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生物实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一生物《探索生物的奥秘》教案

初一生物《探索生物的奥秘》教案

初一生物《探究生物的奥秘》教案初一生物《探究生物的奥秘》教案教学目的知识目的1.使学生初步理解生物,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关生物学的科学成就。

2.使学生初步理解生物学的内容和学习生物学的意义3.理解学习生物学的根本方法。

才能目的1.通过观察图片或实物,比照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观察、比照、判断、归纳的思维才能。

2.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向全班同学介绍生物科学的开展及宏大成就,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才能及语言表达才能和思维才能。

情感目的1.通过介绍我国生物科学研究的成就,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建立祖国的责任感,并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动力。

2.通过学习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进步学生们的科学素质。

3.通过学生活动,促进新同学相识,培养协作精神。

教材分析^p这一节是全册教材的绪论课,分别讲述为什么要学习生物科学知识,初中生物课的内容和学习方法两局部内容,使学生对生物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生物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必修的一门根底科学,也是初一学生进入中学阶段接触的第一门实验科学。

这一节课也是整个中学阶段学习生物知识的绪论课,将直接影响学生在今后对生物科学知识的学习。

教法建议通过生物教学,除了要使学生理解并获得生物学根底知识外;还要对学生进展思想教育,形成根本的生物学观点;培养学生的才能和开展智力;并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生物学技能,以适应社会开展的需要。

要完成上述任务,必须通过认真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意义,去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老师要极为重视这一节课的教学,精心准备、组织安排好,这将对激发学习兴趣起着决定性作用,也为学生今后积极主动地以科学的方法去学好生物学打下良好的根底。

因此对本节课的教学作如下建议:1.结合生物学教学特点,从学生升入中学开场,就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详细做法是:〔1〕提早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生物的照片、图片,课前进展展示,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课上,让学生介绍他们身边生物的趣闻。

初中生物探究式教案

初中生物探究式教案

初中生物探究式教案一、学习目标:1. 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生物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能量和氧气的过程。

2. 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3. 理解光合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二、探究过程:1. 实验一:观察植物光合作用过程材料:一盆绿色的植物、水、太阳光步骤:a. 将植物放置在阳光充足的位置。

b. 观察植物叶子表面的气泡产生情况。

c. 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观察气泡产生情况,看是否有变化。

2. 实验二:光合作用影响因素材料:两盆绿色的植物、水、太阳光步骤:a. 将一盆植物放置在充足的阳光下,另一盆植物置于阴暗处。

b. 观察两盆植物叶片气泡产生情况。

c. 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

3. 实验三:光合作用的重要性材料:幼苗、水、太阳光步骤:a. 将幼苗放置在阳光充足的位置。

b. 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和叶片颜色。

c. 比较观察结果,探讨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三、总结与讨论:1. 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探讨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 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作用,为什么说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命的基础过程。

四、拓展延伸:1. 探究植物吸收光能的机制。

2. 探讨植物光合作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3. 研究光合作用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五、思考问题:1. 人类如何更科学地利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2. 光合作用为什么是生命的基础过程?3. 未来如何保护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和生态平衡?六、作业:1. 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方法、结果和结论。

2. 分组进行讨论,展示探究结果和对光合作用的理解。

七、评价标准:1. 实验记录准确完整。

2. 对植物光合作用的理解深入透彻。

3. 能够深刻探讨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必修2实验教学设计4: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必修2实验教学设计4: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环节三思维提升
设计:
1.DNA怎样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
2.DNA如何维系他的遗传稳定性?
思考、讨论、回答
通过特定问题引导学生进一部深入理解DNA双螺旋结构特点。
环节四分享与交流
引导、组织、反思
各小组分享自己的制作成果(包括设计制作的思路、依据、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并分析后期制作的改进方向。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与能力。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科学探究实验创新设计作品系列
课题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本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
4.感悟科学家为探索生命奥秘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形成为科学事业作贡献的责任与担当。
1.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构建出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构建过程中老师密切关注学生对于3种分子的连接方式。
2.各小组用手边的材料依据实验原理及创新之处制作DNA双螺旋模型。
3.巡回检查各小组学生的设计制作,同时针对学生的方案设计以及制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解答。
4.各小组上讲台展示制作模型,老师点评。
1.各组利用桌面上的材料用具构建出一个脱氧核苷并展示介绍。
实验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情景导入
设问:我们之前学了分子DNA的结构,那么它的立体结构是怎样的? “沃森和克里克是如何揭示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呢?
思考、讨论、回答
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科学精英对科学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恐龙大班实验科学活动教案:探究恐龙的生物特征

恐龙大班实验科学活动教案:探究恐龙的生物特征

恐龙大班实验科学活动教案:探究恐龙的生物特征】恐龙一直以来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主题之一,它们的巨大、奇异和神秘一直吸引着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在幼儿园的恐龙大班中,我们将通过实验科学活动来探究恐龙的生物特征,激发孩子的科学探究兴趣,培养其动手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案一】探究恐龙巨大的身体特征1、实验目的:通过模拟恐龙身体特征,帮助幼儿深刻了解恐龙的巨大身体。

2、实验材料:纸箱、塑料袋、绳子、纸条等。

3、实验过程:(1)将纸箱打开,拉直并粘合,制作出一个大盒子。

(2)将幼儿分为几组,每组选出一个幼儿扮演恐龙。

(3)用塑料袋将幼儿的头部包裹起来,用绳子将头和身体系在一起。

(4)将恐龙体型模拟出来,可以用纸条代表恐龙的脚和尾巴。

(5)让孩子们围绕着恐龙“跑”一圈,体会一下恐龙身体的巨大与重量。

4、实验结论:恐龙身体巨大、笨重,需要耗费大量能量来维持生命。

【教案二】探究恐龙奇异的形态特征1、实验目的:通过制作模型,让幼儿了解恐龙的奇异形态特征。

2、实验材料:黏土、绒布、毛线、彩色纸、麦当劳纸袋等。

3、实验过程:(1)让孩子们先观察一些恐龙的图片,了解恐龙的形态特征。

(2)让孩子们自由发挥,用黏土、绒布、毛线等材料制作自己心目中的恐龙。

(3)让孩子们将恐龙在黑板上的轮廓画出来,并贴上用彩色纸和麦当劳纸袋制作的“骨盆”、“骨架”等。

4、实验结论:恐龙奇异的形态特征,与其所处的环境和食物有着密切关系。

【教案三】探究恐龙的消化特征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到恐龙的粗糙牙齿和石头咀嚼行为,以及它们的消化系统。

2、实验材料:饼干、牵牛花、石头等。

3、实验过程:(1)让孩子们先观察一些恐龙的图片,了解恐龙的牙齿类型和消化特征。

(2)将饼干放进牵牛花种子中,让孩子们用牙齿将饼干磨碎,模拟恐龙的磨牙作用。

(3)将石头放进牵牛花种子中,让孩子们用牙齿尝试将石头咀嚼,了解恐龙消化系统中的石头咀嚼作用。

(4)让孩子们观察牵牛花种子的变化,以及恐龙消化系统的特点。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选择性必修2实验教学设计3: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选择性必修2实验教学设计3: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环节三思维提升
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回答并评价: 1、土壤小动物的习性有什么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应该在什么环境中进行取样?
2、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调查一般用什么方法?
思考、讨论、回答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有利于实验顺利进行。
环节四分享交流
引导、组织、评价
1、选用质地坚硬的不锈钢口杯,制成取样器,在取样器上安装带旋转把手的手柄。
2、将油桶、较大的塑料漏斗或其他较轻的塑料制品进行组合,以代替漏斗和无底花盆等。
3、可以让学生依据教材中探究活动的要求与步骤,在野外取样,在实验室进行观察。
4、可在同一地区中土壤环境不同的地点取样:也可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
实验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反思
1、在改造实验装置、使用取样器时应注意安全。
2、在户外开展实验时,须向学生强调出行安全,并在调查方案中增加安全预案。
3、在野外取样时,应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取样后,要将取样点填平,注意保护环境。
4、及时进行小动物采集,避免小动物因取样处理时间过长而死亡。
5、大部分土壤小动物可浸泡于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对线虫、蚯蚓、甲虫幼虫,须浸泡于100%分析纯的酒精中,以防止其体色发黑、体质变硬给后续的物种鉴定带来困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情景导入
设问: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到处都有土壤,其中生活有哪些小动物类群?
思考、讨论、回答
从身边常见的现象出发,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环节二实验探究
1.材料准备。
2.进行预实验,改造或自制相关工具,确定采样点。
3.取样、观察和分类。
1.准备土壤、取样器、 诱虫器等。教师事先将不同地点的土样采集到实验室,注明采集地点的环境(最好配有照片)、采集时间,这样便于学生在实验室开展探究活动。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探究活动设计与实施案例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探究活动设计与实施案例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探究活动设计与实施案例一、引言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以“植物光合作用”实验探究活动为例,介绍如何设计并实施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活动。

二、实验探究活动设计1.主题选择:本次实验探究活动的主题是“植物光合作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

2.目标设定:学生应该能够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植物、光照、温度计、二氧化碳吸收量计、氢氧化钠溶液、清水等。

(2)将植物放置在光照充足的地方,记录下温度和二氧化碳吸收量。

(3)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在植物叶片上,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记录下温度和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变化。

(4)用清水清洗叶片,再次记录下温度和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变化。

(5)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4.评价标准:学生是否能够按照实验步骤操作,记录数据是否准确,能否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实验探究活动实施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能力完成实验任务。

2.指导:教师进行现场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记录数据。

3.观察: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及时纠正错误和不足之处。

4.讨论: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收获,提出问题和建议。

5.总结:教师对实验进行总结,强调实验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四、案例分析在本次实验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实验器材、记录数据和分析结果,深刻理解了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

学生们普遍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和热情,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和讨论。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实验安全:在实验过程中,要确保实验器材的安全可靠,避免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受到伤害。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必修1实验教学设计12: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必修1实验教学设计12: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思考、讨论、回答
通过动手绘图的方 式,巩固、加深学 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和记忆。
引导学生完全理解 实验内容,做到不 仅知其然并且知其 所以然。
环节五 分享与交流
组织学生交流、讨 论实验过程、结果 和收获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 分析实验的成功或失败的原 因,交流心得和体会。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 流意识与能力。
实验创新
通过利用农村购买的土蒜在浸水海绵上培养根尖,有效解决 了超市洋葱、大蒜不能生根的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情景导入
复习提问:植物有
丝分裂过程划分为
哪几个时期?有丝 思考、讨论、回答 分裂中各个时期细

胞染色体有哪些行 为变化?
复习巩固所学内 容,同时为实验做 铺垫。

环节二 实验探究
设 细胞有丝分裂临时 所处时期以及判断依据
不同时期的依据,
计 装片的制作
3.巡回检查,对比 找出最为清晰且具 代表性的细胞,组 织学生观看并回答 细胞所处时期
提升学生的科学探 究能力。
环节三 绘图
要求学生回忆并 绘制植物细胞有丝 分裂不同时期的细 胞图片
思考、回忆、绘图
环节四 思维提升
提出问题: (1)取材时为什么 只能剪 2~3 mm, 而不能过长? (2)实验操作中 漂洗和染色的顺序 能不能互换?并说 明原因
教 1.通过问答的方式 1.回忆思考并说出植物分生 通过实验探究,使
学 强调植物分生组织 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原理 学生对大蒜根尖分
细胞有丝分裂的原 2.制作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 生组织细胞有丝分
活理
裂临时装片
裂不同时期有清晰
动 2.示范讲解、指导 3.观察找出处于有丝分裂不 地认知,清楚划分

生物实验教案3篇

生物实验教案3篇

生物实验教案3篇生物实验教案篇1目的要求:1、学习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2、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3、练习画细胞结构图。

材料用具:洋葱鳞片叶,清水,稀典液,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方法步骤:一、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一)准备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二)制作临时装片3、用刀片切取一块洋葱鳞片叶或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上划“井”字(大约0.5cm2)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

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影响观察。

(三)染色5、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6、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观察临时装片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三、练习画细胞结构简图依照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选一个细胞画全各部分,周围的细胞只勾出轮廓就可以了。

四、讨论:1、制作临时装片时,染色会对细胞产生什么影响?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不经过染色的临时装片?答:染色可以使细胞的结构显示得更清楚,但是染色剂对活细胞的生物活性往往会有很大影响,有时甚至是死亡。

因此,在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应该使用不经染色的临时装片。

2、怎样区别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和气泡?答:一般来说,气泡在显微镜中呈现为具有较黑、较宽边缘的图像,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里面往往是一片空白,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气泡就会变形或移动。

五、课外练习制作黄瓜表层以果肉细胞细胞或黑藻细胞临时装片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学习目标: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通过调查,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3、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调查法的一般步骤及生物分类方法。

难点:撰写调查报告。

高三生物实验与探究教案(5篇)

高三生物实验与探究教案(5篇)

高三生物实验与探究教案(5篇)高三生物实验与探究教案(5篇)高三生物实验与探究教案新课程中强调重点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本模块每项教学任务时,除了创造实验条件和参与学生讨论外,应适当补充相应资料或引导学生自己搜集相应资料,引导学生相对系统地完成有关的学习内容,而不仅仅是完成几个互不关联的实验的操作。

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技意识的主要途径。

为切实搞好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特制订实验计划如下:一、联系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强化学生的科技意识。

二、认真安排实验,按要求及时把实验通知单送达实验老师。

三、加强对学生的实验室纪律、安全、卫生方面的教育,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四、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册,认真分析实验结果,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存在问题,及时改进。

五、与实验老师密切配合,相互合作,共同辅导学生实验,确保实验教学顺利完成。

六、本学期实验进度安排表:周次、材料、教材年级、备注;第二周、发酵瓶,纱布,榨汁机,葡萄,酵母菌,醋酸菌,恒温箱,重铬酸钾,烧杯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选修1、高二年级、学生实验第三周、小桶2个,两种不同颜色的彩球20个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必修2、高一年级、演示实验第四周、豆腐,电热干燥箱,粽叶,保鲜膜,平盘,盐,广口玻璃瓶,黄酒米酒和各种香辛料,高压锅,泡菜坛,各种蔬菜1、腐乳的制作2、泡菜的制作、选修1、高二年级、学生实验第八周、高压蒸汽灭菌锅,无菌室,接种仪器,MS培养基原料,培养皿,酒精灯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选修1、高二年级、学生实验第十周、无菌室,超净工作台,接种箱,酒精灯,高压锅,枪状镊,组培用具。

菊花的组织培养胡萝卜的组织培养、选修1、高二年级、学生实验第十一周、榨汁机,漏斗,滤纸,恒温箱,苹果,果胶酶,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面布,植物油,烧杯,玻璃棒,小型洗衣机1、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选修1、学生实验第十二周、烧杯,玻璃棒,漏斗,纱布,离心机,镊子,鸡血,柠檬酸钠,二苯胺,蒸馏水,NaCl溶液DNA的粗提取和鉴定、选修1、学生实验第十三周、烘箱,圆底烧瓶,蒸馏装置,压榨机,吹风机,萃取回流装置,大烧杯,石油醚,新鲜胡萝卜,胡萝卜素的提取、选修1、学生实验第十四周、洋葱,培养皿,滤纸,纱布,烧杯,镊子,剪刀,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冰箱,卡诺氏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15﹪盐酸,95﹪酒精,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必修2、高一年级、学生实验高三生物实验与探究教案一、指导思想1、以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界定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规划课堂教学行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新课标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科学实验与探究的案例分享

新课标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科学实验与探究的案例分享

新课标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科学实验与探究的案例分享。

一、人类疾病与基因工程这个实验旨在通过制作人造蛋白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应用。

具体步骤如下:1、介绍基因工程的概念和世界级的基因工程项目。

2、让学生了解人类疾病和基因的关系。

3、简单介绍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和意义。

4、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制作人造蛋白,从而掌握基因工程的原理。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工具:毛细管、滤纸、pH计、甲醛、白蛋白液。

(2)将白蛋白液注入毛细管中。

(3)用甲醛将毛细管封闭,将封闭处浸泡在弱酸性的溶液中。

(4)通过pH计调整溶液的pH值,使之变成弱碱性,从而导致毛细管中的蛋白质被“挤”出。

(5)通过滤纸收集蛋白质,即可制作人造蛋白。

通过实验过程的演示和讲解,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基因工程的实际操作,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以及基因工程在人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二、生态系统的平衡控制生态系统是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生物学的研究重点将逐渐由简单的生物个体向复杂的生态系统转移。

本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通过模拟实验,了解生态系统平衡控制的原理。

具体步骤如下:1、讲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各组成部分。

2、制定模拟实验计划,分配角色,并在实验中模拟真实的生态环境。

3、通过模拟实验,在模拟的生态环境中,让不同生物之间建立起相互依赖和影响的关系,掌握生态系统的平衡原理和生态系统自我平衡的机制。

4、通过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提高生态系统的平衡控制能力,学会如何保护环境。

通过本实验的体验,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更可以从实践中学习生态系统的平衡控制原理和环境保护的方法。

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提高思维水平来说,科学实验与探究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里分享的以上两个实验,不仅充实了生物学的课堂教育,更让学生们领略到生物学探究的魅力。

我们期待更多类似的生物学教学案例的分享,为新课标下的生物学教学添砖加瓦。

生物探究实验教学中学生实验设计可行性分析

生物探究实验教学中学生实验设计可行性分析

生物探究实验教学中学生实验设计可行性分析生物探究实验教学是中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

实验设计的可行性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从实验设计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在生物探究实验教学中学生实验设计的可行性,以及如何提高学生实验设计的指导性和可行性。

一、实验设计的可行性描述1. 实验设计的具体内容生物探究实验教学中,学生通常需要设计一些关于生物现象或生物原理的实验。

观察动植物细胞结构、探究呼吸作用、研究遗传变异等。

这些实验设计需要明确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材料与仪器等内容,以确保实验设计的可行性。

2. 实验设计的条件与要求生物探究实验的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实验的科学性,还需要考虑实验的可操作性。

学生能否在实验室中获取所需的材料和仪器,学生是否具备进行实验所需的基本操作技能等。

这些条件与要求直接关系到实验设计的可行性。

3. 实验设计的风险评估在生物探究实验中,学生可能会面临一些实验操作中的风险,比如化学试剂的操作、细菌培养的污染等。

在实验设计中需要对实验操作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提前做好安全措施。

生物探究实验教学中,学生设计的实验需要有实际应用价值,比如可以解答某一生物学问题、验证某一生物学假设等。

实验设计还需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避免出现过于复杂或超出学生技能范围的实验设计。

1. 设计指导性强化学校教师在生物探究实验教学中,应当加强对学生实验设计的指导,指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步骤等内容,确保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材料与仪器的提供学校实验室需要提供学生进行实验所需要的基本材料、仪器等,保障学生能够在实验设计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推动实验设计的可行性。

3. 安全教育的加强在生物探究实验教学中,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实验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学会制定安全措施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实验安全。

基于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为例

基于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为例

基于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为例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530022)李金健[摘要]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将生物学问题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引导学生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探究,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为例,教师创设葱段“开花”的魔术情境引入新课,提出探究问题“葱段为什么会‘开花’?”,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出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教师给学生提供黑藻和洋葱作为实验材料,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探究植物细胞是否能够发生渗透吸水和失水及发生渗透吸水和失水的条件,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科学探究能力;教学设计;植物细胞;吸水;失水[中图分类号]G 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3)11-0086-04《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对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

学生应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增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在探究中,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勇于创新。

”[1]5而评价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主要看学生是否具备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设计和实施探究方案以及探究结果的分析、交流等能力[1]62。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探究·实践”栏目涉及的实验内容,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知识,而且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结合新课标要求,教师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生物学问题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引导学生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探究,使其在探究的过程中收获知识、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而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选择性必修2实验教学设计2: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选择性必修2实验教学设计2: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科学探究实验创新设计作品系列
课题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这一活动,尝试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2.能够利用数学模型来表征,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认同模型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3.运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在以上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温度、溶解氧、营养条件、代谢产物等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思考、讨论、回答
1.通过特定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实验操作过程,在强化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
2.拓展探究部分,改变自变量,使实验设计的思维量猛增,更能锻炼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环节四分享与交流
实验创新
创新一:综合利用实验设备,搭建新的探究平台
可以运用数码显微镜成像,学生观察更直观。数显恒温水浴锅、多轨道摇床、溶解氧传感器、酒精检测仪、二氧化碳传感器等仪器使结果数字化呈现,搭建了微观生物学与教学的平台。
创新二:缩短实验周期,提高探究效率
由课本中连续7天的实验观察、数据整理,缩短到12小时实验观察、数据整理,使实验更便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究。
种仪器的用法。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数据,建立模型,分析结果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环节三思维提升
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回答并评价:
1.课本要求探究7天的酵母菌数量变化,而我们缩短到12小时,两者绘制出的曲线会有什么差别?
2.利用血球计数板统计的是活菌还是死菌,为什么?如何统计活菌?
3.这个实验中我们在安全方面的观察,分析血细胞计数板能够计数的原理。提出血细胞计数板使用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问题。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必修1实验教学设计7: 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必修1实验教学设计7: 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
4、多酶片和唾液淀粉酶哪个效果更好呢?为什么?
5、为什么要设置唾液+蒸馏水和多酶片+蒸馏水这两组,作用是什么呢?
思考、讨论、回答
通过特定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实验操作过程,在强化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
环节四 分享与交流
引导、组织Leabharlann 评价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并分析实验的出现的过程性问题及其原因。
2、交流并完善实验方案。
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通过分析变量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实验中对变量的处理,学会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环节三思维提升
问题串引领、评价: 1、如何用土豆获得淀粉溶液,需要注意那些事项?
2、为什么将冰糖的表面用水清水洗掉?
3、如何用唾液的充当淀粉酶实验温度如何控制?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科学探究实验创新设计作品系列
课题
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强化酶具有专一性特性的观念认知;
2.通过对比实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科学思维及实验操作等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实验设计和实验的操作步骤及实验原理
教学难点
实验设计
教学方法
讨论法,实验法,讲授法
培养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
环节五课堂小结
展示PPT概念图
体会、必记。
增强模型建构意识。
作业布置
书写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
1.通过实验材料创新,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实验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去想,身边有很多材料供我们使用。 2.通过对实验方案的改进,让学生体会到自己设计自己操作并查缺补漏,激发了学生对生物实验的热情。 3.学生通过发展性课堂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在评价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初中生物探究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探究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探究教案设计
探究目标:
1. 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2. 掌握光合作用方程式;
3. 探究光合作用与氧气释放的关系。

探究步骤:
1.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是光合作用?植物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光合作用的实验现象,例如将一盆水草置于阳光下观察气泡释放
情况。

4.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探究光合作用方程式: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5. 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光合作用与氧气释放的关系的讨论,让学生自行提出假设并进行实验
验证。

6. 结束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讨论,并将探究结果记录在笔记中。

展示方式:
1. 实验观察结果的图表展示;
2. 光合作用方程式的板书展示;
3. 班级讨论和总结展示。

思考题:
1. 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2. 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氧气是怎么释放出来的?
3. 如何利用光合作用控制二氧化碳浓度和氧气浓度?
评价标准:
1. 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2. 能够正确掌握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生物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生物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2)了解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熟悉生物学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的严谨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1)目的:了解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形态结构差异。

(2)内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形态、结构。

(3)步骤:取植物叶片、洋葱鳞片叶、动物口腔上皮细胞等材料,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观察。

2. 实验二:探究植物光合作用(1)目的:探究光合作用的基本条件和过程。

(2)内容:观察植物叶片在光照、二氧化碳、水分等条件下的光合作用。

(3)步骤: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植物叶片在不同条件下的光合作用。

3. 实验三:观察微生物(1)目的:了解微生物的基本形态和培养方法。

(2)内容:培养和观察微生物,学习微生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3)步骤:取土壤样品,进行微生物分离纯化,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和培养特征。

4. 实验四:探究动物行为(1)目的:了解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2)内容:观察和记录动物的行为,分析动物行为的原因。

(3)步骤:选择动物,观察其行为,记录并分析行为特点。

5. 实验五:生态调查(1)目的:了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生态调查能力。

(2)内容:选择校园内或周边生态环境,进行生态调查。

(3)步骤:分组进行生态调查,记录调查结果,分析生态环境状况。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学实验过程,培养实验技能。

3. 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选择性必修2实验教学设计1: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选择性必修2实验教学设计1: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班级
组员
组长: 其他成员:
分工
测量
记录
统计
器材
取样方法
样方面积
取样地点
调查时间
植物名称
样方
样方1
样方2
样方3
样方4
样方5
种群密度(株/M2)
备注:
实验原理
样方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算值。一般针对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包括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实验创新
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想要调查的植物种类和作用,形成调查方案;再以活动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调查;最后再组织学生交流调查成果。这种学习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中提升学科素养。
3.通过调查周边植物,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实地实验操作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
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的实地应用
教学方法
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讲授法
实验材料
边长 5 m 的塑料绳结成的正方形 1 个、1 m × 1 m 的样方框 1 个、记录表、黑色签字笔、皮卷尺等。
1.校园草坪植物种类统计
统计植物种类(对不认识的植物通过植物检索表或网络查询确定名称),并确定优势植物。
2.蒲公英种群密度调查
①五点取样法(适合正方形)
在草地上用塑料绳拉出一个5m×5m的正方形,然后在正方形的四个角和正中间用一个1m×1m的正方形样方框进行五点取样。
根据对压线的蒲公英“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数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数目并记录在实验报告上。

初中生物居家探究实验教案

初中生物居家探究实验教案

初中生物居家探究实验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2. 掌握观察植物产生氧气的实验方法。

3.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数据的能力。

所需材料:
1. 水生植物(比如水莲)或陆生植物(比如绿萝)。

2. 透明玻璃瓶或小坛子。

3. 水。

4. 碳酸氢钠(小苏打)。

5. 透明玻璃管或吸管。

6. 太阳光或人工光源。

实验步骤:
1. 将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放入装满水的玻璃瓶或小坛子中。

2. 在植物的叶子上喷洒一层薄薄的碳酸氢钠。

3. 将透明玻璃管或吸管插入瓶口,用手指捏住瓶口另一端。

4. 将瓶子置于阳光下或使用人工光源,观察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5. 观察一段时间后,用透明玻璃管或吸管收集在瓶子中产生的气体。

6. 将收集到的气体与火柴相接触,观察是否会发生氧气燃烧的现象。

实验结果分析:
1. 通过观察收集到的气体是否能够使火柴燃烧,可以得出结论: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能够产生氧气。

2. 进一步分析,可以说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中要注意安全,操作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发生意外。

2. 选择植物时要选择健康的、新鲜的植物,以保证实验效果。

3. 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器材清洗干净,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延伸实验:
1. 可以将实验器材换成透明袋,观察植物在演示中释放氧气的过程。

2. 可以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与气候、光照强度等因素的关系,进一步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中考复习主题一《科学探究》教学设计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中考复习主题一《科学探究》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中考复习主题一《科学探究》教学设计2019年省纲链接:一、知识回顾:1、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对日常生活中、学习中发现的不能确定的生物现象发出的疑问。

实验中的问题是根据实验的目的提出的,且必须含有实验变量。

例、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以下据此情景提出的几个问题,哪一个不够具体、明确?A.鼠妇为什么会爬走呢? B.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C.鼠妇爬走是因为搬动花盆对它产生了刺激吗?2、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可能的假设,陈述回答。

例、已知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会变蓝色。

某同学要设计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方案。

实验前,根据已有知识,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计划:制定计划又可以称为设计实验,是整个实验成功的关键。

通常需要满足三个原则:(1)对照性原则:通过设计对照组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A:在只有一组对照的实验中,首先通过实验目的确定好实验变量,有变量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没有实验变量为对照组。

例、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苍蝇搓‘脚’是为了清除‘脚’上的污物”。

他们认为:“苍蝇的‘脚’上有辨别气味的感觉器官,为了能时刻辨别味道,苍蝇必须经常搓掉‘脚’上的污物”。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甲(瓶内无赃物)、乙(瓶内有赃物)两个玻璃瓶中放入数量相同的活苍蝇,进行观察和记录,实验步骤中甲瓶起_______作用。

B:如果一个实验中,含有多个对照组,则满足自然条件(正常状态)的那一组为对照组,其余为实验组。

(2)控制单一变量原则:一组对照中只能有一个变量。

(3)科学性原则: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减少实验误差,往往需要做重复实验,实验对象不能太少。

4、实施计划:根据制定的计划,准备好相应的实验材料和用具,按步骤实施计划(做实验),需要注意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如显微镜的使用等。

例、实施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学用量筒先量取2毫升唾液倒入试管中,马上再用同一个量筒量取2毫升清水倒入另一只试管中,以形成对照.这种操作方式不够严谨,请加以改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探究生物实验教学设计
引言: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已成为教育改
革和教学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

特别是在生物学领域,掌握科学实
验的方法和技巧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围绕着科学探究生物实验教学设计展开讨论。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首先,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教学目标。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科要求来设定适当的教学目标。

例如,对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目标可以包括:
1.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操作水平;
2.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作设计和完成实验
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实验内容和安排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接下来需要确定实验的内容和安排。

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科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生物实验内容。

以下是一个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设计的例子:
实验主题:调查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与光强的关系
实验材料:
1. 绿色植物:如豆苗或小麦苗;
2. 光强测量仪:如光照计;
3. 光源:如白炽灯或日光灯;
4. 特定光强下的测量时间器。

实验步骤:
1. 将豆苗或小麦苗放在黑暗的环境中,等待几天,使植物适应黑暗环境;
2. 将豆苗或小麦苗分为若干组,每组3-5株;
3. 将不同组的豆苗或小麦苗分别放在不同光强下(例如500、1000、1500、2000勒克斯)的实验室环境中;
4. 通过光照计测量不同组的光强;
5. 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光照计测量并记录每组豆苗或小麦苗的光合作用速率;
6. 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的关系曲线;
7.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为什么光合作用速率会受光强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和策略
在设计生物实验教学时,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参与。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生物实验教学方法和策略:
1. 指导式实验:在初学阶段,引导学生按照步骤进行实验,帮助他们掌握实验的过程和方法;
2. 发现式实验: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实验基础的情况下,让他们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并通过实验结果发现科学原理;
3. 合作式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设计和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4. 评估式学习:通过实验结果的评估,帮助学生自我评价和改进实验设计和操作;
5. 反思式学习: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思考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法。

四、教学评估和反馈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评估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评估方法
和反馈策略:
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评价他们
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并提出改进意见;
2. 小组讨论: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鼓励他们互
相交流和分享经验;
3. 定性评价: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和参与程度,评价他
们对生物实验的掌握程度;
4. 定量评价:使用量化的评价方法,如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光
合作用速率的计算等,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

结论:
通过科学的实验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和实践能力。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科
要求,设定适当的教学目标,并通过合适的实验内容和安排,采用
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参与。

同时,教师还应
及时进行教学评估和提供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实验设计和操作,并
提高实验能力。

通过生物实验教学设计的实施,我们有望培养出更多具备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优秀生物学家和科学家,为生物学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