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学复习题
江苏省委党校2023年经济社会学期末复习题
2023年经济社会学期末复习题1.以社会学的视角对身边的任一经济现象或经济行为进行分析。
近年来,社会上对于“富二代”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人们对“富二代”现象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
在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从社会学视角对“富二代”现象进行行为评判,可以剖析现象实质,客观评价“富二代”的行为以及成长轨迹。
一、“富二代”现象的分类随着国内学者研究的深入,“富二代”的界定趋向成熟,即是指出生于1978年以后的,父辈在改革大潮中自主创业的,可望继承上亿家产的富家子女。
由此可见,“富二代”亦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他们的行为引发了各种“富二代”现象。
依据对财富的处理态度区分“富二代”现象,主要分为如下两类:一是炫富现象,部分“富二代”拥有豪车豪宅、奢侈品缠身、追求高消费等,炫耀家庭财富,过于攀比。
二是本分成长的现象,他们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享乐条件,但却因需为自身发展置物置业,在平凡的生活环境中成长,不露富不炫富。
二、角色理论下“富二代”的成长社会学中的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富二代”正是借助于父辈充裕的经济财富,在受教育、生活、成长等环节中,优于同龄群体;他们是家族产业的继承人,他们的这一角色是先赋角色。
因而,在“富二代”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父辈们极力通过自身的经济财富为他们选择最好的受教育环境,配置各种各样的生活物件,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
三、“富二代”社会化过程中炫富现象的评判社会化是人格培养、文化传承和社会结构延续的必要途径。
“富二代”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社会化的过程。
在这里,着重对炫富现象的评判,认为“富二代”炫富行为的产生大致有如下原因:一是家庭教育不到位,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思维方式对子女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富二代”成长的过程,也正是他们父辈创业,家族产业发展、升级的过程,在这其中,多数父母由于财富观念与子女教育理念的矛盾,导致对子女的教育积极性不够。
社会学期末试卷
社会学期末试卷社会学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1.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
A.法国B.英国C.德国D.美国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 )对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性。
A.大众传播媒介B.家庭C.阶级D.同辈群体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分化最明显的社会群体是()。
A.工人B.农民C.知识分子D.军人4.由个人努力、偶然的机遇等而导致的社会流动是()。
A.自由流动B.结构性流动C.垂直流动D.水平流动5.一般由一对夫妇及其未成年子女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称为()。
A.核心家庭B.联合家庭C.主干家庭D.普那路亚家庭6.与一般的社会群体相比,社区首要的特点是()。
A.成员彼此交往B.以一定的地域为基础C.成员有共同目标D.有共同价值观念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是()。
A.法律控制B.道德控制C.习俗控制D.宗教控制8.社会制度的核心部分是()。
A. 价值标准B.规范体系C.物质设备D.组织9.非政府组织又称为()。
A.公共部门B.第三部门C.私人部门D.私有部门10.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B.社会物质需要和利益冲突C.科学技术的进步D.文化的发展与传播11.我国现在和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的核心社会问题是()。
A.人口与就业B.资源与环境C. 改革与开放D.民族与统一12.在社会调查中,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方法是()。
A.普遍调查B.典型调查C.个案调查D. 抽样调查13.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有( )A.规则体系、组织体系、物质设备体系B.规则体系、概念体系、物质设备体系C.规则、组织、设备、人群D.概念、规则、组织、设备14.文化传播的规律是以文化发明地为中心,按照( )的轨迹向四周扩散。
A.同心圆B.正方形C.长方形D.半圆形15.个人社会化过程就是( )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A.机械人B.生物人C.动物人D.非社会人16.从众行为是一种( )A.消极行为B.积极行为C.既有消极的,又有积极的D.价值中立的17.社会变迁的具体道路是( )A.直线式的前进B.循环式的前进C.波浪式的前进D.曲折的倒退18.社会运行的评价最主要是( )A.协调程度评价与发展程度评价B.运行程度评价与协调程度评价C.社会运行的数量评价和质量评价D.社会运行的满意度评价19.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 )A.工业化B.农业发展C.人口众多D.科层化20.我国对小城市的发展方针是( )A.积极发展小城市B.控制小城市的数量C.稳妥发展小城市D.合理发展小城市21.把社会学的地位置于其他社会科学之上的论点是A.“中心论”B.“平列论”C.“特殊论”D.“层次论”22.明确了从整体角度研究社会秩序和进步,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四种基本研究方法的西方社会学者是A. 奥古斯特·孔德B.赫伯特·斯宾塞C.埃米尔·涂尔干D.马克思·韦伯23.人与人之间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思想和行为交流的有机渠道称B.业缘关系C.结合关系D.人际关系24.由于传播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元素互相接触,其中的一种文化吸收或采纳了另一种文化元素,使之与主体文化协调起来,最终成为主体文化中的一部分。
经济社会学试题
经济社会学试题经济社会学试题⼀、名词解释:1.利益:利益就是对⼈们未来有好处的事物,是指使⾏动者参与到某个场域的动⼒。
2.“嵌⼊”:微观⽅⾯指的是个⼈的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活动)不同程度地嵌⼊于社会关系⽹络中;中观或宏观层⾯指的是固化的社会⽹络。
3.“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社会⽹络、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的信任,是⼈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资源4.“社会⽹络”: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为互动⽽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社会⽹络关注的是⼈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社会互动会影响⼈们的社会⾏为。
5.资本主义:是指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过程中,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给⾃⾝获取实际的或者潜在资源⼀种社会关系。
6.⼯业区:在城市发展战略层⾯的规划中,要确定各种不同性质的⼯业⽤地,如机械、义⼯、制造⼯业,将各类⼯业分别布置在不同的地段,形成各个⼯业区。
7.全球化:是个进程,指的是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流动冲破区域和国界的束缚,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落的⽣活。
全球化还包括⼈员的跨国界流动。
⼈的流动是物质和精神流动最⾼程度的综合。
8.场域:就是由⼀系列⾼低不等的社会位置构成,有⾃⾝独特实践逻辑的领域。
⼆、简答题:1.简述卡尔·马马克思的经济社会学思想;(1)重视利益的作⽤(2)⼀特定的阶段⽣产关系会与⽣产⼒相冲突,结果导致改⾰以及过渡到新的⽣产⽅式。
(3)济学、哲学、法律不能够独⽴地来理解⼈类社会,只是经济学、哲学等都会受到经济⼒量的影响。
(4)了经济利益以外的任何利益在经济⽣活中的作⽤都是微不⾜道的。
2.简述马克斯·韦伯的经济社会学思想;(1)学术语政治的分离,保持价值中⽴(2)历史的发展是没有规律的(3)利益通常是能被主管觉察到的,不存在超越个体⾏为者的客观利益(4)认为经济⾏为不仅仅收到经济利益的驱使,还收到传统的情感的驱使(5)两个相互适应的⾏为者的经济⾏为构成⼀种经济关系,他⾮常重视资本主义公司中的⾓⾊,他视之为⾰命的⼒量( 6)理性的资本主义。
经济社会学期末复习题
经济社会学名词解释1.经济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系统的内在社会机制和外部社会联系及其变动与发展的一门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其本质是研究经济现象与非经济现象的关系。
2.潜入性美国经济学家卡尔·波兰尼在20世纪中期首创“嵌入性”(embeddedness)这一概念,指出了经济学理论家缺少关注的制度特征和市场的社会体系支持的影响力3.经济行动经济行动就是以尽量低的成本换取尽可能大的效用的行为。
4.交换行动交换行动是各经济社会主体为实现各自的需求而展开的相互交易资源的行动,不同的学科对他有不同的理解,如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等5.消费行动是指消费主体(个人和家庭)通过消费支出(货币与信用)取得为自身生活的形成,维持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商品服务等)时的选择方式。
6.经济人在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被视为一种原子化的“经济人”,其行动的决策遵循理性选择与最大化原则,行动目标是最大限度的获得个人经济利益,增加个人的效应。
7.社会资本微观社会资本是行动者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及嵌入其中的情感、信任、规则等;宏观社会资本是一个国家、区域的特征,包括和谐、开放的社会关系网络、有效的制度规范、普遍信任、权威关系以及合作性的社会组织等8.公共产品由政府向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称就是“公共产品”。
如“公正”和“安全”以及公共教育、卫生保健、社会保障、城市建设等等9.基尼系数20世纪初的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落伦茨曲线图找出了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这个指标就是基尼系数,又称洛伦茨系数,如果用A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平均曲线之间的面积,用B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不平均曲线之间的面积,那么基尼系数I=A/(A+B)简答题一、经济学研究经济行动有何局限性?经济社会学是如何弥补这些局限,开展对经济行动的研究的?答:(一)局限性:理性经济人的假设缺乏现实基础;偏好类型的假设与实际不符;分析方法主要依靠逻辑演绎,而不是来源于经济事实;分析过于简单化,且主要是一种静态分析。
经济社会学最全复习资料
经济社会学最全复习资料第二章:在经济学与社会学之间——经济社会学的定位问题一、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三个假定(1)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财富最大化、非财富最大化。
(2)人与环境的关系,即有限理性(3)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即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求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二、经济学与社会学方法论上的异同1、相关变量经济学最基本的相关变量是生产、资源配置和收入的分配;凯恩斯的体系中是就业水平与国民收入。
社会学解释个人行为取向、个人行为、群体行为、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等现象的规律和变化2、自变量经济学的自变量是供求关系,可以解释几乎所有相关变量的关系社会学则从其希望解释的问题中寻找自变量3、变量间的关系经济学模型中,变量关系是函数关系社会学中,变量的关系有三种模式:静态模型、过程模式、变迁模式4、“假定”的重要性经济学假定多而严格,重要的假定:经济理性社会学相对假定较为宽松第三章经济社会学思想渊源及其发展一、阿弗里德?马歇尔的经济社会学思想(一)偏好的产生偏好的产生在马歇尔构建的理论大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马歇尔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需求水平将越来越高。
马歇尔指出,活动产生偏好,当然,这里的活动是广义的活动,包括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的活动。
这样,马歇尔将生产和消费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不仅体现在其著名的供需曲线上,也体现在活动产生需求的一般思维方法上。
根据他的观点,生产和消费是强烈相关的,这被看成是对李嘉图强调生产重要性观点的批判。
虽然马歇尔认为活动产生需求,但他区分了两种不同的需求,即舒适的标准(standard of comfort)和生活的标准(standard of life),而且只有生活的标准与活动相关。
他指出舒适标准的增加仅会导致"虚假需求"的增加。
有时需求的增加是由于其他过程而不是活动所致,但进步则是活动的结果。
(二)行为理论马歇尔偏离主流经济学,分两步剖析了行为:首先,他认为货币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然后,他讨论了产生这一动机的理由,或者说动机的动机。
(完整word版)经济社会学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经济社会学期末复习(重点整理必过版)第一讲新经济社会学的崛起与发展古典经济社会学,以马克思、杜尔凯姆和韦伯为代表,研究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基本理念和学术空间,然而,他们之间却未能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经济社会学理论体系。
综合经济社会学,以帕森斯和斯梅尔瑟为代表,以其理论整合的方式,建立了功能—结构主义经济社会学。
然而,由于其概念和框架太过抽象和机械,加之其忽视了宏观系统分析的微观基础,而被认为于研究经验事实无补。
新经济社会学,以科尔曼,怀特,格兰诺维特为代表,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体系,它把人与人之间以经济为媒介物所相互缔结的关系作为研究课题,是研究社会的经济部分的社会学。
新经济社会学认为,经济现象是嵌入社会结构之中的,社会结构就是一种网络,牵涉到个人之间、角色之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等多种层次的社会单位之间的关系模式。
基本特征:1、“新经济社会学”只是经济学与社会学之间“越境行动”所形成的多元格局中的一支2、探讨经济行为、经济制度等传统上被认定是经济学核心领域的那些现象并对之给出社会学解说学术地位: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末处于社会学的领军地位,导引了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学的发展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革命:经济学向社会学传统领域的侵入,奠立了整个现代经济学的根基)古典经济学试图从生产成本的视角解释价格机制,则新古典经济学力图从市场需求的心理角度来解释观察到的价格波动和经济周期。
新古典革命的主要内容:1、“边际”+“效用”=分析工具2、数学分析的引入和使用马歇尔在融合了供求理论、生产费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等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完整的微观经济学体系凯恩斯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认为在通常情况下,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导致非自愿失业。
而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又在于“消费倾向、灵活偏好和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据此提出国家干预政策,建立现代宏观经济学。
社 会经济学考试试题
社会经济学考试试题社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运行规律的学科,它旨在探讨社会因素如何影响经济发展,以及经济活动如何反过来塑造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
以下是一组社会经济学的考试试题,希望能帮助您检验和巩固对这门学科的理解。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社会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A 社会制度B 经济增长C 社会与经济的相互关系D 资源配置2、以下哪种因素不属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A 文化传统B 技术创新C 政治制度D 人口结构3、社会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 促进信息交流与合作B 增加物质资本投入C 直接提高生产效率D 以上都是4、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的关系是()A 相互冲突B 相互促进C 没有关系D 视情况而定5、在社会经济中,导致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 教育机会不均等B 个人努力程度C 税收政策D 运气6、以下哪种社会保障制度更能促进经济发展?()A 高福利型B 基本保障型C 商业保险主导型D 取决于具体国情7、社会网络对个体经济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提供就业机会B 影响消费决策C 促进创业D 以上都是8、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主要源于()A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B 政府监管不力C 公众环保意识淡薄D 以上都是9、社会信任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A 降低交易成本B 提高市场竞争C 促进技术创新D 以上都不是10、以下哪种政策措施最有利于缩小城乡经济差距?()A 加大城市投资B 推动农村产业升级C 限制农村人口流动D 实行城乡统一的税收政策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请简要阐述社会经济学中“社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社会结构是指一个社会中不同群体、阶层之间的关系和组织形式。
它对经济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社会结构决定了资源的分配方式。
在一个阶层分化明显的社会中,资源往往集中在少数上层群体手中,这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影响经济效率和公平。
经济社会学试题
经济社会学[单项选择题]1、集体层面的影响使()足以成为社会秩序的基础A.互惠交换B.再分配交换C.普遍性交换D.协商性交换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2、()中的给予、接受和共享组成了一种社会保障或保险形式A.普遍性互惠B.平衡性互惠C.积极性互惠D.消极性互惠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3、每一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的比重会随着储蓄比重的增大而减小。
该假设属于()理论。
A.生命周期理论B.持久收入的消费理论C.短期收入决定消费行为的D.边际效用理论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4、子女的消费量在全家消费量中所占的比重最大的家庭类型是()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特殊家庭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5、根据新制度主义经济学观点,()导致了制度的产生与“路径依赖”。
A.效率B.理性C.进化D.信任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6、根据新经济社会学观点,()因素影响着制度的形成A.权力B.组织C.社会关系D.文化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7、根据新经济社会学观点,现实的经济秩序得以建立和维系的原因在于()。
A.制度安排B.普遍道德C.社会关系D.信任参考答案:C[多项选择题]8、市场交换的亚形式分别是()A.操作性交换B.协商性交换C.决定性交换D.生产性交换E.一体化交换参考答案:A,C,E[单项选择题]9、以学术交流为例,如果甲和乙交换彼此研究的文章,是();任何两名或三名教授之间的合著关系则是生产性交换;乙根据甲的要求评论其文章,后来乙收到了来自于甲的评论作为回馈是互惠性交换;甲评论了乙的文章,乙评论了丙的文章,而丙又评论了甲的文章,这就是普遍性交换。
A.协商性交换B.合作性交换C.生产性交换D.互惠性交换E.普遍性交换参考答案:A[多项选择题]10、在以下家庭生命周期中,情绪型消费行为较多的是()阶段A.单身阶段B.新婚阶段C.育儿阶段D.空巢阶段E.独居阶段参考答案:A,B[多项选择题]11、在以下家庭生命周期中,家庭可支配收入与消费程度上较接近的是()阶段。
经济社会学详细考试复习资料
经济社会学详细考试复习资料经济社会学第⼀讲经济社会学总论学习经济社会学的意义(1)经济⾏为是社会⾏为的核⼼部分;(2)社会学、经济学都不是孤岛,学科发展有交叉也需要交流。
(⼀)什么是经济社会学?最早的名称:1898年涂尔⼲《社会学年鉴》中对社会学的分类关于经济的社会学研究(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economy)。
⽤社会学的概念、理论和⽅法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门社会学分⽀学科1、[⽇]富永健⼀:《经济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是把经济⾏为及经济体系分别看作社会⾏为及社会体系中的⼀种形态或下属部门。
从这种观点出发,使⽤社会学的概念⼯具及理论体系,说明经济⾏为及经济体系的经济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个外延的独⽴分⽀”。
2、[美]尼尔·斯梅尔瑟:1963年《经济⽣活社会学》:“研究社会⽣活中经济⽅⾯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即两者是怎样交叉重叠,怎样互相影响的”。
“经济社会学是运⽤社会学原理和⽅法,探讨经济⾏为对于社会⽣活的作⽤,并且科学地分析经济结构和社会其他各种结构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3、中国学者孙本⽂《社会学原理》:“研究经济现象与其它社会现象的关系”费孝通《略论经济学》:“传统的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市场上的商品流通、供求关系、物价起落等等,⽽社会上⼈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变动,满⾜这些需要的物品和服务的⽣产、流通、消费的很多活动并不在市场上进⾏的,于是⼜产⽣了‘经济社会学’”。
1985年中国社会学⾸届经济社会学研讨会:“经济社会学以经济和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
运⽤社会学的观点和⽅法,把经济现象置于⼴阔的社会背景中进⾏分析研究。
既研究经济政策、经济发展引起的社会后果,也要研究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
(⼆)经济社会学的先驱经济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个重要分⽀。
Swedberg:“⾃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学领域中充满⽣命⼒和颇有前景的⼀门学科。
自考经济社会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经济社会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经济发展模式B. 社会结构变迁C. 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D. 社会福利政策2. 在经济社会学中,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 自由竞争B. 价格机制C. 计划调节D. 私有制3.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阶层划分的主要依据?()A. 职业B. 收入C. 教育水平D. 个人兴趣4. 经济社会学认为,社会不平等的根本原因是()A. 教育不公B. 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分配C. 法律制度的不完善D. 文化传统的影响5. 社会资本是指()A. 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B. 社会公共设施C. 社会组织的总和D. 社会道德规范6.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影响是()A. 技术进步B. 环境污染C. 文化冲击D. 经济依赖加剧7. 以下哪项不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A. 有限责任B. 股份制C. 家族经营D. 科学管理8. 社会福利的主要功能是()A. 促进经济增长B. 减少社会不平等C. 提高就业率D. 维护社会稳定9. 在经济社会学中,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A. 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B. 工业革命C. 政府政策D. 城市生活质量的提高10. 下列哪项不是经济社会学研究的内容?()A. 社会结构B. 经济发展C. 个人心理D. 社会政策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经济社会学研究的内容包括()A. 社会分层B. 经济发展C. 国际贸易D. 社会政策E. 文化差异12. 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主要目标包括()A. 利润最大化B. 社会责任C. 市场份额D. 技术创新E. 员工福利13. 社会不平等的表现包括()A. 收入差距B. 教育机会C. 职业地位D. 性别歧视E. 种族隔离14.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积极效应包括()A. 资本流动自由化B. 文化同质化C. 国际贸易扩大D. 技术传播加速E. 环境污染加剧15. 现代企业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A. 有限责任制B. 股份制C. 家族制D. 公司治理结构E. 政府监管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经济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经济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学科。
经济社会学期末考试重点
★☆经济社会学:以经济和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经济社会学应该运用社会学的观念和方法把经济现象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进行分析研究,既研究经济政策,经济发展引起的社会后果,也要研究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
★☆家族企业:是在早期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从家庭中分化出来而又未完全脱离家庭血缘关系的资本主义经营形态,它经历了家庭企业和家族企业两个极端。
★☆股份制企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利益主体以自愿的方式相结合并由职业经理人所管理的多单位企业。
★☆利润最大化模式:认为依据企业的生产函数和需求函数,企业可以作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最佳产出量与价格的组合的决策。
★☆企业发展模式:认为现代企业的基本目标是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围绕这一基本目标又形成若干次级基本目标,包括利润目标,市场的开辟,新产品与新技术的开发,市场占有率,企业的社会责任等。
★☆企业组织权力:是为了实现企业组织的目标达到企业的利益而以其资源影响和控制他人的能力,它构成了企业在社会系统中的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炫耀性消费:是由美国制度经济学家凡-勃伦在1899年出版《有闲阶级论》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炫耀性消费是通过消费让他人明了消费者的金钱力量,权力和身份,从而是消费者博得荣誉获得自我满足的消费行为。
★☆边缘市场:指一种原始的建立在传统的互惠和自由交换基础上的初级市场。
★☆正规市场:是伴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而确立的统一交换制度,它最大的特点式交换采取以企业为中介的形式,同时社会分工的巨大效应,使交换市场分化为消费品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等专业市场,由于完全采用了以货币或信用为交易手段,买和卖的形式完全超越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非正规市场:是指那些地下的,没有登记注册也不纳税,政府无法进行控制和管理,其产值又来纳入官方国民生产总值中的那部分非规范的经济活动。
★☆重商主义:1认为只有金银等贵金属才是真正的财富2国家为了得到财富除了开采金银矿外只有通过对外贸易并保持贸易中的顺差,以使贵金属流入国内3国家应当管制经济生活,发展对外贸易,奖励和监督工业生产。
《经济社会学》练习题题库答案
《经济社会学》练习题题库答案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经济社会学》练习题库答案一、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1.经济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系统的内在社会机制和外部社会联系及其变动与发展的一门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其本质是研究经济现象与非经济现象的关系。
2.嵌入性:美国经济社会学家卡尔?波兰尼在20世纪中期首创“嵌入性”(embeddedness)这一概念,指出了经济学理论家缺少关注的制度特征和市场的社会体系支持的影响力,非常关注经济行动的社会和文化嵌入性,以及经济制度的社会建构。
即经济行动与经济制度是嵌入到社会关系之中的。
3.经济行动:经济行动就是以尽量低的成本换取尽可能大的效用的行动。
4.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精神的实质既是一种世俗制欲的精神,又是以劳动为义务,以履行个人的职业责任为天职、合理而系统地追求利润的态度。
5.生产:是指在资源的约束条件下通过组合生产要素把各种投入品转化为生产品的过程或活动。
6.分配:是指居民提供生产要素后所得到的收入及其在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
7.公共产品:由政府向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称就是“公共产品”(public goods),如“公正”和“安全”以及公共教育、卫生保健、社会保障、城市建设等等。
8.财政:是指国家利用自身的权力,为维护其存在和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而参与公共产品的分配所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
9.基尼系数:20世纪初的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 Gini)根据洛伦茨曲线图找出了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这个指标就是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或称洛伦茨系数(Lorenz coefficient)。
如果用A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平均曲线之间的面积,用B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不平均曲线之间的面积,那么基尼系数I=A/(A+B)。
10.交换行动:交换行动是各经济社会主体为实现各自的需求而开展的相互交易资源的行动。
不同的学科对它有不同的理解,如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等。
经济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期末考试复习题
1.何谓“新经济社会学”?
2.经济学与社会学关于经济行动的理解有何差异?
3.布迪厄所进行的经济社会学研究主要有哪些内容?
4.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
5.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
6.韦伯:“身份群体”?
7.布迪厄:“区隔”?
8.让·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
9.瑞泽尔:“社会的麦当劳化”?
10.韦伯关于市场的研究?
11.卡尔·波兰尼的市场社会学理论?
12.哈里森·怀特的市场理论?
13.新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
14.麦克·布洛维:“同意的生产”?
15.格兰诺维特:“弱关系”?
16.马克·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理论?
17.罗纳德·伯特:“结构洞”?
18.涂尔干:“职业群体”?
19.韦伯的财政社会学思想?
20.举例阐述泽利泽尔的经济社会学思想?。
社会学期末复习试题
《社会学概论》教学考一体化试题第一章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一、单项选择1.( A )连续出版了《实证哲学教程》,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名词。
A. 孔德B. 涂尔干C. 马克思D.马克斯·韦伯2.涂尔干提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 社会意识B.社会事实C. 社会定义D.社会行为3.( C )提出的“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个概念,力图弥合社会行动的社会心理基础与宏观结构制约之间的鸿沟。
A. 孔德B. 霍克海姆C. 米尔斯D.马克斯·韦伯4.社会学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区别在于( D )A. 研究目的的不同B. 研究角度的不同C. 研究方法的不同D.研究对象的不同5.“社会批判”是( C )的研究主题。
A. 理论社会学B. 实证主义的社会学C. 反思性社会学D.人本主义社会学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包括( ABC )。
A. 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B. 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C. 社会学的科学性D.对社会生活进行特别的、分领域的研究。
2.涂尔干将自杀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ABCD )。
A. 利他型自杀B. 自我型自杀C. 失范型自杀D. 宿命型自杀3.当代社会学的主要范式包括( ABC )。
A. 自然主义或实证主义的社会学B. 人本主义或反实证主义社会学C. 反思性社会学D. 理论社会学4.实证主义的社会学主要流派包括( ACD )。
A. 结构功能主义B. 社会互动理论C. 交换理论D. 冲突学派5.人本主义社会学主要流派包括( BCD )。
A. 结构功能主义B. 社会互动理论C. 常人方法学D. 拟剧社会学6.社会批判理论的代表是( BCD )。
A. 马克斯·韦伯B. 霍克海姆C. 阿多诺D. 马尔库塞三、判断题( 对)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并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某一特定领域之中,而是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之中。
对( 对) 2.社会学是一门对人类社会进行总体性综合研究的社会科学。
经济社会学试题
经济社会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利益:利益就是对人们未来有好处的事物,是指使行动者参与到某个场域的动力。
2.“嵌入”:微观方面指的是个人的社会活动(包括经济活动)不同程度地嵌入于社会关系网络中;中观或宏观层面指的是固化的社会网络。
3.“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社会网络、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资源4.“社会网络”: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社会网络关注的是人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社会互动会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
5.资本主义:是指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过程中,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给自身获取实际的或者潜在资源一种社会关系。
6.工业区:在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的规划中,要确定各种不同性质的工业用地,如机械、义工、制造工业,将各类工业分别布置在不同的地段,形成各个工业区。
7.全球化:是个进程,指的是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流动冲破区域和国界的束缚,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
全球化还包括人员的跨国界流动。
人的流动是物质和精神流动最高程度的综合。
8.场域:就是由一系列高低不等的社会位置构成,有自身独特实践逻辑的领域。
二、简答题:1.简述卡尔·马马克思的经济社会学思想;(1)重视利益的作用(2)一特定的阶段生产关系会与生产力相冲突,结果导致改革以及过渡到新的生产方式。
(3)济学、哲学、法律不能够独立地来理解人类社会,只是经济学、哲学等都会受到经济力量的影响。
(4)了经济利益以外的任何利益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都是微不足道的。
2.简述马克斯·韦伯的经济社会学思想;(1)学术语政治的分离,保持价值中立(2)历史的发展是没有规律的(3)利益通常是能被主管觉察到的,不存在超越个体行为者的客观利益(4)认为经济行为不仅仅收到经济利益的驱使,还收到传统的情感的驱使(5)两个相互适应的行为者的经济行为构成一种经济关系,他非常重视资本主义公司中的角色,他视之为革命的力量( 6)理性的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考试复习题
第一套一、名词解释(3分5题)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 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 进入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它包括两层含义: (1)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2.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既包括更多的产出, 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
3.市场失灵: 是指按照市场机制的作用, 无法把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的地方。
4、渐进式改革: 即在保持现有宪法制度不变的条件下, 改革是通过自上而下逐渐过渡的方式来完成。
5、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 包括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二、简答(7分5题)1.简述分三步走的台阶式经济发展战略:“三步走”所指的时间范围是1981年到21世纪中叶:(1)1981年—1990年,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 达到400—500美元。
人民实现温饱(恩格尔系数达到50%)(2)1991年—2000年,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 达到800—1000美元, 人民生活实现小康水平(富先不足, 温饱有余)(3)2001年—2050年, 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达到4000—6000美元。
第二, 基本实现现代化, 即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社会现代化。
第三, 人民生活基本富裕。
2.简述怎样正确发挥国有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38页答: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共有制经济的主题地位既有其量的规定, 也有其质的规定。
(2)现阶段, 坚持公有制的主题地位, 不仅要保持量的优势, 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 发挥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
(3)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题地位, 必须发挥国家经济的主导作用。
经济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经济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经济社会学定义经济社会学就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行为、经济结构和经济体系的一门学科,对应于研究对象在经济行为、经济结构和经济体系上的分别,可分别划分为微观经济社会学、中观经济社会学和宏观经济社会学二、经济社会学学科发展历程经济社会学在近百年来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世纪末到20 初,以韦伯、涂尔干和齐美尔为代表;第二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以帕森斯、斯梅尔瑟和波兰尼为代表;第三阶段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这一阶段被称为新经济社会时期,代表人物有怀特、格兰诺维特等人。
不同阶段的经济社会学思想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
三、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经济社会学的研究主要可分为微观经济行为、中观经济结构和宏观经济体系三个层次,其研究则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经济的社会学研究;二是经济与非经济领域的关系研究.四、新经济社会学的特征①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取向上,研究者强调的是中观经济结构层面,尤其是强调中观层面在联结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时的作用;②在研究主题上,新经济社会学关注经济行为者何以是社会行为者的一分子,经济行为者的行为又是如何嵌入于他们置身于其中的社会结构中,以及这些社会结构是如何被社会性的建构起来的;③在研究方法上解释性方法成为新经济社会学的主要方法,抽样调查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④在研究成果应用上,新经济社会学更强调理论性,它的研究成果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目标往往不直接相关,大多被用于解释新兴的经济现象;⑤在对待相关学科-—特别是正统经济学——的态度上,新经济社会学更为不恭敬.五、新经济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的背景(一)“经济学帝国主义”与社会学的反击20世纪70年代,经济学家贝克尔出版了《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一书,尝试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概念来解释一些非经济问题,并取得了出乎意料的好效果.贝克尔的这本著作被视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最强音,是经济学家“入侵”其他社会学科领域的号角。
《经济社会学》网上考试题库
为的“经济分析”。( )
A.人格第一
B.集体道德
C.金钱至上
D.理性选择
答案:D(P55)
4、西蒙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理性假定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
”的观
点。( )
A.有限感性
B.有限理性
C.价值约束
D.道德约束
答案:B(P56)
5、在整个经济行动的过程中,除了事先确定的目标之外,行动所涉及到的手段、
A.理性选择
B.利益约束
C.社会关系
D.社会结构
答案:D(P62)
9、以
为代表的经济人类学中的实质主义学派认为,经济行为是受到社会
结构与社会关系的巨大影响的。( )
A.斯密
B.波兰尼
C.熊彼特
D.诺思
答案:B(P67)
10、经济行动者在具体的人际关系与结构中的
产生了行动者彼此之间的信
任感,并有效地防止了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 )
A.《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B.《神圣家族》C.《共产党宣言》D.《资本论》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共有 2 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正确,不选、错选或多
选均得 0 分,漏选则按选对率计分,每题分值为 3 分)。
1、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
A.微观
B.中观
C.宏观
D.主观
选均得 0 分,漏选则按选对率计分,每题分值为 3 分)。
1、新经济社会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哪些?( )
A.社会网络
B.组织
C.文化因素
D.社会结构
E.政府
答案:ABC(P32)
三、判断题(共有 3 题,根据题意判断正误,认为正确则在括号里划√,认为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社会学复习题
1、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
对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批判,强调作为行动者的人的重要性,认为个人行为是社会学研究的最高原则。
社会现实是个人行为的结果,社会结构是由个人行为创造和维持的。
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往则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形式,或者说,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交换过程。
行为主义交换论:受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直接影响,尤其是斯金纳(条件反射/“刺激-反应”)的影响。
斯金纳通过实验发现,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
斯金纳将此推而广之到人类的学习行为上——虽然人类学习行为的性质比动物复杂得多,但也要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
社会交换的六个命题:
①成功命题:行动者的某一行动越是频繁地得到回报,他就越可能再进行这类行动。
②刺激命题:如果人们在过去情境中的某种特定刺激伴随着对行动的回报,那么,现在的情境与过去的情境越相似,行动者也就越可能发生同样的行动。
(情境再现→行动再现)
③价值命题:(“回报的程度可以在这里称之为价值”)行动的结果越有价值,行动者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
④剥夺-满足命题:行动者在近期越是频繁地得到某种回报,该回报的追加对他来说越没有价值,他就越不愿进行带来这一回报的行动。
(边际效益递减)
⑤攻击-赞同命题:
a.当行动者的行动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或者得到意外的惩罚时,他就会愤怒并有可能采取攻击性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结果对他而言更有价值;
b.当行动者的行动得到预期的回报,特别是回报大于其预期,或者没有收到预期的惩罚时,他就会为此高兴并有可能采取赞同/认同他
人的行为,这种行为结果对他而言更有价值。
⑥理性命题:行动者会在理性选择的基础上决定其具体行为,其通常会选择那种对自己获利可能性较大的行为。
社会交换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分配”。
判断公平的标准为,一是交换参与者以往的经验,二是交换参与者的比较群体。
从根本上讲,社会交换应该是公平的,否则,就会使个体产生不公平的知觉而导致愤怒或罪恶感,社会就会发生混乱。
2、韦伯:“身份群体”
3、布迪厄:“区隔”
4、布迪厄:“资本”
5、让·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
6、瑞泽尔:“社会的麦当劳化”
7、卡尔·波兰尼的市场社会学理论
8、哈里森·怀特的市场理论
9、韦伯:“科层制”
10、新制度主义经济学:“交易成本”
11、马克·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理论
12、罗纳德·伯特:“结构洞”
13、尼尔·弗林格斯坦对国家与市场形成关系的论述
14、韦伯对文化与经济关系的论述
15、举例阐述泽利泽尔的经济社会学思想
在《给无价的孩子定价》一书中,作者更直接地考察了经济与非经济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除了坚持文化视角的审视,作者还考察了阶级和改变中的家庭经济与儿童的价值与价格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多个层面上探讨了社会关系和文化对经济活动和制度秩序的形塑作用。
例如,泽利泽分析了儿童经济价值和情感价值关系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对儿童保险政策、赔偿金确定、儿童的收养与买卖产生的影响。
伴随着儿童价值的文化转型而来的儿童道义上的无价性在与市场机制的交织博弈中,形成了种种非常规的独特市场,换句话说,围绕儿童形成的独特市场,是经济与非经济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泽利泽对
这种交互作用的重视与分析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假定。
在传统经济学的假定中,情感之域是不可计量的,然而,在有关孩子的独特市场中,我们却看到,美元的价值在与诸如喜爱与痛苦之类的人类情感价值之间进行了量的换算,情感的货币化、商业化实实在在地发生了,这无疑将市场推进到了假定是不可能的情感之域。
泽利泽的研究再次印证了经济社会学的假定: 市场必然受到人类意义系统和多样的社会关系的影响,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市场即是人们所创造的一系列有意义的社会关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