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常见18种病例及其临床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常见18种病例及其临床表现
一、临床表现
1、肩部疼痛,初起为阵发性,逐渐变为持续性,并逐渐加重。昼轻夜重,甚则痛不能眠,疼痛可向颈部及肘部扩散。
2、肩关节活动受限,病程越长受限越明显。特别是当肩关节外展运动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甚至梳头、洗脸、穿衣等动作都难以完成。
3、早期出现肩部肌肉的痉挛,日久则出现肩部肌肉的萎缩。
二、取穴及手法
1、取穴:中府、缺盆、极泉、肩髃、肩髎、肩内陵、肩贞、曲池、肩井、天宗。
2、手法:扌衮法、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拿法、掌揉法、搓法、扳法、抖法。
三、注意事项
1、注意局部保暖,防止受风受凉。
2、避免病侧上肢的过度疲劳。
3、初期病人要加强休息,减少肩关节活动。后期病人要开始自主活动锻炼,加强肩关节活动,用来减轻粘连程度,争取尽早恢复肩关节的正常活动功能。
颈椎病
一、临床表现
1、有慢性捞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相者,往往是慢性发病。
3、颈,肩部板硬,上肢麻木。
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模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肉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5、X线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片可见了椎间孔变小,CT及MRI对定位定性诊断有意义。
二、取穴及手法
1、取穴及部位:双侧颈项部及肩背部,常规风池,风府,肩井,肩中俞,肩外俞,天宗,膀胱经(上背部)。
2、手法:点按揉,拿揉,滚,弹拨,拔伸,摇板,擦法。
三、注意事项
1、患者应注意纠正不良习惯如低头工作太久,肩负、手提重物,卧看书报,电视,体位不正等。应加强功能锻炼——颈操。
2、御寒保暖,增强体质。
急性腰扭伤
一、临床表现
1、有腰部扭伤史,多见于青壮年。
2、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
3、腰肌和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脊柱生理弧度改变。
二、取穴及手法
1、取穴:腰阳关、肾俞、委中。
2、手法:滚、按、揉、擦、弹拨及腰部被动活动。
三、注意事项
1、卧硬板床,腰部制动3~5天。
2、阔皮带固定腰部。
3、局部保暖。
4、病情缓解后,逐步加强腰肌锻炼。
腰肌劳损
一、临床表现
1、腰部疼痛:长期反复发作的腰背部疼痛,呈钝性胀痛或酸痛不适,时轻时重,迁延难愈。劳累、阴雨天气、受风寒湿影响则症状加重。
2、腰部活动:腰部活动基本正常,一般无明显障碍,但有时有牵掣不适感。不耐久坐久站,不能胜任弯腰工作。弯腰稍久,便直腰困难。
3、急性发作时,诸症明显加重,可有明显的肌痉挛,甚至出现腰脊柱侧弯,下肢牵掣作痛等症状。
二、取穴及手法
1、取穴及部位:肾俞、腰阳关、大肠俞、八髎、秩边、委中、承山及腰臀部。
2、主要手法:按揉、点压、弹拨、擦、拍击、扳法等。
三、注意事项
1、患者在劳动中要注意尽可能变换姿势,纠正习惯性姿势不良。
2、晚上宜睡板床,白天可以宽皮带束腰。
3、患者还应加强腰肌锻炼,以增强腰肌力量,减少腰肌损伤。
4、
4、注意局部
腰椎间盘突出
一、临床表现
1、有腰部外伤史、慢性劳损或受寒凉湿史。
2、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3、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4、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肌力减弱。
5、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取穴及手法
1、部位及取穴:腰臀及下肢后外侧、腰阳关、大肠俞、环跳、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绝骨、丘墟
2、手法:滚、按、揉、扳、擦法等
三、注意事项
1、保暖,护腰,通便。
2、卧床休息,自重牵引,避免负重屈伸。
3、治疗期间,患者宜卧硬板床休息,并注意腰部保暖。
4、加强腰部肌肉功能锻炼。
膝骨性关炎
一、临床表现
1、发病缓慢,多见于中老年肥胖女性,往往有劳累史。
2、膝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其特点是初起疼痛为阵发性,后为持续性,劳累及夜间更甚,上下楼梯疼痛明显。
3、膝关节活动受限,甚则跛行。极少数患者可出现交锁现象或膝关节积液。
4、关节活动时可有弹响、磨擦音,部分患者关节肿胀,日久可见关节畸形。
二、取穴及手法
1、取穴:风市、梁丘、血海、犊鼻等穴,
2、手法:拿揉、点按、弹拨,摇、推法、搓法
三、注意事项
1、饮食护理,多吃含钙食物。
2、注意膝关节保暖。
3、适当进行功能锻炼,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
4、控制体重。
踝关节扭伤
一、临床表现
1、损伤后踝关节即出现疼痛,局部肿胀,皮下瘀斑,伴跛行。
2、局部压痛明显,若内翻损伤者,将足作内翻动作时,外踝前下方剧痛;若外翻扭伤者,将足作外翻动作时,内踝前下方剧痛。
3、X线检查未见骨折。
二、取穴及手法
1、取穴:足三里、太溪、昆仑、悬钟、解溪、太冲等。
2、手法:揉法、摩法、点按法、弹拨法。
三、注意事项
1、卧床休息,将下肢抬高,减少活动。
2.恢复期手法宜重,特别对于血肿机化产生粘连,踝关节功能受限者,应采用被动运动类手法以滑利关节,剥离粘连。
3.韧带完全断裂或合并骨折者,不宜采用推拿治疗。
4.对急性损伤在24~48小时内,局部出血肿痛甚者,局部不宜推拿
落枕
一、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颈项强痛,头部被迫于强制体位,颈部歪斜,头歪向患侧,不能作点头、仰头、转头活动,转头时常与上身同时转动,以腰部代偿颈部的旋转活动,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