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中国企业物流的发展方向最全版

合集下载

(完整版)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毕业设计

(完整版)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题目: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学院:管理学院专业:物流管理(汽车方向)班级: 11级物流管理汽车方向1班学生姓名:高鹤指导老师:郑荣完成日期: 2015年03月30日内容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三方物流以其独立化、专业化的特征改变了传统的物流模式,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本文认为应从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企业活力、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加强网点建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集团,实行集约化经营,发展战略同盟关系、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等方面入手,制定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策,促进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发展;问题;对策目录前言 ......................................................................................................................................一第三方物流概述 ...................................................................................................1.1第三方物流的涵义......................................................................................................1.2第三方物流的特征......................................................................................................1.3第三方物流的作用......................................................................................................二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2.1国外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2.2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SWOT分析....................................................2.3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对策分析 .. (1)3.1从第三方物流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分析其发展政策 (1)3.2从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能源和能力分析其发展政策 (1)结论 (1)参考文献 (1)致谢 (1)前言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已由最初的节约原材料和提高劳动率转向建立高效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

供应链管理第6版习题与案例集

供应链管理第6版习题与案例集

第5章供应链管理框架下的物流管理思考与练习1.物流管理的本质是什么?2.对供应链企业而言,为什么说物流是其“第三利润源泉”?3.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战略包括哪些?在制定物流战略的时候需要考虑哪些因素?4.举例说明物流外包的重要性及物流外包存在的风险。

你如何理解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供应链中的角色和作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5.举例说明如何实现绿色物流。

6.选择一个行业,阐述你对该行业智能物流模式的理解7.智能物流系统的主要特征有哪些?讨论案例良中行公司冷链物流网络规划良中行公司良中行是国内首家专注于提供冷冻及冷藏食材供应链服务的专业公司,致力于连锁餐饮酒店食材供应链服务。

并通过整合国内外冷冻及冷藏食材供应链资源,为采购分销执行、物流加工服务、供应链营销推广服务、供应商库存管理服务、供应链结算融资服务,以及信息增值服务等一系列冷冻及冷藏食材生产企业和餐饮客户提供所需的冷链配套服务。

良中行具有丰富的产品资源,目前在售的产品包括蔬菜、肉禽、海鲜、面点、调料以及特色的虾类等,基本涵盖大部分餐饮食材,产品来自与国内外各地,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市场的需求。

良中行由1986年成立的武汉信誉发展公司逐步转变而来。

经过20余年的发展,良中行逐步形成了以良中行母公司(总部)为核心,七大子公司(湖北、广东、京津、上海、山东、辽宁、河南)为支撑的战略结构,并确定了以良之隆直营店、鲜之隆加盟店连锁式发展为核心,专注于行业冷链服务的发展,利用供应链管理能力获得行业竞争力。

发展至今,良中行已拥有1000家合作会员供应商;60家冻品加盟店,200家鲜之隆会员店;服务于30000家餐饮酒店;6大采购物流中心,年采购物流额超过10亿;打造了创新而丰富的营销平台和冷链行业B2B2C电子商务机信息化平台。

此前,良中行公司针对的客户以餐饮酒店为主,利润来源于经销差价。

但是近两年来,由于受到内外部经济下滑、不确定因素增多等影响,餐饮业营业收入增幅出现明显下滑,严重影响了良中行的收益。

(完整版)现代企业管理

(完整版)现代企业管理

1、企业概念:从事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盈利、进行自主经营、实行独立核算,具备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

2、现代企业特征(三个)(1)职业特征。

企业是从事商品或劳务生产和经营的基本经济组织。

(2)行为特征。

(从三个角度讲)。

①消费者角度:企业满足了消费者所有需要,还为其实现生存价值提供了载体②国家角度: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繁荣③人类社会角度:促进人类文明的交流和繁衍。

(3)经济特征。

以盈利为目的,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真正独立的经济实体。

3、企业的产生:企业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商品生产的产物。

4、企业发展历程(四个阶段)(1)15-16世纪手工作坊时期特点:工厂企业萌芽,独立劳动,无明显分工,规模小,效率低(分工提出者:亚当.斯密)(2)16-18工业手工业时期特点:这是从封建社会家庭手工业到资本主义初期的工厂手工业时期。

出现资本主义工厂制,有专业的分工协作基础,是现代企业的雏形。

(3)18-19世纪工厂制时期特点:以工厂制建立为标志,大规模集中劳动,大机器,效率高,雇佣工人制,生产走向社会化。

(4)19世纪至今现代企业时期特点:①生产规模空前扩大,垄断企业组织出现②技术革新,生产迅速发展③建立科学管理制度,产生科学管理理论④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立5、管理:指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6、管理者技能:技术、人际、概念(全局,复杂问题)7、企业管理概念:指企业依据所处环境,为实现企业经济、社会效益,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充分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等一系列活动总称。

8、组织概念:使人能有效共同工作,达成特定目标的手段。

9、企业组织管理:指企业为实现一定共同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程序确定一种责权结构安排和人事安排,对组织的有限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确保以最高效率实现企业目标的管理过程。

综合运输体系综述(完全版)

综合运输体系综述(完全版)

综合运输体系综述学号:21780120 姓名:胡石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广泛采用新技术,提高运输工具和设备现代化以及运输管理信息化水平。

由于运输方式的多样化,运输过程的统一化,各种运输方式朝着分工协作、协调配合、建立综合运输体系的方向发展。

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是我国运输发展的新模式。

我国传统的工业和交通运输管理基本上是以条条为主的,各种运输方式的横向联系欠缺。

由此往往造成该建设的项目没有及时建设,而不该建设的反而建成,造成浪费。

运输业的建设从单一的、孤立的发展模式向综合的、协调的模式转变,无疑会给我国经济建设带来良好效果。

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可增强有效运输生产力,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的状况。

一、综合运输体系1.1综合运输体系的含义及构成所谓综合运输体系,或者叫综合的交通运输体系,是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照其技术经济特点,形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布局合理、联结贯通的交通运输综合体。

首先,综合运输体系是在5种运输方式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

其次,综合运输体系把各种运输方式通过运输过程本身的要求联系起来。

这就是各种运输方式在分工的基础上,有一种协调、优势互补的要求,即在运输生产过程中的有机结合,在各个运输环节上的连接贯通,以及各种交通运输网和其运输手段的合理布局。

从运输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来看,各种运输方式一方面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协作配合、优势互补的要求,另一方面在运输市场和技术发展上又相互竞争。

这2种要求交织在一起,形成综合运输体系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长期过程。

综合运输体系大致由3个系统组成:1)具有一定技术装备的综合运输网及其结合部系统。

这是综合运输体系的物质基础,系统的布局要合理协调,运输环节要互相衔接,技术装备要成龙配套,运输网要四通八达。

2)综合运输生产体系,即各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系统。

这个系统要实现运输高效率,经济高效益,服务高质量,充分体现各种运输方式综合利用的优越性。

现代物流学(完整版)叶怀珍主编

现代物流学(完整版)叶怀珍主编

现代物流学(完整版)叶怀珍主编现代物流学(叶怀珍第⼆版)(完整版)⽬录第⼀章现代物流学总论 (3)1.1 物流基本概念 (3)1.2现代物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3)1.3现代物流学的研究对象 (3)第⼆章国内外物流动态和发展趋势 (4)2.1 国外物流发展的特点 (4)2.2 物流合理化与标准化 (4)2.3 物流技术发展和物流管理现代化 (5)2.4 物流国际化 (6)2.5 第三⽅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体化 (7)2.6中国物流展望 (8)第三章交通运输技术与组织管理 (9)3.1 货物运输⽅式及其运营特性 (9)3.2 运输技术与管理 (9)3.3 合理运输 (10)3.4 集装箱与集装化运输 (12)第四章仓储管理 (13)4.1 储存概述 (13)4.2 仓库管理 (14)4.3 库存控制策略 (14)第五章包装技术与管理 (15)5.1包装的功能 (15)5.2 包装技术和⽅法 (15)5.3 包装机械 (16)5.4包装管理 (17)第六章装卸搬运 (18)6.1 装卸搬运概述 (18)6.2 装卸搬运⼯作组织 (18)6.3散装和特种物品的装卸与搬运 (19)6.4集装箱的装卸与搬运 (19)第七章配送及配送业务管理 (21)7.1、配送的概念: (21)7.2配送业务 (22)7.3配送管理 (23)第⼋章流通加⼯ (24)8.1流通加⼯概述 (24)8.2流通加⼯形式与内容 (24)8.3流通加⼯管理 (25)第九章物流信息系统 (26)9.1 物流信息及管理 (26)9.2 物流信息技术 (27)9.3 物流信息系统及其开发 (28)9.4 物流决策⽀持系统 (28)第⼗章物流中⼼⽹络概述 (30)10.1 物流中⼼与物流园区概述 (30)10.2 物流中⼼⽹络布局 (30)10.3 物流中⼼设计与投资的⼀般原则 (30)第⼗⼀章物流运输站(场)规划 (30)11.1 铁路货运站(场)规划 (30)11.2公路货运站(场)规划 (30)11.3 ⽔路货运码头规划 (30)11.4 航空货运港站规划 (30)11.5 管道输送站规划 (30)第⼗⼆章货物运输的优化求解 (30)12.1 产销运输问题 (30)12.2 分配运输问题 (30)12.3 ⽹络流问题 (30)12.4 送货集货问题 (30)第⼀章现代物流学总论1.1 物流基本概念(⼀)物和流物:⼀切可以进⾏物理性位移的物质资料流:物理性移动(伴随的信息流动,资⾦流动)(⼆)物流的定义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中,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优化管理来满⾜物主要求的过程。

(完整版)《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完整版)《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是完成该课程的理论及实验教学之后,进行的一个兼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物流需求预测、物流现状评价、物流选址决策、物流中心内部布置规划以及企业存货决策等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中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基本完成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的编制、物流中心选址及内部布局的设计、企业物流系统的建设等,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予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本次课程设计分三个方向:1.区域物流规划:内容包括采用常用数据收集方法和调查方法收集物流相关数据,进行物流市场特征分析;预测××市远期物流需求、物流基础设施数量等;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市物流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分析其优势和不足;提出该市在远期规划年限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具体措施等.如××市2020年物流发展规划。

2。

物流中心选址与布局规划:内容包括分析物流中心选址和内部布局规划的数据需求,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运用选址方法,确定最终选址结果;经分析评价,确定内部布局规划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内部组织结构、流程、人员安排等的设计。

如××物流中心选址与布局规划。

3.企业物流系统建设:内容包括收集企业内外部环境相关数据,进行大中型企业的物流系统诊断分析及未来物流发展战略规划;企业物流流程设计;企业物流采购管理、仓储管理、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的规划与设计等.如××企业物流系统设计.三、课程设计的进度第一阶段:选题指导,分析确定所需数据需求,做好调查准备。

第二阶段:多种调查方法并用,收集所需数据。

要求结合实地调查,获取真实数据。

第三阶段:对数据进行汇总整理与分析.第四阶段:运用所学知识,按选题要求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第五阶段: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现代物流管理》ppt课件完整版

《现代物流管理》ppt课件完整版

02
前景展望一
智能调度系统能够实时优化运输 路线和车辆配置,提高运输效率

04
前景展望三
智能配送系统利用大数据和人工 智能技术预测配送需求,提高配
送准确性和时效性。
行业法规政策对物流产业影响分析
行业法规政策
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法规政策对物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影响分析一
环保政策推动绿色物流发展,限制高污染、高能耗物流活动。
协同计划制定与执行
制定协同计划,明确各环节的任务和责任, 确保协同工作的顺利进行。
信息共享平台搭建
搭建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环节之间 的信息实时共享和交互。
协同效果评估与改进
对协同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不断提高协同效率和效果。
2023
PART 07
国际物流管理
REPORTING
国际物流概述及发展趋势
式保障运输安全。同时介绍应对运输风险的策略和措施,如购买保险、
建立应急预案等。
2023
PART 04
仓储管理
REPORTING
仓库选址与布局规划
仓库选址原则
根据企业战略规划、市场需求、交通运输条件、土地成本等因素 ,综合分析确定仓库选址。
布局规划方法
采用SLP(系统布置设计)等方法,对仓库内部设施进行合理布局 ,提高空间利用率和作业效率。
运用无人机技术进行最后一公里配送,突破交通 限制,提高配送速度和准确性。
2023
PART 06
供应链管理
REPORTING
供应链战略制定与实施
确定供应链战略目标和愿景
分析供应链环境和竞争态势
明确企业在供应链领域的长期发展方向和 目标。

(完整版)现代物流基础试题库答案解析

(完整版)现代物流基础试题库答案解析

《现代物流基础》试题库答案一、填空题1.物流的基本功能包括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

2.现代物流业的特征多功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系统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设施和设备。

3.现代物流业的行业组成交通运输业、仓库业、通运业、配送业、物流咨询业、物流金融业。

4.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逐渐呈现出六大发展趋势:电子商务物流、绿色物流、物流规模经济、第三方物流、物流国际化和物流标准化。

5.21世纪物流发展的趋势物流业整合、物流联盟、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性物流。

6.现代物流功能要素包括基本功能要素和增值功能要素,其中前者由运输、存储保管组成,后者由采购、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组成。

7.常见运输方式有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综合运输。

8.按照金融在现代物流中的业务内容,物流金融分为物流结算金融、物流仓单金融、物流授信金融。

9.物流金融服务是伴随着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而生的,在物流金融服务中,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更加复杂,除了要提供现代物流服务外,还要与金融机构一起提供部分金融服务。

10.物流金融组织就是生产金融产品、提供金融服务、帮助客户分担风险同时能够有效管理自身风险以获利的机构,物流金融组织赢利的来源就是承担风险的风险溢价。

11.仓库设施与设备可以起到保障安全、合理组织商品运转、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的作用。

12.仓储作业流程,是指从物资到仓库开始,经过验收入库、保管保养、复核点交,直至把物资发出为止的一系列作业活动所经过的过程。

13.物资保管保养的主要内容有库存规划、堆码苫垫、维护保养和检查盘点。

14.物资出库是指根据货主的调拨单或用户的提料单所进行的业务凭证核对、复核点交、备料出库等作业活动的总称。

15.所谓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物流学概论(崔介何 第五版)第9章 企业物流

物流学概论(崔介何 第五版)第9章 企业物流

(1) 根据生产的生产专业化的角度划分:单件生产(项目型)、大量生产 (连续或离散型)、成批生产(连续或离散型)。
(2) 物料流向的角度划分:项目型生产物流(固定式生产)、连续型生产 物流(流程式生产)、离散型生产物流(加工装配式生产)。
(3) 从物料流经的区域和功能角度划分:厂间物流、工序间物流、车
2021/10/10
20
四、 配送中心物流
(一) 配送中心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将配送中
心 (distribution center)定义为“从事配送业务且具有完善的信息网络的
场所或组织”。
配送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有:
第一,“货物组配”工作是一项全部由配送中心完成的主要的、独特
2021/10/10
6
第二节 制造企业物流
一、 制造企业物流的内涵
制造企业物流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物品从原材料供应,经过
生产加工,到产成品和销售,以及生产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的回
收及再利用的完整循环活动。
(一) 制造企业物流系统的输入
1. 采购
采购是供应物流与社会物流的衔接点。
2. 供应
一、 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
(一) 物流功能个别管理阶段 (二) 物流功能系统化管理阶段 (三) 物流管理领域扩大阶段 (四) 企业内物流一体化管理阶段 (五) 供应链物流管理阶段
2021/10/10
3
二、 企业物流管理的内容 (一) 物流活动各要素的管理内容
1. 运输管理 2. 储存管理 3. 装卸搬运管理 4. 包装管理 5. 流通加工管理 6. 配送管理 7. 物流信息管理 8. 客户服务管理
2021/10/10

物流成本过高的原因及物流发展潜力精编WORD版

物流成本过高的原因及物流发展潜力精编WORD版

物流成本过高的原因及物流发展潜力精编WORD版物流成本过高一直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物流成本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也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者的福利。

本文将从供应链不完善、运输费用上升和仓储费用增加等方面分析物流成本过高的原因,并针对物流发展潜力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供应链不完善是物流成本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供应链是指从原料供应到产品销售的整个过程,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产生一定的成本。

如果供应链中一些环节出现问题,比如供应商提供的原料质量不达标、工厂生产效率低下、经销商配送不及时等,都会导致物流成本的上升。

一个完善的供应链可以提高供应链中每个环节的协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运输费用上升也是物流成本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运输费用是物流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占比通常很高。

运输费用上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燃油价格上涨、道路拥堵、交通限制等。

此外,物流运输过程中的一些附加费用,比如停车费、过路费等也会增加物流成本。

为了降低运输费用,可以通过优化运输路线、采用高效的运输工具,比如铁路、水路等,同时也可以统筹考虑仓储和配送等环节,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

最后,仓储费用的增加也是物流成本过高的一个原因。

随着物流环节的增多和物流需求的增加,企业需要更多的仓储空间来存放商品。

然而,仓储空间的租金和运营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尤其是在一线城市。

此外,仓储过程中的一些附加费用,比如仓库管理人员工资、设备维护等也会增加物流成本。

为了降低仓储费用,企业可以考虑合理规划仓储空间,采用先进的仓储设备和管理技术,提高仓储效率。

除了以上原因,物流成本过高还与政府政策、市场竞争度等因素有关。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比如降低运输成本、优化供应链等来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

市场竞争度的增加也会促使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关于物流发展潜力,目前我国物流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方面,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物流需求居高不下。

浅析中国邮政EMS发展策略【完整版】

浅析中国邮政EMS发展策略【完整版】

浅析中国邮政EMS发展策略【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浅析中国邮政EMS开展策略摘要快递业是效劳业的重要组成局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递业开始起步,快递市场日益扩大,快递企业逐步成长,取得了显著成效。

快递行业在加速商品流通、促进对外贸易、效劳各行业、满足居民消费、扩大人口就业等方面,为国民经济作出了重要奉献。

1980年,中国邮政正式开办全球邮政特快专递业务〔EMS〕。

不同于普通的函件与包裹业务,全球特快专递〔EMS〕作为邮政产业中的精品业务,是以高速度、高质量为用户传递紧急文件资料及物品,同时提供多种形式的邮件跟踪查询与附加效劳,可谓开创了中国快递业的先河。

现正值中国邮政改革之际,EMS也要求新求变。

EMS的市场开展策略应着眼现在,放眼未来,顺应需求,关注竞争。

首先,了解快递的概况,特性。

其次,对于中国快递市场的供需关系作出分析。

再者,通过比对EMS与竞争对手的开展状况,正确认识邮政EMS的市场竞争力,认清形势,找出差距。

最后,根据未来快递市场的定量预测,并结合市场需求,为EMS的市场开展提供可行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快递业;快递市场;邮政EMS;竞争力;市场开展策略AbstractThe courier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xpress industry started, express growing market, the gradual growth of express delivery companies,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success. The express delivery industry to accelerate the circulation of commodities, and promoting foreign trade and services industry to meet the residents' consumption, expanding population employment,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national economy.In 1980, China Post was officially launched the Global Express Mail Service 〔EMS〕. Different from the ordinary letter and parcel business, Global Express Mail Service 〔EMS〕as a boutique business in the postal industry, based on high-speed,high quality for the user to pass urgent documents and goods, while providing various forms of e-mail tracking and tracing additional can be described as creating a precedent for China's express industry.Now a time when the occasion of the Chinese postal reform, the EMS also requires a new change. EMS market development strategy should focus on now,look to the future, comply with the needs, concerns and competition. First, to understand overview of the Express features. Secondly,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China's express delivery market. Furthermor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EMS competitors Post EMS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situation, identify gap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of the express delivery market, combined with market demand, providing a viable strategy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EMS market development.Keywords:Courier industry;Express delivery market;Post EMS;Competitiveness;Market development strategy目录1 绪论 0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2 研究内容 (1)2 中国快递市场的现状 (3)2.1 我国快递市场需求分析 (3)2.2 我国快递市场存在的问题 (4)3 邮政EMS的竞争力比较分析 (7)3.1市场规模及增长比较 (7)3.2网络规模及其现代化水平比较 (9)3.3 价格水平 (11)3.4邮政EMS的竞争力分析 (14)4 邮政EMS的市场开展策略研究 (18)4.1加强宣传,塑造鲜明的品牌形象 (18)4.2 扩大合作,实现利益共同体 (18)4.4 用现代技术整合网络,提升效益与效率 (21)5 结论与展望 (22)致谢 (23)参考文献 (24)1 绪论“快递〞,又称之为“速递〞,是通过各种交通方式,如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将货物按照客户要求,进行点对点的快速投递。

物流基础知识大全完整版

物流基础知识大全完整版

物流基础知识大全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1.物的概念物:物流中的“物”的概念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

物流中所指“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必须可以发生物理性位移,而这一位移的参照系是地球。

因此,固定了的设施等,不是物流要研究的对象。

物资:我国专指生产资料,有时也泛指全部物质资料,较多指工业品生产资料。

其与物流中“物”区别于,“物资”中包含相当一部分不能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不属于物流学研究的范畴,例如建筑设施、土地等。

另外,属于物流对象的各种生活资料,又不能包含在做为生产资?料理解的“物资”概念之中。

物料:是我国生产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

生产企业习惯将最终产品之外的,在生产领域流转的一切材料(不论其来自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燃料,零部件,半成品,外协件以及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边、角、余料,废料及各种废物统称为“物料”。

货物: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

交通运输领域将其经营的对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一类是物,除人之外,“物”的这一类统称为货物。

商品:商品和物流学的“物”的概念是互相包含的。

商品中的一切可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物质实体,也即商品中凡具有可运动要素及物质实体要素的,都是物流研究的“物”,有一部分商品则不属于此。

因此物流学的“物”有可能是商品,也有可能是非商品。

商品实体仅是物流中“物”的一部分。

物品:是生产、办公、生活领域常用的一个概念,在生产领域中,一般指不参加生产过程,不进入产品实体,而仅在管理、行政、后勤、教育等领域使用的与生产相关的或有时完全无关的物质实体;在办公生产领域则泛指与办公、生活消费有关的所有物件。

在这些领域中,物流学中所批之“物”,就是通常所称之物品。

2.流的概念流:物流学中之“流”,指的是物理性运动。

流通:物流的“流”,经营被人误解为“流通”。

“流”的要领和流通概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全书ppt完整版课件最全电子教案正本书教学教程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全书ppt完整版课件最全电子教案正本书教学教程
新形式,是使产品发生物理性变化(如大小、形状、数量等的变化)的物流方式。
发货配送
发货配送是企业按照客户要求进行货物配备并送交客户的过程,其中商流与物流的紧密结合是物
流管理过程成功的重要保证。
1.6 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意义
产品价值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形态价值是通过加工、包装等 •
改变物品的形状创造的一种价
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美国实物配送管理协会
• 1998年,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
• 2003年,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
效率、有效益的正反向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
1.2 物流管理的演进和发展
• 200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正式更名为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CSCMP),标
美国物流概念的历史演进
• 1901年,约翰·克罗韦尔(John F.Crowell)首先研究了物流问题,研究了影响农产品配送成
本的因素。
• 1905年,美国的昌西·贝克少校(Major Chauncey B.Baker)提出,“那个与军备的移动和供应
相关的战争的艺术的分支就叫‘物流’”。
• 1915年,阿奇·肖(Arch Shaw) “物流(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of goods) 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
• 功能性物流是指具有某一物流功能(如运输功能、仓储功能或流通加工功能等)的物流形态。
集成化程度:集成化物流和非集成化物流
• 集成化物流又称一体化物流,是指在不同职能部门或不同企业之间进行物流管理和运作的合作,以实
现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最大化和总体成本最小化。

我国物流的发展历程(ppt47页)

我国物流的发展历程(ppt47页)
1998年CLM的定义: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 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 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 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32
1.2.2物流科学的发展过程
4.物流定义讨论(1)
国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 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装卸、包装、流通加工、 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39
1.2.3互联网时代物流特点(4)
(四)企业规模化 多品种小批量、电子商务规模效益 强强联合,扩大规模 等待中国物流“航母”的出现,中邮物流、大
田物流、保供物流、中海物流
40
1.2.3互联网时代物流特点(5)
(五)服务一体化
物流系统的输出产品是服务 服务水平是衡量现代物流系统的主要指标 一体化服务 增值服务内容及其意义
1989年决定将 Logistics 译为‘物流’。 即:此前‘物流’= P.D
此后‘物流’= Logistics 2000年,国家标准规定‘物流’的英文对应词是
Logistics。
31
1.2.2物流科学的发展过程
3.供应链管理时代的物流科学(1)
供应链管理中物流起主导作用,物流系统范围延伸到 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之间。
14
1.1.2物流分类
(一)按照作用分类(4) 4.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
有用废弃物回收,资源综合利用具有经济和 社会价值 无用废弃物处理,环境保护和社会持续发展 的要求
15
1.1.2物流分类
(二)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地区物流
按行政区域、地理位置、经济圈划分
,根据地区特点规划和发展物流系统

(完整word版)物流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完整word版)物流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物流行业宏观环境分析营销环境分析是物流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有助于物流企业发现营销机会并尽可能的避免威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以中国民营快递业为分析对象,在综合各方资料后,利用PEST 分析方法着重分析了其宏观营销环境,并对其作出评价。

一、中国民营快递业的发展现状作为介于物流业和传统邮政业之间的相对独立的新型行业,快递业自1987年起步至今,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

截止到2010年年末,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8.6亿件,同比增长22.8%,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79亿元,同比增长17.3%。

相比于2006年的10.6亿业务量和300亿元业务收入,其增长是非常显著的。

二、PEST分析法下的宏观营销环境分析1、政治环境(politic)近年来,中国政府非常重视物流业的发展,已经将物流业列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并将其作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十大振兴产业之一。

自2001年中国政府发布的有关物流业发展的第一个指导性文件《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起,我国正逐步的从政策环境上对物流业的发展予以规范和支持。

从2009年新《邮政法》正式出台,到2010年国家十二五规划草案提出的继续大力推广快递服务,物流业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收到政策上的倾斜和扶持,使得整个物流行业在政治和法律环境下的发展极少收到制约。

而随着近些年中国在国际经贸中的地位的不断提高,开放包容的整体环境下,在全面与国际接轨的影响下,物流业的发展显然也有了更多的契机。

2、经济环境(economic)从中国整体的经济发展形式来看,作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中国的GDP在近些年一直保持着8%左右的稳定增长,即使面对着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仍然能够以近乎强势的增长震惊世界。

在如此的经济环境下,相比于略显颓势的国际贸易,扩大内需,增加居民消费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均购买力的提升,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都为民营快递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顺丰物流网络规划-最新版

顺丰物流网络规划-最新版

中国物流业的机遇与挑战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面临着物流成本高、流通效率低的瓶颈制约,加快现代物流发展,是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根本途径。

就当前情况看,现代物流发展有助于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增加宏观经济效益。

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核算,近几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一直维持在18%左右,该指标比美日等发达国家高出一倍以上。

考虑到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差异,剔除产业结构等多种因素影响,较为合理的物流费用率应在13%左右。

即便与此相比,我国经济运行也承担了约占GDP5个百分点的超额物流成本费用.因此,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空间巨大。

以2011年统计数据测算,如果我国物流成本与GDP的比率降低1个百分点,则可增加经济效益约4700亿元;如果降至13%这个较为合理的水平,则可节约物流成本2万多亿元.从长远来看,现代物流发展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

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资源周转效率,降低企业库存成本、资金使用成本和社会资金投放压力,还有利于促进生产方式由低效的粗放式向高效的“准时制”、“精细化"变革,促进消费模式从原来单纯追求温饱型或数量型,向追求消费价值多元化、个性化转变升级.现代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将促使生产效率、流通效率和消费效率的联动提高。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取得新进展,物流专业化、社会化进程在结构调整中明显加快。

但也要看到当前,物流业发展也面临很多挑战。

如专业化程度较低、一体化运作进程缓慢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不匹配:一是物流基础设施与现代物流发展不匹配。

物流学概论(崔介何 第五版)第15章 第三方物流

物流学概论(崔介何 第五版)第15章 第三方物流
2009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 2014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国发〔2014〕42号《物流业发展中长期 规划(2014—2020年)》文件。文件指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 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 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 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一、 物流企业与物流业 (三) 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我国从1992年开始了物流配送中心的试点工作,原国内贸易部印发了 《关于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建设的意见》。 中国共产党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促进第三产业持 续发展,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高度提出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十五” 计划也把物流列入战略目标。
第一节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与内涵 一、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给出的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是 “独立于供需双方,为客户提供专项或全面的物流系统设计或系统运营的 物流服务模式”(GB/T 18354-2006)。第三方就是指给物流交易双方提供 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
第三方物流企业,就必须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合理的评价。 (一)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核心竞争力 在挑选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时,应首先考虑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核心竞
争力是什么。 (二)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是自拥资产还是非自拥资产 (三)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服务的地理范围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按照其所服务的地理范围可分为全球性、全国性和
物流学概论
第十五章 第三方物流
第一节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物流业 第三节 物流外包
第十五章 第三方物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战略)中国企业物流的发展方向中国企业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随着现代市场越来越规范化,企业对于供应链的改造步伐加快,对于市场链流程的再造和创新成为新的利润来源点,而物流则是企业流程再造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于是2001豪不夸张的被称作物流年。

我们经常在谈论产品如何推广,市场如何细分,可是对于物流市场的管理流程,具体应该怎样去做,大多数的企业不得而知,企业物流的运营管理策略及运营技巧在这里是壹个空白区域。

现代物流业给企业留下了巨大的利润增长的空间,也给传统意义上的运输企业带来了富有机遇的挑战!由于行业的限制,企业不可能在物流中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建立整套的运作体系和反馈机构,所以不可能将商品的库存、配送详细情况及时的通知总部,导致商品在出了生产基地的成品库之后,无法准确的知晓其情况(数量、型号、损耗、销量)这些情报反馈工作的延误,使得企业无法准确的安排其生产,但又要保持成品库的库存基数来被动的判断产量、品种。

造成成本的增加,即使成品库在生产基地作到了库存合理化,但会将库存转嫁到地区中转库,丧失对于成品的控制权和情报来源。

而现代物流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制造企业的物流彻底的和企业核心业务分离出来,使生产企业能够集中资金,人力和物力投入其核心制造领域。

把原来企业内部的运输,仓储等物流业务交给专业化的物流X公司,是社会产业分工越来越细的发展规律的体现。

企业选择了壹个很好的物流伙伴不仅能实现内部资源的最佳整合和最大限度的利用,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仍能够在市场开拓、信息处理、财务咨询和战略决策上增加壹个重重的砝码。

对于了解中国企业物流,首先让应了解壹下国外物流的基本模式,借以调整自己物流的脚步。

美国的物流中央化物流中央化的美国物流模式强调“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是壹种以整体利益为重,冲破按部门分管的体制,从整体进行统壹规划管理的管理方式。

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的物流中央化被完善的贯彻在战争后勤中,且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美国沃尔玛的配送中心是典型的物流中央化的体现。

山姆.沃顿依靠物流先行的原则造就了世界零售第壹的沃尔玛。

日本的高效配送中心在日本,物流是非独立领域,由多种因素制约。

物流(少库存多批发)和销售(多库存少批发)相互对立,必须利用统筹来获得整体成本最小的效果。

对于物流在日本解释为高效、精细化,对于提高物流的速度和效率,新技术是日本物流引以为荣的,EDI 标准在日本国内已广泛应用,道路信息管理通讯系统(VICS)、不停车自动缴费系统(ETC)现代安全汽车(ASV)、交通管理系统(UTMS)、无线移动识别技术,传感信息系统、EDI标准所配套的物流作业通用标签(STAR标签)等的普遍应用使日本物流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处于世界便利店首位的17-11便利店就利用了日本地域以及高效物流造就了7-11便利连锁店庞大的体系。

成为日本大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对于成长中的家电企业来说,其物流体系主要有自建和第三方俩种形式。

海尔、美的、伊莱克斯等企业都是其中的代表。

结合国外物流的情况我们对于中国企业的物流的代表:海尔物流和美的物流状况作壹分析,希望能够对于企业物流有很好的借鉴。

海尔的物流运作--自己来做,统壹规划引用海尔总裁张瑞敏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的讲话:在2000年海尔业绩的取得得益于对于市场链流程再造和创新。

中国仓储物流协会秘书长沈绍基对于海尔评价:“中国物流管理觉醒第壹人”,海尔实现了统壹采购,JIT(iustintime)降低物流采购成本;统壹配送,在企业内部实现JIT配送管理;建立立体仓库实现“零库存”管理。

自建物流系统的家电企业中,最典型的就是海尔集团。

它自1999年开始进行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商流、资金流的运作。

海尔物流的“壹流三网”充分体现了现代物流的特征。

“壹流”是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三网”分别是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配送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

“三网”同步流动,为订单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

1999年未海尔成立了物流物流推进本部,下属三个事业部:采购事业部、配送事业部、储运事业部,成立了36个区域配送中心,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网络。

海尔物流明显的向美国物流中央化靠拢,在实施的初期,收到的比较好的效果,物流本部成立前,海尔的库存时间为30天,经过壹年的努力,2001年减至13天,2002年海尔的目标是将库存15个亿降为3个亿。

从库存占用资金和采购资金反映出物流成本的降低。

海尔物流本部将分散在各个产品事业部的采购业务合且,实施统壹采购,以达到最低成本下实施JIT(justintime)采购。

大到几百元的设备,小到办公用品如螺丝钉,圆珠笔等进行统壹采购操作,实施统壹采购后使部分零部件降价达5%-8%,对于大型企业集团的采购,海尔的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海尔是这样布置物流的:目前海尔的7个工业园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以青岛地区的工业及周边的工厂为出口基地,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利用成本和低廉的海运进行出口。

2以合肥为主的工业园包括在广东、贵州的工厂,形成本地化的生产基地,节省物流成本。

3以美国为代表的包括其他海外10个工厂,形成本土物流,集基地、生产、采购、销售全部本土化,使物流成本大幅度降低。

在取得收益的同时,海尔努力想使物流运作在自己控制掌握下,可是由于中国国情、物流基础、实际运作等方面和海尔的设想出现了偏差,使海尔在运行2年后出现了成本、速度、收益等众多问题。

分析原因如下:1海尔的物流没有社会化,仍在延续“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和运营观念,使货运呈现货源封闭状态,增加了营运成本。

对于物流基础设施,海尔巨资建设了青岛立体仓库,但对于遍布全国的租赁仓库海尔却不能投资进行货架、托盘、叉车、仓库改造,面对物流信息系统(ALIS)卫星在途定位系统(GPS)电子地图(GIS)电子数据标准化(EDI)海尔更不可能进行大规模投资,因为海尔的战略目标在于成为世界知名的家电生产商,而不是物流企业。

2、海尔采取青岛工厂(或各地生产基地)----各地区域配送中心----销售商(或海尔形象店)。

其中工厂—配送中心干线运输由于海尔便于调度管理,将业务交给自己的车辆或签约大型车队,对于零散车辆不于考虑,这使得运输价格居高不下。

区域配送中心向销售商采取配送制,配送指令由各地工贸X公司下达,由于配送中心无法事先得知产品去向,只能依靠当地配送企业,但费用结算统壹由物流推进青岛本部结算,这就使得当地配送企业将垫付资金成本追加到配送费用中,例如西安的大壹物流X公司在2002年6月仍在追要2001年的配送费用,且在以后的配送中不得不将资金成本考虑进去。

3、对于本不属于家电物流特点的IT产品,海尔强为所难,适得其反。

2001年3月,海尔取消各地的电脑分X公司,改为大区制;将电脑事业部的资金流和物流收回,分别且入工贸X公司和集团的物流本部,由集团统壹控制;海尔3C负责商流和销售,且拿出5%的利润给上述俩个部门,以获得相应的资金流和物流的支持。

其实3月整改后,相当壹部分经销商感觉到物流不仅没有加快,反而更慢了。

原来发壹批货到山西,通过北京分X公司,可能1天就到了,只需要几十元费用;而改为海尔集团的物流本部统壹平台之后,时间要长好几天,而且费用也增加到了几百元。

IT物流周转频率高、批量小、多品种、速度快、个性化的特点被家电的固有渠道所扭曲。

另壹方面,海尔电脑的原料由集团内部统壹规划、统壹采购和统壹运输后,表面上共享了平台,但由于规模没有上来,机制又不灵活,反而造成采购成本过高,这直接影响了海尔电脑的价格政策。

美的的物流运作--物畅其流、安得物流相对于广东顺德美的集团来讲,安得物流对于很多人仍比较陌生,物流行业较强的针对性,服务客户的不同使安得“润物细无声”。

其实同海尔相同,在1999年未,美的集团就将物流放到战略位置,如果说海尔是把物流作为降低成本的机器,美的集团则把物流作为壹个赚钱机器。

2000年1月美的集团通过控股成立了安得物流X公司,把物流业务剥离出来。

安得物流X公司作为美的集团壹个独立的事业部,成为美的其他产品事业部的第三方物流X公司,同时也作为专业物流X公司向外发展业务。

美的集团安得物流X公司副总经理卢立新说,美的的其他事业部能够使用安得物流,可是也能够选择其他的物流X公司。

在过去的俩年里安得贯彻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制造企业销售物流集成服务商。

供应链技术顾问专家,且成功的使现代物流运用在实践中,借助美的销售网络,不断的接纳新的血液,2002年,安得已同TCL、神州数码、方正、实达、熊猫、乐华、海螺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全国壹体化的仓储体系是安得物流的骨架。

安得目前在全国建设了四大仓储中心:顺德、杭州、郑州、芜湖,全部实现信息化管理,实行壹票到底的管理模式。

管理遍布全国的100多个仓库,以基于internet的信息系统进行高效的信息互动管理。

建立了顺德、南京、西安、北京、上海等十个物流中心,因为美的给予安得的是物流整体费用,所以这个成本壹但签定后就不可更改,所以安得必须对于每地的仓库资源、运输资源、配送资源相当了解,这样才能取得利润。

由于跟随美的,使得安得在68个城市建立设立了业务网点,就是由于这些网点,安得让众多的需要将物流外包的企业选择了安得。

美的和物流流程为:1、安得能够提供企业在全国各地整体仓储情况,在途情况能够使企业总部随时掌握自己的物流状况,安得且通过ALIS系统提供详细24小时在线报告。

2安得能够将不同客户的货物拼装运输,这样大量的节省了运输成本。

3在区域物流中心,安得能够自如的调配仓储资源,使6、7、8月份空调、同2、5、10月份的彩电、5-10月份的海螺型材充分调配,安得能够大规模投资进行仓库的更新改造,将货架、叉车、托盘等工具提高使用率,因为这样能够带来现实的收益。

4美的每个区域配送中心管理不同的部门:空调事业部、家电事业部、橱具事业部,对于他们的物流以市场为参照,对于每次的运输或配送报价都要由事业部来审核,所以安得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寻找最低、最合理的价格。

且使其运输体系向社会公开。

安得成立之初,反对的人不少,其中有专家,有同行,也包括美的集团内部高层人员。

因为他们认为美的擅长的是做家电,物流属于非核心业务。

安得也曾经犯过急功近利的错误,想“空手套狼”,但终于没有误入歧途,而是在网络建设和信息系统管理方面夯实了安得物流前进的基础。

之上美的和海尔的物流状况只是中国企业物流比较典型的缩影。

和美的的第三方物流属于自拥资产有所不同,以伊莱克斯为代表的家电企业选择的第三方物流属于非自拥资产,他们将物流完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为他们提供整个或部分供应链的物流服务,以获取壹定的利润。

大多数业内人士都认为,当下仍很难说自建物流系统、第三方物流或其他物流方式到底谁优谁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