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心电电极在临床护理中皮肤过敏风险研究进展
一次性电极片在ICU中更换时间的探讨
一次性电极片在ICU中更换时间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电极片在ICU病人最佳的更换时间。
方法:选择入住ICU的20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h更换一次,对照组48h更换一次,观察出现变化的为阳性反应。
结果:48h更换一次性电极片,电极粘合,监测干扰及皮肤受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8h更换一次性电极片在ICU中更优化。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随着先进医学仪器的不断问世,高科技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心电监护仪在各科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重大作用,尤其是在危急重症或者大手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的观察上起到了及时,准确,形象,直观的作用,但其对于一次性电极片的更换时间的探讨不容忽视。
[1]什么时间更换最少引起皮肤过敏,不影响心电监测的效果,同时还大大减少了医疗费用。
有文献研究在24-48h更换最好。
[3]故本研究在危重症患者这样特殊人群中做了调查分析。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研究分析了2014年9月--2014年12月的入住我院ICU的患者206例,排除了使用心电监护时间<24h的患者26例,收集了符合本实验要求的病例180例,其中男性102例,女性78例,年龄在35-81岁,平均年龄在58岁,排除标准:患者躁动,翻身时因为医护人员没有固定好牵拉导致电极片脱落;患者本身就曾经对电极片过敏;新生儿;早产儿;严重水肿患者。
2、采取随机抽样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的时间在24h更换一次,实验组的更换时间在48h更换一次。
粘贴和更换电极片的方法如下:a皮肤处理方法:清洗处理胸前局部皮肤,用75%的酒精去脂去污,必要是剃去电极片部位的胸毛,[4],b粘贴一次性电极片的方法:选用3M 公司的XX电极片,粘贴牢固,且部位准确无误,然后固定每根连线按扣,防止电极片脱落。
c 位置选择:三导连心电监测为:RA:右锁骨中线平第一肋间隙,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心电监护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流程
心电监护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流程心电监护仪时可以同时对患者的心电图、呼吸、血压、体温、脉搏等生理参数进行该操作时,有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如皮肤过敏、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局部皮肤受损、焦虑等,要注意预防,如不慎发生,应正确处理。
一、皮肤过敏1、原因患者过敏体质,电极纸粘贴部位出血皮肤过敏,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
电极纸粘贴时间过长。
2、临床表现监护电极纸粘贴部位出现发红,起水疱甚至皮肤破损等。
清醒患者主诉局部皮肤瘙痒、疼痛或麻木感。
3、预防定期更换粘贴部位,清洁皮肤。
取电极时应小心谨慎,防止撕破皮肤。
有条件者可使用脱敏的监护电极纸。
4、处理流程出现皮肤过敏→更换粘贴部位→安抚患肢→局部0.5%碘伏;如有较大的水疱可用无菌小枕头刺破抽液,无菌纱块覆盖换药,避免指甲抓破皮肤;必要时用TDP 治疗仪照射→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并记录→床旁交接班。
二、局部血液循环受阻1、原因测量血液的袖带或夹血氧探头的部位长时间受压或松紧不当,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
2、临床表现局部皮肤肿胀,发绀或湿冷,清醒患者主诉局部皮肤疼痛或麻木感。
3、预防严密观察受压部位循环情况,经常更换部位。
对于神志不清、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及婴幼儿实行床旁交接班。
4、处理流程发现局部血液循环受阻→更换监测部位;抬高患肢→安抚患者及家属→观察局部循环有无改善(如无改善,局部行湿热敷或新鲜土豆片外敷,注意保暖及皮肤破损,防止继续受压)→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三、局部皮肤破损1、原因测量血压的袖带及血氧探头的部位长时间受压或松紧不当,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发生压疮。
循环不良的水肿、危重患者,测量部位长时间受压发生压疮。
2、临床表现局部皮肤出现红、热、起水疱,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皮肤破损神志溃疡,通常创面可见组织液渗出或血性分泌物。
清醒患者主诉局部皮肤瘙痒、疼痛或麻木感。
3、预防严密观察受压部位训话情况,定时放松,常更换部位。
心电检测用织物电极的研究进展
心电检测用织物电极的研究进展温东伟;杨昆【摘要】The quality of ECG electrode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acquired signals. The popularly used silver/silver chloride wet electrode is easy to cause skin discomfort and even allergic reaction, as well as the decline of signal quality during long time detection due to the drying of conductive adhesive. The development of fabric electrodes is becoming one of the research hot-points. 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 of ECG is introduced firstly, and then, the material, structure, evalu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abric electrodes are presented successively.%心电电极的质量直接影响采集到的信号质量,目前常用的银/氯化银传统湿电极易引起皮肤不适甚至过敏反应,长时间监测会由于导电胶干涸造成信号质量的下降.开发舒适性良好并且性能可靠的织物电极成为了国内外研究重点.文章介绍了心电检测原理,并从织物电极的材料、织物类型、评价方法和应用领域等 4 个方面对织物电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期刊名称】《纺织导报》【年(卷),期】2018(000)003【总页数】4页(P72-75)【关键词】心电信号;织物电极;柔性电极;智能纺织品【作者】温东伟;杨昆【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01.8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工作与生活压力增大,造成心脑血管疾病潜在危险。
心电监护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流程
心电监护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流程心电监护仪时可以同时对患者的心电图、呼吸、血压、体温、脉搏等生理参数进行该操作时,有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如皮肤过敏、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局部皮肤受损、焦虑等,要注意预防,如不慎发生,应正确处理。
一、皮肤过敏1、原因患者过敏体质,电极纸粘贴部位出血皮肤过敏,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
电极纸粘贴时间过长。
2、临床表现监护电极纸粘贴部位出现发红,起水疱甚至皮肤破损等。
清醒患者主诉局部皮肤瘙痒、疼痛或麻木感。
3、预防定期更换粘贴部位,清洁皮肤。
取电极时应小心谨慎,防止撕破皮肤。
有条件者可使用脱敏的监护电极纸。
4、处理流程出现皮肤过敏→更换粘贴部位→安抚患肢→局部0.5%碘伏;如有较大的水疱可用无菌小枕头刺破抽液,无菌纱块覆盖换药,避免指甲抓破皮肤;必要时用TDP 治疗仪照射→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并记录→床旁交接班。
二、局部血液循环受阻1、原因测量血液的袖带或夹血氧探头的部位长时间受压或松紧不当,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
2、临床表现局部皮肤肿胀,发绀或湿冷,清醒患者主诉局部皮肤疼痛或麻木感。
3、预防严密观察受压部位循环情况,经常更换部位。
对于神志不清、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及婴幼儿实行床旁交接班。
4、处理流程发现局部血液循环受阻→更换监测部位;抬高患肢→安抚患者及家属→观察局部循环有无改善(如无改善,局部行湿热敷或新鲜土豆片外敷,注意保暖及皮肤破损,防止继续受压)→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三、局部皮肤破损1、原因测量血压的袖带及血氧探头的部位长时间受压或松紧不当,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发生压疮。
循环不良的水肿、危重患者,测量部位长时间受压发生压疮。
2、临床表现局部皮肤出现红、热、起水疱,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皮肤破损神志溃疡,通常创面可见组织液渗出或血性分泌物。
清醒患者主诉局部皮肤瘙痒、疼痛或麻木感。
3、预防严密观察受压部位训话情况,定时放松,常更换部位。
芦荟胶缓解一次性电极片致皮肤过敏的效果观察
芦荟胶缓解一次性电极片致皮肤过敏的效果观察目的观察芦荟胶在一次性电极片使用中预防及治疗皮肤损伤的效果。
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以同一患者左、右锁骨下皮肤为实验组,涂抹芦荟胶后粘贴电极片,以左、右肋缘下皮肤(注意避开除颤部位)为对照组,用砂纸片刮擦洁肤后粘贴电极片;皮肤反应阳性者涂抹芦荟胶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芦荟胶可减少电极片引起的过敏反应,并能有效缓解皮肤过敏,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标签:芦荟胶;一次性电极片;皮肤过敏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高科技医疗设备在医院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心电监护仪在各科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上起到了及时、准确、方便、直观的作用。
但其对患者的心理及身体所带来的不适也逐渐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
怎样减轻或消除使用一次性电极片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以促进心电监护后患者的舒适是值得研究的护理问题。
现使用芦荟胶来减轻电极片引起的皮肤过敏,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9月~2015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患者,获取有效研究对象180例,其中男92例、女88例,年龄45~90岁,平均77.1岁。
心律失常123例,心力衰竭48例,心肌梗死9例。
所选患者均使用同一品牌一次性电极片,持续心电监护、粘贴电极片部位皮肤完整、并且能准确描述过敏症状及感受,积极配合观察和护理。
排除对芦荟过敏患者,中途自行去除电极片或电极片脱落患者。
1.2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
以左、右锁骨下皮肤为实验组,局部涂抹芦荟胶[完美(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生产],厚度适当,易于吸收,范围大于电极片即可,待干燥后粘贴电极片。
以左、右肋缘下皮肤(注意避开除颤部位)为对照组,用砂纸片刮擦洁肤后,粘贴电极片。
两组均每24h更换电极片时涂芦荟胶或不进行处理,同时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受损情况。
72h后对比两组效果。
1.3评价标准基于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ICDRG)的标准,综合国外学者Bruze和Ivens[1,2]的最新报道,皮肤过敏判定标准[3]:贴电极片处皮肤出现红、肿、水疱为皮肤反应阳性;患者自觉粘贴电极片处皮肤瘙痒、疼痛为主诉阳性。
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2.膜式结构
图 2 膜式结构示例图。 1)电极片,2)导电膏,3)防粘膜。
3.线缆式结构
图 3 线缆式结构示例图。 1)导电膏,2)基衬材料,3)海绵胶带,4)导线,5)防粘膜。
(三)产品工作原理/作用机理 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产品利用放置于人体皮肤表面的电极, 感知人体体表的生理电信号,适用于心电图设备的信号采集。 (四)注册单元划分的原则和实例 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原则上以产品的技术原理、结构组成、性 能指标和适用范围为划分依据。例如扣式、膜式、线缆式应分成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 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的调整。
一、适用范围 本指导原则的适用范围为《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国药监械 〔2002〕302 号)中第Ⅱ类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产品,分类代号 为 6821。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系统是心电图采集设备附件,由 传感元件和电解质组成,带或不带连接导线,适用于心电信号测 量和监测。电极由基衬材料、导电膏、电极扣等组成。基衬材料
— 5 ——
(2)风险判定及分析应包括:对于患者、操作者和环境的 危害。
(3)产品每项危害产生的伤害和侵害的定量或定性的风险 评估。
(4)风险形成的初始原因应包括:人为因素(包括不合理 的操作)、产品结构的危害、原材料危害、综合危害和环境条件。
(5)风险判定及分析考虑的问题包括:产品原材料生物学 危害;产品质量是否会导致使用中出现不正常结果;操作信息(包 括警示性语言、注意事项以及使用方法)的准确性等。
不适当的操作说明 心电电极安置位置不正确。
人机工程 复杂的控制系统 电极寿命终止
功能失效 储存、运输不当 老化 功能缺失
心电监护中一次性电极使用时间的探讨_毕美仙
1.2.2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停止使用监护后的皮肤反应程度和
患者的主诉不适。患者自觉粘贴电极处皮肤瘙痒、疼痛、外观皮
肤发红为主诉不适,皮肤小水泡及破溃为皮肤反应阳性。
心 电 监 护 是 指 对 被 监 护 者 进 行 持 续 不 断 的 心 电 图 监 测 ,常 用于危重患者和心律失常患者,心电监护仪可分为床边监护仪, 遥测监护仪和中央处理系统。无论使用何种监护仪,都必须使用 电极连接导线,一次性电极因其使用方便,不必消毒,粘贴牢固, 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特点而在临床使用十分广泛。但在应用过 程中,对一次性电极的使用更换时间没有严格的规定,而临床观 察也主要注重于心律、心率、心电图波形的变化,对电极部位的 皮肤反应容易忽视,为探讨心电监护一次性电极使用更换时间, 减少患者的不舒适和皮肤损伤,2007年9月~11月,本院心血管内 科进行了有关心电监护中一次性电极使用时间的调查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9月~11月入住本院心血管内科并行 心电监护的患者95例,排除心电监护时间不足1d的患者4例和心 电 监 护 时 间 超 过 4d 的 9 例 , 收 集 符 合 本 试 验 条 件 要 求 的 病 例 82 例,其中男36例,女46例,年龄43~89岁,平均年龄(69.78±9.76)岁。 实验组42例,其中男16例占38%,女26例占62%,年龄51~87岁,平 均 年 龄 (70.83 ±8.65)岁 ;对 照 组 40 例 。男 20 例 占 50% ,女 20 例 占 50% ,年 龄 43 ~89 岁 ,平 均 年 龄 (68.68 ±10.80)岁 。2 组 患 者 在 年 龄 、 性别方面经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调查研究对象分为使用心电监护1~2d者为 实验组,2~4d者(<96h)为对照组,本调查研究对象均使用上海申 风医疗保健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连接床 边心电监护仪或便携式监护仪(连通中央监护系统),全部采用五 导心电监测法,观察患者停止使用监护后的皮肤反应状况。安装 心电监护电极的方法,局部皮肤给予生理盐水清洁,部位为两侧 锁骨下,两侧锁骨中线第7肋间及心尖部,但应避开心前区以及 胸壁肌肉较多部位,电极与皮肤应紧密接触,二者的接触点处要 清洁。在撕下电极前,应观察电极粘贴周围皮肤,询问患者局部 有无疼痛等不适,若有皮肤异常及不适时,应用生理盐水将电极 浸湿后轻轻取下,避免医源性皮肤损伤。
心电监护仪在临床应用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77276·经验交流·心电监护仪在临床应用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王继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8医院 皮肤科,吉林 长春 130062)关键词:监护仪;心率监测中图分类号:R331.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77.2310 引言监护仪适用于长时间连续监护患者的各种生理参数,并可与设定的正常值相比较,出现异常发出报警的医用电子仪器。
监护仪不同于一般的临床诊断仪器,他能连续监护患者并记录24h内的变化趋势,对某一特定事件的参数和波形能自动或手动记录,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监护仪的应用,为患者疾病的变化提供客观依据,减轻医务人员地工作量。
然而由于监护仪在临床使用时无法做到专机、专人、专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现归纳如下。
1 监护仪的临床应用1.1 适用对象。
凡是需要连续监测基本生命指标者均可使用,其中包括:患者手术全程,术后早期,外伤护理,新生儿、早产儿监护,高压氧舱,分娩室产妇监护及危重病患等1.2 操作流程。
首先接通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将各导联线与心电监护仪的相应接口连接。
将电极片安放在相应位置,RA(白色)置于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LA(黑色)置于胸骨左锁骨中线第一肋间;LL(红色)置于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RL(绿色)置于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V(棕色) 置于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之后将血压计袖带缠绕在上臂,安放血氧饱和度探头,最后设置监护仪的各个参数后开始记录。
2 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2.1 心率监测常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心率监测在使用中经常出现有ECG(心电波)波形而无心率值显示的故障,如果选择心率来源是PLETH(血氧容积描记波)而无心率,可能为血氧探头未接或损坏应检查血氧探头。
心电监护仪在使用中的细节问题
3、宣教工作的落实 为什么护士未能向病人宣教呢?原因据调查一是护理工作繁忙,护士无暇顾及向病人解释;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护士认为心电监护仪像血压计一样简单而常见,不需要护士向病人解释。护士应该怎样向带有心电监护仪的病人进行宣教呢?大多数的心电监护仪的文献资料注重于介绍监测仪的使用技术,而未顾及病人对心电监护仪的了解,作者的调查显示80%的病人认为心电监护仪发出的声音使人不舒服、紧张、害怕和恐惧。因此,作者认为对带心电监护仪的病人进行宣教非常重要,它可以使病人加深对自已健康状况的了解,因此要认真详细地做好心电监护仪的知识宣教。由于文化程度的不同,病人对所患疾病的看法和态度也不同。因此,对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在护理宣教中要用不同的护理宣教方法,有针对地指导病人认识自身疾病。介绍监护仪的使用目的,用途及安全性。而且对病人宣教的同时对家属的宣教也很重要,在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的同时,应对病人的家属进行必要的讲解。
5、电极安放部位 避开除颤部位;避开骨骼突隆处;避开皮肤发红,破损炎症的地方,按照通常的标法:右肩电极标以RA,位置在紧挨锁骨下主靠近右肩;左肩标以LA,位置在紧挨锁骨下方靠近右肩,左下腹以LL。
6、阅读心电图图形是一项知识性的工作,监护人员必须具备较扎实的心电学知识,才能作出正确的护理诊断,阅图要有系统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患者心房与心室频率,心跳的节律是否规整;有无P波存在,P波与QRS波群有无关系;QRS波群是否正常等。
随着医学的发展,心电监的使用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在心脏病医院作8年,通过亲身体验及临床观察,心电监护除给医护人员提供合理客观依据,对早期发现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保证了患者的安全。而护士在使用心电监护仪过程中,易忽略的问题。
1、皮肤的护理 护士要经常观察仪器接触的局部皮肤和肢体情况,定时更换接触部位,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不适。对重症监护患者应做好床旁交接,随时观察并每日按时更换电极片,在更换时用温湿纱布擦净粘贴的位置,避免长期不透气的粘贴刺激引起皮肤不透,对己出现过敏症状者除每日更换电极片外,还在过敏部位涂皮炎平或活力碘,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以减轻症状。
一次性心电电极致皮肤过敏的分析与思考
as patient S own factor and product intrinsic property factor,as w ell as erasable factors such as m edical factor and product quality factor.Conclusion A full tim e control involvinss control and timely disposal should be taken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and extent of dam age caused by disposable EC G adverse event. Key words:disposable ECG electrode;skin allergy;M DAE;risk factor and analysis;risk control
动态 心 电 图 (DCG)是 一 种 可 以长 时 间 连 续 记 录 并 一 次 性 心 电 电极 提供 一点建 议 。
编 集 分 析 人 体 心 脏 在 活 动 和 安静 状 态 下 心 电图 变 化 的 1 一次性心 电电极致皮肤 过敏不 良反 应的 国内外 资
方法 ,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l1】,准确及 时的 DCG 料 回顾
Abstract:Objective Combined by the risk management principle,some advices are given tO ensure safe and efective
心电监护电极处皮肤损伤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4 4 预 防皮肤过 敏 .
临 床 上 虽 不 能 完 全 预 防 电 极 过 敏 反 应 , 可 以 但
13 4 1 例采 用细砂 纸 洁肤 患者 , 5 出现 皮 肤 有3 例 损伤 。 用砂 纸片 刮擦皮 肤 , 使皮 肤毛糙 及去 皮脂 的 可
尽量 减少 电极 过敏 反 应 的发 生 。 先 询 问患 者 有无 首 过敏 史 , 如果有 过敏 史使用皮 炎平 软膏 预 防 , 在患者
1 2 方 法 .
注 : < 0 01 P .
表 2 不 同洁 肤方 法对 皮肤 损伤 情 况 比较 ( )
注 : P< 0 0 .1
表 3 不 同 时 间 更 换 电 极 对 皮 肤 损 伤 情 况 比
较 7 ) " / (
自行 设计 调查 表 , 内容包 括 年龄 、 性别 、 病种 、 皮
4 3 每天更 换 电极 片及 部位 .
我 们监 护 的患者 中主要 是老 年人 , 病情 危重 、 其
感 觉 迟 钝 、 肤 弹 性 差 , 监 护 时 间 多 超 过 2 h 按 皮 且 4, 规 定 每2 h 换 电极 片 及 部 位 ( 心 电监 护 规 定 的 4更 在
3 】 年 龄 大 .
中 国 l 护 理 20 年 3月 第 1 第 2期 } 缶床 09 卷
C ieeCiia Nu s g Mac 0 旦 hns l cl ri , rh2 0 , n n
., .
・ 03 ・ 1
心 电监 护 电极 处 皮 肤 损 伤 的相关 因素 及 护 理 对 策
R a e a t s ofelc r e s i e ons i elt d f c or e tod kn lsi n ECG ont i g a d is n r ig m iorn n t u s n
标准化护理流程在一次性电极片使用中皮肤管理的应用
标准化护理流程在一次性电极片使用中皮肤管理的应用作者:张玉芬陈鹏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第31期【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流程在一次性电极片使用过程中皮肤管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2019年2月~11月郑州人民医院心内科使用心电监护(使用时间>24小时),粘贴一次性电极片的患者180例,以6月为时间节点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皮肤进行标准化护理流程进行管理。
观察两组患者使用一次性电极片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来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标准化护理流程;一次性电极片;皮肤管理【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31..02一次性电极片是与心电监护仪配合使用的重要材料。
因其具备使用方便、粘贴牢固、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
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又会因为电极片本身具有粘性、不透气和个体皮肤差异而出现瘙痒、水泡、皮疹等过敏症状,给患者和医护人员造成困扰[1]。
我院心内科为减少解决这一问题,减少患者痛苦,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将标准化护理流程应用到一次性电极片使用过程皮肤管理中而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照组及观察组病人均选自郑州人民医院高血压科2019年2月~11月使用心电监护的患者(使用时间>24小时),以6月为时间节点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90例,其中观察组男36例,女54例,年龄34~81岁,平均(61.16±3.17)岁。
对照组中男43例,女47例,年龄33~83岁,平均(61.11±3.12)岁。
对比两组中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配合医生医嘱,结合病人需求,常规对患者在一次性电极片使用过程中进行护理。
一次性电极片过敏的风险评估研究
一次性电极片过敏的风险评估研究目的探究研制一次性电极片过敏风险评估方法。
方法通过选择2015年1—12月于该院心病科住院的1 000例心电监护患者进行皮肤观察记录,结合文献资料,分析、总结患者电极片过敏的风险因素,制定《柳州市中医医院心病科患者电极片过敏风险评估表》,解决了临床缺乏电极片过敏风险评估有效工具的难题。
结果电极片过敏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过敏史、既往史、营养状况。
结论通过心电监护患者进行皮肤观察记录,结合文献资料,分析、总结患者电极片过敏的风险因素,制定《柳州市中医医院心病科患者电极片过敏风险评估表》,解决了临床缺乏电极片过敏风险评估有效工具的难题,具有较好的创新性,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电极片过敏;风险因素;风险评估目前临床护理中对电极片过敏预防研究有很多,但缺乏快捷有效的评估电极片过敏的工具,使临床无法筛选出有电极片过敏风险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针对所有使用心电监护的患者统一进行干预,存在着增加护士工作量及浪费大量医疗资源的弊端。
该课题选取2015年1—12月住院患者1 00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临床使用心电监护的患者皮肤情况,发现电极片过敏患者,分析、总结电极片过敏风险因素,结合文献资料,制定电极片过敏风险评估表。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选择该院心病科住院的心电监护患者1 000例,均进行心电监护电极片粘贴局部皮肤观察记录。
纳入标准:①使用心电监护;②监护疗程≥3 d。
排除标准:①监护疗程60岁者评分为1分;②患者性别因素。
在该研究观察217例电极片过敏病例中,女性112例,男性105例,男性占总数的48.39%,而女性占总数的51.61%,研究结果表明电极片过敏发生率差异与性别并无显著性关联,因此未把性别作为筛选因素。
③过敏史。
过敏体质患者又遇到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受外界刺激时,易发生过敏反应,在217例电极片过敏患者中,有123例患者有药物或食物过敏史,所占比例为56.68%,且电极片内含胶体化学物,故化妆品过敏者、手腕带等橡胶乳胶过敏者,电极片过敏风险会更高,且在该研究观察中,既往有电极片过敏48例、化妆品过敏18例、橡胶乳胶过敏49例患者均发生了电极片过敏,因此有食物及药物过敏史者评分为1分,化妆品过敏者评分为2分,橡胶或乳胶制品过敏者评分为3分,曾经有电极片过敏的者自然属于高风险人群,评分为9分;④既往史。
电极片致皮肤损伤的护理
电极片致皮肤损伤的护理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附近皮肤粘贴电极片致皮肤损伤的护理方法。
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98例行中心静脉置管的心电监护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置管附近每2天更换电极片粘贴部位的强化护理组(n=48)和每3天更换电极片常规护理组(n=50),比较两组发生皮肤损伤的发生情况。
结果:每2天更换电极片粘贴部位的强化护理组皮肤损伤比常规护理组明显减少(字2=5.687,P=0.031)。
结论:中心静脉置管附近皮肤粘贴的电极片更换部位可明显减少皮肤损伤。
[Abstract] Objective:The nursing care methods of the electrode slice near the central venous indwelling catheter caused skin damage.Method:98 patients with the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of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intensive nursing group every 2 days changed the electrode slice (48 cases)and every 3 days of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 changde the electrode slice(50 cases).Skin damage were compared betwwen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intensive nursing group of every 2 days changed the electrode slice could reduce the skin damage than every 3 days of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字2=5.687,P=0.031).The intensive nursing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Pasted electrodes on the skin near the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replace parts,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skin damage.[Key words] Electrode slice;Skin damage;Central venous catheter急危重症患者皮肤松弛、缺乏弹性,皮下脂肪变薄、萎缩,皮肤易损性显著增加,患者长时间安置心电监护一次性电极片极其容易出现电极片粘贴部位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如局部红肿热痛,重者出现红斑、水疱或大疱、糜烂等损害[2]。
一种防皮肤损伤电极片的应用效果观察
ProceedingofClinicalMedicine,Feb.2020,Vol29No.2
[7] 1连6(芬3),:吴49靖-,5朱1.晓影,等.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属 实施支持性心灵关怀干预的效果研究[J].护理与康
复,2018,17(1):3-6;9.收稿日(期本:2文01编9辑-0:8张-红23)
对照组 252 6 0 0 0 258 2.32
观察组 190 2 0 0 0 192 1.04
〔1〕本本文课通题讯为作发者明:创康造利专琴利(专利号:ZL201721021829.5)
临床医药实践 2020年2月第29卷第2期
·153·
方法之一,但在使用电极片的过程中,会发生皮肤损 [3] 高志平,傅华平.一次性心电电极片引起皮过敏的
对电极片粘胶过敏,易发生过敏性皮炎[1];另外电极 内的局部皮肤情况和主观感受,并如实记录。
片透气性差,汗液浸透后易导致皮肤发炎[2]。有研 1.3 观察指标
究显示,由于患者皮肤情况、年龄、病情等存在差异, 比较两组皮肤损伤情况,计算皮肤损伤率。
国内各医院普遍会在24~72h内更换电极片[3],但 1.4 统计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电极片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广泛,尤其对于急危 1.2 方法
重症患者,心电监护可以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病情 根据国际伤口创面评价标准对皮肤破损程度
变化。目前临床常将电极片直接粘贴在人体皮肤 (分为5度)进行评估[4]。由4名接受培训的护理人
上,易产生剪切力,撕除时皮肤容易受损;部分患者 员观察并记录患者使用电极片当天以及使用后一周
仍有一些患者粘贴电极的部位会发生皮肤损伤。为 此,我们对电极片进行了改进。经临床应用,效果满
一次性电极片过敏的风险评估研究
CHINA HEALTHINDUSTRY[基金项目]柳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015J030505)。
[作者简介]潘畅(1981-),女,广西柳州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护理[通讯作者]张晓丽(1983-),女,广西柳州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E-mail:f.about@。
目前临床护理中对电极片过敏预防研究有很多,但缺乏快捷有效的评估电极片过敏的工具,使临床无法筛选出有电极片过敏风险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针对所有使用心电监护的患者统一进行干预,存在着增加护士工作量及浪费大量医疗资源的弊端。
该课题选取2015年1—12月住院患者100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临床使用心电监护的患者皮肤情况,发现电极片过敏患者,分析、总结电极片过敏风险因素,结合文献资料,制定电极片过敏风险评估表。
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选择该院心病科住院的心电监护患者1000例,均进行心电监护电极片粘贴局部皮肤观察记录。
纳入标准:①使用心电监护;②监护疗程≥3d。
排除标准:①监护疗程<3d;②皮肤病、外伤等影响皮肤过敏判断的疾病。
1.2方法对入组患者入院时对患者进行过敏史、既往史、病室温度、病室湿度、皮肤情况及营养状况评估,过敏史及既往史通过问诊收集,病室温度及湿度通过病室内温湿度仪进行测量采集,皮肤情况主要评估胸前区皮肤完整性、有无皮疹等皮肤病,营养状况评估以皮褶厚度为依据。
用皮褶计测量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测量3次取平均值。
判断标准:营养良好男性为(13.1±6.6)mm,女性为(21.5±6.9)mm,小于正常值下限为营养不良,大于正常值上限为营养过剩。
每日8:00进行粘贴电极片局部皮肤观察记录,观察期为3d。
1.3观察指标采用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ICDRG)标准[1]:无反应为阴性(-);有轻微痒无感红斑为可疑阳性(±);仅有轻度红斑为弱阳性(+);有红斑、浸润,少量丘疹为强阳性(++);有红斑、浸润明显、丘疹、水疱为极强阳性(+++)。
一次性电极片对早产儿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防范策略
一次性电极片对早产儿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防范策略摘要:为探讨心电监护一次性电极的使用对早产儿皮肤造成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从而更好的减少患儿的不舒适感和皮肤损伤。
关键词:一次性电极片;早产儿;皮肤损伤心电监护是指对被监护者进行持续不断的心电图监测,常用于危重患者和心律失常患者,心电监护仪可分为床边监护仪,遥测监护仪和中央处理系统。
无论使用何种监护仪,都必须使用电极连接导线,一次性电极因其使用方便,不必消毒,粘贴牢固,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特点而在临床使用十分广泛[ 1]。
但在使用心电监护仪时,早产儿长时间使用一次性电极片容易出现电极片粘贴部位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如局部充血、瘙痒,重者则在红斑基础上发生丘疹、水疱或大疱、渗出等损害,即发生接触性皮炎[ 2]。
现就一次性电极片引起早产儿皮损的原因分析及防范策略综述如下。
1 评定标准基于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ICDRG)的标准综合国外学者Bruze[3] 和Ivens[4] 的最新报道。
可疑为(±),仅有轻度红斑;阳性为(+),有红斑、浸润,可有小丘疹;强阳性为(++),有红斑、浸润、丘疹、小水疱;极强阳性为(+++),有红斑、浸润、大水疱;阴性为(—),无反应。
阳性(+)及以上有诊断意义。
2 原因分析2.1 新生儿皮肤解剖及生理特点新生儿表皮角化层很薄,易于脱皮,表皮与真皮之间基底膜的结缔组织和弹力纤维发育[5]。
足月新生儿皮肤角质层约有10~20层。
早产儿的皮肤角质层较薄,胎龄30周的早产儿出生时角质层只有2~3层。
出生后10~14d角质层才逐渐成熟,这种皮肤的保护作用大大减弱。
表皮和真皮间靠弹力纤维连接,早产儿皮肤纤维形成少,表真皮间连接欠紧密,皮肤游动大,在摩擦和牵拉作用下易发生部分或全部剥脱。
足月新生儿出生时表皮呈碱性,平均pH 值为6.34,出生后4d降至4.95左右。
早产儿出生时表皮pH 值>6.0,出生后1周降至5.5。
而皮肤的酸性环境亦是其阻挡细胞和其他致病微生物的有效武器。
电极片致皮肤损伤的护理要素探索
电极片致皮肤损伤的护理要素探索摘要目的探究电极片致皮肤损伤的护理。
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200例进入我院心内科接受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模式。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结果观察组共出现2例(2.0%)皮肤损伤,低于对照组14例(14.0%)皮肤损伤,两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对于进入到心内科的患者加在接受心电监护时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因电极片导致的皮肤损伤,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电极片致皮肤损伤;护理;对于进入到心内科的患者,由于其病情危重,又或者是接受冠状动脉造影/起搏器,需要利用心电监护对于动态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预测病情的发展趋势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其中电极片作为连接患者与心电监护仪的应用传感器,在心内科病房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2]。
但是由于这类电极片上的芯头是由银或者银氯化物制成,如果长时间的使用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皮肤损伤。
皮肤损伤部分较为严重的患者,甚至出现伤口面积增大,伤口延迟愈合,极大程度的增加患者在心内科内的时间,也并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
面对这种情况尽可能的预防电极片导致的皮肤损伤非常重要,本次研究也一共对收入心内科的200例患者开展临床护理分析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电极片导致皮肤损伤的效果。
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
纳入标准:患者电极片粘贴部位皮肤良好;性别不限;年龄为18~95岁。
排除标准:中途转院或者死亡者;合并大面积皮肤感染。
根据上述标准共纳入200例患者,包括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100例患者(对照组),以及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100例患者(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中,男51例,女49例;年龄为(66.52±4.03)岁(22~89岁)。
观察组患者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为(66.71±4.01)岁(21~91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性心电电极在临床护理中皮肤过敏
风险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探究一次性心电电极过敏风险研究。
方法; 通过收集60例
使用心电电极患者进行皮肤观察记录,结合文献资料,年龄、过敏史、营养状况。
分析患者心电电极过敏的风险因素,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使用心电电极患者进行皮肤观察记录,结
合文献资料,分析、总结患者心电电极过敏的风险防控因素,具有较好的创新性,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一次性心电电极皮肤过敏保护
心电监护是心血管病科常用的一种监测手段,急危重症及介入手术后患者安
置心电监护,可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危重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
依据。
心电监护的主要接触人体皮肤部分是心电电极,电极是将心脏产生的微弱
电信号传递给监护仪的媒介。
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是一次性心电电极,具有
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防止交叉感染等优点。
然而,一次性心电电极也存在一些
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引起皮肤过敏。
皮肤过敏是由于电极片与皮肤接触部位
发生免疫反应或非免疫反应而导致的皮肤过敏重者出现红斑、水疱、糜烂等损害[1]并且使用一次性心电电极后,皮肤上会残留一些难以祛除的胶布痕迹,皮肤
过敏不仅影响心电监测的质量和准确性,还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甚至影响
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一次性心电电极引起的皮肤过敏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
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本文探讨一次性心电电极在临床护理中引起皮肤过敏的原因、危险因素、表现特点、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的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医院
心血管病科使用一次性心电电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
按照随机数字
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其中常规组男女人数分别为20
人和10人,平均年龄为(58.65±4.83)岁;研究组男女人数分别为18人和12人,平均年龄为(59.08±3.86)岁。
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纳入标准:使用心电监护,监护疗程≥3 d。
1.2.2排除标准:①监护疗程<3 d;②皮肤病、皮肤外伤③对酒精过敏者等
影响皮肤过敏判断④语言表达不清晰患者,
1.3方法
患者在安置心电监护时,按照欧洲标准或美国标准正确选择导联位置,位置
选择:五导联的心电监护仪电极片放置位置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
肋间。
右下(RL) :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中间(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左下(LL):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使用上海申凤医疗保健用品有效公司,沪械注准20172210564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
(1)实验组在安放电极片前,对患者皮肤进行评估,选择平坦、无毛发、
无污染、无损伤、无异常的部位作为安放位置,并用75%乙醇棉球轻轻擦拭皮肤
表面;并用3MCavilon液体敷料喷涂于粘贴部位[2] (2)在安放电极片时,乙
醇干后再粘贴电极片;(3)每天更换一次电极片,并更换粘贴位置;(4)每班
观察一次粘贴部瘙痒、水疱等异常,立即更换电极片,并给予相应的处理;(5)在揭除电极片时,先揭起电极片的一角,用另一手的手指沿皮肤水平方向向下按
压皮肤,撕除后以手指反方向按摩局部皮肤;(6)及时去除皮肤上的残余黏胶,可以使用石蜡油擦拭,如仍有残留黏胶,可使用不含酒精的硅剂型黏胶去除剂。
[3]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心电监护时,采用以下措施:(1)在安放电极片前,用75%乙醇棉球轻轻擦拭皮肤表面;(2)在安放电极片时,乙醇干后再粘贴电极片(3)每两天更换一次电极片,并更换粘贴位置;[4](4)每班观察一次粘贴部位的皮肤情况,如发现红肿、瘙痒、水疱等异常,立即更换电极片,并给予相应的处理;(5)在揭除电极片时,直接撕除电极片;(6)不特别去除皮肤上的残余黏胶。
1.4观察指标
采用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ICDRG)标准[5]:无反应为阴性(-);有轻微痒无感红斑为可疑阳性(±);仅有轻度红斑为弱阳性 (+);有红斑、浸润,少量丘疹为强阳性 (++);有红斑浸润明显、丘疹、水疱为极强阳性(+++)。
弱阳性、强阳性、极强阳性者有诊断意义,可疑阳性者不记入阳性结果。
患者出现弱阳性以症状可停止观察,遵医嘱予电极片过敏处理,.
1.5数据收集方法:
本文采用自制的数据收集表,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心电监护时间、电极片更换频率、粘贴部位的皮肤情况等。
数据收集由两名经过培训的主管护师负责,每天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观察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双人核对数据后录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护理观察后,心电监护期间一次性电极片相关性皮肤过敏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心电监护期间一次性电极片相关性皮肤过敏的发生率对比
分组例数
(例)
未出现
一次性电极
片相关性皮
肤过敏例数
(例)
出现一
次性电极片
相关性皮肤
过敏例数
(例)
一次性
电极片相关
性皮肤过敏
总发生率
(%)
对照组3024620.00
实验组30291 3.33
X2--- 4.043
P---0.044
3 讨论
心血管病科是心电监护使用频率较高的科室,一次性心电电极引发相关皮肤
过敏造成患者的痛苦,增加医疗成本本文采用的预防和处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一
次性心电电极引起的皮肤过敏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缩短皮肤过敏愈合时间,提高
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丹凤. 心电监护仪电极粘贴部位皮肤损伤因素分析 [J]. 临床实践,2008,15:153-154.
[2] 阳绪容,吴小玲.3M 液体敷料预防老年患者心电监护时电极片致皮肤损
伤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4,21(22):42-44
[3] 夏小丽. 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一次性电极片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影响 [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2)169
[4]于艳青 , 郭莉莉.一次性心电电极片不同更换时间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22(5) : 12 - 14.
[5] 郭晓霞,高娟,陈翠,等.面部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50 例致病因素分析[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1,4(4):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