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食品机械与设备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食品机械与设备

食品机械与设备

食品机械与设备教学大纲河北经贸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工艺教研室2006年10月编写说明食品机械与设备是食品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主要学习食品行业中常用的一些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在学习中,既要使学生掌握一些理论,又要学习各种设备的使用以及在各种食品生产线上的应用。

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典型食品机械的结构特点、运用原理及选型要点。

本大纲为河北经贸大学生物工程系食品工程专业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的教学大纲,每章都有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难点和重点、教学方法并附有思考题和参考书。

本大纲适用于食品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总学时为51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2学时,实践教学9学时。

编写大纲的目的,是使教学更规范,更合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本大纲编写教师:鞠国泉,食品工艺教研室审定生物工程系食品工艺教研室2006年10月课时分配.目录第一章食品输送技术装备第一节液力输送设备第二节气力输送设备第三节振动输送设备第四节螺旋输送设备第五节其他输送设备第二章食品分选技术装备第一节振动筛分设备第二节形状分级设备第三节光电色选设备第四节其他分选设备第三章食品粉碎技术装备第一节食品粉碎方式与理论第二节干法粉碎设备第三节湿法粉碎设备第四节果蔬破碎设备第五节肉类绞切与粉碎设备第四章食品分离技术装备第一节离心分离设备第二节旋液分离设备第三节过滤分离设备第四节膜分离设备第五节其他分离设备第五章食品混合技术装备第一节液体混合设备第二节固体混合设备第三节固液混合设备第四节气液混合设备第六章食品浓缩技术装备第一节单效浓缩设备第二节多效浓缩设备第三节冷冻浓缩设备第七章食品干燥技术装备第一节喷雾干燥设备第二节滚筒干燥设备第三节沸腾干燥设备第四节冷冻干燥设备第五节其他干燥设备第八章食品杀菌技术装备第一节板式杀菌设备第二节管式杀菌设备第三节釜式杀菌设备第四节连续杀菌设备第五节欧姆与高压杀菌设备第九章食品成型技术装备第一节辊式成型设备第二节冲印成型设备第三节挤出成型设备第四节搓圆成型设备第十章食品熟化技术装备第一节焙烤熟化设备第二节油炸熟化设备第三节挤压熟化设备第四节蒸煮熟化设备第十一章食品冷冻技术装备第一节食品冷冻技术第二节制冷系统第三节食品速冻设备第四节其他冷冻装置第十二章食品包装技术装备第一节食品包装材料第二节液体灌装设备第三节食品袋装设备第四节无菌包装设备第五节其他包装设备教学内容第一章食品输送技术装备【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输送固体及流体物料的机械设备的结构特点、输送原理及选型要点。

食品机械与设备教学大纲

食品机械与设备教学大纲

《食品机械与设备》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食品机械与设备英文名称::Food Machinery课程性质:专业教育必修课程课程编号:0710067所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周学时:3学时总学时:45学时学分:3学分教学对象(本课程适合的专业和年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预备知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热工基础、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食品机械与设备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的技术课,对提高学生的食品工程专业理论水平,了解食品加工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操作要点,扩展食品工程专业知识领域;培养学生从食品工艺到工程及机械设备,从工艺单元操作到典型食品生产线,建立完整的食品工程理念和食品工厂机械设计概念,也为学生面向食品工程实际提供必备的工程专业知识基础。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教学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类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应用范围和选型计算,了解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现状、存在问题及国际发展方向,通过典型案例培养学生应用本课程知识面向工厂生产实际的能力。

课程教材:殷涌光.食品机械与设备.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参考书目:[1]陈斌.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2]唐伟强.食品通用机械与设备.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3]李兴国.食品机械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考核形式:期末考试编写日期:2011年8月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了解国内外食品机械与设备现状和发展方向;掌握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分类、选型原则等。

重点: 食品机械的分类与要求难点: 食品机械的特点第二章输送机械与设备(6学时)掌握各类输送机械与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了解应用范围和选型计算方法。

重点:带式输送机和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难点:螺旋输送机和气力输送设备的结构特点第三章清洗、分选机分级机械与设备(6学时)掌握各类清洗机械与设备、食品分级分选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了解应用范围和操作方法重点:洗涤的作用原理;各类清洗机械与设备的工作原理难点:各类食品分级分选的机械工作原理第四章分离机械(6学时)掌握各类分离机械与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了解应用范围重点:各类分离机械与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难点:分子蒸馏与膜技术的概念第五章搅拌、混合及均质机械与设备(4学时)了解各类搅拌、混合及均质机械与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操作方法。

食品机械与设备教学大纲

食品机械与设备教学大纲

食品机械与设备教学大纲第一篇:食品机械与设备教学大纲长春师范大学食品机械与设备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食品机械与设备学时/学分:36/2适用专业:食品开课单位:食品第一部分大纲说明课程简介:一、课程性质和任务食品机械与设备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学科专业必修课。

二、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建议讲述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课堂讲授应用讲述与多媒体教学课件相结合;了解内容可以在课堂讲授或作为自学内容;课后进行答疑及作业强化。

三、教学基本要求1、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配备设备图片、影视短片等可视资料,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及应用,并能够在实际生产中,按照食品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并配备生产线。

2、教学过程中每章留有思考题,课内、课外习题,可以网上提交作业。

作业中应包括一定量的计算机绘图任务,以便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小部件设计能力。

四、考核办法考核方式:考试(笔试)考试方式:闭卷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标与要求:使学生了解学习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历史与现状,以及食品机械与设备的研究及发展,掌握食品机械计的分类特点及要求。

二、主要内容:1.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历史与现状2.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分类、特点和要求3.食品机械与设备的研究及发展第二章物料输送机械一、教学目标与要求:使学生掌握目前常用的固体及液体物料输送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二、主要内容:1.固体物料输送机械2.液体物料输送机械3.气力输送设备第三章清洗、分选及分级机械与设备一、教学目标与要求:使学生掌握清洗、分选及分级机械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要求学生能够针对不同的物料及不同的操作过程选出相应的机械。

二、主要内容:1.块状果蔬清洗机2.全自动浸泡与喷冲式洗瓶机3.往复直线振动筛4.立面园振筛5.平面园振筛6.风振组合分选机械7.块状果蔬分级机械与设备8.光电分选机械与设备第四章分离机械一、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各种分离机械的类型,掌握过滤机械、压榨机械、离心分离机械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食品机械与设备》教学大纲

《食品机械与设备》教学大纲

《食品机械与设备》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0014学时:68 学分:4适用对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先修课程:机械制图、食品加工单元操作考核要求:考试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使用教材:刘晓杰、王维坚主编《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9年10月主要参考书:(1)殷涌光主编《食品机械与设备》,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11月(2)胡继强《食品机械与设备》,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8月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修的主要专业课。

在食品工程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学习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机械与设备。

为工艺课的应用奠定基础。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在现代食品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的原理和操作,为学生的就业铺垫机械设备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基本掌握各种食品机械的用途、基本原理、主要构造,初步具有应用此类知识进行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的操作、维护、检修以及设备的选型等工作,为日后产品开发或生产管理工作打下基础三、课时分配表四、课程内容绪论[教学目的]了解食品工业及食品机械工业的发展现状。

了解食品行业及食品机械行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点领域及内容。

了解食品机械的分类。

[教学内容]第一节食品机械的分类一、食品的种类和行业二、食品加工单元操作三、高新技术所涉及的食品机械第二节我国的食品工业与食品机械制造业一、我国食品行业科技进步的发展与回顾(1)企业逐渐成为科技经费投入主体(2)国家重点支持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3)高新技术应用和基础研究取得进展(4)食品各主要行业科技进步成效卓著(5)食品科技和专业人才培养速度加快(6)食品工业科技创新发展仍然存在差距二、食品行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点领域及内容(1)粮食加工业(2)油脂加工业(3)饮料与果蔬加工业(4)肉类与水产加工业(5)乳制品加工业(6)食品生物技术产业第一章食品输送机械与设备1.基本内容:第一节固体输送机械与设备第二节流送装置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各种液体和固体输送机械与设备的类型、优缺点,理解各种输送设备的基本原理,掌握设备的主要构件。

食品机械与设备教案

食品机械与设备教案

食品机械与设备教案第一章:食品机械与设备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基本概念理解食品机械与设备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掌握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发展趋势1.2 教学内容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定义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分类食品机械与设备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发展历程及趋势1.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小组讨论报告课后作业第二章: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2.1 教学目标了解常见的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掌握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的选择与使用2.2 教学内容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的分类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的工作原理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的选择与使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地考察法小组讨论法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实地考察报告课后作业第三章:食品包装机械与设备3.1 教学目标了解常见的食品包装机械与设备理解食品包装机械与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食品包装机械与设备的选择与使用3.2 教学内容食品包装机械与设备的分类食品包装机械与设备的工作原理3.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地考察法小组讨论法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实地考察报告课后作业第四章:食品储存与运输机械与设备4.1 教学目标了解常见的食品储存与运输机械与设备理解食品储存与运输机械与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食品储存与运输机械与设备的选择与使用4.2 教学内容食品储存与运输机械与设备的分类食品储存与运输机械与设备的工作原理食品储存与运输机械与设备的选择与使用4.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地考察法小组讨论法课堂问答实地考察报告课后作业第五章: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安全与维护5.1 教学目标了解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安全要求理解食品机械与设备的维护方法掌握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安全与维护措施5.2 教学内容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安全要求食品机械与设备的维护方法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安全与维护措施5.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案例分析报告课后作业第六章:食品机械与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理解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食品机械与设备自动化控制的应用了解自动化控制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趋势6.2 教学内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自动化控制的应用案例自动化控制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趋势6.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案例分析报告课后作业第七章:食品机械与设备的节能与环保7.1 教学目标了解节能与环保在食品机械与设备中的重要性掌握食品机械与设备的节能技术理解食品机械与设备的环保要求7.2 教学内容节能与环保在食品机械与设备中的重要性食品机械与设备的节能技术食品机械与设备的环保要求7.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案例分析报告课后作业第八章:食品机械与设备的选购与评价8.1 教学目标掌握食品机械与设备选购的基本原则了解食品机械与设备评价的方法能够进行食品机械与设备的选购与评价8.2 教学内容食品机械与设备选购的基本原则食品机械与设备评价的方法食品机械与设备的选购与评价实践8.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案例分析报告课后作业第九章:食品机械与设备的管理与维护9.1 教学目标理解食品机械与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掌握食品机械与设备维护的基本方法了解食品机械与设备管理维护的最佳实践9.2 教学内容食品机械与设备管理的重要性食品机械与设备维护的基本方法食品机械与设备管理维护的最佳实践9.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案例分析报告课后作业第十章: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发展趋势10.1 教学目标了解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历史发展掌握食品机械与设备的现状预见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发展趋势10.2 教学内容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历史发展食品机械与设备的现状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发展趋势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案例分析报告课后作业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食品机械与设备概述二、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三、食品包装机械与设备四、食品储存与运输机械与设备五、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安全与维护六、食品机械与设备的自动化控制七、食品机械与设备的节能与环保八、食品机械与设备的选购与评价九、食品机械与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十、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介绍了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基本概念、分类、作用、发展趋势、自动化控制、节能与环保、选购与评价、管理与维护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内容。

《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食品机械与设备Food Machinery and Equipment课程编码:6321F011 学分:3 总学时:48说明【课程简介】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以介绍食品加工时所使用的各类机械与设备及他们的工作原理与机构为主要内容,主要包括运输机械、清洗机械、筛分机械、分级设备、泵、粉碎设备、热交换设备课、包装设备等。

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及应用,并能够在实际生产中,按照食品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并配备生产线。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食品机械设备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特点,掌握各门工艺课程中涉及的单元操作机械设备的结构特点、应用范围以及基本的造作注意事项。

希望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食品工艺学中的各门课程中的加工原理及机械类型的选用等知识融会贯通。

【先修课程要求】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机械设计基础、食品工厂设计等。

【能力培养要求】在食品工程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学习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机械与设备。

为工艺课的应用奠定基础。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在现代食品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的原理和操作,为学生的就业铺垫机械设备基础。

【学习总量】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42学时,实验6学时;学生自主学习6学时,另行安排。

【教学方法与环境要求】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通过工厂实习和课程实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应始终把分析和思考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要求配备电脑操作台投影仪等设备。

【学时分配】【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许学勤,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4月,第二版参考书:【1】《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崔建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2月,第一版【2】《食品机械与设备》,殷涌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3】《食品机械与设备》,康维民,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4】自编实验讲义大纲内容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及任务,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发展方向。

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40635课程名称: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英文名称:Machine and Equipment of Food Processing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72学分:3.5适用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画法几何、机械基础、食品工艺原理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的要求,主要讲授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及主要工艺设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掌握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的选型、安装维护及安全操作等知识及技能。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必修课。

其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学习各类食品加工机构及设备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食品加工机械设备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等方面的知识有深入的了解,为将来从事食品加工的生产过程的设备管理等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食品输送技术装备(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各种形态物料的输送特点;2.掌握输送机械的主要类型及其工作原理;3.了解各种主要输送机械的基本结构;4.掌握输送机械的基本性能特点;5.掌握输送机械的选用和使用要点。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液力输送技术装备1.主要内容i.液力输送的原理及分类ii.离心泵的原理与结构iii.往复泵的原理与结构iv.转子泵的原理与结构v.其他泵的原理与结构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液力输送设备的分类及工作原理;离心泵、往复泵、转子泵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问题与应用:要求学生掌握液力输送主要类型设备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学会离心泵性能的计算方法。

第二节气力输送技术装备1.主要内容1)气力输送的原理及分类2)气力输送的动力设备3)气力输送的配套设备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气力输送的原理;气力输送设备的分类;气力输送设备组成。

3.问题与应用:掌握气力输送的工作原理及设备组成。

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48学分:3理论学时:36实验学时:12面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课程代码:4100137先开课程: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性质:(必修课)执笔人:王世清审定人:(张岩)(孙庆杰)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食品机械与设备》是讲述有关食品机械与设备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应用特点以及参数的选择与确定等内容的课程。

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通过学习过物理学、工程力学、机械原理、食品工程原理等课程基础上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设备选型基础,掌握工艺设备的一般设计方法,了解目前该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初步把握发展动态的能力,为今后能完全胜任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基本上由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三大部分组成。

理论部分采取板书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大量的食品机械图片和动画,形象的展示食品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状态,使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理论知识。

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部分是在校内基地和校外企业中进行,让学生更多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强化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理论基础知识,而且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并通过课堂讨论、学术报告,了解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和进展。

另外,随着该学科技术研究的深入,不断更新授课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当新的食品机械不断出现时调整授课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知识,以便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绪论:国内外发展简况及本课程的内容和任务(2学时)重点:初步了解食品机械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食品输送技术设备(6学时)第一节液力输送技术装备1.液力输送原理与分类2.离心泵的原理与结构3.往复泵的原理与结构4.转子泵的原理与结构5.其他泵的原理与结构第二节气力输送技术装备1.气力输送原理与分类2.气力输送的动力设备3.气力输送的配套设备4.气力输送系统的设计第三节振动输送技术装备1.振动输送原理与分类2.振动输送的主要设备第四节螺旋输送技术装备1.螺旋输送原理与分类2.螺旋输送的主要设备第五节其他输送装备及应用1.带式输送原理与设备2.刮板输送原理与设备3.斗式输送原理与设备4.悬挂与板式输送设备重点:离心泵的原理与结构及其示意图、气力输送原理与分类。

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大纲精选全文完整版

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大纲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教学大纲(食品工程专业本科适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设计学时:1周一、本课程设计的性质、任务与目的本课程是食品工程专业的一门实用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课程。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完食品工程专业的有关课程后,尤其是在学完《食品机械与设备》这门课程后,综合运用3年所学的全部知识,进行工厂的初步设计。

通过专业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应具备的基本设计技能。

待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既能担负起工厂技术改造的任务,又能进行车间或全厂的工艺设计。

本课程任务是:1.撰写简要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前言、物料衡算、设备衡算及选型等;2.绘制产品工艺方案流程图一张及车间平面布置图(或立剖图、或管路图、或全厂平面布置图、或设备图)一张;二、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一)设计方案选择,对给定或选定的设计方案进行简要论述。

(二)本设计工艺流程论证,按确定的设计方案设计出合理可行的工艺流程路线,对该工艺流程进行阐述论证,确定工艺过程的重要参数。

(三)工艺计算,应完成工艺流程各过程的物料衡算,能量衡算,主要设备的工艺条件、工艺参数计算。

(四)主要设备设计,在满足工艺条件的前提下,进行主要设备的机械设计,包括强度设计、刚度计算、稳定性计算和结构设计。

(五)典型辅助设备设计选型,包括典型设备主要结构尺寸计算和设备型号规格的选定。

(六)工艺流程图,按工艺流程图绘制要求完成有一定控制点的流程详图,包括设备、物料管线、主要管件、控制仪表等内容。

三、本课程设计的方式与基本要求方式:停课设计。

基本要求:通过课程设计,应训练学生提高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搜集实际工业生产工艺数据,熟悉技术文献资料。

2、合理设计工艺路线,准确进行工艺过程计算和设备设计选型计算。

3、以精简的文字、清晰的图表来表达个人设计思想、设计结果。

4、树立科学、经济的设计思想,兼顾安全、劳保、环保等要求。

四、课程设计的内容1、啤酒灌装车间工厂设计2、速冻产品车间工厂设计3、膨化食品加工车间工厂设计4、液态奶加工车间工厂设计5、饼干车间工厂设计五.考核方法与评分办法考核方式:考查评分办法:1、课程设计期间表现(20%):包括出勤情况,学习态度及其它具体表现2、课程设计说明书(60%):包括设计内容情况,书写工整情况,设计说明书交出时间。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1140316课程名称: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英文名称:Food Machinery & Equipment课程面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课程类型:选修课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原理》、《化工原理》、《食品工艺学》等。

学分:2总学时:36(其中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0)二、课程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食品工程专业所开设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本课程以机械设计基础、热工学和食品工艺等内容为基础,分析、研究有关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的使用原理、应用范围和操作过程。

食品加工技术装备是直接为食品工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的重要手段。

食品工业的发展带动了食品加工技术装备的发展,而食品加工技术装备的科技进步与发展又为食品工业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21世纪食品工业的蓬勃发展,食品加工技术装备必将走向现代化新的发展时期。

食品专业的学生,有必要了解食品加工技术装备的基本理论、主要结构、先进设备及其操作过程,为选择和设计新型食品加工装备、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获得必要的知识。

本课程理论和实践结合,从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的角度出发,对食品加工过程中常用的技术装备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开拓视野,结合所学食品工艺在新产品开发、设备选型和布置及应用、生产线设计和投资分析等方面有所作为。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一)原料预处理机械与设备基本要求:本章主要介绍分级分选机械与设备、切割与粉碎机械与设备和原料分离机械与设备。

分级分选是食品生产中对原料进行清理或分级经常使用的加工方法之一。

它主要是利用原料的几何尺寸或形状、比重、磁性和颜色等物理特性的不同进行分级分选。

如何根据物料物理特性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分级分选方式及设备是本节学习的主要目的。

切割与粉碎也是食品生产中经常使用的加工方法之一。

它是利用机械的方法克服固体物料内部的凝聚力而将其分割或破碎的一种操作。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教学大纲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教学大纲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Food Machinery and Equipment学分: 3学时:60(其中:讲课学时:54 实验学时:6 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加工工艺课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教材:推荐教材:《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陈斌,机械工程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参考书目:①高福成主编.食品分离重组程技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②天津与无锡轻工业学院合编.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1③张裕中主编,食品加工技术装备.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④胡继强主编.食品机械与设备.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⑤高福成等主编.现代食品工程高新技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⑥肖旭霖主编.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⑦马海乐主编.食品机械与设备.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开课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食品机械与设备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之一,为指定选修课。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其任务是讲授各类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的原理,结构和性能,参数的确定与选择,自动控制的应用及设备选型、使用等内容,并有重点地介绍典型食品厂生产线的配套、生产设备的安装、维护、检修技术,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1、教学内容(1)《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所有课程中的地位,以及学习该课程的意义;(2)概述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该课程的方法;(3)食品加工工业、食品机械工业的发展现状;(4)食品机械与设备的特点和分类。

2、基本要求了解学习该课程的意义,对《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产生兴趣,掌握学习该课程的主要方法,了解食品加工工业、食品机械工业的发展现状,掌握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分类方法。

第二章物料输送机械与设备1、教学内容(1)物料输送机械与设备在食品工厂的作用,带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的工作原理、主要部件生产率的计算方法;(2)振动输送机、气力输送装置等输送机械与设备的工作原理;(3)各种类型的泵(如离心泵、螺杆泵、齿轮泵、滑片泵等)的工作原理;(4)流送槽、真空吸料装置等输送机械与设备工作过程及装置流程。

《食品机械》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机械》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机械》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3130106课程名称:食品机械课程英文名称:Food Machinery课程所属单位: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研室课程面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等。

学分:4总学时:64(其中理论学时:58 实验学时:6)二、课程目标与教学任务食品机械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主干专业课程,以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课程为基础。

主要讲授常用食品机械设备的原理、结构和性质,以及参数确实定和选择等内容。

通过各教学环节的密切配合,使学生学完该课程后能掌握各类常用食品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以及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方法,具有食品机械设备的选型和工艺设备的配套设计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1、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食品机械的分类、特点、应用范围及开展方向。

2、教学重点(1)食品机械的特点与要求(2)食品机械的研究与开展方向3、教学难点食品机械的特点与要求(二)食品物性学基础1、教学内容与要求熟悉食品的流变学性质,食品的热物性,了解食品的流变学性质,食品的电物性。

2、教学重点(1)食品的热学性质(2)食品的电物性(3)食品的散体力学性质3、教学难点(1)食品的散体力学性质(2)食品的流变学性质(三)粉粒料的清理、分选及分级机械1、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各类振动筛的结构、用途和工作原理;筛面上物料运动与主要振动参数的关系;主要类型筛机设计原理。

2、教学重点(1)往复直线振动筛(2)立面圆振筛(3)平面圆振筛3、教学难点(1)振动面上物料运动与主要振动参数的关系(2)振动筛振动系统设计(3)风振组合分选机械参数设计(四)研磨与粉碎机械1、教学内容与要求了解辑式磨粉机粉碎物料的原理和特点;主要类型柜式磨粉机的结构和特点;根式磨粉机力能传输规律。

了解其他粉碎机和切割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案[食品机械与设备]【2024版】

教案[食品机械与设备]【2024版】
难点:重力分选设备的工作原理



第三章 分离机械与设备
第一节分离机械与设备
一、剥壳去皮的方法及去皮机械的结构及工作过程
二、果蔬去皮的常用方法及机关机械的结构与工作过程
第二节压榨机械
一、打浆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果蔬榨汁机的结构
第三节离心分离机械
一、牛奶分离机的构造及影响因素
二、其它分离机的结构及工作过程
(2)讲授过程中适时进行设问及提问
45~50min
2、机架和托辊
3、驱动装置:(电动机、减速装置和驱动滚筒组成)
4、张紧装置(1)目的(2)方法
对调心托辊采用电子图板进行受力分析。
五、对带式输送机进行小结
2~3min
二、斗式升送机(斗式提升机)
(一)分类:
(二)垂直式斗



第六章真空浓缩设备
第一节分类与选择及操作流程
第二节单效真空浓缩设备
一、中央循环管式浓缩锅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二、盘管式浓缩锅结构和工作注意事项
三、夹套加热室带搅拌单效浓缩装置结构
第三节升膜式、降膜式浓缩设备
一、升膜式浓缩设备
二、降膜式浓缩设备的结构与布膜装置
三、双效降膜式浓缩设备的流程及节能措施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教学基本信息
教学单位
主讲教师
职 称
说明
课 程
食品机械与设备
专 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年 级
班 级
学生人数
授课时间
周 学 时
4
总 学 时
50
理论学时
50
实验学时
0
使用教材
食品机械与设备

《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 32 学时、2 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在机械制图、机械工程基础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学习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机械与设备,为工艺课的应用奠定基础。

本课程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通用加工机械和常用的专用机械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

了解各机械的特点及在生产中的应用、维护与保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一定的食品机械设备选型和操作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以食品工业中常用的机械与设备为基本结构,反映了食品加工设备的新成果。

内容有输送机械与设备、清理和分选机械、粉碎机械、分离机械、混合机械、浓缩机械、干燥、杀菌机械、熟化、速冻机械等。

执行本大纲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本课程与机械基础、食品包装学课程的相关内容的分工与衔接、以免遗漏或不必要的重复。

2、注意讲清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在保持课程的科学性及系统性的基础上,应突出重点、难点,并努力反映本学科的新成就,新动向。

反映食品机械的发展趋势及高新技术的应用。

3.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如模型、图表、幻灯及录像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

4.注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增加感性认识。

5.因学时有限,而内容较多,因此有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自学。

学生自学部位不占总学时,但仍然是大纲要求掌握内容。

学生自学部分,采用由教师提示,学生课后自学并提出问题,老师课后解答的方式。

三、先修课程工程制图、机械工程基础。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各类食品机械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教学难点:输送机械、振动分选机械、干法粉碎机械、过滤分离机械、浓缩机械、干燥机械、杀菌及速冻机械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特点。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法,结合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

通过图表、图片、音视频、动图、实物等手段,加深对食品机械与设备的了解,并掌握该学科的发展动态,学会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代码:03279(理论)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食品机械与设备》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的技术课,对提高学生的食品工程专业理论水平,了解食品加工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操作要点,扩展食品工程专业知识领域;培养学生从食品工艺到工程及机械设备,从工艺单元操作到典型食品生产线,建立完整的食品工程理念和食品工厂机械设计概念,也为学生面向食品工程实际提供必备的工程专业知识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学习食品工程的通用设备和主要的单元操作设备。

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特别要以食品机械工作原理为理论基础,分析食品加工中出现的问题,简化叙述性内容,提供多种参考文献,结合国内外食品工业的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教师的科研实践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具备食品机械设备选型和设备设计的初步能力,具备使用食品工程书籍、期刊和网络资源,继续学习的能力,为培养食品科技人才的实践能力奠定技术与工程的基础。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以机械制图、食品工程原理和食品工艺学等为基础的专业课程,综合学习食品机械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应用特点以及参数确定与选择的知识。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食品机械的材料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食品生产的特点,掌握食品机械材料的特点及其使用的场合。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识记:食品生产的特点理解:食品机械材料的特点及其使用的场合第二章食品分选机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食品分级、分选机械的结构、设备组成和主要作用,食品常用的分选与分级方法,掌握摆动筛、滚筒式分级机、三辊筒式分级机、色选机的工作原理与工作流程,理解各种分选机械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了解新技术、新方法在分级分选机上的应用情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果蔬分选机械(次重点)识记:滚筒式分级机的结构及主要参数的确定,三辊筒式分级机的结构理解:几种果蔬分选机械的工作原理应用:几种果蔬分选机械适用范围(二)摆动筛(重点)识记:摆动筛筛体设计、过筛条件理解:摆动筛筛体的平衡,摆动筛的工作原理应用:摆动筛的适用范围(三)国外分选机械发展状况(一般)识记:新技术、新方法在分级分选机上的应用情况第三章食品原料的清理与清洗机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清理与清洗机械与设备在食品工厂的作用,掌握食品原料的清理与清洗机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会根据物料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清理和清洗方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食品原料中的杂质及清理方法(一般)理解:常用的除杂方法及其适用对象(二)食品原料的清理机械与设备(重点)识记:比重去石机和综合式颗粒物料清理机的结构和设备组成,磁选设备的特点理解:比重去石机和综合式颗粒物料清理机的工作过程、特点和适用对象应用:根据物料特点选择适宜的清理方式(三)食品原料的清洗机械(重点)识记:清洗机的结构、类型理解:滚筒式清洗机的工作过程和特点,鼓风式清洗机的清洗原理及特点应用:根据物料特点选择适宜的清洗机械第四章食品粉碎机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粉碎等基本概念,了解粉碎机械的结构与特点,掌握磨浆机和打浆机的工作原理,了解主要参数选择的方法和计算。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0)概述(次重点)识记:粉碎及其分类,粉碎比和平均粒径的概念理解:各种粉碎方法及其应用(一)豆制品粉碎机械(重点)识记:磨浆机结构设计的原则理解:磨浆机的工作原理,磨浆机磨盘的分区及各工作区的特点,磨浆机磨盘各种材料的优缺点(二)果蔬加工粉碎机械(重点)识记:螺旋式榨汁机和活塞式榨汁机的结构理解:打浆机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果蔬加工粉碎机械的工作过程(三)其他粉碎机械(次重点)识记:锤式粉碎机的结构及其特点理解:振动磨研磨体的选择及装载量(四)粉碎机械发展概况(一般)识记:粉碎机械发展概况第五章搅拌及均质机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搅拌、均质的基本概念;了解搅拌及混合机械的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及特点,均质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适用对象。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搅拌的种类及其特性(次重点)识记:搅拌、均质的概念理解:流体的类型及其特点,搅拌机的类型及适用对象(二)搅拌机(重点)识记:打漩的概念,挡板的安装形式及数量理解:不同粘度的物料混合机理的异同,搅拌液体运动的分速度及其作用,各种搅拌器的结构和特点,消除打漩的方法应用:搅拌罐的结构设计(三)调和机(次重点)识记:打蛋机搅拌浆的常用型式及适用对象理解:打蛋机的工作原理(四)混合机(一般)识记:混合机的分类理解:各种混合机的特点和工作过程,各种混合机的主要参数和适用对象(五)均质机(重点)识记:各种均质机的结构和适用对象理解:均质机的工作原理,三柱塞泵的特点,双级均质阀的作用及压力要求,离心式均质机的特点,各种均质机中速度梯度的产生方法第六章蒸发浓缩设备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蒸发的概念,了解蒸发器的类型及应用,理解其工作原理及特点,会根据物料的特性选择适宜的蒸发浓缩设备。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蒸发浓缩设备的分类和选择(重点)识记:蒸发的概念理解:蒸发进行的必要条件,蒸发浓缩设备选择时应满足的要求应用:针对不同特性的物料选择适宜的蒸发浓缩设备(二)常压蒸发设备(一般)识记:夹层锅的类型及结构理解:麦芽汁浓缩锅的特点及应用(三)单效真空浓缩设备(重点)识记:各种单效真空浓缩设备的结构、特点及应用理解:中央循环管式浓缩锅的工作原理应用:盘管式浓缩锅的操作注意事项(四)液膜式蒸发浓缩设备(重点)识记:几种液膜式蒸发浓缩设备的结构理解:几种液膜式蒸发浓缩设备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五)真空浓缩装置的辅助设备(次重点)识记:气液分离器捕沫除雾的结构特点,各种蒸汽冷凝器的结构及特点,水力喷射器的作用,真空泵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理解:气液分离器捕沫除雾的机理,各种蒸汽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应用:蒸汽喷射泵的操作注意事项(六)真空浓缩锅的主要计算(一般)识记:蒸发室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第七章食品干燥机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流化床等的概念,了解各类干燥机械设备的结构和操作方法,掌握其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箱式与带式干燥器(一般)识记:箱式与带式干燥器的分类及结构特点理解:真空接触式箱式干燥器的工作过程,对材料的要求及适用范围,带式真空干燥机的工作过程及适用范围应用:设计常压对流式箱式干燥器(二)滚筒干燥器(重点)识记:滚筒干燥器的型式及相应的参数,各种类型的滚筒干燥器的适用范围,料膜的干燥阶段及其特点,不同材料的滚筒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滚筒干燥器附件的类型理解:滚筒干燥器的工作过程及特点,滚筒干燥时形成的料膜厚度的影响因素(三)流化床干燥器(重点)识记:流化床的概念,流化床干燥器中分布板和气体预分布器的作用理解:流化床干燥的作用过程,流化床干燥器的特点,流化床干燥的几个阶段及其特点,各种流化床干燥器的工作过程、特点及适用对象,流化床干燥器中各种分布板的特点(四)气流干燥器(次重点)识记:气流干燥的概念理解:气流干燥的特点,直管式气流干燥器和脉冲式气流干燥器的工作过程(五)冷冻干燥设备(重点)识记:冷冻干燥的概念理解:冷冻干燥的原理和特点,冷冻干燥设备的运行过程应用:针对不同性质的物料选择适宜的预冻方式(六)电磁辐射食品干燥机简介(次重点)识记:电磁辐射干燥食品的概念理解:微波加热干燥和红外线加热干燥的原理,电磁辐射干燥和红外线加热干燥的特点应用:预防微波炉腔体的入、出口泄露的措施(七)国外干燥机械发展动态(一般)识记:国外干燥机械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第八章食品杀菌设备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食品杀菌的方法和CIP的概念,掌握杀菌设备的结构、类型、杀菌程序,会根据物料特性选择适宜的杀菌方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直接加热杀菌设备(重点)识记:各种杀菌方法的区别理解:直接加热杀菌法的特点,真空瞬时加热杀菌的工作流程,注入式瞬时加热杀菌的工作原理,拉吉奥尔注入式瞬时加热杀菌的工作过程(二)板式换热器杀菌装置(重点)识记:传热版上的波纹,凹凸状花纹的作用,传热版上布置热圈的作用。

理解:板式换热器的特点,高温短时板式杀菌超高温瞬时板式杀菌的工作流程,传热板上热圈布置两种型式的异同应用:传热版角孔密封圈材料的选择与布置(三)管式杀菌机(一般)识记:管式杀菌机的结构及作用理解:管式杀菌机的工作过程特点及适用对象(四)CIP装置(次重点)识记:CIP的定义,CIP装置的结构,喷雾装置的型式及安装位置理解:CIP的特点,CIP装置洗涤效果的影响因素(五)微波杀菌装置简介(一般)识记:微波杀菌的适用范围理解:微波杀菌的原理,微波杀菌的特点第九章食品供排料机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各类食品供排料机械的结构和特点,掌握食品供排料机械的工作过程及适用范围。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带式输送机(重点)识记:带式输送机的结构和特点,带式输送机中常用的输送带及特点,张紧装置的类型及特点理解:橡胶输送带的连接型式及各自的特点,张紧装置的作用,托辊的结构及作用(二)斗式提升机(重点)识记:斗式提升机的结构及特点理解:斗式提升机的装料方式及特点,斗式提升机的卸料方式及适用场合,实现特定卸料方式的条件,料斗的类型及适用范围应用:………(三)螺旋输送机(一般)识记:螺旋输送机的结构理解:螺旋输送机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应用:螺旋面型的确定(四)振动输送机(次重)识记:振动角的概念,振动输送机的结构理解:振动输送机的工作过程、特点和适用范围(五)气力输送识记:气力输送的概念,气力输送的类型,气力输送装置的主要部件,颗粒的悬浮速度的概念,气力输送的主要参数理解:气力输送的特点及其应用,几种悬浮气力输送的工作过程、特点和应用范围,气力输送装置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推动气力输送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

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1、指定教材:蒋迪清. 食品通用机械与设备.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042、参考教材三、自学方法指导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