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之八:金融工具

合集下载

《企业会计准则第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第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第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解读该准则的主要内容包括了金融工具的定义、确认和计量方法、公允价值和摊余成本的选择、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转移、准确性调整等。

其中,金融工具被定义为任何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成交的货币资金、债权、债务以及权益证券等。

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方法主要包括公允价值和摊余成本两种方法。

公允价值是指根据市场上可以观察到的交易价格确定金融工具的价值。

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原则确认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摊余成本是指按照借贷成本计量金融资产或按照户头计量金融负债。

选择公允价值计量还是摊余成本计量应当根据金融工具的特性、持有目的和会计报告的目标来确定。

准则对不同种类的金融工具进行了分类,并规定了其转移的条件和会计处理方法。

例如,准则将金融工具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贷款及应收款项等几个类别,并要求企业根据其特性和持有目的对其进行分类和计量。

准则还对金融工具的准确性调整进行了规定。

准确性调整是为了消除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偏差,确保会计报表的准确性。

准确性调整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进行,并根据金融工具的特性和持有目的来确定具体调整方法。

总的来说,该准则通过明确金融工具的定义和确认和计量方法,规定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转移条件,以及准确性调整等内容,为企业提供了具体的会计处理指南,有助于企业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同时,该准则对企业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判断金融工具的特性和持有目的,并选择适当的计量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能够正确处理金融工具,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及案例分析讲义8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及案例分析讲义8
性差异360,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60×25%=90 万元。
6
(2)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抵销处理。 ①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固定资产—原价 ②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③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 ④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⑤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所得税费用 3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120万×25%)30
10
11
【解析】 1.20×8年度当期应交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1200+60+200-100+100+30=1490(万元) 应交所得税(万元) 2.20×8年度递延所得税 该公司20×8年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金额及
25
4.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①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④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②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③ 注意:交易费用分拆后处理。
26
(二)期末计息 【提示】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负债成份,在转换为股 份前,其会计处理与一般公司债券相同,即按照实 际利率和期初摊余成本确认利息费用,按面值和票 面利率确认应付利息,差额作为利息调整摊销。 借:财务费用等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注】分期付息,到期时计提的利息通过“应付利 息”科目核算。
27
(三)转换时 【提示】转股数的计算需要看题目给出的具体条 件,可能按债券面值计算或者按债券的账面价值 计算,也可能按照债券面值与已计提尚未支付的 利息之和为基础计算;并且要考虑题目中有没有 特定的要求。 计算公式如下:如果按债券面值与已计提尚未支 付的利息之和为基础计算: 转换的股数=(债券面值+已计提尚未支付的利 息)/ 转股价格;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8号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8号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8号首先,解释8号明确了金融工具的定义和分类。

金融资产分为两大类别: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

此外,解释8号还规定了对于传统金融资产和传统金融负债的分类方法。

解释8号强调了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核算原则。

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上能够进行交易的价格,它反映了市场上各方之间的交易意愿。

根据解释8号,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企业应使用最有权威、最可靠的市场报价。

解释8号详细规定了金融工具成交价值的确定方法。

财务报表日期当日,金融工具的成交价在市场中是已知的,但在非市场流动性较弱的金融工具上,成交价往往难以确定。

对于这种情况,解释8号规定了使用合理的估算方法来确定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

此外,解释8号还对金融工具的交易费用、分离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以及各类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和披露作出了具体规定。

解释8号要求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对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和披露提供充分的信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财务报表要包括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信息、持有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成本信息、公允价值变动信息等。

最后,解释8号还对金融工具进行了会计处理和披露的实例说明,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准则。

总而言之,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8号为企业提供了关于金融工具会计处理和披露的明确指导和规范。

通过合理和准确地确定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提供充分的信息,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财务报告用户的需要,并增加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中国证监会会计部编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中国证监会会计部编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计部组织编写目录第一章特殊关联交易涉及的“资本性投入” (1)第一节背景情况 (1)第二节会计准则及相关监管规定 (2)一、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2)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其他国家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2)三、相关监管规定 (2)第三节问题分析与讨论 (3)第四节典型案例 (4)一、控股股东或其关联方以显失公允的价格向上市公司购买资产 (4)二、控股股东或其关联方豁免上市公司债务或代上市公司对外清偿债务 (5)三、在控股股东的安排下,上市公司与第三方进行的非公允交易 (6)第二章长期股权投资 (8)第一节长期股权投资与金融资产的分类 (8)一、背景情况 (8)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8)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9)四、典型案例 (10)第二节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被投资单位增发股份导致持股比例被稀释但仍有重大影晌 (10)一、背景情况 (10)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10)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11)四、典型案例 (11)第三节复杂交易中处置日的判断 (12)一、背景情况 (12)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12)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12)四、典型案例 (13)第三章股份支付 (14)第一节一次授予、分期行权的股份支付计划 (15)一、背景情况 (15)二、会计准则及相关监管规定 (15)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16)四、典型案例 (16)第二节涉及集团内公司的股份支付计划 (17)一、背景情况 (17)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17)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18)四、典型案例 (19)第三节股份支付计划的取消与作废 (20)一、背景情况 (20)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20)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20)四、典型案例 (21)第四章债务重组 (23)第一节破产重整的收益确认时点 (23)一、背景情况 (23)二、相关规定 (23)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24)四、典型案例 (24)第二节资产负债表日后的债务重组 (25)一、背景情况 (25)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25)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26)四、典型案例 (26)第五章收入与建造合同 (28)第一节收入应该按照总额还是净额确认 (28)一、背景情况 (28)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28)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29)四、典型案例 (29)第二节BOT合同的收入确认 (31)一、背景情况 (31)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31)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32)四、典型案例 (32)第三节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的收入确认 (33)一、背景情况 (33)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33)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33)四、典型案例 (34)第六章企业合并 (36)第一节企业合并类型的判断 (36)一、背景情况 (36)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36)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37)四、典型案例 (38)第二节购买日(合并日)的判断 (39)一、背景情况 (39)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39)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40)四、典型案例 (40)第三节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合并成本的确定 (43)一、背景情况 (43)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43)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43)四、典型案例 (44)第四节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的计量原则 (44)一、背景情况 (44)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45)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45)四、典型案例 (45)五、购买日后对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资产负债公允价值的调整 (46)第五节企业合并中的或有对价 (47)一、背景情况 (47)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47)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48)四、典型案例 (48)第六节企业合并中交易费用的处理 (50)一、背景情况 (50)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50)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51)四、典型案例 (51)第七章反向购买 (52)第一节被购买方不构成业务的权益性交易 (52)一、背景情况 (52)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52)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53)四、典型案例 (53)第二节购买方为多个主体的反向购买 (54)一、背景情况 (54)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54)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55)四、典型案例 (55)第三节反向购买中每股收益的计算 (56)一、背景情况 (56)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56)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56)四、典型案例 (56)第四节包含现金对价的反向购买中每股收益的计算 (57)一、背景情况 (57)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57)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57)四、典型案例 (59)第八章金融工具 (60)第一节负债与权益的区分 (60)一、背景情况 (60)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60)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60)四、典型案例 (61)第二节应收款项坏账准备 (61)一、背景情况 (61)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62)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62)四、典型案例 (63)第三节混合金融工具的处理 (64)一、背景情况 (64)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64)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65)四、典型案例 (66)第四节金融资产终止确认 (67)一、背景情况 (67)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67)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68)四、典型案例 (68)第五节发行股份相关的交易费用 (69)一、背景情况 (69)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69)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69)四、典型案例 (70)第九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71)第一节区分会计估计变更与差错更正 (71)一、背景情况 (71)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71)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71)四、典型案例 (71)第二节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 (74)一、背景情况 (74)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74)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75)四、典型案例 (75)第十章财务报表列报 (77)第一节会计科目的使用与财务报表的列报 (77)一、背景情况 (77)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77)四、典型案例 (78)第二节现金流量的分类 (80)一、背景情况 (80)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80)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80)四、典型案例 (80)第十一章合并财务报表 (82)第一节合并范围的确定 (82)一、背景情况 (82)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82)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83)四、典型案例 (84)第二节合并抵销调整 (87)一、背景情况 (87)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87)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88)四、典型案例 (88)第三节特殊调整事项 (89)一、背景情况 (89)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89)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90)四、典型案例 (90)第十二章其他 (93)第一节区分资本化支出与费用化支出 (93)一、背景情况 (93)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93)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93)四、典型案例 (94)第二节政府补助的认定 (94)一、背景情况 (94)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95)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95)四、典型案例 (95)第三节政府补助性质的判断 (96)一、背景情况 (96)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97)三、问题分析与讨论 (97)四、典型案例 (97)第十三章非经常性损益 (99)第一节背景情况 (99)第二节相关规定 (99)第三节问题分析与讨论 (100)第四节典型案例 (100)附录一 (103)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 (103)[2011年第1期,总第5期] (103)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 (105)[2010年第1期,总第4期] (105)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 (107)[2009年第3期,总第3期] (107)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 (109)[2009年第2期,总第2期] (109)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 (111)[2009年第1期,总第1期] (111)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 (114)[2011年第1期] (114)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 (115)[2011年第2期] (115)附录二 (117)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4号》有关问题的提示 (117)第一章特殊关联交易涉及的“资本性投入”第一节背景情况在资本市场发展初期,通过关联方直接或间接的捐赠,向上市公司输送利益,增加上市公司当期账面盈利金额的交易时有发生。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金融工具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金融工具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金融工具准则企业会计准则(ASBE)是我国财政部制定的适用于企业会计的准则体系。

金融工具准则是ASBE中的一个重要准则,对于企业会计中涉及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提供了具体规定和指导。

金融工具通常包括现金、股票、债券、贷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具有金融性质的资产和负债。

金融工具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分类和计量:根据金融工具的特性和企业持有金融工具的目的,将金融工具分为四个分类: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按摊余成本计量和按摊余成本计量且部分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不同分类的金融工具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

2.公允价值:金融工具准则明确了公允价值的定义和计量方法,要求企业根据市场价格或者可靠市场数据估计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企业反映金融工具的价值变动和资产负债表上金融工具价值的基础。

3.衍生工具:金融工具准则对于衍生工具(如期货、期权、互换等)的会计处理提供了详细规定,包括衍生工具的分类、计量、确认和披露等。

4.减值准备:金融工具准则要求企业定期评估金融工具的减值准备,并及时计提减值准备。

企业应基于合理的假设和可靠的市场数据来评估金融工具的减值损失,并将其计提作为当期损益的一部分。

5.披露要求:金融工具准则对于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披露金融工具相关信息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金融工具的种类、分类、计量方法、公允价值、风险和敞口等。

金融工具准则的引入,提高了企业对于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质量和透明度,使财务报表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企业需要严格按照金融工具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并及时披露相关信息,以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于财务信息的需求。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上市公司规范调控一、引言新会计准则的出炉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体现在各个方面,有力的规范了会计工作秩序,体现了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并使上市公司在自我调控方面做出许多重要改变。

二、具体影响面细分来说,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存货新存货准则下,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记账,这对生产周期较长的公司将产生一定影响。

原先采用“后进先出”法、存货较多、周转率较低的公司,采用新的存货记账方法后,其毛利率和利润将出现不正常的波动。

2.金融资产(1)应收款项新会计准则将应收款项列为金融资产,对其统一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目前上市公司坏账准备计提的随意性。

(2)投资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03号―财务报表列报》的规定.投资不再按区分长短期投资进行列报,而是将投资分为交易性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在资产,资产减值计提方面的调整所带来的影响负债表资产项目中列报。

同时,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关于投资减值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和《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也按照这种分类详细地规定了不同情况下不同投资减值的计量,使一直缺乏可操作性的投资减值损失的计提有据可依;对旧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方面的突破,主要体现在长期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和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这两个方面。

新会计准则对长期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应用指南,便于实务操作避免了长期以来上市公司因长期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无据可依而导致的计提和转回的随意性。

3.债务重组方法新债务重组准则改变了“一刀切”的规定,将原先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人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人,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

按新规定,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可能极大地提升其每股收益水平。

企业会计准则新金融工具

企业会计准则新金融工具

企业会计准则新金融工具一、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1.金融工具的确认2.新准则规定,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应当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金融资产的确认应当基于金融资产转移的结果,金融负债的确认应当基于企业转移金融资产以终止负债履行的义务。

3.金融工具的计量4.新准则规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时,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

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其公允价值的变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二、金融资产转移新准则规定,金融资产转移应当终止确认该项金融资产,并将该项金融资产转移中与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受让方,同时确认与该项金融资产转移相关的利得或损失。

三、套期会计新准则规定,套期会计方法是指企业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在相同会计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一种方法。

其中,套期工具是指企业为规避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而签订的衍生性金融合约;被套期项目是指企业面临上述风险敞口的项目。

四、金融工具列报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中分别以公允价值计量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进行列报。

同时,企业还应当在利润表中分别以公允价值变动和利息净收入列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金融负债的利息净收入。

五、新金融工具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新准则的实施将影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具体来说,资产负债表中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将以公允价值计量,这将会导致企业资产和负债的波动;利润表中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将计入当期损益,这将影响企业的利润水平;现金流量表中的投资活动现金流也将受到新准则实施的影响。

六、金融资产减值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如果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下降,并且预计未来现金流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应当确认减值损失。

同时,新准则还引入了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来更准确地反映金融资产的实际风险状况。

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解析

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解析

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解析【摘要】金融工具在企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际会计准则为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提供了统一的规范。

本文从背景介绍开始,详细解析了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分类和计量,以及金融工具的披露要求和风险管理。

通过分析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的意义和对企业的影响,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在财务报表编制中的操作。

未来发展方向也被提出,指引企业在面对不确定性和风险时如何更好地运用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

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解析不仅有助于企业规范财务报表编制,提高透明度和可比性,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准确的信息,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确认、计量、分类、披露要求、风险管理、意义、影响、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解析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IFRS 9)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颁布的关于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权威准则。

它于2014年7月16日正式颁布,旨在提高金融工具会计的透明度和一致性,以满足用户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金融工具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和负债之一,其正确的会计处理对于企业的财务健康和稳健管理至关重要。

IFRS 9对金融工具的分类、确认、计量和披露做出了详细规定,同时强调了对金融风险的管理和评估。

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解析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企业理解并正确应用这些准则,以更好地识别和量化金融工具对企业的风险和回报的影响。

通过解析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财务报表中金融工具相关信息的真实含义,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和可比性。

了解这些准则的意义和要求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避免潜在的会计处理错误和风险暴露。

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解析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健经营至关重要。

2. 正文2.1 背景介绍金融工具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广泛应用的一种重要资产,它包括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两大类别。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2017)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2017)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计部组织编写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2017)再版说明中国证监会会计部组织专门力量对资本市场会计监管中积累形成的案例,整理汇编并公开出版了《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2012年版)》和《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2016年版)》。

案例解析的出版受到了资本市场各类主体的广泛赞赏与好评,为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针对上市公司近年来执行会计准则出现的新问题,尤其是2017年财政部对金融工具、收入、政府补助等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我们以前版案例解析的框架内容为基础,完善了案例的体例,对部分案例增加了按新准则规定的解析,同时基于新出现的问题,对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收入和费用、金融工具、政府补助等有关章节补充编写了40多个案例,删除了因准则变化而不适用的案例。

修订后的案例解析内容涉及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金融工具、股份支付、政府补助、收入确认等会计准则重点、难点问题。

希望本书的再版能够对资本市场各类主体及时掌握和正确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相关规定,提供帮助和参考。

2017年11月目录第一章长期股权投资 (1)案例1-01 复杂交易中处置日的判断 (1)案例1-02 股权转让时点的判断:工商变更登记尚未完成时是否应确认长期股权投资 (4)案例1-03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被合并方净资产为负数时合并方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问题 (7)案例1-04 重大影响的判断 (8)案例1-05 以取得自身权益工具为对价处置子公司股权的会计处理 (15)案例1-06 拆除VIE架构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17)案例1-07 附有业绩补偿条款的股权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 (20)案例1-08 参与影视项目投资的会计处理 (27)案例1-09 股权交易中过渡期间损益安排的会计处理 (34)第二章金融工具 (35)案例2-01 负债与权益的区分 (35)案例2-02 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 (38)案例2-03 商业承兑汇票减值的会计处理 (40)案例2-04 混合金融工具的处理 (44)案例2-05 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 (47)案例2-06 应收票据的终止确认 (48)案例2-07 与发行股份相关的交易费用 (50)案例2-08 黄金租赁是否需要运用套期会计 (51)案例2-09 以融资为目的的黄金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 (53)案例2-10 现金流量套期关系指定及有效性测试 (57)案例2-11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会计处理 (60)案例2-12 证券公司以自有资金认购集合计划份额并承担有限补偿责任的会计处理66 案例2-13 金融资产重分类问题 (68)案例2-14 资产管理计划劣后级份额收益权转让的终止确认 (69)案例2-15 公允价值确认与计量 (75)第三章企业合并 (77)案例3-01 企业合并类型的判断 (77)案例3-02 购买日/合并日的判断 (80)案例3-03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合并成本的确定 (84)案例3-04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的后续计量 (87)案例3-05 企业合并中交易费用的处理 (89)案例3-06 业务的判断 (90)案例3-07 或有对价的确认与计量 (94)案例3-08 如何判断或有支付是否属于企业合并的或有对价 (101)案例3-09 区分企业合并的或有对价与职工薪酬 (103)案例3-10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合并财务报表中是否考虑评估增值部分的递延所得税 (106)案例3-11 同时向控股股东和少数股东购买股权交易的会计处理 (108)案例3-12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分步购买是否构成一揽子交易的判断 (110)案例3-13 同一控制下不同交易对手之间的股权置换的会计处理 (112)第四章反向购买 (115)案例4-01 被购买方不构成业务的权益性交易 (115)案例4-02 购买方为多个主体的反向购买 (117)案例4-03 反向购买中每股收益的计算 (119)案例4-04 包含现金对价的反向购买中每股收益的计算 (120)案例4-05 反向购买中同时收购了会计上购买方子公司少数股权以及联营企业其他股权时的会计处理 (122)第五章其他长期资产 (125)案例5-01 工程在建阶段的土地使用权摊销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还是当期损益.. 125 案例5-02 公允价值模式下自建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和计量 (126)案例5-03 以收取提成费方式转让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 (127)案例5-04 被收购业务出现重大变化时的商誉减值问题 (132)案例5-05 出租土地建造建筑物的核算 (134)第六章收入和费用 (136)案例6-01 收入应该按照总额还是净额确认 (136)案例6-02 BOT合同的收入确认 (141)案例6-03 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的收入确认 (143)案例6-04 以购销合同方式进行的委托加工收入的确认 (159)案例6-05 物流公司转包服务业务收入的确认 (162)案例6-06 土地一级开发收入确认 (165)案例6-07 回迁房的收入确认 (169)案例6-08 涉及或有收费的收入确认 (173)案例6-09 附回购义务的担保融资租赁条款的收入确认 (177)第七章政府补助 (180)案例7-01 政府补助的认定 (180)案例7-02 政府补助性质的判断 (182)案例7-03 搬迁补偿事项的会计处理 (184)案例7-04 政府补助的确认时点和以应收金额计量的条件 (186)案例7-05 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会计处理 (189)第八章破产重整、债务重组、权益性交易等特殊交易 (191)案例8-01 破产重整的收益确认时点 (191)案例8-02 资产负债表日后的债务重组 (193)案例8-03 破产重整收益时点及潜在利得确认 (196)案例8-04 破产重整收益与债务重组收益的确认 (199)案例8-05 通过潜在控制人达成的债务重组收益的确认 (202)案例8-06 以零对价受让子公司少数股权的处理 (204)案例8-07 以名义价格转让亏损子公司或评估值为负的资产负债组的会计处理.. 205 案例8-08 权益性交易中交易对手性质的认定 (207)案例8-09 公司第二大股东债务免息事项的确认 (209)案例8-10 控股股东托管资产经营收益的确认 (210)案例8-11 上市公司与同一国资委控制的公司之间发生的与破产重整相关的债务转让交易的处理 (211)案例8-12 特殊关联交易涉及的“资本性投入” (213)案例8-13 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子公司之间筹资或资金占用的处理 (220)案例8-14 关联方对上市公司进行业绩补偿的特殊交易 (221)第九章股份支付 (223)案例9-01 一次授予、分期行权的股份支付计划 (223)案例9-02 等待期内资产负债表日股权激励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225)案例9-03 涉及集团内公司的股份支付计划 (228)案例9-04 股份支付计划的取消与作废 (231)案例9-05 涉及限制性股票的股份支付计划 (234)案例9-06 预留股票期权授予日的确定和股份支付费用的分摊 (239)案例9-07 采用期权定价模型确定股票期权公允价值时使用的基础股份的现行价格参数 (241)案例9-08 非控股股东授予职工公司股份的会计处理 (242)案例9-09 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股份的确认 (243)第十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244)案例10-01 案件判决结果的变化是否应作为会计差错更正处理 (244)案例10-02 关联方转移定价的特别纳税调整应认定为会计估计变更还是会计差错更正 (249)案例10-03 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变更是否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253)案例10-04 坏账计提方法的变更应认定为会计估计变更还是会计差错更正 (255)案例10-05 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 (257)第十一章列报和披露 (260)案例11-01 会计科目的使用与财务报表的列报 (260)案例11-02 现金流量的分类 (262)案例11-03 非经常性损益 (265)第十二章合并财务报表 (273)案例12-01 涉及委托经营管理时合并范围的确定 (273)案例12-02 非营利性组织是否应纳入合并范围 (280)案例12-03 上市公司是否将其发起设立的基金纳入合并范围 (284)案例12-04 有限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是否应将有限合伙企业纳入合并范围 (289)案例12-05 结构化主体纳入合并范围的判断 (292)案例12-06 控制时点的判断 (298)案例12-07 清算阶段的子公司是否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99)案例12-08 过渡期损益安排是否影响合并范围判断 (303)案例12-09 持股比例低于50%但通过协议取得多数表决权时合并报表范围 (305)案例12-10 合并抵消调整 (308)案例12-11 特殊调整事项 (311)案例12-12 处置子公司股权丧失控制权时对剩余股权的会计处理 (318)案例12-13 丧失非全资子公司控制权时如何计算投资收益 (321)案例12-14 子公司以其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时母公司的账务处理 (322)案例12-15 非全资子公司分立为两家公司后仅控制其中—家公司 (324)案例12-16 未实现收益的抵消问题 (325)案例12-17 以非货币性资产增资并购交易中涉及资产评估增值的会计处理 (328)案例12-18 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比较报表的编制问题 (330)第十三章其他 (330)案例13-01 区分资本化支出与费用化支出 (330)案例13-02 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 (332)案例13-03 预提奖励基金的会计处理 (334)案例13-04 提货权的会计处理 (336)案例13-05 企业委托第三方进行研发支付的预付款项的会计处理 (338)案例13-06 对已计提未使用安全生产费是否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判断 (341)案例13-07 持有待售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343)第一章长期股权投资案例1-01 复杂交易中处置日的判断股权处置往往会对当期损益产生重大影响,对“处置日”的判断直接影响到这部分损益计入哪个会计期间,因此非常重要。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之八:金融工具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之八: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作者: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计部时间:2012-10-01第一节负债与权益的区分一、背景情况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在多数情况下其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是一致的,但在有些情况下也会出现不一致。

例如:有时投资方投入的资金,法律形式上是一项权益资本,但会计上可能被认定为一项负债。

企业接受的资金投入应该作为权益还是作为负债,是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通常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对金融负债作出了如下定义,“第五十七条:金融负债,是指企业的下列负债:(一)向其他单位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二)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三)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的合同义务,企业根据该合同将交付非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四)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的合同义务,但企业以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换取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的衍生工具合同义务除外。

其中,企业自身权益工具不包括本身就是在将来收取或支付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合同”。

对权益工具的定义则是:“第五十八条:权益工具,是指能证明拥有某个企业在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的剩余权益的合同”。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中,对于负债和权益的区分,规定:“第五条企业发行金融工具,应当按照该金融工具的实质,以及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定义,在初始确认时将该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确认为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

三、问题分析与讨论通常情况下,企业比较容易分辨所发行金融工具是权益工具还是金融负债,但也会遇到比较复杂的情况。

如果企业发行的金融工具合同条款中包括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给其他单位的合同义务或者包括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该金融工具为负债。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案例讲解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案例讲解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案例讲解金融工具确
认和计量
7
金融资产分类之间不得随意转换
以公可允供价出值计售量金且融其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产与持有至到期
投资之间可有条
件转X换
X
X
持有至到期投资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贷款和应收款项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案例讲解金融工具确
认和计量
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企业会计准则》 讲解
(38-22)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案例讲解金融工具确
认和计量
1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主要概念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贷款和应收款项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减值 金融负债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案例讲解金融工具确
认和计量
2
一、涉及的主要概念
半年利息2万元。
借:银行存款 公2允万价值变动损益和利息 贷:应收利息收益确认2万的时间?
(3)2007年6月30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15万
元(不含利息)。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5万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5万
借:应收利息
2万
贷:投资收益
2万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案例讲解金融工具确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案例讲解金融工具确
认和计量
14
2007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万
应收利息
2万
投资收益 怎么理解取得交易2性万
贷:银行存金款融资产,按其公允104万 价值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案例讲解金融工具确
认和计量
15
(2)2007年1月5日,甲公司受到该债券2006年下

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应用指南_概述及解释说明

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应用指南_概述及解释说明

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应用指南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篇文章旨在介绍和解释《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应用指南》。

金融工具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企业的财务报告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正确理解和应用金融工具相关的规定对于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应用指南》进行概述,并详细说明其中涉及的各项内容。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即引言、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应用指南概述、金融工具的会计核算要点、其他与金融工具相关的会计问题解释说明以及结论部分。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应用指南》进行详细解读,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指南中所提出的规定和要求,使其能够正确运用这些规定进行企业财务信息处理和决策。

同时,本文还将就一些与金融工具相关的会计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金融工具相关规定。

最后,本文还将通过总结重点内容,并提出建议和思考,为读者在实际操作中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

以上是对“1. 引言”部分的详细内容描述,旨在引导读者全面了解本篇文章的结构、目的以及主要内容安排。

2. 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应用指南概述:2.1 金融工具的定义金融工具是指一种能够产生金钱金额的合同,给予其持有人某种权益或者债务,同时将来可能导致金钱金额的变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可以分为货币性金融资产、债务工具、权益工具以及衍生工具等四类。

2.2 金融工具分类及其特点- 货币性金融资产: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可随时支配或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实货币;- 债务工具:包括固定利率债券、可转换债券等,在购买债务工具时意味着购买了发行方所承诺的未来支付款项的权利;- 权益工具:包括股票和优先股等,是对企业所有者权益加以界定并体现所有者在企业中享有剩余收益权;- 衍生工具:包括期权、远期合约和掉期合约等,在风险管理中被广泛使用,并可以从已经存在的风险中进行价值变动和盈利。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2017)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2017)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计部组织编写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2017)再版说明中国证监会会计部组织专门力量对资本市场会计监管中积累形成的案例,整理汇编并公开出版了《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2012年版)》和《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2016年版)》。

案例解析的出版受到了资本市场各类主体的广泛赞赏与好评,为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针对上市公司近年来执行会计准则出现的新问题,尤其是2017年财政部对金融工具、收入、政府补助等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我们以前版案例解析的框架内容为基础,完善了案例的体例,对部分案例增加了按新准则规定的解析,同时基于新出现的问题,对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收入和费用、金融工具、政府补助等有关章节补充编写了40多个案例,删除了因准则变化而不适用的案例。

修订后的案例解析内容涉及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金融工具、股份支付、政府补助、收入确认等会计准则重点、难点问题。

希望本书的再版能够对资本市场各类主体及时掌握和正确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相关规定,提供帮助和参考。

2017年11月目录第一章长期股权投资 (1)案例1-01 复杂交易中处置日的判断 (1)案例1-02 股权转让时点的判断:工商变更登记尚未完成时是否应确认长期股权投资 (4)案例1-03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被合并方净资产为负数时合并方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问题 (7)案例1-04 重大影响的判断 (8)案例1-05 以取得自身权益工具为对价处置子公司股权的会计处理 (15)案例1-06 拆除VIE架构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17)案例1-07 附有业绩补偿条款的股权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 (20)案例1-08 参与影视项目投资的会计处理 (27)案例1-09 股权交易中过渡期间损益安排的会计处理 (34)第二章金融工具 (35)案例2-01 负债与权益的区分 (35)案例2-02 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 (38)案例2-03 商业承兑汇票减值的会计处理 (40)案例2-04 混合金融工具的处理 (44)案例2-05 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 (47)案例2-06 应收票据的终止确认 (48)案例2-07 与发行股份相关的交易费用 (50)案例2-08 黄金租赁是否需要运用套期会计 (51)案例2-09 以融资为目的的黄金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 (53)案例2-10 现金流量套期关系指定及有效性测试 (57)案例2-11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会计处理 (60)案例2-12 证券公司以自有资金认购集合计划份额并承担有限补偿责任的会计处理66 案例2-13 金融资产重分类问题 (68)案例2-14 资产管理计划劣后级份额收益权转让的终止确认 (69)案例2-15 公允价值确认与计量 (75)第三章企业合并 (77)案例3-01 企业合并类型的判断 (77)案例3-02 购买日/合并日的判断 (80)案例3-03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合并成本的确定 (84)案例3-04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的后续计量 (87)案例3-05 企业合并中交易费用的处理 (89)案例3-06 业务的判断 (90)案例3-07 或有对价的确认与计量 (94)案例3-08 如何判断或有支付是否属于企业合并的或有对价 (101)案例3-09 区分企业合并的或有对价与职工薪酬 (103)案例3-10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合并财务报表中是否考虑评估增值部分的递延所得税 (106)案例3-11 同时向控股股东和少数股东购买股权交易的会计处理 (108)案例3-12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分步购买是否构成一揽子交易的判断 (110)案例3-13 同一控制下不同交易对手之间的股权置换的会计处理 (112)第四章反向购买 (115)案例4-01 被购买方不构成业务的权益性交易 (115)案例4-02 购买方为多个主体的反向购买 (117)案例4-03 反向购买中每股收益的计算 (119)案例4-04 包含现金对价的反向购买中每股收益的计算 (120)案例4-05 反向购买中同时收购了会计上购买方子公司少数股权以及联营企业其他股权时的会计处理 (122)第五章其他长期资产 (125)案例5-01 工程在建阶段的土地使用权摊销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还是当期损益.. 125 案例5-02 公允价值模式下自建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和计量 (126)案例5-03 以收取提成费方式转让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 (127)案例5-04 被收购业务出现重大变化时的商誉减值问题 (132)案例5-05 出租土地建造建筑物的核算 (134)第六章收入和费用 (136)案例6-01 收入应该按照总额还是净额确认 (136)案例6-02 BOT合同的收入确认 (141)案例6-03 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的收入确认 (143)案例6-04 以购销合同方式进行的委托加工收入的确认 (159)案例6-05 物流公司转包服务业务收入的确认 (162)案例6-06 土地一级开发收入确认 (165)案例6-07 回迁房的收入确认 (169)案例6-08 涉及或有收费的收入确认 (173)案例6-09 附回购义务的担保融资租赁条款的收入确认 (177)第七章政府补助 (180)案例7-01 政府补助的认定 (180)案例7-02 政府补助性质的判断 (182)案例7-03 搬迁补偿事项的会计处理 (184)案例7-04 政府补助的确认时点和以应收金额计量的条件 (186)案例7-05 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会计处理 (189)第八章破产重整、债务重组、权益性交易等特殊交易 (191)案例8-01 破产重整的收益确认时点 (191)案例8-02 资产负债表日后的债务重组 (193)案例8-03 破产重整收益时点及潜在利得确认 (196)案例8-04 破产重整收益与债务重组收益的确认 (199)案例8-05 通过潜在控制人达成的债务重组收益的确认 (202)案例8-06 以零对价受让子公司少数股权的处理 (204)案例8-07 以名义价格转让亏损子公司或评估值为负的资产负债组的会计处理.. 205 案例8-08 权益性交易中交易对手性质的认定 (207)案例8-09 公司第二大股东债务免息事项的确认 (209)案例8-10 控股股东托管资产经营收益的确认 (210)案例8-11 上市公司与同一国资委控制的公司之间发生的与破产重整相关的债务转让交易的处理 (211)案例8-12 特殊关联交易涉及的“资本性投入” (213)案例8-13 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子公司之间筹资或资金占用的处理 (220)案例8-14 关联方对上市公司进行业绩补偿的特殊交易 (221)第九章股份支付 (223)案例9-01 一次授予、分期行权的股份支付计划 (223)案例9-02 等待期内资产负债表日股权激励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225)案例9-03 涉及集团内公司的股份支付计划 (228)案例9-04 股份支付计划的取消与作废 (231)案例9-05 涉及限制性股票的股份支付计划 (234)案例9-06 预留股票期权授予日的确定和股份支付费用的分摊 (239)案例9-07 采用期权定价模型确定股票期权公允价值时使用的基础股份的现行价格参数 (241)案例9-08 非控股股东授予职工公司股份的会计处理 (242)案例9-09 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股份的确认 (243)第十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244)案例10-01 案件判决结果的变化是否应作为会计差错更正处理 (244)案例10-02 关联方转移定价的特别纳税调整应认定为会计估计变更还是会计差错更正 (249)案例10-03 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变更是否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253)案例10-04 坏账计提方法的变更应认定为会计估计变更还是会计差错更正 (255)案例10-05 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 (257)第十一章列报和披露 (260)案例11-01 会计科目的使用与财务报表的列报 (260)案例11-02 现金流量的分类 (262)案例11-03 非经常性损益 (265)第十二章合并财务报表 (273)案例12-01 涉及委托经营管理时合并范围的确定 (273)案例12-02 非营利性组织是否应纳入合并范围 (280)案例12-03 上市公司是否将其发起设立的基金纳入合并范围 (284)案例12-04 有限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是否应将有限合伙企业纳入合并范围 (289)案例12-05 结构化主体纳入合并范围的判断 (292)案例12-06 控制时点的判断 (298)案例12-07 清算阶段的子公司是否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99)案例12-08 过渡期损益安排是否影响合并范围判断 (303)案例12-09 持股比例低于50%但通过协议取得多数表决权时合并报表范围 (305)案例12-10 合并抵消调整 (308)案例12-11 特殊调整事项 (311)案例12-12 处置子公司股权丧失控制权时对剩余股权的会计处理 (318)案例12-13 丧失非全资子公司控制权时如何计算投资收益 (321)案例12-14 子公司以其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时母公司的账务处理 (322)案例12-15 非全资子公司分立为两家公司后仅控制其中—家公司 (324)案例12-16 未实现收益的抵消问题 (325)案例12-17 以非货币性资产增资并购交易中涉及资产评估增值的会计处理 (328)案例12-18 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比较报表的编制问题 (330)第十三章其他 (330)案例13-01 区分资本化支出与费用化支出 (330)案例13-02 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 (332)案例13-03 预提奖励基金的会计处理 (334)案例13-04 提货权的会计处理 (336)案例13-05 企业委托第三方进行研发支付的预付款项的会计处理 (338)案例13-06 对已计提未使用安全生产费是否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判断 (341)案例13-07 持有待售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343)第一章长期股权投资案例1-01 复杂交易中处置日的判断股权处置往往会对当期损益产生重大影响,对“处置日”的判断直接影响到这部分损益计入哪个会计期间,因此非常重要。

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

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

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首先,金融工具的定义是非常广泛的,包括股票、债券、期货、期权、掉期、外汇等等。

它们可以是权益工具,也可以是债务工具。

股票是最常见的权益工具,表示对企业所有权的权益。

债券是企业发行的债务工具,表示对企业债务的权益。

期货、期权、掉期等是金融衍生品,表示对未来资产价格的权益。

其次,金融工具可以按照收益方式、持有方式和转换方式进行分类。

按照收益方式可以分为固定收益工具和权益工具。

固定收益工具包括债券、定期存款等,收益是固定的。

权益工具包括股票等,收益是变动的。

按照持有方式可以分为可交易工具和可持有至到期日工具。

可交易工具可以随时进行交易,例如股票、期货等。

可持有至到期日工具需要一直持有到到期日,例如债券等。

按照转换方式可以分为衍生工具和非衍生工具。

衍生工具是基于其他资产的,例如期权、掉期等。

非衍生工具是独立存在的,例如股票、债券等。

最后,企业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提出了详细规定。

根据准则,金融工具要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和分类确认。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开市场上可以获得的购买或出售金融工具的价格。

准则规定了不同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例如按照市场报价或者基于模型计算等。

分类确认是指确定金融工具的种类和性质,例如判断是权益工具还是债务工具、判断是固定收益还是权益工具等。

除了公允价值计量和分类确认,准则还规定了金融工具的确认和披露。

确认是指将金融工具的价值计入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

披露是指向财务报表的用户提供金融工具的相关信息,例如金融工具的种类、数量、公允价值、风险等。

准则要求企业对金融工具进行全面和准确的披露,以提供给用户有关企业金融状况和经营情况的重要信息。

综上所述,金融工具是企业会计准则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需要根据准则的规定对金融工具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分类确认、确认和披露。

这样可以确保金融工具在财务报表中得到准确和真实的反映,为企业和用户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

金融工具 企业会计准则

金融工具 企业会计准则

金融工具企业会计准则一、概述1.1 金融工具的定义金融工具是指能够成为其他金融资产或负债的来源的任何合同,包括现金、权益证券、债务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等。

1.2 金融工具的分类根据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1.2.1 金融资产金融资产是指以现金形式持有或将来能够产生现金流入,并且具备可测量的价值的金融工具,包括货币、股票、债券等。

1.2.2 金融负债金融负债是指企业对外借款或其他金融工具,需要向对方支付一定的经济利益,并且具备可测量的价值。

二、金融工具会计处理2.1 初始识别与计量企业在获取金融工具时,需要将其识别,并按照公允价值(即市场上的交易价格)进行计量。

2.2 后续计量与确认根据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的后续计量与确认应根据其分类进行处理:2.2.1 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企业打算并且有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金融资产,计量方法为摊余成本法。

2.2.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既非以摊余成本计量,也非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计量方法为公允价值,变动计入综合收益。

2.2.3 持有交易金融资产持有交易金融资产是指其目的是短期内买进并出售的金融资产,计量方法为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

2.2.4 支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支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是企业的金融负债,计量方法为摊余成本法。

2.3 减值准备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金融工具进行减值准备。

减值指标主要包括担保资产的价值变动以及迟延收取款项等因素。

三、金融工具的披露要求3.1 财务报表的披露企业应在财务报表中披露与金融工具相关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金融工具的种类、账面价值、公允价值、持有量、减值准备等。

3.2 相关风险的披露企业应披露与金融工具相关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信息,在风险敞口较大的情况下还需要披露风险管理政策及措施。

3.3 其他补充披露要求如果企业涉及金融工具的合并、分割、转让等复杂交易,还需在财务报表中披露相关情况,确保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

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

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其次,金融工具的分类。

企业会计准则将金融工具分为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三类。

金融资产包括以现金、金融资产转让确认收入的折现信息为基础的金融工具,如应收账款、债权投资等;金融负债包括企业向他人负有支付现金、财产或利益义务的金融工具,如应付账款、借款等;权益工具则是企业对其他方产生的没有义务支付现金、财产或利益的金融工具,如普通股、优先股等。

然后,金融工具的初始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金融工具的初始计量方法,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初始计量以及权益工具的初始认定。

其中,公允价值是指在交易对手之间的市场交易价格,如果不能确定市场交易价格,则可以使用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进行估计。

此外,如果初始计量的依据是考虑现金流量的现值,则需要按照现金流量计量。

接下来,金融工具的后续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金融工具的后续计量方法,包括按成本计量和按公允价值计量两种计量方法。

按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是指以摊余成本或改良摊余成本为基础进行计量,如持有到期债券;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是指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如交易性金融资产。

在后续计量过程中,企业需要对金融工具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的分类采用相应的计量方法。

最后,金融工具的报告披露。

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财务报告中对金融工具进行详细的披露,包括金融工具的种类、计量基础、计量方法、公允价值信息、重要假设和需要进行主观判断的事项等。

此外,企业还需要披露对金融工具面临的风险和风险管理措施的信息。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金融工具的定义、分类、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报告披露等方面。

企业需要按照准则的规定,对金融工具进行准确、公允的计量,并及时披露相关信息,以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同时,企业还应根据准则的要求,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确保金融工具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水平,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

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

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企业会计准则中的金融工具是一种金融资产,由于金融工具的性质、行使价值的特点,急剧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大有不同,因此,对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必须明确相应的会计原则。

一、金融工具的性质和特点1.金融工具是指以两个不同主体间财务协议中记载的条款共同确定的财务责任或义务而设立的金融产品。

金融工具实质上只是两个不同主体之间财务职责或义务权利的社会化,具有普遍可交易性和流动性,可用于抵押、担保或其他融资等。

2.金融工具的形式可以分为资产支持的金融工具、储备物的金融工具和纯债权的金融工具。

资产支持的金融工具是证券,储备物的金融工具是商业票据,而纯债权的金融工具又可以分为债券、可转换债券和期权。

3.金融工具的行使价值特点是行使价格的可变性。

金融工具的行使价格取决于金融工具所指基础资产的市场价格和行权价格,因此,金融工具可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收益或损失,投资者也有可能面临巨大的利润或损失。

1.金融工具的确认实体向金融工具发行、存入或收到时,对金融工具进行确认,应确认金融工具具有法律效力,符合双方约定的条款,并有资金转移的能力;至于实体是否承担有负债义务,应根据金融工具的具体形式进行判断。

通常情况下,金融工具在发行和收回时,应按其行使价值计价,也就是按行权价确认收入和费用,而不按其发行价进行计价;如果在发行价和行权价之间存在溢价或折价,则按照行权价确定应变动净资产或者损益,并记入损益类科目;如果金融工具只有发行价或者行权价,则也只能使用该价格计价金融工具。

(1)金融工具的计量以新法会计准则的限定因素为基础,贴现后的市价来计量金融工具,但也要注意,当期权、行权条款确定时,不在贴现的范围内的金融工具,金额应以现值方式计量。

(2)投资者不了解对方的信用状况,非可交易的金融工具应使用可用于收付款的市价进行计量;而可交易的金融工具,则可以使用市场价格计量,但如果与市场买卖价格相比存在较大偏差,投资者还应考虑其他因素,以防止误估帐面价值。

企业会计准则 金融工具

企业会计准则 金融工具

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
企业会计准则中,金融工具是指可以在未来产生现金流量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权益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等。

金融工具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占
据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们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重要影响。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金融
资产的分类和计量:企业需要将金融资产按照其特性进行分类,如可供出
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

不同类别的金融资产
需要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如公允价值计量、摊余成本计量等。

2.金融负
债的分类和计量:企业需要将金融负债按照其特性进行分类,如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债券等。

不同类别的金融负债需要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
如公允价值计量、摊余成本计量等。

3.权益工具的会计处理:企业需要将
权益工具按照其特性进行分类,如普通股、优先股等。

权益工具的会计处
理主要包括股利分配、股票回购等。

4.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企业需
要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并根据其特性进行分类,如利率互换、货币掉期等。

总之,企业会计准则中对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非常重要,企业需要根据其特性进行分类和计量,并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和规定进行
处理,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

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

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金融工具是指可以作为企业资金管理、投资和融资工具的各种金融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保证企业准确记录和报告金融工具交易的信息,揭示企业金融风险的真实状况,同时提供适当的会计处理准则,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金融工具主要包括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三个类别。

金融资产包括以现金、合同权益等形式出现的可以转换为一定金额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工具。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金融资产分为以下几种类别: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购买以获取短期获利为主要目的的金融资产,应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确认其变动逐期计入损益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企业将其长期持有的、不计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按摊余成本进行计量的金融工具,其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均计入所有者权益。

2.持有到期收益的金融资产:指企业买入以持有至到期为目的的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应按摊余成本计量,并确认利息收入及摊销资产减值损失。

3.贷款和应收款项:指企业发放贷款或提供信用销售的资产,在发放之后按摊余成本计量,并确认利息收入及摊销资产减值损失。

金融负债包括企业所承担的支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义务。

企业会计准则中对金融负债的分类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其计量方法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同。

2.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指企业发行的不计入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且自愿以原有的金额或估计的现金流量偿还的金融负债。

3.持有到期的金融负债:指企业发行的不计入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但企业愿意并且有能力以原有的金额或估计的现金流量偿还的金融负债。

权益工具是指企业作为股东的投资而持有的权益证券。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权益工具应当按照其公允价值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包括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变动、披露等方面。

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

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

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在企业会计准则中,金融工具是一种可以在未来产生现金流量的合同。

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金融资产和负债之间的权益工具。

金融资产是一种符合以下条件的资源:可以产生现金流量,该现金流量的金额可以被可靠地估计,并且该资源是通过市场上交易或其他方法以外的方式获得的。

金融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股票、债券等。

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需要考虑金融资产的分类和计量方法。

金融负债是一种符合以下条件的义务:其履行可能导致企业支付货币或其他金融资产,并且根据合同条件,企业无法避免这种义务。

金融负债包括应付款项、借款、应付票据等。

同样,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需要考虑金融负债的分类和计量方法。

权益工具是指企业对其他实体的所有权或股东的权益部分。

例如,普通股股票、优先股等。

权益工具通常是企业的净资产。

对于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企业会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分类和计量。

根据准则的规定,金融工具可以分为两类:以公允价值计量和以摊余成本计量。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中以公允价值进行分类和计量的金融工具。

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时可以获得的金额。

一般情况下,可通过市场报价确定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

企业需要将这些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表,以反映实际价值的变动。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按照原始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

原始成本是指企业取得金融工具所支付的金额。

企业需要将这些金融工具的计息收入或支出、偿还本金等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确认。

除了分类和计量,企业还需要对金融工具进行减值测试。

根据准则的规定,企业需要定期评估金融资产是否存在减值风险,并进行必要的减值计提。

减值计提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由于金融工具价值减少而导致的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工具作者: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计部时间:2012-10-01第一节负债与权益的区分一、背景情况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在多数情况下其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是一致的,但在有些情况下也会出现不一致。

例如:有时投资方投入的资金,法律形式上是一项权益资本,但会计上可能被认定为一项负债。

企业接受的资金投入应该作为权益还是作为负债,是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通常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对金融负债作出了如下定义,“第五十七条:金融负债,是指企业的下列负债:(一)向其他单位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二)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三)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的合同义务,企业根据该合同将交付非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四)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的合同义务,但企业以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换取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的衍生工具合同义务除外。

其中,企业自身权益工具不包括本身就是在将来收取或支付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合同”。

对权益工具的定义则是:“第五十八条:权益工具,是指能证明拥有某个企业在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的剩余权益的合同”。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中,对于负债和权益的区分,规定:“第五条企业发行金融工具,应当按照该金融工具的实质,以及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定义,在初始确认时将该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确认为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

三、问题分析与讨论通常情况下,企业比较容易分辨所发行金融工具是权益工具还是金融负债,但也会遇到比较复杂的情况。

如果企业发行的金融工具合同条款中包括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给其他单位的合同义务或者包括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该金融工具为负债。

例如,企业发行的优先股,虽然形式上是股权投资,但是由于该优先股合同规定无论当年是否盈利,企业要每年向出资方支付固定股利,且企业清算时,优先股股东可以优先拿回所投资的资本。

该项优先股实质上是企业发行的一项负债。

如果企业发行的金融工具合同条款中没有包括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给其他单位的合同义务,也没有包括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通常会确认为权益工具。

但是,如果企业发行的金融工具将来须用或可用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还需要继续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判断:如发行的金融工具为非衍生工具,且该金融工具包括交付非固定数的发行方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合同义务,则分类为负债,否则为权益工具。

例如,企业约定将来交付等值于100万元的本企业股票进行结算的合同,虽然该项合同不是以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结算的,但是交付的是非固定数量的股票(数量需视结算当时的股票市价而定).该合同应当分类为一项负债。

如发行的金融工具为衍生具,且该金融工具不是只能通过交付固定数量的发行方自身权益工具换取固定数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进行结算的,则分类为负债,否则为权益工具。

例如,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其中的可转换权是一项衍生工具,该衍生工具结算时需要交付企业自身股票,如果合同条款中已经约定,以每股10元的价格进行转股,则属于将来通过交付固定数量的发行方自身权益工具换取固定数额的现金进行结算的合同,该转换权应当分类为一项权益。

由此可见,法律形式上的债务,可能并不一定是会计上的债务,法律形式上的股权,也可能并不一定是股权,实务中应该根据准则的相关判断原则具体判断。

四、典型案例案例8.1A公司为上市公司,A公司与B公司合资设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C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其中A公司出资3亿元,占注册资本的60%,B公司出资2亿元,占注册资本的40%。

2011年3月,A 公司、B公司与D信托公司签署了增资协议,由D信托公司发起设立“某股权投资集合信托计划”(以下简称“某信托计划”),某信托计划向C公司增资5亿元。

增资完成后,C公司的注册资本增加至10亿元,其中A公司持有30%的股权、B公司持有20%,某信托计划持有50%。

该信托规模为10亿元。

根据相关协议安排,A公司仍然控制C公司。

C公司定期向信托计划支付固定收益的利息,且3年后,信托计划收回所投入全部资金。

问题:A公司合并报表中对C公司的合并比例应该是60%还是30%?案例解析:C公司需要定期向信托计划支付固定收益,且该信托有期限,到期需收回所有投资资金,因此,法律上虽然信托计划是作为股权投资方,但该交易实质上是A公司通过D信托公司从外部引入新的债权人。

C公司应当将该信托计划分类为一项负债。

因此,A公司仍旧享有C公司60%的权益,A公司应该将C公司作为持股比例为60%的子公司合并。

第二节应收款项坏账准备一、背景情况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计提是几乎每个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发布之前,普遍采用的坏账准备计提方法是账龄分析法和余额百分比法等。

这些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而缺点也显而易见,即可能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实际情况。

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计提方法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企业会计准则对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应收款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测试和确认计量方法进行了较为复杂的规定。

在提高了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操作上的难度。

企业会计准则虽然已经实施多年,但是对于大多数已经习惯了账龄分析法和余额百分比法的企业来说,可能在采用新的减值测试方法时,还是难以适应这种根本性的改变,从而导致某种程度上准则的规定执行不到位。

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对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计提方式规定如下: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当根据其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计算确认减值损失。

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应当单独进行减值测试。

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当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对于单项金额非重大的应收款项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确定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也可以与经单独测试后未减值的应收款项一起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划分为若干组合,再按这些应收款项组合在资产负债表日余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确定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根据应收款项组合余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确定的坏账准备,应当反映各项目实际发生的减值损失,即各项组合的账面价值超过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金额。

企业应当以以前年度与之相同或相类似的、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应收款项组合的实际损失率为基础,结合现时情况确定本期各项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据此计算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在此基础上,《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O)》进一步指出,“企业对金融资产采用组合方式进行减值测试时,应当重点关注以下方面:应当将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在一起,例如可按资产类型、行业分布、区域分布、担保物类型、逾期状态等进行组合。

这些类似信用风险特征与这些金融资产组合的未来现金流量估计有关,因为它们可以表明债务人按相关资产的合同条款偿付所有到期金额的能力。

但是,从资产组合的层次看,单独进行减值测试但发现没有减值的资产和没有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资产两者之间,损失率是不同的,因而应分别确认诚值损失。

如果企业没有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不需进行额外的减值测试”。

三、问题分析与讨论根据准则有关规定,在进行减值测试前,企业应当首先将按照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分为单项金额重大和单项金额不重大两类。

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应当单独进行减值测试,而对于单项金额不重大的,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也可以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实务中,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单项金额重大的标准,但该项标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现行会计准则体系下,采用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诚值准备计提采用的是所谓的“已发生损失模型”,即计提减值准备的前提,是必须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减值的客观证据。

存在减值的客观证据并非要求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实际发生资产账面价值无法全部收回的事实,而是指发生了某些事项,这些事项会导致资产账面价值未来将无法全部收回。

减值的客观证据主要有: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债务人逾期或违约、债权人作出让步、债务人可能倒闭或进行财务重组等。

对于单项测试后未发生减值的,即未发现减值的客观证据的,还应当将这些金融资产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再进行减值测试。

如果企业没有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则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减值测试。

单项测试后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论计提金额多少,不应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进行组合测试时,应当基于与组合中的资产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的资产的历史损失经验,估计组合中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

估计现金流量所采用的方法与假设,应当定期复核以减少估计损失金额与实际损失金额的差异。

将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在一起时,可以参考的分类标准有资产类型、行业分布、区域分布、担保物类型、逾期状态等,这些分类标准反映了债务人按照合同条款偿还所有到期金额的能力。

在新的减值测试方法下,实务中通常采用的账龄分析法只是众多的组合分类标准之一,而且准则并未规定必须使用账龄作为组合的分类依据。

如果企业根据其他分类标准可以更好地将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的应收款分组,而避免将不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的应收款分为同组,则应当采取该种其他分类标准。

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复合的分类标准,比如:先按照区进行分组,然后在同一地区组别下,再按照账龄进行分组。

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于本企业的分类标准。

四、典型案例案例8.2A 公司为上市公司,其对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政策为:公司对坏账准备采用备抵法核算。

资产负债表日,对单项金额重大(期末余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应收款项进行减值测试,有客观证据表明发生了减值的,根据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对单项金额不重大或未发生减值的应收款项,按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1年以内的应收款项按余额的5%计提;1-2年按10%计提;2-3年15%计提;3-4年按20%计提;5年以上按30%计提。

2011年3月,A公司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公司对坏账会计估计的议案》,并将提交2011年4月召开的股东大会审议。

该议案将坏账计提方法调整为:资产负债表日,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有客观证据表明发生减值的,根据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