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企业环境应急预案
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 简本)
![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 简本)](https://img.taocdn.com/s3/m/52f7c37da45177232f60a2f4.png)
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简本)浙江省环境保护厅二○一二年十月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名词定义 (1)4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 (1)4.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2)4.2 基本情况调查 (3)4.3 环境敏感点潜在的危险性分析 (6)4.4 环境风险评价与应急能力评估 (6)4.5 应急预案编制 (7)4.6 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更新 (7)4.7 应急预案的实施 (8)5 简本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8)5.1 总则 (8)5.2 基本情况 (9)5.3环境危险源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9)5.4环境敏感点 (10)5.7 组织机构和职责 (11)5.8 预防与预警 (11)5.9 应急响应 (12)5.10 后期处置 (15)5.11 监督管理 (16)5.12 附则 (16)5.13 附件 (17)6 预案格式和要求 (18)1 范围本导则规定了浙江省生产经营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简本)编制的基本要求,使其能够根据法律、法规和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以及关于重大环境风险分析的信息,规定响应措施,并对实际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和紧急情况作出响应,以预防和减少伴随的环境影响。
所制定的简本应急预案应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实际边界、现场区域生产活动领域和所覆盖的时期,应考虑邻近单位周边设施(如工厂、道路、铁路等)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紧急情况带来环境风险的防范和响应措施。
本导则适用于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环境风险等级评估为一般的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见《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全本)》。
3 名词定义见《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全本)》。
4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为了确保简本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简本预案编制人员需要具备环保、安全、工程技术、环境恢复、组织管理、医疗急救等各方面的知识,因此,简本预案编制小组人员要由各方面的专业人员或专家组成,对简本的编制,须建立在生产经营单位对自身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的基础上。
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简本
![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简本](https://img.taocdn.com/s3/m/ec76ef2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b.png)
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简本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生态安全,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浙江省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本文将介绍企业版简本的编制导则,以帮助企业了解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
一、编制原则和要求1.依法依规编制应急预案编制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受影响人群、污染类型、污染程度、污染范围等因素区分应急等级,科学设置应急响应级别,明确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协调机制等。
2.实事求是应急预案编制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订应急措施,充分考虑受影响区域的特点、自然条件、环境特征等因素,确保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全员参与应急预案编制应全员参与,既要承担编制工作,也要参与评审、修订等环节,确保应急预案的严密和完备性。
二、编制流程1.组织编制企业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或应急指挥部)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明确编制流程、任务分工、时间节点等。
2.初步调查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小组进行初步评估,了解企业环境风险特征、污染物种类和产生途径等情况,形成应急情况分析报告。
3.应急预案编制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按照应急预案编制标准和要求,制定应急预案,包括应急响应步骤、组织机构、指挥系统、应急保障措施、应急物资及设备保障等。
4.征求意见和审批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将应急预案报经企业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或应急指挥部)审阅,征求意见并进行修改完善,最终通过审批。
5.组织宣传和教育企业应急管理部门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应急预案,并进行应急演练和应急培训,提高企业员工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能力。
6.应急预案修订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按照定期检查和评估制定周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更新,确保应急预案的及时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三、应急预案要素1.应急响应步骤根据不同等级和类型的突发环境事件,制定不同应急响应步骤,确保应急响应有序、及时、科学。
2.组织机构明确各级别应急组织机构,编制人员名单并制定职责分工,确保应急组织体系健全、工作有序。
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全本)
![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全本)](https://img.taocdn.com/s3/m/65d3999e76a20029bd642d9b.png)
附件1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全本)浙江省环境保护厅二○一五年九月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国家和浙江省有关应急预案的法规、标准、指导性文件以及国家和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的,是作为浙江省企业进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时使用的技术规范。
本规范在下列内容和章节有改变:——标准名称——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现场处置预案的主要内容——预案格式和要求本规范由浙江省环境执法稽查总队组织制订。
本规范起草单位: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本规范由浙江省环境保护厅2015年9月9日批准,2015年9月9日实施。
本规范由浙江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目录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2.1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 (1)2.2标准、技术规范 (3)3 术语和定义 (4)4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 (6)4.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7)4.2 基本情况调查 (7)4.3 环境风险等级评估 (8)4.4 应急资源调查 (8)4.5 环境风险辨识与应急能力评估 (8)4.6 应急预警级别与响应级别判定 (10)4.7 应急预案编制 (10)4.8 应急预案的评审和演练 (11)4.9应急预案的签署发布 (11)5 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11)5.1 总则 (11)5.2 基本情况 (12)5.3环境风险辨识 (12)5.4 应急能力建设 (14)5.5 组织机构和职责 (15)5.6 预防、预警及信息报告 (15)5.7 应急响应 (16)5.8 信息公开 (19)5.9 后期处置 (19)5.10 保障措施 (19)5.11 预案管理 (20)6 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20)6.1 环境风险辨识 (21)6.2 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1)6.3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6.4 应急处置措施 (21)7 现场处置预案的主要内容 (23)8 附件 (24)8.1规范化格式文本 (24)8.2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24)8.3环境应急联络表 (24)8.4有关协议或备忘录 (25)8.5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25)8.6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25)9 预案格式和要求 (25)9.1 封面 (25)9.2 责任表 (26)1 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全本的框架结构、编制原则、工作程序、编制内容和方法。
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简本)2015.9
![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简本)2015.9](https://img.taocdn.com/s3/m/b15034ac1a37f111f1855b54.png)
附件2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简本)浙江省环境保护厅二○一五年九月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 (1)4.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2)4.2 基本情况调查 (2)4.3 环境风险评估 (3)4.4 应急资源调查 (3)4.5 环境风险辨识与应急能力评估 (3)4.6 应急预警级别与响应级别判定 (5)4.7 应急预案编制 (6)4.8 应急预案的评审和演练 (6)4.9 应急预案的签署发布 (6)5 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6)5.1 总则 (6)5.2 基本情况 (7)5.3环境风险辨识 (7)5.4 应急能力建设 (9)5.5 组织机构和职责 (10)5.6 预防、预警及信息报告 (10)5.7 应急响应 (11)5.8 信息公开 (12)5.9 后期处置 (12)5.10 保障措施 (12)5.11 预案管理 (13)6 现场处置预案 (14)7 附件 (14)7.1规范化格式文本 (14)7.2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14)7.3环境应急联络表 (14)7.4有关协议或备忘录 (15)7.5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15)7.6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15)8 预案格式和要求 (15)8.1 封面 (15)8.2 责任表 (16)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简本编制的框架结构、编制原则、工作程序、编制内容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浙江省境内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简本的编制,国家和省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见“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全本)”。
3 术语和定义见“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全本)”。
4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企业委托专业咨询机构或自行组织预案编制小组按以下程序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图4-1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4.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简本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针对可能发生的事件类别和应急职责,结合企业部门职能分工抽调简本预案编制人员。
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f496dba87c1cfad6195fa7d8.png)
附件2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简本)浙江省环境保护厅二○一五年九月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 (1)4.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2)4.2 基本情况调查 (2)4.3 环境风险评估 (3)4.4 应急资源调查 (3)4.5 环境风险辨识与应急能力评估 (3)4.6 应急预警级别与响应级别判定 (5)4.7 应急预案编制 (5)4.8 应急预案的评审和演练 (6)4.9 应急预案的签署发布 (6)5 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6)5.1 总则 (6)5.2 基本情况 (7)5.3环境风险辨识 (7)5.4 应急能力建设 (8)5.5 组织机构和职责 (9)5.6 预防、预警及信息报告 (9)5.7 应急响应 (10)5.8 信息公开 (11)5.9 后期处置 (11)5.10 保障措施 (11)5.11 预案管理 (12)6 现场处置预案 (12)7 附件 (12)7.1规范化格式文本 (12)7.2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12)7.3环境应急联络表 (13)7.4有关协议或备忘录 (13)7.5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13)7.6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13)8 预案格式和要求 (13)8.1 封面 (13)8.2 责任表 (14)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简本编制的框架结构、编制原则、工作程序、编制内容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浙江省境内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简本的编制,国家和省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见“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全本)”。
3 术语和定义见“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全本)”。
4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企业委托专业咨询机构或自行组织预案编制小组按以下程序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图4-1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4.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简本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针对可能发生的事件类别和应急职责,结合企业部门职能分工抽调简本预案编制人员。
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1]
![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1]](https://img.taocdn.com/s3/m/19ed721914791711cd79170b.png)
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完善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夯实政府和部门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基础,根据《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及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环境应急预案,是指企业为了在应对各类事故、自然灾害时,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或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厂界外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第三条环保部门对以下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的指导和管理,适用本办法:(一)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排放企业,包括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企业;(二)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三)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四)尾矿库企业,包括湿式堆存工业废渣库、电厂灰渣库企业;(五)其他法律规定应当纳入适用范围的企业。
核与辐射环境应急预案的备案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浙江省环保厅于每年3月31日前明确本省本年度计划依法进行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的重点行业目录(指导性意见),各设区市环保部门结合本地实际,于每年4月30日前编制完成本地区本年度计划依法进行环境应急预案备案企业名录并报浙江省环保厅。
浙江省环保厅于每年5月15日前在其门户网站上公布本年度全省计划依法进行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的企业名录。
第五条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应当遵循规范准备、属地为主、统一备案、分级管理的原则。
第六条企业根据《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以及《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规定,确定自身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取较高级别。
第七条受理备案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受理部门)应当及时将备案的企业名单向社会公布。
浙江企业环境预案
![浙江企业环境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0522a3960590c69ec37642.png)
5
3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格式规范、内容完整
5
4
应急资源调查报告格式规范、内容完整
5
合计
100
注:
(1)得分栏以量化形式评分;
(2)总分小于70分,建议对预案进行重大修改;总分大于70分合格,建议对预案进行局部修改;总分大于90分优秀,建议通过预案;
(3)企业现场项目为全本评审内容,考核权重为一票否决。
5
四
应急响应
30
1
应急组织机构设置合理
4
2
应急职责分工明确
3
3
监测预警内容充实、具体
3
4
环境风险监控措施建议合理
3
5
应急响应流程完整、设置合理
3
6
应急措施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
6
7
应急保障措施充分
3
8
预案关联、衔接充分
2
9
预案管理措施明确、合理
3
五
其它
20
1
征求可能受影响居民和单位代表意见落实到位
5
2
5
2
数据可靠,内容属实
10
3
实用性、可操作性强
5
三
环境风险辨识与面
3
2
环境风险受体资料收集全面
3
3
环境风险单元归纳全面
4
4
环境风险辨识全面
5
5
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及响应级别判定合理
5
6
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建议全面合理
5
7
应急资源(队伍、装备、物资)调查统计、评估及下一步建设意见全面合理
评估小组对预案编制的具体意见
评估小组对预案编制的结论
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
![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45d59e2c8d376eeaeaa3182.png)
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完善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夯实政府和部门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基础,根据《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及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环境应急预案,是指企业为了在应对各类事故、自然灾害时,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或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厂界外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第三条环保部门对以下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的指导和管理,适用本办法:(一)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排放企业,包括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企业;(二)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三)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四)尾矿库企业,包括湿式堆存工业废渣库、电厂灰渣库企业;(五)其他法律规定应当纳入适用范围的企业。
核与辐射环境应急预案的备案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浙江省环保厅于每年3月31日前明确本省本年度计划依法进行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的重点行业目录(指导性意见),各设区市环保部门结合本地实际,于每年4月30日前编制完成本地区本年度计划依法进行环境应急预案备案企业名录并报浙江省环保厅。
浙江省环保厅于每年5月15日前在其门户网站上公布本年度全省计划依法进行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的企业名录。
第五条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应当遵循规范准备、属地为主、统一备案、分级管理的原则。
第六条企业根据《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以及《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规定,分别评估自身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取评估结果较高级别为自身风险等级。
第七条受理备案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受理部门)应当及时将备案的企业名单向社会公布。
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bd40c73aeefdc8d376ee3271.png)
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完善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增强环境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浙江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评估、发布、备案、实施、修订、宣教、培训和演练等活动。
第三条浙江省环保厅对全省企业事业单位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环保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企业事业单位环境应急预案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第四条企业事业单位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编制导则等规定;(二)符合本地区、本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实际;(三)建立在环境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相适应;(四)应急人员职责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五)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六)应急保障措施明确,并能满足本单位应急工作要求;(七)预案基本要素完整,附件信息正确;(八)与相关应急预案相衔接。
第五条生产、贮存、使用危险化学品或产生、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法律规定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编制环境应急预案。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在项目设计时就充分考虑环境应急设施的布局、建设需要,并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环境应急预案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前完成编制或修订,在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前完成评估与备案,需要进行试生产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要在项目试生产前完成评估与备案。
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cb442ac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6.png)
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措施(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事业单位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环境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夯实政府和部门编制环境应急预案的基础,依据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法》和《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和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规定。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环境应急预案,是指企业为了在应对各类事故、自然灾害时,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或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厂界外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环境保护部门对下列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的指导和管理:(一)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排放企业,包括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企业;(二)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3)生产、收集、储存、运输、利用和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四)尾矿库企业,包括湿式堆存工业废渣库、电厂灰渣库企业;(五)其他法律规定应当纳入适用范围的企业。
核与辐射环境应急预案的备案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应当在每年3月31日前,明确本省拟依法报送环境应急预案的重点行业目录(指导意见)。
各区、市环境保护部门应当结合当地实际,编制《依法拟报环境应急预案的企业名录》,并于每年4月30日前报浙江省环境保护厅。
浙江省环保厅于每年5月15日前在其门户网站上公布本年度全省计划依法进行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的企业名录。
第五条环境应急预案的备案管理遵循标准化编制、属地优先、统一备案、分级管理的原则。
第六条企业根据《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以及《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规定,确定自身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取较高级别。
第七条受理备案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受理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注册企业名单。
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简本
![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简本](https://img.taocdn.com/s3/m/73a1ab2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9.png)
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简本一、前言环境保护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应,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也是企业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
为满足法律法规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规范企业应急管理行为,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保障企业、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环境保护的要求,本导则编制出台。
二、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所有在浙江省境内的企业,包括外资企业、中资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类企业。
三、定义1.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导致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事件。
2. 应急预案:是指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环境安全而制定的应急处理措施和方案。
3. 应急响应级别:是指对于突发环境事件,以其危害程度、灾害对象、防御措施等方面作为依据,将其分级别进行紧急响应,策略决定和行动的一种决策参考。
4. 应急指挥部:是指在突发环境事件中,负责应急处理工作的机构,由企业内设机构或临时组织构成,统一指挥、调度、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5. 应急人员:是指依照应急预案规定从应急救援队伍中选派参加应急救援的人员。
四、应急预案编制要求(一)编制单位各企业应当根据本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制定符合本企业特点的应急预案,由企业的技术、安全、环保等部门共同编制,并报批企业领导。
(二)编制程序1. 应急预案编制考虑设想的一些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情况,必须是基于实际数据、合理分析和科学评估的结果。
2. 应急预案编制要注意突发环境事件的不确定性、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而不是应急预案的不完备性。
3. 应急预案编制需经过市级环保主管部门批准备案。
4. 应急预案制定前需进行专项演练和检验。
(三)编制内容1. 事件受理和报告程序:要求负责事件受理和报告流程的规定,包括内部和外部通报。
2. 应急响应级别:要求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危害程度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以便有针对性、有组织地进行应急处置。
浙江省企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浙江省企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5dacbd1d15abe23482f4d66.png)
《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浙环函〔2012〕449号
编制:王青义
音乐:兰色珊瑚(班得瑞轻音乐)
自动播放
《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为规范我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管理,增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科学性 、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根据《浙江省环境污染和 生态破坏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 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我厅制定了《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 们,请遵照执行。
第二十六条---上
•
• • • • 企业事业单位,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 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依据有关预案编制导则修订环 境应急预案。 环境应急预案每三年至少修订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企事业单位应及时进行修订: (一)本单位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发生重大变化的; (二)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职责发生调整的; (三)周围环境或者环境敏感点发生变化的;
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浙
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浙江省环境污染 和生态破坏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制定本办法。
第 二 条
•
本办法适用于企业事业 单位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 、评估、发布、备案、实 施、修订、宣教、培训和 演练等活动。
第十二条
• 评估小组应当重点评估环境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基本要 素的完整性、内容格式的规范性、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 以及与其他相关预案的衔接性等内容。具体应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一)项目基本情况是否清晰; (二)环境危险源识别和确定是否准确; (三)环境敏感点分析是否清晰、全面; (四)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评估是否科学、有效; (五)应急组织机构是否健全、职责是否明确; (六)预防与预警机制是否合理; (七)应急处置措施是否及时准确有效; (八)后期处置是否全面; (九)应急保障是否合理; (十)监督管理措施是否完善; (十一)主要附件是否齐备。
浙江省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编制说明
![浙江省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编制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bc8085e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e.png)
浙江省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编制说明附件6《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修订说明为贯彻落实环境保护部《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和《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办法》,我厅委托浙江省环科院修编完成了《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导则》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应急预案编制程序、编制类型和编制内容,切实规范了我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行为。
一、修订背景2012年,浙江省环保厅发布了《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浙环函〔2012〕449号)”。
为贯彻落实该办法精神,增强环境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受省环保厅委托,浙江省环科院负责起草了《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以下简称《原导则》),并于2012年11月由省环保厅正式发布。
2015年1月,环境保护部下发了《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浙江省环保厅也于7月相应修订实施了《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办法》(浙环函〔2015〕195号),对企业突发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备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围绕环境应急体系管理新的变化,浙江省环科院结合《原导则》施行期间各方反馈的意见与建议,在其基础上修订完善形成《导则》。
6月,我厅将《导则》下发全省环境监察系统征求意见,并召集部分设区市环境监察机构及专业技术机构代表举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座谈会进行专题讨论。
8月,在吸收全省环境监察系统意见后再次将《导则》下发至全省环保系统征求意见。
在充分吸收各方意见后,我厅于8月中旬组织召开了专家评审会对其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意见,省环科院对《导则》进行了完善。
二、《导则》体例说明《导则》主要由《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全本)》(以下简称《全本》)、《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简本)》(以下简称《简本》)、《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表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应急处置表》)、《浙江省企业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技术规范》及《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考核表》组成,结合2015年4月发布的《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第二版)》,形成了一套有机的企业应急预案管理技术规范。
【免费下载】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1
![【免费下载】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1](https://img.taocdn.com/s3/m/7242e1e5b9f3f90f76c61b77.png)
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完善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夯实政府和部门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基础,根据《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及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环境应急预案,是指企业为了在应对各类事故、自然灾害时,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或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厂界外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第三条环保部门对以下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的指导和管理,适用本办法:(一)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排放企业,包括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企业;(二)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三)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四)尾矿库企业,包括湿式堆存工业废渣库、电厂灰渣库企业;(五)其他法律规定应当纳入适用范围的企业。
核与辐射环境应急预案的备案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浙江省环保厅于每年3月31日前明确本省本年度计划依法进行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的重点行业目录(指导性意见),各设区市环保部门结合本地实际,于每年4月30日前编制完成本地区本年度计划依法进行环境应急预案备案企业名录并报浙江省环保厅。
浙江省环保厅于每年5月15日前在其门户网站上公布本年度全省计划依法进行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的企业名录。
第五条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应当遵循规范准备、属地为主、统一备案、分级管理的原则。
第六条企业根据《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以及《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规定,确定自身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取较高级别。
第七条受理备案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受理部门)应当及时将备案的企业名单向社会公布。
企业环境保护突发应急预案
![企业环境保护突发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faf47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f.png)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企业环境安全,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员工、周边居民和环境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可能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场所、设施和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2. 突发生态破坏事件;3. 突发环境风险事件;4. 其他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是企业环境保护突发事件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应急物资的调配、事故现场处置、人员疏散等工作。
(2)环境监测组: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污染状况。
(3)信息联络组:负责与政府、相关部门、周边企业、媒体等保持联系,及时发布信息。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运输、储备及现场应急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初步判断(1)发现环境污染事件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迅速组织现场处置组、环境监测组等进行初步判断。
2. 启动应急预案(1)如初步判断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启动本预案。
(2)各工作组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开展应急响应工作。
3. 现场处置(1)现场处置组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扩散。
(2)环境监测组应持续监测污染状况,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4. 信息发布(1)信息联络组应密切关注事故进展,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周边企业、媒体等发布信息。
(2)在应急响应过程中,如发现环境污染事件可能对周边居民造成危害,应及时向居民通报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5. 应急结束(1)现场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监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应急指挥部可宣布应急结束。
(2)应急结束前,各工作组应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企业环境响应应急预案
![企业环境响应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04304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e.png)
一、总则为保障企业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预防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环境污染事故、生态破坏事件、事故性排放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企业主要负责人。
(2)副总指挥:企业分管安全生产、环保的领导。
(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专业人员。
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和监督本预案的执行。
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小组(1)组长:副总指挥。
(2)成员:环保、安全、生产、设备、行政、宣传等部门人员。
应急小组负责具体实施本预案,包括信息收集、应急响应、事故处理、恢复重建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预警(1)当企业发现或接到环境污染事故预警信息时,应立即启动本预案。
(2)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召开会议,分析事故原因,评估影响,确定应急响应级别。
2. 应急响应(1)应急小组应迅速开展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评估影响范围。
(2)根据事故情况,采取以下应急措施:①隔离事故区域,防止污染扩散;②启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应急物资供应;③组织人员撤离,确保人员安全;④进行环境监测,掌握污染情况;⑤开展应急处置,控制事故蔓延。
3. 事故处理(1)应急小组应迅速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2)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追责,追究其法律责任。
4. 恢复重建(1)应急小组应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秩序,确保企业正常运营。
(2)开展事故调查,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五、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企业应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防护用品、监测设备、应急车辆等。
2. 人员保障: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3. 技术保障:企业应加强与科研机构、环保部门的合作,提高事故应急处理技术。
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 简本)
![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 简本)](https://img.taocdn.com/s3/m/52f7c37da45177232f60a2f4.png)
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简本)浙江省环境保护厅二○一二年十月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名词定义 (1)4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 (1)4.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2)4.2 基本情况调查 (3)4.3 环境敏感点潜在的危险性分析 (6)4.4 环境风险评价与应急能力评估 (6)4.5 应急预案编制 (7)4.6 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更新 (7)4.7 应急预案的实施 (8)5 简本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8)5.1 总则 (8)5.2 基本情况 (9)5.3环境危险源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9)5.4环境敏感点 (10)5.7 组织机构和职责 (11)5.8 预防与预警 (11)5.9 应急响应 (12)5.10 后期处置 (15)5.11 监督管理 (16)5.12 附则 (16)5.13 附件 (17)6 预案格式和要求 (18)1 范围本导则规定了浙江省生产经营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简本)编制的基本要求,使其能够根据法律、法规和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以及关于重大环境风险分析的信息,规定响应措施,并对实际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和紧急情况作出响应,以预防和减少伴随的环境影响。
所制定的简本应急预案应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实际边界、现场区域生产活动领域和所覆盖的时期,应考虑邻近单位周边设施(如工厂、道路、铁路等)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紧急情况带来环境风险的防范和响应措施。
本导则适用于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环境风险等级评估为一般的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见《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全本)》。
3 名词定义见《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全本)》。
4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为了确保简本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简本预案编制人员需要具备环保、安全、工程技术、环境恢复、组织管理、医疗急救等各方面的知识,因此,简本预案编制小组人员要由各方面的专业人员或专家组成,对简本的编制,须建立在生产经营单位对自身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的基础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企业环境应急预案
1. 引言
企业环境应急预案是指企业为应对环境突发事件或事故而制定的应急管理措施和行动计划。
浙江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拥有大量的企业。
为了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安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和执行企业环境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2. 目的和范围
•目的: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突发事件和事故对企业和社会的损害;
•范围:适用于浙江省内所有企业,包括但不限于工厂、矿山、化工厂、发电厂等。
3. 应急编制基本要求
•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指定应急预案编写及执行人员;
•统一应急预案编写格式,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针对企业特点和潜在风险,制定详细的预案内容,包括应急程序、责任分工、人员培训、设备调配等;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评估,及时修订和完善预案内容。
4.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5. 应急预案内容
5.1 责任分工
•指定应急团队成员,明确各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设立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决策。
5.2 应急程序
•突发事件发生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确定事故等级及相关应对措施;
•共同商议应对措施,包括人员疏散、物资调配等;•协调相关部门和外部资源,提供支持和援助;
•在事故结束后进行事故调查和评估,提供改进建议。
5.3 监测与预警
•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定期检测企业周边环境;
•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监测数据收集和分析;
•建立环境预警机制,及时预警和报告异常情况;
•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制定。
5.4 应急培训与教育
•制定应急培训计划,确保员工具备应急处理能力;
•经常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
•加强对应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5.5 救援与物资保障
•确保拥有足够的救援力量和装备;
•建立与当地救援机构的紧密合作和沟通;
•建立物资储备制度,保障应急所需的物资供应。
6. 应急演练和评估
6.1 应急演练
•演练目的:检验和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演练方式:分级组织演练、模拟演练、实地演练等;•演练频率:至少每年组织一次演练。
6.2 应急评估
•演练后进行应急预案的评估,包括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
•评估结果用于优化和改进预案内容。
7. 应急预案修订与完善
•定期检查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实践和经验,不断完善和更新预案;
•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进展进行跟踪,及时进行修订。
8. 应急预案的执行与监督
•设立应急管理部门或委托专业机构负责预案的执行和监督;
•制定应急管理制度,确保预案的落实;
•定期开展内部和外部审核,评估应急管理工作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9. 总结
浙江省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将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企业应严格按照预案内容制定和执行,不断通过演练和评估优化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的能力和水平,确保企业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