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治疗学的名词解释
临床药物治疗学名词解释
![临床药物治疗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bd5bb6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1c.png)
临床药物治疗学名词解释临床药物治疗学是研究化学药物、生物药物、草药及其他疗法对人体疾病的治疗作用、剂量、疗程、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临床药物治疗学中常用的名词解释:1. 药物治疗:指使用药物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过程。
2. 剂量:是指给予患者的药物的量。
剂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和代谢情况等因素来确定。
3. 疗程:是指药物治疗的时间长度。
不同疾病和药物治疗方案会有不同的疗程。
4. 药物相互作用:当两种或更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其效果可能会相互影响。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增加或减弱药物的疗效,甚至导致不良反应。
5. 不良反应:指使用药物后产生的意外的或有害的反应,包括副作用和过敏反应等。
6. 安全性:评估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安全情况,包括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的耐受性和适应性等。
7. 疗效:指药物治疗的效果,如病情的改善、疾病的治愈或缓解等。
8. 药物代谢:药物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转化为可溶性物质,通过尿液、粪便或呼吸排出体外的过程。
9. 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10. 药物药效学:研究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效果等。
11. 药物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包括药物的选择、剂量和疗程等。
12. 药物调整:根据患者的生理状态、年龄、性别等因素,对药物的剂量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13. 启始剂量:治疗开始时给予的药物剂量,通常是较低的剂量,以逐渐适应患者的身体。
14. 维持剂量:在治疗初期后,为了保持疗效,给予的药物剂量。
15. 治愈:指疾病完全消除,患者恢复到健康状态。
临床药物治疗学通过对药物治疗的研究,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药物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疾病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并为药物的研发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推动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发展与进步。
临床医学的名词解释
![临床医学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4d8d91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1.png)
临床医学的名词解释
临床医学是指在医学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应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的实践性学科。
以下是相关名词解释:
1. 诊断:确定疾病种类和病情的过程,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
2. 治疗:对病情进行干预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方式。
3. 预防:通过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减少病例的发生,包括疫苗接种、健康教育和环境卫生改善等方面。
4. 临床试验:对新药物或治疗方法进行实验和评价的过程,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和观察性研究等。
5. 临床指南:对某种疾病治疗的指导性文献,包括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预后评估等方面。
6. 质量控制:对医疗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和评估,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减少错误发生的机制。
7. 临床路径:对某种疾病进行规范化管理的临床指导方案,包括病历记录、诊疗流程和预期结果等方面。
8. 病史采集:对病人的病史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病史和家族史等方面。
9. 体格检查:对病人的生理和病理表现进行详细的检查和分析,包括心、肺、肝、脾、肾和神经系统等方面。
10. 诊断学: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
综合分析和判断的学科。
临床药效学名词解释
![临床药效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3eac80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66.png)
临床药效学名词解释
1. 药物吸收,指药物从给药途径(如口服、注射等)进入体内
的过程。
吸收速度和程度会影响药物的起效时间和药物浓度的峰值。
2. 药物分布,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包括药物在血液中的
浓度、药物在组织和器官中的分布程度等。
药物的分布会影响其在
靶组织或靶器官的药效表现。
3. 药物代谢,指药物在体内被酶系统转化为代谢产物的过程。
药物代谢通常发生在肝脏中,药物代谢的速度和途径会影响药物的
活性、半衰期和副作用。
4. 药物排泄,指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从体内被排出的过程,主要
通过肾脏的尿液排泄和肝脏的胆汁排泄。
药物排泄的速度会影响药
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和药物的清除速度。
5. 药物相互作用,指当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应用时,它们之间
可能产生的相互影响。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物效果增强或减弱,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6. 药物剂量-效应关系,指药物剂量与其产生的效应之间的关系。
通常剂量增加会导致效应的增加,但存在剂量-效应曲线的饱和效应和剂量依赖性效应等现象。
7. 药物半衰期,指药物在体内消失一半所需的时间。
药物的半衰期决定了药物的给药频率和用药方案。
以上是临床药效学的一些常见名词解释,它们帮助我们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代谢和效果,从而更好地应用和评估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临床药物治疗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临床药物治疗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b853ff8880eb6294dd886c98.png)
名词解释
药物相互作用
细胞色素P450酶系
支气管哮喘
贫血
药物基因组学
药物治疗学
临床药物治疗学
药物过度治疗
治疗不足:
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药物治疗的经济性
治疗药物监测(TDM)
药物不良反应(ADR)
药物不良事件(ADE)
范科尼综合征
B型药物不良反应
开关现象
周期特异性药
剂量密度化疗:
简答及问答题
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对策
妊娠期用药原则
2006版GINA指南设定成功的哮喘管理目标
抑酸药物的分类和代表药
试论述肝硬化患者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应考虑哪几个方面?
什么叫治疗药物监测?哪些药物要进行监测?
患者对治疗方案不依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常用降压药物有哪几类?
心绞痛应临床表现与分型?
心功能不全的分级与诊断标准?
Graves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鉴别诊断?
慢性肾衰的临床表现在哪些方面?
简述下列药物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各起何种作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临床药物治疗学
![临床药物治疗学](https://img.taocdn.com/s3/m/790e4c7f6c85ec3a87c2c5b7.png)
一、名词解释1、治疗窗:产生最小治疗效应的血药浓度称治疗阈,而出现机体能耐受的不良反应是的血药浓度称治疗上限,两者之间的范围成为药物的治疗窗。
2、治疗药物监测(TDM):是通过测定血药浓度和观察药物临床效果,根据药动学原理调整给药方案,从而使治疗达到理想效果的一种方法。
3、处方:处方是由取得了处方权的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具有经济上、技术上和法律上意义。
4、依从性:是指患者的行为与医疗货保健建议相符合的程度。
从药物治疗的角度,依从性是指患者对药物治疗方案的执行程度。
5、药源性疾病: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持续时间比较长,或者发生的程度比较严重。
造成某种疾病状态或组织器官发生持续的功能性、器质性损害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则成为药源性疾病。
6、药物响应作用:是指同时或相继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导致其中一种或几种药物作用的强弱、持续时间甚至性质发生不同程度改变的现象。
7、P糖蛋白(Pgp):是人类多药耐药基因(MDR)的产物,是一种跨膜转运蛋白。
1分布于胃肠上皮、肝、肾和构成血脑屏障的内皮细胞上,对药物的吸收、分布、消除等过程有重要的影响。
8、Meta分析:是一种定量的系统评价方法,包括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获取相关研究、汇总基本信息、综合定量分析及得到结果等过程,不应简单的看成是一种流星方法。
二、问答1、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⑴为药物治疗创造条件⑵确定治疗目标,选择合适药物⑶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⑷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给药方案⑸选择合理的联合用药⑹确定合适的疗程⑺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的结合2、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⑴明确诊断⑵确定治疗目标⑶选择治疗方案⑷开始治疗⑸监测、评估和干预3、改善患者依从性的措施⑴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赢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⑵优化药物治疗方案。
一个优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其要素是尽可能少的药物、起效迅速、尽可能少的药物不良反应、合适的剂型、简单的剂量方案(每日一两次)和尽可能短的疗程。
临床药物治疗学名词解释
![临床药物治疗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248bfb104a1b0717fd5ddf1.png)
《临床药物治疗学》名词解释1.药物drug: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规定有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
2.临床药物治疗学clinical pharmacotherapeutics:研究药物预防、治疗疾病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科学。
3.药物治疗依从性comliance with medications:患者遵从医嘱或治疗方案的程度。
4.治疗阈therapeutic threshold:产生最小治疗效应的血药浓度。
治疗上限therapeutic ceiling:出现机体能耐受的不良反应时的血药浓度。
治疗窗therapeutic window:治疗阈与治疗上限间的范围。
5.治疗药物监测TDM:测定血药浓度和观察药物临床效果,根据药动学原理调整给药方案,从而使治疗达到理想效果的一种方法。
6.药物不良反应ADR:1)WHO: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解生理功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2)《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7.药物不良事件ADE:药物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利的医疗事件,该事件并非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
8.用药失误medication errors,ME:在处方的书写、抄录,药品的调剂、配送,药物的给予,以及药物监测等方面出现的食物,导致用药不当致使患者受损。
9.药源性疾病drug induced diseases: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持续时间比较长,或者发生程度比较严重,造成某种疾病状态或组织器官发生持续的功能性、器质性损伤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或体征。
10.非预期不良反应unanticipated adverse reaction:不良反应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和与药品说明书或上市批文不一致,或者根据药物的特性无法预料的不良反应。
11.严重不良事件SAE:在任何剂量下发生的难以处理的医疗事件。
包括:①死亡②立即威胁生命③导致持续性的或明显的残疾或功能不全④导致先天异常货分娩缺陷⑤引起身体损坏而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治疗学名词解释
![治疗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f9d23c6227916888586d721.png)
药品: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合理用药:①药物正确无误②用药指征适宜③疗效,安全性,使用,价格对病人适宜④剂量,用法,疗程妥当⑤用药对象适宜、无禁忌征、不良反应小⑥调配无误⑦病人依从性良好。
标准治疗指南(STG)是依据特定医疗系统的专家,利用已明确的研究证据,根据当前的知识水平和经验,对常见的健康问题优先推荐的疗效好、经济适用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方案。
循证医学(EBM)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目前可获取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完美地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
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医疗用毒性药品: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
药物相互作用:同时或相继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其中一种药物作用的大小、持续时间甚至性质因为受到另一种药物的影响而发生明显变化的现象。
酶抑制剂(药酶抑制剂):能够抑制或减弱药酶活性(酶抑制作用)、减慢其他药物代谢、导致药效增强或不良反应增多的药物。
酶诱导剂(药酶诱导剂):能够诱导药酶活性增强(酶促作用)、使其他药物或本身代谢加速、导致药效减弱或增强的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药源性疾病: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持续时间比较长,或者发生的程度比较严重,造成某种疾病状态或组织器官发生持续的功能性、器质性损害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
临床医学概论名词解释
![临床医学概论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e331169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8.png)
临床医学概论名词解释临床医学概论是临床医学的基础课程,是为了培养医学生对临床医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了解与掌握而设置的。
以下是常见的临床医学概念及其解释:1. 临床医学:指的是通过与患者面对面交流、体格检查、进行辅助检查等方式,以诊断、治疗、防治疾病的实践活动。
2. 诊断:通过收集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判断患者的病情及疾病的性质、类型等,并作出医学意义上的结论。
3. 治疗:指的是针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等因素,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方式,从而达到治愈、减轻疾病症状或延长生命的效果。
4. 病史:指患者的个人资料、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以及生活史等,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有助于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5.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触摸、听诊等手段,对患者进行检查,从而获取关于患者身体各部位的信息,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及进行诊断。
6. 实验室检查: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尿液、组织等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和检测,以获取有关患者的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等信息,有助于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7. 病理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及其病变特点的学科,通过对组织标本的病理检查,即病理活检和尸检,来了解疾病的组织学、细胞学等方面的变化。
8. 药理学:研究药物的性质、功能、作用机制及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通过了解药物的特性,有助于合理用药。
9. 临床路径:指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医生根据疾病的特点和治疗的标准,制定的一种具体化的、具体的、预期的医疗行为方案。
10. 门诊:指患者在不住院的情况下,到医院就诊、接受诊断和治疗的活动,比如常见的普通门诊和专科门诊。
11. 住院:指患者因病情需要,入住医院进行长期或者较为复杂的诊断和治疗,比如手术、全身重症监护等。
12. 跨学科协作:指不同学科的医务人员之间通力合作,共同解决疾病的诊断、治疗等问题,从而提高患者的疗效。
13. 临床路径管理:指医院通过调整和优化的诊疗流程、标准化的诊疗方案和全程的合理管理,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安全和满意的医疗服务。
临床医学名词
![临床医学名词](https://img.taocdn.com/s3/m/02ce384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1.png)
临床医学名词
临床医学是一门涉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医学学科,以下是
一些常见的临床医学名词:
1.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指疾病或病症在患者身上
表现出的症状和体征。
2. 诊断(Diagnosis):通过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等
手段确定疾病的过程。
3. 治疗(Treatment):针对疾病采取的各种干预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
4. 预后(Prognosis):对疾病的可能发展和结局进行预测。
5.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指药物在正常用法
用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6. 并发症(Complication):指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发生的另
一种疾病或症状。
7. 慢性病(Chronic disease):持续时间较长、进展缓慢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8. 急性病(Acute disease):发病急、病程短、症状明显的疾病,如感冒、急性阑尾炎等。
9. 预防(Prevention):采取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0.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原因和控制的学科。
临床医学概要名词解释
![临床医学概要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71e816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8.png)
临床医学概要名词解释临床医学是指通过临床实践和研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医学知识和技术进行应用,以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学科。
下面是一些临床医学中常见的术语的解释。
1. 诊断:通过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信息,确定患者患病的性质和原因。
2. 治疗:基于诊断结果,采用药物、手术、放疗、物理疗法等方法来消除或缓解患者的疾病症状和体征。
3. 预防: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包括免疫接种、健康教育和生活习惯等。
4. 病史:患者的病情描述,包括病因、病程、病理变化等。
5. 症状:患者主观感受到的异常体验,如疼痛、乏力等。
6. 体征:医生在体检过程中观察到的异常征象,如发热、黄疸等。
7. 实验室检查:通过对患者的血液、尿液、组织等样本进行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检测,来辅助诊断和了解疾病的程度和进展。
8. 影像学检查:通过X光、CT、MRI等技术对患者进行体内器官和组织的成像,以帮助诊断和治疗。
9. 病理学:通过对患者组织和器官进行取材、切片和染色等技术,来研究和诊断疾病的性质和发展。
10.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来治疗疾病,包括抗生素、抗癌药物、抗炎药物等。
11. 手术治疗:通过外科手术来治疗疾病,包括切除肿瘤、修复器官等。
12. 放疗:使用放射线来破坏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13. 门诊:患者在医院的门诊部接受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不需要住院。
14. 住院:患者需要在医院内接受全天候的医疗护理和治疗。
15. 术前检查:在手术前进行的各种检查,以确保患者适合进行手术。
16. 术后护理:对手术患者进行的护理和观察,包括饮食、伤口处理、药物管理等。
17. 护理记录:护士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和处理的记录,对患者的护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18. 康复:通过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迅速康复,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19. 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在人群中传播容易。
20. 非传染病:不通过接触传染,由遗传因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引起的疾病。
《临床药物治疗学》相关系数名词解释
![《临床药物治疗学》相关系数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739f2c8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0.png)
《临床药物治疗学》相关系数名词解释
相关系数是临床药物治疗学中一种重要的评价指标,用于衡量两
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在临床研究和实践中,我们经常需要了解不
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其对治疗效果的
影响。
首先,相关系数是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弱的一个统计方法。
它的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其中1表示正相关,-1表示负相关,0表示无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说明两个变量之间
的线性关系越强。
其次,相关系数的计算方式有多种,最常见的是皮尔逊相关系数。
它通过计算两个变量之间的协方差来衡量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然后将
协方差除以两个变量的标准差的乘积得到相关系数的值。
这种方法适
用于两个变量都服从正态分布的情况。
除了皮尔逊相关系数外,还有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和肯德尔相关系
数等方法,它们适用于两个变量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情况或非线性关系
的情况。
相关系数的应用十分广泛,对于临床药物治疗学而言,它可以帮
助我们了解药物与疾病之间的关系,评估药物疗效的影响因素,选择
最佳的治疗方案等。
通过相关系数的计算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
重要的结论,指导临床实践。
总的来说,相关系数在临床药物治疗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作
为一种评价两个变量相关性的指标,能够帮助我们揭示变量之间的关
联关系,为临床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研究和应用中,我们应当合
理选择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解读,以获
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临床药物治疗学名词解释
![临床药物治疗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248bfb104a1b0717fd5ddf1.png)
《临床药物治疗学》名词解释1.药物drug: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规定有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
2.临床药物治疗学clinical pharmacotherapeutics:研究药物预防、治疗疾病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科学。
3.药物治疗依从性comliance with medications:患者遵从医嘱或治疗方案的程度。
4.治疗阈therapeutic threshold:产生最小治疗效应的血药浓度。
治疗上限therapeutic ceiling:出现机体能耐受的不良反应时的血药浓度。
治疗窗therapeutic window:治疗阈与治疗上限间的范围。
5.治疗药物监测TDM:测定血药浓度和观察药物临床效果,根据药动学原理调整给药方案,从而使治疗达到理想效果的一种方法。
6.药物不良反应ADR:1)WHO: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解生理功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2)《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7.药物不良事件ADE:药物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利的医疗事件,该事件并非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
8.用药失误medication errors,ME:在处方的书写、抄录,药品的调剂、配送,药物的给予,以及药物监测等方面出现的食物,导致用药不当致使患者受损。
9.药源性疾病drug induced diseases: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持续时间比较长,或者发生程度比较严重,造成某种疾病状态或组织器官发生持续的功能性、器质性损伤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或体征。
10.非预期不良反应unanticipated adverse reaction:不良反应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和与药品说明书或上市批文不一致,或者根据药物的特性无法预料的不良反应。
11.严重不良事件SAE:在任何剂量下发生的难以处理的医疗事件。
包括:①死亡②立即威胁生命③导致持续性的或明显的残疾或功能不全④导致先天异常货分娩缺陷⑤引起身体损坏而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临床药物治疗学名词解释【精编版】
![临床药物治疗学名词解释【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ce1d738762caaedc33d439.png)
临床药物治疗学名词解释1.药物治疗学:主要是研究药物预防、治疗疾病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科学,其任务是运用药学相关的基础知识,针对疾病的病因和临床发展过程,依据患者的兵力、生理、心理和遗传特征,制定和实施合理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已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并承受最低的治疗风险。
2.药物的适度治疗:在明确疾病诊断的基础上,从病情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循证医学为基础,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方案。
3.药物过度治疗:超过疾病治疗需要,使用大量的药物,而且没有得到理想效果的治疗,表现为超适应症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过长、无病用药、轻症用重药等,以病因不明或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而又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最常见翳学教育网整理。
4.维持剂量:为了在治疗范围内维持稳态血药浓度,药物常多次重复使用或连续静脉滴注,此时必须采用适当的维持剂量,使药物进入的速率等于损失的速率。
5.负荷剂量:治疗开始时为迅速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而给予的单剂量或系列剂量。
6.处方: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7.依从性:药物依从性一般定义为患者按照医生的建议来服药的程度。
8.受体:是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特异识别生物活性分子并与之结合,进而引起生物学效应的特殊蛋白质,多数是糖蛋白个别的是糖脂。
9.复燃:本次抑郁发作尚未结束前,患者在药物治疗起效后出现症状的再现。
10.复发:本次抑郁发作控制后,患者重新出现另一次抑郁发作翳学教育网整理。
11.循证医学: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病人的治疗措施12.系统综述(SR):也称"系统评价",是由ArchieCochrane 在1979年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文献综合方法,是指针对某一具体医学问题(如病因、诊断、治疗或预后等),系统、全面地收集全世界所有已发表或未发表的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严格评价文献,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成,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
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基本概念
![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3f50a6e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a.png)
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基本概念临床药物治疗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药物,以实现最佳医疗结果的学科。
在临床药物治疗学中,治疗方案的设计、药物治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药物治疗的经济性和可及性、药物治疗的伦理和法律问题、药物治疗的个体化和规范化以及药物治疗与健康管理的结合等方面都是重要的基本概念。
一、药物治疗方案的设计药物治疗方案的设计是临床药物治疗学的核心内容。
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应该基于对疾病的深入了解、对药物的熟练掌握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
治疗方案应明确药物的种类、剂量、给药途径和频率,以及治疗的目标和预期结果。
二、药物治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药物治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是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关键。
合理的药物治疗应基于充分的科学依据和临床实践,同时考虑到患者的具体状况和需求。
有效性是指药物治疗能够带来明确的临床效果,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三、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是临床药物治疗学的重要考虑因素。
安全性是指药物治疗不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风险或伤害,而耐受性是指患者对药物的接受程度和反应。
对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的评估应贯穿于整个药物治疗过程中。
四、药物治疗的经济性和可及性药物治疗的经济性和可及性是临床药物治疗学的重要考虑因素。
经济性是指药物治疗的成本效益,即如何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治疗成本。
可及性是指患者能否获得所需的药物,包括药物的可获得性和可负担性。
五、药物治疗的伦理和法律问题药物治疗的伦理和法律问题是临床药物治疗学的重要考虑因素。
伦理问题包括尊重患者的自主权、保护患者的隐私以及公平公正地分配有限的药物资源等。
法律问题则涉及到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法律责任和权益保障等。
六、药物治疗的个体化和规范化药物治疗的个体化和规范化是临床药物治疗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个体化治疗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规范化治疗则是根据疾病的特点和最佳实践指南,制定标准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的可重复性和安全性。
临床药学导论各章复习思考题.doc
![临床药学导论各章复习思考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92c1340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a.png)
临床药学导论各章复习思考题.doc2、临床药师(clinical pharmac i st)3、合理⽤药(rat i ona I administrmtion of drug)4、2015年秋季学期,"临床药学导论”各章复习思考题汇总第⼀章绪论(蒋学华)名词解释:临床药学(cI inica I pharmacy)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 care, PC ) 5、个体化⽤药(persona I i zed med i c i ne/ i nd i v i dua I i zed med i cat i on) 6^ 临床药学思维(cl inicaI pharmaceuticaI thinking)简答:1、临床药学学科的特点;2、临床药师的职业特点;3、怎样理解合理⽤药的相对性?第⼆章药学与药品(⾃学)名词解释:1 药品(drugs, medicine) 2、处⽅药(prescription drugs ) 3^ ⾮处⽅药(nonprescript ion drugs, over the count er, OTC)4^ 药学(pharmacy)简答:1、简述药品及药品的特殊性。
2、简述临床药学与药学的相互关系。
3、药品上市的过程有哪些基本环节?4、药学学科体系包括哪些⼆级学科?第三章疾病与临床(周静)名词解释^1 疾病(d i sease)2、健康(health)3、亚健康(sub-hea I th)4、病因(cause of disease)简答:1 x常见疾病的病因第四章医疗机构药品应⽤管理(蒋学华)名词解释:1 >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Institutional pharmacy administration)2、处⽅(Prescr ipt ion)3、药品说明书(Package In ser t/ In st rue to ns/Di recti on s/Descr i i p tion / Leef I et/DataSheets)简答:1、请简单描述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的组成与职责。
临床医学名词解释
![临床医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af354b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1b.png)
临床医学名词解释
临床医学是一门致力于就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医学形式。
它是医学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并且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技能来识
别和治疗任何可能出现的疾病或病危情况。
它的核心内容是临床诊断和诊断学,包括诊断的过程,如收集临
床数据、使用标准疾病诊断检查和研究材料以及使用实验室检验等。
另外,临床医学还涉及各种医疗技术,如手术、药物治疗、放射
治疗、激光治疗和物理治疗等,以及预防医学,即针对特定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另外,它还包括护理知识和技能,护士必须掌握,以遵循规范、
有效地提供护理服务,包括使用药物、提供客观评估和试验某种护理
方法等等。
最后,临床医学还包括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疾病管理等概念。
这些概念旨在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通过教育、干预和管理疾病向社
会传播健康的理念,以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
因此,通过改变行为和
环境来实现更好的健康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临床药物治疗学
![临床药物治疗学](https://img.taocdn.com/s3/m/5d59b6200066f5335a812195.png)
1、临床药物治疗学:主要是研究药物预防、治疗疾病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科学。
2、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是:1)必要性即适度2)安全性3)有效性4)经济性5)规范性3、治疗药物监测(TDM)通过测定血药浓度和观察药物临床效果,根据药动学原理调整给药方案,从而使治疗达到理想效果的一种方法。
适用情况1)治疗窗窄、毒副反应大且不易鉴别的药物,如茶碱、地高辛;2)个体间药物浓度变化较大的药物,如三环类药物;3)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如苯妥英钠;4)肝肾功能不良患者食用主要经肝肾代谢、排泄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利多卡因;5)长期使用可能蓄积的药物;6)合并用药产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的药物;7)常规剂量下易出现毒性反应的药物。
4、依从性:广义指患者的行为与医疗或保健建议相符合的程度。
从药物治疗的角度,依从性是指患者对药物治疗方案的执行程度。
改善依从性:1)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合作。
2)优化治疗方案。
3)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提供充分的用药指导。
5、药物的不良反应: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出现的有害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6、药源性疾病: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持续时间较长,或者发生的程度比较严重,造成某种疾病状态或组织器官发生持续的功能性、器质性损害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7、药物警戒:是与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不良反应或其他任何可能与药物有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
8、药物的相互作用:指同时或相继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导致其中一种或几种药物作用的强弱、持续时间甚至性质发生不同程度改变的现象。
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对策1)建立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数据库2)对高风险人群应提高警惕3)对高风险的药物严加防范4)尽量减少合并用药5)详细记录药物的治疗史6)适时调整用药方案。
9、妊娠期用药的基本原则:用药需要明确指征。
1)应采用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且已清楚的药物,避免使用尚难确定有无不良影响的新药,小剂量治疗有效的应避免用大剂量,单药治疗有效的应避免联合用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治疗学的名词解释
临床治疗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在临床治疗学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名词,下面将对其中几个重要的名词进行解释。
一、诊断
诊断是临床治疗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通过患者病史、症状和体征来判断
疾病的种类和性质。
诊断的准确性对于治疗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临床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疾病发病的时间、症状的表现以及与疾病相关的因素,同时结合体格检查和一些辅助检查结果,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疾病的诊断。
准确的诊断有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二、治疗
治疗是指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来治理和缓解疾病,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治疗方
法有多种多样,治疗的具体方式取决于疾病的性质、诊断结果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
药物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给患者用药来抑制病原体或改善机体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此外,手术治疗、物理治疗、放射治疗等也是常见的治疗方式。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临床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治疗的副作用和费用等因素,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
三、疗效评价
疗效评价是评估治疗效果和判断治疗方法是否有效的过程。
在治疗过程中,临
床医生需要通过观察和检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来评估治疗的效果。
疗效评价的指标可以包括患者症状的改善程度、体格检查指标的变化、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改善等。
临床医生还可以利用生存分析、生活质量评估等方法来评价治疗效果的长期影响。
疗效评价对于调整治疗方案、判断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四、副作用
副作用是指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方法引起的不良反应。
在临床治疗中,一些药
物或治疗方式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从而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副作用的种类和严重程度取决于治疗方法的特点、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治疗过程的监测和管理等因素。
临床医生需要对可能的副作用有所了解,及时识别和处理副作用,确保患者的安全。
五、复发
复发是指治疗后疾病再次出现或恶化的情况。
在某些疾病中,治疗后病情可能
暂时好转,但随后又出现复发。
疾病的复发可能与治疗的不彻底、病因未得到根治、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复发的情况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进一步评估复发原因,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临床治疗学作为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
诊断、治疗、疗效评价、副作用和复发是临床治疗学中常见的名词。
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和作用,对于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于患者来说,了解这些名词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参与自身的治疗过程,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