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的拉平效应与区分效应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习题答案
思考题1.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什么是酸?什么是碱?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答】酸碱质子理论:凡能放出质子(氢离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与质子(氢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转移反应。
2. 根据酸碱电子理论,什么是酸?什么是碱?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答】酸碱的电子理论:凡是能给出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都叫做碱,也叫做路易斯碱;凡是能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都叫做酸,也叫做路易斯酸。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配位键的形成并生成酸碱配合物。
3. 说明下列名词的意义:(1) 酸碱共轭对;(2) 两性物质;(3) 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4) 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5) 酸的强度和酸度;(6) 稀释定律;(7) 分析浓度和平衡浓度;(8) 分布系数;(9) 质子平衡条件;(10) 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11) 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12) 酸碱滴定突跃范围。
【答】(1) 质子酸失去一个质子变为质子碱,质子碱得到一个质子转为酸。
因一个质子的得失而相互转变的每一对酸碱就称为共轭酸碱对(2) 有些酸碱物质,在不同的酸碱共轭酸碱对中,有时是质子酸,有时是质子碱,把这类物质称为酸碱的两性物质。
如:HPO42-、H2PO4-、HS-、H2O等。
(3) 仅仅在溶剂分子之间发生的质子传递作用称为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反应的平衡常数称为溶剂的质子自递常数。
(4) 拉平效应:在某溶剂中,不能区分酸性强弱的现象。
区分效应:在某溶剂中,能区分酸性强弱的现象。
(5) 酸的强度:表示给出质子的能力。
酸度:表示溶液中[H+]浓度或[OH-]浓度的大小。
通常以pH 或pOH表示。
(6) 弱电解质的解离度是随着浓度的减小而增大,这一规律就称为稀释定律。
(7) 在酸(或碱)的解离反应式中,当共轭酸碱对处于平衡状态时,溶液中存在着多种酸碱组分,这些组分的浓度称为平衡浓度,以[ ]表示;各组分平衡浓度之和称为分析浓度(或总浓度),通常以c 表示。
高中化学竞赛 中级无机化学 质子理论 溶剂体系理论及其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共24张PPT)
(酸)
2)3HCO3- +3H2O → 3H2O + 3CO2 + 3OH- (碱) 3)3H3O+ + 3OH- → 6H2O
1)+2)+3) :
Fe3+ + 3HCO3- → Fe(OH)3↓ + 3CO2 ↑
NH3 中
CH3COOH + NH3 → CH3COO- + NH4+ (酸)
KH + NH3 → K+ + H2↑ + NH2-
2. 溶剂的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
溶剂不能辨别不同酸碱相对强度的效应叫做溶剂的拉平 效应。
溶剂能辨别不同酸碱相对强度的效应叫做溶剂的区分效 应。
在水中为强酸的物质:如HClO4,HBr,HCl,HI 在水中不能存在 不能区分酸强度:把质子转移给H2O,形成H3O+
Ka > 1
pKa < 0
——强度被水“拉平”到水合质子H3O+的强度
NH4+ + NH2-
与水相似
K = 10-33
中和反应:
水:KOH + H3OI → KI + 2H2O
NH3: KNH2 + NH4I → KI + 2NH3
两性反应:
过量OH-
水:Zn2+ + 2OH- → Zn(OH)2 → Zn(OH)42过量NH2-
NH3: Zn2+ + 2NH2- → Zn(NH2)2 → Zn(NH2)42-
① 纯H2SO4
HAc、HNO3也显碱性 CH3CO2H + H2SO4 → CH3CO2H2+ + HSO4HNO3 + 2H2SO4 → NO2+ + H3O+ + 2HSO4-
溶剂的分类
溶剂性质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同一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常常表现出不同的酸 碱性,甚至相反的酸碱性质,说明溶液的酸碱 性并不完全取决于溶质,溶剂的酸碱性也起很 大作用。例如,乙酸在水中是弱酸,在液氨中 是强酸,而在无水硫酸中则显碱性。
溶剂对溶质氧化还原性的影响
在不同溶剂中,溶质的氧化还原性也受到溶剂本身氧化还 原性质的影响和限制。 1) 以液氨为例,电子在液氨溶液中能够存在相当长的 时间。液氨中。可以将钠作为有机化合物的好的还 原剂; 2) 而在水中,由于水优先被钠还原,则无法使钠起到 这一作用。
稀释剂:用来调节粘度,降低树脂一溶剂系统的间 格,偶而亦能起到使树脂溶解的作用,常为芳 香族或脂肪族烃类。如烃类化合物对硝基纤维 素来说是稀释剂。
涂料中使用溶剂目的
其目的是为了降低成膜物质的粘度,便于施工, 以得到均匀的保护涂层。这些溶剂在成膜之后, 应能全部蒸以除去,而无残留,故大多是挥发 性有机液体。 涂料用的成膜物质都是无定形的有机高聚物, 用适当溶剂溶解后,溶液的粘度随浓度的增大 而增大,控制溶液的粘度是由施工条件决定, 而不是象一般化合物,有溶解度的限制。 要想达到最好的成膜性能,选择溶剂是十分 重要的。
二、溶剂的功能
通常有以下几种: 1、萃取提纯:从混合物中萃取出某一固体或液体, 以达到提纯之目的。 2、化学反应场所: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都借助不 同的溶剂来进行,对于同一个反应不同的溶剂 会有不同的效果,某些能促进反应而另外一些 可能抑制反应,甚至不发生反应。 3、用作涂料或其它高分子化合物的载体,以调整 粘度。
碱性溶剂
酸性溶剂 两性溶剂
易接受质子的溶剂
很难与质子结合但易给出质子的溶剂 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溶剂
质子惰性溶剂 既不给出质子又不接受质子的溶剂
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简介
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简介
一、 溶剂的分类和作用 1. 溶剂的分类
(1)两性溶剂。 两性溶剂既可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常用的两性
溶剂有甲醇、乙醇、异丙醇等。
(2)惰性溶剂。 惰性溶剂给出质子和接受质子的能力都很弱,与溶质之
间几乎没有质子的转移,质子只在溶质分子之间进行传递。 苯、丙酮、四氯化碳都属于惰性溶剂。
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简介
2. 滴定终点的确定
非水滴定滴定终点的确定常用电势法和指示剂法两种方式,电势 法将在第九章电势分析法中详细介绍。常用的指示剂如表4-6所示。
表4-6 非水滴定中常用的指示剂
非水溶液பைடு நூலகம்碱滴定法简介
三、 非水滴定的应用
由于采用不同性质的非水溶剂,一些酸碱 的强度得到增强,也增加了反应的完全程度, 扩大了酸碱滴定的范围。
如果把这四种酸溶解到冰醋酸介质中,则由于冰醋酸是酸性 溶剂,接受质子的能力较弱,这四种酸就不能把质子全部转移给 HAc,酸的强度就显示出差异,实验证明酸的强度次序为
HClO4>H2SO4>HCl>HNO3
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简介
二、 非水滴定溶剂的选择和滴定终点的确定 1. 溶剂的选择
在非水滴定中溶剂的选择非常重要:滴 定弱碱时,一般选择酸性溶剂;滴定弱酸时, 一般选择碱性溶剂。惰性溶剂无明显的酸碱 性,没有拉平效应,使各种物质的酸碱性差 异得以保存,具有很好的区分效应。同时选 择溶剂时,还应综合考虑溶剂的纯度、挥发 性、安全性以及价格等因素。
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简介
(3)酸性溶剂。 酸性溶剂给出质子的能力比水强,接受质子的能 力比水弱。冰醋酸、甲酸、硫酸属于酸性溶剂。
(4)碱性溶剂。 碱性溶剂具有一定的两性,但其碱性比水强,接受 质子的能力比水大,是亲质子溶剂。乙二胺、丁胺、 二甲基甲酰胺属于碱性溶剂。
南京中医药大学分析化学名词解释题库
一、名词解释滴定分析1.滴定(titration):将标准溶液从滴定管滴加到被测物质溶液中的操作过程称为滴定。
2.标定(calobration):利用基准物质或标准溶液来测定待标液浓度的操作过程称为标定。
3.化学计量点(stoichiometric point):标准溶液与被测组分按化学反应式的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的那一点。
4.滴定终点(titration end-point):被滴定的溶液的颜色或电位、电导、电流、光度等发生突变之点。
5.返滴定法(back-titration):先在被测物质溶液中加入一定过量的标准溶液,待与被测物质反应完全后,再用另一种滴定剂滴定剩余的标准溶液的方法。
此法也称回滴定法或剩余量滴定法。
6.置换滴定法(replacement titration):先用适当的试剂与被测物质反应,使之置换出一种能被定量滴定的物质,然后再用适当的滴定剂滴定的方法。
7.标准溶液(standard solution):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
8.基准物质(primary standard substance):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为基准物质。
9.物质的量浓度(amount-of-substance concentration):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L。
10.滴定度(titer):常指每毫升滴定剂相当于被测物质的克数,单位g/mL。
用T T/A表示,T是滴定剂的化学式,A是被测物的化学式。
非水滴定1.非水酸碱滴定法(non-aqueous acid-base titration):在水以外的溶剂中进行的酸碱滴定法。
2.拉平效应(leveling effect):溶剂把不同强度的酸拉平到溶剂合质子水平及把不同强度的碱拉平到溶剂阴离子水平的作用叫拉平效应。
3.拉平性溶剂(leveling effect):,具有拉平效应的溶剂称为拉平性溶剂。
4.区分效应(differentiating effect):能区分酸碱强弱的作用叫区分效应。
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
溶剂的分类
两性溶剂:这类溶剂既能给出质子,有酸
的性质,又能接受质子,有碱的性质,还有 质子自递作用典型的这类溶剂有甲醇、乙醇 和异丙醇。
酸性溶剂:这类溶剂也具有一定的两性,
但这类溶剂的酸性较水强,如甲酸,冰醋酸。 醋酸酐等。
碱性溶剂:这类溶剂碱性较水强,易于接
受质子。如乙二胺、丁胺、乙醇胺等。
使得HCl和HOAc都转变成同一种酸——氨和质子NH4+
区分效应
能区分酸碱强度的效应,称为溶 剂的区分效应
例如,HClO4、H2SO4、HCl和HNO3四种强酸,在 水中它们的强度显示不出什么差别。溶于冰醋酸中。 它们的强度就有明显的区别。
实验证明,这四种酸的强度依次为 HClO4 > H2SO4 > HCl > HNO3
参考文献
《非水滴定》孙谨 吴莲宝 科学出版社, 1983 《实用分析化学》肖新亮 古风才 赵桂英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实用分析化学》 天津大学分析化学教研室 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 《分析化学》 武汉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在非水滴定中
利用溶剂的拉平效应可以测 定各种酸或碱的总浓度;利用溶 剂的区分效应可以分别测定各种 酸或各种碱的含量。
酸碱的滴定
滴定酸所选用的溶剂应该是容易溶解被滴 定的物质,既选用碱性溶剂。如果对有机 酸混合物的滴定,溶剂的碱性不要太强, 以免产生拉平效应。 碱的滴定通常在酸性溶剂醋酸中滴定,最 常用的滴定剂是在醋酸中的过氯酸
惰性溶剂:这类溶剂既不能给出质子,也
不能接受质子。这类溶剂中质子的转移只发 生在溶质分子之间。如苯、氯仿、四氯化碳、 石油醚等。
拉平效应、区分效应
拉平效应原理简介亦称“校平效应(leveling effect)”。
通过溶剂的作用,使不同强度的酸或碱显示同等强度的效应。
例如,盐酸、硝酸和高氯酸在冰醋酸中酸强度是不同的(即酸性不同),但以水为溶剂时,则难于区分他们的酸强度(可认为他们都是强酸,酸性一样)。
这是由于水对质子有较大的亲和力,从而掩盖了这些酸给出质子能力的差异,而把这些酸不同的强度拉平了。
同样,当二甲胺和苯胺溶于甲酸中,由于甲酸具有较强的给出质子的能力,因此也把这两种碱的强度拉平了。
研究拉平效应,有助于认识溶剂对酸碱强度的影响,在化学研究上有一定的意义。
详细内容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一种物质在某种溶液中表现出的酸或碱的强度,不仅与酸碱的本质有关,也与溶剂的性质的有关。
如HClO4在水中是一种强酸,趋近于完全离解,但在冰醋酸中却不能完全离解。
水并不是唯一的溶剂,若用S代表任一溶剂,酸HB在其中的离解平衡为HB+S--〉HS++B-,HB+HAc--〉H2Ac-+B-实验证明,HClO4、H2SO4、HCl和HNO3的酸强度是有差别的,其强度顺序为HClO4>H2SO4>HCl>HNO3,可在水溶液中看不到它们的强度差别。
这是因为强酸在水溶液中给出质子的能力都很强,水的碱性已足够接受这些酸给出的质子,只要这些酸的浓度不是太大,则它们将定量地与水作用,全部转化为H3O+,即HClO4+H2O→H3O++ClO4-等即它们的酸的强度全部被拉平到H3O+的水平,这种将不同强度的酸拉平到溶剂化质子(这里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一种物质在某种溶液中表现出的酸或碱的强度,不仅与酸碱的本质有关,也与溶剂的性质的有关。
如HClO4在水中是一种强酸,趋近于完全离解,但在冰醋酸中却不能完全离解。
水并不是唯一的溶剂,若用S代表任一溶剂,酸HB在其中的离解平衡为HB+S=(可逆)SB++B-,HB+HAc=(可逆)H2Ac-+B-实验证明,HClO4、H2SO4、HCl和HNO3的酸强度是有差别的,其强度顺序为HClO4>H2SO4>HCl>HNO3,可在水溶液中看不到它们的强度差别。
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
拉平效应: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一种物质在某种溶液中表现出的酸或碱的强度,不仅与酸碱的本质有关,也与溶剂的性质的有关。
如HClO 4在水中是一种强酸,趋近于完全离解,但在冰醋酸中却不能完全离解,为弱酸;实验证明,HClO4、H 2SO 4、HCl 和HNO 3的酸强度是有差别的,其强度顺序为HClO 4>H 2SO 4>HCl>HNO 3,可在水溶液中看不到它们的强度差别。
这是因为强酸在水溶液中 给出质子的能力都很强,水的碱性已足够接受这些酸给出的质子,只要这些酸的浓度不是太大,则它们将定量地与水作用,全部转化为H 3O +,即HClO 4+H 2O→H 3O ++ClO 4-等;即它们的酸的强度全部被拉平到H 3O +的水平,这种将不同强度的酸拉平到溶剂化质子(这里是水化质子H 3O +)水平的效应,称为拉平效应。
具有拉平效应的溶剂称为拉平溶剂。
在这里水是HClO 4、H 2SO 4、HCl 和HNO 3的拉平溶剂。
又如在水溶液中,HCl 和HAc 的强度不同,但在液氨中二者的强度差异消失,即被液氨拉平到NH 4+的强度水平。
因此液氨是HCl 和HAc 的拉平溶剂。
区分效应:能区分酸(或碱)强弱的作用为区分效应。
具有区分效应的溶剂为区分溶剂。
例如,在水溶液中上述四种酸的强度相等,但在冰醋酸中,它们的强度就有了差别,即可被冰醋酸区分开来:因此,冰醋酸是上面四种酸的区分性溶剂。
溶剂的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与溶质和溶剂的酸碱相对强度有关。
例如,水是上述四种酸的拉平溶剂,但它却是这四种酸和醋酸的区分溶剂,因为醋酸在水中只显很弱的酸性。
在分析化学中,利用溶剂的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可使某些在水溶液中不能进行的酸碱滴定反应,能在非水溶剂中进行。
例如,苯酚在水溶液中不能直接用强碱滴定,但利用拉平效应却可在乙二胺中滴定。
而HCl 和HClO4的分别滴定,则可在甲基异丁酮中进行,这是应用区分效应的一个例子。
区分效应与拉平效应名词解释
区分效应与拉平效应名词解释区分效应与拉平效应名词解释:
区分效应和拉平效应是指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领域中使用的两种不同概念和方法。
这两个概念通常用于研究数据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区分效应(Differentiation Effect)是指当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差异时,这
些差异对整体效果产生的影响。
在区分效应中,我们关注的是不同变量之间的差异如何导致整体效果的变化。
通过区分效应,我们可以理解不同变量对于整体结果的贡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区分效应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各个方面。
相反,拉平效应(Flattening Effect)则是指当存在多个变量时,这些变量对整
体效果的贡献变得相对较为均衡或相似,从而减少了它们之间的差异。
拉平效应通常出现在当不同变量的影响逐渐趋近于相同,或者当其他噪音因素导致原本存在的差异变得不明显时。
拉平效应可能会使我们难以分辨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需要注意的是,区分效应和拉平效应并不是完全相反的概念,它们是用来描述
不同情况下变量之间关系的两个不同概念。
区分效应强调变量差异对整体效果的影响,而拉平效应则描述多个变量贡献相似或均衡时的影响。
总而言之,区分效应和拉平效应是用于描述数据分析中变量之间关系的概念。
区分效应关注变量之间的差异对整体结果的影响,而拉平效应则描述变量之间贡献相似或均衡导致差异减少的效果。
通过理解这两个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解释和分析数据中的变量关系。
举例说明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
举例说明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一、引言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两种效应: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
这两种效应是相反的,但却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本文将通过举例说明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的概念、影响和解决方法。
二、拉平效应1.概念拉平效应指的是在不同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时,某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被其他变量所掩盖,导致该变量的重要性被低估或者完全被忽略。
2.举例假设我们想研究一个人的收入与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
我们发现教育程度与收入呈正相关关系,即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
但是如果我们只考虑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现男性比女性收入更高。
这时候如果我们不控制性别这个变量,就会出现拉平效应:教育程度与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因为男性比女性收入更高,所以在没有控制性别这个变量时,教育程度对于收入的影响就被低估了。
3.解决方法解决拉平效应的方法是通过控制其他变量,使得我们所研究的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更加准确。
在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性别这个变量,使得教育程度与收入之间的关系更加准确。
三、区分效应1.概念区分效应指的是当我们研究两个或多个不同群体时,某个变量对于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影响,但是在整体样本中却没有显著影响。
2.举例假设我们想研究一个药物对于不同性别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
我们发现在男性患者中,该药物具有显著治疗效果;但是在女性患者中,该药物没有显著治疗效果。
然而,在整体样本中,该药物对于治疗效果并没有显著影响。
这就是区分效应。
3.解决方法解决区分效应的方法是要注意样本选取和统计方法。
在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考虑将男性和女性分开进行统计分析,并且针对不同群体进行不同的回归分析。
四、总结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见的两种效应。
拉平效应指的是某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被其他变量所掩盖,导致该变量的重要性被低估或者完全被忽略;而区分效应指的是某个变量对于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影响,但是在整体样本中却没有显著影响。
化学拉平效应
化学拉平效应一、拉平效应的概念1. 在化学中,拉平效应是指溶剂将不同强度的酸或碱拉平到溶剂化质子(对于酸)或溶剂阴离子(对于碱)水平的效应。
- 例如,在水中,HCl、HBr、HI都是强酸。
这是因为水具有拉平效应,这些酸在水中都完全电离,给出H⁺离子(实际上是H₃O⁺离子)。
从本质上讲,它们给出质子的能力虽然有差别,但在水中这种差别无法体现,水将它们拉平到了相同的酸性强度水平。
2. 对于碱也有类似情况。
- 例如,在液氨中,NaOH、KOH、Ba(OH)₂等碱都表现出几乎相同的碱性强度。
液氨作为溶剂,将这些碱拉平了,它们在液氨中都能完全电离出OH⁻离子(实际情况是氨合离子等,但从拉平效应角度理解是类似的)。
二、拉平效应产生的原因1. 溶剂的自身性质- 以水为例,水是一种两性溶剂,它既能接受质子(作为碱)形成H₃O⁺,又能给出质子(在一定程度上作为酸)。
当强酸如HCl溶解于水时,HCl将质子转移给H₂O,形成H₃O⁺。
由于H₂O接受质子的能力有限,HCl等强酸在水中都是完全电离的。
- 水对酸的拉平效应是因为水的碱性相对较强,能够使强酸完全电离,从而使得不同强酸在水中表现出相同的酸性强度(就以H⁺离子浓度衡量)。
2. 溶剂与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对于碱在液氨中的拉平效应,液氨分子可以接受OH⁻离子形成溶剂化离子。
不同的碱(如NaOH、KOH等)在液氨中都能将OH⁻离子释放出来,并且液氨对这些OH⁻离子的溶剂化作用使得这些碱在液氨中的碱性表现被拉平。
液氨分子与OH⁻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碱的电离程度在液氨中达到一种相对一致的状态。
三、拉平效应的意义和应用1. 意义- 在化学研究中,拉平效应有助于理解溶剂对酸碱性质的影响。
它让我们认识到酸碱的强度是相对的概念,不仅取决于溶质本身的性质,还与溶剂的性质密切相关。
- 拉平效应也有助于解释一些化学现象,比如为什么在某些反应体系中,不同酸或碱表现出相同的反应活性。
2. 应用- 在分析化学中,拉平效应可以用于选择合适的溶剂来调节酸碱反应的程度。
溶剂的拉平效应
溶剂的拉平效应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溶剂的拉平效应。
你说这溶剂的拉平效应啊,就好像是一群小伙伴在玩游戏。
本来呢,大家各有各的本事,有的厉害点,有的稍微弱点。
可一旦到了特定的溶剂这个“大环境”里,嘿,就变得好像都差不多了。
咱就拿酸来打个比方吧。
有些酸在水溶液里那可真是威风凛凛,酸性超强的。
可到了另一种溶剂里呢,就好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和其他原本不那么强的酸没啥太大区别了。
这就像是一个武林高手,到了一个特别的地方,武功都被限制住了,和其他人表现得差不多啦。
这拉平效应是不是挺神奇的?就好像是溶剂有一双大手,把大家都给“拉平”了。
你说这要是在生活中,不就相当于不管你原来多厉害,到了某个特定环境下,大家都一样了嘛。
那这拉平效应有啥用呢?用处可大啦!它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啊。
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反应的结果很奇怪,怎么和想象中的不一样呢?说不定就是这拉平效应在捣乱呢!比如说,咱本来以为某种酸应该很厉害,能发生很剧烈的反应,结果却平平淡淡。
哎呀呀,这时候就得想想是不是溶剂在搞鬼啦。
而且啊,这拉平效应还能提醒我们,不能光看表面现象就下结论。
就像人一样,不能光看他在一个地方的表现,就觉得他一直是那样。
换个环境,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呢。
再想想,我们的生活不也是这样吗?在学校里成绩好的同学,到了社会上不一定就最成功;在一个单位里表现一般的人,换个地方说不定就能大放异彩。
这不就是一种“拉平”和“不平”的转换嘛。
溶剂的拉平效应虽然听起来有点专业,但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啊。
它告诉我们,世界是复杂多变的,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
所以啊,大家可别小瞧了这溶剂的拉平效应,它里面的学问大着呢!咱可得好好琢磨琢磨,说不定能从中学到不少生活的智慧呢。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以后再看到溶剂和化学反应,可别忘了想想这神奇的拉平效应哦!。
第四、五章分析化学答案解析
第四章 滴定分析概论1. 当加入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按反应式的化学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时,反应即达到了化学计量点。
滴定度是指每毫升滴定剂相当于待测物质的克数,用T T/A 表示;每毫升滴定剂中所含溶质的克数表示的滴定度用T M 表示。
先用适当的试剂与待测物质反应,使之置换出一种能被定量滴定。
2. 用来直接配置标准溶液的物质即称为基准物质。
基准物质应具备的条件:1) 物质具有足够的纯度,即杂质含量小于滴定分析所允许的误差限度;2) 物质的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符合;3) 物质的性质稳定,加热干燥时不分解,称量时不吸湿,不吸收CO 2,不被空气氧化;4) 物质最好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以减少称量误差。
5. 计算下列各物质的量浓度。
(1)用0.630g 的H 2C 2O 4· 2H 2O 配制成100.0ml 的溶液;(2)用98.0mg 的H2SO4配成20.0ml 的溶液;(3)用3.00g 的NaOH 配制成0.100L 溶液;(4)用69.0 g 的BaCl2配制成2.00L 溶液(2) L mol /04997.0100.2008.98100.9833=⨯⨯--(3) L mol /7500.0100.000.4000.3= (4) L mol /1657.000.223.2080.69=4. 已知浓盐酸的相对浓度为1.19,其中含HCl 为37%,求其浓度为多少?如欲配制1L 0.1mol/L 的HCl 溶液,应取这种浓盐酸多少毫升? L mol /08.12146.36%37100019.1=⨯⨯ v 08.121.01=⨯ ml v 28.8=9. 现有0.0968mol/L HCl 溶液1000ml, 欲配成0.1000mol/L HCl 溶液2000ml,需加入盐酸溶液多少毫升?20001000.008.1210000968.0⨯=+⨯v ml v 60.8=10. 用20.00ml KMnO 4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重量的KHC 2O 4· 2H 2O ,同样重量的KHC 2O 4· 2H 2O 能被0.1000mol/L NaOH 溶液22.10ml 中和,试求KMnO 4溶液的浓度。
拉平效应与区分效应
区分效应与拉平效应讲稿布朗斯特酸碱理论认为:给出质子的酸(给予体),接受质子的是碱(接受体)。
那么,如何比较酸碱的强弱呢,当然是给出质子能力强的酸是强酸,接受质子能力强的是强碱。
这个与阿伦尼乌斯的电离理论有类似的地方,也有区别的地方,阿伦尼乌斯电离理论认为,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是酸,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的是碱,相应的,电离出氢离子多的是强酸,电离出氢氧根多的是强碱。
我们说质子酸碱理论,由于摆脱了电离的这个束缚,使得酸碱的概念扩大了,当然在比较质子酸碱的强弱时,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
首先在电离理论中,酸碱的强弱只需考虑电离出多少就可以了,不用考虑电离出来的这些阳离子、阴离子去了哪里,或是处于什么状态;而质子理论中,我们前面讲过,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的转移,从质子酸转移到质子碱,这里由于是转移,有给予体和接受体,两者不能独立存在。
所以我们在比较酸碱的强弱时,我们就必须考虑两方面,一是质子酸(给予体)的给出能力,二是质子碱(接受体)的接受能力,两者都会影响到其酸或碱的强弱。
举个例子:一个质子酸在某个溶剂中是强酸,他的质子给出能力强(当然溶剂的碱性也比较强,能接受得了),但换了一个溶剂是个弱碱,什么是弱碱?接受质子能力差的碱,这样,这个曾经是很强的酸在这里也表现不出强酸的特征来,因为溶剂的弱碱性导致了我们的所谓的强酸给不出多少质子,表现为给出质子能力差,而沦落为弱酸。
这个实例很好举,比如HCl 在水中,他是完全解离的,由于水的接受质子能力较强,这里是强酸对强“碱”,如果HCl 放在冰醋酸中,由于冰醋酸的碱性要弱于水,接受质子能力稍碱,故而影响了HCl 的酸性(即他的质子给出能力),HCl 在冰醋酸的环境中表现为部分解离。
当几种强酸共同存在于水中时(例如:HCl,H 2SO 4,HClO 4,HNO 3),由于水的碱性“强”,接受质子能力强,所以他们都表现为完全解离,即所以的质子都转移给了水,这时他们的酸性都是一样的,这就是水对他们的拉平效应。
质子溶剂的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
2002年4月第19卷第2期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Ibj血培趾dResearchJol盯nald}Iul)ei础legedEduc撕mApr.2002Vd.19№.2质子溶剂的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黄元乔(湖北教育学院化学系,湖北武汉430060)摘要:不同物质的酸碱强度在同一溶剂中可能被拉平或区分,区分程度的大小与多种因素有关。
关键词:溶剂;拉平效应;区分效应中图分类号:0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687(2002)02—0035一03在质子酸碱体系中,一种物质是酸还是碱及其酸碱强度取决于与之反应的物质的酸碱性。
酸和碱的强度通常可利用酸与参考碱之间的质子传递平衡进行定量比较:‰月B+B参考#—2—B参考+B显然,溶质的固有酸碱性具有相对性,它随溶剂的不同而不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显示出不同的酸碱性质与质子溶剂的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有关。
1.定义当一种酸溶于任一溶剂中时,酸中的质子完全转移给溶剂分子,这种现象被称为拉平。
当不同的酸在同一溶剂中都被拉平时,它仍在该溶剂中所表现的酸性强度是相同的。
即原有的酸性强度差别因溶剂无法区分而被拉平,这种效应称为溶剂的拉平效应。
例如强酸嘲,H2SD4,脚防,聊叼3,等在水中时,几乎全部的H+离子与H20形成H30+离子使溶液显示相同酸性。
臌+H2D一风0++X一(X一=∞4一,№i,既一等)强碱如№GIH,K()H,勘(GlH)2等在水中几乎全部给出∞一离子使溶液显示相同碱性。
懈掰+H20一M·H20+G归一(M+=№+,K+等)但是,如果在酸性较强的溶剂中,以上酸的离解倾向会受到抑制,从而使它们的酸性强度有可能被区别。
如将上述强酸配成醋酸溶液,其摩尔电导的测定结果表明,几种酸之间的强度差别非明显,离解常数之比为:舢3:HjS04:捌弦:Ha04=1:30:160:400电导曲线与典型弱电解质电导曲线一样,具有摩尔电导随浓度降低而增大,且在某一稀释范围内变化尤为明显的弱电解质特征。
络合滴定中的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
作者: 朱贵云;杨景和;司志坤
作者机构: 山东大学
出版物刊名: 中国大学教学
页码: 39-40页
主题词: 区分效应;拉平效应;滴定剂;氢氧化四丁基铵;电位滴定法;络合滴定;酸碱滴定;四丁基;等当点;终点误差
摘要: 在分析化学的酸碱滴定中,溶剂的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般可以利用溶剂的拉平效应测定不同强度酸(或碱)的总量;利用溶剂的区分效应可以使原来不能分步滴定的体系变成能够分步滴定的体系。
如在甲基异丁酮中,用氢氧化四丁基铵的异丙醇溶液作滴定剂,可用电位滴定法分别滴定 HClO4和 H2SO4。
拉平效应与区分效应的认识理解
拉平效应与区分效应的认识理解我们知道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那么非金属性Cl>S那么高氯酸强于硫酸怎么理解?他们不都是强酸吗?怎么比较其酸性呢?这与水的拉平效应有关系,那么什么是拉平效应呢?我们知道酸电离后形成水合离子,由于水的孤电子对有非常强的结合H+的能力(或者说水的碱性很强),所以在水分子的帮助下使得二者完全电离了,这种效应就叫水的拉平效应。
打个比方就像路虎奔跑能力大于桑塔纳2000,但二者跑高速时由于限速120km/h,导致二者都跑120迈,那就看不出二者的“能力强弱”。
这就是说高速公路及限速政策,拉平了二者的奔跑能力。
若要区分二者的能力高低,需要换一个环境,比如到不限速的汽车拉力赛赛道上一较高低肯定是路虎奔跑能力高于桑塔纳2000。
所以要想区分两种强酸的电离程度(即酸性)高低,需要选择一个不存在拉平效应或拉平效应较小的溶剂(也就是与H+结合能力较弱的),比如冰醋酸,由于共轭导致醋酸中的羟基O上孤对电子云密度降低,其与H+结合能力弱于水,所以他的拉平效应低于水,因此在冰醋酸中酸性就是高氯酸大于硫酸。
那么冰醋酸对二者酸性这种影响就叫区分效应。
再举一例,比如我们都知道HCl酸性大于CH3COOH,是因为水的拉平能力不够,所以水对二者起的就是区分效应。
如何把二者拉平呢?得找一个溶剂能帮助二者电离,且没有区别。
比如我们选液氨做溶剂由于N电负性小于O,且H原子的供电子效应,所以液氨的孤电子对与H+结合能力更强,所以对二者电离的“助力”更强。
所以有了液氨助力,二者就可以完全电离了,也就是说在液氨中二者均为强酸了。
这就是液氨的拉平效应。
就像自行车与电动车,在高速上限速120km/h 对二者的奔跑能力起不到拉平作用而是产生区分效应。
那么我们换一个环境,比如到小区限行“10km/h ”的道路上,那么二者的奔跑能力就被拉平了。
下面列出的是醋酸中各种强酸的K a 值。
最后我们运用拉平效应可以分析一些问题。
举例说明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
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一、什么是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1.1 拉平效应拉平效应是指在某种条件下,个体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趋于平均水平的现象。
也就是说,拉平效应使得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再明显,更加趋同。
这种效应可在各种领域中观察到,如社会、心理和经济等方面。
1.2 区分效应区分效应则相反,它是指在某种条件下,个体之间的差异逐渐增大,趋于分化的现象。
也就是说,区分效应使得个体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趋于分散。
这种效应同样在各个领域中都经常出现,对于个体的差异性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的影响因素2.1 外部因素的影响外部环境是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比如,在一个资源匮乏的环境中,个体之间的竞争会非常激烈,这就会促使个体之间的差异趋于拉平。
而在一个资源丰富的环境中,个体之间的竞争减少,个体差异会更加明显。
2.2 内部因素的影响个体自身的特点也会对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产生影响。
比如,个体的智力水平、能力、兴趣爱好等都会对个体之间的差异产生影响。
同时,个体的社会地位、教育背景等也可能影响个体之间的差异。
三、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在不同领域的应用3.1 拉平效应拉平效应在教育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政府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如给予经济补助、提供教育设施等,来拉平教育资源的分配,使得学生之间的差距减小。
另外,在企业中推行薪资并轨政策,也是为了拉平员工之间的收入差异。
3.2 区分效应区分效应在市场营销领域有重要的应用。
比如,在产品定位中,企业会根据不同的消费者需求,推出不同的产品线,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这种区分策略可以使企业在市场上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另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也会根据员工的能力和表现进行区分化的激励,以激发员工积极性。
四、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的影响机制4.1 拉平效应的机制拉平效应产生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解释。
一方面是社会交往的影响,个体在社会交往中相互影响、相互学习,从而减小个体之间的差距。
均化效应和区分效应(与“溶剂”有关文档共7张)
HAc + NH3
NH4+ + Ac-
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基本原理
HClO4 + H2O
H3O+ + ClO4-
区分效应和均化效应与溶质和溶剂的酸碱相对强度有关溶剂的酸、碱性相对溶质的酸、碱性越强,其区分效应就越强溶剂的酸、碱性相
对溶质的酸、碱性越弱,其均化效应就越强.
H2SO4 + H2O
H3O+ + SO42-
强度相近
HNO3 + H2O
H3O+ + NO3-
注:在稀的水溶液中,四种酸的强度几乎相等四种酸在水中全部解离,碱性较强 的H2O可全部接受其质子,定量生成H3O+ ,更强的酸在水溶液中都被均化到
H3O+水平。
2
第2页,共7页。
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基本原理
分析化学 均化效应和区分效应
➢ 均化效应:能将酸或碱的强度调至溶剂合质子(或溶剂阴
H2O为HCl和HAc的 区分性溶剂
溶剂中唯一存在的最强碱是溶剂合阴离子——S -或OH-
碱性溶剂是溶质碱的区分性溶剂,是溶质酸的均化性溶剂
碱性溶剂是溶例质碱:的H区分C性l +溶剂N,H是3溶质酸的均化N性H溶4剂+ + Cl-Biblioteka HAc + NH3
NH4+ + Ac-
NH3为HCL和HAc的 均化性溶剂
因为,HAc碱性<H2O,无法全部接受四种酸离解出的质子生成H2Ac+,表现出酸性差别。
①均化效应(拉平效应)
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基本原理
利用均化效应——测混合酸(碱)的总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剂的拉平效应与区分效应
溶剂是化学反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影响反应的速率、选择性和产物的性质等。
在溶液中,溶剂分子与反应物或产物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可以分为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
一、拉平效应
拉平效应是指溶剂分子对反应物或产物分子的空间取向进行调整,使得它们更容易相互接触和反应。
这种效应通常发生在极性溶剂中,因为极性溶剂分子具有极性键和极性分子中心,可以与反应物或产物分子中的极性键或极性分子中心形成氢键、离子键或范德华力等相互作用。
例如,在水中,氨分子可以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使得氨分子的氢原子朝向水分子的氧原子,氨分子的氮原子朝向水分子的氢原子,从而使得氨分子的空间取向更加有序,更容易与其他反应物或产物分子发生反应。
二、区分效应
区分效应是指溶剂分子对反应物或产物分子的化学性质进行调整,使得它们在反应中表现出不同的活性和选择性。
这种效应通常发生在非极性溶剂中,因为非极性溶剂分子不具有极性键和极性分子中心,不能与反应物或产物分子形成氢键、离子键或范德华力等相互
作用。
例如,在苯中,苯酚和苯胺的活性和选择性有所不同。
苯酚可以与苯分子形成氢键,使得苯酚分子的羟基更容易被质子化,从而表现出更强的酸性。
而苯胺则不能与苯分子形成氢键,使得苯胺分子的氨基更容易被质子化,从而表现出更强的碱性。
溶剂的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是化学反应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它们可以影响反应的速率、选择性和产物的性质等。
因此,在进行化学反应时,需要考虑溶剂的选择和使用条件,以充分利用溶剂的作用,实现反应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