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于永正课堂实录
2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
![2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55a0ff3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55.png)
《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板块一整体感知鸟瞰园子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是——(生齐读:祖父的园子。
)师:这篇课文很长,咱们主要采用默读的方法来学习。
请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你从中捕捉到了什么信息?生1:这篇文章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生2:这篇文章选到课文里时有一些改动。
师:真好!这些文字,就是脚注。
关注脚注有利于我们了解文章的来龙去脉。
同学们,《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
自传体小说里的“我”一般是指作者自己。
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我们就会想到,祖父的园子到底是——(学生接:怎么样的?)好,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第一次快速默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园子的段落,争取两分钟完成。
(出示学习提示)学习建议:1. 带着任务跳读、扫读,一目五行、十行地读。
2. 找重点段,画关键词,思考:这是怎样的园子?师解释:一带着任务跳读、扫读,一目五行、十行地读,不要逐字逐句读,明白吗?你感觉这一段和直接描写园子无关的就跳过去,找到重点段落勾下来,然后画出一个关键词语想一想,这个园子是怎么样的。
我讲清楚了吗?好,开始快速默读。
(学生快速默读,勾画词句。
约两分钟后开始交流。
)板块二眼中园样样都有师:你找到了哪些段落?请按照课文的顺序交流。
生:第一自然段。
师:从这一段的文字中,你圈出哪几个词语,来概括这个园子?生:大花园。
师:很好!还有谁圈出了不一样的几个字?生:样样都有。
师:样样都有,还有哪些同学也圈出了“样样都有”,请举手。
(生齐齐举手。
)师:很好。
老师把“样样都有”写在黑板上。
(板书“样样都有”。
)师:既然“样样都有”,这园子里都有些什么呢?把这些东西都圈出来,不要遗漏。
生:蝴蝶、蜻蜓、蚂蚱、蜜蜂。
师:仔细读读第一段,读着读着,有没有产生问题了?生:课文开头说“我家有个大花园”,但是下面却没有对花的具体描写。
这是为什么?师:是啊,花在哪儿呢?生:花在这儿:“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读后感
![《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3c0c7b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4.png)
《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读后感于永正老师是深受人们敬仰的一代教坛巨匠。
他的许多教学课例都成了经典,让人常读常新,每次都能带来不同的收获。
今天,我又把《杨氏之子》《圆明园的毁灭》《祖父的园子》这三篇课例用心拜读了一番,发现了更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一、亲切自然的课堂导入在《杨氏之子》中,于老师从表情入手,让学生学会“察言观色”,为表情朗读做好铺垫。
在《圆明园的毁灭》中,由师生互相问好,引出生对师的初步认识和评价。
看似闲聊,实是切切实实的口语交际训练,可谓亲切自然,不露痕迹。
在《祖父的园子》中,又是在交流学生的预习收获中引出问题的探讨,这一切看似都那么信手拈来,却又浑然天成,令人称赞。
二、温情善诱的课堂评价纵观于老师的课,不难发现,他始终将学生摆在课堂的主体位置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对学生的答案,即使是有误的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用他特有的“于式引导法”进行恰当引导,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导向正确的一面。
从语文教学上看,学生在于老师的帮助下,找到了正确答案;但就一个学生的发展来看,于老师为学生赢得的是对自身的肯定。
所以说,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再思考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
三、读写结合的课堂安排于老师主张读写结合,并且善于寻找“写”的切入点,作为文言文的《杨氏之子》,于老师设计了让学生加入想象,改写成现代文的扩写练习,并采用了分组训练的方式。
此环节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想象能力,同时还增强了语言文字的感受和运用能力,让学生获得情感、文化和审美的体验。
读与写,读与说,写与说,天衣无缝的融为一体。
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学中,于老师在学完课文后,安排的是让学生写一写此时的感受,可以对自己说,也可以对别人说。
在《祖父的园子》一课中,于老师更是创新安排了师生同写少儿趣事的环节,既有方法的引领,又有感情的升华,令人拍案叫绝。
在这三节课中,于老师都注意读中有写,融读、写、说、悟等语文能力练习于一体,真正全方位地、完整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整理)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
![(整理)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0823c2014a7302768e9939e5.png)
《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根据录像整理)课前板书好课题《祖父的园子》师:亲爱的同学们,让你们久等了。
我姓于,叫于永正,山东蓝阳人,我们是老乡。
欢迎我吗?生:欢迎(声音不响亮)。
师:老师掌声,你们不鼓掌?欢迎吗?生:欢迎。
师:谢谢!上课生:老师——您好(停顿)师:我提个建议,今后说话、问候越自然越好。
老师,您好,不要这样。
老师您好或者老师好就行,越简洁越好。
起立。
同学们好!生:老师好读课题,质疑师:请坐,慢慢来,不要着急。
今天我们一起学篇课文,题目是(指板书)读——生:祖父的园子师:不自然,祖父的园子,读——生:祖父的园子。
师:这个“的”要读得轻。
(范读)祖父的园子生再读。
师:正确,你们读了这篇课文,有没有什么问题?有没有什么问题要提的?我看谁会思考?请讲——生:在祖父的园子里发生了什么事?师:这个大概你知道,只要读一遍课文就知道了。
因此,这个问题可以不提。
提有价值的问题。
你读了没读懂的问题。
没学懂还有问题。
读懂的问题不要说。
生:祖父会在园子里干什么?师:这个问题要不要提?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了,一看就知道这个问题不需要回答。
生:萧红是谁?师:萧红是谁?这儿有简介。
(老师出示孩子手里的教材)。
一看就懂了,这个问题也不要提。
生:作者为什么要写祖父的园子。
师:为什么要写?这个倒是问题。
你思考了吗?没思考没关系,那么这两节课我们就好好思考这个问题。
检查预习情况,学习字词师(灯片出示倭瓜):你们不是学习过了吗?先读给我听听,读——生齐读:倭瓜。
师:什么叫倭瓜?请你告诉我。
如果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告诉我。
生:不知道。
师:真不知道吗?如果不知道就猜,说不定就猜对了。
记住我的话,今后考试先思考,如果这个问题不懂我就硬猜,猜不准,乱写,胡乱写,说不定你写对了。
如果一个字不写,0分。
万一写对,写对一半就有分。
猜一猜——生:应该就是一种瓜。
师:没错,万能的正确答案。
应该是一种瓜,就是一种瓜。
但是这样答没有分。
不管怎样还要猜,谁要猜?生:可能是园子里长的可以吃的瓜。
优质课《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
![优质课《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d7ea276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9.png)
《我和祖父的园子》师:上课!生起立,齐声: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坐的非常端正!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和祖父的园子》这样一篇课文,我们看到了那些场景?带给你哪些感受?分享一下。
已经有三个同学举手,非常勇敢!第一个举手的男生你说。
生1:这个小女孩她很天真,因为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且还有一段是这样的: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
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不过我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我从这里可以看出她很活泼。
师:给你点个赞。
他抓住了一个浇水的场景,还有吗?那个女生。
生2:我觉得她很可爱。
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
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师:她抓住了一个踢飞的场景,非常好。
那么,能不能提出一个问题,我们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厉害。
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问题?或者说你有那些困惑、哪些思考?我们都可以分享。
好,那位女生,非常棒!生3:我想问的问题是,这个《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一节第一句话写我的祖父,可为什么第二句话要写我的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师:好,她为什么强调祖父的年龄?是这个意思吗?非常棒,这是她的思考,你还有哪些问题?生3:课文里说,我家有一个大园子,这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
我想问一下为什么不直接说蜜蜂,而要说蜂子。
师:为什么说蜂子,而要说蜜蜂。
我们这边人叫这种小昆虫都叫蜜蜂,她说蜂子。
非常好,还有没有问题?生1:呼兰河小城在哪个省?师:它的具体的地理位置。
好,我们书上没有,要具体去找。
生4:课外找师:怎么找?大胆说。
生4:上网查找。
师:告诉你方法了,非常好,给你点个赞。
还有吗?看看这个课题,你还有哪些问题,或者是思考?好,这个男生。
生5:只有她和他祖父吗?难道没有别人了吗?师:为什么只出现两个人物,我和祖父,还有没有其他人?不错,思路已经打开了。
部编版小学语文《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
![部编版小学语文《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d32c210c2af90242a895e541.png)
《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
教学重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感想的写作手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谈话(略)师:课前预习很充分,咱们开始上课!速读全文,整体感知师:(出示课题《祖父的园子》)今天我们学习——。
(生读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一个什么问题?生1: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生2:园子里有什么?生3:谁的祖父?师:那是萧红的祖父。
师:请你读读课文第一页横线下面的文字。
这是脚注,关注脚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课文的出处。
(生读脚注。
教师随机点击课件,出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第1版《呼兰河传》的封面)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很长,一节课学完。
我们围绕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先来自读课文,把课文内容读懂。
(课件出示:学习建议)生自读课文。
品读园中“样样都有”师:课文首先写到了怎样的园子?生:样样都有的。
师:从这一段的文字中,你圈出哪几个词语,可以用来概括这个园子?生1:大花园生2:样样都有教师板书:样样都有师点击课件,出示课文语段:师:这段写了大花园样样都有,何以见得?你圈出了哪些词?生:蝴蝶、蜻蜓、蚂蚱、蜜蜂师:注意读好蚂蚱。
跟我读,蚂蚱,读轻声。
生接读。
师:老师读着读着,我有了疑问:“我家有个大花园”,应该主要写花,怎么课文只说到蝴蝶、蜻蜓、蚂蚱、蜜蜂了?这是为什么?生细读文本,思考后交流。
生1:花鸟虫鱼,是我家花园里的景物,花园里肯定有昆虫,所以蝴蝶、蜻蜓、蚂蚱、蜜蜂。
生2:有花有鸟,有虫,花园里才会热闹。
生3:大花园里有了昆虫的活动,花园才会生气勃勃。
师:讲得有道理!可花园里总该有花吧?生:有。
《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于永正)
![《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于永正)](https://img.taocdn.com/s3/m/949d5d19bb4cf7ec4bfed089.png)
《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于永正)时间:2012年10月28日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一起读读课题。
师板书课题。
生读课题(轻声没读出来)。
师:像说话一样读(师示范)。
生再读。
师:预习没有?读得怎样?生:预习了,我读了10多遍。
师:你可以毕业了,读十几遍没讨厌它,真了不起。
是老师要求读十几遍吗? 生:不是。
师:既然预习得这样充分,老师要检查了。
课件出示:倭瓜师:谁知道什么叫“倭瓜”?生:南瓜。
师:你怎么知道?查过了?是吗?生:我在网上查的。
师:谁查过字典?生:没查过。
师:东北人把南瓜叫“倭瓜”,我曾经问过东北的一位朋友,为什么把南瓜叫倭瓜,原来南瓜从日本传过来,所以叫“倭瓜”,可是从日本过来怎么叫倭瓜呢?生:清朝时,把日本人叫“倭寇”,所以从日本传过来叫“倭瓜”。
师:我们把日本叫“倭”,这个词不坏,指的是日本,但“倭寇”就是坏的了,明朝是就有,你知道什么叫“寇”?生:从日本来的强盗,海盗就叫“倭寇”。
师:是的,从日本来的海盗,他们烧杀抢掠,所以称“寇”。
明白了吗?学习要有探究精神,于老师就是个善问的人,你看,碰到东北朋友,就问“倭瓜”。
这个习惯好。
师:预习不错,课文后面的生字写了没有?写了的举手。
几个学生举手。
师:不错,我要求我的学生在预习时要把生字读准,还要把字写好,来,默写两个字。
(请两个学生到黑板写)师:第一个字,“草帽”的“帽”,祖父戴着大草帽,我戴着小草帽。
第二个字,啃。
师:字写得不错,但是很遗憾,“帽”字写错了(又点一学生上去写)。
这个“啃”字结构好,但是写歪了,要有正气,写“口”字时,上宽下窄。
教师范写。
大家也跟着写一遍,“口”要上宽下窄,第一笔竖要露点头,最后一笔要出来。
生写。
师:刚才写“帽”的同学是哪位?一生举手。
师:很遗憾,你也写错了。
知道怎么错的吗?生:“冒”的上面的横不靠两边的竖。
师:你知道“冃”的上面部分读什么?生:日,曰。
师:错了,看老师写。
上面是“冃”,不是“曰”,写上面时,注意上窄下宽,两横两边都不靠。
《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
![《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098e381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6.png)
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1. 引言作为文学教师,我有幸能够将自己对祖父的园子的回忆与学生们分享。
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时光里最美好的地方,这个小小的园子里面充满了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在这篇教学实录中,我将介绍如何通过这个标题来引发学生们的兴趣和思考。
2. 教学目标•了解祖父的园子对我童年的影响•理解回忆与个人经历对创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3. 教学步骤步骤1:引发兴趣•通过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回忆和感受,介绍祖父的园子的美丽和独特之处,例如花草的香气、果树的影子等。
让学生们对祖父的园子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步骤2: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祖父的园子对我有如此深刻的影响?回忆和个人经历对于一个人的创作有什么作用?步骤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分享他们对祖父的园子或其他回忆的感受和思考。
鼓励学生们相互交流和启发,以激发更多的思考和创作灵感。
步骤4:集体讨论•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小组内的讨论结果,并进行集体讨论。
引导学生们提出关于回忆和个人经历对创作的的见解和观点。
步骤5:写作实践•让学生们根据教学内容和讨论结果,自由发挥,写一篇关于自己回忆和个人经历的小作文。
鼓励他们描写细节,表达情感,并展示他们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提供学生写作范例和指导,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作品。
步骤6:分享讨论•让学生们互相分享他们的作品,并进行讨论和点评。
鼓励学生们在分享讨论过程中互相学习和启发,以提高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们在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回忆和个人经历对创作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对学生们的作品进行评估,注意他们是否能通过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示自己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5. 结语通过本堂教学实录,希望学生们能够加深对回忆和个人经历对创作的理解,培养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同时,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情感,并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创作潜能。
语用意识的生本实现评于永正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
![语用意识的生本实现评于永正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f1f9878cec3a87c24028c4fb.png)
语用意识的生本实现——评于永正《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江苏省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刘 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这进一步明确了语文指向语用的学科规律。
关于这一理念,于永正老师用五十年的教学积淀和思考,提炼成六个字“学语言、用语言”。
在《祖父的园子》一课中,于老师巧妙开发课文语用资源,用课文教语文,教儿童的语文,用先学后教、平等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实现“写好字、读好书、作好文”的语用目标,真可谓指引当下语文教学发展方向的典范课堂。
一、交流预习,质疑问难明起点“尊重儿童”是于老师的核心教育观。
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已有水平及存在困惑是将尊重儿童需要真正落实到教学行为之中。
上课伊始,于老师用师生互问的方式,和学生交流预习情况,确定了学生的学习起点。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根据其难易程度,或是同伴互助解决,或是教师直接告知。
而像“我在园子里瞎闹,为什么祖父不批评我?”这样关乎课文主旨的问题,则作为开启教学的钥匙,放置悬念,引发阅读期待。
理解词语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重头戏,于老师的提问从词语开始。
于老师选择了“倭瓜”“谎花”这两个带有明显地方色彩,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的词语,通过追问式的对话,启发学生对“倭”的模糊认识,到准确理解“倭”是“海盗”之意,有方法、有层次地培养了高年级学生词语理解的精确度与敏锐度。
二、关注细节,渗透文化教写字写字是于老师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节课于老师以“帽、瞎、抛、韭”四个生字作为检查重点,以学生默写、师生互评为教学路径,以“写正确、写规范、写美观”作为评价标准,以关键笔画的点拨和教师范写作为指导方法。
其中最大的亮点便是明确“帽”字的正确写法,体现了鲜明的于氏风格,那就是深厚的文字学养与精心备课共生的教学精彩。
“帽”字书写的秘密在于右上角的“冃”中间两横不能接到两边,这个被大多数老师忽略的细节恰恰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更是汉字文化的奥妙所在。
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1
![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1](https://img.taocdn.com/s3/m/a9f8ee5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6b.png)
《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1师:咱们能够上课了吗?一路来读一读课文的题目。
生:齐读课题。
师:预习过吗?生:预习过了。
师:有一个良好的预习适应终身受益。
此刻请三位同窗带着课文上来,咱们一路来听写三组词语。
(指着三位学生)你们每人听写一组,其他同窗三组词语都要默写。
能不看课文上的词语就不看,实在默不出,能够偷偷地看一下,就一下哦。
(众笑)每组词语教师只念一遍,因此要听清楚、记住了。
师:第一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再写一个和适才四个词是同一类的词语,想一想,应该写哪一类事物呢?第二组:倭瓜、黄瓜、玉米、韭菜、谷穗。
(指其中一名学生)这位同窗很伶俐,他先写每一个词的第一个字,这叫信息,然后再把词语写下来,这叫窍门。
(其他学生纷纷仿效)有些同窗可不能写“韭菜”的“韭”、“谷穗”的“穗”,别干瞪眼呀,不是有书吗?赶快“偷看”一下!噢,你还找不到在哪个段落里,看来课前预习不细致,连“偷看”都费力。
(众大笑)第三组: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
要注意这五个词语之间有哪些内在的联系,了解了有助于你把它们记住。
(有学生忘了,东张西望)没记住吧?只能画个“大鸭蛋”,(众笑)等会儿填进去。
还有一个词,你看应该写在哪一组词语后面?想一想那个词语属于哪一类?想好了再写。
“草帽”。
(学生考虑选择写在适才哪一组词语后面。
)师:都听写好了吗?咱们一路来批改一下。
(让第一个学生读自身听写的词语,他扩充写的是“蚂蚁”。
)师:你什么缘故不写“草帽”?生:因为我默写的词语都属于昆虫,而“草帽”是一件物品,不是昆虫。
师:呵呵,你不默就对了。
你的字写得工工整整,人也长得漂漂亮亮。
同窗们,“字”可是你的第二张脸啊!师:看第二组。
(第二个学生读词语,第一个“倭瓜”写错了。
)写错了就要悔改来。
看书,“教师”就在书本上。
(生更正)倭瓜,见过吗?吃过吗?生:确实是“莴苣”。
(众笑)师:“倭瓜”确实是南瓜,北方人把那些长得圆圆的小南瓜叫“倭瓜”。
生:(继续读)黄瓜、玉米、韭菜。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7祖父的园子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7祖父的园子 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7a549f8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6.png)
《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师:我们今天一起学《祖父的园子》。
看老师写课题(板书)。
课文预习了吗?生:预习了。
师:你们预习的时候做了哪些事情?生:将课文读到一字不错,会默生字。
生:查不理解的词语,写出主要内容,提出对这篇课文的疑问,还了解了这篇课文的有关资料。
师:预习内容真不少。
预习中有什么问题吗?生:呼兰河在哪里?师:谁知道?生:在黑龙江省。
师:谁能说的更具体一点?黑龙江哪个县?生:呼兰县。
师:还有什么问题?生:文中的“我”为什么不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师:谁知道?请你告诉他。
生:她是一个女孩,爸爸妈妈都不喜欢她,只有祖父非常喜欢她。
师:《呼兰河传》这部长篇小说的有关章节读了一些是吧?说得很对。
生:“我”在园子里瞎闹,为什么祖父不批评“我”?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有价值,一会儿好好读课文,会读明白的。
你们的问题提完了?那我要提个问题了(出示“倭瓜”一词),谁来读?生:倭(wō)瓜。
师:正确。
一起读——师:什么叫倭瓜?生:倭瓜就是南瓜的意思。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因为日本人叫倭寇,南瓜是从日本传来的,所以叫倭瓜。
师:不能说日本人都是倭寇啊。
生:日本的坏人叫倭寇,师:谁能说得更准确?生:日本的土匪。
师:沾点边儿,但是不准确,不是土匪,是海盗。
过去在海上干坏事的日本人,劫持我们的船只,侵略我们的海岛,我们中国人叫他们倭寇。
我问过黑龙江的老师,为什么东北人把南瓜叫倭瓜?他们说最早南瓜是从日本引进来的,这只是一种传说。
再检查一个词(出示:谎花)。
什么叫谎花?这个花会撒谎?生:不是,是植物的雄性花,不结果的花。
师:预习得果然不错。
二师:下面来检查默字。
我听说班里好多同学字写得很好,我想请四位同学到黑板上来默。
(请4人到黑板前,每人默一个字:帽、瞎、抛、韭。
)师:我很欣赏这个字(给“瞎”字加了一个圈儿),“抛”字写得更好,“韭”也不错(边说边画圈儿),“帽”字错了吧?生:错了。
师:谁认为错了?请你来重写一个。
(学生板书)师:字写得多好啊,很佩服你们写的字。
于永正《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
![于永正《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9d948f6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8.png)
于永正《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于永正《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师: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18课。
齐读课题。
师:作为高年级的同学,确定有方法认识生字新词,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出示课件:1.“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溜平。
”指一生读。
师:“下种”指什么?指一生答。
2.“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那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那锄头的‘头’来铲。
”指一生读。
师:“杆”还有哪个读音?指生答。
师:你认为课文中还有那些字需要提示大家留意?生:……生:……师:浏览课文,这到底是个怎样的园子?用一个词形容一下。
生1:这是个自由自由的园子。
师:板书:自由自由生2:这是个充满生机的园子。
师:板书:生机生3:这是个快乐的园子。
师:板书:快乐生3:这是个热闹的园子。
师:板书:热闹生3:这是个美妙的园子。
师:板书:美妙师:同学们真了不得!这么短的时间就有这么多的感悟。
走进课文,看看哪个镜头,哪个句子词语能表达这是个自由自由、快乐的园子?动笔画一画有关的句子。
生自读课文。
师巡察。
师:同学们很擅长默读,那就在画的.句子旁边写下你的读书感受。
生自学。
师:如今我们来做沟通。
沟通的时候要先读句子再谈感受。
生1:“当祖父下种……踢飞了。
”师:哪位同学能把这段话读出自由和快乐?一生读。
师:自读12段,大声读,谈谈你的感悟。
生1:……生2:……师:大声喊出来。
“下雨了!下雨了!”生齐读。
师:再读读有没有更深的感悟?生1:……生2:……师:祖父在教我干什么?指生答。
师:祖父为什么要教我辨别狗尾草和谷穗?生1:……生2:……指生读句子。
师:小真是个捣蛋鬼!把种子踢飞了,把韭菜割掉了,把禾苗当狗尾巴草铲掉了……为什么我在这里这样自由自由和快乐呢?指生说。
师:放声读,把描写祖父的语句画下来。
指生读句子。
师:我为什么在这里胡闹,简直是肆无忌惮?指生说。
教师板书:爱师:你从哪儿看出祖父爱我?生说。
师:这名同学联系上下文,抓住了一个详情。
小学五年级语文名师《祖父的园子》课堂教学实录
![小学五年级语文名师《祖父的园子》课堂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3b750e5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63.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名师《祖父的园子》课堂教学实录一、导入课题,质疑一、导入课题,质疑1.1.师:一个普普通通的园子,对你我而言师:一个普普通通的园子,对你我而言也就这样,但对著名作家萧红来说,却是一个出示课题《祖父的园子》(课前已板书在黑板上),齐读。
问: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对于略读课文,你们以前怎么学的?生1:先看课文前面的导读提示。
生2:与前面的课文对比,比较着学。
师评价:你们的孙老师真优秀。
师评价:你们的孙老师真优秀。
师:今天再教一种多遍读的方法,默读、浏览,有一定速度,甚师:今天再教一种多遍读的方法,默读、浏览,有一定速度,甚至快到一目十行。
2. 2.引导学生将课题变成问题。
引导学生将课题变成问题。
达成共识:祖父的园子是怎么样的?达成共识:祖父的园子是怎么样的?二、一读课文二、一读课文1. 1.浏览全文,思考: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点?想到一个词(用什浏览全文,思考: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点?想到一个词(用什么词形容这个园子)就写在课题旁边。
【要求快速读、看,假如你已经预习过课文,可以一目十行。
】2. 2.教师巡视,教师巡视,发现好的词马上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师事先在黑板上画好了线】在这个过程中,师不时地提醒学生:再想想还有什么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师不时地提醒学生:再想想还有什么特点? 生写在黑板上的词有:五彩缤纷生机勃勃应有尽有自由快乐生写在黑板上的词有:五彩缤纷生机勃勃应有尽有自由快乐 一起讲评,举手核对。
一起讲评,举手核对。
师:仅读到这太肤浅了,要第二遍读,那么第二遍读得问题是什师:仅读到这太肤浅了,要第二遍读,那么第二遍读得问题是什么呢?【引导学生根据刚才读到的词(结合板书)提出问题。
】生一起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园子?生一起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园子?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为什么说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应有尽有的园子?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应有尽有的园子?为什么说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为什么说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快乐的园子?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快乐的园子?【板书上加上?】【板书上加上?】【读题后把题目变成本节课的问题,【读题后把题目变成本节课的问题,读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后,又把这些答案作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顺应了课堂正是在不断地质疑、解疑中进行的道理,而教师也就成了那个穿针引线的人,至于课堂这件华丽的五彩衣,却是让学生们自主编织。
祖父的园子
![祖父的园子](https://img.taocdn.com/s3/m/fe7344cc4431b90d6d85c742.png)
祖父的园子祖父的园子――于永正教育教学思想研讨会之课堂实录执教:于永正师:这段时间我们学过一篇课文是什么?生:《我和祖父的园子》。
师:看我写课题。
师:于老师字写得还行吧?生:非常好!师:不仅是行,还非常好?谢谢你们的鼓励。
预习过吗?生:预习过。
师:预习时做过些什么?生:将课文读熟,而且是一字不错。
生:还要查不理解的词语,还要写出主要内容,还要提出对这篇课文疑问,还要查这篇课文的资料。
师:你们都有预习纸吧?是预习纸上要求你做的?如果都预习好了,这节课我们就不用上了。
(学生笑)师:我想问一下,你们还有什么问题?生:呼兰河在哪里?课文中说蜻蜓是金色的,而我们见的蜻蜓都是绿色的。
师:蜻蜓是绿色的吗?我只知道有灰蜻蜓、黄蜻蜓、红蜻蜓,没听说过有绿蜻蜓,那是变种吧?(全场笑)师:有谁知道呼兰河在哪里?生:在黑龙江省。
师:还可以说得更具体些,比如是哪个县。
还有什么问题?生:为什么以“我和祖父的园子”为题?师:作者原来是以“祖父的园子”为题,后来选入课本时,编者加了个“我和”。
生:作者为什么不和父母住一起?师:谁知道?生:因为作者是女孩,她父母不喜欢她,所以她和祖父在一起。
师:《呼兰河传》读过吗?生:老师让预习的时候读过一点儿。
师:问题都提完了吗?生:我在园子是瞎闹,为什么祖父都不阻止我?师: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大家要好好思考。
师:问题都提完了吗?生:完了。
师:那下面我来提个问题。
出示:倭瓜师:会读吗?生:倭瓜师:一起读(生齐读)师:什么意思?生:倭瓜就是南瓜的意思。
师:在哪儿找到的意思?怎么知道倭瓜就是南瓜?生:因为南瓜从日本来的,日本人都是倭寇,所以南瓜叫倭瓜。
(全场笑)师:日本都叫倭寇?生:日本人叫倭寇。
师:所有的日本人都叫倭寇?生:倭寇就是日本的坏人。
生:指土匪。
师:不是土匪,而是指海盗。
倭寇侵占我们的台湾,其实澎湖列岛都是我们的,钓鱼岛也是我们的。
(全场掌声)同学们记住,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是倭寇。
那也只是民间的说法,说最早南瓜是从日本传到中国的,不过也没有科学根据的。
于永正课堂实录
![于永正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dfbec748aeaad1f347933f16.png)
于永正课堂实录欢迎PPT:清照故里,恰是杨柳依依。
上善若水,清澈如许。
唱一曲如梦令,我们在等您。
看教育的灵动绽放在夏花里,稼轩屋前,恰是芳草萋萋。
水流花开,灿烂如许。
奏一曲高山流水,我们在等您。
问候要自然。
齐读课题。
祖父的园子。
的要读的轻。
读了这篇课文,提出什么问题看谁会思考生:园子里发生了什么事这个课文里讲了吗要提有价值的问题,读懂的问题。
生: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了这个问题不需要回答。
生:萧红是谁课文里有简介。
这个问题也不要提。
生:作者为何要写祖父的园子你思考了吗应该思考。
没思考也没关系,这节课就解决这个问题。
那我要提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出示:倭瓜读。
什么叫倭瓜。
如果不知道就猜。
考试猜不准就乱写,生:应该是一种瓜。
万能正确答案。
你来猜。
长得比较矮。
长到地里。
今后学习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明白的词,都要查阅。
否则就是浮光掠影。
我查了,就是南瓜的意思。
希望你们知道学习应该怎么学。
课后要求写的七个字:蝴帽瞎铲韭穗抛课后的字都是书法家写的。
.观察一下。
拿出田字格本,推荐四位书法家到黑板上抽写,万一不会写可以看书。
注意坐姿,不但要正确还要规范。
教师抽写。
帽抛韭抛,原文中抛过去,当然是提手旁。
写好后请回在四个学生的漂亮的字上划圈。
看大屏幕:帽原来的写法:曰不是日也不是曰。
冕字。
人胖了不好看,字胖了也不好看。
韭。
规范与不规范之间往往一点之差。
第二竖要比第一竖要高一点,字要瘦一点。
字要写得紧凑。
整容。
这四个抛都不满意,要写得紧凑。
否则不好看。
三部分要穿插其中。
一看二写。
谁离开字帖都写不好字,写字不是想当然的,写对很容易,写规范难,因此要照着字帖写。
好好写字,因为字是人的第二张脸,你的名片。
我在黑板上写字就是递上我的名片。
于老师的第一张脸很难看,第二张脸还凑合。
用眼睛好好看,你都看到了什么。
再次走进祖父的园子。
把你看到的在下面画一道横线。
(板书看)看谁的目光锐利,善于发现。
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睿智地走一遍,认真地走一趟。
《祖父的园子》课堂教学实录
![《祖父的园子》课堂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40362416856a561253d36f15.png)
魏
第 2 页 共 12 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生: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生:五光十色。
师:还会有什么?
生:充满神秘。
生:蜗牛。
生:充满生机,
生:小甲虫。
师:来读读这个句子。喜爱吗?
生:蚯蚓。
出示:
师:不管是天上飞的,草里藏的,知名的,不知名的,样样都有。
生:帮爷爷铲地,不知道哪个是草哪个是韭菜,把稻穗割了,留下
一个秀丽的`园子。
了狗尾巴草。
生:园子里全部的气氛都是自由的。园子被自由的气氛覆盖着,
魏
第 9 页 共 12 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她也就自由了。
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行缺少的了。”祖父的园子,成
生:有萧红童年的回忆。
师:还有哪里也吸引你?
师小结:不管是胡闹,还是淘气,即使是越帮越忙,或者是闯出
生:萧红很淘气,观察黄瓜长到了就吃黄瓜,又被新的事物吸引了, 点小祸殃,在萧红的记忆中,祖父的眼睛总是笑盈盈的。我能够在园
就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子里这样自由,这是因为……
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还干了一件傻事。
生:祖父的勤劳。园子是祖父的,不去开拓种植,就不会有这么
生:最终一节。(生读)虽然写的平凡,写出了小时候的实际、平凡。 从祖父的笑中你读出了什么?
自由。
生:对很怜爱,就是做错了也不责备。
师:就是这么──自由。不用──不用──别吵醒她,吵醒她会怎
生:祖父也是一个很幽默的人。
样?
师:是啊,他有一颗不老的──童心。从语言中读出了形象,真
小学五年级语文《我和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
![小学五年级语文《我和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8a40f287763231126fdb111b.png)
《我和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五年级语文教案师:请问你们是五年级几班?生:八班的。
师:现在可以上课了吗?生:可以。
师:好,上课!生:老师您好!师:问个好还搞这么复杂?说“老师好”就可以了。
说话越简洁越好,哪怕就一个字,再来一次。
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师边写课题,便讲解这个“我”和“和”的注意笔画,“和”的“口”要上宽下窄。
(舞台上的黑板颤巍巍的,于老师说:“这个黑板对我是严峻的挑战”,72岁高龄的他,依然蹲着马步写板书。
)2.齐读课题,谈预习师:你们预习过了,生词肯定不用检查了。
你们老师一定会要求你们把课文读好,把生字读准确,是不是这样的?生:是。
师:课文读了几遍?生:五遍。
生:四遍师:真自觉,一定要预习,至少可以自学生字,自学课文。
二、朗读——感知文章主要内容1.引导朗读师:让我们再走进这个故事,朗读课文。
看看祖父的园子有什么。
看谁看得清、看得全、记得住。
(生自由读书。
读书过程中,师表扬两名同学边读书边做记号。
)2. 反馈,说说在祖父园子里看到了什么师:你一眼看到祖父的园子,有什么呀?生:我在园子里看到了蜻蜓、蚂蚱、蜜蜂。
师:他记住了三种动物。
生:蜻蜓、蚂蚱、蜜蜂、蝴蝶。
师:多了蝴蝶。
重复的不说。
生:还有小白菜、黄瓜……师:他又有新发现。
读书要用心记,看过的东西要记住。
读书不记等于没读。
生:还有韭菜、谷子……师:谷子就是——谷穗脱皮留下的粒,也就是带皮的小米。
还有什么?生:除了植物,还有花、鸟。
生:还有倭瓜师:什么是倭瓜?生:就是瓜,弯弯曲曲的瓜。
生:就是南瓜。
师:对,倭瓜就是南瓜,记住了吗?你还记住了什么?生:倭瓜还开谎花师:什么叫谎花?生:南瓜上的花师:南瓜的花很多都是谎花吗?生:只开花不结果的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谈话师:请问你们是几班的?
生:八班
师:八班,很厉害了。
我们五年级一共几个班?
生:八个班。
师:还有没有比五年级班多的年级,四年级几个班?
生:不知道。
师:三年级几个班?
生:六个班。
师:六个班已经很多了。
我再问一问,今天有没有混进来的,比如哪位老师的孩子,今天于老师讲课,你跟着去听听吧。
生:没有。
师:没有啊,有也没关系,有的话,我们也欢迎他。
现在可以上课了吗?
生:可以了。
师:好,上课。
生:老师您好!
师:问个好,搞这么复杂。
老师您好,说老师好就可以了。
上午问好,可以说老师早。
说话越简洁越好。
再来一次。
生:老师好。
师:嗯,这次好多了,记住,说话越简洁越好。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
师边写课题,便讲解这个“我”和“和”的注意笔画,“和”的“口”要上宽下窄。
(舞台上的黑板颤巍巍的,于老师说:“这个黑板对我是严峻的挑战”,72岁高龄,膝关节严重钙化的他依然忍着剧痛扎着马步写板书。
)
2.齐读课题,谈预习
师:预习过了,生词肯定不用检查了。
你们老师肯定比我着急,一定要读好,好好表现,是不是这么说的?
生:是。
师:课文读了几遍?
生:五遍。
生:四遍
师:读三遍就行,如果没有时间,读一遍也行,但一定要预习。
二、朗读——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1.引导朗读
师:让我们再走进这个故事,同学们朗读课文。
看清祖父的园子有什么?一定要看清看全,从头读到尾,看你能记住什么。
生自由读书。
读书过程中,师表扬两名同学边读书边做记号。
2. 读书反馈,说说祖父园子里有什么
师:当你一眼看到祖父的园子,你看到了什么?看谁看得准、看得清、记得多。
有的同学打开书再找,老师说:不准再看书。
生:蜻蜓、蚂蚱、蜜蜂
师:他记住了三种动物,很好。
生:蜻蜓、蚂蚱、蜜蜂、蝴蝶
师:多了蝴蝶,重复的不说。
生:小白菜、黄瓜……
师:他记得比你多,他记忆力比你好,承认吗?读书要用心记,看过的东西要记住。
读书不记等于没读。
生:韭菜、谷子……
师:谷子就是——谷穗脱皮留下的粒,也就是带皮的小米。
还有什么?
生:花、鸟
生:倭瓜
师:什么是倭瓜?
生:就是瓜,弯弯曲曲的瓜。
生:就是南瓜。
师:对,倭瓜就是南瓜,记住了吗?你还记住了什么?
生:谎花
师:什么叫谎花?
生:黄瓜上的花
师:黄瓜的花很多都是谎花吗?
生:只开花不结果的花。
师:是的,只开花不结果的花,就是谎花。
花有雄花、雌花,雄花不结果,但雄花很重要。
师:我把你们说的概括一下,无非是两种:植物、动物,没有人吗?
生:祖父
师:有人还有事?什么事?
生:种小黄瓜
生:吃谎花,追蜻蜓
生:玩累了,找个阴凉的地方睡大觉
……
师:同学们再一次走进祖父的园子,看到了很多物和人(板书“物”“人”)
三、默读——体会文章情感
1.默读,写感受
师:同学们再走进课文,默读全文,这次用心去看,在这些物、人和事之间看到了什么?
一生举手,师走过去让学生把手放下,告诉她:“这可不是一眼就看到的,用心读书。
”
师:把你用心读书之后的感受写到第106页下面,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如果没有读懂,可以再返回头去读
师巡视“这个词很好,咱们五(8)班的同学很会思考,思考很重要。
”
2.交流感受
师:于老师读完之后,就读出了两个字,你们读出了什么?
指生回答并让学生上台板书:
幸福、快乐、天真、活泼、童真、随心所欲、调皮
师:五(8)班的同学,你们很会读书,读书要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文字表面,一只眼睛看文字背后。
老师也读出了两个字——有趣。
师:这么多的词,你认为哪个词最重要?
生:有趣。
师:还有哪个词最重要?
生:童真。
四、范读——体会真情,培养语感
师:是啊,童真童趣,你认为哪一段写得最天真、最有趣,你就去读哪一段,开始读。
师强调是一件事。
生自由练读,刚开始就有一生举手。
师:准备好了?手放下,再准备
指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效果不好,生流利但没有情感。
师:他读了两件事,一件是锄草,可惜没读完,谁再来读读锄草这件事,指一生读。
师:嗯,你也找到了,但说实话你读得没趣,咱们班谁读得最好?这一段的确有趣,还有谁画了这段?(学生大部分起立)你们推荐一位,(指一名女生读)好,其它同学落选。
女生读书,比较动情。
师:果然很不错,可惜你的表情我不满意,听老师读,看我的表情。
虽然脸上于老师脸上满是皱纹,纵横交错,但是表情丰富。
于老师声情并茂地范读。
模拟童声,很有感染力。
师:好,开始练,看谁练得好,看谁练得投入。
生练读
生展示读
指一生读
再指刚才读过的女生读。
师:友情提示,看见于老师的表情了,你也要笑,要有表情。
女生读,比刚才有很大的进步。
师:谁还有觉得有意思的事情
再指生读,“玩腻了……”部分。
再指一男生读,音色很好,但语速较快。
这时一位同学读“下雨了”,很有味道,于老师“抓”住了他,让他范读。
学生扬着手洒水的样子,欢呼着“下雨了,下雨了。
”很到位。
师:园子里除了人和事,植物有趣吗?
生:有。
指生读“黄瓜愿意……”
师范读
师:好,再练读,指刚才的男生,好好练,等一会儿我还找你。
指生读,指导“只是天空蓝幽幽的……又高又远。
”
师:同学们,有趣的事情多的是,连睡觉也有趣。
指生读
师:我还是不太满意,听我读。
师范读
生练习,指读:睡着了
师:睡着了,这个语气?再试试
好,把书合起来,学习课文,最重要的是要读,朗读,默读,还有要思考。
下课休息十分钟。
第二课时
一、话题导写
师:同学们接着默读“铲地”这个段落,这一段非常具体,也非常有趣,默读,作者怎么写的。
师:这件是大事、小事?是小事,瞎胡闹的一件小事,这主要是爷爷爱她的缘故,要不然怎么会允许他瞎胡闹?读“我”和爷爷的对话。
师:每个人有童年,都有童年有趣的事。
比如你们怎么向妈妈示威的?
生:撒娇,打滚
生:哭闹
师:昨天晚上我也写了我小学四年级的事情,还写了我小孙女,她才3岁半的趣事。
你也写写你的趣事和我这个老特级教师比比,题目要新,“童年趣事”可去掉,先写内容,最后定题目。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二、学生练写
生写作,师巡视
三、习作讲评
1.写完后先让学生大声读自己的作文????????
2.与同桌交流自己的作文
3.指生到台前读自己的作文并讲评学生作文中哪个词用的好,比如“泥泞的公路成了猪便便。
”肯定“猪便便”这个词语的儿童化。
哪个句子好,哪个选材好。
夸奖学生“你能当作家,将来比萧红还厉害,萧红写了一本《呼兰河传》,你将来可以写一本《聊城传》。
”
4.读于老师自己的作文??????????
5.学生重新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要求没有对话加对话,没有细节加细节。
结语:
课堂结束,学生不愿离开,对于老师说:“老师您像老顽童”、“老师您什么时候还来?”两堂课,于老师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这是教学最大的成功,也是对于老师课堂教学艺术最高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