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型集成电路的工艺与图设计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pptx
第29页/共155页
1)P阱CMOS集成电路工艺过程简介
一、硅片制备 二、前部工序
Mask 掩膜版
CHIP
29
第30页/共155页
• 掩膜1: P阱光刻
Si-衬底
P-well
具体步骤如下: 1.生长二氧化硅:
SiO2
Si-衬底
30
第31页/共155页
2.P阱光刻: 涂胶、掩膜对准、曝光、显影、刻蚀
§1 双极型(NPN)集成电路工艺 (典型的PN结隔离工艺)
1
第2页/共155页
思考题
1.与分立器件工艺有什么不同? 2.埋层的作用是什么? 3.需要几块光刻掩膜版(mask)? 4.每块掩膜版的作用是什么? 5.器件之间是如何隔离的? 6.器件的电极是如何引出的?
2
第3页/共155页
1.衬底准备 2.第一次光刻——N+隐埋层扩散孔光刻
18
第19页/共155页
1.P阱CMOS工艺
P阱CMOS工艺以N型单晶硅为衬底, 在其上制作P阱。NMOS管做在P阱内, PMOS管做在N型衬底上。
19
第20页/共155页
P阱CMOS工艺
电连接时,P阱接最负电位,N衬底接最正 电位,通过反向偏置的PN结实现PMOS器件和 NMOS器件之间的相互隔离。P阱CMOS芯片剖 面示意图见下图。
艺有时已不满足要求,双阱工艺应 运而生。
26
第27页/共155页
双阱CMOS工艺
• 通常双阱CMOS工艺采用的原始材料是在 N+或P+衬底上外延一层轻掺杂的外延层, 然后用离子注入的方法同时制作N阱和P阱。
27
第28页/共155页
双阱CMOS工艺
集成电路中的双极性和CMOS工艺
集成电路是将多个器件及其之间的连线制作在同一个 基片上,使器件结构和分立元件有所不同,即产生寄生的 有源器件和无源器件。寄生效应对电路的性能有一定的影 响,下图是做在一个基片上的两个双极性晶体管,它们之 间会相互影响,因此各个元件之间的隔离是集成电路中必 须考虑的问题。
(3)集成电路中进行隔离的方法
N阱光刻:
涂胶 光源
腌膜对准
曝光
显影
刻蚀(等离子体刻蚀)
去胶
N阱掺杂:
P+
N-well
P掺杂(离子注入)
去除氧化膜
3、光刻2---有源区光刻
N-well
SiO2隔离岛
N-well
N+ P-Si
N+
P+
N-well
P+
淀积二氧化硅与氮化硅 光刻有源区 场区氧化 去除有源区的氮化硅与二氧化硅
E P+ n+
B
C
S
C
B
E
n+
p
n+
n
n+ P+ n+
n
p
n+
P+
P-Si
二、双极性工艺流程
典型的pn结隔离工艺是实现集成电路制造的最 原始工艺,迄今为止产生的双极型集成电路制造 工艺都是在此基础上为达到特定的目的增加适当 的工序来完成的。这里以pn结隔离的npn晶体管的 形成过程为例,介绍双极型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
在光刻接触孔后,若 采用金属铝作为电极引 线,则需要进行铝的淀 积。
9:第六次光刻----反刻铝
此次反刻的目的是 在不需要铝线的地方 将上步工艺中淀积的 铝刻蚀掉。
双极型集成电路器件具有速度高、驱动 能力强、模拟精度高的特点,但是随着集 成电路发展到系统级的集成,其规模越来 越大,却要求电路的功耗减少,而双极型 器件在功耗和集成度方面无法满足这些方 面的要求。CMOS电路具有功耗低、集成度 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下面就对CMOS 进行简要讲解。
双极型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双极型集成电路(Bipolar)制造工艺双极集成电路基础有源器件:双极晶体管无源器件:电阻、电容、电感等双极IC:数字集成电路、模拟和微波集成电路特点:速度快、稳定性好、负载能力强新型双极晶体管:异质结双极晶体管多晶硅发射极双极晶体管B E C•埋层•外延层•隔离区•基区•发射区和集电区•金属化PN结隔离的NPN晶体管•钝化层•几个概念–有源区:硅片上用于制造元器件的区域–场区:没有制作元器件的区域•埋层•外延层•隔离区•基区•发射区和集电区•金属化•钝化层介质(厚氧化层)隔离的NPN晶体管如何制造双极晶体管?双极晶体管是基于平面工艺,在硅表面加工制造出来的元器件隔离方法:PN结隔离、PN结对通隔离、介质—PN结混合隔离、全介质沟槽隔离PN结隔离PN结对通隔离轻掺杂的外晶体管延层PNP晶体管(横向PNP和衬底PNP)C EN C EB B P PP P横向PNP晶体管B EP CN+N+ N-epiP-subs衬底PNP晶体管pn结隔离SBC结构工艺流程pn结隔离SBC结构工艺流程n+埋层的设计n+埋层的两个作用①减小晶体管收集区串联电阻②减弱寄生PNP管效应考虑二个要点①选固溶度大的杂质以减小埋层的电阻率②选扩散系数小的杂质以减小后续高温工艺中n+埋层向外延层的扩散外延生长的设计外延层电阻率隔离区的设计z确保p+隔离扩散穿透整个n型外延层,和p型衬底相通z隔离扩散过程中外延层的下推距离集电极深接触的设计①进一步降低集电极串联电阻②集电极欧姆接触穿透外延层和埋层相连③使用“磷穿透”工艺两个不利因素:①增加工艺的复杂性n+②加大集电极和基区之间的距离基区形成的设计考虑z为提高电流放大倍数β值和减小基区渡越时间,要求基区宽度W小,基区的掺杂浓度N低b b太低时,在较高工作电压下,集电结和发射结z Nb空间电荷区容易相连会造成穿通现象,而且低Nb 也会加大基区电阻.小到一定限度,也要求提高基区的浓度防止基z Wb区穿通依据实际情况折衷考虑。
双极工艺
V型槽介质隔离互补双极工艺
• 优点是在体硅上制造晶体管的传输特性比 在外延硅层上制造的晶体管要好得多,寄生 电容也大大降低,
• 最大的缺点是集成度低,单晶材料的磨抛 处理也很困难,限制了该技术的发展
36
互补双极工艺技术的重大突破
• 目前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NS)实现了互 补双极工艺技术的一项重大破——VIP10。 互补双极晶体管无论采用 NPN 还是 PNP 设计,均较其他晶体管更能为新一代的高性 能、高速度放大器提供所需的功能
• BCD是一种单片集成工艺技术。1986年由 意法半导体(ST)公司率先研制成功,这 种技术能够在同一芯片上制作双极管 Bipolar-CMOS-DMOS 器件,称为BCD 工艺
28
BCD工艺
• BCD工艺把双极器件和CMOS器件同时制 作在同一芯片上。它综合了双极器件高跨导、 强负载驱动能力和CMOS集成度高、低功耗 的优点,使其互相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 点。
集电区 (N型外延层)
C
S
P+
n+
p
n+
P+
n-epi
n+-BL
P-Si
四层三结结构的双极晶体管
衬底(P型)
双极集成电路元件断12 面图
EB
C
S
P+
n+
p
n+
P+
n-epi
n+-BL
P-Si
等效电路
B(p) pnp
E(n+)
npn C(n)
S(p)
双极集成电路等效13电路
采用双极工艺制造集成电路
9
双极集成电路中元件的隔离
双极型电路
双极型电路
在半导体内,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两种极性的载流子(空穴和电子)都参与有源元件的导电,如通常的NPN或PNP双极型晶体管。
以这类晶体管为基础的单片集成电路,称为双极型集成电路。
以通常的NPN或PNP型双极型晶体管为基础的单片集成电路。
它是1958年世界上最早制成的集成电路。
双极型集成电路主要以硅材料为衬底,在平面工艺基础上采用埋层工艺和隔离技术,以双极型晶体管为基础元件。
按功能可分为数字集成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两类。
在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电路形式,典型的双极型数字集成电路主要有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TTL),发射极耦合逻辑电路(ECL),集成注入逻辑电路(I2L)。
TTL电路形式发展较早,工艺比较成熟。
ECL电路速度快,但功耗大。
I2L电路速度较慢,但集成密度高。
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相比,双极型集成电路速度快,广泛地应用于模拟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
双极型集成电路是最早制成集成化的电路,出现于1958年。
双极型集成电路主要以硅材料为衬底,在平面工艺基础上采用埋层工艺和隔离
技术,以双极型晶体管为基础元件。
它包括数字集成电路和线性集成电路两类。
BiCMOS集成电路的基本制造工艺
半导体集成电路
1 以双极工艺为基础的P阱BiCMOS工艺
半导体集成电路
2 以双极型工艺为基础的双埋层双阱BiCMOS器件剖面图
• 这种结构的特点是采用N+及P+双埋层双阱 结构,采用薄外延层来实现双极器件的高截止 频率和窄隔离宽度。 • 此外,利用CMOS工艺的第二层多晶硅做双极 器件的多晶硅发射极,不必增加工艺就能形成 浅结和小尺寸发射极。
半导体集成电路
小结:
BiCMOS工艺是把双极器件和CMOS器件制做在 同一芯片上。它综合了两种器件的优点,给高速 度、高集成度、高性能的LSI及VLSI 的发展开辟 了一条新的道路。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BiCMOS工艺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CMOS工 艺为基础的;另一类是以标准双极工艺为基础的。 以标准双极工艺为基础的BiCMOS工艺对保证器 件中的双极器件有利。影响BiCMOS工艺器件性 能的主要是双极部分,因此以标准双极工艺为基 础的BiCMOS工艺用得较多。
3 采用多晶硅发射极以提高速度; 4 在P阱中制作横向NPN管,提高NPN管使用范 围。
半导体集成电路
横向NPN
B
C
E
C
D
G
S
C
G
C
P+ N+ N+ N+
P阱
N+
P阱
N+
P+
P+
N-—SUB
半导体集成电路
2 N阱CMOS为基础的BiCMOS
主要缺点:
NPN管的 集电极串连电 阻太大。
半导体集成电路
保证CMOS器件性能 保证双极器件性能
半导体集成电路
BiCMOS工艺分类
• BiCMOS工艺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分
双极型功率集成电路设计探讨
8 94 4 70 9 O 33 1 -0 0 .5 4 .7 E— 4 -1 E 6
80 0 7 3 5 O 3 5 5 -0 . 2 1一 4 .2 E 6
从 表 1中可 以看 出 , 同条 宽 的 电阻 , 电阻方 块值 有 不 其 所偏差 , 般条 宽大 的误 差会小 一些 。三 种 电阻 的 P型杂 一 质注入 浓 度从高 到低 为 :P 、B 、ML, 度越 低 , 温度 P L P SP 浓 其
2 1 年第 3 02 期 安 徽 电子信 息 职业 技 术 学 院学 报 N . 2 1 0 0 2CLEF ER I& FM ITH LYG n r o 0V 1 0 O NO NI CI L LG COC I R TN C OG eea N . o. U AF H AO E E T N N AO EN O A V N O OL S O l 6 1 1
近于 0 因此是 现在 的主流 。 ,
口
16 0一 02×1 .
( .) 11
- o8 .6× 1 0
c
(. 1 2)
早在 C S MO 集成电路之前 ,主要流行 的是双极
O =- mV/ c T 2 。
( .) 13
+K O r V
.
:o
(. 14)
特性越 差 。
系数 , 典型值是一 m / 一般认为二极管常 2 V ℃,
种带 隙基准 源 时 , 就要 尽量 考虑 到 以上 的这些 问题 ,
通过线路和版图的设计 , 使其影响最小。 1 表 是无锡
方向 : 号与信息处理 。 信
圜困固囫
方 菁 — 极 功 集 电 设 探 —双型率成路计讨
第八章双极型集成电路1
2020/7/13
47
接触孔和通孔
金属2
金属1
金属1
通
孔
接触 孔
金属2
2020/7/13
48
补充2:芯片封装工艺
2020/7/13
49
(1)封装工序流程
2020/7/13
50
(2)管芯分割工艺
2020/7/13
51
(3)芯片粘贴
2020/7/13
52
(4)引线键合
2020/7/13
53
(5)模压(塑封) (6)封装分类
• 氮化硅的化学气相淀积:中等温度(780~ 820℃)的LPCVD或低温(300℃) PECVD方法 淀积
2020/7/13
41
3、物理气相淀积(PVD)
• 蒸发:在真空系统中,金属原子获得足够的 能量后便可以脱离金属表面的束缚成为蒸汽 原子,淀积在晶片上。按照能量来源的不同 ,有灯丝加热蒸发和电子束蒸发两种
• 热分解淀积法
2020/7/13
32
进行干氧和湿氧氧化的氧化炉示意图
2020/7/13
33
2020/7/13
34
2、化学气相淀积(CVD)
• 化学气相淀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通 过气态物质的化学反应在衬底上淀积一层薄膜材 料的过程
• CVD技术特点:
– 具有淀积温度低、不消耗衬底材料、薄膜成分 和厚度易于控制、均匀性和重复性好、台阶覆 盖优良、适用范围广、设备简单等一系列优点
• 作为集成电路的隔离介质材料
• 作为电容器的绝缘介质材料
• 作为多层金属互连层之间的介质材料
• 作为对器件和电路进行钝化的钝化层 材料
简述双极型集成电路的工艺流程
简述双极型集成电路的工艺流程英文回答:Bipolar Integrated Circuit Fabrication Process.The fabrication process of bipolar integrated circuits involves several key steps, including:1. Substrate Preparation: The process begins with preparing the silicon substrate by cleaning and oxidizing it to form a thin layer of silicon dioxide (SiO2).2. Epitaxial Layer Formation: An epitaxial layer of silicon is deposited on the substrate to create a region with controlled electrical properties suitable for transistors.3. Isolation Diffusion: Boron or phosphorus ions are diffused into the substrate to create isolation regions, separating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the circuit.4. Base Diffusion: Boron or phosphorus ions arediffused into selected regions to form the transistor base regions.5. Emitter Diffusion: Phosphorus or arsenic ions are diffused into the base regions to form the transistor emitter regions.6. Contact Formation: Metal contacts are deposited and patterned to connect the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the circuit.7. Passivation: A layer of silicon nitride or polyimide is deposited to protect the circuit from external contaminants.8. Packaging: The circuit is encapsulated in a protective package to provide mechan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中文回答:双极型集成电路的工艺流程。
双极型集成电路工艺
双极型集成电路工艺(详案)各位同学:大家好!本节课将给大家介绍双极型集成电路的制造方法和过程,也就是制作工艺。
首先我们作一些必要的知识准备,来复习一下集成电路的相关知识。
广义的集成电路通俗的讲就是我们常说的芯片,它是将若干电子元件制作在一块单晶硅片上,并用金属或多晶硅互联线将它们连结起来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电路,这些半导体电子元件包括:双极型晶体管、场效应管、二极管、电阻、电感、电容等。
世界上第一块IC 是由仙童半导体公司的Robert Noyce 和德州仪器公司的Jack Kilby 于是1959年分别独自发明的。
集成电路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很多分类。
最常见的是按照处理信号的连续性来分类,可分为模拟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处理的是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而数字集成电路处理的则是时间与幅度取值都离散的数字信号。
还有一种分类方法是按构成集成电路的有源元件的种类来划分的,若构成电路的有源元件只有双极型晶体管,则为双极型集成电路;若构成电路的有源元件只有MOS 管(场效应晶体管),则为MOS 集成电路;若电路中既有双极型晶体管,又有MOS 管,则为BiCMOS 集成电路。
以上我们简单介绍了集成电路的划分,生产每一种集成电路都需要相应的制造工艺,比如双极型集成电路需要双极型集成电路工艺,MOS 集成电路需要MOS 工艺,而BiCMOS 集成电路则需要的相应的BiCMOS 工艺等等。
双极型集成电路工艺是所有集成电路工艺中最早发明的,尽管受到CMOS 工艺的巨大挑战,它仍然在高速、模拟、功率等类型的电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双极型集成电路工艺按其所采用的隔离类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采用介质隔离,也即在器件之间制备P-N 结作电隔离区,一类采用自然隔离。
采用介质隔离双极型集成电路工艺制作的电路有TTL(晶体管—晶体管逻辑) 电路、ECL(射极耦合逻辑)电路、STTL (肖特基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等,而I 2 采用P-N 结作介质隔离的双极工艺按照制作的晶体管结构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三种类型,即标准的埋入集电极晶体管工艺(SBC ),集电极扩散隔离晶体管工艺(CDI ),三重扩散晶体管工艺(3D )。
集成电路工艺和版图设计参考
0.5 m 、 0.35 m -设计规范(最小特征尺寸)
布线层数:金属(掺杂多晶硅)连线旳层数。
集成度:每个芯片上集成旳晶体管数
12/9/2023
2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IC工艺常用术语
净化级别:Class 1, Class 10, Class 10,000 每立方米空气中含灰尘旳个数 去离子水 氧化 扩散 注入 光刻 …………….
互补对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特点:低功耗
VDD
C
PMOS
Vi
Vo
I/O
NMOS
VDD I/O
VSS
VSS CMOS倒相器
12/9/2023
C
CMOS传播门
22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VDD
S
D
P+
P+
N-Si
VG
Vo
D n+
S
VSS
n+
P-阱
CMOS倒相器截面图
12/9/2023
CMOS倒相器版图
双极IC 半导体IC MOSIC
NMOS IC PMOS IC CMOS IC
BiCMOS
12/9/2023
18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MOS IC及工艺
MOSFET —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
—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Hinkle.
12/9/2023
15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Here we are looking at the Incoming material disposition racks
双极工艺带隙电路结构
双极工艺带隙电路结构
双极工艺带隙电路(Bipolar Processwith Bandgap Circuit)是一种在集成电路设计中常用的技术,用于提供稳定的基准电压。
这种电路结构结合了双极工艺(Bipolar Process)和带隙电路(Bandgap Circuit),能够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产生稳定的参考电压。
以下是双极工艺带隙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1.基准电压源:双极工艺带隙电路中的基准电压源是通过带隙电路生成的。
带隙电路是一种能够在不同温度下产生稳定参考电压的电路,通常基于晶体管的特性。
带隙电路的输出电压与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因此非常适合用作基准电压源。
2.放大器:带隙电路的输出电压被输入到一个放大器中。
放大器的作用是放大带隙电路的输出,并将其传递给其他电路或器件。
3.反馈回路:为了稳定基准电压源的输出,通常会将放大器的输出通过反馈回路返回到带隙电路中,以调节带隙电路的工作点,从而稳定输出电压。
4.温度补偿电路:双极工艺带隙电路通常还包括一些温度补偿电路,用于进一步提高基准电压源的稳定性。
这些温度补偿电路可以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调整带隙电路的工作状态,以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总的来说,双极工艺带隙电路结合了双极工艺和带隙电路的优点,能够提供高精度、低漂移的基准电压源,适用于各种集成电路
设计中对稳定参考电压的需求。
第6章集成注入逻辑I2L电路
CH6 集成注入逻辑(I2L)电路 12
6.3.2 I2L电路分析
VL=VOH-VOL≈0.65V 此时QP管的 VCBP=VB≈0.05V, VBEP≈0.7V。 因此,当输入为0时,PNP处于临界饱和。
从以上分析可知,QP管始终处于深饱和与临界饱 和之间,其集电极电流在QN1的集电极和QN2管的基极 之间流动。
CH6 集成注入逻辑(I2L)电路 6
6.3 I2L电路分析
即
a 2a
4
3
所以I2L电路正常工作的条件为
(6.4)
b
N
a 4
2N
1
0a
0
3
(6.5)
CH6 集成注入逻辑(I2L)电路 15
2.负载能力
由(6.5)式可知,I2L电路的扇出数N0为
N b NPN
0
2
(6.6)
由于I2L电路中的NPN管是倒置运用,其电流增益b 较小, 所以I2L电路的负载能力不大。
电 压 (VBE,th≈0.6V) 时 , PNP 管 导 通 , 正 向 注 入 电
流IP流向B点,到达B点后 IP的流向取决于前级的输 出状态。
EP(VP)
QP
IP B
QN1
VCBP
QN2
图6.2 两I2L门
CH6 集成注入逻辑(I2L)电路 4
6.2.1 当前级的输出为1时的情况
当前级的输出为1时,QN1管截止,注入到B点
典型pn结隔离双极型集成电路的工艺流程
典型pn结隔离双极型集成电路的工艺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典型PN结隔离双极型集成电路的工艺流程在集成电路的制造过程中,典型PN结隔离双极型集成电路的工艺流程是至关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向展
2020年9月19日4时39分
14
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 六种集成二极管的特性比较
王向展
2020年9月19日4时39分
15
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
二极管接法的选择由电路对正向压降、动态电阻、电容、 存储时间和击穿电压的不同要求来决定。其中,最常用的有两 种: • BC结短接二极管,因为没有寄生PNP效应,且存储时间最
采用了梳状发射极和基极结构,增宽了电流通路的截面 积,允许通过更大的电流,发射区采用狭长条以减小趋边 (集边)效应。
图3.7 功率管的图形
王向展
2020年9月19日4时39分
12
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
§ 3.4 双极型IC中的集成二极管
在IC中,集成二极管的结构除单独的BC结外,通常由晶 体管的不同连接方式而构成多种形式,并不增加IC工序,而 且可以使二极管的特性多样化,以满足不同电路的需要。
王向展
2020年9月19日4时39分
11
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
双基极条图形 是IC中常用的一种图形,允许通过更大的电流,其面积
比单基极条稍大,所以特征频率稍低;但基极电阻为单基极 条的一半,其最高振荡频率比单基极条的高。 型和型集电极图形
增大了集电极面积,其主要特点是集电极串联电阻小, 饱和压降低,可通过较大的电流,一般作输出管。 双极型功率管的版图图形
王向展
2020年9月19日4时39分
2
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
本章重点
1、双极集成电路的寄生效应 2、TTL、S/LSTTL、AS/ALSTTL、ECL电路的
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的分析与比较。
王向展
2020年9月19日4时39分
3
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
§ 3.1 双极型IC的隔离技术
3.1.1 pn结隔离技术
发射极工艺的原理
利用1%HF酸对PSG的腐蚀速度5nm/s,而对SiO2的为 0.125nm/s,1分钟可将300nm的PSG漂尽,而SiO2只去掉 7.5nm,因此E极窗口被“泡”出后,周围的SiO2腐蚀很少。
王向展
2020年9月19日4时39分
8
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
3.2.2 第二代等平面工艺
在等平面I工艺的基础上,将发射极与介质隔离墙相接, 使得器件尺寸和寄生电容,这主要是因为在掩模版和硅片 上刻制长而窄的矩形比刻一个宽度相同但短的矩形容易得多。 所以,等平面II工艺的发射区比等平面I的小,其CBE也小。其 集电区面积比泡发射极工艺小70%以上,比第一代等平面工 艺小40%以上。
王向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20年9月19日4时39分
5
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
3.1.2 等平面隔离技术
利用Si的局部氧化 LOCOS工艺实现pn结 – 介 质混合隔离技术,有利于 缩小管芯面积和减小寄生 电容。
王向展
图3.3 等平面隔离工艺制成的晶体管剖面图和版图
2020年9月19日4时39分
6
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
§ 3.2 双极型晶体管制造工艺
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
第三章 双极型集成电路的工艺与版图设计
§ 3.1 双极型IC的隔离技术
3.1.1 pn结隔离技术
3.1.2 等平面隔离技术
§ 3.2 双极型晶体管制造工艺
3.2.1 泡发射极工艺 3.2.2 等平面II工艺
§ 3.3 集成npn管的版图设计
3.3.1 集成npn管电极配置 3.3.2 典型的晶体管版图图形
§ 3.4 双极IC中的集成二极管
3.4.1 集成二极管的构成方式 3.4.2 集成二极管的剖面示意图
王向展
2020年9月19日4时39分
1
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
§ 3.5 横向pnp、纵向pnp晶体管的结构与特点
3.5.1 横向pnp晶体管 3.5.2 纵向pnp管(衬底pnp晶体管)
§ 3.6 双极型IC对材料、工艺的要求 § 3.7 双极工艺版图设计的一般规则 § 3.8 微电子集成电路的可测性设计
短,正向压降低,故一般DTL逻辑的输入端的门二极管都 采用此接法。 • 单独的BC结二极管,因为不需要发射结,所以面积可作得 很小,正向压降也低,且击穿电压高。
王向展
2020年9月19日4时39分
16
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
§ 3.5 横向pnp、纵向pnp晶体管的结构与特点 3.5.1 横向pnp晶体管
图3.4 双极晶体管制造工艺演变 (a) 平面工艺 (b) 泡发射极工艺 (c) 等平面工艺 (d) 第二代等平面工艺
王向展
2020年9月19日4时39分
7
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
3.2.1 泡发射极工艺
在发射区扩散后,用1%的HF酸“泡”(漂洗)出发射区 扩散窗口(包括发射极接触孔),此窗口即为E极接触孔,晶 体管尺寸减小,进而CBC、CBE,可与浅结工艺配合制出高 速、高集成度的IC。但由于Al在Si中的“渗透”较强,易造 成EB结短路,因此需采用新的多层金属化系统。
目的是使做在不同隔离 区的元件实现电隔离。 • 为降低集电极串联电阻rCS, 在P型衬底与n型外延之间 加一道n+埋层,提供IC的 低阻通路。 • 集电极接触区加磷穿透扩 散(应在基区扩散之前进 行) • 可采用对通隔离技术 图3.1 IC的结构 (a) 半导体IC (b) 混合IC (c) 等效电路
3.4.1 集成二极管的构成方式
图3.8 集成二极管的构成方式
王向展
2020年9月19日4时39分
13
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
3.4.2 集成二极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3.9 集成二极管的剖面图 (a) Vcb=0 (b) Ic=0 (c) Vcc=0 (d) Veb=0 (e) Ie=0 (f) 单独BC结
王向展
2020年9月19日4时39分
4
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
对通隔离技术
在n+埋层扩散后,先进行p+浓硼下隔离扩散,去除氧化层 后,生长n型外延,然后在进行p+浓硼上隔离扩散的同时,做 纵向pnp管的发射区扩散,这样可缩短扩散时间,使横向扩散 尺寸大为降低,节省了芯片面积。
图3.2 对通隔离技术示意图
王向展
2020年9月19日4时39分
9
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
§ 3.3 集成npn管的版图设计 3.3.1 集成npn管电极配置
图3.5 集成npn管电极配置实例
王向展
2020年9月19日4时39分
10
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
3.3.2 典型的晶体管版图图形
图3.6 典型晶体管图形 (a) 双基极条管 (b) П 型集电极管(c) Γ 型集电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