曼复杂的 人性。
2021
9
15.作者主要用了哪种艺术手法塑造 贝尔蒂这一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有: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 细节等;侧面描写:对比、衬托
枪口下的人格
分析 及 答案
2021
1
枪口下的人格 徐树建
这是1944年的8月,德国人占领下的巴黎。 在一家咖啡馆里,一名叫霍夫曼的德国少校脑 后忽然被顶上一件冰凉的东西,随机有人大声 命令道:“霍夫曼少校,举起你的手来。”
霍夫曼大吃一惊,只得举起双手,一任挎 在腰间的手枪被抽走,等转头一看顿时又气又 羞,原来,刚才顶着自己的并不是枪,仅仅是 一柄铲子,而俘虏他的人竟是贝尔蒂——他的 房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 局限)
评价标准
①具体的分析。分析和评价必须紧密结合作品实 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或 把自己一些猜测和没有证据的材料无限夸大。
②客观的评价。对于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 和作家的观点态度,应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即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辨证法为基本 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 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 的好恶去随意评说。 在具体评价时,社会 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思想、作品创作实际(创 作规律),都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 ②霍夫曼所谓的风度不过是在虚伪的礼貌言行中 包藏着的对法国人的傲慢与鄙视;所谓的尊严其 实是占领者的居高临下和泄愤杀人。
5.贝尔蒂对俘虏霍夫曼的态度是否值得肯定?他 该不该舍命去救胆小怕死的迈尔?请谈谈你的看 法并说明理由。(7分)
【审题指导】两问:态度?该不该?
【考点提示】
• 评价对象—— 文章的思想内容(可以是作品中人物的行为观点)和作 者的观点态度
【含义分析】
①伟大的灵魂:贝尔蒂高尚的人格尊严、 视死如归的风度;
② “弯腰”:霍夫曼的灵魂震慑,感到羞 愧和敬畏。表现了霍夫曼复杂的人性。
存在问题
1.信息遗漏 “羞愧”、“复杂人性”
2.理解不准确 表现霍夫曼对贝尔蒂的感激。?
3.学生答案 贝尔蒂宁死不愿让人侮辱自己的尊严,不愿
失去风度,也不会因为私人恩怨去处理事情。
③由于事件的复杂性,我们在概括时,要避免前 后情节的相互交错;注意叙事方式(顺序、倒 叙、插叙、补叙);
④注意题干要求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二)梳理、概括:故事情节、情感情绪 与心理态度变化
常见切入角度: 1.中心事件 《溜索》 2.主次人物 《侯银匠》 《孔乙己》(“我”) 3.时间顺序 《山峡中》 4.情感线索 《想像》 《荷塘月色》 5.重要物象 《槐花》《项链》
• 存在问题:
• ①信息遗漏:缺少贝尔蒂被俘、赴死 提示:一定要交代结果。
• ②赘余。 如:贝尔蒂死后,霍夫曼向他表示敬意。 为了心中的尊严和风度,贝尔蒂决定用自己的
生命换取迈尔的生命。
• ③信息不准确。 如:押送战俘
变题:综合全文,从情节的发展分析“霍夫曼”பைடு நூலகம்的心理变化。(6分)
【参考答案】
被俘:吃惊——被辱:傲慢——被护: 感激——被救,指认:傲慢——报答 贝尔蒂:感激——报复迈尔:愤怒— —贝尔蒂自首:吃惊——贝尔蒂反问: 惋惜——贝尔蒂牺牲:敬佩。
【知识巩固】
情节概括模式:
①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 ②主要人物所做主要事件。
• 需要辨别情节的单一性或阶段性、复杂性。
• (贝尔蒂) 俘敌——护俘——被俘——脱险——赴死
【答案示例】 ①贝尔蒂俘虏敌人霍夫曼; ②然后在别人侮辱俘虏时保护俘虏尊严; ③情况突变后被俘; ④因为帮助俘虏而脱险; ⑤最后为救迈尔毅然赴死。
• 2.作者主要用了哪种艺术手法塑造贝尔蒂这一形 象?请简要分析。(5分)
【审题指导】 哪种艺术手法(主要,一种) 排除——修辞格、人物描写手法(心理、语
言、动作、神态等) 【解答分析】
(1)贝尔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从何处表现出来的? (3)运用了什么手法?
【答案】
(1)对比。
(2)①贝尔蒂与霍夫曼之间的对比,即霍夫曼的 虚伪、卑劣与贝尔蒂的真诚、高尚相对比;
②贝尔蒂与迈尔之间的对比,即迈尔对待俘虏 时的冲动与贝尔蒂的理性相对比,迈尔在死亡 面前的恐惧与贝尔蒂的视死如归相对比;
③在霍夫曼狼一样的眼光下,人们的惊慌失措 与贝尔蒂的镇定自若相对比。
• 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 对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形成强烈反差, 从而突出主题或思想的一种表达技巧。
2013年辽宁卷
《枪口下的人格》
徐树建
背景
• 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 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 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 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探讨主旨:
主要事件 贝尔蒂被俘后,牺牲自己挽救了邻居同伴。 贝尔蒂的精神品质——尊严、风度
②问:你怎样看待文中所涉及的风度与尊严?
【存在问题】 • ①态度:肯定、否定、唾弃、鄙夷
未能突出人物的复杂性 (圆形人物、扁平人物;多元化、单一化) • ②未能分别理解。
【高考答案】
• (1)作者赞扬了贝尔蒂高尚的品格,但并未将其 简单化;贬斥了霍夫曼的虚伪、卑劣,但并未将 其脸谱化。
• (2)①贝尔蒂的风度显示为对战俘人格的尊重与 维护,他的尊严则体现为对侵略者的蔑视和对人 格的捍卫。
• 衬托: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用另一 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物 作背景来陪衬的一种表达技巧。
• 4.作者对贝尔蒂和霍夫曼持何态度?你怎 样看待文中所涉及的风度和尊严?(5分)
【审题指导】
①问:作者对两个人物的态度? 态度?=对事物的看法(肯定、否定、理解、
不理解、赞扬、批判等)和行动(即怎么做, 如支持)
经典例题《枪口下的人格》
3.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4分)
变题: 综合全文,从情节的发展分析“霍夫曼”的心理变化。 (4分)
2013年辽宁卷
《枪口下的人格》
徐树建
3.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 (4分)
【审题指导】
梳理情节——主要人、主要事件 围绕霍夫曼——贝尔蒂依次做了哪些事情
捍卫尊严、善良的人格、理性风度
• 1.怎样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对着这个伟大 的灵魂,霍夫曼缓缓地把腰弯了下去”的
含意?(2分)
• 此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
思路指导
1.树立“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意识,要联 系上下句(段)——语境意识 2.抓关键词(含意丰富词语);
具体词语抽象化,抽象词语具体化; 3.有修辞格要还原; 4.按照原文表达思路,代入理解; 5.先分析内容,后落实情感。
③历史的评价。对古典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 的分析和评价还要从社会历史的实际出发,而 不能用今天的观点去强求古人和外国作家。
【高考答案】
(1)贝尔蒂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他善待俘虏 既是对国际公约的遵守,也是人道主义精 神的体现。
(2)贝尔蒂应该救迈尔。在贝尔蒂看来,让迈 尔替自己去死有辱自己的人格,因此他用 生命捍卫了人格的尊严。
小说专题复习之情节
梳理、概括情节 2
(二)梳理、概括:故事情节、情感情绪 与心理态度变化
①从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寻找线索,抓住重要 场面、重要事件等几方面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②答题时对事件的概括,应按照“何时、何地、 何原因、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材料本 身未涉及的除外,尤其是“何人”“做何事” 不能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