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译还是意译?—— 浅析电影名的翻译

合集下载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四大原则和方法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四大原则和方法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四大原则和方法随着全球电影市场的扩大,电影的国际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电影片名的翻译变得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翻译可以准确地传达电影的主题和情感,同时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以下是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四大原则和方法。

第一原则是忠实于原意。

翻译片名应该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意,以确保观众在看到片名时能够立即理解电影的主题和内容。

翻译片名应该与电影的实际情节和主题相符合。

如果片名过于离奇或与电影内容不相关,可能会引起观众的困惑和误导。

第二原则是简洁明了。

一个好的片名应该简洁明了,能够在短时间内传达电影的主题和情感。

观众通常只会花几秒钟的时间来阅读片名,因此片名应该能够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一个简洁明了的片名也更容易被观众记住和引用。

第三原则是符合文化背景。

电影是一种具有强烈文化色彩的艺术形式,因此片名的翻译应该符合观众所在文化的背景和价值观。

熟悉目标文化的翻译者可以根据当地的语言和文化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以确保片名在目标文化中能够产生最大的效果。

第四原则是注重市场营销。

电影片名的翻译应该注重市场营销的需求。

片名应该能够吸引观众的兴趣,激发他们去观看电影。

在选择片名时,翻译者应该考虑目标观众的喜好和文化背景,以及当地电影市场的特点和趋势。

在翻译电影片名时,有几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帮助翻译者达到以上四大原则。

一种方法是直译,即将原片名直接翻译成目标语言。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直接,能够保持原片名的特点和情感,但可能会导致翻译的片名在目标语言中不够流畅或不太符合当地文化。

另一种方法是意译,即根据电影的主题和情节来进行翻译。

在意译时,翻译者可以选择一个与电影内容相关的词语或表达方式来传达电影的主题和情感。

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符合观众的预期,但也可能导致与原片名的差异较大。

翻译者还可以使用改编法,即对原片名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以使其更符合目标语言和文化的需求。

改编法可以在保持原片名特点的增加其符合观众喜好和文化背景的可能性。

浅谈英文电影片名翻译

浅谈英文电影片名翻译

浅谈英文电影片名翻译概要:电影片名是一部电影的精华,英文电影片名如若翻译得当,能够给观众展现出原作风味,起到画龙点睛之妙用。

“一名之立,旬月踟蹰”,翻译应当在遵循相关的理论原则标准下,恰当使用直译,意译,音译等实践翻译方法,方能最终成功做到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

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国内仅有为数不多的学者涉及,但已开始受到关注。

我国著名影视翻译界学者钱绍昌教授在《中国翻译》2000年第1期曾撰文指出:“翻译界对影视翻译的重视远不如文学翻译。

”而这“与影视翻译的社会作用不相称。

这一现象亟应引起翻译界的注意。

”因此,本文将针对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所需遵循的原则作进一步探讨,总结出直译,意译以及音译三种主要翻译方法。

一、英文电影片名翻译原则虽然电影片名翻译有其特殊性,但与其它体裁的翻译并非截然分开,而有其共同点。

就翻译过程、结果来看,它应该体现为以下三个原则:1.效益原则效益原则包括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

很多商业电影就其本身是为了增加票房以赚取利润,但也不乏为了丰富人们的生活乐趣而进行创作。

Home Alone译成《小鬼当家》就比译为《独自在家》好,这样的翻译很自然地创造了一种喜剧片的故事情景,使观众很快能融入到故事情节中。

当然,与此同时也要符合接收者的文化,译者要站在本国观众的角度去欣赏影片,将两国文化的交流融会于片名翻译中,使片名深入人心。

如Private Life of Henry III译成《风流皇帝》而非《亨利三世的私生活》,即更通俗易懂,易于观众接受。

2.信息原则电影片名是观众对该电影的最初认识,如果该电影片名不言简意赅,则会削弱其关注群,因此译者最好在翻译时尽量贴近主题,激发观众的好奇心,产生要观看的欲望。

如Meet the Parents(拜见岳父大人)等翻译的与电影原名十分契合,观众就相对比较容易接受。

3. 艺术审美价值原则关于翻译,人们大多有两种观点。

一是直译,紧扣原文。

二是意译,以其神似和灵活来进行翻译。

浅谈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

浅谈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

浅谈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摘要】电影片名是一部电影的浓缩和灵魂所在。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英美影视作品不断涌入我国,本文通过分析部分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范例来探讨英文电影名的翻译原则,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

【关键词】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策略;翻译标准;翻译方法引言电影是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声音和画面相结合的影像艺术,是一种群众性的艺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并具备高度的商业性。

同时,电影又是社会生活的缩影,也是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了解一个国家文化的窗口。

电影的片名起到了浓缩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其任务在于简洁凝练地概括影视片的内容,言简意赅地揭示主题,隽永深长地激发群众的丰富联想。

因而,电影片名大都采用简短、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来突显影片内容、吸引观众、激发观众的审美期待和观看热情。

因此,英文电影片名的译文既要有一定的文化品味,又要符合中国观众的语言文化和审美心理。

一、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标准片名是整部电影的浓缩,片名的翻译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对电影片名翻译时,语言结构要凝练,能明确影片主题,并力求言简意赅、形神具备。

因此翻译时要遵循四条标准。

1.信息转译。

作为画龙点睛之笔,电影片名涵盖的信息也是观众急于要了解的信息。

译者应该把源语文本里的信息尽最大可能地转译成目标语,让不懂源语语言的观众获取译入影片的主要信息。

否则,翻译就毫无意义和价值可取。

影片True Lies的译名《魔鬼大帝》就很失败(另一译名是《真实的谎言》)。

凡是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明显感觉到影片片名和其主题、情节相去甚远,两者很难联系起来。

2.文化转译。

翻译不只是两种语言的交换,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

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地理、气候、价值观、习俗、伦理观、政治、经济等等诸多因素阻碍了信息的通畅转译。

因此,呈现在不同语言中的文化形象其丰富的内涵有时很难用相应的词语表达出来。

翻译此类电影片名时,一定要考虑到其丰富的文化要素,如:影片Dragon Heart的现译名是《魔龙传奇》,之前还有个译名是《龙的心》。

直译还是意译?—— 浅析电影名的翻译

直译还是意译?—— 浅析电影名的翻译

直译还是意译?——浅析电影名的翻译摘要:本文通过讨论电影名翻译的标准,分析了影响电影名翻译的因素,并归纳了电影名翻译的常用方法,笔者提出译者应该灵活使用直译,意译和音译,或者巧妙将几种方法结合。

关键词:电影;翻译;直译;意译一、文献综述电影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同时又是一种大众娱乐形式,不同于其它体裁作品,它通过多种信息传播媒体作用于人的感官进而产生某种效果,因而电影片名的翻译也不同于其它体裁作品的翻译,但仍然属于跨文化交际的活动(徐孝邦:2002)。

电影译名必须抓住不同观众的兴趣,满足不同观众的心理需求,引起不同观众的心理认同。

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对电影片名的翻译做了相关研究。

李东芹(2009:136-137)探讨了依据语境关系顺应理论,电影片名翻译顺应应译入语的音韵语境,语意语境,语言表达方式语境及不同层次观众的品味语境四种翻译方法,使影片的片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马小燕(2009:153-154)对国内、香港、台湾三地译名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各自特点及形成特点的原因。

包惠南(2001:92)认为影视片名的翻译既要符合语言规范,又要富有艺术魅力,既要忠实于原片的内容,又要体现原名的语言特色,力求达到艺术的再创造,要讲求大众化,通俗化,口语化和艺术性,起到很好的导视和促销作用。

何跃敏(1997:41-43)指出西片译名中的许多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郎永强(2009:151-152)通过电影名的翻译分析和解读了中美文化差异。

肖陆锦(2001)对片名的汉译技法作了分析。

龙风华(2009:61-61)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了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混乱”。

翻译前辈严复早在十九世纪末就提出翻译需要“信、达、雅。

”不少学者对此一直争论不休,到电影界的实际情况便是片名直译好还是意译好。

笔者试图从翻译方法角度入手,探讨在电影名的翻译中,到底应该用直译,还是意译最为合适?二、电影名翻译的标准对于严复先生提出的翻译标准“信、达、雅”是众多学者一直争论的问题。

浅谈电影名的翻译

浅谈电影名的翻译

浅谈电影名的翻译电影名作为电影的重要代表,是电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观众对电影第一时刻的印象之一,它的翻译是联系观众和电影文化的桥梁。

电影名的翻译不仅需要准确传达原名所表达的内容,还需适应本土文化习惯,符合观众对电影的期望,增强电影的吸引力和推广效果。

本文将对电影名的翻译进行浅谈。

一、电影名的特点电影名是电影的商业性和标志性的体现,它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独特性。

电影名以独特的、个性化的字眼来表达电影的主题、情节、特点等信息,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2. 直观性。

电影名应具有一定的直观性,能在短时间内让人做出一定的了解。

3. 传播性。

电影名如同商标一般,是电影传播和推广的重要方式,一个好的电影名可以提高电影的受众和口碑。

1. 翻译要准确传达电影原名的含义。

电影名是电影主题的缩影,电影翻译应将原名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翻译出来,以达到准确传达的目的。

2. 翻译要适应不同文化背景。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情况和审美取向,对电影名的理解也不一样,翻译要考虑本土文化习惯,符合本土观众的需求和接受程度。

3. 翻译要具有可读性和可记忆性。

电影名应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和可记忆性,以便观众能够快速地记住,便于推广和宣传。

4. 翻译要符合电影的主题和情节。

电影名是电影情节的衍生,所以翻译要符合电影的主题和情节,使观众更能理解和认知电影。

三、常见电影名的翻译方式1. 直接音译法直接音译法是将电影名中的单词或短语直接翻译成中文,逐字翻译,不论翻译后的含义是否通顺,重要的是能让观众明确知道电影的名字及其涵义。

如《疯狂动物城》(Zootopia)、《星期五之夜》(Friday night lights)等。

2. 意译法意译法是通过将电影名中的单词或短语进行整体分析和理解,融合汉语特色进行重新命名,以确保翻译后的名字通俗易懂、言简意赅。

如《阳光灿烂的日子》(In the Heat of the Sun)、《流浪地球》(The Wandering Earth)等。

浅谈电影名的翻译

浅谈电影名的翻译

浅谈电影名的翻译电影名是电影的名称,在电影宣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部好的电影名可以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兴趣,增加电影票房收入,同时也可以体现电影的主旨和风格。

对于跨国电影市场而言,电影名的翻译更是至关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电影名的翻译中展开探讨。

一、翻译原则1.意译和直译的选择意译和直译是翻译时常用的两种方法。

意译是根据所表达的意义,采取更适合该市场和文化的方式来表达词义,比如《头号玩家》(Ready Player One)、《一见钟情》(Love at First Sight)等。

直译是根据直接的语言表达,译出与原文相同的语义,比如《阿甘正传》(Forrest Gump)、《波普先生》(Mr. Popper's Penguins)等。

同时,对于某些具有文化特色的电影名,如电影中的地名、人名、称号、习俗等,需要采取适度的意译,以便更好地传达文化信息。

音译是指采用与原文发音相近或相同的汉字来翻译电影名,比如《阿凡达》(Avatar)、《速度与激情》(The Fast and the Furious)等。

字译是指采用与电影主题相关的汉字和词语来翻译电影名,比如《霸王别姬》、《春光乍泄》等。

在选择音译和字译时,需要考虑电影类型、电影产地等因素,以便更好地符合当地观众的审美和口味。

二、翻译实例1.《泰坦尼克号》(Titanic)这是一部具有许多经典场景的电影,讲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在中国市场,该电影的中文译名为《泰坦尼克号》,是采用了音译和字译的方式。

“泰坦”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巨人,意味着不可征服的力量和坚不可摧的意志;“尼克号”则是该电影中的船名,与电影剧情相符合。

这个译名既表达了电影的主题,又符合了中国观众的审美口味。

2.《速度与激情》(The Fast and the Furious)这是一部以赛车为主题的动作电影,在全球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该电影的中文译名为《速度与激情》,是采用了音译的方法。

浅谈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浅谈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浅谈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浅谈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导语:在中国,英语电影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媒介,其片名的翻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英语电影片名在翻译过程中常常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片名翻译的重要性电影片名作为电影的第一印象,对于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好的片名既要准确地传达电影的主题,又要引起观众的好奇心和兴趣。

片名翻译不仅仅是简单地将英文片名直译为中文,更要考虑到观众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

因此,片名翻译是一项既复杂又重要的任务。

二、影响片名翻译的因素1. 语言差异英语和中文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它们在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因此,直译可能会导致信息的丢失或误解。

例如,英语中的字面意思可能在中文中没有相应的词汇或表达方式,这就需要译者进行灵活的转换和调整。

2. 文化差异电影是一种充满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其主题、背景和情节都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紧密相关。

因此,片名翻译需要考虑到中文观众对于英语电影的文化理解。

有时候,译者需要借助文化解释或添加相应的修饰词使得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的主题和故事情节。

三、片名翻译的方法和策略1. 直译法直译法是最常用的一种片名翻译方法,即将英语片名直接翻译成中文。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短小精悍、易于理解的片名。

例如,电影《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的中文片名直译为《肖申克的救赎》。

直译法的优点是保持了原始片名的意思和风格,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观众可能对该片名不熟悉或产生误解。

2. 意译法意译法是指根据电影的主题、情节或情感自由地进行翻译。

这种方法通常会添加一些修饰词或解释性的词语,以便更好地传达电影的内涵。

例如,电影《City of Angels》的中文片名被翻译为《谜城天使》,这样能够更好地表达出电影的神秘和浪漫。

探析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技巧

探析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技巧

影视艺苑The Realm of Movie and TV Arts探析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技巧电影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它是现代文化的缩影。

一部好的影片,精湛的拍摄技巧、演员高超的演技、深刻的思想主题、回味无穷的片名,缺一不可。

片名虽然只有寥寥数词,却凝聚了电影的精髓思想,可以引导观众的意识和价值取向。

因此,电影片名翻译的恰当与否对一部电影能否赢得市场、赢得观众、赢得其应有的社会效应和票房收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英文电影片名入手,根据片名自身的特点,来探讨片名的具体汉译原则和策略。

一、 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原则(一)传递原片信息我国近代翻译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在翻译理论中最有影响,而美国的著名翻译理论专家尤金·奈达也曾提出传递原片信息原则。

英文片名的翻译既要做到翻译标题形式与原影片内容的统一,又要在文字的凝练上下功夫,力求体现电影的内涵,实现所谓的信息价值的等值。

离题或曲解的翻译只会使观众迷惑误解,甚至产生错误的心理预期。

比如曾获1976年第48届奥斯卡五项大奖的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如果直译成“飞越杜鹃窝”会使中国观众产生误解,the Cuckoo’s Nest引申意为“疯人院”,因此译为“飞越疯人院”比较妥当。

不过直译中也不乏一些贴切精彩之作,如The 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Roman Holidays罗马假日、The Mummy Returns 木乃伊归来等。

(二)符合大众审美标准各国在文化、宗教、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影响下,人们的审美标准也大不相同。

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电影片名翻译的过程也是高度的艺术再现的过程,因此电影名翻译要再现原名的艺术美。

根据美国漫画改编的电影如Bat Man、Iron Man、Spider Man、Green Hornet、Green Lantern,这类电影无疑反映了美国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

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研究

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研究

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研究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研究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电影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对于这些英语电影的片名翻译问题,一直存在很大争议。

本文旨在研究和探讨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的策略和方法,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一、现状与难题目前,英语电影片名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常常面临着翻译困难。

一方面,英语电影片名涉及到词汇、语法、文化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时间、语言的差异性以及商业利益等因素的影响,片名翻译往往局限于小范围的选择和权衡。

二、翻译策略1. 直译法:即将英文片名直接翻译为中文。

这种方式较为简单直接,突出原汁原味。

但是,直译法有时不能完全传达片名的内涵,容易让观众产生困惑。

例如,电影《The Shining》的中文译名《闪灵》。

这个直译的片名意味着一种神秘的或者奇怪的东西,让观众对于电影的内容产生了猜测和好奇。

2. 意译法:即将英文片名按照其所传达的意义进行解读和翻译。

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传达电影的主题和情感,提高观众对电影内容的理解和认知。

例如,电影《Forrest Gump》的中文译名《阿甘正传》。

通过这个意译片名,观众可以初步了解到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名叫阿甘的人物的故事,以及电影可能会强调一种激励人心的主题。

三、影响因素1. 语言因素: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会对片名的翻译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中英文的语序和词语表达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中文翻译时需要进行调整和变通。

2. 文化因素:电影片名的翻译还需要考虑到各国文化差异。

片名翻译要符合中国观众的文化习惯和审美偏好,以便更好地传达电影内容的特点和吸引观众。

3. 商业因素:片名的翻译还必须考虑到商业利益和推广效果。

一些英文片名通过翻译能更好地吸引中国观众,从而提高电影票房收入。

因此,在翻译片名时需要权衡商业利益和文化因素的关系。

结论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选择合适翻译策略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直译法可以保留片名的原味,但往往难以准确传达其意义;意译法可以提高观众对电影的理解和认知,但需要考虑语言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电影片名翻译原则与策略

电影片名翻译原则与策略

电影片名翻译原则与策略电影作为一种文艺形式,已经成为了人们欣赏和消费娱乐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是电影像其他文学、音乐、艺术等形式一样,也需要进行翻译,才能让观众了解和欣赏。

而电影片名翻译又更是至关重要,因为电影片名是电影品牌的标识符,影响了电影在市场中的宣传和销售。

电影片名的翻译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策略,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一、翻译原则1.直译原则直译原则是指尽可能忠实于原文的意思,尽量逐字逐句地翻译。

这种翻译方法比较容易理解,并且容易让观众记住电影的名字,因为不会与原电影名产生混淆。

例如,《机器人总动员》(WALL-E)。

2.意译原则意译原则是指根据原文的内容和背景来创造一个新的电影名字。

意译的目的是使观众更容易看出电影的主题和内容。

这种翻译方法对于一些暗示深刻或难以翻译的电影名字确实有好处。

例如,《震荡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

3.音译原则音译原则是指保留原文的音调和语音特征,用发音相近的汉字组合来翻译。

这种翻译方法在中文国家比较常见,因为一些电影的名字没有很好的中文翻译,但是电影品牌的知名度很高。

例如,《泰坦尼克号》(Titanic)。

二、翻译策略1.保证简短电影的名字通常需要在海报和宣传广告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需要确保名字简短明了,并且容易被人们记住。

这也就需要考虑是否要采用缩写或简化词语。

例如,《黑客帝国》(The Matrix)。

2.切合实际电影片名需要与电影内容和主题相符,不能脱离实际。

在翻译时需要注意避免过分渲染或表达过激。

例如,《变形金刚》(Transformers)。

3.注重市场电影作为一个商品,需要在市场中获得销售,因此翻译需要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市场需求。

例如,有些电影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在中国市场可能并不适用。

因此需要加强文化本土化的翻译策略。

例如,《星球大战》(Star Wars)。

总之,电影片名翻译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策略,才能让观众更加了解电影的主题和内容。

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技巧研究——直译法与意译法

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技巧研究——直译法与意译法

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技巧研究——直译法与意译法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技巧研究——直译法与意译法引言:电影作为一种跨越国界的艺术形式,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一直备受关注。

在汉译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面对直译法与意译法之间的选择。

本文将探讨这两种翻译技巧在英文电影片名汉译中的运用,并从不同角度讨论其优缺点。

一、直译法1. 直译法的定义直译法是指将英语电影片名逐字逐句地翻译成中文,力求表达原片名的直接含义。

2. 直译法的优点直译法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源语言的特点,减少了翻译的主观干扰,同时也能够给观众带来更加真实的电影体验。

此外,直译法通常可以确保角色和情节的一致性,减少对观影者的误导。

3. 直译法的缺点尽管直译法减少了主观干扰,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直译法往往无法准确地表达片名的内涵和文化背景。

其次,片名可能缺乏吸引力和与观众的共鸣,导致电影没有足够吸引力。

此外,由于句式结构和语言习惯的不同,直译法有时会破坏语言的自然流畅,并可能产生歧义和误解。

二、意译法1. 意译法的定义意译法是指根据英文电影片名的含义和情感内涵,采用相应的语义和情感词汇,对片名进行自由翻译,并力求达到与原片名相对应的效果。

2. 意译法的优点意译法能够更好地传达片名的内涵和情感,为观众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共鸣的效果。

同时,意译法还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对于电影主题和情节的期待,提供更具可读性的片名。

3. 意译法的缺点虽然意译法在翻译过程中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源语言的意思,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意译法有可能导致片名与原电影的实际内容相去甚远,失去了片名和电影之间的连贯性。

其次,意译法在一定程度上添加了译者的主观评价,有可能引起文化和价值观的偏差。

三、如何抉择1. 理解电影在选择直译法或意译法时,理解电影的主题、情节以及文化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对电影有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准确地把握片名的内涵和情感,从而做出更合适的翻译选择。

2. 考虑观众观众是电影的最终受众,因此在翻译中要充分考虑他们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直译和意译视角下看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以《无问西东》电影名翻译为例

直译和意译视角下看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以《无问西东》电影名翻译为例

直译和意译视角下看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以《无问西东》电影名翻译为例直译和意译视角下看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以《无问西东》电影名翻译为例导语:在全球化的今天,英语电影成为世界各地观众的最爱。

而对于非英语国家的观众来说,电影片名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

翻译的方式有直译和意译两种,在不同的背景下产生不同的结果。

本文将以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华语电影《无问西东》的片名翻译为例,从直译和意译两个视角探讨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特点和策略。

一、直译视角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直译,即按照原文的字面意思进行翻译。

这种方式保留了原文的真实性,同时也能让观众了解到电影的基本信息。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直译往往显得笨拙和僵硬,不符合当地观众的审美习惯,因此需要进行改动。

以《无问西东》为例,直译为"Without Asking East and West",虽然准确地表达了影片的主题,即讲述无论问东问西,努力前行的故事。

但这种直译方式在英语语境下不符合常规,显得生硬且不易理解。

因此,直译视角下的英语片名翻译更多地需要考虑目标语言观众的接受度和理解。

二、意译视角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意译,即根据原文的内容和意义,用与之相近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翻译。

这种方式通常考虑了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文化背景,能够更好地传达电影的主题和情感,提高观众的吸引力和影片的销售力。

在意译视角下,对《无问西东》的片名进行翻译可以选择"East Meets West"或"Journey of the Heart"等。

这两个片名都突出了电影主题中东西文化的碰撞和人物内心旅程的意义,同时也更符合英语语境下观众对于电影片名的审美要求。

与直译相比,这种意译方式更富有表达力和艺术性,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三、直译和意译的选择与策略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根据电影的特点和目标观众的需求,综合考虑直译和意译的方式来选择合适的片名。

直译和意译视角下看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以《无问西东》电影名翻译为例

直译和意译视角下看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以《无问西东》电影名翻译为例

直译和意译视角下看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以《无问西东》电影名翻译为例直译和意译视角下看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以《无问西东》电影名翻译为例在电影的世界里,片名是作为电影的第一个窗口,连接着观众与电影的重要纽带。

片名的翻译对于表达电影的主题、情感和意境至关重要。

然而,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在进行片名翻译时,译者常常需要在直译和意译之间权衡抉择,以寻找最佳的翻译方式。

直译是指将原文直接按照语法结构和词语顺序翻译成目标语言。

很多时候,直译能够比较准确地传达电影的主题和情感。

然而,直译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

首先,有些片名的直译可能在目标语言中并不流畅或合乎语言习惯。

例如,英语中的片名《无问西东》,在直译成英文时变为"Without Asking East and West",虽然字面上的意思符合原文的意境,却并不符合英语使用习惯,显得拗口。

另外,直译也容易忽略电影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这个问题在中文和英文之间的翻译中尤为明显,因为中文常常通过修辞手法和意象来表现出深层次的意味,而直译往往无法完整地传递这些信息。

意译则注重于传达电影的主题和情感,而不是生搬硬套地照搬原文的词语和结构。

通过重新组织、替换或加入一些词语,译者可以更好地表达电影所想要传达的含义。

在《无问西东》的例子中,通过意译成英文片名"All the Journeys in the World",译者将主题由"无问西东"转变为"世界上所有的旅程",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更好地传达了影片表达的深刻内涵。

这种意译方法更加流畅,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选择直译或意译时,译者需要考虑到片名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情感,以及目标语言和文化的特点。

有时,直译能够较为准确地将原文的情感和意境传达给观众,尤其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相似的情况下。

然而,对于涉及到文化差异较大的电影,意译往往能够更好地在目标语言和文化中激发出观众的共鸣。

电影片名的翻译研究

电影片名的翻译研究

电影片名的翻译研究【摘要】电影史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和休闲娱乐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外电影走进大荧幕。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媒介,不仅是传播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更是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种手段。

在欣赏电影前,电影片名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传达信息,表达美感和吸引观众的功能。

这要求电影名称的翻译既要做到翻译上的准确忙也要突出电影作为商品的商业价值。

本文通过分析中外电影名称的特征,探讨电影片名的翻译技巧并总结出电影片名翻译的原则。

【关键词】电影片名;翻译;原则一、中外电影名称的特点1.简洁。

英文电影通常只有一两个词,大部分片名简明扼要,多数由名词或短语组成。

如:Brave Heart《勇敢的心》,Gladiator《角斗士》等,只有少数电影用的是一些简短的句子。

如:I Known What You Did Last Summer《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There Is Something About Mary《我为玛丽狂》。

虽然片名简单却能切中主题。

再如中国电影中的The Message《风声》,Banquet 《夜宴》等。

它们的片名翻译不仅能紧扣电影故事的主题,更能起到吸引观众的目的。

2.地点,人名作为片名。

很多中外电影以人名,地名,事物名称等作为片名。

如:Chicago芝加哥,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Gandhi甘地,Nixon尼克松等。

一方面,因为他们是西方历史文化中知名的地点和著名的人物。

另一方面这些著名的人物和地点的背景也能够紧密与电影主题相联,而中国电影以人名,地点作为片名而被翻译的影片也不占少数。

3.引人入胜。

电影如今已成为一种商业产物,吸引观众的电影片名翻译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所以一部影片的片名充满悬念,发人深省,富有美感才会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去观看。

当观众们看到I Known What You Did Last Summer《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他们会充满疑问,谁知道电影中的人物夏天做了什么事?If You Are the One《非诚勿扰》,字面意思是如果你就是那个人,所以无论是中国观众还是外国观众看到这部电影的名字都会对这部电影充满好奇。

《2024年直译和意译视角下看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以《无问西东》电影名翻译为例》范文

《2024年直译和意译视角下看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以《无问西东》电影名翻译为例》范文

《直译和意译视角下看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以《无问西东》电影名翻译为例》篇一直译与意译视角下看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以《无问西东》电影名翻译为例一、引言电影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其片名的翻译对吸引观众和传达电影内涵具有重要作用。

直译与意译是电影片名翻译中常用的两种方法,它们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翻译情境。

本文以《无问西东》电影名翻译为例,从直译与意译的视角探讨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技巧与策略。

二、直译与意译的概述直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持原文的词语、句式结构及语法关系,力求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而意译则更注重传达原文的含义,根据目标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进行灵活翻译,有时会舍弃原文的形式,以表达原文的实质内容。

三、《无问西东》电影名翻译分析1. 直译视角下的翻译《无问西东》的直译可以保留原名的词语和结构,体现电影的独特性和文化特色。

然而,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直译可能使目标语观众产生困惑或误解。

因此,在直译时,译者需充分了解电影的内容和背景,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2. 意译视角下的翻译意译则更注重传达电影的内涵和情感。

《无问西东》的意译可以更贴切地表达电影的主题和情感,使目标语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的内容。

例如,“East and West”的翻译既表达了“西东”这一概念,又暗示了电影所涉及的跨文化、跨时代的背景。

四、翻译策略与技巧1. 文化背景的考量在电影片名翻译中,应充分考虑目标语的文化背景。

对于《无问西东》这样的具有文化内涵的电影名,应在意译的基础上,辅以直译,以传达电影的深层含义。

2. 语言表达的简洁与优美在翻译过程中,应注重语言表达的简洁与优美,使翻译更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

同时,应避免过度直译或过度意译,以保持电影名的整体协调性。

五、结论《无问西东》电影名的翻译,既体现了直译与意译的结合,又展示了翻译中的文化传递和语言表达技巧。

通过对比直译与意译的优劣,我们可以发现,在电影片名翻译中,应根据电影的内容、文化背景以及目标语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直译与意译的方法,以传达电影的内涵和情感。

外语电影片名的翻译学问题

外语电影片名的翻译学问题

外语电影片名的翻译学问题外语电影片名的翻译问题一直是中国影迷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部好的片名不仅仅是对电影内容的准确描述,还要能够吸引观众的兴趣,激发观影欲望。

影片的翻译并非易事,因为不同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外语电影片名翻译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我们来看看直译与意译的区别。

直译是指将原片名直接翻译成中文,而意译是指根据电影内容和文化背景进行合理的翻译。

直译的好处是保留了原片名的原汁原味,但可能会导致中文读者难以理解。

意译则可以更好地与中文读者的文化背景产生共鸣,但也有可能失去原片名的一些特色。

外语电影片名是否需要保留原有的韵味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很多外语电影片名中蕴含着原作的文化特色和情感表达,这种韵味对电影的宣传和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如果我们完全按照中文的语法和文化进行翻译,可能会失去这种韵味。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权衡保留韵味和更好地传达电影内容之间的平衡。

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准确地传达电影的主题和核心内容。

电影的片名通常会很好地概括电影的核心主题或情节,以便吸引观众的注意。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准确且引人注目的中文等效词汇或表达方式来传达这个意思。

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做一些创意翻译,以便更好地传达电影的主题和情感。

我想提醒大家注意避免出现文化冲突或误导的情况。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观念,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尽量避免将原片名的意思误导或冲突给中文读者。

我们需要对原作进行细致的分析,并通过适当的调整和翻译来确保中文片名与电影内容一致。

《2024年直译和意译视角下看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以《无问西东》电影名翻译为例》范文

《2024年直译和意译视角下看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以《无问西东》电影名翻译为例》范文

《直译和意译视角下看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以《无问西东》电影名翻译为例》篇一直译与意译视角下看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以《无问西东》电影名翻译为例一、引言电影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其片名的翻译在跨文化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直译与意译作为两种主要的翻译方法,在电影片名翻译中各有其独特的应用和价值。

本文以《无问西东》电影名翻译为例,从直译与意译的视角出发,探讨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技巧与策略。

二、直译与意译的概述直译,顾名思义,即直接将原语翻译为目标语,保持原句的字面意义。

这种翻译方法尽量保留原作的形式和风格,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而意译则侧重于传达原文的意念和内容,不拘泥于字面意义,更加注重语言的流畅和表达的准确。

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直译和意译常常交替使用或结合使用。

三、《无问西东》电影名翻译分析《无问西东》作为一部具有深刻内涵的电影名称,其翻译既需要传达原名的意境,又要考虑到目标观众的接受度。

1. 直译视角下的翻译在直译的视角下,《无问西东》可以被翻译为“Never Ask Where East Is, W est”。

这种翻译方式保留了原名的字面意义,对于理解电影主题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然而,这种翻译方式可能对于不了解中文背景的观众来说,难以理解其深层含义。

2. 意译视角下的翻译意译则更注重传达电影的意境和情感。

《无问西东》可以被翻译为“East and West, No Questions Asked”。

这种翻译方式更加注重传达电影的主题和情感,使目标观众更容易理解电影的内涵。

四、直译与意译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策略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直译和意译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补充。

对于一些具有特定文化背景和深刻内涵的电影名称,可以采用意译的方式,更好地传达电影的意境和情感。

而对于一些简单明了、易于理解的电影名称,可以采用直译的方式,保留原名的字面意义。

在《无问西东》的翻译中,可以采用结合直译和意译的策略。

浅议影视片名的英译汉

浅议影视片名的英译汉

浅议影视片名的英译汉李霜彭琳[摘要]影视片名的翻译,既要符合语言规范,又要富有艺术魅力,既要忠实影片的内容,又要传达片名的神韵。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要想将影视作品的标题原汁原味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使异国观众产生与原影片观众相同的反应,并非易事。

通常说来,翻译影视作品的片名,主要有三种:直译;直译意译相结合;意译。

另外,翻译工作者应共同努力,避免在影视作品的片名翻译中出现一片多名、译名与原意相差甚远等现象。

[关键词]影视片名;翻译;直译;直意译结合;意译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6(2010)S2020003作者简介:李霜(1974-),女,四川南充人,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彭琳(1977 -),女,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四川成都610041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西方影视作品源源不断地引进我国,这些影视作品对于我国观众了解西方文化,增进相互交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电视、电影是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可以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在广大人群中形成热潮,产生深远的影响,它的独特魅力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

而片名,是影视作品的品牌商标,优秀的影视片名,与文学名著的书名一样,应简洁凝炼的概括影视片的内容,言简意赅的揭示主题,隽永深长地激发观众的丰富联想。

好的片名与好的内容的完美统一,能使观众得到艺术的熏陶,美的享受和高尚情操的陶冶。

[1](P92)影视片名的翻译,看似小事,实属不易。

虽然只有寥寥数字,却常以简洁精炼的语言,运用比喻、象征、典故等多种艺术手法对作品的内容和主题思想做高度的归纳和概括,具有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常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P32)翻译影视作品的片名,既要符合语言规范,又要富有艺术魅力,既要忠实影片的内容,又要传达片名的神韵。

浅谈电影片名翻译

浅谈电影片名翻译

浅谈电影片名翻译【摘要】电影片名翻译不同于一般产品的翻译,它以吸引人眼球、诱惑观众进场观看为目的,本文介绍了电影片名翻译的几种常用方法。

【关键词】电影片名翻译技巧电影是一种商品,其批发商将考虑什么样的电影名字能为其带来最大的票房收入,如果这名字很吸引人,就能引起观众的兴趣,观众就会踊跃购票。

如果太贫乏,其票房一定让人失望。

要让观众过目不忘,这就需要我们有很强的翻译技巧,在电影片名翻译中,我们通常用直译、音译、意译以及直译意译相结合、音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

一、直译直译,从表面上讲,就是不改变原作的词与句。

但严格说来,就是不改变原作的观点和风格,而且忠实于原着,是对原作在思想内容和写作风格上的一种再现,并且尽可能多的忠实于原作的修辞。

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许多片名中英文重合程度惊人,几乎可以达到字对字翻译。

如将Schindler’s List译为《辛德勒的名单》,Four Wedding and a Funeral译为《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the Jurassic park译为《侏罗纪公园》,《黄土地》译作Yellow Earth,《南京大屠杀》译作Nanjing Massacre等。

另一些则须根据译语特征,略微改变源语的词序或结构,在总体上仍趋于同源语形式保持一致。

英译汉如:Man in Black译为《黑衣人》, the River Wild译为《狂野之河》。

汉译英如将《高山下的花环》译作Wreaths 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青春之歌》译作the Song of Youth,《天云山传奇》译为Legend of Tianyun Mountain。

我们知道,许多电影都是根据名着改编的。

改编成成电影后,借助名着本身的艺术魅力和轰动效应,创作人员保留了原着原名。

与此相联系,当这些名着被译成别国文字,介绍给他国读者时,由于早期译者对这些着作的书名采取了直译法,因而使这些作品从书名到内容早已深入人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译还是意译?——浅析电影名的翻译摘要:本文通过讨论电影名翻译的标准,分析了影响电影名翻译的因素,并归纳了电影名翻译的常用方法,笔者提出译者应该灵活使用直译,意译和音译,或者巧妙将几种方法结合。

关键词:电影;翻译;直译;意译一、文献综述电影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同时又是一种大众娱乐形式,不同于其它体裁作品,它通过多种信息传播媒体作用于人的感官进而产生某种效果,因而电影片名的翻译也不同于其它体裁作品的翻译,但仍然属于跨文化交际的活动(徐孝邦:2002)。

电影译名必须抓住不同观众的兴趣,满足不同观众的心理需求,引起不同观众的心理认同。

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对电影片名的翻译做了相关研究。

李东芹(2009:136-137)探讨了依据语境关系顺应理论,电影片名翻译顺应应译入语的音韵语境,语意语境,语言表达方式语境及不同层次观众的品味语境四种翻译方法,使影片的片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马小燕(2009:153-154)对国内、香港、台湾三地译名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各自特点及形成特点的原因。

包惠南(2001:92)认为影视片名的翻译既要符合语言规范,又要富有艺术魅力,既要忠实于原片的内容,又要体现原名的语言特色,力求达到艺术的再创造,要讲求大众化,通俗化,口语化和艺术性,起到很好的导视和促销作用。

何跃敏(1997:41-43)指出西片译名中的许多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郎永强(2009:151-152)通过电影名的翻译分析和解读了中美文化差异。

肖陆锦(2001)对片名的汉译技法作了分析。

龙风华(2009:61-61)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了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混乱”。

翻译前辈严复早在十九世纪末就提出翻译需要“信、达、雅。

”不少学者对此一直争论不休,到电影界的实际情况便是片名直译好还是意译好。

笔者试图从翻译方法角度入手,探讨在电影名的翻译中,到底应该用直译,还是意译最为合适?二、电影名翻译的标准对于严复先生提出的翻译标准“信、达、雅”是众多学者一直争论的问题。

“信”是针对原文而言,译者要正确理解原文,忠实地表达原文思想、风格、内容。

“达”是针对译文而言,译者要用通顺易懂的言语表达,而关于“雅”,是指行文要优雅,而众多学者对“雅”的观点不一。

“雅”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中可谓是被译者看作是重中之重的。

中国语言的特点也突出了这一原则的重要性。

简单的短语传达最为透彻的意思,如果是配上妙趣横生的语言或者是美丽雅致的词汇将会使影片本身生辉不少,也能使影片片名朗朗上口,并让观众回味无穷。

waterloo Bridge就是一个极好的“雅”的例子,如直译极为“滑铁卢桥”,不仅让人联想到战争,而且失去了许多关于这个爱情故事的遐想。

而被译为《魂断蓝桥》则用十分简练却又美丽凄凉的语言来传达了故事的爱情悲剧色彩,读来也朗朗上口,显得十分雅致。

金隄(1998:18)从三个方面对奈达的对等概念进行了阐述,它们分别是接受者概念,效果概念,对等概念。

他指出,在明确了效果指信息对接受者的作用后,需要强调它应该包括信息的全部作用,也就是接受者从中所获得的一切理解和感受。

包括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气氛三大要素。

这使严复先生的“信、达、雅”标准内容更明确。

金隄说,正因为不同语言的各种变化都必然引起语言效果上的变动,所以只有从译文效果着眼,才能判定译文语言是否恰当(1998:43)。

以此为标准,译名在音、形、义等方面尽量达到精神、事实、意境的对等,即最终使“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上基本相同”(奈达,cf. 金隄:1998)。

the Bridge Of Madison Country,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分别译为“廊桥遗梦”和“浮生若梦”,深刻体现了汉语文化独有的意境,堪称上乘之作。

三、影响翻译的因素(一)商业化因素。

制片商在制作电影的时候,除了借助电影的艺术形式达到丰富人们生活,促进文化交流的目的之外,其中有一个比不可少的目的:获取利润。

用流行的语言说就是,他们需要一个可观的“票房”。

影片的商业价值对制片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就很难产生经济效益。

刘宓庆(1999:49)指出,“既然原语所含的内容值得翻译(即有社会效益),那么就应以社会能接受的目的语来实现转换,而不应拘泥于原语的可读性程度”。

又说,“社会效益是检验翻译的意义、翻译的质量和翻译的价值的标尺”(1999:48)。

那么影片是否具有社会效益,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电影名是否吸引人。

如Sound of Music 在台湾曾被译为“仙乐飘飘何处闻”就令观众颇为不解。

后该片被译为“音乐之声”,已被广泛接受。

(二)文化因素。

电影片名的文化特色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具有特定文化内涵(culture-specific),译出语词汇可能表达一个完全不为译入语文化所知的概念,该概念或抽象或具体,可能与宗教信仰、社会风俗、甚至某种事物有关Baker(2000:21)。

因此文化的翻译是有难度的。

电影的内容大多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电影名中自然而然就包含很多文化因素。

例如First Blood,原本是个习语,意思为“首战告捷”,但一直被译为“第一滴血”,明显没有传递片名中的文化内涵以及原本含义。

A Space Odyssay中,Odyssay含有文化背景,含义为“一段艰险的历程”,若直接音译为“奥德赛”,观众肯定难以理解。

All About Eve中Eve为圣经故事中的夏娃,同样,若直译为夏娃,对于不懂圣经,或者没有听过这段神话故事的人是很难理解的。

My Fair Lady-《窈窕淑女》,改编自肖伯那的话剧《卖花女》,原名《匹格梅梁》(Pygmalion),Pygmalion是罗马神,为塞浦路斯国王,热恋自己雕刻的少女像。

爱神维那斯被其诚心打动,施法将雕像变成活人与Pygmalion完婚。

肖伯那借名以喻剧中的教授。

1938年拍过叫Pygmalion的电影。

Some Like It Hot-《热情如火》,由性感明星梦露主演,现成流行短语。

Hot在戏里意为情欲强的、任性的、狂暴的、飞快的。

The Wizard ofOz-《绿野仙踪》,原是芝加哥新闻工作者雷曼?弗兰克?鲍姆的小说,后改编为音乐剧,1939年拍成电影。

Oz意为虚幻的、不可思议的奇异仙境。

片名来自清朝李百川的长篇小说《绿野仙踪》,此书以写神仙异迹为主要线索,并涉及世风人情。

译来十分贴切传神,套用可谓上佳。

以上几部影片都是在翻译过程中考虑了文化因素的例子。

(三)艺术审美因素。

对于翻译本身而言,它是一门艺术。

电影也是一种雅俗共赏反映生活的艺术。

那么在翻译电影名的时候,实质上也是译者以被译电影为依据的一种再创造活动。

要求译者译出的片名具有艺术性,可供欣赏,能引起共鸣。

如果翻译出来的片名能像原片名一样具有“美感”和艺术性,甚至比原片名更具有艺术性,这个译名便是一个好译名。

好的译名传递着“美”的信息,常引起观众遐想,有先睹为快的强烈欲望。

Gone With the Wind,It Happened One Night,the Secret Agent分别被译为“乱世佳人”、“一夜风流”和“间谍末日”,可谓其中的代表。

从译文可看出,译名言简意赅,字里行间传递了强烈的信息,且具有音韵之美,这是汉语文化的一大特点。

(四)信息因素。

通常来说,一步影片的片名应包括部分影片内容,或者是影片内容的高度概括。

影片名虽然看上去简练,但是每个字词却包含丰富的信息内容。

给够给观众传递一定的信息,让观众对内容有一定的预测和猜想。

例如:Pulp Fiction(黑色追缉令);Meet the Parents(拜见岳父大人);A Rather English Marriage(鳏夫二重奏) ;You will got mail (网上情缘)The Matrix Revolutions (黑客帝国); Saving Private RYAN (拯救大兵瑞恩)等这些影片,通过电影名称能让观众对影片的内容猜出大致一二。

再如,the Third Man 曾被译为“第三者”,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爱情旋涡里的三角恋,而本片的第三者其实是指目睹一场凶杀的第三个目击者。

原译名与实际内容相差极大。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信息因素是译者必须要考虑的。

(五)语言差异因素。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存在差异。

并不是英语的每个单词在汉语里都有相对应的词。

因此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一个难题,有很多词语不可译,或者很难译。

例如Gia。

Gia是名模Gia Carangi的缩略,若音译,毫无意义,现根据故事内容,译为“霓裳情挑”。

(六)主观性因素。

“译者主体性(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亦称翻译主体性,指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本质特性,即翻译主体能动地操纵原本(客本)、转换原本,使其本质力量在翻译行为中外化的特性”(方梦之,2005:82)。

“许均在《”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一文中指出,所谓译者主体意识,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体现出的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及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意识。

这种主体意识的存在与否,强与弱,直接影响着整个翻译过程,并影响着翻译的最终结果,即译文的价值”(许均,转引自张科荣,2003:86)。

“任何译文里,都隐含着译者的主体性,不管这种主体性对广大读者而言是有益还是有害,它都是不可能避开的”(张海鸥,2008:63)。

作为独立主体,译者的主体意识自始至终贯穿于翻译活动。

电影翻译的目的性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理论支持,而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要体现电影的目的性。

既然电影名在翻译的时候收到以上众多因素影响,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很难遵循某一个原则或者只考虑到某一因素,而应该综合考虑。

因此所采用的翻译方法也应该是灵活的。

四、翻译常用方法常见的翻译方法可以进行一下分类:(一)直译。

直译即不改变原作的词句,也不改变原作的观点和风格,忠实于原著,对原作在思想内容和写作风格进行再现,而且尽可能忠实原作修辞。

直译法是片名翻译的最基本的译法。

直译片名时,译语在形式、意义等方面都近似原语。

这是当原语和译语在功能上达到重合时,最简单而又最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

如,The Sound of Music, On the Golden Pond, Love Story, A Room with a View, Cider House Rules, Wedding Planner 分别被译为《音乐之声》《金色池塘》《爱情故事》《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苹果酒屋的规则》《婚礼策划人》。

又如将Schindler’s List 译为《辛德勒的名单》,Four Wedding and a Funeral译为《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the Jurassic park译为《侏罗纪公园》,《黄土地》译作Yellow Earth,《南京大屠杀》译作Nanjing Massacre,这些片名中英文重合程度都非常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