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尊重和保障村民民主权利,推进我村民主法治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本章程由全村村民大会通过,报上级党委、政府备案,全村村民共同遵守、执行。

村民第三条凡永久居住在本村范围内,拥有本村户口,为本村村民。

第四条村民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一切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同时拥有本章程赋予的权利及履行相应的义务。

第五条本村1/5以上的有选举权的村民联名,可以要求罢免村民委会成员,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经有选举权的村民过半数通过。

第六条村民小组设小组长,小组长由村民小组会议选举产生,可以连选连任。

村民会议第七条村民会议由年满十八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

第八条召开村民会议应有全村年满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或者有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方可举行。

第九条村民会议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数的过半数通过,方有效。

第十条村民会议一般每年召开一次以上,由村民委员会主持召开,有十分之一以上的村民提议,应当召开村民会议。

一、村民会议职责:二、制定、修改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三、审议村民委员会年度工作报告,评议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工作;四、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五、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六、决定涉及全村村民的重大事项;七、授权村代表会议决定的事项;八、选举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组成人员。

九、村民会议认为应当或者依法应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涉及村民的其他事项。

第十一条召开村会议应当在召开会议前十日将会议内容公告村民,会后公告结果,接受村民监督。

村民代表会议第十二条本村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可村民代表的推选,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十三条村民代表由村民小组召开本组村民会议推选产生,每个小组推选三名村代表,其中至少有一名女代表。

第十四条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委员会主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召开应有应到会的2/3以上代表到会,会议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方有效。

村民自治制度的内容

村民自治制度的内容

村民自治制度的内容
村民自治制度是指在农村地区,村民通过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通过民主决策、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来实现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机制和制度。

其内容包括:
1. 村民选举:村民通过选举产生村民代表,形成村民委员会。

选举应当公开、公平、公正,保障每个村民的平等参与和表达意见的权利。

2. 村民议事:村民委员会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村民大会,让
村民参与决策、讨论和监督村务事项。

村民大会应当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比如村庄发展规划、土地利用、公共设施建设等。

3. 村民自治:村民委员会负责组织村民自治工作,制定和执行
村规民约,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

村民委员会应当依法行使权力,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推动村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

4. 村民服务:村民委员会负责组织村内的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环境卫生等。

村民委员会应当根据村民的需求,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

5. 村级财务管理:村民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保障财务的透明、公开和合法,确保财产的安全和合理利用。

村民委员会应当接受村民的监督,定期向村民公开财务收支情况。

6. 村民参与:村民自治制度应当鼓励和支持村民的参与,尊重
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村民可以通过举报、申诉等方式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促进村民自治的规范和有效实施。

村民主管理制度

村民主管理制度

村民主管理制度一、村民自治的历史渊源村民自治起源于中国古代社会。

在古代中国,农村常常兴起一些自发的民主自治组织,如水利会、坡耕会、劳动互助组织等。

这些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水利、耕种、防灾等农民生产和生活方面的民主自治。

尤其是自清末以来,中国农村逐渐发展出一种道德经济制度,即村规民约的自治组织体系。

二、村民自治的法律基础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国家保障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发展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保障农民按劳分配和增加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学素质,使农民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参与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法》也规定:“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民自愿结成的,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经济组织,是农民参加农村经济建设、提高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经济组织。

”根据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成立的村民自治组织,是农民自愿结成的、实行自治、独立自主的群众自治组织。

村民委员会的成立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且不受任何组织、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三、村民主管理制度的内容(一)村民会议制度村民会议是村民自己组织的一种民主讨论和决策的会议制度。

村民会议应是村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场所。

决定村级事务的重大问题,应当由全体村民民主讨论和决定。

村民会议可以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代表会,研究和制定村规民约、村级经济计划等村级事务。

(二)村民代表会制度村民代表会是村民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全体选举产生的村民代表组成的政治组织。

村民代表会对村委会工作进行监督、修订村规民约、制定村民经济发展规划等,对村委会进行选举、对村委会工作质量进行评价等。

(三)村民公民激励机制村民自治的最基本原则是自愿和自主。

因此,应当建立健全村民激励机制,发挥农民自主积极性。

村民自治的前提条件是村民要有话语权,要有意愿参与,要有合适的机制来组织他们表达意愿。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村民自治管理制度村民自治管理制度1第一条为了尊重和保障村民民主权利,推进我村民主法治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本章程由全村村民大会通过,报上级党委、政府备案,全村村民共同遵守、执行。

村民第三条凡永久居住在本村范围内,拥有本村户口,为本村村民。

第四条村民享有法律规定的一切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同时拥有本章程赋予的权利及履行相应的义务。

第五条本村1/5以上的有选举权的村民联名,可以要求罢免村民委会成员,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经有选举权的村民过半数通过。

第六条村民小组设小组长,小组长由村民小组会议选举产生,可以连选连任。

村民会议第七条村民会议由年满十八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

第八条召开村民会议应有全村年满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或者有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方可举行。

第九条村民会议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数的过半数通过,方有效。

第十条村民会议一般每年召开一次以上,由村民委员会主持召开,有十分之一以上的村民提议,应当召开村民会议。

一、村民会议职责;二、制定、修改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三、审议村民委员会年度工作报告,评议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工作;四、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五、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六、决定涉及全村村民的重大事项;七、授权村代表会议决定的事项;八、选举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组成人员。

九、村民会议认为应当或者依法应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涉及村民的其他事项。

第十一条召开村会议应当在召开会议前十日将会议内容公告村民,会后公告结果,接受村民监督。

村民代表会议第十二条本村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可村民代表的推选,但是依法被取消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十三条村民代表由村民小组召开本组村民会议推选产生,每个小组推选三名村代表,其中至少有一名女代表。

第十四条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委员会主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召开应有应到会的2/3以上代表到会,会议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方有效。

村委会村民自治章程

村委会村民自治章程

村委会村民⾃治章程 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治性组织,那么,下⾯是⼩编给⼤家整理收集的村委会村民⾃治章程,供⼤家阅读参考。

村委会村民⾃治章程1 第⼀章总则 第⼀条为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和社会主义物质⽂明、精神⽂明、政治⽂明建设,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保证村民⾃我管理、⾃我教育、⾃我服务,保障村民⾃治,由村民依法办理⾃⼰的事情。

加强村级制度化建设,促使村级各项⼯作扎实有序的开展,加快全⾯建设⼩康社会进程,特制订本章程。

第⼆条本章程以《中华⼈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安徽省实施<中华⼈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本村实际,经全体村民代表讨论制定。

第三条本章程是全体村民的⾏为准则,⽆论党员、⼲部⼀律平等,都必须严格遵守。

第四条本章程由村委会具体组织实施,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监督执⾏。

第⼆章村民⾃治组织 第⼀节村民会议 第五条村民会议由户⼝在本村年满18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的原则下,具有本村最⾼决策权⼒。

第六条召开村民会议采取以下三种形式: 1、本村年满18周岁以上村民过半数参加; 2、本村三分之⼆以上的户代表参加; 3、以村民⼩组为单位或者分⽚召开,然后集中意见。

⽆论采取哪种形式,所作决定必须经到会⼈员的过半数通过。

召开村民会议的形式,由村委会视情况,在上述三种形式中确定⼀种。

第七条村民会议每年应⾄少召开⼀次。

有⼗分之⼀以上的村民或者⼆分之⼀以上的村民代表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会议。

第⼋条村民会议⾏使下列职权: 1、制订、修改村民⾃治章程、村规民约; 2、审议村委会⼯作报告,财务收⽀情况报告,评议村委会成员的⼯作; 3、罢免、补选村委会成员; 4、撤销或者改变村委会不适当的决定; 5、撤销或者改变村民代表会议不适当的决定; 6、讨论决定涉及村民利益的重⼤事项; 7、村集体经济项⽬的⽴项、承包⽅案及村公益事业的建设承包⽅案; 8、村民的承包经营⽅案。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一、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定义和历史渊源村民自治管理制度是指在农村地区,通过村民组织自身,依法行使自治权利,参与村务管理和公共事务决策的一种制度安排。

这一制度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村规民约,是一种充分发扬民主、尊重村民意愿的管理模式。

二、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和特点1. 公平公正原则村民自治管理制度以公平公正为基石,确保每位村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参与村庄事务的管理和决策。

2. 民主决策原则村民自治管理制度强调民主决策的重要性,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使广大村民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参与到村庄事务的决策过程中。

3. 依法规范原则村民自治管理制度必须在法律框架下进行,确保村民自治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同时,依法保护村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4. 村民自治与政府指导相结合的特点村民自治管理制度并不意味着完全排除政府的干预,而是在政府指导下,以村民为主体,形成村、镇、县、市多级自治的组织体系,实现政府与村民的有机结合。

三、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优势和意义1. 增强村民的自治意识和主体地位村民自治管理制度能够加强村民之间的沟通和协商,激发村民的自治意识,提高村民参与决策和管理的积极性,增强村民的主体地位。

2. 促进村庄的发展和建设通过村民自治管理制度,可以减少政府过多干预村庄事务的情况,使村民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利益来制定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推动村庄的发展和繁荣。

3.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村民自治管理制度能够使决策和管理过程更加民主、透明,增强决策的合法性和公信力,避免因管理不善或决策不公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实践案例分析1. 湖南省岳阳市杨岭村的案例杨岭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村庄,通过推行村民自治管理制度,村民参与到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建设、环境保护等决策和管理中,实现了村庄绿化、农田水利设施完善以及产业发展等一系列成果。

2. 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村的案例葵涌村是深圳市大鹏新区的一个渔村,通过村民自治管理制度,村民积极参与到海域资源保护、渔业发展等方面的决策和管理中,有效维护了村民的利益,推动了海岛建设和渔业发展。

村民自制管理制度

村民自制管理制度

村民自制管理制度村民自治管理制度是指村民依法参与国家和上级政府批准的管理制度,赋予了村民依法进行自治和自主决策权。

而村民自治管理制度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完善,使其真正成为一种稳定、自主、民主、法治的管理制度。

我所在的村庄也正是按照此管理模式运行的,以下将从组织架构、权利义务、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对村民自治管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一、组织架构我所在的村庄的村民自治管理制度主要分为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委员会、村民理事会和村民自治监督会四个部分。

其中,村民代表大会是村自治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代表了村民的利益,负责讨论和决定村务重大问题;村民委员会是村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主要负责日常工作的实施;村民理事会则是指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工作的机构;而村民自治监督会则是负责监督村民自治组织的工作。

这种组织架构下,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权力机构清晰明确,既保障了村民的决策权利,又提高了管理效率,使村民自治管理制度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权利义务在村民自治管理制度下,村民有许多权利和义务。

例如,村民有权利参加村民代表大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权利监督村民委员会工作,参与村庄建设;有权利监督村委会财务收支;同时,村民也有义务遵守村规民约,积极参与村庄建设和发展。

这些权利和义务的明确化,使得村民自治管理制度能够更好地保障村民的利益,也为村庄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经济管理在村民自治管理制度下,村民还要负责村经济的管理。

例如,村民自治组织需定期召开村民大会,让村民了解村经济收支情况,监督村务财务的公开透明;同时,村委会也要对村经济进行规划和管理,制定合理的收支预算,保障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这种经济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保障村经济的发展,也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社会治理在村民自治管理制度下,村庄的社会治理也非常重要。

例如,村民自治组织要组织村民参与环境卫生、道路交通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管理,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保障村庄的安全和稳定;同时,村委会也要通过组织各类社会活动,增强村庄的文化底蕴,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一、引言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

发展村民自治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的农村地区广大,村民自治是农村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是指村民通过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依法管理村务和农村公共事务的一种管理制度。

发展村民自治,促进村民自治实质性发挥作用,是当代中国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实现乡村治理规范化、法治化、民主化。

村民自治是我国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增强村民的自主管理能力,提高公共事务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村民自治的基本情况村民自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

在我国古代,村民自治制度是庄院体制的一种,是一种以村寨为单位的选举产生村干部并依法管理村务和农村公共事务的一种管理制度。

在今天的中国,村民自治管理制度是新时代农村治理的基础。

根据中国村民自治组织法,村民自愿按照法定程序建立村民委员会,进行村务的公共决策和管理。

在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实施过程中,村民通过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通过村级人大代表和村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村务公共管理权,并实行村务公开公示。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基本职责包括: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组织实施村务改革,依法管理村务和农村公共事务,并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民主监督、服务和协调功能。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是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基础,是中国农村基本政治制度。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特点是:地方性、公开性、民主性、权力制约性。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在农村基层时期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农村基层自治的管理能力和自主管理水平。

三、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主要特点1、地方性。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是中国农村基层执政的特点之一。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是中国乡村基层组织。

村民自治组织的产生、组成、职权、职责和工作程序受地方政府的指导和监督,并在法律范围内依法管理村务和农村公共事务。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

03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 推进中国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建 设具有重要意义。
02
村民自治的概述
村民自治的定义
村民自治是指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通过民主的方式直接行使管理权,对村落社区 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种基层民主制度。
村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实现形式之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 要内容。
05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实践 与效果
制度实践的现状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是我国基层民主政 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自实施以来,各 地积极探索实践。
在实践中,村民自治管理制度以村级 组织建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 主监督为核心内容,通过发挥村民主 体作用,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
当前,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实施范围 覆盖了全国广大农村地区,为推动农 村社会发展和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增强村民的监督权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强调村民的监督权,通过监督村委会的工作,确保 村委会成员认真履行职责,维护村民的利益。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实施,有助于优化农村资源的配置 ,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
调动村民的积极性
通过参与村庄管理和发展,村民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 需求和期望,积极投入农村经济发展中,创造更多的就 业机会和财富。
加强村民监督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建立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的村民监督机制,包括投诉渠道 、调查处理程序等。
加强村民参与
鼓励村民积极参与监督,对违规行为进行 举报和投诉。
加强处罚力度
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加大处罚力度 ,以警示其他村民。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村务公开是保障村民知情权的重要措 施,所有涉及村庄公共利益的事项都 必须公开透明。

推行村民自治管理制度

推行村民自治管理制度

推行村民自治管理制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农村治理体系也在不断优化和完善。

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方式之一,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推行具有重要意义。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是指在村级层面,由村民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主要由村民代表组成,是村级事务性人民代表机关)依法管理和决定本村的事务,实现村民自治和自我管理。

本文将通过对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意义、历史背景、现状和推行难题等方面展开讨论,为进一步推动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提供参考。

一、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意义1、增强村民自治意识。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推行,有助于增强村民的自治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提高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使村民能够更好地参与村庄事务的管理和决策,增强村级基层民主建设。

2、提高村民自治管理能力。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推行,有利于提高村民自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村民自主决策和自治管理,实现村庄事务的民主管理和公开透明,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基础。

3、促进村庄和谐发展。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推行,有利于形成民主、法治、科学的农村治理体系,促进村庄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稳定,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增强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4、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推行,有助于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促进村级基层自治的健康发展,实现有效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历史背景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传统村落一直以自治为特点,村民自主管理和自我调节的制度一直存在。

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提出“民有、政以民为本”的民主思想,倡导实行“乡村自治,无国权,县无权”的理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国家和地方政权,推动了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和完善。

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确立了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地位,并规定了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委员会和村民监事会三位一体的村民自治管理机构。

村民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村民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村民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村民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村民自治制度是指在农村地区,依法保障村民的权益,促进村民自主管理和自治决策的一种机制。

它为村民提供了平等参与、民主决策、公正管理、法治保障的平台,使村民成为自己村庄的主人,推动村庄发展和民生改善。

下面,我们将介绍村民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首先,村民自治制度确立了村民大会的地位和作用。

村民大会是村级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村民组成。

村民大会负责决策村庄的重大问题,选举和监督村委会成员,审核和批准村庄发展规划和预算,审议和决定村庄内的重要事务。

村民大会要定期召开,并充分听取和尊重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民主和透明的决策过程。

其次,村民自治制度强调村委会的职责和权力。

村委会是由村民大会选举产生的代表性组织,负责具体的日常管理和工作,代表村民行使自治事务的权力。

村委会要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推动村庄发展和民生改善。

他们应当听取和接受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村民的沟通,及时回应村民关切。

第三,村民自治制度规定了村级法律与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为了维护村民的权益,进一步规范村庄内的秩序,村民自治制度要求村民大会和村委会制定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

这些法律和规章制度要体现村庄的文化传统和乡土风情,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调节和解决村庄内发生的争议和矛盾。

同时,村级法律和规章制度的执行应当严格贯彻法治原则,确保公正和公平。

最后,村民自治制度倡导村民的参与和合作精神。

村庄的发展离不开村民的智慧和力量,村民自治制度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村庄建设和发展,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村庄内的共享资源和社区公共设施的建设、管理和使用,应当依据合作共赢的原则,促进村民间的和谐关系。

在村民自治制度的指导下,村庄将实现由政府主导向村民主导的转变,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

这将有利于提高村庄治理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村庄的繁荣和发展,推动农村社会的进步和稳定。

总之,村民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村民大会的地位和作用、村委会的职责和权力、村级法律与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以及村民的参与和合作精神。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简版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简版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村民自治管理制度1. 引言村民自治管理制度是指在农村地区,为了促进村庄发展和提升村民的自治能力而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通过村民群众的参与和民主决策来管理和协调社区事务,实现村庄的可持续发展。

2. 村民自治的意义村民自治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

通过建立村民自治制度,可以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培养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加强社区凝聚力和合作精神。

村民自治还能调动村民资源,提高村庄治理效能,解决和预防社会矛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内容3.1. 村级自治组织的设立根据村庄规模和实际情况,设立村级自治组织,如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等。

村级自治组织是村民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的重要平台,负责制定和执行村庄发展规划、项目推进计划等。

3.2. 村民自治的参与方式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民主选举等形式,让村民广泛参与村庄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村民可以提出建议、意见和需求,参与项目评议、资金分配等过程,推动村庄发展和公共事务的公正和透明。

3.3. 村庄事务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的村庄事务决策机制,确保决策程序合法、公正和透明。

村级自治组织应制定决策规则和程序,明确决策的权责和程序。

重要决策应该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讨论和表决。

3.4. 村民自治的监督机制设立独立的监督机构,监督村级自治组织的运行和决策程序的合法性。

同时,鼓励村民通过监督举报、投诉和申诉等方式参与村庄事务的监督,确保村民的权益得到保障。

4.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实施4.1. 宣传教育推动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实施,首先需要进行全员宣传教育。

村级自治组织应组织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向村民普及自治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意义,提高村民的参与意识和民主素质。

4.2. 法律法规支持相关法律法规应明确村民自治的地位和权利,保障村民自治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支持和宣传力度,为村民自治提供法律保障。

4.3. 监督评估建立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监督评估机制,定期对村级自治组织的运行和村民自治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某村村民自治制度(5篇)

某村村民自治制度(5篇)

某村村民自治制度村民委员会主要职责(一)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____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编制并实施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管理本村财务,教育村民爱护公共财物和设施,珍惜土地,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二)巩固和壮大村____经济,管理本村村民____所有的各类经济____;支持和____村民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维护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充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尊重____经济____和其他经济____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保障____经济____和村民、承包经营户、联户或者合伙者的合法的财产权及其他合法的权利和利益;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促进本村经济发展。

(三)编制并实施本村建设规划,按照规划修建村道,指导村民建设民房,整顿村容,发展公益事业,搞好公共卫生,改善居住环境,提高村民健康水平。

(四)促进村民团结和家庭和睦,照顾五保户、特困户和军烈属,依法调解民间纠纷;教育村民加强团结,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代表本村处理与邻村的纠纷,维护村与村之间的团结;协调处理村民小组之间的关系;协助有关部门维护社会治安和生产生活秩序;协助有关部门对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村民和劳教释放人员进行教育、帮助和监督。

协助有关部门维护社会治安和生产生活秩序;协助有关部门对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村民和劳教释放人员进行教育、帮助和监督。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活动,提高村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移风易俗,树立____新风尚。

(六)宣传贯彻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教育和推动村民自觉履行纳税、服兵役、计划生育等依法应尽的义务,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七)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工作;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

(八)召集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并报告工作;执行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决定。

村民委员会工作制度(一)坚持以____、“____”重要思想和党的____精神为指导,积极做好村委会各方面工作。

村民自治的七项制度

村民自治的七项制度

村民自治的七项制度前言在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

自古以来,农村社会组织以村庄为单位,村民自行选举村长、理事、解决纠纷,自治自理,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官僚体制的干扰和利益冲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关系的变化,新形势下的村民自治越来越需要赋予制度化、规范化、公开透明化的操作,本文列出了七项村民自治制度,旨在探讨如何在中国的农村中推进村民自治,以更好地保护村民的民主权利和社会利益。

第一项制度:村民自治组织村民自治组织是村庄里最基本,最直接的自治形式,是村民治理举措的核心。

村民自治组织应由村民大会选举产生,代表村民进行村庄事务的调节和管理。

自治组织的工作应遵循村民利益优先的原则,尊重村民意见,公开透明,制定村级规章制度,并设立信息公开网站,方便村民监督。

第二项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性制度,它确保了村民对村庄事务的全面了解和监督,为村庄公共事务的公正决策提供监督和约束力。

村务公开应针对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领域,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公开信息,比如公示牌、公告、通报会等,以确保村民知情权和监督权。

第三项制度:村民选举制度村民选举是村民自治最直接的实践,加强和改进村民选举制度是推进村民自治的重要途径。

村民选举应当采用“民主、公开、平等”的原则,遵循村民特质、考虑村民利益、保障村民权利,实现村民对于村庄发展的自主决策权。

第四项制度:村民议事制度村民议事制度是村庄民主生活的“重头戏”,它是生成村民自治组织的重要手段。

它要求村民具有“平等交流、民主决策、听取各方意见”的能力,实现村民间的妥善沟通,让每位村民参加并有所发言,以实现村庄大事的民主决策。

第五项制度:村庄惩罚制度村庄惩罚制度是村民自治最基础、最古老而又必备的制度之一。

只有惩罚制度的存在,才能维护村民自治的正常运行。

在这个制度中,村民自治组织应该合理制定村民内部的惩罚措施,特别是针对那些侵害村庄利益,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例如搞破坏、偷盗、谣言散布等行为。

村居自治管理制度

村居自治管理制度

村居自治管理制度一、村居自治管理制度的基本特点1. 村民自治:村居自治管理制度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村民自治。

村民是村级基层自治组织的主体,是村居自治管理的基本单位,拥有决策、管理和监督权力。

村民通过选举产生村委会代表,进行村务管理和决策。

2. 村委会管理:村居自治管理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村委会管理。

村委会是村级组织的重要机构,是村居自治管理的执行主体,负责村级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决策,履行处理村级事务的职责。

3. 参与决策:村居自治管理制度的第三个重要特点是依法参与决策。

村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会等形式,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保障村级事务的民主化和规范化。

4. 自我服务:村居自治管理制度的第四个重要特点是村委会自我服务。

村委会根据村民的实际需求和愿望,开展村级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服务,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5. 自我监督:村居自治管理制度的第五个重要特点是村民的自我监督。

村民通过社会监督机制,监督村委会和村干部的工作,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和利益。

村民可以通过投诉、举报等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村级公共事务管理和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二、村居自治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村级组织建设:村居自治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村级组织建设。

村居自治管理制度要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村委会管理等基本机构,构建完整的村级组织体系和管理机制,确保村级事务的民主化、法治化和规范化。

2. 村民代表大会:村居自治管理制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村民代表大会。

村民代表大会是村级自治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代表村民行使自治权力,决定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制定村级发展规划和计划。

3. 村民议事会:村居自治管理制度的第三个重要内容是村民议事会。

村民议事会是村级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是村民就村级公共事务进行意见交流、协商和决策的机构,发挥社会主义民主监督的作用。

4. 村级公共事务管理:村居自治管理制度的第四个重要内容是村级公共事务管理。

村委会按照法律法规和村民意愿,开展村级管理和服务,保障农村居民的生活、产业、环境和社会安全。

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管理制度

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管理制度

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管理制度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篇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证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实行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保证村务工作正常运转,促进我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营造健康向上的村风民风,调动广大村民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积极性。

第二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按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原则,实行村民自治,加强村务管理。

第三条本村规民约由村委会实施,村民代表会议监督执行。

第二章承包土地和农业管理第四条土地(包括承包田、承包山、自留山、宅基地)属集体所有,承包户只有使用权,承包方必须严格服从经济合作社管理。

第五条村民有种好承包田、承包山、自留地的义务,严格履行承包合同,不弃耕抛荒。

第六条未经批准不得在本村土地上建房、私自出租或买卖土地。

在镇、村规划区内征用建设用地,土地户不得以任何理由刁难、阻难、拖延,经多次协商仍不同意的,由村委会强制办理征用手续。

第七条在承包期间,经发包方同意,承包方可将部分或全部土地转包给第三者,并签订转包合同。

第八条承包户有培养地力、保护土地的义务,不得在承包田、承包山、自留地和宅基地上擅自掏路、塞沟、筑坎等,承包期内,小河、小道、小沟由承包户负责修掘,保证排灌畅通。

第九条保护机耕路、主河流、机埠、渠道等水利设施建设,不得无故毁坏水利、道路、农电线路等基础设施。

第十条保护森林资源,确保水土不流失和平衡生态环境。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特产林,提倡在承包山上开展绿化造林。

第十一条砍伐承包山上的树林,必须经县林业部门批准,在获得砍伐许可证和认清山界的基础上实施砍伐。

滥伐树木的视为偷伐,按森林法规定处理。

第三章征兵和义务教育第十二条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义务和神圣职责。

凡年满18周岁以上的公民都应踊跃报名服役。

第十三条公民拒绝兵役登记、征集和军事训练,经教育不改的,按《兵役法》规定处理。

村民管理制度范文

村民管理制度范文

村民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村民自治,规范村民管理行为,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村民管理制度范是本村村民自治的基本准则,是规范村民行为的基本法律依据。

第三条本制度范所称村民,是指具有本村户籍或长期居住在本村的中国公民。

第四条村民管理制度范包括村民会议制度、村民委员会制度、村民自治事务管理制度等内容。

第二章村民会议制度第五条村民会议是本村村民自主讨论、参与决策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履行村民自治权的重要渠道。

第六条村民会议的召开应当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村民应当及时知晓召开村民会议的时间、地点和议程。

第七条村民会议应当由村民委员会组织召开,参会村民可以提出议题,提出建议,并进行讨论和表决。

第八条村民会议的决议应当根据会议的情况进行公告,确保决议得到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第九条村民会议的决议具有法律效力,并由村民委员会负责执行。

第十条村民会议的组织程序和参与方式应当符合村民自治的基本原则,村民委员会不得随意阻挠或干预村民会议的召开和决策。

第三章村民委员会制度第十一条村民委员会是本村村民自治的组织形式,是负责组织村民自治事务的领导机构。

第十二条村民委员会成员应当由村民自行推荐和选举产生,代表村民利益,服务村民群众。

第十三条村民委员会应当依法履行职责,接受村民监督,并及时报告工作情况。

第十四条村民委员会应当依法处理村民提出的各类事务,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作出公平合理的决策。

第十五条村民委员会应当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主动向村民解释政策,增进村民对村务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第十六条村民委员会应当加强对村务的管理,提高村务的透明度,定期向村民公布村务收支情况和决策落实情况。

第十七条村民委员会应当在村务管理中始终坚持为村民服务、依法治理的宗旨,为村民谋取福祉、服务发展。

第四章村民自治事务管理制度第十八条村民自治事务是指村民依法行使自治权、管理本村事务的活动。

村民自我管理制度

村民自我管理制度

村民自我管理制度引言:村民自我管理制度是指在村级自治组织中,村民自主制定并遵守的一套管理规则,目的是为了维护村民共同利益,促进村庄的和谐稳定发展。

村民自我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是村民自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整个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

一、村民自治组织的建立1.1 村民自治组织的组成村民自治组织由村民大会、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组成。

村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村民组成,对村庄的重大事务做出决策。

村民委员会是日常管理机构,由选举产生,负责执行村民大会的决议和管理村民事务。

村民代表大会是村民委员会的监督机构,由选举产生,代表村民意见向村民委员会提出建议和批评。

1.2 村民自治组织的组织架构村民大会设主席团和常务理事会,由选举产生,负责主持大会议程和实施决议。

村民委员会设主任和成员,由选举产生,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村民代表大会设主席和委员,由选举产生,负责监督村民委员会的工作。

1.3 村民自治组织的职责村民自治组织负责制定村民章程、审议村民预算、管理村民资源、维护村民权益、促进村民发展等工作。

村民自治组织要保证公平公正、规范运作、开放透明,让每一位村民参与进来,共同管理村庄。

二、村民行为准则2.1 尊重和维护法律村民应尊重和维护国家法律法规、村民章程、村规民约,不得违法乱纪,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村民要自觉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尊重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2 社会责任和义务村民应当履行社会责任,关心公共利益,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加村民公共活动,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村民应当尊重他人,团结互助,乐意奉献,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素质。

2.3 社会公德和礼仪村民应当遵守社会公德,尊重老幼,尊敬师长,传承传统美德,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村民应当具备基本的礼仪素质,言行得体,礼貌待人,建立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2.4 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村民应当珍惜环境资源,爱护自然生态,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协助政府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
村民自治,是指在农村地区,村民通过组织和参与共同事务的决策
和管理,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一种制度。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
建立和完善,是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维护农民权益、提升村民生活水
平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背景介绍、制度内容和实施效果三个方面进
行详细论述。

一、背景介绍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成果之一。

我国农村社会结构独特,农民作为农村的主要群体,其权益保障和参
与决策的需求日益凸显。

传统的乡镇政府管理模式无法真正满足农村
基层治理的需求,因此,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建立成为必然选择。

二、制度内容
1. 选举产生村委会: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核心是村委会。

在这一制
度下,村委会通过村民选举产生,负责村庄内的事务管理和决策。


委会的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选举过程公开透明,确保代表村民利益
的人员进入委员会。

2. 村民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是村委会的最高决策机构,代表了
村庄内村民的意愿和权益。

村民代表大会定期召开,讨论重大事务,
并对村委会工作进行监督。

大会形式多样,可以采取集会、座谈等形式,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3. 村规民约: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基石,是村民自主共
识的产物。

村规民约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制定适用于本村的规章制度,包括村庄的发展规划、村民权益保障、村庄公共设施使用等。


规民约需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确保民主决策原则的贯彻。

4. 信息公开:信息公开是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

村委会应
积极主动地向村民公开相关信息,包括村委会的工作计划、财务公开等。

信息公开的透明度有助于村民了解村委会的工作情况,提高村庄
内事务的决策参与率。

三、实施效果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实施带来了一系列积极的效果。

1. 民主平等:村民自治管理制度赋予了村民自主管理和参与决策的
权力,实现了民主平等的基本要求。

村民可以通过选举方式选择自己
的代表,参与村委会工作,对村庄事务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2. 资源合理配置:村民自治管理制度使农村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的
配置。

村民委员会根据村民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规划和政策,确
保资源在村庄内的分配公平公正。

村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也可以让村
民对资源的分配和使用进行监督。

3. 维护农民权益: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实施有助于维护农民的权益。

村规民约的制定和执行,可以确保村民在土地承包、房屋拆迁等方面
的权益得到保障。

村委会成员通过代表意愿运作,为村民争取利益,
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

4. 建立和谐社会: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

民主决策和监督机制的建立,减少了腐败和不稳定因素。

村民自治的特点使得村委会成员更加关注村民需求,推动村庄各项事务的有序发展。

总结: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

它赋予了村民自主管理和参与决策的权力,提高了农民的地位和话语权,实现了民主平等、资源合理配置和维护农民权益的目标。

村民自治管理制度的实施为农村社区的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信随着这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深入推进,农村社会将进一步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