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2023年《346体育综合》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
202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体育综合大纲
十二、课外体育活动
1.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2.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组织形式及实施
十三、学校课余体育训练
1.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目标、特点
2.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
3.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计划的制定
4.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内容的安排
十四、学校课余体育竞赛
1.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
2.课余体育竞赛的常见组织形式
202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346
考试科目名称:体育综合
一、考试要求
体育综合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运动训练学》,一部分是《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考察考生对运动训练目的、任务、原理和原则,训练的基本内容、方法,训练过程结构、组织,控制和计划的安排,以及对运动员和教练员要求和运动队的组织与管理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能够比较熟练运用科学的训练原理解决运动训练中遇到的问题,了解考生实际运用各种训练方法的操作能力,并能按照训练计划制定的基本要求,独立完成各种类型训练计划的制定。
4.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本质、实施过程及应注意的问题
六、体育教学的特点、目标与内容
1.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
2.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程序、基本要求、基本要素及应注意的问题
3.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
4.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及过程
七、体育教学方法与组织
1.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2.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
3.现代体育教学方法
4.体育课组织管理的基本要求及应注意的问题
八、体育教学设计
1.体育教学设计的原则
2.体育教学设计的过程及要素
3.体育教学计划各层级的设计方法与步骤及设计要求
九、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与教学评价
杭州师范考试试卷体育综合
考生答题须知1.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
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考试科目代码:346考试科目名称:体育综合说明: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周期安排原则的理论依据不包括()。
A.物质运动周期性的普遍规律B.人体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C.人体生物特点D.适宜比赛条件出现的周期性特征2.等动力量训练法是在指动作速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肌肉始终能发挥出()的训练方法。
A.最大力量B.较小力量C.持续力量D.较大力量3.训练课的结构一般包括()。
A.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B.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C.准备部分、主干部分和结束部分D.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休整部分4.学校体育管理体制是学校体育管理的()等方面体系和制度的总称,是实现学校体育总目标的组织保证。
A.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发展规划B.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C.管理方法、管理内容、管理手段D.监督、协调、指导、控制、反馈5.一味强调体育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把学生当成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工具人”和传承运动文化“载体人”的做法,忽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对学生()的一种压抑。
A.锻炼的有效性、有序性B.积极性、创造性C.知识性、实用性D.科学性、层次性6.骨骼肌细胞收缩和舒张最基本的功能单位是()。
A.线粒体B.肌小节C.细胞核D.细胞膜7.胰高血糖素由胰岛的()细胞分泌。
A.αB.βC.γD.θ8.乳酸阈(也称为无氧阈)是指人体在递增运动强度运动时,由()的临界点。
346体育综合考试大纲
346体育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使考生正确认识运动训练、学校体育教育和运动生理学在教育、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体育教师应该具有的政治、业务素质,树立正确的学校体育观、体育训练观和体育专业思想。
二、考试要求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和运动生理学三门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掌握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和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够将其运用到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能够独立分析解决学校体育中教学、训练、管理、研究等相关领域问题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体育教学改革动态,能够不断的提升体育专业能力。
三、考试内容第一篇运动训练学一、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1.竞技体育释义2.竞技体育的基本构成要素3.竞技体育的特点与社会价值4.运动训练释义5.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6.运动训练学释义7.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8.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任务9.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二、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1.运动成绩释义2.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3.竞技能力释义4.竞技能力的构成及构成因素间关系5.状态诊断与目标建立的重要意义6.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完整体系三、项群训练理论1.项群的基本分类形式2.项群训练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3.不同项群在技战术应用上的基本特征四、运动训练原则1.训练规律与训练原则的概念2.竞技需要原则概念、理论依据、训练学要点3.有效控制原则概念、理论依据、训练学要点4.周期安排原则概念、理论依据、训练学要点5.适宜负荷原则概念、理论依据、训练学要点6.适时恢复训练原则释义、科学基础、训练学要点五、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1.运动训练方法概述2.运动训练方法体系3.运动训练手段概述4.运动训练手段体系5.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持续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比赛训练法6.运动训练常用手段六、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1.体能训练释义2.运动员体能的构成3.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4.力量素质释义5.最大力量的训练6.快速力量的训练7.相对力量的训练8.力量耐力的训练9.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10.速度素质释义11.反应速度的评定与训练12.动作速度的评定与训练13.位移速度的评定与训练14.速度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15.耐力素质释义16.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的评定与训练17.耐力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七、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1.运动技术释义2.动作要素与技术结构3.技术训练常用的方法4.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5.运动技术的基本特征及其训练八、运动员的战术能力及其训练1.竞技战术的定义2.竞技战术的构成3.运动员的战术能力4.战术训练的基本方法5.战术方案的基本内容6.制订战术方案的注意事项7.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8.战术创新的内涵与战术创新的方法九、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1.运动员心理能力释义2.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类型3.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4.几种心理现象及其克服方法5.运动智能释义及构成6.运动智能训练的基本方法十、运动训练计划1.运动训练计划释义2.制定运动训练计划的意义3.运动训练计划分类4.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释义5.制定多年训练计划的必要性6.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划分与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训练内容和负荷特点7.运动训练计划的变更8.年度训练中的周期安排9.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模式10.赛前中短期集训的基本实施11.周训练计划的基本分类12.不同周训练计划类型的主要任务、训练内容和负荷特点13.课训练计划包括的内容14.训练课的种类15.不同类型训练课的特点16.不同任务训练课的要求17.训练课的结构18.训练课的负荷量度19.结合运动项目制订课训练计划第二篇学校体育学一、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一)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体育的教育化1.现代体育思想的形成与体育的教育化2.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和科学化3.20世纪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二)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西方体育和体育教育思想的早期传播2.自然体育学说的传人及其影响3.凯洛夫教育理论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三) 20世纪后期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趋势1.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2.终生教育与学校体育的新发展3.新世纪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二、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1.认识学生的身体发展2.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3.学校体育中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二)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1.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2.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3.在学校体育中提高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基本要求(三)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1.认识社会适应及社会适应能力2.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3.学校体育中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训的基本要求三、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一)学校体育的结构1.运动教育2.健康教育3.教育活动和家庭中的体育(二)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与功能1.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本质2.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的结构(三)学校体育目标的制定1.制定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几个因素2.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四种取向3.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要求(四)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1.我国学校体育目的2.学校体育目标(五)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1.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2.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四、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与编制(一)体育课程的特点1.课程的含义2.体育课程的概念与特点(二)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1.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基础2.体育课程的心理学基础3.体育课程的社会学基础4.体育课程的教育学基础(三)体育课程的编制了解体育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五、体育课程的实施1.体育课程实施的概念与本质2.体育课程实施的取向与策略及过程3.体育课程如何实施六、体育教学1.体育教学的本质与特征2.体育教学的目标与制定3.体育教学的内容4.体育教学的方法5.体育教学组织管理6.体育教学设计7.体育学习评价七、体育课程学习与指导1.体育课程学习的特征、过程与特点2.体育学习策略的含义、构成与特点3.体育学习策略应注意的问题与指导策略八、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体育课程资源的性质与分类2.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九、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1.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性质与特点2.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3.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策略十、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与实施1.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与特点2.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3.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策略十一、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与实施1. 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与特点2. 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与实施十二、理想的体育教师1. 理想的体育教师的素质要求2.体育教师课堂管理的内容及其过程3.理想体育教师的标准和原则十三、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与终身学习1.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学习的内容与特点2.体育教育专业的实习与见习3.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4.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第三篇运动生理学一、绪论1.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2. 体育专业的学生学习运动生理学的意义3. 运动生理学与运动人体科学的其它学科的关系二、骨骼肌的机能1. 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2.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 RP )、动作电位( AP )产生的机制3. 神经肌肉接点的结构和兴奋传递的过程4. 肌细胞兴奋到肌肉收缩的全过程三、循环1. 运动训练时,循环机能的主要变化。
杭州师范大学2023年《353 卫生综合》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
2023年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353 卫生综合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流行病学25%,卫生统计学25%,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20%,营养与食品卫生10%,卫生毒理学10%,卫生事业管理10%(四)试卷题型结构选择,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二、考查目标测试考生对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各科知识的综合理解能力,重点是考查学生应用所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1. 预防医学概念及三级预防策略。
2. 流行病学概论;流行病学资料的来源与疾病分布;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偏倚控制及病因推断;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公共卫生监测与疾病爆发调查;临床决策分析。
3. 卫生统计学基本概念;定量资料统计描述的主要指标、计算方法;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常用概率分布;参数估计基础;假设检验基础;方差分析基础;2检验;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两变量关联性分析;简单线性回归;多重线性回归与相关;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寿命表;logistic回归分析;生存分析。
4. 环境有害因素及其来源;环境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危害;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环境有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职业卫生服务;职业人群健康监护;职业病管理。
5. 营养学基础;公共营养;营养与疾病;食品安全概述;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理;急性化学中毒的应急处理;电离辐射损伤的应急处理。
6. 卫生系统与卫生组织机构;公共卫生体系;医疗保健体系;医院安全管理;医院常见的有害因素;医院安全防范措施;全球卫生保健策略与我国卫生改革。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1.预防医学(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傅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2.卫生统计学(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李晓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
346体育综合考试大纲 Shandong University.pdf
346体育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使考生正确认识运动训练、学校体育教育和运动生理学在教育、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体育教师应该具有的政治、业务素质,树立正确的学校体育观、体育训练观和体育专业思想。
二、考试要求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和运动生理学三门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掌握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和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够将其运用到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能够独立分析解决学校体育中教学、训练、管理、研究等相关领域问题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体育教学改革动态,能够不断的提升体育专业能力。
三、考试内容第一篇运动训练学一、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1.竞技体育释义2.竞技体育的基本构成要素3.竞技体育的特点与社会价值4.运动训练释义5.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6.运动训练学释义7.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8.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任务9.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二、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1.运动成绩释义2.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3.竞技能力释义4.竞技能力的构成及构成因素间关系5.状态诊断与目标建立的重要意义6.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完整体系三、项群训练理论1.项群的基本分类形式2.项群训练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3.不同项群在技战术应用上的基本特征四、运动训练原则1.训练规律与训练原则的概念2.竞技需要原则概念、理论依据、训练学要点3.有效控制原则概念、理论依据、训练学要点4.周期安排原则概念、理论依据、训练学要点5.适宜负荷原则概念、理论依据、训练学要点6.适时恢复训练原则释义、科学基础、训练学要点五、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1.运动训练方法概述2.运动训练方法体系3.运动训练手段概述4.运动训练手段体系5.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持续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比赛训练法6.运动训练常用手段六、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1.体能训练释义2.运动员体能的构成3.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4.力量素质释义5.最大力量的训练6.快速力量的训练7.相对力量的训练8.力量耐力的训练9.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10.速度素质释义11.反应速度的评定与训练12.动作速度的评定与训练13.位移速度的评定与训练14.速度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15.耐力素质释义16.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的评定与训练17.耐力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七、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1.运动技术释义2.动作要素与技术结构3.技术训练常用的方法4.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5.运动技术的基本特征及其训练八、运动员的战术能力及其训练1.竞技战术的定义2.竞技战术的构成3.运动员的战术能力4.战术训练的基本方法5.战术方案的基本内容6.制订战术方案的注意事项7.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8.战术创新的内涵与战术创新的方法九、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1.运动员心理能力释义2.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类型3.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4.几种心理现象及其克服方法5.运动智能释义及构成6.运动智能训练的基本方法十、运动训练计划1.运动训练计划释义2.制定运动训练计划的意义3.运动训练计划分类4.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释义5.制定多年训练计划的必要性6.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划分与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训练内容和负荷特点7.运动训练计划的变更8.年度训练中的周期安排9.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模式10.赛前中短期集训的基本实施11.周训练计划的基本分类12.不同周训练计划类型的主要任务、训练内容和负荷特点13.课训练计划包括的内容14.训练课的种类15.不同类型训练课的特点16.不同任务训练课的要求17.训练课的结构18.训练课的负荷量度19.结合运动项目制订课训练计划第二篇学校体育学一、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一)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体育的教育化1.现代体育思想的形成与体育的教育化2.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和科学化3.20世纪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二)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西方体育和体育教育思想的早期传播2.自然体育学说的传人及其影响3.凯洛夫教育理论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三) 20世纪后期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趋势1.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2.终生教育与学校体育的新发展3.新世纪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二、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1.认识学生的身体发展2.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3.学校体育中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二)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1.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2.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3.在学校体育中提高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基本要求(三)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1.认识社会适应及社会适应能力2.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3.学校体育中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训的基本要求三、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一)学校体育的结构1.运动教育2.健康教育3.教育活动和家庭中的体育(二)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与功能1.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本质2.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的结构(三)学校体育目标的制定1.制定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几个因素2.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四种取向3.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要求(四)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1.我国学校体育目的2.学校体育目标(五)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1.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2.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四、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与编制(一)体育课程的特点1.课程的含义2.体育课程的概念与特点(二)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1.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基础2.体育课程的心理学基础3.体育课程的社会学基础4.体育课程的教育学基础(三)体育课程的编制了解体育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五、体育课程的实施1.体育课程实施的概念与本质2.体育课程实施的取向与策略及过程3.体育课程如何实施六、体育教学1.体育教学的本质与特征2.体育教学的目标与制定3.体育教学的内容4.体育教学的方法5.体育教学组织管理6.体育教学设计7.体育学习评价七、体育课程学习与指导1.体育课程学习的特征、过程与特点2.体育学习策略的含义、构成与特点3.体育学习策略应注意的问题与指导策略八、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体育课程资源的性质与分类2.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九、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1.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性质与特点2.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3.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策略十、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与实施1.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与特点2.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3.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策略十一、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与实施1. 课余体育竞赛的意义与特点2. 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与实施十二、理想的体育教师1. 理想的体育教师的素质要求2.体育教师课堂管理的内容及其过程3.理想体育教师的标准和原则十三、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与终身学习1.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学习的内容与特点2.体育教育专业的实习与见习3.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4.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第三篇运动生理学一、绪论1.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2. 体育专业的学生学习运动生理学的意义3. 运动生理学与运动人体科学的其它学科的关系二、骨骼肌的机能1. 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2.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 RP )、动作电位( AP )产生的机制3. 神经肌肉接点的结构和兴奋传递的过程4. 肌细胞兴奋到肌肉收缩的全过程三、循环1. 运动训练时,循环机能的主要变化。
2022杭州师范大学346体育综合考研历年真题复习资料
2022杭州师范大学346体育综合考研历年真题复习资料《346体育综合考研复习全析》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本书依据参考书目:《运动训练学》(田麦久高教版)《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版)《学校体育学》(周登嵩)《学校体育学》(潘绍伟版)《运动生理学》(邓树勋版)《运动生理学》(王瑞元版)==2021-2022考研参考书目==1.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2.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周登嵩主编.学校体育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4.潘绍伟于可红主编.学校体育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王瑞元主编《运动生理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6.邓树勋等主编《运动生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王步标等主编《运动生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适用院系:体育学院:体育教学(专业学位)、运动训练(专业学位)、社会体育指导(专业学位)适用科目:346体育综合本书包括了以下几个部分内容:一、考试重难点(复习笔记):通过总结和梳理《运动训练学》(田麦久高教版)、《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版)、《学校体育学》(周登嵩)、《学校体育学》(潘绍伟版)、《运动生理学》(邓树勋版)、《运动生理学》(王瑞元版)教材各章节复习和考试的重难点,本文摘自鸿知杭师大考研网,浓缩精华内容,令考生对各章节内容考察情况一目了然,从而明确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
二、配套课后/经典习题详解:对《学校体育学》(周登嵩)、《运动训练学》(田麦久第二版)、《运动生理学》(邓树勋第二版)教材各章节习题进行了解答,并根据各章节的重难点补充了典型题。
通过做每一章节配套的课后习题,可以巩固各章节考察的知识点,加强理解与记忆。
三、名校考研真题详解:根据教材各章节复习和考试的重难点,精选相关的名校考研真题并进行解析。
346 体育综合 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综合》考试大纲体育专业硕士第一部分学校体育学一、试卷结构名词解释约20% 简答题约40% 论述题约40%二、考试内容1.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现代学校体育思想,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以及西方学校体育思想对我国的影响,新世纪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
2.学校体育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关系,学校体育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功能。
3.学校体育的基本结构,目标体系及内在关系,学校体育目标的制定与实现。
4.体育课程的概念与特点、学科基础,体育课程的编制,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
5.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取向、策略及过程,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
6.体育教学的本质与特征,体育教学目标与制定,体育教学内容、方法、组织管理、设计和体育学习评价。
7.体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与特点,体育学习策略的特点与构成,体育学习策略的指导。
8.体育课程资源的性质与分类,利用与开发。
9.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特点、组织形式、价值,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和实施。
10.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特点、组织形式和实施。
11.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意义、组织形式和实施。
12.理想体育教师的素质要求,体育教师的课堂管理,体育教师的工作和从事科学研究的相关理论。
13.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学习特点、内容和意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实践培养模式,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特征、意义和学习体系的构建。
参考书:《学校体育学》,潘绍伟、于可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第二版第二部分运动训练学一、试卷结构名词解释约20% 简答题约40% 论述题约40%二、考试内容1.竞技体育的形成、发展历程、构成和基本特点,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的关系。
2.项群理论的建立、内容及其科学意义;项群的划分,各项群的训练特征。
3.决定运动成绩的因素,竞技能力的概念及其构成因素,运动员状态诊断和训练目标建立的重要意义,运动员的能力结构模型。
4.运动训练的各项基本原则的内涵及应用。
346-体育综合
体育综合(346)考试大纲(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择优选拔性考试,考试大纲及书目仅供参考,考试内容及题型可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范围,主要考察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要求本科目考试包括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的基本内容,要求学生对体育学基本理论框架和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有全面的了解。
测试考生对体育专业所涉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分值本科目满分300分。
三、考试内容范围1、《运动训练学》:运动训练学导言;运动训练的辩证协同原则;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运动训练负荷及其设计与安排;运动训练过程与训练计划;教练员职责与教练行为。
2、《学校体育学》:学校体育发展与演变;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体育地位与目标、结构与功能;体育课程;体育教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与教学评价;学校课外体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体育教师。
3、《运动生理学》: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骨骼肌机能;肌肉收缩的原理和形式;血液的功能;循环机能;呼吸的原理和调节;物质和能量代谢;肾脏和内分泌技能;感觉和神经机能;运动技能形成原理;有氧、无氧工作能力;体能训练的生理学基础;特殊环境和运动能力;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与体育运动等。
四、参考书目(一)运动训练学1.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二)学校体育学1. 潘绍伟、于可红主编.学校体育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唐炎、刘昕主编.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三)运动生理学1.王瑞元主编.运动生理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6.(规划教材)2.邓树勋等主编.运动生理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规划教材)。
2023年体育硕士《346体育综合》考点手册
本书是体育硕士《346体育综合》的考点手册。
本书遵循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颁布的《体育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并综合参考了国内多所重点体育院校的《346体育综合考试大纲》,将本书分为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三大部分,并根据相关考研参考教材及名师课堂笔记对各部分的考点进行了归纳,提纲挈领,方便考生快速掌握备考重点。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是综合参考了国内多所重点体育院校的《346体育综合考试大纲》编写而成,因此带有通用性质,谨供考生参考。
目录第一部分运动训练学第1章运动训练学概述第2章运动训练的原则第3章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第4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第5章运动训练负荷及其设计与安排第6章运动训练过程与训练计划第7章教练员职责与教练行为第二部分学校体育学第1章学校体育学概述第2章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第3章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第4章体育课程第5章体育教学目标第6章体育教学过程与原则第7章体育教学方法第8章体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第9章体育教学评价第10章课余体育概述第11章课余体育锻炼第12章课余体育训练与学生体育竞赛第13章大学竞技体育第14章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与法规第15章体育教师第16章学校体育环境第三部分运动生理学第1章运动生理学概述第2章肌肉活动第3章能量代谢第4章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第5章内分泌调节第6章免疫与运动第7章血液与运动第8章呼吸与运动第9章血液循环与运动第10章消化、吸收与排泄第11章身体素质第12章运动与身体机能变化第13章运动技能的形成第14章年龄、性别与运动第15章肥胖、体重控制与运动处方第16章环境与运动百度:圣才学习网。
346体育综合考试大纲
346 体育综合
一 运动员心理能力概述 一 运动员心理能力释义 运动员心理能力的 要作用 三 运动员心理训 的类型 运动员心理能力训 的常用方法 一 意念训 法 诱导训 法 三 模拟训 法 三 几种心理 象及 克服方法 一 心理紧张的几种常用克服方法 使用表象 松法和自 暗示 松法的 键 三 心理胆怯的克服方法 四 情 消极的克服方法 五 情 激动的克服方法 四 运动智能概述 一 运动智能释义及构 运动员智能训 的 要作用 三 运动智能训 的 本方法 第九章 运动训 划 一 运动训 划概述 一 运动训 划释义 制定运动训 划的意义 三 运动训 划分类 多 训 划 一 全程性多 训 划释义 制定多 训 划的必要性 三 全程性多 训 划的划分 同阶段的主要任 和负荷特点 四 全程性多 训 划的 龄特征 五 全程性多 训 划的负荷特征 六 础训 阶段的多 训 划 七 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的多 训 划 八 竞技保持阶段的多 训 划 三 度训 划 一 度训 中的周期安排 大周期训 划的 本构 模式 四 周训 划 一 本训 周的 划和 赛前训 周的 划 三 比赛周的 划 四 恢复周的 划 五 课 划 一 训 课的种类 同类型训 课的特点 三 同任 训 课的要求
346 体育综合
第
第一章 学校体育概论 一、学校体育发展简况 一 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 国学校体育的产生 、学校体育 代社会
篇
学校体育学
发展 发展
一 学校体育 社区体育 学校体育 竞技体育 三 学校体育 素质教育 三、学校体育 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学校体育 学生体质发展 学校体育 学生心理发展 三 学校体育 学生社会适应 四、学校体育的结构、 能 一 学校体育的结构 学校体育的 能 三 学校体育的目标 第 章 体育课程 目标
346体育综合考试大纲
346体育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概述346体育综合考试是一种涵盖多种体育项目的考试,旨在评估考生对体育运动的综合了解和运动能力。
本考试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部分,共分为四大类考试内容:体育基础知识、体育技能、体育赛事和体育健康知识。
二、考试要求1.体育基础知识1)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基础知识。
2)体育器材和场地的基本知识。
了解各种体育器材的名称和功能,以及常见的体育场地的规格和要求。
3)常见运动损伤及预防。
了解各种运动损伤的类型、原因和处理方法,学习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4)运动中的能量供应。
了解人体能量供应机制,在不同运动强度下如何适应能量需求。
2.体育技能共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项目:1)足球:掌握基本足球技巧,包括传球、射门、抢断、带球等。
2)篮球:掌握基本篮球技巧,包括运球、传球、投篮、防守等。
3)排球:掌握基本排球技巧,包括发球、接发球、扣球、接应等。
4)乒乓球:掌握基本乒乓球技巧,包括正反手横拍、正反手直拍、发球、接发球等。
5)羽毛球:掌握基本羽毛球技巧,包括正反手搓球、正反手直拍、发球、接发球等。
6)田径:掌握至少一项田径运动的技能,如短跑、长跑、跳远、跳高、铅球等。
7)游泳:掌握基本游泳技能,包括自由泳、蝶泳、仰泳、蛙泳等。
3.体育赛事了解以下五个大类赛事以及相关知识:1)奥运会:了解奥运会历史、主办城市、项目设置及相关规则。
2)世界杯:了解世界杯足球赛历史、主办国、参赛国家及相关规则。
3)NBA:了解NBA篮球赛历史、球队及球员、比赛规则等。
4)中国体育:了解中国体育发展历程、突出成绩和优秀运动员、体育制度等。
5)电子竞技:了解电竞的概念、历史、游戏种类及相关规则。
4.体育健康知识了解以下内容:1)基本的体育锻炼原则和安全知识,如暖身、拉伸、适度运动等。
2)合理的饮食搭配和健康饮食的概念及重要性。
3)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患者及不同习惯群体的体育锻炼适宜性等。
三、考试形式1.理论知识考试堪比驾考科目一,考生需要学习并熟悉相关知识点,通过笔试来进行考核。
体育综合346考研大纲
体育综合346考研大纲体育综合346考研大纲:
一、总论
1.体育综合教育的新概念、基本理念与内容;
2.体育综合教学的目标与任务;
3.体育综合教学的特点、原则和原则;
4.体育综合教学的组成要素和结构;
5.体育综合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6.体育综合教材的框架编写。
二、体育综合教育的概念与基本原则
1.体育综合教育的概念及其流派;
2.以国家立法为基础的体育综合教育的基本原则;
3.以学校发展为目标的体育综合教育的基本原则;
4.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体育综合教育的基本原则;
5.社会发展现状下的体育综合教育的基本原则。
三、体育综合教学的内容
1.身体能力与健康发展;
2.体育技能的培养;
3.装备与场地的选择;
4.体育比赛与运动会;
5.社会体育活动的创设;
6.娱乐性体育活动的组织;
7.观赏性体育活动的组织;
8.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9.体育实践的评价。
四、体育综合教学的方法
1.以实践为主导的体育综合教学方法;
2.主体性教育的体育综合教学方法;
3.对比性教学的体育综合教学方法;
4.综合性教学的体育综合教学方法;
5.启发式教学的体育综合教学方法。
五、体育综合教材的编写
1.体育综合教材的取材原则与要求;
2.体育综合教材的内容设计原则;
3.体育综合教材的组织形式;
4.体育综合教材的编辑原则与要求;
5.体育综合教材的评价标准。
师范大学招考硕士研究生课程三四六试卷
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346
考试科目名称:体育综合
说明: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
第一部分运动训练学(90分)
一、简答题(共4题,共50分)
1、运动训练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0分)
2、何谓运动体能?运动体能训练的意义是什么?(15分)
3、基本训练周训练和赛前训练周训练的主要任务分别是什么?(10分)
4、试述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2题,共60分)
1、某教师进行初二的跨栏跑教学,单元为6课时。在教学开始阶段,教师按学生情况分成6个“异质”的学习小组,教师先用半节课的时间向学生讲解学习的过程,让各小组讨论一下本组的学习目标。在单元的前半部分,教师对全班进行跨栏的讲解和教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在单元的后半部分,各小组根据自己的目标和组内同学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自主练习,互相帮助,共同思考,教师在一旁进行观察,不时给予指点;在单元结束前,进行小组间的跨栏比赛,小组总结与发表自己的学习进步和感想,教师进行全面总结后结束。
请根据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的相关原理,分析这一单元教学过程的特点和要求。
2、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比赛活动,使学生通过更加生动、丰富的运动实践体验陶冶他们的性情,提高运动能力,提高运动参与兴趣的一类教学方法。请以篮球、网球或乒乓球教学为例,分析运用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中要遵循一些基本要求。
4、制定体育竞技比赛的战术方案时应注意什么?(15分)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2题,共40分)
1、联系实际论述运动训练中如何运用适时恢复原则?
2、联系实际论述在中小学生的耐力训练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体育综合(346)考试大纲
体育综合(346)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体育专业硕士学位入学考试体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三门体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体育专业所涉学科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理论分析、解决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指导等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运动训练学 100分学校体育学 100分运动生理学 10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简答题: 12小题,每小题10分,共120分分析论述题:6小题,每小题 20分,共120分三、考试内容(一)《运动训练学》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1、竞技体育概述2、运动训练概述(1)运动训练释义(2)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3、运动训练学概述第二章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1、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2、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3、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1)状态诊断与目标建立的重要意义(2)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完整体系第三章运动训练原则1、运动训练基本原则概述2、竞技需要原则3、有效控制原则4、周期安排原则5、适宜负荷原则6、区别对待原则7、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第四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1、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2、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1)重复训练法(2)间歇训练法(3)持续训练法(4)变换训练法(5)循环训练法(6)比赛训练法3、运动训练常用手段第五章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1、运动员体能训练概述2、力量素质及其训练3、速度素质及其训练4、耐力素质及其训练第六章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1、运动技术与运动员技术能力概述2、技术训练常用的方法3、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第七章运动员的战术能力及其训练1、竞技战术与运动员的战术能力2、战术训练方法3、战术方案的制订第八章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1、运动员心理能力概述2、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3、几种心理现象及其克服方法4、运动智能概述第九章运动训练计划1、运动训练计划概述2、多年训练计划3、年度训练计划(1)年度训练中的周期安排(2)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模式4、周训练计划(1)基本训练周的计划和组织(2)赛前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3)比赛周的计划与组织(4)恢复周的计划与组织5、课计划与组织(1)训练课的种类(2)不同类型训练课的特点(3)不同任务训练课的要求(4)训练课的结构(5)训练课的负荷量度第十章运动队伍管理1、运动队伍管理的主要任务与组织实施要求(1)运动队管理的主要任务(2)运动队管理工作中必须处理好的各种关系2、教练员与运动员(1)教练员(2)运动员(二)《学校体育学》第一章学校体育概论1、学校体育发展简况2、学校体育与现代社会3、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4、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第二章体育课程1、体育课程的含义2、体育课程的编制3、体育课程的实施4、体育课程的评价5、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改革趋势第三章体育教学1、体育教学的概念与特点2、体育教学构成要素3、体育教学目标4、体育教学过程5、体育教学方法6、体育教学计划7、体育教学实施第四章课余体育1、课余体育的地位和特点2、课余体育的功能与价值3、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和原则第五章学校体育管理1、学校体育管理体制2、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与原则3、学校体育管理的内容4、学校体育管理法律法规第六章体育教师1、体育教师的地位与作用2、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3、体育教师的条件与职责(三)《运动生理学》绪论1、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2、生命的基本特征3、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第一章骨骼肌机能1、肌肉收缩的原理2、肌肉收缩的形式3、骨骼肌不同收缩形式的比较4、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5、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及代谢特征6、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7、肌电的研究与应用第二章血液1、血液概述2、血液的功能3、渗透压和酸碱度4、运动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影响第三章循环机能1、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2、血管中的血压和血流3、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第四章呼吸1、呼吸运动与肺通气2、气体的交换3、氧气的血液运输与氧解离曲线的意义4、呼吸运动的调节5、运动时的合理呼吸第五章物质与能量代谢1、肌肉活动与物质能量代谢的相关概念2、糖代谢与运动能力3、脂肪代谢与运动4、蛋白质代谢与运动5、水的代谢6、人体运动的能量供应第六章肾脏机能1、运动性蛋白尿2、运动性血尿第七章内分泌机能1、激素及其生理作用2、几种主要激素的生物学作用3、兴奋剂及其危害第八章感觉与神经机能1、视觉器官2、听觉与位觉3、本体感觉4、肌肉运动的神经调控第九章运动技能1、运动技能的形成(条件反射学说)(1)运动技能的概念和分类(2)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3)体育教学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十章有氧、无氧工作能力1、能量代谢有关的几个概念2、有氧工作能力3、无氧工作能力第十一章身体素质1、身体素质概述2、力量素质3、速度素质4、耐力素质5、灵敏与柔韧素质第十二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1、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2、极点与第二次呼吸3、稳定工作状态4、运动性疲劳5、恢复过程第十三章特殊环境与运动能力1、高原环境与运动2、热环境与运动第十四章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1、安静状态下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2、定量负荷时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3、极量负荷时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4、运动结束后恢复效果的生理学评定第十五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与体育运动1、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与运动2、儿童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同等学力加试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体育专业硕士学位入学考试同等学力加试课目为:体育概论和运动心理学二门课程,要求考生掌握体育专业所涉学科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0年浙江师范大学初试科目考试大纲-346体育综合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346体育综合适用专业: 045200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答题纸一般由考点提供。
(三)试卷内容结构第一部分运动训练学100分第二部分学校体育学 100分第三部分运动生理学10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第一部分运动训练学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论述题:共1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第二部分学校体育学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简述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论述题:共1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第三部分运动生理学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论述题:共1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等三门体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体育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章运动训练学导言第二章运动训练的辩证协同原则第三章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上)第四章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下)第五章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第六章运动训练负荷及其设计与安排第七章运动训练过程与训练计划第八章教练员职责与教练行为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1.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版。
第二篇学校体育学第一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学校体育结构、功能与目标第三章体育课程第四章体育教学基本理论第五章体育课第六章体育教学实践技能第七章学校体育教学研究第八章阳光体育运动概述第九章课外体育活动第十章大课间体育活动第十一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第十二章学校运动训练第十三章学校运动竞赛第十四章学校体育管理第十五章体育教师第十六章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第十七章学校体育督导评估第十八章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第十九章学生体育学业评价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学校体育教程》刘海元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346体育综合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二)试卷内容结构
第一部分运动训练学100分
第二部分学校体育学 100分
第三部分运动生理学10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
2、单项选择题
3、简述题
4、论述题
*以上题型结构三部分相同
二、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等三门体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体育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部分运动训练学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竞技体育概述;运动训练概述;运动训练学概述)
第二章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
第三章运动训练原则(运动训练基本原则概述;竞技需要原则;有效控制原则;周期安排原则;适宜负荷原则;区别对待原则;适时恢复训练原则)
第四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运动训练常用手段)
第五章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运动员体能训练概述;力量素质及其训练;速度素质及其训练;耐力素质及其训练)
第六章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运动技术与运动员技术能力概述;技术训练常用的方法;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第七章运动员的战术能力及其训练(竞技战术与运动员的战术能力;战术训练方法;战术方案的制定)
第八章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运动员心理能力概述;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几种心理现象及其克服方法;运动智能概述)
第九章运动训练计划(运动训练计划概述;多年训练计划;年度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课计划与组织)
第十章运动队伍管理(运动队伍管理的主要任务与组织实施要求;教练员与运动员)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二部分学校体育学
第一章学校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发展简况;学校体育与现代社会;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第二章体育课程(体育课程的含义;体育课程的编制;体育课程的实施;体育课程的评价;
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改革趋势)
第三章体育教学(体育教学的概念与特点;体育教学构成要素;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计划;体育教学实施)
第四章课余体育(课余体育的地位和特点;课余体育的功能与价值;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和原则)
第五章学校体育管理(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与原则;学校体育管理的内容;学校体育管理法律法规)
第六章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地位与作用;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体育教师的条件与职责)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周登嵩主编.学校体育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潘绍伟于可红主编.学校体育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第三部分运动生理学
绪论(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生命活性的基本特征;机体内环境和稳态
;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
第一章骨骼肌活动及其机能(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骨骼肌的微细结构及其收缩原理;骨骼肌的生理学特性;骨骼肌的收缩形式;骨骼肌不同收缩形式的比较;骨骼肌收缩的力学特征;运动单位及其动员;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及代谢特征;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延迟性肌肉酸痛)
第二章血液(血液的组成与特性;血液的功能;血型;运动对血液成分的影响)
第三章血液循环与运动(心脏生理;血管生理;运动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第四章呼吸(呼吸运动与肺通气;气体的交换;氧气的血液运输与氧解离曲线的意义;呼吸运动的调节;运动时的合理呼吸)
第五章能量代谢(骨骼肌活动与能量代谢的相关概念;人体运动的能量供应)
第六章肾脏机能(运动性蛋白尿;运动性血尿)
第七章内分泌机能(激素及其生理作用;几种主要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第八章感觉与神经机能(视觉器官;听觉与位觉;本体感觉;肌肉运动的神经调控)
第九章运动技能的形成(运动技能的概念、分类及其形成的生理学机制;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体育教学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章有氧、无氧工作能力(无氧、有氧相关的几个概念;有氧工作能力;无氧工作能力)第十一章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概述;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平衡、灵敏与柔韧素质)
第十二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稳定工作状态;运动性疲劳;恢复过程)
第十三章特殊环境与运动能力(高原环境与运动;热环境与运动)
第十四章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安静状态下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定量负荷时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极量负荷时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运动结束后恢复效果的生理学评定)
第十五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与体育运动(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与运动;儿童少年的身体素质发展)
第十六章肥胖、体重控制和运动处方(身体成分概述;肥胖与体重控制;运动处方)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运动生理学,王瑞元、苏全生主编,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8年2月第一版。
2.运动生理学,邓树勋、王健、乔德才、郝选明主编,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