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学案例分析
《老王》教学片段案例分析
发掘人性之美——《老王》教学片段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本课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关于“小人物”主题中的一篇课文,教学内容是《老王》,教学对象是初一的学生,教学目标是理解老王的善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整的人格特性,尊重人的生命价值,让学生体验人性之美。
在本课的教学中,利用《问题解决导学方案》中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采取自由自主回答的形式,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而且,由于本课贴近人性的创作,老师充分引导学生将材料与现实生活结合,因此,学生回答积极踊跃,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收获。
二、案例描述本节课的设计是根据初一学生的教学目标而定,在能力上主要是提取关键信息,在价值观上则是引导学生向善、求美,让学生在阅读与思考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完善自己的性格。
课程流程:一、初读课文,想一想,在作者眼中,老王是个怎样的人;二、互动研讨:你从哪些小事中可以看出他很善良?师:杨绛说:“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她为什么这样说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她的一篇散文《老王》,看看苦难世态之下,有的人会显示出怎样的真相?请大家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先读一遍课文,她写了怎样的一个老王?学生开始阅读。
三分钟后。
师:请大家讲一讲,在作者看来,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1:老实、懂得感恩。
生2:不幸、内向。
生3:善良、纯朴。
师:老王所有这些美好的性格特征中,哪一个词语是对他最好的概括呢?生4:善良。
他是一个善良的人。
师:好!大家是怎么发现老王的善良呢,有哪些小事可以体现出来?五分钟后。
师:大家概括得差不多了吧。
谁来说说这个问题?生1:第一件事,老王给作者家带冰,收费减半;第二件事,老王送默存去医院;第三件事,老王给作者家送鸡蛋和香油。
生2:不对,老王给作者送的冰比别人送的还大一倍。
师:嗯,补充得很好。
那老王送默存去医院这件事呢?生3:他还坚持不肯要钱。
师:对,作者坚持给他时,他还悄悄地问作者有钱没,并且拿了钱也不大放心的样子。
浅析王君老师的《老王》教学案例
浅析王君老师的《老王》教学案例
王君老师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他在教学中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以《老王》为基础进行教学。
在这次教学案例中,他深入浅出地为学生分析了《老王》的内涵,从文本、文化背景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讨论,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读过的书进行讨论和分析,从而使学生以更深入及全面的角度理解、思考书中所包含的内容。
首先,王君老师帮助学生从文本方面去分析《老王》,他强调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句子的结构,分析作者的表达方式,以及在文本中捕捉到的反思、讽刺、象征、戏剧性以及具体的细节等,并对学生的理解提出更多的提示和解释,以便他们能够从更深入的角度来理解书中的意思。
其次,王君老师从文化背景出发,帮助学生去思考书中作者如何把文化背景元素融入到作品中,以及作者是如何表达他在某种文化观念中的思想情感,以及有哪些文化象征和符号在整部作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样,学生们就能够以更高的层面,更加深刻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意义和思想。
再者,王君老师从艺术表现形式出发,指导学生讨论书中的艺术表现手法,如:语言表达、情节发展和描绘细节等。
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书中字里行间所包含的意义,以及作者所想要传达的思想。
此外,王君老师还利用提问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分析讨论的机会,让学生们有机会去思考作者的写作动机,以及情节的发展是如何影响
了整部作品的意义,他们还可以分析书中的人物,如他们的性格特征、行为动机和社会背景等,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书中所包含的内涵。
总之,王君老师在教学《老王》时,以文本、文化背景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等为分析突破口,并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从而使学生以更深入全面的角度理解和思考书中所包含的内容,使学生受益匪浅。
初中语文《老王》教案
初中语文《老王》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老王》,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分析老王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老王的关爱与尊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分析老王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现关爱与尊重的价值。
教学准备:课文《老王》、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板书课题《老王》,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 简要介绍课文作者杨绛及作品背景。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合作探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老王的人物形象,包括他的性格特点、生活状况等。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拓展(10分钟)1.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现关爱与尊重的价值,分享自己身边的关爱故事。
2. 教师总结,强调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老王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 学生齐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老王》的读后感。
2. 观察身边的人,发现关爱与尊重的例子,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老王》,分析了老王的人物形象,体会了作者对老王的关爱与尊重。
在课堂拓展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了身边的关爱故事,培养了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人文精神。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现关爱与尊重的价值,避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停留在表面。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老王》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老王》教案一. 教材分析《老王》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个善良、诚实、勤劳的老人——老王,他身处社会底层,生活艰辛,但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信仰。
通过老王的故事,课文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底层人民的艰辛,教育学生要关爱他人,珍惜美好生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对社会现象和人生价值观有所思考。
但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有限,对于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了解不多。
通过学习《老王》,学生可以了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培养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词和短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和思考,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活的品质,增强对社会责任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词和短语的理解与运用。
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活的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老王的故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社会现象。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生词和短语的卡片。
4.分组讨论的问题清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结束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老王的故事。
2.呈现(10分钟)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老王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老王的生活现状和社会现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问题清单进行案例分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总结老王的故事和社会现象。
《老王》教案
《老王》教案《老王》教案(精选11篇)《老王》教案篇1【创意说明】本篇散文的核心是讴歌一种善良的人性,教学时应着重理解老王的苦与善,并了解我的善良与对老王的关爱。
宜采用对话式教学。
【教学步骤】一、导入生活中有很多小人物,他们虽然不被人重视,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老王》中介绍的人物就是这样。
二、朗读课文三、形象分析1、自读课文,试用一个词概括老王给你留下的印象,并根据课文内容作一点说明。
如:孤苦,亲人很少;凄凉,身体不好,生活条件差;老实厚道,他需要钱,可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善良2、着重分析老王善良的表现。
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3、思考: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照顾老王的生意;老王送香油鸡蛋,也付钱给他;关切地询问老王的生活。
四、情感体验1、怎样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2、我和老王的交往过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⑴ 要关爱弱势群体;⑵ 要培养平等观念;⑶ 要培养人道主义精神。
3、你的周围有类似于老王的人吗?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老王》教案篇2【创意说明】写法探究课。
这篇散文材料琐碎,但作者竟能将它们组织成一个有面的整体,使读者对老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是学生作文中的一大难点,本设计就以写法探究为主要内容展开。
【教学步骤】一、朗读课文二、列写提纲1、学生列提纲。
2、课堂交流,教师评点归纳。
作者按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行文。
首先写老王的职业,这是老王谋生的手;其次写他的生理缺陷,指出老王谋生的困难;接着写居住条件。
这部分按逻辑顺序来写。
接下来按时间顺序写。
共四个片断。
前两个写他为人好,第三个写他的生计越来越困难,最后详写老王离世前一天的事。
3、思考:这些内容表现了老王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善良)4、思考:本文行文的线索是什么?三、学习体验作者如此行文,给我们的写作什么启示?1、对于庞杂的材料,我们应注意写作的顺序。
八年级上册《老王》教案分析及反思
八年级上册《老王》教案分析及反思八班级上册《老王》教案分析及反思篇1八班级上册《老王》教学案例及反思上好一堂课,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前提。
而要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这对老师来说是颇费思考的。
本文想借人教课版《语文》八班级(上)其次单元中的《老王》的设计过程中的胜利和失败谈一点浅薄的想法《老王》是一篇以内心反思写成的回忆人的散文,与同学的生活实际阅历和体验有肯定的距离。
同学在初读文章时只感受是一个和善的人,老王是一个和善不幸的人,但并不明白在文章最终为什么还要对老王产生愧疚。
针对这样一种状况,我准备从同学最初的感受入手,去体察老王生活的困难与人性的和善,着重品尝文章中“老王生前去送香油和鸡蛋”这部分,理解的愧疚之情。
让同学体会到对不幸之人需用一颗和善的心去关爱。
教学设计一以走近老王——品尝老王——关注老王——怀念老王为线索,把课文的重心放在对老王人物的鉴赏上,分别由以下几个环节:1、走近老王:自由阅读课文。
说说老王在你的心目中是一个怎么样的印象,请用老王是一个____________人,表现在_________这样的句式表达。
(这是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同学很简单找到相关的大事,能说出关于老王生活的苦和为人的善的特点。
)2品尝老王: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段?在这个片段中打动你的又是哪些细节?(抓住老王送鸡蛋香油的事情进一步品尝老王丑陋的外表下那颗和善的心,与他最终凄惨的死形成的剧烈反差而去打动同学的心)3、怀念老王:和善狡猾的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常常关注他的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当他面对着老王的遗像时会说什么?假如你在场,你会说些什么?(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让同学感受的愧疚之情,同学答案很精彩,但由于前面只是提及对老王的关心,没有去体会的关心中蕴含对老王的情怀,因此同学谈及愧疚的情感的较少)4、关注“老王”:社会上还有好多像老王这样的不幸的人,我们应如何对待他们呢?以课堂观看教学设计,听课老师反映:教材的处理太平面,没有进入丰富的情感世界。
《老王》案例分析
《老王》案例分析上好一堂课,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前提。
而要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这对老师来说是颇费思量的。
为了上好《老王》,我请教组里各位前辈,查阅资料,颇费苦心。
《老王》是一篇以作者内心反思写成的回忆人的散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阅历和体验有一定的距离。
学生在初读文章时只感受作者是一个善良的人,老王是一个善良不幸的人,但并不明白作者在文章最后为什么还要对老王产生愧疚。
针对这样一种情况,起初我打算从学生最初的感受入手,去体察老王生活的艰难与人性的善良,着重品味文章中“老王生前去送香油和鸡蛋”这部分,理解作者的愧疚之情。
让学生体会到对不幸之人需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爱,更让学生了解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杨绛的伟大人格。
起先,我的教学设计以走近老王——品味老王——关注老王——怀念老王为线索,把课文的重心放在对老王人物的鉴赏上。
但后来我发现,这样体现不出作者杨绛的感情以及伟大人格,这样的解读还是肤浅的。
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围绕两个人——老王和杨绛,在一条线上展开。
教学目标1、朗读品析,感受作品中的老王的不幸与善良。
2、研讨探究,感悟作者杨绛的善良与愧怍。
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发阅读兴趣百度贴吧有读者对杨绛的评价引入,“杨先生是中国健在的最后一位文坛巨匠”。
二、初读感知,把握文章题旨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中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是哪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2、初步理解文章的主旨。
①文中幸运的人与不幸者分别指谁。
②思考:作者为什么对不幸的老王愧怍呢?三、细品语言,感受老王的不幸与善良:1、老王的不幸从哪里可以感受到?结合1-4段回答。
①卑微的职业:单干户,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②悲惨的境遇: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没有什么亲人。
③残缺的生理:只有一只眼(夜盲症),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④塌败的居所: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
⑤受伤的心灵:孤独、无亲,受恶意攻击,被人瞧不起。
高中语文教案《老王》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老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老王的人物形象。
2. 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
3. 体会作者对老王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老王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难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平凡人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作者及文章的背景。
3. 文本分析: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主题,引导学生理解老王的人物形象。
4.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对老王的印象和感受。
5. 写作手法分析:分析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老王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7.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身边平凡人的短文,运用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老王》这篇文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把握老王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避免教师一言堂的情况。
同时,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老王》教学设计及反思
《老王》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了解老王的生平经历和人物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思考关爱弱势群体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深入理解老王的人物特点,感受作者的内心情感。
难点:理解文章中老王与作者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如何关爱弱势群体。
三、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故事导入,引导学生进入《老王》的世界,了解老王的生平经历和人物特点。
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深入学习: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包括老王的性格特点、作者的情感表达等。
拓展延伸: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关爱弱势群体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
解能力。
四、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思考关爱弱势群体的社会问题,也达到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目的。
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于文章中的一些难点内容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补充。
同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一些学生的发言时间不够充分,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教学案例《老王》
教学案例《老王》教学案例:《老王》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2.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学生将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需要演绎一个短小故事片段;2. 学生需自行创作故事情节和角色,并表演出来;3. 老师将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和学生进行简单的问候和交流,准备进入今天的教学内容。
2. 组建小组(10分钟)老师根据学生小组的人数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约3-4人。
可以让学生自由组队,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兴趣分组。
3. 创作故事(15分钟)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共同创作一个小故事情节。
故事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想象的。
学生可以讨论并决定主题、人物和基本情节。
4. 角色分配(10分钟)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故事情节,分配角色,并准备相应的台词和动作。
角色分配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喜好进行。
5. 探究演绎(20分钟)每个小组开始排练他们的故事片段。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和演绎角色。
6. 表演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他们的故事片段。
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观察和评估他们的表演,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意见。
7. 总结和反馈(5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不足之处,讨论如何进一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延伸:1. 可以让学生将故事片段录制成视频,加强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性表达能力;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比赛,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教学备注:此教学案例适用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可以通过调整故事情节和要求的难度,适用于不同年级的学生。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并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学延伸:1. 角色扮演比赛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角色扮演比赛,让他们进一步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
比赛可以设置评委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可以包括表演的生动性、角色的塑造和台词的准确性等方面。
初中语文_《老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老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筛选关键信息,梳理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紧扣愧怍一词,锤敲关键词句,体悟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一、梳理内容问题:读过这篇文章的同学请举手。
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这是一篇写人叙事的散文,应从从人和事的角度概括内容。
二、品析人物问题1:研究者评价,杨绛的散文名副其实是记叙散文——她尽量多地运用描写和叙述,而不大议论,尤其很少抒情。
但是文章中却有一句话直接进行了议论和抒情,你能找出来吗?明确: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问题2:这句话中有三个关键词:幸运的人、不幸者、愧怍。
你能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对哪个词语的认识?【投影】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预设:1.不幸者①(第2段)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体现老王生存的艰难。
(只是)是仅仅、不过,表示强调,一个副词将老王艰难的生存状态强调了出来。
(第7段)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只)是不得不,写出了老王被逼无奈,艰难的生存状态。
(第3段)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只)是仅仅,表强调,(瞎的)用倒装的形式来强调,更让人感觉出老王的不幸以上内容写了老王身体残疾,生存艰难。
②(第2段)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老王无亲无靠。
③(第4段)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形容词荒僻(荒凉偏僻)破破落落(败落)塌败(塌陷破败)这三个形容词将老王的住处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老王仅有一个落脚的地方而已。
追问:除了不幸,你还能从文中读出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①送冰(老实厚道)②送医院(善良:心地纯洁,没有恶意。
)③送香油鸡蛋知恩图报(杨绛一家对老王有什么恩?——照顾他生意、跟他闲话家常、给他鱼肝油、不在金钱上亏待他)(遇到如此善良的杨绛一家人,老王怎能不感恩,于是他在临终之前将他积攒下的、在那个年代令我们无法想象的金贵物品送给了杨绛。
初中语文_《老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老王》教学设计【课标解读】《语文课程标准》说到“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写作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或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即要求学生能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通过品读重点词句,理解人物形象,联系写作背景体味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产生独特的体验,从而获得对自己有益的启示。
【教材分析】《老王》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让学生从课文中感悟“爱”这种博大的情感,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本课写了杨绛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断以及老王死后她愧怍的心理,人物形象丰满,主题深刻。
体会特定背景下老王的善良以及杨绛高贵的自省精神是学生学习本文的重难点。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能够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但仍缺少深入文本灵魂,对文本作细心的体察感悟。
尤其是学生距离作品的写作年代较久远,所以对理解人物内心世界以及作者的情感倾向有一定的难度。
【学习目标】1.通过品读关键词和感人细节,能够说出人物的“幸”与“不幸”。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分析杨绛愧怍的原因,解读其人格魅力。
【评价设计】1.通过品读关键词,概括老王的“幸”与“不幸”。
2.通过品读第八段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读出老王的病入膏肓,进一步感受老王对杨绛的真情。
3.通过品读8——21段,分析杨绛愧怍的原因。
4.通过背景资料的补充,解读杨绛高贵的自省精神。
【学习过程】一、设疑导入咱们同学坐过出租车吗?有没有司机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但有一位叫老王的人力三轮车夫,却被著名教授、学者的杨绛深深地记住,并常常地想起,这节课我们走进《老王》,去聆听老王与杨绛之间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你认为文章中哪个词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作者在文章中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
”“幸运的人”和“不幸者”分别指谁?三、识人物(一)在作者眼中,老王是“不幸者”,你能不能从文中找出老王的“不幸”具体体现在哪里?预设:1.身体残疾2.无依无靠:品析“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初中语文_《老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_《⽼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教学设计⼀、教学⽬标1.把握课⽂内容,理解⽼王的“苦”与“善”。
2.品味作者平淡简洁⽽富有表现⼒的语⾔。
3.体会作者的“善”与“愧”,关爱⽣活中的不幸者。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平淡简洁⽽富有表现⼒的语⾔刻画⼈物形象的⽅法。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树⽴平等观念,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
四、教学⽅法:主要采⽤品读法、合作探究法、拓展法、谈话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激趣导⼊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出⽰歌词2.导语:同学们,正如歌曲中呼唤的“只要⼈⼈都献出⼀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间。
”如果我们在⽣活中能以真诚的感情对待别⼈,那么⼈世间就会多⼀份温暖,少⼀些冷漠,多⼀份善良,少⼀些残酷。
爱是⼀种情感,更是⼀种美德!杨绛⼥⼠在她的作品《⽼王》中为我们诠释了这⼀并不深奥的道理。
今天让我们⾛进《⽼王》,⼀起去感受特殊年代⾥⼤段时间的真情。
板书《⽼王》杨绛⼆、明确学习⽬标(多媒体),指⽣读。
三、作者简介(多媒体),指⽣读。
四、检查预习(多媒体)给画线字注⾳,读⼀读,写⼀写惶()恐愧怍()取缔()塌()败伛()着⾝⼦滞()笨攥()着荒僻()五、认识⽼王(⼀)初识⽼王,感受命运之苦请阅读课⽂1—4⾃然段,完成下表:阅读要求:1.轻声朗读。
2.画出关键语句。
3.简单批注。
回答要求:1.指明段落。
2.朗读句⼦。
3.分析评价。
(⼆)⾛近⽼王,体会善良之⼼请阅读课⽂5—22⾃然段,思考以下问题:1.概括出⽼王与“我”交往的三件事,并且分出略写事件和详写事件。
2.你认为⽼王是⼀个怎样的⼈?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
事件⼀:⽼王给我们家送冰1.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
2.⽼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冰箱。
3.他送的冰⽐他前任送的⼤⼀倍,冰价相等。
4.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概压根⼉没想到这点。
分析得出:忠厚⽼实的善良⼈事件⼆:⽼王送钱先⽣看病⽼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
《老王》教学设计及反思
《老王》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一篇:《老王》教学设计及反思《老王》教案设计(附教学反思)《老王》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的博大,体察善的魅力,陶冶美的情操。
2、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以善良回报善良。
3、体味作者平实朴素的文字背后的善良与博大及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全面把握课文,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教学难点:领会从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三字经》的第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可见,善良是为人之本。
与人为善,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今天,我们就要以善良体察善良,去关注一个普通的善良人——老王。
(板书课题)二、简介作者杨绛,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
作家、文学翻译家。
她的丈夫就是<<围城>>的作者钱钟书。
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有《堂·吉诃德》。
三、检查预习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愧怍(kuì zuò)滞笨(zhì)取缔(dì)翳(yì)骷髅(kū lóu)攥着(zuàn)塌败(tā)伛(yǔ)四、写作背景文章作于1984年,回忆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下放到干校劳动,但是任何歪风邪气没有对老王产生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照顾作者夫妇,因此,作者与老王的交往就深深地刻在了脑海之中。
五、走进文本,分析探究。
(一)说老王1、(老王画像)请同学们看屏幕,这幅画的主人公就是老王。
从画像上看,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①从他满脸的皱纹看,他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
②从他破旧的衣着看,他是一个贫穷的老人。
③从他的表情看,他是一个善良的老人。
④从弯腰曲背的样子看,他是一个病人。
……2、老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下面,我们一起听课文朗读,进一步了解这个人物。
《老王》教案(4篇)
《老王》教案(4篇)老王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把握老王忠厚的性格特点与不幸的命运遭际。
2、理解对老王这样一位底层劳动者的深厚感情。
3、学会比较不同"车夫"身上的特点。
教学设想:1、《老王》是一篇有一定知名度的散文,文中所写的事情很琐碎,时间跨度也长,但人物的"忠厚"与"不幸"却充盈在行文的字里行间,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本文文字冲淡中的深沉、平静中的深情是破译这篇课文的突破口。
2、联系初中时学习的《一个摄影记者和四个文化名人》解读钱钟书、杨绛的为人,以此为基础理解这样的大专家、高级知识分子何以对一个像老王这样贫寒的下层人民如此关心?进而去揣摩篇尾"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的内涵。
3、联系《在烈日和暴雨下》、《一件小事》,课外阅读《春儿》、《老王》、《亲近自己的双腿》,比较这些车夫各自拥有的特点,扩大阅读量的同时体会"小人物大社会"的写作技巧。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把握老王忠厚的性格特点与不幸的命运遭际。
2、理解对老王这样一位底层劳动者的深厚感情。
教学步骤:一、课堂导入欣赏诗歌《人力车夫》:(一)四季的斑谰悄然地在你奔波的车轮中演绎你生命的履历你的背影曳着旭日升起携着夕阳隐没每一条蜿蜒的崎岖都弹奏着你铿锵的跫音你的足迹涂满东西南北尽把生活的浓彩描绘没有雄浑的豪言壮语没有靓丽的西装革履你擎起人生的火距挺进于时光的隧道为了生存的精彩为了生活的热爱(二)举起,永远地举起,他的腿在这痛苦的世界上奔跑,好像不会停留的水用那没有痛苦的姿态,痛苦早已经昏睡,在时间里,仍能屹立的人他是这古老土地的坚忍的化身。
是谁在和他赛跑?死亡,死亡,它想拥抱这生命的马拉松赛者。
对于天空的风云,地上的不平早出的方向,夜归的路径他不能预知,也不能设计他的回答只是颠扑不破的沉默路人的希望支配着他他的希望被掷在赂旁一个失去目的者为他人的目的生活举起,永远地举起,他的腿奔跑,一条与生命同始终的漫长道路寒冷的风,饥饿的雨,死亡的雷电里举起,永远地举起,他的腿。
剖析底层人生,彰显人性大美 ——《老王》教学案例
剖析底层人生,彰显人性大美——《老王》教学案例-中学语文论文剖析底层人生,彰显人性大美——《老王》教学案例薛瑞雪【案例背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以“爱”为主题的单元,该单元精选的五篇课文都是通过对生活中不同类型的普通人的叙写来表现、阐释“爱”。
其中杨绛先生散文代表作《老王》以患有眼疾、生活艰苦、地位卑微的三轮车夫“老王”为对象,将其与自己以及自己一家人的交往点滴汇聚成篇,展示了一个虽穷苦、卑微的底层人物却有着知恩图报、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作者字里行间表达出对“不幸者”的爱心。
【案例描述】这篇课文篇幅比较长,我们学习中可以先整体把握内容,概括理解作者与“老王”交往的事件及表现出的人物的品质,然后在具有有深意的语言学习中,获得内容深层次的把握和主题的理解。
一、激趣导入,提高参与主动性有效导入是课堂教学高效的起点。
导入问:“大家在课前已经做了预习,那么,我想问问大家,课文题目‘老王’能不能改成‘三轮车夫’或者‘王老’呢?(这一问题目出乎同学们的预料,于是他们自主思考或合作谈论作答,最后形成一致的答案,不能改)生概括答:①“老王”这个称呼比较口语化、比较亲切,显现了作者与这个三轮车夫的熟悉,地位之间是平等的,关系的友善;②“三轮车夫”是对拉车的社会上地位比较低的一类人的称谓,没有指点具体的人,另外这也有着蔑视和瞧不起的味道;③“王老”是对人的尊称,往往是对德高望重的王姓长者的称呼,这里虽有对这个三轮车夫的敬意,但是不符合作品中人物的身份。
引入课文问:“同学们回答的是比较准确的,这表明同学们课前预习中对内容研究得比较到位,那么,我们来进一步阅读,分析下老王的身份,概括下作者与老王的交往?”,如此,我们学生定位了阅读方向,也有自主学习的任务,能够带着情感主动参与阅读学习活动。
二、深入文本,提高分析概括能力课前预习,学生大致把握内容,也能自主地解决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但是精准的分析出“老王”的形象,通过事件的概括中折射人物的品质需要老师指导和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人教版语文《老王》教学案例分析摘要:本文针对《老王》教学案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叙事散文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关键词:《老王》;教学案例;评析引言《老王》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叙事性散文课文,其作者杨降女士以淳朴真挚的语言对老王与“我家"的交往作了细节性的描述。
通过外貌、语言和心理活动三个方面使老王的形象真实而深刻的印在每个读者心中,作者对老王的感情也跃然纸上。
本文针对选取的《老王》教学案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四个方面进行评析,下面以程翔老师《老王》的教学案例为例展开全面的分析.以期对今后叙事性散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1.《老王》教学目标分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确定的课程目标,要求任课教师要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语文教学制定的具体目标,下面我将对选取的《老王》教学目标进行具体评析。
程翔老师《老王》教学设计的目标随着他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临时作了调整。
起初程老师计划以新授课的方式展开《老王》一课的教学,其教学目标为了解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但通过课堂与学生的互动程老师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课文基本的内容和生字词,于是把教学目标调整为“深入理解课文".下面就程老师的教学目标作详入的分析.程翔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一)总结《老王》的中心思想.(二)提出预习中所未能解决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问题,教师引导,小组间互相作答、补充。
三、情感与价值观唤起学生的怜悯心和爱心,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学会换位思考、体贴他人,以爱心回馈爱心。
以上是程翔老师就《老王》一课的最终教学目标,其知识与技能的设定,显然这是通过对学情了解后调整后的教学目标,通过课前的预习,学生对《老王》一文有一个总体的印象,有一种感性的认知,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总结《老王》的中心思想,升华对课文中心的理解和掌握.另外通过学生对预习中未能解决问题的提出,进一步掌握各层次学生的学情,有利于下一步授课更有针对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过程与方法的设计是教学的重点目标,程老师重视学情了解和课堂互动,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使其更加了解自己对课文的学习程度,一一排除疑惑。
通过小组间的互相作答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性,并进一步明确问题的答案和学情状况.最后的情感与价值观的设计是教学目标最难的一点,也是《老王》一文最终的社会效用。
通过作者对老王的描述唤起深藏人性深处的恻隐之心,心生怜悯、心生关爱,只有懂得爱他人才是人生幸福的开始,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目标。
2《老王》教学内容与过程分析程翔老师就《老王》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新课导入,了解学情;确定教学目标,了解课文相关资料;分析人物,走进老王;评说课文人物,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人物精神,怀念老王;联系生活,唤起关爱。
王荣生老先生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若是教学内容出现问题,或是只在考试时发挥作用,如此的教学再怎样精彩、课堂再怎样活跃,教学价值也是微乎其微的.可见,评价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教学内容而不是教学方法。
确定教学内容一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课文体裁;二是班级学情。
我们知道《老王》一文的核心价值是作者呼吁社会群众共同关注、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用爱温暖他们。
程翔老师从班级学情着手,深入文本,进行教学。
2.1新课导入,了解学情PPT展示杨幂、周杰伦的照片和几名普通小商贩的照片.下面展开问答。
教师通过反差极大的一组相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通过问答了解学生对于名人的了解和对于普通人的陌生,帮助学生尽快的投入课文情感中。
在此基础上提出《老王》一文的教学价值:(1)认识、理解散文的体裁特征--形散神聚;(2)了解老王和作者的生活,感悟老王的不幸和善良、感悟作者的善良;(3)将《老王》的原生价值——关爱不幸者作为教学价值,实现情感教育目的;(4)感受作者语言所蕴含的对老王情谊与自我反省。
通过该环节的设置,引导学生进入《老王》学习状态,以问答的形式了解到学生对课文已有的了解,确定学情。
2.2确定教学目标,了解课文相关资料根据教学学案的评价标准-—读知目标、重难点以及相关资料了解.因此,程老师首先对学生学情掌握后,调整教学目标,确定本节教学内容以深入理解《老王》一课为教学目标。
另外,向学生介绍课文相关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更好的了解当时的情境,有利于人物精神的准确把握。
2。
3分析人物,走近老王面对文中出现陌生的老王,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师通过这一步可以引导学生走近老王,就课文中的各个情节提出问题,让小组相互回答并加以评价和补充。
具体通过解决学生所提问题“第二节的第一句为什么加那么多引号”和“登三轮的人为什么都组织起来了。
",既引导学生巩固了引号的用法,又强调了“老王”所处的社会背景,帮助学生对“老王”有进一步的了解。
2。
4评说课文人物,加深对课文的理解(1)分析老王人物形象这个环节设置师生问答,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老王的情感、概括老王的品格,学习老王的善良与朴实,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感受能力,陶冶情操,体现教学重点.(2)分析作者人物形象这一部分通过学生提出的“为什么每想起老王作者觉得心上不安"的问题,展开对作者人物形象的分析,首先让学生来回答这一问题,然后老师进行引导,最后共同得出“作者觉得心上不安”的原因所在:幸运者要去关爱不幸者,要用爱回馈爱。
通过这一环节既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又能够引导学生意识到同学间、师生间、家人间都要相互的关爱和理解,以及真情回馈真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分析“老王”与作者的人物形象之后,引导学生深入文章骨髓:(1)体味“神聚”神聚形散是散文的体裁特点,就此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后找出在《老王》的中心句,达到训练学生信息筛选能力的目的。
通过找中心句“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分析并讲解他的内涵,使学生意识到这个世界上的幸运者应该去帮助、关心那些不幸人群.(2)感受“形散”掌握全文“神聚”所在后就要进一步的感受形散的特点,让学生试卷去归纳表现老王不幸和善良的内容、作者善良的内容。
这一点相对简单可由学生独立完成。
也可通过以下三步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结论:①老王的不幸②老王的善良③作者的善良这一教学内容的设计主要是对学生语文阅读、概括、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从而为下一步学习《老王》的原生价值即教学价值打下基础。
(3)分析老王与作者的关系情感教育、道德教育是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老王》一文所及的人性善良与不幸、相互关心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健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语文教师应把这些作为教学任务置入课堂,实现对学生的潜移默化。
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了解老王和“我"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的情谊,特别是在作者文革期间老王对作者一家的态度始终未变,以及作者对于老王的怀念与愧怍。
(4)体会“愧怍"散文的学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作者感情的掌握,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深入课文精髓。
由于作者在文中体现出了复杂的情感,容易使学生不能准确得出其核心感情。
因此,程老师通过追问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中心句认识。
由此体味“愧怍”一词,而这个词的出现是一系列的情谊交往造成的,这样就可以顺着思路归纳作者为何“愧怍”。
《老王》一课的教学内容的确定如上文所述,要遵循原生价值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把课文的精髓传递给学生。
2。
5学习人物精神,怀念老王这一环节主要用以假设性的引导学生学会关爱。
老王拥有一颗善良淳朴的心灵,在文化大革命作者一家受冲击的情况下,老王不顾社会上其他人的看法,仍然去医院看望作者的丈夫,他是一个耿直的人,他走了,作者很是愧怍,愧怍的不是作者,而是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政府没有做好民生工作,没有关注民生问题。
由此程老师引导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作者的心情和课文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到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老王还可以耿直的对待作者一家是有多么的不易,触动学生去怀念老王,敬佩老王。
2.6联系生活,唤起关爱有了上一步怀念老王的环节,这一步程老师通过课堂与学生的对话、问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像老王一样需要我们去关注、关心、关爱和回馈爱心的人们。
读书最好的价值在于明理,语文课堂对于《老王》一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拥有起积极的人生态度、关爱他人的情感变化、正确的价值观念等,教会学生如何更好的关爱生活中不幸的人,思考人生、净化灵魂.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现实生活.这一环节可以有效的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
3《老王》教学的方法分析纵观程翔老师《老王》一文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教学方法灵活机动,如教学目标的临时调整;二是重视学情了解,学生互动;三是重视文本。
总之,阅读教育并没有固定的标准的方法,教育应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实现高效课堂.下面对叙事性散文教学方法作一总结,供今后各语文教师参考。
3。
1文本掌握——默读教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默读是深刻领悟课文内涵的传统教学方式,也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学生默读前要给出来一定的问题和任务,让学生有目的的去读课文,这样就可以实现默读时理解课文,理解课文时默读课文。
教师应多鼓励学生默读,并口味不同角色的思想感情,以他们的心态解读语言,这对于学生理解文本非常有效,然后可以安排二次默读,进一步体会课文中心思想。
例如对课文第三段,老师可提出两个角度的问题,一是通过文本默读对老王的身世的了解,二是对作者一家对老王态度的掌握,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安排学生默读,有利于学生更准确的掌握文本内容.3.2学情了解——课前互动学情了解可以说是教育中的“与时俱进",根据学生学习的进展、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调整课堂教学,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便捷方法。
通过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对文本的了解程度,而不是墨守成规的按事先的教案教学。
3。
3情境教学情景教学法指以一种具备感情色彩的场景或者活动为学生营造一种特殊的学习氛围,通过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生活情境再现,情境问答、图相再现情境、语言描述情境等.前文中程翔老师《老王》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运用了情境问答、图相再现情境的方法。
导入新课时运用相片给学生营造了一种关心普通人的学习心理准备,可以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后面对于课文内容的分析主要运用问答形式引导学习一步步弄清课文脉络和思想情感。
对于老王和作者两人的人物分析则是通过语言描述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深刻体悟当时的情境和两者的真实感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