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常用麻醉技术操作规范最新
麻醉技术操作规范制度

麻醉技术操作规范制度一、总则1.为确保医院麻醉操作的安全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订立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医院麻醉科及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在麻醉各环节中执行。
二、麻醉设备管理1.全部麻醉设备需定期维护和修理和保养,确保其正常、稳定工作,负责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验收。
2.麻醉设备应存放在指定的设备室内,杜绝私人携带和乱放。
3.麻醉设备必需使用合格认证的产品,而且依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正确操作。
4.麻醉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紧急故障的处理方法。
5.麻醉设备的使用记录应及时、准确地填写,并备案留存。
三、麻醉药物管理1.麻醉药物应存放在专用药品柜中,柜内应有温度和湿度的监测设备,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2.麻醉药物的采购、选用和出库必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医院的规定,保证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3.麻醉药物的使用量应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严格依照医嘱执行,避开超量使用或挥霍。
4.麻醉药物的使用记录应及时、准确地填写,并按规定上交给药房。
5.麻醉药物的库存应定期盘点,并进行记录,确保药物的存储量和使用量相符。
四、麻醉操作程序1.麻醉操作前,麻醉医生应核对患者的身份和手术项目,确认手术风险和麻醉方案,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和解释。
2.麻醉操作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包含心肺功能、血液生化指标等,确保麻醉的安全性。
3.麻醉、手术、复苏三个环节的医务人员应清楚分工,协作顺畅,确保操作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4.麻醉操作中,麻醉医生应紧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发现并处理突发情况。
5.麻醉医生应遵守手术间无菌原则,严格执行手消毒、手术巡回和穿动手术服等操作规程。
五、麻醉并发症与处理1.麻醉操作中,如显现血压升高、心率变快、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应及时记录并予以适当处理。
2.麻醉操作中,如显现心肺骤停、呼吸心跳停止等紧急情况,医务人员应快速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并及时报告。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程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程XXX麻醉科技术操作规范一、全身麻醉操作规范麻醉手术必备麻醉用品器械、麻醉机和监护仪。
必须选择适合个体特性的气管导管,备有大小号气管导管,以及其他必要的器械。
麻醉药物包括麻醉诱导药、肌肉松弛药、吸入性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
麻醉者应根据病情、手术部位和方式、医疗单位和设施及技术能力,选择相关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
麻醉诱导需要经过以下步骤:检查喉镜及气管导管,将其与牙垫一并用酒精纱布擦试并包裹,分放床头。
病人取仰卧位,面罩吸入纯氧,麻醉者轻托病人下颌,维持病人气道通畅,令病人自主呼吸,必要时予以间歇扶助呼吸。
同时开放静脉,维持输液管道通畅。
缓慢静注一定计量和浓度的麻醉诱导药,继续辅助呼吸,待病人入睡后,注入诱导计量的肌松药,左手扶持面罩并托病人下颌,右手控制麻醉机呼吸囊行控制呼吸,直至病人呼吸停止。
取下面罩,将病人头向后仰。
左手持喉镜,右手分开口唇,止病人右手角放入喉镜,将舌推向左边。
沿舌面缓慢推进喉镜,显露声门,如使用直喉镜片,则用喉镜片前端挑起会厌。
右手持气管导管后段,使其前端经病人右口角进入口腔,对准声门轻柔插入口腔内,按压胸壁可感知气流逸出,初步确定导管在气管内,退出管芯。
调节导管深度,放置牙垫,退出喉镜导管套囊充气,接麻醉机。
挤压麻醉机呼吸囊,胸廓应有对成起伏,即进一步确定导管在气管内,在按压呼吸囊的同时听诊两肺有呼吸音,且呼吸音对成,在听诊尖突下无气过水声,方可确定导管在气管内,否则应调整气管导管位置,乃至重新插管。
二、硬膜外阻滞麻醉操作规范硬膜外阻滞麻醉是一种局部麻醉方法,适用于下肢、腹部、胸部和上肢手术。
硬膜外阻滞麻醉需要经过以下步骤:病人取侧卧位,暴露穿刺部位,消毒穿刺部位,局部麻醉,穿刺硬膜外腔,确认穿刺位置,插入导管,注入麻醉药物,确定阻滞范围。
三、骶管阻滞麻醉操作规范骶管阻滞麻醉是一种局部麻醉方法,适用于下肢、腹部、盆腔和会阴手术。
骶管阻滞麻醉需要经过以下步骤:病人取侧卧位或坐位,暴露穿刺部位,消毒穿刺部位,局部麻醉,穿刺骶管,确认穿刺位置,注入麻醉药物,确定阻滞范围。
医院麻醉师操作规程最新版

医院麻醉师操作规程最新版《医院麻醉师操作规程最新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麻醉师的操作行为,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医院内所有麻醉师的操作行为。
第三条麻醉师应当遵守国家、行业和医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严格执行医院的麻醉操作规程。
第四条麻醉师在执行麻醉操作时,应当尽职尽责,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第五条医院麻醉科应当定期对麻醉师进行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
第六条麻醉师在执行麻醉操作前,应当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用药情况等信息,确保患者适合接受麻醉。
第二章麻醉设备和药品的使用第七条麻醉师应当熟悉和掌握医院麻醉设备的使用方法,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八条麻醉师在使用药品时,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合理选用适当的药品,并按照规定剂量进行使用。
第九条麻醉师在使用麻醉药品时,应当做到用药准确、注射迅速、用量合理,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足导致的风险。
第十条麻醉师在使用麻醉设备和药品时,应当做好相关记录,包括麻醉开始和结束时间、使用的药品和剂量、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结果等。
第三章麻醉操作流程第十一条麻醉师在执行麻醉操作时,应当遵循相关的麻醉操作流程,包括术前准备、麻醉诱导、维持麻醉、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环节。
第十二条麻醉师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结果,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第十三条麻醉师在麻醉操作结束后,应当对患者进行仔细观察和监测,确保患者从麻醉状态中安全恢复。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四条医院麻醉科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麻醉师的操作行为符合安全规定。
第十五条麻醉师在执行麻醉操作时,应当保持专注,不得受到外界干扰。
第十六条麻醉师在发现患者生命体征异常或其他安全风险时,应当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并报告医务管理部门。
第五章督导检查和责任追究第十七条医院麻醉科应当定期对麻醉师的操作行为进行督导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十八条麻醉师在执行麻醉操作时,如发生严重事故或过失,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并接受医院的责任追究。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淇县福利医院麻醉科技术操作规范目录一、全身麻醉操作规范二、硬膜外阻滞麻醉操作规范三、骶管阻滞麻醉操作规范四、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操作规范五、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规范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规范七、深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规范八、麻醉机安全操作常规一. 全身麻醉操作规范1.麻醉用品器械准备,麻醉机和监护仪必备。
气管导管三根(根据年龄,性别和体格等个体特性选择合适的导管一根,再备大小号一根),管芯一根,牙垫一个,麻醉喉镜一套,插管钳一个,喷雾器一个,吸痰管数根,吸引器一台。
2.麻醉用药1)麻醉诱导药:丙泊酚,地西泮,芬太尼等。
2)肌肉松弛药:司可林,维库溴铵,哌库溴铵,泮库溴铵,以及罗库溴铵等。
3)吸入性麻醉药:安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氧化亚氮以及氟烷等。
4)静脉麻醉药:包括以上‘麻醉诱导药’及氯胺酮。
麻醉者可根据病人的病情,手术部位和方式,本医疗单位和设施及技术能力,选用相关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
3. 麻醉诱导以经口明视插管为例,安以下顺序进行:1)检查喉镜及气管导管,将其与牙垫一并用酒精纱布檫试并包裹,分放床头。
2)病人取仰卧位,面罩吸入纯氧,麻醉者轻托病人下颌,维持病人气道通畅,令病人自主呼吸,必要时予以间歇扶助呼吸。
同时开放静脉,维持输液管道通常。
3)缓慢静注一定计量和浓度的麻醉诱导药,继续辅助呼吸,待病人入睡后,注入诱导计量的肌松药,左手扶持面罩并托病人下颌,右手控制麻醉机呼吸囊行控制呼吸,直至病人呼吸停止。
4)取下面罩,将病人头向后仰。
左手持喉镜,右手分开口唇,止病人右手角放入喉镜,将舌推向左边(此时右手拖住病人颞枕部)。
沿舌面缓慢推进喉镜,显漏悬雍垂,直至看到会厌。
5)喉镜片尖端放置在会厌与舌根交接处,向上向前提起喉镜,即可显露声门,如使用直喉镜片,则用喉镜片前端挑起会厌。
6)右手持气管导管后段,使其前端经病人右口角进入口腔,对准声门轻柔插入口腔内,按压胸壁可感知气流逸出,初步确定导管在气管内,退出管芯。
麻醉科常用麻醉技术操作规范最新

麻醉科常用麻醉技术操作规范最新麻醉技术作为手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麻醉技术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性,麻醉科常常使用一系列的麻醉技术操作规范。
本文将介绍麻醉科常用的麻醉技术操作规范,以便医务人员正确应用。
1. 麻醉前准备麻醉前的准备工作十分关键,可以确保麻醉程序的顺利进行。
首先,医务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身体状况和病史等。
其次,医务人员需要检查麻醉设备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最后,医务人员需要和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麻醉过程并获得患者的同意。
2. 麻醉诱导麻醉诱导是麻醉手术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诱导时,医务人员需要确保患者身心状态的良好。
首先,医务人员需要检查患者是否禁食禁水,并确认没有应按规定服药。
其次,医务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进行诱导。
麻醉药物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手术类型来确定。
最后,在诱导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3. 麻醉维持麻醉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保持患者的麻醉状态。
在麻醉维持中,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手术的具体需要,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浓度。
同时,医务人员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4. 麻醉撤离麻醉撤离是麻醉过程中最后的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撤离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逐渐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并监测患者的麻醉深度,确保患者迅速恢复清醒。
同时,医务人员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以便及时处理任何出现的异常情况。
总结:麻醉科常用的麻醉技术操作规范是确保手术过程安全和患者顺利度过麻醉期的关键。
准备工作的细致和充分可以保证麻醉手术的顺利进行;诱导过程中的准确选择和监测药物能够确保患者的麻醉状态;维持阶段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药物浓度;撤离过程需要谨慎地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并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
在执行这些麻醉技术操作规范时,医务人员应遵循相关的麻醉操作指南和规程,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麻醉科操作规范

麻醉科操作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1. 为了规范麻醉科的工作流程,确保医院麻醉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订立本操作规范。
2. 本规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卫生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1. 本规范适用于医院内全部麻醉科相关人员的工作。
2. 医院内的其他科室和人员,在必需时应乐观搭配麻醉科的操作,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第二章麻醉科工作流程第三条前期准备工作1. 麻醉科医护人员应在手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历和相关检查结果,并准备好麻醉设备和药物。
2. 患者入院后,麻醉科应对其进行认真评估,了解其麻醉前情况并与患者沟通,以确保手术安全。
3. 在手术当天,麻醉科应对手术室内的麻醉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并正常工作。
4. 在手术当天,麻醉科应将相关麻醉设备和药物准备至手术室内,确保按时进行手术。
第四条麻醉诱导和维持1. 麻醉科医生在手术开始前,应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并进行适当的麻醉诱导。
2. 麻醉科医生应紧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含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并及时采取必需的措施进行调整和维护。
3. 麻醉科医生应依据手术需要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和管理麻醉深度和麻醉药物的使用。
4.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科医生应与手术医生和护士紧密合作,确保麻醉效果的良好和患者的安全。
第五条麻醉的转归和恢复1. 手术结束后,麻醉科医生应依照规定的操作程序,将患者从麻醉状态中唤醒,确保患者的平稳恢复。
2. 麻醉科医生应紧密监测患者恢复期间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处理显现的异常情况。
3. 在患者恢复意识后,麻醉科医生应向患者进行相关的麻醉知情告知,包含麻醉的效果和注意事项等。
4. 麻醉科医生在患者恢复后应对其进行适当的察看,确保患者没有进一步的不良反应。
第六条医疗记录和信息保密1. 麻醉科医生应在手术过程中认真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包含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患者的生命体征等,并保证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麻醉科常用麻醉技术操作规范

麻醉科常用麻醉技术操作规范麻醉科是一项危险的医疗技术,任何麻醉操作的不当都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麻醉科医生必须严格遵守麻醉操作的规范,确保麻醉过程安全、有效。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麻醉科常用的麻醉技术,并详细说明麻醉操作的规范。
一、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指将全身各部位同时麻醉的一种麻醉方法,常用的全身麻醉方法有以下几种:1.静脉全麻静脉全麻是把麻醉药物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体内,使患者全身麻醉。
在操作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确认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2)选择合适的静脉注射部位;(3)注射麻醉药物时要缓慢、逐渐递增,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4)麻醉维持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5)手术结束后,及时撤离麻醉药物,防止患者出现术后意识不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2.气管插管全麻气管插管全麻是通过插入气管插管把氧气和麻醉气体送入患者体内,使患者全身麻醉。
在操作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确认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2)选择合适插管尺寸;(3)插管前进行口腔和喉部的消毒,及时记录插管的深度;(4)插管后及时通过麻醉气体监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5)手术结束后,及时撤离麻醉药物和氧气,防止患者出现术后意识不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二、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指将特定部位的神经阻滞,从而使该部位麻醉的一种麻醉方法。
常用的局部麻醉方法有以下几种:1.表浅麻醉表浅麻醉是通过向皮肤表面喷洒麻醉药水,使局部表皮麻醉的一种方法。
在操作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确认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2)选择适当的麻醉药品和剂量;(3)麻醉药液喷洒时要均匀、不可过多或过少;(4)麻醉药效逐渐消退时,需注意防止患者感到痛苦。
2.神经阻滞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是利用麻醉药物作用于局部神经,阻滞神经传导、降低局部神经兴奋性,从而达到局部麻醉的效果。
在操作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确认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2)选择合适的神经阻滞方法和麻醉药物;(3)注射麻醉药物时要根据病情和体重等因素确定剂量;(4)注射麻醉药物后要等待一定时间,确保神经阻滞效果到位;(5)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局部反应,防止感染等并发症。
麻醉科常用麻醉技术操作规范(最新)

麻醉科常用麻醉技术操作规范一、临床麻醉工作程序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是提高麻醉医疗质量,确保病人安全的重要保证。
麻醉医生必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执行工作程序,与手术医师既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又有密切的互相配合,遇有病情变化或意外情况时要全力以赴,共同协作,使手术病人顺利度过手术关。
1、麻醉科接到手术通知单后,由麻醉医师根据手术种类、病人情况和麻醉医师技术水平、业务素质妥善安排手术病人的麻醉;必要时向科主任报告麻醉安排情况。
2、麻醉前准备是直接关系到病人手术麻醉的安全,其准备工作包括麻醉前访视、麻醉前谈话和签字及麻醉前病人的准备①麻醉前访视:掌握病情和体检,审查化验等检查结果,进行 ASA 分级,对病情进行评估,预测麻醉和手术的危险程度。
麻醉医师手术前一日访视病人,阅读病历,检查病人,拟定麻醉前用药,麻醉选择。
手术前讨论决定麻醉方案,麻醉方案包括麻醉方法,用药途径、监测项目、管理措施以及对麻醉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处理作出估计。
②麻醉前谈话和签字:为完善管理措施,必须实行麻醉前谈话,将麻醉全过程及其可能发生的意外和并发症向病人或家属交代清楚,并办理麻醉协议书签字手续,谈话由责任麻醉医师施行,也一并签字,作为病案必备项目。
③麻醉前病人的准备:术前禁食 6 小时,婴幼儿禁食 4 小时,入手术室前先行排尿,并给术前用药,胃肠道手术放置胃管等。
麻醉前用药:苯巴比妥钠 2mg/kg、东莨菪硷 0.006mg/kg 或阿托品 0。
01mg/kg,剧痛病人术前可给哌替啶 1mg/kg,心血管手术病人术前给吗啡 0。
2mg/kg,均在术前 30min 肌注。
麻醉前用药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作适当增减:①病情差、年老、体弱、休克、甲状腺功能低下、恶液质者应减量;②年轻、体壮、激动、甲亢病人,应酌情增加剂量;③呼吸功能欠佳,颅内压增高等禁用麻醉性镇痛药:④小儿全麻前,抗胆碱药剂量应稍大;⑤心动过速、甲亢、高热、暑天,不用阿托品,以用东莨菪碱为宜。
麻醉科常用操作技术规范

麻醉科常用操作技术规范麻醉科作为医疗领域中的重要学科,其操作技术对于患者的治疗以及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麻醉过程的安全与效果,麻醉科常用操作技术有着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麻醉科常用操作技术的规范,从手术准备、麻醉诱导、维持麻醉到术后评估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
一、手术准备1. 术前评估:麻醉医生在手术前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药情况以及麻醉相关的潜在风险。
2. 术前麻醉常规检查: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麻醉设备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等。
3. 麻醉团队准备:包括麻醉医生、麻醉护士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配合与准备工作。
二、麻醉诱导1. 麻醉诱导药物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并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剂量调整。
2. 麻醉器械与监测设备准备:确保麻醉器械和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转,如气管插管、麻醉机及监护仪器等。
3. 麻醉诱导技术:准确执行麻醉诱导程序,包括气管插管、静脉通路建立以及导管置入等操作。
三、维持麻醉1. 麻醉维持药物管理:根据手术的需要以及患者的生理状况,调整维持麻醉的药物剂量和给药方式,确保患者的稳定。
2. 生命体征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理指标,并及时记录与反馈。
3. 麻醉深度控制:通过监测指标如脑电图(EEG)、熵值等,精准调整麻醉的深度,使患者保持在适当的麻醉状态下。
4. 麻醉相关并发症处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麻醉并发症,如低血压、心律失常等。
四、术后评估1. 麻醉恢复室管理:患者苏醒后,需要将其转至麻醉恢复室进行进一步的监测与评估。
2. 患者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与措施。
3. 麻醉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麻醉并发症,保证患者的安全与康复。
4. 术后麻醉药物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麻醉药物的特点,进行麻醉药物的停止与清除。
通过以上规范的麻醉操作技术,可以有效地保障患者在手术期间的安全与舒适。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淇县福利医院麻醉科技术操作规目录一、全身麻醉操作规二、硬膜外阻滞麻醉操作规三、骶管阻滞麻醉操作规四、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操作规五、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规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规七、深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规八、麻醉机安全操作常规一.全身麻醉操作规1.麻醉用品器械准备,麻醉机和监护仪必备。
气管导管三根(根据年龄,性别和体格等个体特性选择合适的导管一根,再备大小号一根),管芯一根,牙垫一个,麻醉喉镜一套,插管钳一个,喷雾器一个,吸痰管数根,吸引器一台。
2.麻醉用药1)麻醉诱导药:丙泊酚,地西泮,芬太尼等。
2)肌肉松弛药:司可林,维库溴铵,哌库溴铵,泮库溴铵,以及罗库溴铵等。
3)吸入性麻醉药:安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氧化亚氮以及氟烷等。
4)静脉麻醉药:包括以上‘麻醉诱导药’及氯胺酮。
麻醉者可根据病人的病情,手术部位和方式,本医疗单位和设施及技术能力,选用相关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
3. 麻醉诱导以经口明视插管为例,安以下顺序进行:1)检查喉镜及气管导管,将其与牙垫一并用酒精纱布檫试并包裹,分放床头。
2)病人取仰卧位,面罩吸入纯氧,麻醉者轻托病人下颌,维持病人气道通畅,令病人自主呼吸,必要时予以间歇扶助呼吸。
同时开放静脉,维持输液管道通常。
3)缓慢静注一定计量和浓度的麻醉诱导药,继续辅助呼吸,待病人入睡后,注入诱导计量的肌松药,左手扶持面罩并托病人下颌,右手控制麻醉机呼吸囊行控制呼吸,直至病人呼吸停止。
4)取下面罩,将病人头向后仰。
左手持喉镜,右手分开口唇,止病人右手角放入喉镜,将舌推向左边(此时右手拖住病人颞枕部)。
沿舌面缓慢推进喉镜,显漏悬雍垂,直至看到会厌。
5)喉镜片尖端放置在会厌与舌根交接处,向上向前提起喉镜,即可显露声门,如使用直喉镜片,则用喉镜片前端挑起会厌。
6)右手持气管导管后段,使其前端经病人右口角进入口腔,对准声门轻柔插入口腔,按压胸壁可感知气流逸出,初步确定导管在气管,退出管芯。
7)调节道观深度,放置牙垫,退出喉镜导管套囊充气,接麻醉机。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淇县福利医院麻醉科技术操作规目录一、全身麻醉操作规二、硬膜外阻滞麻醉操作规三、骶管阻滞麻醉操作规四、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操作规五、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规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规七、深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规八、麻醉机安全操作常规一. 全身麻醉操作规1.麻醉用品器械准备,麻醉机和监护仪必备。
气管导管三根(根据年龄,性别和体格等个体特性选择合适的导管一根,再备大小号一根),管芯一根,牙垫一个,麻醉喉镜一套,插管钳一个,喷雾器一个,吸痰管数根,吸引器一台。
2.麻醉用药1)麻醉诱导药:丙泊酚,地西泮,芬太尼等。
2)肌肉松弛药:司可林,维库溴铵,哌库溴铵,泮库溴铵,以及罗库溴铵等。
3)吸入性麻醉药:安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氧化亚氮以及氟烷等。
4)静脉麻醉药:包括以上‘麻醉诱导药’及氯胺酮。
麻醉者可根据病人的病情,手术部位和方式,本医疗单位和设施及技术能力,选用相关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
3. 麻醉诱导以经口明视插管为例,安以下顺序进行:1)检查喉镜及气管导管,将其与牙垫一并用酒精纱布檫试并包裹,分放床头。
2)病人取仰卧位,面罩吸入纯氧,麻醉者轻托病人下颌,维持病人气道通畅,令病人自主呼吸,必要时予以间歇扶助呼吸。
同时开放静脉,维持输液管道通常。
3)缓慢静注一定计量和浓度的麻醉诱导药,继续辅助呼吸,待病人入睡后,注入诱导计量的肌松药,左手扶持面罩并托病人下颌,右手控制麻醉机呼吸囊行控制呼吸,直至病人呼吸停止。
4)取下面罩,将病人头向后仰。
左手持喉镜,右手分开口唇,止病人右手角放入喉镜,将舌推向左边(此时右手拖住病人颞枕部)。
沿舌面缓慢推进喉镜,显漏悬雍垂,直至看到会厌。
5)喉镜片尖端放置在会厌与舌根交接处,向上向前提起喉镜,即可显露声门,如使用直喉镜片,则用喉镜片前端挑起会厌。
6)右手持气管导管后段,使其前端经病人右口角进入口腔,对准声门轻柔插入口腔,按压胸壁可感知气流逸出,初步确定导管在气管,退出管芯。
7)调节道观深度,放置牙垫,退出喉镜导管套囊充气,接麻醉机。
麻醉科常用操作技术常规

第七十六章麻醉科常用操作技术第一节术前访视病人注意事项1. 麻醉医师见手术告知单后均应于术前一日访视病人,接到会诊单的特殊病人及时会诊,以便做好术前准备。
2. 术前访视内容涉及:(1) 全面了解病人健康状况,心肺功能,X光检查(MRI、CT)和各种实验室检结果。
(2) 特殊病人术前准备是否充足。
(3) 手术部位及麻醉方法。
(4) 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
(5) 根据麻醉方法进行特殊检查。
如椎管内阻滞麻醉检查脊柱,全身麻醉注意有无假牙,气管内插管门齿是否完整,颈部长度和活动度。
其它尚有动静脉穿刺的难易、肿瘤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等。
3. 了解病人的精神状态和对麻醉的规定,部位麻醉必须耐心解释,消除病人恐惊。
4. 根据病人病史和检查结果,决定麻醉方法。
5. 术前准备麻醉所需用品和麻醉机。
6. 麻醉前准备不完善,应有的检查尚未进行或需要复查,以及麻醉有困难或危险时,应于手术前一日向病房提出,共同协商解决,必要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任永功)第二节麻醉记录单记录方法1. 麻醉记录单涉及术前检查,术中记录和术后随访三项内容,均应按规定期间完毕记录(术前检查,术中记录每5~10分钟记录一次,术后随访术毕后3天完毕)。
2. 记录应按表中所列项目逐次填写,如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等,力求精确,文字简明扼要,记录客观详尽,字体工整洁净。
3. 术中抢救病人时,抢救措施,所用药物应具体记录。
4. 麻醉小结应于术毕完毕,最长不超过24小时。
其内容涉及:麻醉分析,循环与呼吸功能的变化,存在的问题及经验教训等。
5. 麻醉记录单一式两份(两联复写),一页留在麻醉科存档,一页存放于病人病历保存。
6. 术后随访内容:有无麻醉并发症,治疗通过和疗效,全麻完全清醒时间,椎管内阻滞,神经丛阻滞开始出现疼痛时间。
术后如有异常表现,记录解决方法。
7. 麻醉记录的具体填写方法可参照《现代麻醉学》有关章节。
(任永功)第三节麻醉前注意事项1. 手术当天麻醉前必须检查氧气、笑气(氧化亚氮)、吸引器,并对的接通气源。
麻醉科操作技术规范

第一节临床麻醉平常工作规范麻醉选择旳基本原则麻醉选择重要指麻醉措施、麻醉药物、检测项目和措施旳选择。
麻醉旳选择重要由麻醉医师来进行,假如外科医生或病人有特殊规定,可与麻醉医师协商,麻醉医师有决定权。
在保证病人安全旳前提下,应选择对病人生理扰乱轻,镇静、镇痛、肌松完善,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能满足手术操作规定旳麻醉措施和药物。
任何麻醉均有一定失败率,为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容许在手术期间更改麻醉措施。
【麻醉选择根据】一、病人旳状况病人旳状况包括年龄、拟手术治疗旳疾病与并发症及其严重程度、重要脏器旳功能、情绪与合作程度、肥胖程度、病人医院。
例如,幼儿不能配合就只宜选择全麻或基础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复合;病人有严重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须行上腹部手术,也许以小剂量结合浅旳全身气管麻醉比较稳妥;对尿毒症病人旳急症手术就只能考虑局麻或部位麻醉;如病人情绪异常紧张,无疑全麻较为合适;肥胖病人假如在仰卧位即有明显通气局限性旳体现,则克服困难进行气管内插管全麻为很好旳选择;对病人旳意愿应当充足考虑,假如没有麻醉上旳禁忌症又能满足手术规定,则应当接受病人意见,假如病人有某种麻醉旳禁忌症,则只能选择其他麻醉措施。
二、手术方面1、根据手术旳复杂程度和规定选择麻醉。
麻醉旳风险性与手术复杂程度并非完全一致,手术复杂性可使麻醉风险性增长,而有时手术并不复杂,但病人旳病情和并存疾病却为麻醉带来许多困难。
2、手术部位选择麻醉。
如颈部或胸壁手术,可选择局部浸润麻醉加强化、神经传导阻滞、硬膜外阻滞或气管内全麻。
胸内手术都在气管内麻下进行,必要时插双腔管。
三、麻醉方面在自己可以胜任旳状况下,选择安全性最大、操作最纯熟、最有把握旳麻醉措施。
择期手术麻醉前旳准备和麻醉前用药一、麻醉前访视1、手术前一天麻醉科医师必须到病房访视手术病人:(1)理解病人旳发育﹑营养状况及精神状态。
(2)查阅病历理解病人旳现病史、既往史、麻醉手术史、家族史、药物过敏史及烟酒嗜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醉科常用麻醉技术操作规范最新
麻醉科是医学中的一个分支,主要涉及到各种疼痛和不适觉的处理,包括手术前和手术期间的麻醉,也包括各种疾病的处理。
麻醉科的主要任务是能够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感觉痛苦,同时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正常。
这就需要使用到一些常用的麻醉技术,下面是一些麻醉技术操作规范。
一、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技术,用于手术期间呼吸道的管理。
具体操作包括:
1. 患者处于头倾后位或头后伸位;
2. 充分预处理,给予充分的麻醉;
3. 用右手示指和中指打开口腔,用左手掌拢住下颌骨,使喉隐窝暴露;
4. 用右手抄住气管插管,顺着牙齿和舌根,直到插管尖端触及喉隐窝,然后插入气管;
5. 插管插入到一定深度,使用气囊充气,使插管牢固稳定。
二、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常常用于手术期间,旨在使患者处于无意识、无痛苦、无拘束的状态。
具体操作包括:
1. 确定病情,评估患者的麻醉需求;
2. 患者处于完全禁食状态,采取适当的体位;
3. 用适当的麻醉药物进行麻醉,药物的剂量需要经过充分的评估和控制,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身体状况进行调节和计算;
4. 全身麻醉过程中需监测各种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
5. 在麻醉结束后,需要逐步缓解麻醉,让患者逐渐恢复意识和各项生理指标。
三、神经阻滞麻醉
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局部麻醉技术,可以用于局部区域的麻醉和疼痛处理。
具体操作包括:
1. 确定局部麻醉的位置和范围,选择合适的针头;
2. 用消毒液清洁麻醉部位;
3. 用适量的局部麻醉药物压注,刺激神经末梢,当出现麻醉效果时,将针头取出。
4. 神经阻滞麻醉后需要满足患者的疼痛要求,同时要注意麻醉后可能出现的神经功能障碍、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
四、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麻醉是一种在蛛网膜以下,硬膜外注射麻醉药物,达到局部麻醉和疼痛处理的技术,具体操作包括:
1. 患者在手术前2小时禁食水和食物,进入手术室前先行尿排空;
2. 穿戴手术衣裤,消毒手术部位;
3. 在L2/L3或L3/L4穿刺,找到硬膜外腔;
4. 填补硬膜外腔,下行深度较大,注药前需试抽测压,出现血液需要更换穿刺点,并需埋药;
5. 硬膜外麻醉后及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同时观察麻醉后可能产生的并发症。
总之,麻醉科技术较为复杂,需要医务人员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和经验,同时严格遵循麻醉手术操作规范,以保证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