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代数部分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
完整版)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
完整版)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1.包含关系若集合A包含于集合B,则AB=B;若AB=B,则A为B 的子集;若C为A和B的并集,则B包含于C;若A和B的交集为∅,则AB=∅;若AB=R,则A和B互为补集。
2.集合的子集集合{a1,a2,…,an}的子集个数共有2n个;真子集有2n–1个;非空子集有2n–1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2个。
3.充要条件1)充分条件: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若q→p,则p是q的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若p→q,且q→p,则p是q的充要条件。
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4.函数的单调性1)设x1≠x2,且x1,x2∈[a,b],则有:f(x1)−f(x2)>0 ⇔ f(x)在[a,b]上是增函数;f(x1)−f(x2)<0 ⇔ f(x)在[a,b]上是减函数。
2)设函数y=f(x)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f′(x)>0,则f(x)为增函数;如果f′(x)<0,则f(x)为减函数。
5.函数的性质如果函数f(x)和g(x)都是减函数,则在公共定义域内,和函数f(x)+g(x)也是减函数;如果函数y=f(u)和u=g(x)在其对应的定义域上都是减函数,则复合函数y=f[g(x)]是增函数。
6.奇偶函数的图象特征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反过来,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则这个函数是奇函数;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则这个函数是偶函数。
7.函数的对称轴对于函数y=f(x)(x∈R),若f(x+a)=f(b−x)恒成立,则函数f(x)的对称轴是函数x=a+b/2;函数y=f(x+a)与y=f(b−x)的图象关于直线x=a+b/2对称。
8.几个函数方程的周期(约定a>0)1)f(x)=f(x+a),则f(x)的周期T=a;2)f(x+a)=−f(x),或f(x+a)=f(−x)(f(x)≠0),则f(x)的周期T=2a。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一门需要深入理解和记忆大量公式和知识点的科目。
下面将对高中数学常用的公式和知识点进行总结,方便同学们复习和记忆。
一、代数知识点和常用公式1. 平方差公式:(a+b)(a-b)=a²-b²2. 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对于ax²+bx+c=0,若Δ=b²-4ac>0,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根;若Δ=0,则方程有一个重根;若Δ<0,则方程无实根。
3. 高中数学中常见的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其中a≠0。
4. 因式分解公式:a²-b²=(a+b)(a-b)5. 一次函数方程 y=ax+b,其中a为斜率,b为截距。
6. 二次函数方程 y=ax²+bx+c,其中a为抛物线开口方向和形状,b为对称轴方向上的平移,c为抛物线的位置偏移量。
7. 幂函数方程y=axⁿ,其中a为比例系数,n为指数。
8. 对数函数方程y=logₐx,其中a为底数,x为真数,y为对数。
二、几何知识点和常用公式1. 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即a²+b²=c²(a,b为两边,c为斜边)。
2.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两腰相等。
3. 正弦定理:对于任意三角形ABC,设边长为a、b、c,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则有sinA/a=sinB/b=sinC/c。
4. 余弦定理:对任意三角形ABC,设边长为a、b、c,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则有c²=a²+b²-2abcosC。
5. 计算圆的面积公式:πr²,其中r为圆的半径。
6. 计算圆的周长公式:2πr,其中r为圆的半径。
7. 计算椭圆的面积公式:πab,其中a、b为椭圆的半长轴和半短轴。
8. 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lwh,其中l、w、h为长方体的长、宽、高。
高中数学所有公式大总结
高中数学所有公式大总结高中数学涉及的公式很多,不同的章节和知识点都有对应的公式,掌握这些公式是解题的基础。
下面将对高中数学中常用的各个章节的公式进行总结。
1. 代数基本公式:- 二次方程的根公式:对于二次方程ax^2+bx+c=0,根的公式为x=(-b±√(b^2-4ac))/(2a)。
- 一次方程求解公式:对于一次方程ax+b=0,解为x=-b/a。
- 直线的斜率公式:对于直线y=kx+b,其斜率为k。
-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对于等差数列an=a1+(n-1)d,其中an表示第n个数,a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对于等比数列an=a1*r^(n-1),其中an表示第n个数,a1表示首项,r表示公比。
2. 平面几何公式:- 长方形面积公式:面积为长乘以宽,即A=lw。
- 正方形面积公式:面积为边长的平方,即A=s^2。
- 三角形面积公式:面积为底乘以高的一半,即A=1/2bh。
- 三角形海伦公式:对于已知三角形三边长a、b、c,其面积可以由海伦公式计算:A=√(s(s-a)(s-b)(s-c)),其中s为半周长(s=(a+b+c)/2)。
-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a^2+b^2=c^2。
3. 解析几何公式:- 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对于平面上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1, y1)和(x2, y2),两点之间的距离为d=√((x2-x1)^2+(y2-y1)^2)。
-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对于直线Ax+By+C=0和平面上的点P(x0, y0),点P 到直线的距离为d=|Ax0+By0+C|/√(A^2+B^2)。
- 两直线夹角的余弦公式:对于直线y=k1x+b1和直线y=k2x+b2,两直线夹角的余弦为cosθ=(k1k2+1)/√((k1^2+1)(k2^2+1))。
4. 概率与统计公式:- 事件的概率公式:对于事件A,其概率表示为P(A)。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大全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2。
德摩根公式();()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
3。
包含关系A B A A B B =⇔=U U A B C B C A ⇔⊆⇔⊆ U A C B ⇔=ΦU C A B R ⇔=4。
容斥原理()()card A B cardA cardB card A B =+-()()card A B C cardA cardB cardC card A B =++-()()()()card A B card B C card C A card A B C ---+。
5.集合12{,,,}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个。
6。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1)一般式2()(0)f x ax bx c a =++≠; (2)顶点式2()()(0)f x a x h k a =-+≠; (3)零点式12()()()(0)f x a x x x x a =--≠。
7。
解连不等式()N f x M <<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N f x M <<⇔[()][()]0f x M f x N --<⇔|()|22M N M Nf x +--<⇔()0()f x N M f x ->- ⇔11()f x N M N >--。
8。
方程0)(=x f 在),(21k k 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0)()(21<k f k f 不等价,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必要而不是充分条件。
特别地,方程)0(02≠=++a c bx ax 有且只有一个实根在),(21k k 内,等价于0)()(21<k f k f ,或0)(1=k f 且22211k k a b k +<-<,或0)(2=k f 且22122k abk k <-<+。
高三数学代数知识点归纳
高三数学代数知识点归纳代数是数学中重要的分支之一,它涉及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使用的符号和变量。
在高三数学学习中,代数是一个核心的知识点,很多数学题都需要运用代数知识来进行解答。
本文将对高三数学代数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应对考试。
一、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1.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 = kx + b,其中k和b为实数,k为斜率,b为截距。
一次函数的图像为一条直线,斜率代表了函数图像的倾斜程度,截距代表了直线与y轴的交点位置。
2.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 = ax^2 + bx + c,其中a、b、c为实数且a≠0。
二次函数的图像为抛物线,开口方向和开口程度由a的正负决定。
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b/2a,f(-b/2a)),对称轴为直线x = -b/2a。
二、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恒定的数列。
设首项为a1,公差为d,则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 = (a1 + an) × n/2。
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恒定的数列。
设首项为a1,公比为q,则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q^(n-1)。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 = a1 × (q^n - 1)/(q - 1)。
三、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1. 指数函数:指数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 = a^x,其中a为底数,x为指数。
指数函数的图像随底数a的不同而变化,当a>1时,函数图像呈现增长趋势;当0<a<1时,函数图像呈现衰减趋势。
指数函数的特点是过点(0, 1),且在x轴上无穷趋近于0。
2. 对数函数:对数函数是指以某个正数为底,使指数等于自变量的函数。
对数函数通常表示为y = loga(x),其中a为底数,x为函数的返回值。
对数函数的图像随底数a的不同而变化,底数a越大,函数图像变化越陡峭。
高中数学所有公式大总结
高中数学所有公式大总结高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其中涉及了许多公式和定理。
这些公式和定理帮助学生解决各种数学问题,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一、代数公式:1.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其求根公式为 x = (-b ±√(b^2 - 4ac)) / (2a)。
2. 因式分解公式:将一个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以简化计算或解决方程的过程。
3. 比例与相似性公式: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的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4. 二项式定理:展开一个二项式的幂,即(a + b)^n = C(n,0) * a^n * b^0 + C(n,1) * a^(n-1) * b^1 + ... + C(n,n) * a^0 * b^n。
二、几何公式:1. 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对于直角三角形,满足a^2 + b^2 = c^2,其中a和b是直角边,c是斜边。
2.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包括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正切定理,用于解决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之间的关系。
3. 圆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圆的面积公式为A = πr^2,圆的周长公式为C = 2πr,其中r是圆的半径。
4.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A = 1/2 * b * h,其中b是底边长,h是对应的高。
三、微积分与导数:1. 导数的定义与性质:导数表示函数在某一点的变化率,可以用于求函数的极值、曲线的切线等问题。
2. 基本导数公式:例如常数函数的导数为0,幂函数的导数为n * x^(n-1),指数函数的导数为e^x。
3.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包括求和、差、乘积和商的导数法则,用于求复合函数的导数。
四、概率与统计公式:1. 排列组合公式:包括排列数公式P(n,r) = n! / (n-r)!和组合数公式C(n,r) = n! / (r! * (n-r)!),用于计算事件的可能性。
2. 期望与方差公式:期望表示随机变量的平均值,方差表示随机变量的离散程度,用于描述随机事件的分布情况。
高一数学重要知识总结代数运算中的常见公式及应用
高一数学重要知识总结代数运算中的常见公式及应用代数运算中常见的公式及应用代数运算是数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数字和符号的组合与操作。
在高一数学学习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需要运用代数运算来解决各种问题。
本文将对高一数学代数运算中常见的公式及其应用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代数知识。
一、基本符号和运算在代数运算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符号和运算。
例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指数和根号等。
这些基本运算符号是我们进行代数运算的基础,掌握了它们才能顺利进行更复杂的计算。
1. 加法和减法加法是指将两个数相加,用符号“+”表示。
例如,a + b 表示将 a 和b 两个数相加的结果。
减法是指将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用符号“-”表示。
例如,a - b 表示将 b 从 a 中减去的结果。
加法和减法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解方程、计算周长和面积等问题中都会用到。
2. 乘法和除法乘法是将两个数相乘,用符号“×”表示。
例如,a × b 表示将 a 和 b 两个数相乘的结果。
除法是将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用符号“÷”表示。
例如,a ÷ b 表示将 a 除以 b 的结果。
乘法和除法在代数运算中也十分重要,例如在求解方程组、计算比例和百分数等问题中都会用到。
3. 指数和根号指数是指一个数被乘以自身若干次,用符号“^”表示。
例如,a^b 表示将 a 乘以自身 b 次。
根号是指一个数的一个或几个平方根,用符号“√”表示。
例如,√a 表示 a 的平方根。
指数和根号经常出现在方程求解、计算平均速度和成本折旧等问题中。
二、代数公式及应用除了基本的运算符号,代数运算中还有许多常见的公式。
这些公式是根据代数的性质和规律总结出来的,具有较广的适用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代数公式及其应用。
1. 二次方公式二次方公式是一种关于二次方的方程,通常具有以下形式:ax^2 + bx + c = 0。
二次方公式的求解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抛物线的研究、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和工程中的求解等问题中都会用到。
高中数学公式知识归纳总结
高中数学公式知识归纳总结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数学公式。
这些公式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起着重要的作用,掌握它们对我们的学习和考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中数学常见的公式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日后复习和应用。
一、代数公式1. 平方差公式对于任意实数a、b,有:(a + b)² = a² + 2ab + b²(a - b)² = a² - 2ab + b²这个公式在解决平方和、平方差问题时经常用到。
利用平方差公式,我们可以方便地计算方程的展开式。
2. 二次根式公式(√a ±√b)² = a ± 2√ab + b(a ± b)(a ∓ b) = a² - b²这个公式在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中非常常见。
掌握这些公式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解题效率。
3. 比例公式设a/b = c/d,且b ≠ 0,则称a、b、c、d满足比例公式。
利用比例公式,我们可以求解未知量或者构建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4. 勾股定理对于直角三角形,设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则有:a² + b² = c²这是直角三角形中最基本的定理,广泛应用于解决与直角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5. 三角函数公式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余弦定理:a² = b² + c² - 2bc*cosA正切定理:tanA = sinA/cosA这些公式是解决三角函数和三角关系问题的重要工具,对于理解三角学的概念和计算角度、边长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几何公式1. 等腰三角形的高设等腰三角形边长为a,底边长为b,则高h满足:h = √(a² - (b/2)²)2. 圆的周长和面积设圆的半径为r,则圆的周长C和面积S分别为:C = 2πrS = πr²这些公式是求解圆的周长和面积时经常用到的基本公式。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一、计数原理1、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2、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3、排列数公式:4、组合数公式:组合数的两个性质:5、二项式定理: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二、概率1、事件的关系与运算① 关系:如果事件 a 的组成部分也是事件 b 的组成部分,(a发生必有事件b发生):a ㄷ b ;并事件(和事件):a、b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事件:a ∪b ,或者 a+b 。
且事件(积事件):a、b同时发生:a ∩ b,或者 ab。
互斥事件:a ∩ b = φ ,表示 a 与 b 不可能同时发生。
基本事件是互斥的。
对立事件:属于 a 而不属于 b 的部分所构成的事件,称为 a 与 b 的差,记为 a - b,也可表示为 a - ab ,它表示a发生而b不发生的事件。
② 运算:结合率:a(bc)=(ab)c a∪(b∪c)=(a∪b)∪c ;分配率:(ab)∪c=(a∪c)∩(b∪c) (a∪b)∩c=(ac)∪(bc) 。
2、古典概型设任一事件 a ,它是由ω1 ,ω2 ,... ωm , 组成的,则有3、几何概型若随机试验的结果为无限不可数并且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均匀,同时样本空间中的每一个基本事件可以使用一个有界区域来描述,则称此随机试验为几何概型。
对任一事件a,其中 l 为几何度量(长度、面积、体积)。
4、条件概率设 a、b 是两个事件,且p(a) > 0,则称为事件 a 发生条件下,事件 b 发生的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是概率的一种,所有概率的性质都适合于条件概率。
5、互斥事件a,b分别发生的概率的和:p(a+b)=p(a)+p(b)。
n 个互斥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的和:p(a1+a2+…+an)=p(a1)+p(a2)+…+p(an)。
6、独立事件a,b同时发生的概率:p(a·b)= p(a)·p(b)。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总结高中数学公式是学生们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些重要公式。
这些公式覆盖了数学的各个分支,包括代数、几何、三角学等。
本文将对高中数学公式进行总结,希望能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一、代数公式1. 二次方程公式: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求根公式为x = (-b±√(b²-4ac))/(2a)。
2. 因式分解公式:要求将一个多项式拆解为乘积形式,如(x+y)²=x²+2xy+y²。
3. 二项式展开公式:要求将一个二项式展开为多项式形式,如(a+b)ⁿ的展开式可以用二项式定理求得。
4.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如sin(x+y)=sin(x)cos(y)+cos(x)sin(y)。
5. 对数公式:包括对数的定义及其常用的计算公式,如ln(a×b)=ln(a)+ln(b)。
二、几何公式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和,即a²+b²=c²。
2. 正弦定理:三角形中,任意角的正弦值与相应边长之间成比例关系,即a/sinA=b/sinB=c/sinC。
3. 余弦定理:三角形中,任意两边平方和减去相应夹角的两倍余弦的积,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即c²=a²+b²-2abcosC。
4.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包括边比例、角度相等等。
5. 圆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圆的面积公式为A=πr²,周长公式为C=2πr。
三、导数公式1. 基本导数公式:包括常数函数导数、幂函数导数、指数函数导数、对数函数导数等。
2. 基本运算法则:包括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乘积法则、商法则、复合函数法则等。
3. 高阶导数:求导函数的导数。
四、概率公式1. 排列组合公式:包括排列数、组合数等的计算公式。
2. 事件独立性及概率公式:包括事件独立的判定条件、求联合概率与条件概率等。
高中数学所有常用公式结论
高中数学所有常用公式结论高中数学中常用的公式和结论是指在课程中经常出现的公式和结论。
这些公式和结论在高中数学的学习和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一些高中数学中常用的公式和结论的例子:1.二项式定理:$(a+b)^n=C^n_0a^nb^0+C^n_1a^{n-1}b^1+C^n_2a^{n-2}b^2+...+C^n_na^0b^n$2.三角函数的和差公式:$\sin(A \pm B) = \sin A \cos B \pm \cos A \sin B$$\cos(A \pm B) = \cos A \cos B \mp \sin A \sin B$$\tan(A \pm B) = \frac{\tan A \pm \tan B}{1 \mp \tan A \tan B}$3.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sin 2A = 2 \sin A \cos A$$\cos 2A = \cos^2 A - \sin^2 A = 2 \cos^2 A - 1 = 1 - 2\sin^2 A$$\tan 2A = \frac{2 \tan A}{1 - \tan^2 A}$4.三角函数的半角公式:$\sin \frac{A}{2} = \pm \sqrt{\frac{1 - \cos A}{2}}$$\cos \frac{A}{2} = \pm \sqrt{\frac{1 + \cos A}{2}}$$\tan \frac{A}{2} = \pm \sqrt{\frac{1 - \cos A}{1 + \cos A}}$5.三角函数的和化积公式:$\sin A + \sin B = 2 \sin \left(\frac{A+B}{2}\right) \cos\left(\frac{A-B}{2}\right)$$\sin A - \sin B = 2 \cos \left(\frac{A+B}{2}\right) \sin\left(\frac{A-B}{2}\right)$$\cos A + \cos B = 2 \cos \left(\frac{A+B}{2}\right) \cos\left(\frac{A-B}{2}\right)$$\cos A - \cos B = -2 \sin \left(\frac{A+B}{2}\right) \sin\left(\frac{A-B}{2}\right)$6. 余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三边的长度分别为$a, b, c$,$\angle A, \angle B, \angle C$为对应的内角,则有$c^2 = a^2 + b^2 - 2ab \cos C$7. 正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三边的长度分别为$a, b, c$,$\angle A, \angle B, \angle C$为对应的内角,则有$\frac{a}{\sin A} = \frac{b}{\sin B} = \frac{c}{\sin C}$8.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B是斜边,AC和BC是两条直角边,则有$AB^2=AC^2+BC^2$9.关于数列和数列的常用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_n=a_1+(n-1)d$*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_n = \frac{n}{2}(a_1 + a_n)$*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_n = a_1 \cdot q^{n-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当$q \neq 1$):$S_n =\frac{a_1(q^n-1)}{q-1}$以上只是一些高中数学中常用的公式和结论的例子,还有很多其他的公式和结论没有一一列举。
所有高中数学公式总结归纳
所有高中数学公式总结归纳高中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涵盖了广泛的知识内容和丰富的数学公式。
这些公式对于学生来说是必备的工具,在解题和理解数学概念中起到关键作用。
为了帮助高中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本文将对高中数学中常用的公式进行总结归纳。
以下是各个数学领域中常见的公式。
一、代数公式总结1. 一次方程:ax + b = 0解的公式:x = -b/a2. 二次方程:ax² + bx + c = 0解的公式:x = (-b ± √(b² - 4ac))/(2a)3. 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公式:x = -b/2ay = f(x) = c - b²/4a4. 配方法:若 x² - px + q = 0,且有实数解,其中 p² - 4q ≥ 0,则 x₁ + x₂ = p,x₁ * x₂ = q5. 平方差公式:a² - b² = (a + b)(a - b)三角函数的平方差公式:sin²θ - cos²θ = 16. 二次和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三角函数的二次和公式:sin(A ± B) = sinAcosB ± cosAsinB 7. 一元二次不等式:ax² + bx + c > 0 (a > 0) 的解集为 x ∈ R | x < x₁或 x > x₂其中 x₁, x₂分别为二次方程 ax² + bx + c = 0 的两个根8.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₁ + (n - 1)d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Sn = (n/2)(a₁ + an)9.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₁ * q^(n - 1)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Sn = a₁(1 - q^n)/(1 - q)二、几何公式总结1.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 = (1/2)bh2. 三角形的海伦公式:S = √[p(p-a)(p-b)(p-c)],其中 p 为半周长3. 三角形的余弦定理:c² = a² + b² - 2abcosC4. 三角形的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5. 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S = bh长方形:S = lw正方形:S = a²梯形:S = (上底 + 下底)h/26. 圆的面积公式:S = πr²7. 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三、微积分公式总结1. 导数的基本公式:常数函数导数:(k)' = 0幂函数导数:(x^n)' = nx^(n-1)指数函数导数:(e^x)' = e^x对数函数导数:(logₐx)' = 1/(xlna)三角函数导数:(sinx)' = cosx,(cosx)' = -sinx2. 积分的基本公式:常数函数积分:∫kdx = kx + C幂函数积分:∫xⁿdx = (x^(n+1))/(n+1) + C指数函数积分:∫e^xdx = e^x + C对数函数积分:∫(1/x)dx = ln|x| + C三角函数积分:∫sinxdx = -cosx + C,∫cosxdx = sinx + C四、概率与统计公式总结1. 排列公式:An = n!2. 组合公式:Cnr = n!/(r!(n-r)!)3. 期望公式:E(x) = ∑[xP(x)]4. 方差公式:Var(x) = E((x-E(x))²) = E(x²) - (E(x))²5. 标准差公式:σ = √Var(x)以上是对高中数学中常见的数学公式进行的总结归纳。
高中数学常用结论及公式大全
高中数学常用结论及公式大全高中数学作为数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数学思维、数学方法、数学工具等多个方面。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结论和公式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可以说是数学知识的核心。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中数学中常用的结论及公式,希望对读者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一、几何中的结论及公式1.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中位线的交点是三角形重心,重心到顶点的距离是中位线长度的二分之一。
1.2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等于两直角边的乘积除以斜边长。
1.3 圆周角定理:圆周角等于其所对的弧的一半。
1.4 相似三角形定理: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为它们的对应角度相等,或者说,两三角形相似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对应角度相等。
1.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
1.6 圆的面积公式:一个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等于πr的平方。
1.7 圆的周长公式:一个半径为r的圆的周长等于2πr。
二、代数中的结论及公式2.1 一次函数的斜率公式:一次函数y=kx+b中,k为斜率,等于任意两点的纵坐标之差与横坐标之差的比。
2.2 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y=ax的平方+bx+c的解析式为:y=a(x-h)的平方+k,其中h=-b/2a,k=c-b的平方/4a。
2.3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指的是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平方等于另外两条直角边上的平方和。
即c的平方=a的平方+b的平方。
2.4 平方差公式:(a+b)(a-b)=a的平方-b的平方。
这个公式在化简代数式的时候非常有用。
2.5 解一元二次方程:若一元二次方程ax的平方+bx+c=0的判别式D=b 的平方-4ac>0,则方程的两个实根为:x1=(-b+√D)/2a,x2=(-b-√D)/2a。
2.6 二次函数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个二次函数y=ax的平方+bx+c,其根的公式为x1,x2=(-b±√(b的平方-4ac))/2a,其中根的个数依靠判别式D=b的平方-4ac的正负来决定。
逻辑代数中的基本公式、常用公式与基本定理
(1)
(2) A+AB=A
(3)
(4)
1.代入定理:在含有变量A的等式中,将A用一个逻辑表达式代替,等式仍然成立。
2.对偶定理:将某逻辑表达式Y中的与和或对换,0和1对换(所有的“+”运算符都换成“·”,“·”换成“+”,0换成1,1换成0)且保持原来的运算优先顺序,那么就得到一定对偶式 。如果两个逻辑表达式相等,那么它们各自的对偶式也就必然相等。例:
若A·(B+C)=A·B+A·C
则A+BC=(A+B)(A+C
求对偶式时,要保证优先次序不变,否则就会出错。如A+AB=A,求对偶式时如不加括号,得到AA+B=A,从而得到错误的结论:A+B=A
3.反演定理:将某逻辑表达式Y中的与和或对换,0和1对换,原变量和反变量对换,这样得到的表达式就是 。
注意:对偶规则和反演规则的区别:对偶规则不需要将逻辑变量取反,而反演规则重要将逻辑变量取反。
逻辑代数中的基本公式、常用公式与基本定理
基本公式
常用公式
基本定理
(1)基本运算
A·0=0
A·1=A A·A=A
A+0=A A+A=A
A+1=1
(2)交换律
A·B=B·A
A+B=B+A
(3)结合律
A(B·C)=(A·B)·C
A+(B+C)=(A+B)+C
(4)分配律
A·(B+C)=A·B+A·C
(A+B)·(A+C)+A+BC
狄摩根定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应用,如以下两句话的含意一致的: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总结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数学公式是学生们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数学公式的掌握不仅有助于学生们解决数学题目,还能够帮助他们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规律。
因此,本文将对高中数学中常见的公式进行总结,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一、代数部分。
1.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 + bx + c = 0,其解法包括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公式法等。
2. 二项式定理:(a + b)^n = C(n,0)a^n + C(n,1)a^(n-1)b + C(n,2)a^(n-2)b^2 + ... + C(n,n-1)ab^(n-1) + C(n,n)b^n。
3.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n = (a1 + an) n / 2。
4.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Sn = a1 (1 q^n) / (1 q)。
5.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距离公式:AB = √((x2 x1)^2 + (y2 y1)^2)。
二、几何部分。
1.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包括相交、平行、重合等情况,可以通过公式和几何图形进行判断。
2. 圆的相关公式:圆的面积公式为S = πr^2,周长公式为C = 2πr。
3.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海伦公式、两边夹角的正弦公式等进行计算。
4. 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公式:sinθ = 对边 / 斜边,cosθ = 邻边 / 斜边,tanθ = 对边 / 邻边。
5. 圆锥、圆柱、球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圆锥的体积V = (1/3)πr^2h,圆柱的体积V = πr^2h,球体的体积V = (4/3)πr^3,表面积S = 4πr^2。
三、概率与统计部分。
1. 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P(A) = n(A) / n(S),其中P(A)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n(A)表示事件A的样本点个数,n(S)表示样本空间的样本点个数。
2. 二项分布的概率计算公式:P(X=k) = C(n,k) p^k (1-p)^(n-k),其中X表示成功次数,n表示试验次数,p 表示每次试验成功的概率。
代数公式总结
代数公式总结代数是数学中一个基本的分支,主要研究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数量运算的一种方法和表示方式。
在代数中,公式是一种表达式,它使用符号来表示数学关系。
代数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计算、解决问题,并在各个领域中找到更深入的理解。
在本文中,我将总结代数中常见的公式,并简要介绍它们的应用。
公式一:一次方程一次方程是形如ax + b = 0的方程,其中a和b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
它是代数中最简单的方程之一,可以用来解决物理、经济学、工程学等实际问题。
解一次方程的步骤是通过移项和化简来求解未知数x。
公式二:二次方程二次方程是形如ax^2 + bx + c = 0的方程,其中a、b和c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
二次方程的解法有很多种,比如因式分解、配方法以及求根公式等。
二次方程在物理、几何学、电子工程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用于描述物体的运动、建筑物的结构等。
公式三: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三角学中的基本公式,它描述了直角三角形中边长之间的关系。
公式的表达形式为a^2 + b^2 = c^2,其中a和b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c是斜边。
勾股定理在几何学和物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计算物体之间的距离、角度,也可以用来解决建筑设计中的问题。
公式四:因式分解公式因式分解是将一个多项式表示为几个因子的乘积的过程。
因式分解公式有很多种,比如公式(a+b)^2 = a^2 + 2ab + b^2,(a+b)(a-b) = a^2 - b^2等。
因式分解在代数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计算、解决方程、研究多项式的性质等。
公式五:二次根式公式二次根式公式是指形如√a的表达式,其中a是一个实数。
二次根式公式在几何学和物理学中非常常见,比如用来计算圆的面积、描述物体的形状等。
二次根式的运算有一些特殊的规则,比如乘法公式√a * √b = √(ab),化简公式√(a^2) = |a|等。
总的来说,代数公式是代数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们帮助我们理解数学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其他数学分支的基础。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知识点总结代数部分:代数式:代数式既可以是一个数,也可以是一组数之间的关系。
函数: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把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对应到另一个集合中的唯一元素。
函数的表示方法可以用方程、图像等多种形式。
代数运算:代数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它们有一些基本性质,例如结合律、分配律、交换律等。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高中代数中的重要内容,它的一般形式为ax^2+bx+c=0,需要掌握求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方法,包括因式分解、配方法、求根公式等。
不等式的解法:解不等式也是代数学习的重要内容,需要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以及求解不等式的方法,例如用图像法、消元法等。
几何部分:集合:集合的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和不重复性。
平面几何:包括点、线、面、角、三角形、四边形等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平行线、垂线、中线、角平分线等重要定理。
立体几何:包括空间几何体、平行六面体、棱柱、棱锥、球等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表面积、体积等计算公式。
三角函数部分:三角函数定义:正弦、余弦、正切等基本定义和性质。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通过角度的变换,将复杂的三角函数化简为基本的三角函数。
两角和与差公式:包括正弦、余弦、正切的和差公式,用于化简和计算复杂的三角函数表达式。
倍角公式:包括正弦、余弦、正切的倍角公式,用于将角度的二倍转化为基本的三角函数。
半角公式:包括正弦、余弦、正切的半角公式,用于将角度的一半转化为基本的三角函数。
此外,高中数学还包括概率统计、数列、复数、极限与导数等知识点。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版本的教材可能会有些许差异,因此具体的知识点应以所在地区使用的教材为准。
同时,学习高中数学需要多做练习、多思考、多总结,才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高中数学的归纳代数中常见的公式与运算规律
高中数学的归纳代数中常见的公式与运算规律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归纳代数是一门重要的分支,它涉及到许多常见的公式和运算规律。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归纳代数公式和运算规律,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保持不变。
对于一个等差数列而言,我们可以用通项公式来求出任意一项的值。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第n项为an,则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 - 1)d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等差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
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保持不变。
对于一个等比数列而言,我们可以用通项公式来求出任意一项的值。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q,第n项为an,则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q^(n - 1)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等比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
三、二项式定理二项式定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式,在归纳代数中应用广泛。
它表示两个数之和的n次方可以展开为一系列二项式之和。
对于任意实数a和b以及正整数n,二项式定理可以表示为:(a + b)^n = C(n, 0) * a^n * b^0 + C(n, 1) * a^(n-1) * b^1 + ... + C(n, k) * a^(n-k) * b^k + ... + C(n, n) * a^0 * b^n其中C(n, k)表示从n个元素中选择k个元素的组合数,其计算公式为:C(n, k) = n! / [(n - k)! * k!]二项式定理在展开后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求解多项式的系数,以及计算复杂的数值问题。
四、对数运算的性质对数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运算,它可以将指数运算转化为对数运算,方便我们求解复杂的指数式。
在对数运算中,常见的一些性质包括:1. 对数的乘法法则:log(a * b) = log(a) + log(b)2. 对数的除法法则:log(a / b) = log(a) - log(b)3. 对数的幂运算法则:log(a^b) = b * log(a)4. 对数的换底公式:log(a) / log(b) = log(b, a)这些性质可以帮助我们简化对数表达式,进行更高效的计算。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代数运算与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代数运算与多项式的因式分解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代数运算与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代数运算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部分,用于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本文将对高中代数运算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提供相关公式大全。
同时,还将介绍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一、代数运算的基本知识点1. 符号及运算法则代数运算中常用的符号包括加号(+)、减号(-)、乘号(×)、除号(÷)、等号(=)等。
根据运算法则,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并遵循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
2. 代数式的展开与因式分解代数式的展开是将多项式进行化简的过程,通过应用分配律等法则,将括号内的项与括号外的各项按照相应的运算法则进行运算,并进行合并和整理。
代数式的因式分解则是相反的过程,将复杂的多项式拆分为最简单的因式相乘的形式。
因式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多项式的结构,简化计算过程,并解决实际问题。
3. 代数方程与不等式代数方程是指包含未知数的等式,常见的代数方程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二次方程等。
通过运用代数方程的解法,可以求解未知数的值,解决实际问题。
代数不等式是指包含未知数的不等式,通常使用数轴和图像表示。
通过解不等式,可以确定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并判断不等关系成立的条件。
不等式在数学和实际问题中都有广泛应用。
二、代数运算公式大全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代数运算公式,供参考使用:1. 二次根式公式:- 平方差公式:$(a-b)^2 = a^2 - 2ab + b^2$- 完全平方公式:$a^2 + 2ab + b^2 = (a + b)^2$- 差平方公式:$a^2 - b^2 = (a + b)(a - b)$2. 代数式展开公式:- 二次式展开公式:$(a + b)^2 = a^2 + 2ab + b^2$- 三次式展开公式:$(a + b)^3 = a^3 + 3a^2b + 3ab^2 + b^3$3. 代数式因式分解公式:- 二次差平方公式:$a^2 - b^2 = (a + b)(a - b)$- 一元三次多项式因式分解公式:$ax^3 + bx^2 + cx + d = (mx + n)(px^2 + qx + r)$4. 代数方程与不等式公式:- 一元一次方程:$ax + b = 0$- 二次方程求根公式:$x = \frac{-b \pm \sqrt{b^2 - 4ac}}{2a}$- 线性不等式:$ax + b > 0$三、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是将一个多项式写成若干个因式相乘的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代数部分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1.2.3.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4.充要条件:(1)充分条件:若p q ⇒,则p 是q 充分条件.(2)必要条件:若q p ⇒,则p 是q 必要条件.(3)充要条件:若p q ⇒,且q p ⇒,则p 是q 充要条件. 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5.函数的单调性:(1)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1212()()()0x x f x f x -->⇔[]b a x f x x x f x f ,)(0)()(2121在⇔>--上是增函数;[]1212()()()0x x f x f x --<⇔[]b a x f x x x f x f ,)(0)()(2121在⇔<--上是减函数. (2)设函数)(x f y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0)(>'x f ,则)(x f 为增函数;如果0)(<'x f ,则)(x f 为减函数.6. 如果函数)(x f 和)(x g 都是减函数,则在公共定义域内,和函数)()(x g x f +也是减函数; 如果函数)(u f y =和)(x g u =在其对应的定义域上都是减函数,则复合函数)]([x g f y =是增函数.7.奇偶函数的图象特征: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反过来,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奇函数;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偶函数.8.函数()y f x =的图象的对称性: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a =对称()()f a x f a x ⇔+=-(2)()f a x f x ⇔-=.9.两个函数图象的对称性:(1)函数()y f x =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0x =(即y 轴)对称. (2)函数)(x f y =和)(1x f y -=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10.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关系:a b f b a f =⇔=-)()(1.11. 若函数)(b kx f y +=存在反函数,则其反函数为])([11b x f ky -=-,并不是)([1b kx f y +=-], 而函数)([1b kx fy +=-]是])([1b x f ky -=的反函数.12.几个常见的函数方程:(1)正比例函数()f x cx =,()()(),(1)f x y f x f y f c +=+=.(2)指数函数()x f x a =,()()(),(1)0f x y f x f y f a +==≠.(3)对数函数()log a f x x =,()()(),()1(0,1)f xy f x f y f a a a =+=>≠.(4)幂函数()f x x α=,'()()(),(1)f xy f x f y f α==.(5)余弦函数()cos f x x =,正弦函数()sin g x x =,()()()()()f x y f x f y g x g y -=+,()(0)1,lim1x g x f x→==.13.根式的性质:(1)n a =.(2)当n a =;当n ,0||,0a a a a a ≥⎧==⎨-<⎩.14.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1) (0,,)r s r sa a aa r s Q +⋅=>∈.(2) ()(0,,)r s rsa a a r s Q =>∈.(3)()(0,0,)r r rab a b a b r Q =>>∈.注: 若a >0,p 是一个无理数,则a p表示一个确定的实数.上述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于无理数指数幂都适用.15.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式:log b a N b a N =⇔=(0,1,0)a a N >≠>.16.对数的换底公式 :log log log m a m NN a=(0a >,且1a ≠,0m >,且1m ≠, 0N >).推论 log log m na a nb b m =(0a >,且1a >,,0m n >,且1m ≠,1n ≠, 0N >).17.对数的四则运算法则:若a >0,a ≠1,M >0,N >0,则 (1)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2) log log log a a a MM N N=-; (3)log log ()n a a M n M n R =∈.18.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1)()n a a n d dn a d n N =+-=+-∈;其前n 项和公式为1()2n n n a a s +=1(1)2n n na d -=+211()22d n a d n =+-.19.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1*11()n nn a a a q q n N q-==⋅∈; 其前n 项的和公式为11(1),11,1n n a q q s q na q ⎧-≠⎪=-⎨⎪=⎩ 或11,11,1n n a a qq q s na q -⎧≠⎪-=⎨⎪=⎩.20.常见三角不等式:(1)若(0,)2x π∈,则sin tan x x x <<.(2) 若(0,)2x π∈,则1sin cos x x <+≤(3) |sin ||cos |1x x +≥.2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22sin cos 1θθ+=, tan θ=θθcos sin , tan 1cot θθ⋅=.22.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212(1)sin ,sin()2(1)s ,nn n co απαα-⎧-⎪+=⎨⎪-⎩212(1)s ,s()2(1)sin ,nn co n co απαα+⎧-⎪+=⎨⎪-⎩23.和角与差角公式: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tan tan tan()1tan tan αβαβαβ±±= .22sin()sin()sin sin αβαβαβ+-=-(平方正弦公式);22cos()cos()cos sin αβαβαβ+-=-.sin cos a b αα+)αϕ+(辅助角ϕ所在象限由点(,)a b 的象限决定,tan baϕ=).24.二倍角公式:sin 2sin cos ααα=.2222cos 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22tan tan 21tan ααα=-.25. 三倍角公式:3sin 33sin 4sin 4sin sin()sin()33ππθθθθθθ=-=-+.3cos34cos 3cos 4cos cos()cos()33ππθθθθθθ=-=-+.323tan tan tan 3tan tan()tan()13tan 33θθππθθθθθ-==-+-.26.三角函数的周期公式:函数sin()y x ωϕ=+,x ∈R 及函数cos()y x ωϕ=+,x ∈R (A , ω,ϕ为常数,且A ≠0,ω>0)的周期2T πω=;函数tan()y x ωϕ=+,,2x k k Z ππ≠+∈(A ,ω,ϕ为常数,且A ≠0,ω>0)的周期T πω=.27.正弦定理 :2sin sin sin a b cR A B C===. 余弦定理2222cos a b c bc A =+-; 2222cos b c a ca B =+-; 2222cos c a b ab C =+-.28. 简单的三角方程的通解:sin (1)arcsin (,||1)kx a x k a k Z a π=⇔=+-∈≤. s 2arccos (,||1)co x a x k a k Z a π=⇔=±∈≤.tan arctan (,)x a x k a k Z a R π=⇒=+∈∈.特别地,有sin sin (1)()k k k Z αβαπβ=⇔=+-∈. s cos 2()co k k Z αβαπβ=⇔=±∈.tan tan ()k k Z αβαπβ=⇒=+∈.29.最简单的三角不等式及其解集:sin (||1)(2arcsin ,2arcsin ),x a a x k a k a k Z πππ>≤⇔∈++-∈.sin (||1)(2arcsin ,2arcsin ),x a a x k a k a k Z πππ<≤⇔∈--+∈. cos (||1)(2arccos ,2arccos ),x a a x k a k a k Z ππ>≤⇔∈-+∈.cos (||1)(2arccos ,22arccos ),x a a x k a k a k Z πππ<≤⇔∈++-∈.tan ()(arctan ,),2x a a R x k a k k Z πππ>∈⇒∈++∈.tan ()(,arctan ),2x a a R x k k a k Z πππ<∈⇒∈-+∈.30.组合数公式:m n C=m n mmA A =m m n n n ⨯⨯⨯+-- 21)1()1(=!!!)(m n m n -⋅(n ∈N *,m N ∈,且m n ≤).31.组合数的两个性质:(1)m n C =mn n C - ; (2) m n C +1-m n C =m n C 1+. 注:规定10=n C .32.组合恒等式:(1)11mm n n n m C C m --+=; (2)1m mn n n C C n m -=-; (3)11mm n n n C C m--=;(4)∑=nr r nC0=n2;(5)1121++++=++++r n r n r r r r r rC C C C C .(6)nn n r n n n n C C C C C 2210=++++++ . (7)1425312-+++=+++n n n n n n n C C C C C C .(8)1321232-=++++n nn n n n n nC C C C .(9)rn m rn rm n r m n rm C C C C C C C +-=+++011. (10)nn n n n n n C C C C C 22222120)()()()(=++++ . 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rr n r n r b a C T -+=1)210(n r ,,,=.33.复数的相等:,a bi c di a c b d +=+⇔==.(,,,a b c d R ∈)34.复数z a bi =+的模(或绝对值):||z =||a bi +35.复数的四则运算法则:(1)()()()()a bi c di a c b d i +++=+++;(2)()()()()a bi c di a c b d i +-+=-+-; (3)()()()()a bi c di ac bd bc ad i ++=-++; (4)2222()()(0)ac bd bc ada bi c di i c di c d c d +-+÷+=++≠++.36.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①若240b ac ∆=->,则1,2x =②若240b ac ∆=-=,则122b x x a==-;③若240b ac ∆=-<,它在实数集R 内没有实数根;在复数集C 内有且仅有两个共轭复数根240)x b a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