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采茶戏的形成与发展

合集下载

黄梅戏的发展

黄梅戏的发展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 “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 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 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 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 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 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 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 “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 前身。 黄梅戏从起源到发展经历 了独角戏、三小戏、三打七唱、 管弦乐伴奏4个历史阶段。前3个 阶段均在湖北黄梅完成,为黄梅 戏大剧种的最后形成提供了充分 的先决条件。从清康熙、乾隆到 光绪年间,是“三打七唱”形成 和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
从职业班社转为政府管理的职业剧团 黄梅戏于1932年进入城市,到全国解放, 20多年间,从当时的安徽省省会安庆市, 到周围各县以及江南的铜陵、青阳、贵 池等县镇,都有黄梅戏的班社活动。
(1) 萌芽阶段的表演活动 只有表演者,没有表演团体。
(2)早期阶段的表演活动 相对固定、人员很少、形成业 余或半职业的班社黄梅戏从山 歌、茶歌、采茶灯、风阳花鼓 调的演唱,发展到有简单故事 情节的二小戏、)近期阶段的表演活动
班社迅速发展,走上正规、固定, 剧目增多,行当全,从农村进入城市黄 梅戏到了清末民初,兼收并蓄,已经发 展成比较完整、成熟的剧种。 (4)近期阶段的表演活动

(2024年)图文黄梅戏介绍PPT课件

(2024年)图文黄梅戏介绍PPT课件
9
经典唱段欣赏
《天仙配》选段
欣赏黄梅戏经典剧目《天 仙配》中的精彩唱段,感 受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 情感内涵。
2024/3/26
《女驸马》选段
聆听黄梅戏传统剧目《女 驸马》中的经典唱段,体 验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 化内涵。
《牛郎织女》选段
欣赏黄梅戏现代剧目《牛 郎织女》中的感人唱段, 了解其如何运用传统艺术 形式表现现代题材。
推动剧情发展
增强艺术感染力
服饰和道具的变化往往与剧情的发展密切 相关,它们的变化能够提示观众剧情的转 折和高潮的到来。
精美的服饰和道具能够增强黄梅戏的艺术 感染力,使观众在欣赏表演的同时,也能 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4/3/26
14
04
黄梅戏的经典剧目与人物
2024/3/26
15
《天仙配》剧情简介及人物分析
黄梅戏电影的拍摄
一些电影制作公司专门拍摄黄梅戏电影,通过现代化的拍摄手法和 技巧,将黄梅戏呈现给更广泛的观众。
黄梅戏与影视艺术的结合
黄梅戏的表演艺术和影视艺术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影视 作品,推动黄梅戏的传承和发展。
26
黄梅戏在音乐创作中的融合
黄梅戏唱腔与现代音乐的融合
一些音乐家将黄梅戏的唱腔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音乐作品。
在旅游景区开展黄梅戏演艺项目,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 时,也能感受到黄梅戏的艺术魅力。
黄梅戏文化体验活动
组织游客参与黄梅戏文化体验活动,如学唱黄梅戏、穿戴 黄梅戏服饰等,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黄梅戏文化。
黄梅戏旅游纪念品开发
开发具有黄梅戏元素的旅游纪念品,如黄梅戏脸谱、黄梅 戏邮票等,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黄梅戏介绍

黄梅戏介绍
挑战与机遇并存,黄梅戏可以通过不断创新和探索,开发出更多适应 现代观众需求的剧目和表演形式,拓展新的观众群体和市场空间。
06
黄梅戏的影响与传播
在国内的影响
广泛流传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流传于安徽、湖北、江西等省 ,深受各地观众喜爱。
经典剧目
黄梅戏拥有众多经典剧目,如《天仙配》、《女驸马》等,这些剧 目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唱腔分类
平词
平词是黄梅戏的主要唱腔,旋律 平稳流畅,节奏明快,适用于叙
述和抒情。
花腔
花腔是黄梅戏中的一种特殊唱腔, 旋律跌宕起伏,节奏自由多变,多 用于表现欢快、热烈的情绪。
彩腔
彩腔是黄梅戏中的另一种特殊唱腔 ,旋律高亢激昂,节奏紧凑有力, 多用于表现激昂、悲愤的情感。
著名唱段欣赏
《天仙配》选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01
02
03
04

扮演男性角色,注重唱功和做 功,要求声音高亢激昂,表演
真实自然。

扮演女性角色,讲究唱腔的柔 美婉转和身段的婀娜多姿,展
现女性柔美细腻的特点。

扮演性格刚烈或粗犷的男性角 色,以唱念做打见长,表演风
格粗犷豪放。

扮演喜剧角色,擅长插科打诨 和滑稽表演,为观众带来欢乐

舞蹈与身段
舞蹈动作
国际传播
黄梅戏正逐渐走出国门,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提 升其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传承断层
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离世和年轻演员的流失,黄梅戏面临着传承断 层的挑战。
市场压力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黄梅戏需要面对来自其他娱乐形式的竞争 压力,如何保持自身特色和吸引力是一个重要问题。

采茶戏表演艺术分析

采茶戏表演艺术分析

采茶戏表演艺术分析我国的戏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戏曲的种类有三百多种,其音乐更是丰富多彩。

采茶戏主要是由民间传唱起来的,采茶戏音乐与当地的民歌以及小调、彩灯音乐等说唱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渊源也很深厚。

采茶戏是传统戏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唱腔属于民歌的范畴,采茶戏音乐的这些特色是区别于其他戏曲结构以及剧种风格的标志。

一、采茶戏的起源采茶戏最早起源于江西、两广一带,源于我国民间小曲和彩灯,采茶戏的题材主要来源于百姓的生活,舞台动作主要以矮子步和扇子花为主,采茶戏表演起来载歌载舞,行当体质简单,比较具有地方特色。

之后采茶戏的发展经历了比较曲折的一段过程,我国的封建时期采茶戏由于将其视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事物,从而遭到了统治者的禁止。

统治者的禁止对采茶戏的发展影响颇为严重,但在民间采茶戏深受大家的喜爱,所以一直被延续到了今天。

二、采茶戏的外部环境分析(一)采茶戏音乐与其他地方戏之间的交流采茶戏音乐显现出与地域和时间的交叉关联,它在地域性影响和时代发展历史背景中,不再局限于采茶传统歌舞,它还与地方的花灯戏、花鼓戏的风格相接近,它们的共性联系在于基本腔调的类似以及曲调节奏上的异曲同工之妙,如:采茶戏中的“三脚班”为了调整其唱词格律,在“杂调”的基础上吸纳了湖北黄梅腔调,形成了板腔体的锣鼓经——下河调。

在流传的民间采茶戏表演中,还可以看到京剧程式性的缩影、唱腔以及龙套戏路等。

(二)采茶戏与社会媒介传播在时代的变迁之下,采茶戏进入了信息共享、媒介开放的信息互动时代,经受着市场效应、流行、时尚、新潮的挑战和考验。

强大的大众传媒的出现造就了社会另一种文化类型,传统戏曲艺术需要进行革新发展,迎合现代观众的口味,要创新和改造新的艺术表现手法,用舞台角色的丰富、表演技巧的延伸、方言音调的交汇等方式,对传统民族采茶戲艺术进行重构和再造。

(三)采茶戏与地域文化语境采茶戏音乐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拥有自己的地域性文化特色和模式。

黄梅戏简介

黄梅戏简介

黄梅戏是我国戏曲的主要地方剧种。

黄梅戏发源地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地区。

一百多年以前,这里流行“黄梅调”也叫"“采茶戏"”。

这种小戏中的一个支派逐渐东移,在安徽安庆地区成了气候,形成了后来的黄梅戏。

早期的黄梅戏多是把当地的民歌小调直接搬上舞台,表现当地生活尤其是农村生活的故事。

比如《打猪草》说的就是一个农村男孩与一个女孩因打草损坏了农作物产生矛盾,通过对歌化解矛盾的故事。

其中的“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早已成了流行歌曲。

又如《夫妻观灯》,通过一对青年夫妇元宵节观灯的见闻,描绘了市井生活的丰富多彩。

不久,黄梅戏在搬演大戏上也有了成绩。

这些大戏主要是受“青阳腔”、“徽调”的影响而产生的故事完整的整本大戏,像《乌金记》,《七仙女下凡》等。

其中的《七仙女下凡》几经磨砺修改,最终定为《天仙配》,成了黄梅戏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品。

要指出的是,早期的黄梅戏,基本上是农民自娱自乐的一种文艺形式。

从20世纪20年代起,黄梅戏日趋成型,也逐渐走上了职业演出的道路,其重要标志之一即是演出地点从农村走上了城市舞台。

先是在安徽怀宁一带出现了专业班社。

怀宁素有"戏乡"的称号。

这里唱黄梅调十分兴盛。

从演出一方来说,戏目多、人才多、班社多;从看戏者一方来说,观众多、市场多。

于是,一批戏班应运而生。

1926年,著名演员丁永泉(旦角)、曹增祥(小生)、丁和寿(丑角)等所在的班社活跃于安庆市区,此后在这里扎根。

黄梅戏进入城市以后,受到了京剧、越剧、扬剧、淮剧、评剧等剧种的影响,在表演上有了很大的改进。

从剧目上看,改编、移植了其他剧种的好戏如《文素臣》、《宏碧缘》、《华丽缘》、《蜜蜂记》等。

从音乐上看,传统唱腔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主要是减少了传统唱腔中带有浓郁方言土语色彩的垫字,这样,唱腔简洁、明快,从字面上也好读易懂。

从表演上看,吸收了兄弟剧种的一些程式化动作。

如开门、关门、圆场、喝酒等动作。

黄梅戏介绍课件

黄梅戏介绍课件

黄梅戏介绍课件一、黄梅戏的起源与发展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我国安徽省安庆市,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黄梅戏的形成可追溯至明朝末年,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1.起源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省安庆市周边的农村,当时农民们在劳作之余,以唱歌、跳舞的形式自娱自乐,逐渐形成了早期的黄梅戏。

黄梅戏的唱腔、表演形式等都与当地民间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2.发展清朝末年,黄梅戏逐渐发展壮大,开始在城市演出。

民国时期,黄梅戏进入繁荣期,涌现出了一批著名表演艺术家,如严凤英、王少舫等。

新中国成立后,黄梅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走向世界,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二、黄梅戏的艺术特点黄梅戏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唱腔、表演、音乐、舞蹈等方面。

1.唱腔黄梅戏的唱腔优美动听,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其唱腔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抒情、抒发情感的“采茶调”,另一类是叙事、讲述故事的“黄梅调”。

黄梅戏的唱腔旋律丰富,节奏明快,既有南方戏曲的柔美,又有北方戏曲的粗犷。

2.表演黄梅戏的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内心世界的表现。

表演手法既有传统的唱、做、念、打,又有现代舞蹈的元素。

黄梅戏的表演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既有幽默、诙谐的一面,又有严肃、庄重的一面。

3.音乐黄梅戏的音乐以民族器乐为主,如二胡、笛子、琵琶等。

音乐旋律优美,既有古典音乐的典雅,又有民间音乐的朴实。

黄梅戏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很好地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

4.舞蹈黄梅戏的舞蹈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融合了安徽地区的民间舞蹈元素。

舞蹈动作优美、矫健,既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又能展现故事情节的发展。

三、黄梅戏的代表剧目1.《天仙配》《天仙配》是黄梅戏的经典剧目,讲述了七仙女与董永的爱情故事。

该剧目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歌颂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勇敢。

2.《女驸马》《女驸马》是一部具有传奇色彩的黄梅戏剧目,讲述了冯素珍女扮男装,考取状元,成为驸马的故事。

黄梅采茶戏的形成与发展

黄梅采茶戏的形成与发展
歌 为骨架 发展 起来 的 。如 “ 正月 里 到采茶 , 牡
流 行湖 北黄梅 、 西 九江 、 徽怀 宁 等长 江 安 江两岸 5 0余 县 的黄梅 戏 , 是在 黄梅 流行 的 民
歌小 调 、 田歌 贩 腔 、 茶歌 的 基础 上 , 湖北 采 在 清戏 、 江西 湖 口高腔 及 汉剧 、 曲 的影 响 下 , 昆
l l
《 l 篓1 l 誓5 l 】舞 l ¨
i  ̄ i :
黄 梅 茶 的形 枝 与 发 展 录 戏
口 桂 遇 秋
作者简介 : 黄梅 县 文 化局 调研 员 , 国 民 间 文 艺 家 协 中
的 田歌贩 腔 和采茶 歌 。 丰 富 的 民歌 小调 , 是形 成 采茶 戏 的基础 。 纵 观 历史 , 梅 县 的歌 风很 盛 , 山歌 贩 腔 、 黄 有
民背井 离 乡 . 长 江而 下 , 浪到 安庆 地 区 的 顺 流 宿松 、 江 、 宁一 带 。他们用 黄 梅县 的采 茶 望 怀 调 挨 门叫唱求 乞 ,所 以流传 到安 庆地 区 的黄
丹 花 . 花 开 。 花 开得 锦 绣 花几 回” 唱词 梅 梅 等 仍 保 留了采 茶歌 的原 始形式 。 此外 还有 《 茶树
自然灾 害是 促 成采 茶戏 由山 区 向平原 地 区发 展 的客 观 因素 。 梅县 由于依 江 临湖 , 黄 历 史 上 自然灾 害特 别 频繁 , 灾更 为 突 出 。 水 长江 水 位 过 高 , 有 决堤 之 险 : 内春 夏之 间 雨水 则 境 过多 ,湖水 急剧 上 涨 。沿湖 地 区就 有 渍涝 之 灾: 四大 山 区 。 常有 山洪暴 发 之 患 。历 史文 献 对 水 灾惨 况 多有 记 载 。黄梅 采 茶戏 就 是在 这 样 一 种特 定 的环 境里 形 成和 发 展起 来 的 。年 复一 年 的水 灾 , 黄梅人 意 识 到 , 了在灾 年 使 为

黄梅戏介绍PPT课件

黄梅戏介绍PPT课件

花腔
黄梅戏源于民间歌舞。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 歌谣,灯会社火之中的欢歌劲舞,是黄梅戏活泼的源头。黄梅戏在 形成第一个阶段性成果——两小戏、三小戏的进程中,也形成了百 余首小曲杂调的“花腔”腔系。
特点

• • • •
特征
调式色彩的明朗化
表情达意的质朴化 节奏律动的舞蹈化 旋律线条的口语化 唱词结构的衬字化
味丰厚,唱腔纯朴清新,细腻动人,以明快抒情见 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 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黄梅戏正式确立了以高胡为主奏乐器的伴奏体系。
花腔
主腔
三腔
主腔
主腔是黄梅戏传统唱腔中最具戏剧性表现力的一个腔系。它以板式变 化体(或称板腔体)为音乐结构的原则,正是这一主要特点使它区别于曲 牌联缀体(或称曲牌体)的“花腔”以及兼有两种体制特征的“三腔”。 主腔并不意味着在黄梅戏的所有剧目中每每为主。实际上,花腔小戏 基本上不用主腔,有些大戏也并非以主腔为主,之所以把这一腔系称作主 腔,是就它的音乐形态及音乐表现功能而言的。另外,从黄梅戏音乐发展 史来看,主腔也晚于花腔和三腔。这一发展过程又与剧目从独角戏、两小 戏、三小戏发展到串戏而最终能演整本大戏的历程相吻合。因此,可以认 为:主腔是黄梅戏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它的出现,标志着黄梅戏音乐 的基本风格的框定。
仙腔的基本结构也 是四句体,但形态 比彩腔复杂。一处 是第一句词(七字 句)的后三个字, 另一处是第四句词 全句重复。
阴司腔是黄梅戏主 腔诸腔体与三腔之 中表情最单一,拖 腔最充足的腔体。 专用于伤感之时, 上下两句腔的末字 上都有四到六小节 的行腔。
三、艺术特点
• 行当
正旦
正生 花脸 小旦 老旦 小生 小丑

黄梅戏起源

黄梅戏起源

黄梅戏起源黄梅戏是中国的五大戏剧之一,虽然是在安徽安庆市发展起来的,但是其发源地却存在许多争议,黄梅戏源头的历史最早记载陆洪非先生在《黄梅戏源流》一书中,对黄梅戏的源头列举了三种传说,但并没有最后下结论。

传说之一∶“黄梅戏是在‘怀宁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每当春种秋收之时,农民们惯唱‘怀调山歌’来歌颂自己劳动的丰收。

这种民间优美抒情的山歌小调,统称为‘怀宁调’。

”传说之二∶“……黄梅戏起源于安徽安庆地区。

从前每逢黄梅季节,常常洪水成灾,四乡农民为了祈求丰年,就在这个时候举办迎神赛会,会上出现各种歌舞演唱,在这种歌舞演唱形式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戏曲形式,因与黄梅季节有关,故名曰‘黄梅调’。

”传说之三∶“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县的民歌小调即黄梅采茶调。

”后面大多数说法一般是按照陆先生的说法而说的。

当下比较流行的有四种说法:一说湖北黄梅县著名相声、口技演员汤金城(1890-1980年)在《黄梅戏艺术》1989第二期增刊上发表的《话说黄梅县与黄梅戏》一文中,认为“戏因县名,县因山名”(黄梅县西二十公里处有一山曰“黄梅山”)。

而黄梅县当地亦有黄梅采茶歌为基础,当地人认为黄梅戏是由黄梅采茶歌演变的。

二说安徽怀宁县安徽省黄梅戏发展基金会副会长柏龙驹说,如果“戏因县名,县因山名”,湖北黄梅县有个黄梅山,就说“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那么,安徽怀宁也有个黄梅山,两个“黄梅山”,究竟哪个“黄梅山”与黄梅戏有瓜葛呢?柏龙驹先生进而考证,黄梅戏的语言和声腔是以安庆、怀宁地方话为依托,与怀宁黄梅山一带民歌小调完全一致的,而与湖北黄梅县地方话大相径庭。

所以他认为,黄梅戏起源于安徽怀宁的黄梅山上,其理由与说法也比较令人信服。

三说安徽桐城县黄梅戏是在桐城县罗岭镇严凤英的一出《天仙配》唱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之后,才真正形成一个剧种的。

严凤英是黄梅戏的开山鼻祖,桐城罗岭(安庆市郊区)的山水、风俗人情孕育了这位杰出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戏剧历史知识:黄梅戏——华南地区独特的传统戏曲艺术

戏剧历史知识:黄梅戏——华南地区独特的传统戏曲艺术

戏剧历史知识:黃梅戲——華南地區獨特的傳統戲曲藝術黄梅戏是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之一,起源于南宋时期,兴盛于明清时期,今天仍然广泛流传于华南地区,成为了当地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梅戏以其独特的音乐、唱腔、舞蹈和戏剧表演方式,吸引了众多观众。

本文将从黄梅戏的历史、特点、表演形式和传承等方面,对这一华南地区的独特戏曲文化进行探究。

一、黄梅戏起源和历史黄梅戏起源于中国南方的黄梅地区,因此得名黄梅戏。

据历史记载,早在南宋时期,黄梅地区的民间艺人就开始演唱一些以故事情节为基础的歌曲,这就是黄梅戏的萌芽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梅戏在元代和明代逐渐成形,并逐步发展成为华南地区最具特色的戏曲艺术之一。

在清代,黄梅戏更是成为了当时华南地区的重要文化艺术之一,成为了当地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黄梅戏的特点黄梅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声腔、表演和音乐。

1.声腔特点黄梅戏的声腔以哭腔为主,其唱腔较为婉转悠扬、细腻动人,以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著称。

哭腔、调弄腔、唱腔等多样化的唱腔,让演员们能够更好地传达情感,让观众感到更加深刻的情感共鸣。

2.表演特点黄梅戏的表演方式独特,其演员们在表演的时候以身体语言为主要表演形式,配以简洁而富有戏剧性的舞蹈动作,使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产生共鸣。

同时,黄梅戏还经常使用传统的戏剧化妆,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

3.音乐特点黄梅戏的音乐特点主要表现在其旋律上,该旋律采用了大量的民间音乐因素,并且以古老的黄梅曲调为基础发展而来。

其音乐旋律优美动听,可以让观众随着节奏的起伏感受到戏曲的魅力。

三、黄梅戏的表演形式黄梅戏的表演形式主要包括“弹脚”、“唱词”、“对台戏”、“散打”等多种形式。

1.弹脚弹脚是黄梅戏中最为典型的一种表演形式,其主要特点在于舞台上只有两个演员和一个乐师。

两位演员分别扮演男女主角,通过唱词、舞蹈、姿态等形式来展现故事情节。

2.唱词唱词是黄梅戏的常见形式之一,主要是由一两位演员依托唱腔来表演剧情的形式。

音乐赏析论文_黄梅戏鉴赏

音乐赏析论文_黄梅戏鉴赏

浅谈黄梅戏摘要:黄梅戏原名“黄梅采茶调”,渊源于唐初,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黄梅形成的一种民间小调。

关于黄梅戏的起源地一直都在争论不修,目前百度给的资料是发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多云山,与鄂东和赣东北的采茶戏同出一源,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

关键字:黄梅戏安徽严凤英发展正文:这学期上了这门音乐鉴赏课程学到了很多,也有了这个契机谈下的黄梅戏,对于黄梅戏到底是起源哪里的这个话题,早已经争论了很久,湖北和安徽的戏曲爱好者都有各自的理由,我自己对黄梅戏也有自己的一番情缘。

人们只要提到黄梅戏,就会不自觉的哼唱起《天仙配》,今仍为千古咏唱的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最优秀、最有活力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典型、最灿烂的历史文化杰作。

中国戏曲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体现了炎黄子孙的美学追求。

经过历代多个时期编演,通过舞台实践而保留下来的传统剧目,凝聚着历代文人的智慧,饱含着历代艺人的辛酸,反映了戏曲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程。

把它发掘整理、汇集成书、留传后世、古为今用,是历代剧作家和民间艺人,以及当代文化艺术工作者的共同愿望。

黄梅戏作为中国戏曲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其传统剧目经过历代黄梅戏艺人和剧作者的共同努力,积累十分丰富,鄂、赣、皖黄梅戏、采茶戏艺人习称“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亦称七十二小帷)。

它题材广泛,地方特色浓厚,是中华民族戏曲遗产中的一份重要财富。

但是形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黄梅戏音乐是否需要“换形”的问题上,不少创编人员,尤其是处于创作第一线的作曲家,革新的态度是坚决的。

时白林老先生就一贯倡导改革,他认为“戏曲音乐的发展是观众的需要,同时也是黄梅戏音乐自身发展的需要。

创新是历史的必然”。

但是在改革过程中,每一个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都不能不注意倾听来自广大戏迷观众的信息反馈。

无论是观众在剧场的现场反应,如观众注意力集中的程度,他们的掌声和倒采,或是观众观看演出之后发表的口头或书面的意见。

1949年至1982年黄梅采茶戏重要活动见闻

1949年至1982年黄梅采茶戏重要活动见闻

1949年至1982年黄梅采茶戏重要活动见闻黄梅采茶戏作为豫南民间曲艺的重要代表,历史悠久,演艺历久弥新,在豫南地区十分流行。

从1949年至1982年,黄梅采茶戏发展历程可以被归纳为三个重要阶段:传统剧种形成、在政治语境中大规模演出、实践艺术化发展。

传统剧种形成时期,黄梅采茶戏形成了包括夸父西门、射虎镖、揭唐璜、草海赤壁等传统剧种。

这些剧种的形成,是当时文化冲击下的一种政治性回应,结合当时农村社会的需要,向社会传播、宣传法律知识和政治理念。

在政治语境中的大规模演出时期,面对全国的政治形势发生了一场思想革命,黄梅采茶戏也不断地在政治语境下演出,用艺术表达自己的思想。

从1949年至1982年,黄梅采茶戏承担了大量政治宣传任务,参加了大量政治活动,为政治语境下演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实践艺术化发展时期,随着政治语境的变化和文化自觉的抬头,黄梅采茶戏在实践艺术上发展出一种新的风格,融入更多的新的表演手法,深受全国各地的观众及爱好者的喜爱。

而以苗水长为代表的风洞派,更是将传统的黄梅采茶戏演绎到了一种新的境界,为黄梅采茶戏带来了一股新的活力。

从1949年至1982年,黄梅采茶戏在发展史上留下了许多笔记。

传统剧种形成,在政治语境的大规模演出,以及实践艺术化发展,都是黄梅采茶戏从传统而发展到今天的重要阶段。

这样的文化
传承,也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出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格局。

至今,黄梅采茶戏仍然是豫南民间曲艺的重要代表,它不但维护了道中山水的美丽,也把千百年来当地文化的精髓流传下来。

在未来,黄梅采茶戏仍有望继续用艺术宣扬着古老文化的灿烂,传递着当地人民的厚爱,把基督教文化传承至无穷尽头。

你知道曾经黄梅戏有多火吗?为什么今天的黄梅戏由盛而衰了?

你知道曾经黄梅戏有多火吗?为什么今天的黄梅戏由盛而衰了?

你知道曾经黄梅戏有多火吗?为什么今天的黄梅戏由盛而衰了?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

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

黄梅戏发源于黄梅,发展于安徽,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将黄梅传统剧目《董永卖身》改编成《天仙配》搬上银幕后,黄梅戏享誉海内外,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

1954年黄梅戏《天仙配》参加了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得成功,该剧还曾二度被摄制成电影,轰动海内外。

一批新创作、改编的优秀剧目如《女驸马》、《打猪草》、《火烧紫云阁》等陆续上演。

这一时期黄梅戏还影响到不少外省地区,如湖北、江西、江苏、福建、浙江、吉林、西藏等省区也相继成立了黄梅戏剧团。

香港、澳门还出现了用普通话和粤语演唱的黄梅戏。

解放后的几十年黄梅戏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演员,除了对黄梅戏演唱艺术有突出贡献的严凤英、王少舫等老一辈艺术家外,中青年演员如马兰、韩再芬等相继在舞台上、银幕上和电视屏幕上展现出他们精湛的演技,博得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可惜时至今日,黄梅戏风光不再,人才方面已经很难出现名家,而作品也多是小成本的炒冷饭之作,出不了一鸣惊人的优秀作品。

为什么没落了?在此不敢妄言,止随便说说。

黄梅戏自严凤英冤死、马兰隐退之后,人才凋零,一蹶不振。

戏曲有戏曲的审美原则和规律。

戏曲只能是在继承传统的程式化戏曲语言的基础之上才能考虑新的元素的引进。

所有的艺术改革都必须有个度。

现在的新戏不伦不类,恶心至极,只是旋律稍像黄梅戏而已。

老人们都不愿意看了,何况年轻观众。

而安徽尤其是黄梅戏的主阵地安庆,因为体制和经济原因,根本留不住人才,大部分都跑去了江浙沪一带去了。

黄梅戏在黄梅县湖区的形成与传播

黄梅戏在黄梅县湖区的形成与传播
第 14 卷第 2 期 Vol.14 No.2
荆 楚 学 刊 Academic Journal of Jingchu
2013 年 4 月 Apr.2013
黄梅戏在黄梅县湖区的形成与传播
李言水1 ,李柏武2
(1.黄冈市龙感湖管理区办公室, 湖北 黄冈 435503;2.湖北省社科院荆门分院,湖北 荆门 448000)
40
大乡(原属塘穴镇一部分) 的严大墩、严细墩、王 上屋、龙岸墩和黄太墩划归龙感湖农场,通讯地址 为黄梅县严家闸,算是严家闸在历史变迁中的余 响。
之所以对 黄 梅 与 严 家 闸 进 行 不 辞 繁 言 的 介 绍,主要是因为现时人们在考证黄梅戏起源时,习 惯以今天的视角把古黄梅与德化混为一体,对黄 梅的地形地势、水陆交通乃至语言风俗,缺乏深入 的了解,从而导致立论凭空臆想,牵强附会,差之 毫厘,失之千里。
1950 年,黄梅兴建北起濯港巴茅山刘家井, 经陶河、白湖、金凉亭、严家闸,南止刘佐杨西湾与 长江干堤相连的百里长堤( 全长 46.2 公里) 以防 湖患。 1953 年,黄梅和安徽宿松两县协定龙感湖 水面 界 限, 渔 船、 民 船、 商 船 不 再 穿 行 龙 感 湖。 1955 年严家闸被毁。 1956 年,国务院、农垦部、长 江水委和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批准于龙感湖西 南部高滩泽地垦建龙感湖农场。 1958 年又将严
驿路堤(清江口) 在唐代已经出现,它既是德 化防止湖 患 的 屏 障 和 黄 梅 防 止 江 汛 的 第 二 道 防 线,也是黄梅出境最便捷和最重要的陆路交通线。 但 1936 年来,由于战乱以及 1949 后长江大水,驿 路堤损毁严重。 1952 年修复时,改走孔垄西边至 小池口的人行道,古驿路堤至今只留下几处陈迹。
式带出山外,落脚于龙感湖区的严家闸,在这里再 经过多种因素的催化,形成了黄梅戏的一些重要 艺术元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梅采茶戏的形成与发展作者简介:黄梅县文化局调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编剧。

一、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流行湖北黄梅、江西九江、安徽怀宁等长江两岸50余县的黄梅戏,是在黄梅流行的民歌小调、田歌贩腔、采茶歌的基础上,在湖北清戏、江西湖口高腔及汉剧、昆曲的影响下,与黄梅流行的说唱文学、民间舞蹈、岁时风俗、启蒙读物等相结合而逐步形成的民间地方戏曲,它俗称黄梅调、黄梅采茶调及黄梅采茶戏,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地方剧种之一,是长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据黄梅戏老艺人告诉我:1764年,黄梅县洪水泛滥,成群结队的灾民背井离乡,顺长江而下,流浪到安庆地区的宿松、望江、怀宁一带。

他们用黄梅县的采茶调挨门叫唱求乞,所以流传到安庆地区的黄梅县的采茶调叫黄梅戏。

传统黄梅戏中的《逃水荒》、《告堤坝》等剧目,就是描写当年流浪群众餐风宿露、颠沛流离的悲惨情景的。

但名扬中外的黄梅戏又是怎样形成与发展的呢?据黄梅县老艺人梅重喜、桂友林、余海先、熊利华、桂三元等人介绍:黄梅采茶戏首先起源于黄梅县的紫云、垅坪、多云等山区的田歌贩腔和采茶歌。

丰富的民歌小调,是形成采茶戏的基础。

纵观历史,黄梅县的歌风很盛,有山歌贩腔、茶歌、渔歌、牧歌、船歌、门歌等。

文曲艺人龄少连演唱的《十二月采茶》,本是五句头的高腔山歌,也可作贩腔演唱。

如“三月采茶是清明,姐妹双双赶茶春。

”《黄梅民歌集》搜集了柳林乡李牌楼村李坤生唱的采茶歌《上茶山》。

其他如《十二月长工》、《十二月花名》都是五句头山歌体。

也有小曲体的《十二月采茶》。

《姑嫂望郎》这出传统小戏,就是以采茶歌为骨架发展起来的。

如“正月里到采茶,牡丹花,梅花开,梅花开得锦绣花几回”等唱词仍保留了采茶歌的原始形式。

此外还有《茶树青又青》、《采茶扑蝶》、《姑嫂采茶》等采茶歌在民间流传。

历代志书对黄梅民歌的演唱形式和演出规模也有记载。

例如:明崇祯年间,知县曾维伦,在黄梅修建了万柳堤,群众感其德政,便作民歌赞颂:“青青柳,胜甘棠,夏日不盖树生凉。

”明·弘治《黄州府志》刊黄梅人吴宗右对渔歌、樵歌的题咏《大港渔歌》:“红寥村边月满船,白频沙上水如烟。

一声欺乃知何处?人倚蓬窗欲醉眠。

”《多云樵唱》:“一曲呕哑万叠山,翠岚晴滴露华寒。

攀桅云瞪归来晚,犹觉紧密联系在一起。

比如道情阶段,最先萌芽于明代中叶,但在黄梅、波阳、大冶、鄂东南、赣东北及其他各县,目前还有用道情这个曲艺形式,来清唱采茶戏。

再如管弦伴唱,1921年在安徽安庆就出现了,而黄梅县1956年才结束“三打七唱”。

但在黄梅、广济、瑞昌、九江、都昌、浮梁、波阳等农村业余剧团,仍用“三打七唱”的形式演唱采茶戏。

因此,每个历史阶段,只能从早期艺术特点来划分,不可能在下一个历史阶段,就全部终止上一个历史阶段的艺术实践活动和戏曲声腔的丰富发展。

第一,道情、独角戏的形成。

大约出现在明万历年间(1573-1620),是以曲艺形式活动的。

其特点有三:1.主要声腔〔七板〕、〔二行〕、〔火攻〕、〔还魂腔〕、〔高腔〕等和部分花腔小调,已初步形成,这个阶段的道情,都是用〔七板〕的主要声腔演唱的,这是从音乐上区别于别的道情和曲牌的主要依据。

2.出现了一批独角戏。

一是以在明代就广泛流传的传奇、杂剧、话本故事改编的独角戏,如《赵五娘自叹》、《祝英台自叹》、《酒醉花魁》等;二是以短篇叙事民歌演变的独角戏,如《苦媳妇》;三是上述独角戏的唱腔,都是用黄梅采茶戏的主调〔七板〕、〔火攻〕等演唱。

三卜这一时期的演唱形式有三种:自唱自娱、跟灯彩唱文场以及逃掩卖唱。

第二,“两小”和“三小”戏出现的时期,约在明万历后期至康熙年间(1620-1722)。

这个阶段虽然以“两小”、“三小”戏的出现来划分,但并不等于此时它在剧目、唱腔、表演艺术诸方面都已经完善。

就新剧目而言,在“两小”、“三小”戏时期,也产生了一些大本子戏。

但也是以后增加的,如《张德和》、《龄老四》及《瓣竹笋》等,就是乾隆以后出现的。

“两小”、“三小”戏时期的主要标志,是根据当时流行的民歌小调和农民、手工业者、小商贩的生活故事而编演的剧目。

如《夫妻观灯》、《秧麦》、《送续罗》、《送表妹》、《绣荷包》、《补碗》、《染围裙》、《补背搭》、《卖大布》、《卖花篮》等。

而明代就在黄梅民间流传的弋阳腔、青阳腔系的高腔剧种中的《戏牡丹》、《王婆骂鸡》、《郭华买脂胭》、《湘子化斋》等剧也被移植到采茶戏中来了。

其次,“两小”、“三小”戏的演出活动,主要是逢年过节,酬神赛会、婚姻喜庆,特别是元宵节前后玩龙灯活动时,随着龙灯,沿村演唱。

第三,“三打七唱”阶段。

大约从康熙初年到1956年,这是黄梅采茶戏重要的发展时期。

特别是乾隆到光绪年间,是“三打七唱”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大量的文献资料证明:“三打七唱”的发展是在黄梅县完成的。

从康熙至乾隆的133年中,是“三打七唱”发展的第一阶段,从剧目到唱腔以及表演艺术,在这个阶段中大部分已经形成,并从明代万历初随着移民由山乡发展到了水乡的洲滩地区。

据光绪版《黄梅县志》记载:康熙五十年(1711)朝廷给黄梅发了“续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圣谕”。

人口在水乡逐步发展起来,到乾隆年间由于水灾特多,黄梅采茶戏大量流向赣东北、皖西南、额东南各县,从而加快了采茶戏发展的速度,这时封建文人对采茶戏进行了切齿咒骂。

如石乔年在《重修资福寺记》中写道:“借白莲之域(指佛教禅宗四祖寺、五祖寺所在地;传说禅宗五代高僧弘忍在五祖寺顶峰上手植白莲花,故将黄梅称白莲之域。

)以奏淫哇。

……如村童之剧戏,亦示黄叶以止啼,譬优伶之登场,强效具脂而断指,魔风飘荡、妖雨淋漓,未有盛于此时者也。

”从嘉庆到光绪的110多年中,是“三打七唱”发展的第二阶段,其中道光年间又是这一阶段的重点。

其主要成就是进一步完善了唱腔及传统剧目的积累。

在这一阶段中,采茶戏班、社团林立,名伶辈出;在表演艺术上,吸收了汉、徽、赣剧的营养;少数班、社还置办了整堂的行头;管理上的规章制度也开始形成;音乐也开始规范化了。

黄梅采茶戏音乐丰富多彩,曲调粗犷朴实,节奏明朗高昂,地方特色鲜明,唱腔分为两大类:演唱正本戏的叫主调,用于小戏的唱腔,统称为花腔小调。

但在少数小戏中也应用了主调,正本戏中也有小调的插曲。

主调有〔七板〕、〔二行〕、〔火攻〕、〔高腔〕、〔还魂腔〕等。

主调中最能代表剧种特点的又是〔七板〕,它的节奏变化多样,板式比较完整,表现力强;既有抒情,也可叙事;还能表现男女老少、忠奸正反、官宦黎庶等各种人物。

〔二行〕用于回忆往事和叙述故事发展过程,唱起来使人感情激昂。

〔火攻〕用于表现急躁、气愤、惊恐、盛怒的感情。

〔高腔〕表现幽默、清闲、欢快的思想情绪和宗教人物生活。

〔还魂腔〕表现忧伤、低沉、哀怨的人物,多用于鬼魂的唱段。

小调名目繁多,基本上是一戏一调,有的以戏名调,如《讨学钱》、《秧麦》、《补背搭》、《瞧相》等。

从光绪末年到民国年间,是“三打七唱”的最后阶段,也是黄梅戏的没落阶段。

北洋军阀、国民党政府从政治、经济上摧残黄梅采茶戏的班社和艺人,不少人被抓去坐牢、罚款或毒打,甚至被逼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这一时期采茶戏被禁演的剧目越来越多,如民国十七年(1928)汉口市公安局禁演花鼓戏的剧目有69个,其中属于采茶戏经常演出的就有《李益卖女》、《打猪草》、《拷打红梅》等大小戏32本、出。

而且大多数是优秀剧目。

社会舆论也把它作为“花鼓淫戏”去谴责。

另一方面,有些艺人出于生计,迎合小市民的低级情趣、屈服社会恶势力的压力,造成表演艺术上的低劣。

再加上采茶戏艺人多半不识字或识字不多,仅凭师傅口传心授,对剧目的主题、人物结构、语言逻辑性缺乏研究,也大大地局限了采茶戏的发展,以致它陷入困境。

上述的“三打七唱”,是说在演出中,只要有3人打锣鼓,7个演员就可以演出一台戏。

实质上是锣鼓伴奏,人声帮唱,没有管弦乐器配唱的简单演出形式的概括。

“三打”,即3人负担伴奏的5件打击乐器:鼓、云板、大锣、夹手(箔锣)、小锣。

3人的分工是:鼓板1人,大锣和夹手1人,小锣1人。

这三人自始至终在场上,但有的班社人数多,也有4个人搞打击乐,也有的在前台没有戏的演员,到后台帮助打锣。

打锣的听鼓发“经”。

黄梅采茶戏在没有弦乐伴奏的年代,在“成堂班子”或“草台班子”中,“三打者”很重要,特别掌鼓板的要起到指挥全台演出的作用。

“七唱”者,听锣鼓点子行腔唱戏,锣鼓点子不清,就会把场面搞乱。

掌鼓板的不仅要熟悉锣鼓点子,同时还要熟悉全剧每个演员的道白和每段唱词的不同的唱腔。

“七唱”,即指一个采茶戏班子只要有老生、老旦、正生、正旦、小生、小旦、捞杂(小丑)七个演员,就可演出一台戏。

因采茶戏没有长袍短靠的历史武打戏,大多数是反映民间生活题材的剧目,只要把小生、小旦固定之外,其余四个角色可以一人演两角,特别是一些杂七杂八的角色,多半由小丑担当,因此他又被叫做“捞杂”。

这主要是指早期或者小班子而言,“成堂”的大班子就不止7个演员。

有的著名的“成堂”班子,多至三四十人。

黄梅采茶戏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的传统剧目,在“三打七唱”时期就全面完成了。

特别是根据发生在黄梅及鄂东地区影响较大的真实故事而改编形成的剧目,这时广泛在鄂、赣、皖毗邻地区流行,如《告经承》、《告堤坝》、《闹公堂》、《龄老四》、《张德和》等。

“三打七唱”时期随着灾民和班、社的演出活动,黄梅采茶戏也全面流入了鄂、赣、皖毗邻地区的50多个县。

在黄梅县内,从山区到平原,从农村到乡镇,采茶戏班、社众多,演唱活动极为频繁,有“一去两三里,村村湾湾都有戏”之说。

第四,管弦伴唱时期。

黄梅县从1956年开始,用管弦乐器伴唱采茶戏《过界岭》,参加了湖北省首届戏曲会演大会。

1958年又用管弦伴唱了《送香茶》及移植的江西采茶戏《三代》、曲剧《红楼梦》等,这些都作了很好的尝试,为黄梅采茶戏发展到第四个阶段,起了开创的作用。

后来由于全面演唱安徽省改革成功的黄梅戏,管弦伴唱的采茶戏即终止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