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教案:古诗阅读与鉴赏-精准判断精析效果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教案:古诗阅读与鉴赏-精准判断精析效果

学案49赏析表达技巧(一)——精准判断,精析效果复习任务 1.熟悉古诗常用修辞手法,并注意辨析其易混手法。

2.掌握主要表现手法的特征与效果。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2 新高考Ⅱ卷《送别》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抒情手法①表达技巧过去在全国卷中是轮考点,而在2022年全国各卷中成为考查热点。

②就现有的考查题目看,其考法相对灵活:提问较宽泛,不聚焦于某一技巧(2016年高考卷除外),涉及技巧主要是抒情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手法与结构技巧,而且重在赏析其效果。

全国乙卷《白下驿饯唐少府》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2019 全国Ⅱ卷《投长沙裴侍郎》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景物描写作用2016 全国甲卷《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6分)结构技巧知识图要(说明:“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与“艺术技巧”“表现手法”“艺术特色”“艺术手法”等概念含义一致。

)活动一熟悉古诗常用修辞手法(一)熟悉古诗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主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描绘类(作用:生动形象):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描绘)了……内涵(形态)]、夸张(生动地突出了……特征)、比拟(生动传神地突出了……形象或抒发了作者……感情)、借代、通感。

(2)结构类(作用:和谐音韵、强调突出、充沛感情):排比、对偶、反复、顶真。

(3)语气类(作用:增强语气、强化感情、引发思考):设问、反问。

(4)语义类(作用:使语言简练、含蓄、风趣):双关、互文。

①双关。

谐音双关: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思”与“丝”谐音,“思方尽”表现思念之深、之极。

语义双关: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里的“清白”不仅指石灰的颜色,也暗指清白的品德。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表达技巧教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表达技巧教案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表达技巧一、表达技巧简介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难以穷尽。

概括起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在现代作品中,基本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

在古代诗歌中主要有描写、抒情两类。

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

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换个角度,有实写、虚写之说。

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直接抒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是直接抒情;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算是直接抒情。

而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却是间接抒情,它同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样,都是借景抒情。

2.运用表现手法的技巧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兴手法,如《孔雀东南飞》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象征手法,如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对比、烘托、反衬、托物言志、拟人化等等,不一而足。

例1: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诗的前两句写景,简直是一幅令人目迷神驰的风景画。

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一团团燃烧着的旺火,多么灿烂。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与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光的红艳,青与红相互斗丽。

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托而逾显其白;一个“欲”字,则以拟人化赋花朵以动态,使之摇曳而多姿。

看来诗人是运用了多种技巧来描写这幅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画。

然而诗人的旨意不在此,而在后面两句:“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今春”之景不可谓不美,但“看又过”包含着时光流逝,归期遥遥,远春景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高三一轮专题复习《古代诗文鉴赏》说课稿

高三一轮专题复习《古代诗文鉴赏》说课稿

高三一轮专题複习《古代诗文鉴赏》说课稿《古代诗文鉴赏》说课稿这次我参加比赛的课题是《古代诗文鉴赏》,下面我就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达标训练、教学反思几个方面说一下我的这堂课。

一、说教材(说学案)由于是一堂複习课,我的教材便是我的学案。

虽然我的学案只是一张纸,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我的学案实际上就是校编教材的一个缩影。

《古代诗文鉴赏》是我自己按照自己的设想,参照《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和我们老师出的有关诗歌阅读鉴赏的材料整理加工而成的。

在整理这个教材的时候,我注重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锻鍊。

一是让学生了解高考考试纲要和题型的相关变化,二是让学生从题目中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个题目会了,这个型别的题目也要会。

所以,我选用的是高考试题和经典的例题。

同时注意了这几首诗歌之间的搭配。

比如第一首诗歌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这是一首典型的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诗歌。

而第二首《鸟鸣涧》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一首诗。

第三首《墨梅》是一篇写物明志的诗歌,这首诗歌实际上是通过描写梅花来抒发自己的志向。

最后一首《泊秦淮》则是一首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感慨的一首诗歌。

四首诗歌,四个不同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诗歌这个形式内部包含的广阔的内容。

这些试题都是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的,站的住脚,能够对学生的某个方面进行训练提升其能力的题目。

目的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高考,让他们在练习和听讲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诗歌鉴赏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

同时,我对所选择的题目有所创新。

“迁移训练”所选择的诗歌本来后面带有试题,但是我把他们隐藏了起来,让学生自己出题,然后把学生出的题目和原来的题目相对照,以此来引导学生对原来的作品和出题者出题的角度进行思考。

锻鍊学生揣摩出题者意图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因为大部分学生对诗歌阅读感到困难,所以我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有意识地降低难度,引导学生对整首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然后重点讲解思想内容方法的知识。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炼字教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炼字教案

古诗词鉴赏炼字【教学目标】体会古典诗歌的炼字之妙【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古典诗歌炼字技巧,提高鉴赏古典诗歌语言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难点】炼字题的做题方法【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合作探究,诱探点练悟【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苏小妹与哥哥苏东坡和朋友黄庭坚一起玩吟诗游戏,苏小妹出了个对子要两位诗人填上两个字,把诗写完整,并能表达意境。

这两句就是: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二、古典诗歌中的炼字何为炼字?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二、品赏佳句,推敲字词1.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婕《一剪梅•舟过吴江》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6.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三、学生讨论回答后,老师总结规律:㈠词性角度:⒈关照动词⒉关照修饰语(形容词、副词、颜色词)⒊关照特殊词(叠词、数量词)㈡设问方式⒈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赏析。

⒉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⒊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

⒋诗歌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的妙处。

⒌某个词语或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四、题型一般有三种:㈠定向赏析型。

如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春日即事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答案: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

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㈡自助赏析型。

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学案二赏诗“入门课”入门第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学案二赏诗“入门课”入门第

〖即练即悟〗 2.指出下列诗句中的词类活用之处,并理解其含义。 (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答案:雨,名词活用作动词,下雨。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 上见赠》)
答案:春,名词活用作形容词,茂盛的。
(3)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晚晴》)
〖即练即悟〗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题目。
秋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注】,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 迮:狭窄。
读诗应知:
通过学过的课文《示儿》《书愤》等诗歌我们可知,陆游生于北宋 危亡之际,始终主张抗金,但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 一生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屡遭打击,但矢志不渝。因此他的许多诗 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以及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的愤懑。通过对陆游的“知人论世”,我们便可更好地把握 上面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也利于准确地解答题目。
(二)知作者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诗 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 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 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 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 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即练即悟〗 6.下列诗句中存在互文现象,请准确理解诗句含义。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答案:明月升起,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鹊和蝉的鸣叫。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学案一高考题型研究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学案一高考题型研究

学案一高考题型研究——知道高考怎么考?考情速览真题试做·考前热身一、[2022·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魏了翁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解读下面影响诗歌语意理解的词语①醉落魄:②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③苦:④箫、鼓、笛:⑤祈麦祈蚕:⑥趁元正七:⑦扶掖:⑧商行贾坐:⑨会得为人:〖真题热身〗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16.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

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二、[2022·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送别李白[唐代]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解读下面影响诗歌语意理解的词语①沿洄:②由来:③南中:④飒飒:⑤益:〖真题热身〗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16. 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三、[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阅读 微专题 突破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阅读 微专题 突破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

突破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与单篇诗歌的鉴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两点外在的、形式上的区别:一是阅读的对象在数量上的区别;二是对比鉴赏多了一道“作比较”的程序。

命题者往往选取两首在主题、风格、题材、体裁、作者等方面有某些相同或相异之处的诗歌进行比较。

其比较点往往是两首诗歌的相同之处或相异之处。

从设题来看,不外乎以下几方面: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的比较或不同诗歌对同一对象描写优劣的比较,不同诗歌中同一“炼字”的比较和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不同诗歌对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法的比较,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比较等等。

因此,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把握,知同辨异”。

“知同”就是发现两首诗歌中相同、相似的东西,“辨异”就是分辨两首诗歌中不同乃至相对的东西。

“知同”也好,“辨异”也好,重点都要落实到上面提到的一些主要对比点上,都要从诗作中找到具体依据。

突破点比较鉴赏题答题四角度角度一形象角度考题示例:透析考题,知能迁移【方法指导】形象特点比较两注意1.注意意象本身所包含的传统内涵。

如杜鹃代表着悲情,松柏象征着坚贞。

2.揣摩诗中意象自身的特点。

要抓住描述意象的关键性词语,把握其外在与内在特点,归纳出其表层义和深层义。

【典例示范】典例(2015·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6分)[解题思维]第1步:读文本,知大意。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是作者赴北庭途经临洮时所作。

全诗从“闻说”落笔,极写通往轮台之路的奇寒景象和边地风物,抒发了诗人不辞路途遥远艰苦、尽力国事的高昂豪迈的思想感情。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李白诗歌鉴赏专题教学设计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李白诗歌鉴赏专题教学设计

李白诗歌鉴赏专题教学设计一、设计依据2019新课标学习任务群“传统文化专题研讨”教学建议:选修Ⅰ应注重学习“面”的广度,选修Ⅱ应注重学习“点”的深度。

本任务群在选修Ⅰ“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基础上,选择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专题进行深入研讨。

旨在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责任感。

(一)教材分析高中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有三个单元,教材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从把握诗歌的创作背景、了解作者人生经历、把握作品主旨入手;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从把握诗歌的意境入手,引导学生学习诗歌鉴赏的方法;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从诗歌声韵的角度,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古代诗歌美妙的音韵,感受作者浓烈的情怀。

三个单元,各有侧重,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阅读、鉴赏,在阅读鉴赏中,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感受能力,发展学生想像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个诗歌单元都选入了李白的作品,第一单元《越中览古》《苏台览古》《行路难·其一》,第二单元《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三单元《将进酒》。

这几首诗,恰好是李白青年漫游,奉诏入京后赐金放还,返回东鲁,再次漫游时期的作品。

这段时间是李白创作高峰期,也是最能代表李白诗歌风格的典范之作。

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座高峰,他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他的古体诗和七绝尤为后人所称道。

李白诗歌专题,利用现有文本为切入点,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赏析古代诗歌作品的方法,感受李白诗歌的音韵美及情境美,并对诗人李白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获得情感的陶冶,获得思想的提高。

(二)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对于李白及李白的诗歌并不陌生,对鉴赏古诗已初窥门径,但是由于诗词存在含蓄性和跳跃性,学生对欣赏诗词兴趣不高,即使对于熟悉的诗人的作品也有多有胆怯之处,所以利用专题学习先打消学生这种畏惧心理,鼓励他们能够独立鉴赏诗歌作品。

二、教学安排(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及其人格魅力。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题9 第1讲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教案高三全册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题9 第1讲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教案高三全册

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情分析①2018年全国卷客观题变化有二:一是由“5选2”改为“4选1”,考查面较为广泛,涉及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等诸多方面;二是关联了课本,如全国卷Ⅰ与《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全国卷Ⅲ与《观刈麦》(白居易)的关联命题,令人耳目一新。

②主观题题目设置直问直答,不拐弯抹角,考查点明确。

备考建议①强化诗歌的读懂训练,读懂是做题的前提。

②强化主观题答题规范训练,向规范要分数。

———————读文指导———————Ⅰ聚焦文本,读懂诗歌要想做好诗歌鉴赏题,首要的是读懂诗歌。

只有读懂了一首诗歌,才能有针对性地组织答案。

因此,诗歌鉴赏的关键是读懂诗歌。

那么,怎样去读懂诗歌呢?具体到每一首诗歌,应坚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读。

一、从“4角度”入手,读懂诗歌大意抓标题信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读”:①“读”标题揭示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②“读”标题交代的写作缘由或目的;③“读”标题暗含的情感或奠定的作品感情基调;④“读”标题揭示的作品线索;⑤“读”标题表明的诗歌题材;⑥“读”标题暗示的诗歌表达技巧。

[即时训练]1.请指出下列标题中的重要信息。

卷别标题重要信息(1)2018·全国卷Ⅱ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2)2018·北京卷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3)2017·全国卷Ⅰ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4)2017·全国卷Ⅱ送子由使契丹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5)2017·全国卷Ⅲ元九、李二十答案:(1)①表明了对象(醉中所作的草书卷);②表明了事件(在醉中所作的草书卷上题诗)。

(2)①交代友人及官职(李正之提刑);②交代事件(送友人到蜀地);③明确了诗歌的题材(送别诗)。

(3)①交代地点(礼部贡院);②表明了事件(阅进士就试);③暗示作者身份(主考官)。

(4)①点明了送别的人物(子由);②点明了出使的地点(契丹);③明确了诗歌的题材(送别诗)。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试题讲评教学设计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试题讲评教学设计

《诗歌鉴赏试题讲评》教学设计一、教学设想(一)设计意图本次《江村》诗歌鉴赏课是设计用于高三自主命题考试后讲评,通过回顾固有知识,结合高考题引导同学们梳理古代诗歌语言风格鉴赏的要点,总结答题的规律,以期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掌握古代诗歌语言风格类型题的答题方法。

(二)教材分析《江村》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歌,是高三年级四月份消化性考试语文试卷设置的一道诗歌鉴赏题。

这首诗是杜甫在饱经战乱后到达西南地区得到好友帮助,暂时过上安稳日子时期创作的一首精品诗作,展示了杜甫诗歌别样的风格特征。

这首诗营造了宁静的氛围,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优美的景物,叙写了温馨闲适的生活场景,表现了作者难得的满足与欣然。

也能够让学生在与以往学过的杜甫的多数“史诗”类型诗篇形成对比,感受杜甫不一样的诗歌风格,从诗篇的语言风格中去体会真实语境中的独特情感体验,并且学会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

(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三年级下半学期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高考全面冲刺阶段,他们经历了课内学习与一轮复习,对诗歌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一轮复习也学习了古代诗歌鉴赏版块的知识点,已经基本掌握了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

但是,这些学生属于志远班学生,相对而言他们的语文素养还不够,基础较为薄弱,对古代诗歌的理解能力不足,古代诗歌鉴赏题常常成为他们丢分比较严重的区域。

所以本次讲评课依旧会把解理诗歌的内涵和鉴赏语言风格的答题要点贯穿在教学活动中,以期他们能够巩固语言风格鉴赏的知识要点,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四)根据以上分析,确定如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复习常见的诗歌语言风格。

能力目标: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学会用归纳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

德育目标:积累诗歌名句,感悟诗歌的创作风格,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学会用归纳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演练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教学时间】一课时(五)过程安排教学的具体过程拟设计为回顾——讲解——归纳——训练几个步骤走。

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

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

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分析】【考情分析】综观近几年新课标考情,可发现有以下规律和趋势:(1)考查热点和重点。

考查的作品以唐宋诗、词为主,作品体裁以近体诗和词为主,但是其他时期的作品也会考查。

(2)考查涵盖面广。

对古诗歌的考查,考点分布比较全面,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观点态度、思想内容均有不同程度的考查。

(3)题型稳定,难度值相对固定。

全国新课标卷2010、2011和2012年都是提供一首古代诗歌,设两个问答题,属主观题,分值是11分。

今后,新课标高考将仍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但是会更加开放。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开放性题目可供考生选择的角度较多,赏析能够体现考生的个性化。

【学习方法指导】反复吟咏悟诗歌魅力我国古代文学遗产丰富,古代诗歌(诗、词、曲等)是其中璀璨的明珠。

阅读古代诗歌,有助于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丰富语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可谓好处多多。

那么,怎样阅读古代诗歌呢?一、反复吟诵,品味诗词的韵律美诗歌的美,在读时才能感受到。

因为语言是有声音、有节奏的,不同的圣音、节奏能表达不同的情感。

所以,要反复吟咏,感知诗的意味,提高感知美的能力。

二、联想想象,再现诗歌创设的画面诗歌是最精练、最纯粹的语言艺术,它以语言描绘一个个意象,通过读者的想象,即可组成一幅幅美妙的画面,美不胜收,言简而义丰,妙不可言。

如范仲淹的《苏幕遮》:诗人借意象把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读者借助联想想象把诗歌中的艺术形象再现出来,使诗歌的内容通过感知得到补充,使自然与人得到和谐统一。

解读诗歌时的联想与想象,实际上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

读诗时的联想想象,没有固定的模式,关键是合乎情理。

三、涵泳画面,缘景明情悟情感诗歌之所以能产生极强的艺术魅力,是因为它具有优美的意境。

意境是合景与情而言,古人有所谓“诗情缘景发”“意与境合”的说法,诗歌欣赏要由“境”入“意”。

要完成由“境”到“意”的升华,把诗人浓缩的生活还原,把诗人结晶的感情展示出来,需要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感情抱负及诗人写诗的社会背景和心理背景。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教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教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教案高考诗歌鉴赏复习●教学目标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重点、难点重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形象鉴赏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导入。

借助ppt,教师导入新课。

观看pptppt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真题演练(投影PPT)演练体悟古诗形象知识梳理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种。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可以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有由多个景物形象(意象)组合成的意境。

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即咏物诗或杂诗中的形象,如骆宾王《咏蝉》中“蝉”的形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的形象等。

●方法探究主导学生活动:投影PPT,人物形象类答题指导利用该方法,完成相关课堂链接明确:鉴赏人物形象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该诗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②诗中所刻画的人物有何特点?审题时要审清两点:①分清是诗中人物形象还是诗人自己的形象,②是要求分析还是概括。

解答这类题的基本思路: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为依据,从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答题的一般步骤:①什么形象(中心词应是形象);主导学生活动:投影PPT,物象类答题指导利用该方法,完成相关课堂链接明确:鉴赏物象题提问方式有两种:一是把物象的外在特点和内在情意分成两问提问;二是把这两问合成一问,作整体提问,如:该诗(联、阕)描绘了泉的什么形象?答题一般要扣住“物”与“志”两方面,其一般步骤:①描述物象的基本特征,②结合实际表现手法志向、节操等)。

主导学生活动:投影PPT,景物形象类答题指导利用该方法,完成相关课堂链接明确:鉴赏诗中景物形象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景象)?其作用是什么?②诗中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对找出意象题,直接答出即可,注意采用名词或名词化答法。

(语文教案)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

(语文教案)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你知道怎么写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吗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保存下来的305篇诗歌,大约产于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叶)的五六百年间。

其诗以四言为主。

一起看看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欢送查阅!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1一、课文篇目诗经三首离骚孔雀东南飞汉魏晋五言诗三首二、目标导航本单元复习重点是鉴赏古典诗歌。

要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一般特点:1、抒情;2、了解古典诗歌鉴赏的三个环节:了解、感悟、联想;3、明确鉴赏的内容有三个方面:把握作品风格,感悟作品意境,鉴赏作品形式。

三、方法指津复习古典诗歌要多诵读,从而体会诗歌的感情及意境,鉴赏艺术特色。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要点回放卫风•氓是一首叙事诗。

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注意其中的比照、比兴手法。

秦风•无衣是秦国人民抗西戎入侵的军中战歌,表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慷慨雄壮,确是一首充满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艺术魅力的古代军歌。

注意“赋〞的表现手法。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

诗人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不断遭到贵族集团的排挤和打击,这时已经再被放逐,到了救国无路的地步;而楚国也由一个颇有希望的国家,被弄到濒临危亡的绝境。

诗人瞻前顾后,感慨万分,他把坚持奋斗而不能实现爱国理想的沉痛感情,烙成了这篇冲动人心的诗歌。

孔雀东南飞深刻而巨大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在于通过焦仲卿、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家长制的罪恶,同时热烈地歌颂了刘兰芝夫妇为忠于爱情宁死不屈的对抗精神。

迢迢牵牛星通过假想的牛郎织女形象的描绘,抒写男女离别之情。

白马篇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的爱国壮士的形象,充满豪壮乐观的精神。

饮酒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17

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17

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17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创作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辨析不同体裁、不同时期的诗歌;3.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学习诗歌的朗诵和表演技巧。

二、教学重点1.诗歌的鉴赏方法;2.唐代和宋代的诗歌。

三、教学难点1.唐宋诗歌的对比鉴赏;2.诗歌表演技巧的训练。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 课堂导入(5分钟)1.学生交流上一课的内容,回顾唐宋诗歌的特点和代表诗人;2.通过引入“词选”的概念,承接上一课的内容,引出本课的主题。

2. 诗歌创作的发展历程和特点(15分钟)1.手抄唐宋诗歌集锦,带领学生了解唐宋诗歌的发展历程;2.对比讨论唐宋诗歌的创作思想、艺术特征及代表作品。

3. 诗歌的鉴赏方法(20分钟)1.分析头韵、律诗和绝句的鉴赏方法;2.通过唐宋诗歌鉴赏练习,训练学生鉴赏能力;3.引导学生研究诗歌的意境、言外之意和文学价值,提高鉴赏水平。

4. 诗歌朗诵和表演技巧的训练(30分钟)1.给学生发《诗经》、唐宋诗歌选本,自选篇目朗诵;2.分角色进行诗歌表演,训练表演技巧;3.利用道具、音乐等手段,提高诗歌表演的格调和艺术效果。

5. 课堂小结(10分钟)1.对本课学习内容和方法进行总结和梳理;2.批评指导学生的表现,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

五、教学资源1.选本唐宋诗歌集锦;2.选本《诗经》、唐宋诗歌选。

六、教学评估1.平常测试;2.群策群议;3.课堂表现评估。

七、教学后记本节课的亮点在于诗歌表演环节,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并通过表演技巧的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此外,通过唐宋诗歌的引入,扩展了学生的文学视野,增强了他们对诗歌鉴赏的兴趣和热情。

需要注意的是,诗歌的鉴赏方法需要重复训练,并结合教材对一些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

2025版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诗歌鉴赏学案三透析题型弄清规律题型三鉴赏诗歌的语言课件

2025版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诗歌鉴赏学案三透析题型弄清规律题型三鉴赏诗歌的语言课件
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在一首诗歌中,作者反复锤炼的某一 个字,往往是最能表达其思想感情、体现其匠心的字。因此,一首诗 歌也往往会因一字而境界全出。
所谓炼字,主要是指锤炼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叠词等几类词。 沈德潜曾言:“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 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从诸多诗例来看,成功 的炼字都是和炼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炼字,就是使“意”——作者 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学化, 只有炼出具体生动的富于美学内容和启示性的字,才能使“意”具有 感染人的力量。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①制毒龙②。 [注] ①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②毒龙:指世俗 观念。 古人评诗时常有“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 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 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作者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 绪借用花的溅泪、鸟的惊心表现出来。运用了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 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 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两句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 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 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 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教案:古诗阅读与鉴赏-理解概括思想内容——以意逆志读懂悟透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教案:古诗阅读与鉴赏-理解概括思想内容——以意逆志读懂悟透

学案43理解概括思想内容——以意逆志,读懂悟透复习任务能够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把握诗的诗句含意与内容主旨,并能提炼其哲理启示。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2新高考Ⅰ卷《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

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主旨概括①与传统命题重视古诗情感理解分析相比,现在命题越来越重视古诗思想内容的理解概括,这几乎是一个热点与重点。

考生应高度关注高考命题这一悄然变化。

②考查古诗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与概括,不只是考查是否读懂了诗歌,更在于是否能够深入理解诗句,是否能从整体上把握并提炼出哲理。

这也是考生复习的重点。

③高考对诗歌思想内容的重视自然引起选诗的变化:偏重“理趣”的宋诗居多。

2021 新高考Ⅰ卷《寄江州白司马》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6分)表面上是理解诗评,实质上是理解句子含意新高考Ⅱ卷《示儿子》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诗句含意理解全国甲卷《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6分)主旨概括2020 全国Ⅱ卷《读史》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6分)哲理概括知识图要活动一理解句意,筛选信息(一)理解句子含意诗句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理解诗句到理解全篇才是读懂诗歌之道。

近几年,高考命题加大了对诗句的考查力度,不再像过去那样考查如何赏句,而是重在对诗句内容、观点乃至与全篇的关联的考查,而且由考查诗句的含意到考查诗句的观点,由理解一句到理解两句,考查越来越深入。

对此,考生应高度重视。

(2019·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教学设计2019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识记 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 分析综合 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愿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看法3.鉴赏评价 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看法【基础学问梳理】一、形象鉴赏诗歌形象(实力层级d),考查赏析诗歌人物形象、意象、意境的实力,就是要求把握诗歌刻画的艺术形象的特征和蕴含的意义,分析它们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

诗歌中的形象,是指诗人依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肯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详细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诗歌作品中的人物、事务、自然景物和详细生活环境都是形象。

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子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大致有以下几类:(一)人物形象1.主子公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如:《诗经·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情痴情、淳朴忠厚,女青年美丽活泼、伶俐俏皮;《氓》刻画了勤劳和善而又醒悟刚烈的女主子公形象;《孔雀东南飞》刻画了同封建家长制作斗争的刘兰芝、焦仲卿的形象。

2.诗人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子公的形象,事实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有下面几种形象类型:(1)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快乐颜”表现了李白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潇洒、傲岸不羁的诗人自身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的情感并不是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是能推己及人,彰显的是他的忧国忧民的性格,塑造的是一个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诗人自身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呈现的是悠闲自由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宠爱,塑造了一个归隐田园的诗人自身形象。

(4)明珠暗投、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哀痛得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明珠暗投的诗人自身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这两位诗人的很多诗歌都表达了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进而凸现了他们矢志报国的爱国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家乡的形象。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塑造了一个思念家乡亲人的诗人自身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杜甫的《兵车行》体察人民苦痛,反对斗争,塑造了一个反对征伐的诗人自身形象。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李商隐的《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歌写了暮春季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悲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诗人自身形象。

(9)爱民惜才的形象。

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体现在字里行间,塑造了一个爱民惜才的诗人自身形象。

(二)意象“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即意中之象,是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中的“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就已经不再是简洁的物象,而是熔铸了诗人的感情——不屈服于环境,傲然倔强,充溢主观心情意味的意象了。

正是这些独特的意象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孤愤、倔强的思想感情。

又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丘山”“羁鸟”“旧林”“池鱼”“故渊”,李清照《声声慢》中的“黄花”“梧桐”“细雨”“黄昏”,它们往往不再是纯自然界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详细可感的艺术形象,它们常常寄予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

诗歌常见意象及其寓意1.送别类。

或表达恋恋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思念。

(1)杨柳。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很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以供行旅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之用。

在古诗词中,它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诗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酒。

酒除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愿。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数不胜数,如王维《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2.思乡类。

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月亮。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2)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如李清照《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双鲤。

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态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

如宋代晏几道《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4)捣衣。

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如李白《半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3.愁苦类。

或表达忧愁、哀痛的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1)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梧桐是凄凉哀痛的象征。

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芭蕉。

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殊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李清照《添字丑奴儿》中“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把难过、愁闷一股脑儿倾吐出来。

(3)流水。

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如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猿猴。

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哀痛的感情。

如杜甫《登高》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5)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暮春苦啼,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

李白《蜀道难》诗:“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另外,斜阳(夕阳、落日)也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如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4.抒怀类。

或托物显志,或抒发感慨。

(1)菊花。

菊花始终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

有人赞扬它坚毅的品行,有人观赏它清高的气质。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非常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

(2)梅花。

古诗中梅花有傲雪、坚毅、不屈不挠的品行,受到了诗人的仰慕与赞颂。

陆游《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方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受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3)松柏。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进而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

如三国时刘桢有《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李白《赠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4)竹。

亭亭玉立,挺立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行,赢得古今诗人的宠爱和称颂。

郑板桥有佳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锤百炼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黍离。

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如姜夔《扬州慢》词:“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6)冰雪、草木。

古诗常以冰雪的晶莹比方心志的忠贞、品行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芜,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5.爱情类。

用以表达恋爱、相思之情。

(1)红豆。

传闻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莲。

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3)连理枝、比翼鸟。

连理枝,指根和枝交织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闻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在古代诗歌里用作对恩爱夫妻的比方。

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6.斗争类。

或表达对斗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憧憬。

(1)投笔。

《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疆,取爵封侯。

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如辛弃疾词《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

《南史》记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臣,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

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是指宋文帝杀害将领,瓦解自己的军队。

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如陆游诗《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

“楼兰”代指边疆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如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柳营。

“柳营”指军营。

《史记》载抗匈奴的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他的细柳军营纪律严明,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方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许周亚夫治军有方。

后多以“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如王维《观猎》:“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5)请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