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工程》第5章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供热工程 热水采暖系统的水力计算PPT课件

压差为30kPa。图4-3表示出系统两个支路中的一支路。
散热器内的数字表示散热器的热负荷。楼层高为3m。
第22页/共29页
课题3 机械循环单管热水采暖系统的水力计 算
图4-4例题4-1的管路计算图
第23页/共29页
课题3 机械循环单管热水采暖系统的水力计 算
3.2机械循环同程式热水采暖系统管路的水力计算例题
第16页/共29页
课题2 热水采暖系统水力计算的任务和方法
图4-2 单管顺流式散热器进流系数
第17页/共29页
课题2 热水采暖系统水力计算的任务和方法 • 跨越式热水采暖系统中,由于一部分直接经跨越管流入下层散热器,散热
器的进流系数α取决于散热器支管、立管,跨越管管径的组合情况和立管 中的流量、流速情况,进流系数可查图4-3确定。
目录
1 课题1 管路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 2 课题2 热水采暖系统水力计算的任务和方法 3 课题3 机械循环单管热水采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第1页/共29页
课题1 管路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
1.1 基本公式
• (1)沿程压力损失
• 根据达西公式,沿程压力损失可用下式计算
Py
l
d
2
R
2
Pa
(4-1)
单位长度的沿程压力损失,也就是比摩阻R的计算公式为
Rpj P l
(4-17)
式中 Rpj —不利环路的循环作用压力,Pa; α ——沿程压力损失占总压力损失的估计百分数,查附录
4-7确定α值;
∑ —l—环路的总长度,m。
第13页/共29页
课题2 热水采暖系统水力计算的任务和方法
• (4) 根据Rpj和各管段流量,查附录4-1选出最接近的管 径,确定该管径下管段的实际比摩阻R和实际流速υ。
大工19春《供热工程》在线作业123参考答案

大工19春《供热工程》在线作业1
热水供热系统的水力计算中,支线和支干线管路的介质流速不应大于()m/s。
A.2.5#3.5
B.4.5
C.5.5
正确答案:B
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热水供热系统为()。
A.单管制热水供热系统
B.双管半闭式热水供热系统
C.双管闭式热水供热系统
D.三管闭式热水供热系统
正确答案:C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热网的干线,热水供应设计热负荷按热水供应的()进行计算。
A.最大热负荷
B.最小热负荷
C.平均热负荷
D.平均温度
正确答案:C
民用室内供暖系统一般采用()作为热媒。
A.蒸汽
B.热水
C.电源
D.木炭
正确答案:B
热水供暖系统中,其双管系统是指()。
A.有两根供水管
B.有两根回水管
C.供水立管或水平管平行分配给多组散热器
D.多组散热器全部回至两根回水管
正确答案:C。
供热水力计算范文

供热水力计算范文一、计算步骤1.确定供热系统所需的流量和压力首先需要明确供热系统的设计需求,包括所需的供热能力、回水温度、供回水压差等。
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到供热水力计算的结果。
2.计算各供热环节的水负荷供热系统包括锅炉房、管道系统和供热末端等,需要计算各个环节的水负荷。
水负荷是指单位时间内系统所需的热水流量,通常以吨/小时或立方米/小时来表示。
3.根据水负荷计算供热系统的总水负荷将各个供热环节的水负荷相加,得到供热系统的总水负荷。
如果系统有多个回路,则需要按回路分别计算。
4.计算系统的总压力损失根据供热系统的管道长度、管径、流速等参数,可以计算出系统的总压力损失。
压力损失是指水在管道中流动时由于阻力而失去的压力,通常以帕斯卡(Pa)或米水柱(mH2O)来表示。
5.选择合适的水泵根据水负荷和总压力损失,选择合适的水泵来满足供热系统的需求。
水泵的选择应考虑到水泵的流量范围、扬程范围和效率等因素。
二、水力计算方法在进行供热水力计算时,常用的方法包括经验公式法、正交法和计算机模拟法等。
1.经验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是根据过去的实际经验,通过建立公式来计算供热系统的水力参数。
这种方法简单、易于实施,但精度较低,适用于一些简单的供热系统。
2.正交法正交法是一种常用的解析方法,通过建立供热系统的数学模型,使用正交表格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可以考虑到不同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计算结果较为准确。
3.计算机模拟法计算机模拟法是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供热水力计算的方法。
通过建立供热系统的三维模型,模拟水在管道中的流动过程,计算水泵流量和压力等参数。
这种方法计算精度较高,但需要使用专门的软件进行计算。
三、水力计算注意事项1.系统的设计温度和压力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不能超出管道和设备的承受范围。
2.水力计算需要考虑灵活性,保证在不同负荷和压力条件下都能正常运行。
3.考虑到水力损失和水泵效率等因素,应选择合适的水泵,并进行合理的管道布置。
供热工程5.2 重力循环双管系统水利计算方法及例题

第二节重力(自然)循环双管供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方法和例题如前所述,重力循环双管供暖系统通过散热器环路的循环作用压力的计算公式为()zh f h g f Pa (4-36)P P P gH Pρρ∆=∆+∆=-+∆式中ΔP——重力循环系统中,水在散热器内冷却所产生的作用压力,Pa;g——重力加速度,g=9.81m/s2;H——所计算的散热器中心与锅炉中心的高差,m;Ρg、ρh——供水和回水密度,kg/m3;ΔP f——水在循环环路中冷却的附加作用压力,Pa。
应注意:通过不同立管和楼层的循环环路的附加作用压力ΔPf值是不同的,应按附录3-2选定。
重力循环异程式双管系统的最不利循环环路是通过最远立管底层散热器的循环环路,计算应由此开始。
【例题4-1】确定重力循环双管热水供暖系统管路的管径(图4-7)。
热媒参数:供水温度t’g=95℃。
锅炉中心距底层散热器中心距离为3m,层高为3m。
每组散热器的供水支管上有一截止阀。
图4-7例题4-1的管路设计图【解】图4-7为该系统两个支路中的一个之路。
图上小圆圈的数字表示管段号。
圆圈旁的数字:上行表示管段热负荷(W),下行表示管段长度(m)。
散热器内的数字表示其热负荷(W)。
罗马字表示立管编号。
计算步骤:1.选择最不利环路。
由图4-7可见,最不利环路是通过立管Ⅰ的最底层散器Ⅰ1(1500W)的环路。
这个环路从散热器Ⅰ1经过管段①、②、③、④、⑤、⑥,进入锅炉,再经管段⑦、⑧、⑨、⑩、⑾、⑿、⒀、⒁进入散热器Ⅰ1。
2.计算通过最不利环路散热器Ⅰ1的作用压力ΔP’Ⅱ。
根据式(4-36)()'I1h g f PaP gH P ρρ∆=-+∆根据图中已知条件:立管Ⅰ距锅炉的水平距离在30~50m 范围内,下层散热器中心距锅炉中心的垂直高度小于15m 。
因此,查附录3-2,得ΔP f =350Pa 。
根据供回水温度,查附录3-1,得ρh=977.81kg/m 3,ρg=961.92kg/m 3。
《供热工程》第5章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P SG2
S Aξ zh
A
900
2
1 2d
4
2
zh d
l
d
5.3.1 热水管路阻力数的计算
串联管路的阻力数
P P1 P2 P3
SchG2 S1G2 S2G2 S3G2
Sch S1 S2 S3
在串联管路中,管路的总阻力数为各串联管段阻力数之和
G1 : G2 : G3 (1/ s1)0.5 : (1/ s2 )0.5 : (1/ s3 )0.5 a1 : a2 : a3 在并联管路上,各分支管段的流量分配与其通导数成正比, 与其阻力数成反比
5.3.2 不等温降水力计算方法和步骤
不等温降水力计算方法
系统中各并联环路的温度降不必相等,而是根据并联环路 平衡要求的压力损失确定环路流量,再由流量来计算环路 的温度降,最后确定散热器面积的水力计算方法
由远及近计算其他环路
先确定计算环路的平均比摩阻Rpj
Rpj
0.5Pi l
计 是算 与环 其路 并的 联作 的用 最压 不头 利, 环路Pa的各管段的压力损失总和
根据计算的Rpj 值和各管段设计流量值,查水力计算表, 得到设计流量下各管段的管径d和实际比摩阻R值,并计 算该环路的总压力损失
较核计算环路的总压力损失与其作用压头的不平衡率
Δ ΔPi ΔHi 100% 15% ΔPi
5.2.1 异程式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例题
确定如图所示机械循环垂直单管顺流式热水供暖系统管路 的管径。 热媒参数:供水温度tg=95oC;th=70oC。 系统与外网连接,在用户引入口处的供回水压差为30kPa。 图中所示为系统两个支路中的一个支路,楼层高为3m。
供热工程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课件

和管径都没有改变的一段管子称为一个计
算管段。任何一个热水供暖系统的管路都 供热工程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 计算课件
二、当量局部阻力法和当量长度法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为了简化计算,也 有采用所谓“当量局部阻力法”或“当量长 度法”进行管路的水力计算。
当量局部阻力法(动压头法) 当量局部阻 力法的基本原理是将管段的沿程损失转变为 局部损失来计算。
GI
I Gl
GII (1
I )G供l 热工程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
计算课件
在垂直式顺流系统中,散热器单侧连接时, 1.0;散 热器双侧连接,当两侧支管管径及其长度都相等时,
0.5 ;当两侧支管管径及其长度不相等时,两侧散热 器的进流系数就不相等。
影响两侧散热器之间水流量分配的因素主要有两 个:
计算课件
例题4-2计算步骤 1.在轴测图上,与例题4-1相同,进行管段编
号,立管编号并注明各管段的热负荷和管长 2.确定最不利环路。本系统为异程式单管系统,
一般取最远立管的环路作为最不利环路 3.计算最不利环路各管段的管径
推荐平均比摩阻 Rpj 60 120 Pa m 来确定最不利环路各管
段的管径,
供热工程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 计算课件
4、对机械循环双管系统,一根立管上的各层 散热器是并联关系,水在各层散热器冷却所 形成的重力循环作用压力不相等,在进行各 立管散热器并联环路的水力计算时,应计算 各层自然循环的作用压差,不可忽略。 5、对机械循环单管系统,如建筑物各部分层 数相同时,每根立管所产生的重力循环作用 压力近似相等,可忽略不计;如建筑物各部 分层数不同时,高度和各层热负荷分配比不 同,各立管环路之间所产生的重力循环作用 压力不相等,在计算各立管之间并联环路的 压降不平衡率时,应将其重力循环作用压力 的差额计算在内。重力循环作用压力可按设 计工况下的最大值的2/3计算(约相应于采暖 平均水温下的作用压力值)。 供热工程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
第5章 热水计算

t t q DLK 1 t 2
c z s j
t t t f
z c
t
△t—配水管网中的面积比温降,℃/㎡; △T—配水管网起点和终点的温差,一般△T=5~15℃; F—计算管路配水管网的总外表面积,㎡; ∑f—计算管段的散热面积,㎡,可按表9-15计算。
Q Q Q
r L
h
Q t t Q t t
r h h r
L
L
2.公式(9-1)和(9-2)仅适用于全日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热水量的计算, 不适用于定时热水供应系统热水量的计算。一般情况下,定时热 水供应时,由于使用时间集中,用水频繁,热水用水量会比全日 供水量有所增加,可参照当地同类型建筑用水变化情况确定。 3.一般小时热水量在初步设计阶段或已知人数、床位数等用水计算 单位数时,采用公式(9-1)计算;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或已知卫生器 具数目时,采用公式(9-2)计算。
T F
机械循环管网的计算
2)计算配水管网总的热损失 Q q
n s i 1 s
也可按设计小时耗热量的5%~10%来估算 3)计算总循环流量
Q q C T
s x B
Qs—配水管网总的热损失,W; qx一全日热水供应系统的总循环流量,L/S;
△T—配水管网起点和终点的温差。
机械循环管网的计算
9-4 热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目的:计算第一循环管网(热媒管网)的管径和相应的水头损失;计算 第二循环管网(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的设计秒流量、循环流量、 管径、水头损失;确定循环方式,选择热水管网所需的各种设 备,如循环水泵、疏水器、膨胀设施等。 一、第一循环管网的水力计算 1. 热媒为热水:以热水为热媒时,热媒流量 Gm 按公式 (9-7) 计算。 热媒循环管路中的配、回水管道,其管径应根据热媒流量控制管 中流速不大于1.2m/s,每m管长的沿程水头损失在5OPa~1OOPa范 围内,由 Gm 查附录 9-1 来确定,并据此计算管路的总水头损失 Hh 。 当锅炉与水加热器或贮水器连接时,热媒管网的热水自然循环压 力值Hzr按下式计算: Hzr=lO△h(ρ 1-ρ 2)
热水供热系统的水力计算PPT课件

09:19:12
13
第13页/共61页
⑶与热水网路直接连接的用户系统,无论网路循环水泵 是否运行,其用户系统回水管出口处的压力必须高于用 户系统的充水高度,以防止系统倒空吸入空气,破坏正 常运行和腐蚀管道。
P 回 > H 系 统 ( 系 统 充 水 高 度 ) 不 倒 空 ⑷网路回水管道内任一点的压力,都应比大气压力至少
09:19:12
31
第31页/共61页
第七节 供热系统的定压方式
• 供热系统的定压方式主要有:膨胀水箱定压,补给水泵定压,补给水泵变频调速定压,气体定压罐定压和 蒸汽定压等。
09:19:12
32
第32页/共61页
一、膨胀水箱定压 • 1.定义:利用膨胀水箱来维持定压点压力恒定的定压方式称为膨胀水箱定压。 • 2.作用:贮水、排气、定压。 • 3.原理
36
第36页/共61页
二、补给水泵定压 ⑴定义:用供热系统的补给水泵保持定压点压力固定不变的方法称为补给水泵定压。 ⑵补给水泵定压方式 • 补给水泵连续补水定压方式 • 补给水泵间歇补水定压方式 • 补给水泵定压点设在旁通管处的定压方式
09:19:1237第37页/共61页⑶补水泵定压的特点 • 优点:设备简单,投资少,便于操作。 • 缺点:怕停电,对于大型供热系统应设双路电源。 ⑷适用范围 • 当系统恒压点压力要求较高,无法采用膨胀水箱定压时,可采用补给水泵定压。是目
09:19:12
33
第33页/共61页
4.结构:一般用钢板制成,通常是圆形或矩形。膨胀水箱上一般装有膨胀管、溢流管、 信号管、循环管和排污管
5.膨胀水箱容积
6.膨胀水箱的高度
Vp tVs
Z
j
Pq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水力计算

水力计算(以右支路为例)1、 在轴测图上进行管段编号,立管编号并注明各管段的热负荷和管长,如图1所示。
2、 确定最不利环路,本系统为异程式单管系统,一般取最远立管的环路做为最不利环路,如图1,两个支路的最不利环路为是从人口到立管IV 和入口到立管VI ,这个环路包括管段1到管段6到管段15和管段1到管段11到管段15。
3、 计算最不利环路各管段的管径采用平均比摩阻pj R 大致为60~120Pa/m 来确定最不利环路各管段的管径,首先根据''0.86QG hg t t -=确定各管段的流量,根据G 和选用的pj R 值,查附录表4-1,将查出的各管段d 、R 、v 值列入表1的水力计算表中,最后算出最利环路的总压力损失,右支路:Pa 6681)P P (6,15~1j y =∆+∆∑入口处的剩余循环压力,用调节阀节流消耗掉.4、 确定立管Ⅲ的管径立管Ⅲ与末端供回水干管和立管IV,即管段4、5为并联环路,根据并联环路节点压力平衡原理,立管Ⅲ的资用压力'IIIP ∆可由下式确定:)Pa P -P ()P P (P 'III 'IV 4,5j y 'III ∆∆-∆+∆∑=∆由于两根立管各层热负荷的分配比例大致相等,'III'IV P P ∆=∆,因而a P 3264)P P (P 4,5j y 'III =∆+∆∑=∆立管Ⅲ的平均比摩阻为m a l R pj /P 7.977.1632645.0P 5.0'III =⨯=∑∆=根据pj R 和G 值,选立管Ⅲ的立、支管管径,取DN15×15,计算出立管Ⅲ的总压力损失2333Pa,与立管IV 的并联环路相比,其不平衡百分率%5.28X III =,超过允许值,剩余压头用立管阀门消除。
5、 确定立管Ⅱ的管径立管Ⅱ与管段3~6并联,同理,资用压力Pa 4015)P P (P 6~3j y 'II =∆+∆∑=∆立管选用管径DN20×20,计算结果,立管Ⅱ总压力损失2099Pa,不平衡百分率%7.47X II =超过允许值,剩余压头用立管阀门消除。
采暖系统水力计算汇总

实例:
附件6.2关于地板辐射采暖水力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天正暖通软件辅助完成)
6.2.1水力计算界面:
根据施工图
“供水方式”选择“下供下回”
接着再根据施工图:
“立管形式”选择“双管”
“立管关系”选择“异程”
勾选“分户计量”
“采暖形式”选择“地板采暖”
点击“确定”
2.第二步在【设置】菜单中的【生成框架】完成下列内容:
楼层数:6层
系统分支数:1
分支1样式
分支2样式
本住宅楼样式同分支1,所以系统分支数为“1”
b、如右图:一个环路可能承担两个或两个以上房间,如果是这样,计算此环路所带负荷的时候,应该把所承担的房间负荷进行累加,假如某环路承担的是某个整个房间和另一个房间的一部分,如图中环路3,既承担客厅又承担部分餐厅,这时该环路负荷取那个整个房间的负荷与那个承担部分房间的部分负荷(可以用相对盘管面积,相对负荷的原则,按他们所占的面积进行取值。如果这部分靠近外围护结构,应该把其适当的放大,比如乘以1.2的修正系数,以减少实际情况与理论分析的误差。)
每支分支立管数:2
每楼层用户数:2
每用户分支数:3
(见下图单元盘管图)
3.第三步【设置】菜单中“设计条件”
4.第四步在【生成框架】对话框中点击“生成”,如下图
5.第五步在树视图中依次打开“立管1”、“楼层6”、“户1”,如下图:
6.第六步在上图中完成以下几项内容的输入:
1)负荷:指某盘管分支(环路)热媒提供的热量。
《供热工程》教学大纲

随着现代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以及节能减排的迫切要求,供热工程已成为热能工程中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重视和得到发展。
本课程为专业教育选修课,以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等多门学科为基础,介绍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供暖系统的散热设备;热水供暖系统;蒸汽供热系统;室内热水供 暖系统的水力计算;集中供热系统及供热调节;热水网路的水力计算和水压图;水力工况。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以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等 多门学科为基础。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会分析和改善建筑供暖的设计方法,为后续 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序 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项目一览表 内容提要
学 实验 实验 每组 时 类型 要求 人数
1 供暖系统演示实 演示自然循环系统、机械循环系统; 2 验证 必 五 人
验
演示系统的充水与排气。
型选
2 散热器热工性能 计算并分析散热器的散热量与热媒 2 验证 必 五 人
实验
体流量与温差的关系;测定散热器
型选
的传热系数。
- 184 -
设计热负荷计算的特;散热器的性能及选用要求;散热器的计算;钢制辐射板;
暖风机。 学习要求:了解散热设备的传热方式;掌握散热器的性能及计算;熟悉暖风机的选型计算。 第三章 热水供暖系统(4 学时) 主要内容:重力(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高层建筑热水供暖系
总评成绩:出勤占 20%、平时表现占 10%、闭卷考试占 7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贺平,孙刚编著,《供热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年 11 月第 3 版。 阅读书目: 1.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年 6 月
常压热水锅炉供暖系统水力计算及应用_于逢川

常压热水锅炉供暖系统水力计算及应用于逢川马有江(北京科技大学)(航天总公司067基地,西安710000)1引言常压热水锅炉具有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和运行安全可靠的优点。
但对常压热水锅炉在低温热水供暖系统中应用的利与敝问题,目前还有不同看法。
一种认为常压热水锅炉供暖系统的根本缺点是循环水泵要承担系统高度的静水压力,电能消耗约为有压热水锅炉的2~7倍,楼层越高倍数越大,在实际工程中难以采用。
另一种看法是常压热水锅炉能够从根本上消除锅炉爆炸可能带来的人身伤亡及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这些优点比增加一些能耗更为重要。
以上两种观点的主要分歧在于对常压热水锅炉供暖系统电能消耗的看法不一致。
因此本文对常压热水锅炉供暖系统与承压锅炉供暖系统水力计算方法进行比较,给出上述两种供暖系统电能消耗的计算式,进一步计算出常压热水锅炉供暖系统比承压热水锅炉供暖系统增加的电能(以下称为附加损失),同时提出减少能耗的措施。
2热水锅炉供暖系统水力计算常压热水锅炉供暖系统与承压热水锅炉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主要区别在于其水力循环方式不同。
常压热水锅炉供暖系统的水力循环方式为开式(锅炉内液体表面直接承受大气压力的作用),而承压热水锅炉供暖系统的水力循环方式为封闭式循环(锅炉内液体承受循环水泵出口压力)。
因此,两者的水力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为便于分析比较,现将以上两种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简述如下。
2.1承压热水锅炉供暖系统水力计算从承压热水锅炉供暖系统水压图(见图1)可以清楚的看出:(1)承压热水锅炉供暖系统循环水泵出口压力H ch计算式为:H c h=H y+H d(1)式中:H ch-循环水泵出口压力(Pa);H y-供暖循环水泵扬程(Pa);H d-供暖循环水泵定压(Pa)。
H d的作用在于能够保证供暖系统最不利点的压力,不论系统在运行或停止工作时,都必须大于大气压力。
显而易见,在能满足上述条件的前提下,系统定压越小,供暖系统承受压力就越小,安全系数就越大。
《供热工程》分章节习题集

《供热工程》习题集第1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什么是采暖设计热负荷?工程计算中通常考虑哪些热量? .什么是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 ✍ 分为哪两部分 ✍ .匀质材料和非匀质材料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各怎样计算?.什么是围护结构的最小热阻和经济热阻?怎样检验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和围护结构内表面是否会结露?.冷风渗透耗热量与 冷风侵入耗热量是一回事吗 ✍ .写出房间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计算公式。
说明各项的意义,在什么情况下对供暖室内外计算温差要进行修正 ✍ 如何确定温差修正系数 ✍.为什么要对基本耗热量进行修正,修正部分包括哪些内容,各自的意义如何。
.高层建筑的热负荷计算有何特点 ✍ 说明高层建筑冷风渗透耗热量的计算方法与低层建筑的有什么不同?分别说明热压作用,风压作用及综合作用原理图。
.什么是值班供暖温度 ✍.目前我国室外供暖计算温度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 围护结构中空气间层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确定厚度。
地面及地下室的传热系数如何确定。
分户计量供暖系统供暖设计热负荷有何特点,如何计算 建筑物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应考虑哪些问题,为什么。
什么是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如何考虑体形系数的取值。
.试计算某建筑物一个房间的热负荷,见图 。
已知条件:建筑物位于天津市区; 室温要求维持 ☐ ;建筑物构造:外墙为 ❍❍ 砖墙(内抹灰 ❍❍ ); 地面 水泥(不保温); 外门、窗 单层玻璃,木制; 屋顶 带有望板和油毡的瓦屋面,其天花板的构造如图 所示。
防腐锯末,↗ ❍ ↖ ♍♋●☎❍ ♒ ☐ ✆ ; 木龙骨 ❍ ,↖ ♍♋●☎❍ ♒ ☐ ✆ ; 板条抹灰↗ ❍ ↖ ♍♋●☎❍ ♒ ☐ ✆ 。
图图第 章 供暖系统的散热设备散热设备有哪几种类型;辐射供暖的特点与分类。
供热工程5.2重力循环双管系统水利计算方法及例题

供热⼯程5.2重⼒循环双管系统⽔利计算⽅法及例题第⼆节重⼒(⾃然)循环双管供暖系统管路⽔⼒计算⽅法和例题如前所述,重⼒循环双管供暖系统通过散热器环路的循环作⽤压⼒的计算公式为()zh f h g f Pa (4-36)P P P gH Pρρ=+=-+式中ΔP——重⼒循环系统中,⽔在散热器内冷却所产⽣的作⽤压⼒,Pa;g——重⼒加速度,g=9.81m/s2;H——所计算的散热器中⼼与锅炉中⼼的⾼差,m;Ρg、ρh——供⽔和回⽔密度,kg/m3;ΔP f——⽔在循环环路中冷却的附加作⽤压⼒,Pa。
应注意:通过不同⽴管和楼层的循环环路的附加作⽤压⼒ΔPf值是不同的,应按附录3-2选定。
重⼒循环异程式双管系统的最不利循环环路是通过最远⽴管底层散热器的循环环路,计算应由此开始。
【例题4-1】确定重⼒循环双管热⽔供暖系统管路的管径(图4-7)。
热媒参数:供⽔温度t’g=95℃。
锅炉中⼼距底层散热器中⼼距离为3m,层⾼为3m。
每组散热器的供⽔⽀管上有⼀截⽌阀。
图4-7例题4-1的管路设计图【解】图4-7为该系统两个⽀路中的⼀个之路。
图上⼩圆圈的数字表⽰管段号。
圆圈旁的数字:上⾏表⽰管段热负荷(W),下⾏表⽰管段长度(m)。
散热器内的数字表⽰其热负荷(W)。
罗马字表⽰⽴管编号。
计算步骤:1.选择最不利环路。
由图4-7可见,最不利环路是通过⽴管Ⅰ的最底层散器Ⅰ1(1500W)的环路。
这个环路从散热器Ⅰ1经过管段①、②、③、④、⑤、⑥,进⼊锅炉,再经管段⑦、⑧、⑨、⑩、⑾、⑿、⒀、⒁进⼊散热器Ⅰ1。
2.计算通过最不利环路散热器Ⅰ1的作⽤压⼒ΔP’Ⅱ。
根据式(4-36)()'I1h g f PaP gH P ρρ?=-+?根据图中已知条件:⽴管Ⅰ距锅炉的⽔平距离在30~50m 范围内,下层散热器中⼼距锅炉中⼼的垂直⾼度⼩于15m 。
因此,查附录3-2,得ΔP f =350Pa 。
根据供回⽔温度,查附录3-1,得ρh=977.81kg/m 3,ρg=961.92kg/m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热工程》第5章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一、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
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是根据物理流体流动的基本原理,通过正确的方法,解决热水供暖系统每个回路部分的水力参数问题,以保证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
水力参数的计算是热水供暖系统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水力计算可以求出:
1.水流量,即总进出水量及每支管道的流量;
2.水压,即系统压力,每个环节的压力,以及最大和最小的压力;
3.管道长度,即当前系统的总长度及每支管道的长度;
4.水力损失,即每支管道的水力损失;
5.管道直径,即每支管道的外径及内径;
6.管材的选择,即根据水流量,压力和水力损失等参数选择合适的管材,确定系统的一致性;
7.扬程,即每支管道的扬程及总体扬程;
8.系统功率,即整个系统功率。
二、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的步骤
1.获取热水供暖系统的基本参数,包括系统回路数、每个回路总长、循环水量、供暖热水温度差等;
2.确定管道长度,包括机组与循环泵之间的管路长度,以及每个回路的长度;
3.计算水流量,确定每个回路的水流量;
4.选择管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