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知识点

合集下载

中级经济师金融-第二章利率与金融资产定价知识点

中级经济师金融-第二章利率与金融资产定价知识点

第二章利率与金融资产定价目录第一节利率的计算【知识点1】利率概述(一)概念利率是借款人在单位时间内应支付的利息与借贷资金的比率。

利率的高低不仅反映了金融市场上资金的借贷成本,而且反映了特定借贷资金的风险溢价。

(二)分类1.按利率的决定方式(1)固定利率(2)浮动利率2.按利率的真实水平(1)名义利率(2)实际利率3.按计算利率的期限单位(1)年利率(2)月利率(3)日利率年利率与月利率及日利率之间的换算公式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360【知识点2】单利与复利(一)单利单利就是仅按本金计算利息,上期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不计入下期本金计算利息。

其利息额是:I>=Prn其中,I为利息额,P为本金,r为利率,n为时间。

在商业银行,所有的定期存款都是按单利计息。

活期存款按复利计息,每个季度计息。

例如:某借款人借款1万元,年利率为6%,借款期限为10个月,按单利计息,则I=10000×(6%÷12)×10=500(元)(二)复利复利也称利滚利,就是将每一期所产生的利息加入本金一并计算下一期的利息。

其中,FV为本息和,I表示利息额,P表示本金,r表示利率,n表示时间。

例题:假设有100元存款,以6%的年利率按复利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6月末的本息和为:=100×(1+0.06/2)=103(元)FV1/2一年后的本息和为:=100×(1+0.06/2)2=106.09(元)FV1一个季度支付一次利息,则=100×(1+0.06/4)4=106.14(元)FV1一个月支付一次利息,则=100×(1+0.06/12)12=106.17(元)FV1小结:如果一年中计息次数增加,到年底本息和会越来越大。

一般来说,若本金为P,年利率为r,每年的计息次数为m,则第n年末的本息和为:(三)连续复利假设本金P在无限短的时间内按照复利计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分节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分节知识点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一)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建立:1.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3.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是带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发展方案。

失败:1856年9月,天京事变发生,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失败原因:1.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2.太平天国的失败还在于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3.太平天国领导人笼统地把信奉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说明他们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缺乏理性的认识。

历史意义:1.他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2.他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太平天国起义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4.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853年《天朝田亩制度》:性质: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是一个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资政新篇》:性质:洪仁玕提出,是第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

内容: 政治: 加强中央集权,制定法律。

经济: 发展近代工业,吸收外国科学技术。

文化: 设新闻官,改革弊政,兴办福利事业。

外交: 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

通商; 强调允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

第二节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自救”活动的兴衰一、洋务运动的兴起(一)洋务派的形成:1.恭亲王亦䜣是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

他提出“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2.冯桂芬对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的表述,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

(完整版)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必背知识点

(完整版)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必背知识点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清单一、物质的分类1. 元素的存在形式有两种,分别是什么?游离态(单质)、化合态(化合物)2.从熔沸点角度看,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何差别?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混合物没有3.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不一定;如氧气与臭氧、石墨与金刚石组成的都是混合物4.从与酸或碱反应的情况看,氧化物是如何分类的。

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2、SO2、SO3、P2O5)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Na2O、CaO)不成盐氧化物:既不与酸反应,也不与碱反应的氧化物(如CO、NO)5.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吗?不一定,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吗?不一定,如CO、NO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吗?是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吗?不一定,如Al2O3、Mn2O76.酸碱盐是如何定义和再分类的?酸的定义: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H+的化合物。

酸可以分为强酸与弱酸;或含氧酸与无氧酸;或一元酸与多元酸;或氧化性酸与非氧化性酸等;碱的定义: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是OH-的化合物。

碱可以分为强碱与弱碱;或一元碱与多元碱等。

盐的定义: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盐可以分为正盐与酸式盐;或可溶性盐与难容性盐等盐的溶解性:钾钠硝铵全都溶,盐酸不溶银亚汞;硫酸难容钡和铅,碳酸只溶钾钠铵;钙银硫酸盐微溶;亚硫酸盐似碳酸。

7. 常见物质俗名和化学式生石灰:CaO 熟石灰:Ca(OH)2 石灰石:CaCO3碱石灰:CaO+NaOH烧碱(苛性钠):NaOH 纯碱(苏打):Na2CO3小苏打:NaHCO38.分散系如何分类的?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类的标准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其中小于1-100nm属于溶液,1-100nm之间的属于胶体,大于100nm的属于浊液。

9.常见的胶体有哪些?云、烟、雾、牛奶、豆浆、河水、血液、有色玻璃等10.胶体有哪些性质?丁达尔效应、聚沉、电泳、渗析使胶体聚沉的方法有哪些?加热、搅拌、加入电解质溶液、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初中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

初中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产生:声音产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

振动的物体叫______。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的振动发声。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声波到达人耳,引起,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交谈,因为。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______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 (填固液气中声速的大小比较)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合______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

练习:1、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

三次声音传播的介质是_____________,传播时间依次为____________.2、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早、晚)_____s(当时空气15℃)。

3、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______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回声是由于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物理第二章电路知识点

物理第二章电路知识点

物理第二章电路知识点一、电路的组成。

1. 电源。

- 提供电能的装置,如电池、发电机等。

电源能维持电路两端有一定的电压,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

2. 用电器。

- 消耗电能的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例如电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等。

3. 导线。

- 连接电路元件,传导电流。

导线一般由金属制成,因为金属是导体,容易导电。

4. 开关。

- 控制电路的通断。

二、电路的状态。

1. 通路。

- 电路处处连通,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用电器能够正常工作。

2. 断路(开路)- 电路在某处断开,电路中没有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

例如导线断了、开关未闭合等情况都会导致断路。

3. 短路。

- 分为电源短路和局部短路。

- 电源短路是指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

电源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等危险。

- 局部短路是指将电路中的某个用电器两端用导线直接连接,这个用电器被短路,电流会绕过该用电器通过导线,其他用电器仍可工作。

三、电路的连接方式。

1. 串联电路。

- 定义: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 特点:- 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通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也必然通过另一个用电器。

-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即I = I_1=I_2=·s = I_n。

-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即U = U_1 +U_2+·s+U_n。

-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R = R_1+R_2+·s+R_n。

2. 并联电路。

- 定义: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

- 特点:- 电流有多条路径,有干路和支路之分。

-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 = I_1+I_2+·s+I_n。

-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 = U_1=U_2=·s = U_n。

-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R)=(1)/(R_1)+(1)/(R_2)+·s+(1)/(R_n),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

(完整版)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知识点总结第一节 需求分析一、需求概述1、需求的含义: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自身的价格;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3)相关商品的价格;4)消费者的偏好;5)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二、需求函数1、含义:Q d =f(P)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公式:Q d =α-β·P3、图形: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Q 与P 成反方向变动。

4、需求定理: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三、需求变动1)需求量的变动:商品自身的价格引起的。

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2)需求的变动: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引起的。

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四、需求弹性1、弹性的一般含义1)公式:弹性=当自变量变化1%时,因变量变化?%。

自变量的变动比例因变量的变动比例2)弧弹性:e=YX X Y ∙∆∆3)点弹性:e=YX dX dY ∙2、需求的价格弹性1)含义: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价格弹性= —价格的变动比例需求量的变动比例2)计算:A 弧弹性:e d = — 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Q P P Q ∙∆∆如要计算需求曲线某两点之间的弹性一般用需求价格弹性的中点公式来求得:e d = — 。

222121Q Q P P P Q ++∙∆∆B 点弹性:e d = — 表示需求曲线上某点的弹性。

Q P dP dQ ∙另外,点弹性也可以用几何方法求得: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都可以通过由该点出发向价格轴或数量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

3)弹性的五种类型:e d >1;e d <1;e d =1;e d =0;e d =∞。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一)温度1. 温度的物理意义: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单位及其规定: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记为℃,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一份就是1℃。

3. 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①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有很多种,我们主要研究的是液体温度计。

②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③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温度计在使用之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根据被测物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测量温度。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应把玻璃泡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温度计放入被测液体中要稍待一会儿,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1.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3)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4)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汽化和液化互为逆过程;升华和凝华互为逆过程。

(5)物态变化中吸热的过程有:熔化、汽化、升华物态变化中放热的过程有:凝固、液化、凝华2. 晶体的熔化(1)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的识别:(2)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在于是否有熔点。

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图中:AB段表示固体升温过程。

此时物质不断吸热升温,保持固态。

BC段表示熔化过程。

此时,物质虽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物质处于固液并存状态。

CD段表示液体升温过程。

此时,物质不断吸热升温,保持液态。

(4)图中B点物体处于固态,C点处于液态。

(5)处于熔点的物质可能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并存状态。

高中必修二 第二章 知识点

高中必修二 第二章 知识点

二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一)平面的基本性质1.平面——无限延展,无边界1.1三个定理与三个推论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有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直线在平面内。

用途:常用于证明直线在平面内.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公理2: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图形语言:推论1:直线与直线外的一点确定一个平面. 图形语言:推论2: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图形语言:推论3:两条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图形语言:用途:用于确定平面。

公理3: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公共点,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直线(两个平面的交线).用途:常用于证明线在面内,证明点在线上.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的转化:(二)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 1.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线的传递公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符号表述: 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异面直线:(1)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异面直线; (2)判定定理:连平面内的一点与平面外一点的直线与这个平面内不过此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范围:;(2)作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平移法. 如右图,在空间任取一点O ,过O 作,则所成的角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特别地,找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时,经常把一条异面直线平移到另一条异面直线的特殊点(如线段中点,端点等)上,形成异面直线所成的角.2.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图形语言:3.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三)平行关系(包括线面平行,面面平行)1.线面平行:①定义: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 共面:a b=A,a//b 异面:a与b异面//,////a b b c a c ⇒PA a P A a A a ααα∉⎫⎪∈⎪⇒⎬⊂⎪⎪∉⎭与异面(]0,90θ∈︒︒'//,'//a a b b ','a b θ,a b //l l A l l αααα⊂⎧⎪=⎧⎨⊄⎨⎪⎩⎩αβαβαβ⎧⎪⎧⎨⎨⎪⊥⎩⎩平行://斜交:=a 相交垂直:②判定定理:(线线平行线面平行)【如图】③性质定理:(线面平行线线平行)【如图】④判定或证明线面平行的依据:(i )定义法(反证):(用于判断);(ii )判定定理:“线线平行面面平行”(用于证明);(iii )“面面平行线面平行”(用于证明);(4)(用于判断);2.线面斜交:①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简称线面角):若直线与平面斜交,则平面的斜线与该斜线在平面内射影的夹角。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名词解释1.结晶度:聚合物中结晶相在全部高聚物物料所占的百分比(重量比或体积比) 。

对于纤维素物料来讲,就是指纤维素构成的结晶区所占纤维素整体的百分数,它反映了纤维素聚集时形成结晶的程度。

2.纤维素的可及度:反应试剂到达纤维素羟基的难易程度。

3.纤维素的反应性:纤维素大分子葡萄糖基环上伯、仲羟基的反应能力。

4.取代度:纤维素分子链上平均每个失水葡萄糖单元上被反应试剂取代的羟基数目。

由于纤维素分子链中每个失水葡萄糖单元上有3个羟基,取代度最大值为3同质多晶体:对某些晶体来讲,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结构,但单元晶胞不同,称之同质多晶体,例如五种结晶变体。

简答题1.为什么纤维素大分子易于形成结晶性结构?重复单元简单、均一;分子表面平整,易于长向伸展;结构单元具有反应性强的侧基,有利于形成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2.五种纤维素如何得到?纤维素Ⅰ,天然存在的纤维素,如细菌纤维素、海藻和高等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纤维素Ⅱ,纤维素Ⅰ经由溶液中再生或丝光化过程得到的晶体变体,不可逆的过程纤维素Ⅲ,纤维素Ⅰ或Ⅱ用液氨或胺(甲胺、乙胺、乙二胺)处理,再将其蒸发掉而得到的变体;可逆纤维素Ⅳ,纤维素ⅠⅡⅢ经由不同方法制得纤维素Ⅹ,由纤维素Ⅰ或Ⅱ在38.0%~40.3%浓盐酸中20℃处理2~4.5小时,用水将其再生得到。

3.纤维素II 的结晶结构及其特点?反向平行链,中心链上的向下的分子链中的-CH2O具有tg构象,四个角链的向上分子链中的-CH2OH具有gt构象,存在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堆砌较稳定,热力学上比纤维素Ⅰ稳定。

4.氢键的形成条件必须要有H,还要有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且有孤对电子,H原子和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的距离在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氢键0.28-0.3nm,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5.结晶区氢键和无定形区氢键的区别结晶区:所有羟基均形成氢键,因此结晶区分子间的结合力强,即氢键结合力强,水分子不易进入,形成永久结合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细胞怎么构成生物体》必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细胞怎么构成生物体》必背知识点汇总
3、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 组织→器官→植物体
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眼虫、大肠杆菌、酵母菌、草履虫、衣藻、 变形虫 2、观察草履虫时,棉花纤维使草履虫得运动速度变慢,利于 观察。从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是因为草履虫需要氧气,都聚集在培 养液的表层。
3、草履虫的结构:(1)胞肛: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 出。(2)食物泡: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期中的食物逐渐被 消化。(3)口沟: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 (4)纤毛: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
5、染色体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的,DNA 是遗传物质,染 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6、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7、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 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遗传物质也是一 样的。如人的某一细胞染色体数是 46 条,分裂 n 次后,新细胞 的染色体数仍是 46 条。
水中旋转前进。(5)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 膜。(6)收集管、伸缩泡: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 排到体外。(7)细胞质(8)细胞核:大核、小核。
4、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鱼类的天然饵料) 也有害(疟原虫、痢疾变形虫、赤潮)。
5、赤潮是水体受到污染,大量含氮、磷的有机物排入海 洋导致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5、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 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
6、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皮肤、 肠胃内壁表面、腺体表面)、结缔组织(骨、血液、韧带)、 肌肉组织(平滑肌、骨骼肌、心肌)、神经组织。
7、人体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 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第二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动物和人体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 精卵。 2、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 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 程叫做细胞分化。 3、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 的细胞群。 4、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 一定功能的结构→系统→动物体或人体

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第二章_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第二章_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第二章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 三个公理:<1)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公理1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2)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2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3)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3作用: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2.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共面直线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3.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公理4作用: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

4.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5.注意点:① a'与b'所成的角的大小只由a、b的相互位置来确定,与O的选择无关,为简便,点O一般取在两直线中的一条上;b5E2RGbCAP②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0, >;③ 当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记作a⊥b;④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有共面垂直与异面垂直两种情形;⑤ 计算中,通常把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6.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1)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2)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3)直线在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7.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8.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9.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简记为: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作用:利用该定理可解决直线间的平行问题。

10.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地理第二章第二节知识点总结

地理第二章第二节知识点总结

地理第二章第二节知识点总结一、沧海桑田。

1. 海陆变迁的实例。

- 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的变动(板块运动),抬升成为高山。

- 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表明该海域曾经是陆地,后来由于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

2. 海陆变迁的原因。

- 地壳的变动:地球内部的力量使地壳发生上升或下降运动,导致海陆变迁。

如板块的碰撞挤压或张裂拉伸。

- 海平面的升降:主要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冷时,冰川面积扩大,海平面下降;气候变暖时,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 人类活动:人类填海造陆等活动也能使海陆分布发生变化,如荷兰的围海大坝。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大陆漂移假说)1. 提出者。

-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

2. 证据。

- 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

- 南美洲和非洲古老地层具有相似性。

- 大西洋两岸的生物有亲缘关系,如鸵鸟不会飞,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但是在大西洋两岸都有分布。

三、板块的运动。

1. 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 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

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 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2. 板块运动的形式及影响。

- 板块张裂: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如东非大裂谷是非洲板块内部的张裂形成的;大西洋是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张裂形成的。

- 板块碰撞挤压:- 当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

如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马里亚纳海沟,而亚欧板块受挤上拱,形成日本群岛等岛弧和台湾山脉等海岸山脉。

- 当两个大陆板块碰撞时,形成巨大的山脉。

六年级科学第二章物质变化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第二章物质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物质变化
1.物质: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2.物质变化: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

3.物理变化:只改变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3.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白糖加热和蜡烛燃烧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4.米饭咀嚼一段时间会变甜的原因:米饭里含有淀粉,唾液里含有淀粉酶,淀粉酶能使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所以变甜了(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5.鉴别食物中含有淀粉:因为淀粉遇到碘酒会产生蓝色的新物质,所以在食物中滴一滴碘酒,如果变蓝,就说明这食物中含有淀粉。

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能听见吱吱的声音,产生大量的气体,用手触摸烧杯感到比原来凉一些。

7.二氧化碳的特点:能灭火、比空气重。

8.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
9.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铁生锈与空气(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氧气)和水有关。

11.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使铁与空气、水隔开。

例如:涂油漆、电镀、喷蜡。

12..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的现象:浸入硫酸铜溶液的铁钉表面有红色的物质(铜)附着,浅蓝色的硫酸铜溶液逐渐变浅。

13.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

14.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属于物理变化:把木材作成椅子等家具、泡茶、制作橙汁饮料等。

②哪些行为属于化学变化:吃食物、生产水泥、放烟花等。

15.蜡烛融化(物理变化)蜡烛燃烧(化学变化)。

物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

物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

物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
第二章的知识点如下:
1. 动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系统内部各物体的动量总
和保持不变。

2. 动量的定义:动量(p)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其速度(v),即p = m * v。

3. 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动量的单位是千克·米/秒(kg·m/s)。

4. 冲量的定义:冲量(J)等于力(F)作用时间(Δt)的产品,即J = F * Δt。

5. 力的作用时间越短,冲量越大。

6. 冲量和动量的关系: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量,即J = Δp。

7. 动量定理:当外力作用于一个物体上时,物体的动量将发生变化。

8. 动量定理的数学表达式:物体受到的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即J = Δp。

9. 动量定理的推论:对于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它们所受到的合外力的冲量相等,即
J1 = J2。

10. 环境对物体的冲量为零:对于一个封闭系统,其内部各物体互相作用产生的合内力的冲量为零。

11. 两个物体间的弹性碰撞:在弹性碰撞过程中,两个物体之间的动能守恒,即初始动能等于最终动能。

12. 两个物体间的非弹性碰撞:在非弹性碰撞过程中,部分或全部的动能被转化为内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初始动能不等于最终动能。

13. 动量和速度的方向:动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的方向相同。

14. 斜面上物体的动量:当物体沿斜面下滑时,物体的动量与其速度的方向相同;当物体沿斜面向上移动时,物体的动量与其速度的方向相反。

这些是第二章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您有帮助!。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提纲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提纲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提纲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溶液的稀释与溶液的配制
一、溶液的浓度计算
1. 浓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2. 溶液的质量浓度计算
3. 溶液的体积浓度计算
4. 原子浓度和物质容积浓度的关系
二、溶液的稀释
1. 稀释的概念
2. 稀释计算方法
3. 稀释后浓度的确定
三、溶液的配制
1. 配制溶液的条件与方法
2. 化学药品的常用浓度单位
3. 溶质与溶液质量的关系
四、溶液的稀释与溶液的配制的实验操作
1. 配制稀溶液的实验操作步骤
2. 稀溶液的制备方法
3. 溶液的配制与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五、溶液的稀释与溶液的配制的实际应用
1. 实际应用中的浓度计算
2. 实际应用中的稀释和配制实验操作
六、溶液的稀释与溶液的配制的相关实验
1. 浓度的测定实验
2. 体积浓度的测定实验
3. 稀释与配制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七、溶液的配制的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1.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 结果的讨论与总结
八、溶液的稀释与溶液的配制的实验报告
1. 实验报告的写作要求
2. 实验结果的呈现
3. 实验过程的描述
4. 结论的总结与讨论。

毛概理论知识点(第二章)

毛概理论知识点(第二章)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学重点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指,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社会最基本的矛盾。

2、毛泽东关于中国近代革命性质的分析和判定。

(1)中国的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革命的敌人主要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3)革命的任务是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4)革命有时还要有资产阶级参加;(5)革命的目的不是针对民族资本主义及其私有财产。

因此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3、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4、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概括。

中共“一大”提出建立劳农专制的国家思想;党的“二大”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党的“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1926年前后,党逐渐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党逐渐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更加成熟;抗日战争胜利后,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动力、对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主要包括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保护民族工商业。

第二章动与静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动与静知识点总结
(3)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______,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四、时间的测量:
1、单位:秒(S)
2、测量工具:古代: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
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变形,
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单位大。
换算:1m/s=3.6km/h。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
速度图象:
Ⅱ变速运动:
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____________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课题
第二章动与静
教学目标
理解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重点、难点
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进行分析
考点及考试要求
中考填空以及运动计算
教学内容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中级经济师第二章领导行为知识点复习笔记

中级经济师第二章领导行为知识点复习笔记

第二章领导行为【本章概览】第一节领导理论知识点一:导言★【主要内容】1.领导是能够影响群体、影响他人进而完成组织目标的人。

2.领导具有两个特征:第一,领导必须具备影响力;第二,必须具备指导和激励的能力。

3.领导力的来源:领导的影响力主要来源于组织的正式任命。

也可以从其他方面获得,如:生产班组中技能水平最高、经验最丰富的员工往往对其他员工具有非正式的影响力。

知识点二:特质理论★传统特质理论主要观点:(1)领导具有某些固定的特质,并且这些特质是与生俱来的;(2)只有先天具备某些特质的人才可能成为领导。

关于卓越的领导的特质的不同观点人物吉伯斯道格迪尔观点(1)身强力壮(2)聪明但不能过分聪明(3)外向有支配欲(4)有良好的调试能力(5)自信(1)对所完成的工作具有责任感(2)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充满热情并且能够持之以恒(3)解决问题时勇于冒险并富有创新精神(4)勇于实践(5)自信(6)能很好地处理人力紧张并能够忍受挫折特质理论的缺陷:(1)没有明确各特质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2)没有区分原因和结果。

(与绩效的关系)(3)忽视了情境因素。

(工作的结构性、权力大小等)(4)忽视了下属的需要。

知识点三:交易型和变革型领导理论★★【主要内容】领导类型定义特征交易型领导关注任务的完成及员工的顺从,强调任务明晰度、工作标准及产出。

依靠组织奖励、惩罚影响员工绩效(1)奖励:员工努力或员工绩效高,会被奖励(2)差错管理(积极型):及时观察背离标准行为并修正(3)差错管理(消极型):背离标准行为时才进行干预(4)放任:放弃管理,不做出决策变革型领导(1)强调理想与组织价值观来激励追随者们(2)为组织制定明确的愿景(3)通过领导风格来影响员工和团队的绩效(1)魅力:描述愿景,给予员工自豪感、尊敬和信任(2)激励:以高期望激励员工(3)智慧型刺激:谨慎、理性且智慧性解决问题(4)个性化关怀:个性化的以人为本,提供培训与建议【主要内容】研究结论:伯恩斯认为,交易型领导风格是一种相对平庸的管理模式;变革型领导才能在革新和变化中创造超额绩效。

物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一、曲线运动。

1. 曲线运动的条件。

- 当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 例如,平抛运动中,物体只受重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而物体的初速度是水平方向的,合外力与初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做曲线运动。

2. 曲线运动的特点。

- 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二、平抛运动。

1. 平抛运动的概念。

- 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的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2. 平抛运动的分解。

- 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_x = v_0(v_0为初速度),位移x = v_0t。

- 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v_y=gt,位移y=(1)/(2)gt^2。

3. 平抛运动的速度和位移。

- 合速度:v = √(v_x)^2+v_{y^2}=√(v_0)^2+(gt)^2,方向tanθ=(v_y)/(v_x)=(gt)/(v_0)(θ为合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 合位移:s=√(x^2)+y^{2}=√((v_0t)^2)+((1)/(2)gt^{2)^2},方向tanα=(y)/(x)=(frac{1)/(2)gt^2}{v_0t}=(gt)/(2v_0)(α为合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三、圆周运动。

1. 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 线速度。

- 定义:物体做圆周运动通过的弧长Δ s与所用时间Δ t的比值,v=(Δ s)/(Δ t)。

- 单位:m/s。

- 方向:沿圆周的切线方向。

- 角速度。

- 定义:连接物体与圆心的半径转过的角度Δθ(弧度制)与所用时间Δ t的比值,ω=(Δθ)/(Δ t)。

- 单位:rad/s。

- 周期。

- 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T=(2π r)/(v)(r为圆周运动的半径),也可表示为T = (2π)/(ω)。

- 单位:s。

- 频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
1、观察蜗牛借助进行观察。

蜗牛喜欢生活在的地方,以为食。

2、蜗牛有觉、觉、觉、觉,但无。

3、生物:①.有能②.能生长③.能进行(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④.一般由构成(除病毒)⑤.对外界刺激有反应⑥.有和变异的特性⑦.能并影响环境。

4、动物与植物的区别:获取营养方式不同,①动物需要;②植物能,自己制造营养。

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利用水、二氧化碳,在光照条件下,在植物体内的一个结构—中合成自身需要的营养物质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放出氧气。

5、罗伯特。

胡克发现。

细胞学说的内容:所有的和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构成;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由分裂产生的。

8、细胞结构:(1),功能
(2),功能(3),含有
(4)、,内有(5)、,内含,进行的场所(6)、,功能
9、显微镜的构造:(1)、(2)、(3)、
(4)、(5)、(6)、(7)、
(8)、(9)、(10)、(11)、
(12)、(13)、(14)、
10、显微镜的使用包括:
a.安放:左手托,右手握,镜筒在,镜臂在,放在左前方。

b.对光:转动,使正对通光孔,再转动,让对准通光孔。

通过目镜观察,同时睁开,调节(光线亮时用,光线暗时用),看到一个视野。

c.放片:把要观察的物体放在上,两端用压住,要观察的物体要正对;
d.调焦:①眼睛盯住,向前转动,使镜筒慢慢,物镜靠近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②朝目镜内注视,右眼张开,慢慢向调节,使镜筒慢慢,直到,再转动,使物像更加清晰。

1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X;
12、显微镜里看到的像是。

(上下左右全颠倒)注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如果物象在视野的左下方,要移到视野中央,则应将装片往移动。

13、使用高倍物镜的方法:在下,把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正中心,然后,使对准,再稍微调节,即可看到进一步放大的物像。

14、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①用纱布把载玻片擦干净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③用镊子撕下一小片洋葱表皮④把洋葱内表皮浸入清水中⑤盖上盖玻片()防止气泡产生⑥在盖玻片一侧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

15、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注意:在载玻片上滴一滴,(避免上皮细胞吸水胀破)
染色:滴加
16、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可能是因为
,应该;有黑色圆圈,可能是因为,应该。

17、细胞分裂:一个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
分裂成的过程。

18、细胞分裂时,最显著的特点是母细胞核内会出现(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最后它会到两个子细胞中。

19、细胞分裂的结果是:对于单细胞生物,细胞数目,使得个体数目;对于多细胞生物,细胞数目但个体数目。

(填“增加”“减少”“不变”)20、细胞的生长:刚分裂的子细胞大小一般只有,它们能,合成,不断长大的过程。

其结果是使。

21、细胞分化:细胞分裂成子细胞后,有的子细胞长大后继续分裂,有的子细胞则发生变化。

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的细胞,即形成。

22、人体与许多生物一样,都来自一个细胞——受精卵。

人体复杂的结构是受精卵不断、和的结果。

23、许多相似,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形成组织。

24、植物组织:(看下图填空)
A B C E
D
组织名称
序号功能分布
保护组织 A 保护表皮
叶肉

根、茎等的顶端
输导组织输送水分、无机盐及营养物质叶脉(导管、筛管)25、动物组织
动物组织序号结构特点分布功能
由排列密集的构成皮肤、内脏器官的表面和体内各种管腔的内表面
结缔组织细胞间隙,细胞
间质,形态多样,
分布
由构成分三种:人体的四肢、躯体,体内的心脏、胃、肠等
神经组织由构成在

26、皮肤由外到内分为三层:。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
表皮由构成;血液由构成;神经末梢、触觉小体由构成;立毛肌由构成。

27、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1)营养器官:(2)生殖器官:
28、由多种按照组合在一起的、具有的结构称为器官。

29、消化系统包括和,消化道有,
消化腺有。

30、系统是功能相近的按照排列在一起,共同完成的结构;如所有的消化器官的总称为,人体有八大系统,分别是
这八大系统是通过和的调节下而协同工作的。

各个系统相互联系,使得人体形成一个整体,并能及时对环境作出反应。

31、人体的结构层次:;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32、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大约有125万多种,根据动物体内有无,分为
33、林耐的生物学分类等级(从高到低):。

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

随着分类等级由大到小,生物的共同特征越来越,亲缘关系越来越,生物的种类越来越。

36、整个动物界中,分布最广、最高等的是,最低等的是,种类和个体数量最多的类群是。

37、幼体发育首先摆脱水的环境,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是
38、昆虫属于节肢动物,它的身体分为三部分,胸部一般有对翅,对足,体表有。

39、单细胞生物:个体
,全部生命活动在 内完成,一般生活在 。

40、单细胞植物: 。

细胞内有 ,靠 制造养料。

41、单细胞动物: 。

无 ,靠 摄取现成的养料。

44、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别是 ,外形上虽然两者没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头部呈 , ,尾部 的蛇常常是毒蛇。

45、在多种多样的多细胞生物中,最早出现的陆生植物为 ,最早出现的植物为 ,最高等的植物为 ,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为 ,种类最多的动物为 。

46、大多数生物的灭绝都是 造成的。

47、为了保护资源,特别是为了保护 和具有代表性的 ,国家划出了一定的保护区域,这样的地区叫做 。

48、检索表是根据 ,按其 分为两组;然后再按 ,继续分 ,如此 ,越分越细,直至 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