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5各数的认识》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1--5的认识》说课稿

《1--5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1--5的认识》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经历从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中抽象出1--5各数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能认、读、写1--5各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看图说话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读、写1--5各数。
难点: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感受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1.情景教学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出示《可爱的动物园》的情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4人一组充分说一说这些美丽画面上都有些什么,并有序地一一数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举例说明法。
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的含义以后,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1—5中的任意一个数说一句话,通过学生举例说明,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三、说学法《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实践操作法、观察比较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观察法观察主题图的画面及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例如,教学主题图时,观察目的明确。
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画面上都画了什么,观察结束后组织讨论,你怎样看才会又快又不数丢物体呢?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1-5的认识教案

1-5的认识教案【篇一: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1-5的认识】《1~5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课件,展示野生动物园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场景,体会数量的关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1、认识1(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3)请你拿出1根小棒2、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3、认识3(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教学方法同上)(二)、出示计数器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课件展示:1)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课件展示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课件展示3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课件展示4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课件展示5板书:1、2、3、4、5(全班齐读:正、反读)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三)教师说,学生操作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3.请你拿出5个圆片。
4.体观察图中的物体数量,再次体会1——5的数量关系。
三、教学写数字1——51.教师教拿笔姿势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
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小学数学《1-5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3篇

级上册第三单元的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说教材 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
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 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 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理解基数、序数 的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认、会读、会写 这 5 个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 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 力。
最后设计了多种多样的练习和游戏,使学生加深了行“说、摆、看”的训练这一题,充分培养 学生与人交往的意识和合作精神。从而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这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这节课在教学过程上过于死板、不灵活。
比如,讲 1—5 各数的认识时,采取的是让学生在图中找一找哪动物的数量 可以用数字 1—5 各数表示。学生都很容易地能从图中找到,并能说出,然后再 到现实生活中找一找这些数,这一过程 1、2、3 都教完了,到 4、5 时就没必要 再重复了,可以直接写出了。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不会使孩子产生厌烦的感觉。
1、认识数的意义以后,让学生自己摆圆片,摆一摆、比一比,哪个数大, 你是怎么想的?渗透了自然数的计算单位和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 1。
2、认识数的大小以后,进行猜数游戏,如 5 的前面是几?3 的后面是几?还 有可能是几?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较好的掌握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教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教案1教学目标:1、在观察农家小院图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1~5的写法,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一、给出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同学们知道,一年四季是那几个季节吗?学生:知道。
春夏秋冬。
教师:那现在是哪一个季节啊?学生:秋天。
教师:对了,现在是秋天,秋风送爽,硕果累累,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我们看看这位老奶奶,家里是不是收获了很多东西啊?学生:是。
教师:同学们瞧瞧,这幅图里面都有什么东西呀?学生:南瓜/花朵/老奶奶二、进入新课教师:有多少个南瓜呀?学生:5个。
教师:有多少朵花?学生:3朵/4朵。
教师:这样一会儿3一会儿5又一会儿4的,老师听着觉得很乱。
我们应该按顺序来,老师教大家,我们可以从小到大数。
最小的数量是多少啊?学生:1。
教师:图中有什么数量是1的呢?学生:一个老奶奶/一只小狗/一串玉米。
教师:对啦!老奶奶、小狗和玉米的数量都是1,可以用数1表示。
那我们数量1的东西数完了,接下来应数数量几的呢?学生:2。
教师:那就请同学们数出图中可以用数2表示的东西。
学生:2只鸭子/2个筐/2个盘子。
教师:很对。
它们的数量都是2,可以用数2表示。
2数完了应该数几呢?学生:3。
教师:那就请同学们数出图里面可以用数3表示的东西。
学生:3只小鸟/3盆花/3只蝴蝶。
教师:很棒,它们都是数量为3的东西,可以用数3表示,3数好了接下来应该怎么数?学生:数4。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内容:教材P14~16。
说教学目标:1、认识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会正确读写1~5各数。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说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1~5的写法。
说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1~5的基数含义。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师: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更是个丰收的季节。
你们看!王奶奶家的院子里热闹极了。
(出示教材P14~15的主题画)问: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中,你喜欢哪一种?数出你喜欢的动物的个数。
板书课题:1~5的认识二、教学1~5的认识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各有几个?说给你的同桌听。
(指名说)2、你们能不能按照顺序来说一说?先说数目小的,再说数目大的。
说给你的同桌听。
(指名说,根据学生发言操作课件)3、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1”来表示?4、(投影“1”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在数字“1”的下面,可以怎么摆?(学生上来演示)5、(投影“2”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2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
(学生上来演示)(“3”、“4”、“5”类同)6、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三、教学数序1、(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表示?(板书:1)2、(计数器上再拨1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一添上一是几?(板书:2)(3、4、5类同)3、齐读1、2、3、4、5。
4、1的后面是几?5得前面是几?3得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全班回答)四、教学书写1、(屏幕显示1~5的数字卡片)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想一想,这5个数字各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学生自由回答)2、教学1、2的写法。
(1)动画展示“1”、“2”笔顺。
(2)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用手划。
(3)在书上描写。
3、教学3的写法。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说课稿

《1―5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数数以及相应的操作活动,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1~5各数的过程,初步理解1~5各数的含义,会认、读、写1~5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按顺序用数描述物体的个数并进行交流,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3、会用5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物体的个数,体会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初步建立数感。
有用数进行交流的的愿望。
4、结合教学进行学习方法的教育,初步养成认真写数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正确理解1~5各数的含义,初步建立数感。
教具准备:教学卡片5张、1―5的数字卡片、圆片、实物投影仪、课件。
学具准备:圆片、写字纸。
课前谈话:师:同学们会唱《上学歌》吗?生:会唱。
师:好,一起来唱一唱?(出示课件)。
师:唱的真好听,掌声送给自己!你们喜欢来上学吗?师:在学校里,你都喜欢做什么游戏呀?生:玩沙包;跳皮筋……师:在学校里可以玩这么多有趣的活动呀!大家高兴吗?你知道吗在这些活动里还藏着一些数学知识呢!咱们今天就比一比,看谁的眼睛最亮,发现的问题最多!看谁的小脑瓜最聪明,解决的问题也最多!对自己有信心吗?可以上课了吗?[评:唱歌是儿童喜欢的事情,特别是一年级学生。
以唱歌引出校园的游戏,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始便能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全新的学习环境,进入良好的认知准备状态。
]教学过程:一、观察情境图,学习提问题师:学校是我们学习的地方,也是我们成长的乐园。
快看看,这些同学在玩什么呢?(依次出示图片)生:玩坦克、汽车、火箭、飞机。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这么多玩具,他们各有多少个呢?看着这幅图,你能不能试着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不会提问题。
师:不会啊,没关系,我先来提一个,仔细听好了:飞机有几架?像老师这样,用一句话来表示一个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这就叫提出数学问题。
特殊教育《数字1-5的认识》说课稿

“1-5的认识”说课稿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所执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1-5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个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数学教学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小学生对“数”是新奇的,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让小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事物、小学生仅有的日常经历和学生的操作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用处和体验数学的学习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1-5的认识”这课他们学开心了,延续了他们的好奇心,为今后学好数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指出: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一年级的学生对数的认识是新奇的,大部分在上小学之前有上过幼稚园,他们是知道一些的,所以在认识、熟悉1-5这几个数难度不大,主要是在正确、工整地书写和建立数概念,数的比较大小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的要求和教材特点,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和数个数的活动,知道用熟表知示物体的个数,认识1~5各数;正确书写1~5各数,注意书写工整。
2、技能目标:学会用多种方法表示1~5这几个数,学会用数表达、交流信息,体会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3、情感目标:初步体验与感受与同伴交流合作的乐趣,初步感知“用数学、用数字”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1~5各数的基数含义教学难点:1~5各数的书写,特别是3和5四、学习方式及教学方式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新课开始,在投影上出示第14、15的彩图让学生4人一组仔细观察这幅图并说出这些画面上都有些什么,有序的一一数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5各数的认识》说课稿范文

《1-5各数的认识》说课稿范文《1-5各数的认识》说课稿范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5各数的认识》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是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在教学“认识1—5”这节课中,依据课标精神,我把认数与生活相联系,进行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尝试。
通过培养学生建立数的概念,使学生感到数字就在自己身边,运用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现象。
本节课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小朋友喜爱小动物的特点,让学生一起到动物园游一游。
开课伊始,师生交谈:“今天的课堂老师为大家请来了许多好朋友,看看有谁?”学生们听后情绪高涨,学习兴趣得以激发。
在游览动物园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先让学生说说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数一数喜欢的小动物的个数,最后用相同个数的小圆片表示出来。
通过创设这个儿童喜欢的情景串,既激发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又在操作过程中巩固了“用圆片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这一知识点,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数字的意义。
新授“认识1—5”各数,注重引导学生去动手操作、自主实践和合作交流。
主要通过下面四个环节来进行:1、摆一摆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让学生根据所摆图片的个数从学具卡片里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二是根据数字卡片摆出相应的圆片个数。
通过两部分的操作练习把数物体的个数与认数联系起来,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
摆一摆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由组内同学相互评价摆的是否正确。
2、拔一拔在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器的基础上,尝试着自己在计数器上依次从1拨到5,每拨一次,珠子的个数就增加1个,实际也就渗透了1—5各数是由几个一组成的。
小学数学教案《1~5的认识

小学数学教案《1~5的认识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5的认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掌握1~5的基础知识,认识数字1~5,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写数、点数等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5,并能够进行数数、写数、点数等活动。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数字1~5,能够进行数数、写数、点数等活动。
难点:数字1~5的书写,以及能够进行正确的点数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点数卡片、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数学书、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苹果、小鸟等,让学生进行数数,引导学生发现数数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探究新知(10分钟)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数字1~5,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究,发现数字1~5的特征,如数字的形状、大小等。
3. 练习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点数卡片,让学生进行点数活动,如教师出示3个点,让学生说出数字3。
4. 书写数字(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字1~5的书写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数字书写练习。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字1~51 ____2 ____3 ____4 ____5 ____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数字卡片进行数数活动,家长签字确认。
答案:数字1~5。
2. 请学生用点数卡片进行点数活动,家长签字确认。
答案:数字1~5。
3. 请学生书写数字1~5,家长签字确认。
答案:数字1~5。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数字1~5的知识,但在书写数字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重点关注和指导。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字1~5的拓展学习,如数字6~10的认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5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5各数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5各数的认识》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1-5各数,理解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数数、识数、写数的能力。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5,并在实践中学会数的读写。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从幼儿园刚升入小学,他们对数字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数字。
但大部分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抽象的数字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数字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读写数字1-5,理解数字的意义,能够数数、识数、写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培养数数、识数、写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正确读写数字1-5,理解数字的意义,能够数数、识数、写数。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数字间的顺序和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认识数字;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数的读写;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出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苹果、球等,引导学生数一数,引入数字1-5的学习。
2.教学数字1:教师出示数字1的图片,如一个苹果,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学会读写数字1。
3.教学数字2:教师出示两个苹果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2,学会读写数字2。
4.教学数字3:教师出示三个苹果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3,学会读写数字3。
5.教学数字4:教师出示四个苹果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4,学会读写数字4。
认识1-5(说课稿)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1-5(说课稿)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一、教材分析1.教材基本信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是一本符合“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思维品质的启发式教材”的新教材。
该册教材的内容主要包括数数、认识数学符号、认识1-5等内容。
本次课程将重点讲述的是“认识1-5”部分。
2.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达成以下教学目的:1.认识数字1-5,学会写出数字1-5的数码和中文;2.能够通过观察物品的数量,将数量与数字1-5相对应;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判断和表达的能力,初步建立数学思维。
3.教学重点1.记住数字1-5的数码和中文;2.能够通过观察物品的数量,将数量与数字1-5相对应。
4.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数学思维,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判断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认识数字1-51.认识数字1-5的数码和中文;–演示数字1-5的数码、中文;–学生跟读数码和中文。
2.数字练习;–听老师读出数字,学生用铅笔写下数字;–听老师读出数字,学生说出数字的中文。
2.物品数量与数字对应1.认识数字1-5的多样表示方式;–通过图片展示数字1-5的多种表示方式,如手指、棍子、点等;–学生观察并说出每种表示方式的数字是几。
2.数量对应数字;–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来表示1-5,如一只猫、两只狗、三个苹果等;–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来写数字1-5。
3. 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应该采用启发式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1.演示法2.实物展示练习3.绘本故事4.语音教学5.视频教育4.教学步骤1.热身环节:播放数字歌曲,帮助学生记住数字1-5的数码和中文。
2.第一部分:认识数字1-51.演示数字1-5的数码、中文,并帮助学生跟读。
2.数字练习:•听老师读出数字,学生用铅笔写下数字。
•听老师读出数字,学生说出数字的中文。
3.第二部分:物品数量与数字对应1.认识数字1-5的多样表示方式,学生观察并说出每种表示方式的数字是几。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1_5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1_5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和数学活动,初步认识和理解1-5这五个数字,掌握它们的读写和认识,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字的大小和顺序,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于数字的认识基本为零。
他们在生活中学到了一些简单的数数能力,但对于数字的概念和意义还不够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他们认识和理解1-5这五个数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字1-5,能够正确书写和读出这些数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生活情境和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让他们能够用数字描述和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字1-5,掌握它们的读写和认识。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数字之间的数量关系,培养他们的数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互动中学习数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苹果、小鸟等,让学生数一数有几只,引出数字1-5的认识。
2.探究新知:让学生观察数字卡片,引导他们发现数字1-5的特征和规律,如数字的形状、大小和顺序等。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数字接龙、数字拼图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字1-5。
4.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他们对数字1-5的认识。
5.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数字1-5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数字1-5的特征和规律。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节《1~5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节《1~5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5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节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数字1~5,并理解它们的大小顺序。
教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数学知识,从而达到理解数字1~5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到数学知识,对于数字的认识基本为零。
他们在认知方面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对于生动有趣的事物更容易产生兴趣。
同时,他们好动、好问,善于模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5,理解它们的大小顺序,并能用数字1~5进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数字1~5,理解它们的大小顺序。
2.教学难点:数字1~5的排列和组合。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地认识数字1~5,理解它们的大小顺序;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数字1~5的认识。
2.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观察故事中的图片,让学生找出数字1~5,并认识它们。
3.排序:让学生观察数字1~5,理解它们的大小顺序。
4.实践活动:a.数数游戏: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数数比赛,看哪个小组数得又快又准。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1、能用l~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会读、认、写l~5各数。
2、能用1~5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初步建立数感。
1.2过程与方法: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的欲望,从而掌握所学的内容。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说教学重难点理解1~5的基数、序数含义。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小棒等。
说教学过程引入课题:第1节-1—5的认识1、观察数数。
(媒体出示主题图。
)师:小朋友们你喜欢去动物园吗你喜欢动物园里的小动物吗这是一张动物园的,仔细观察并且数一数,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生:1只太阳、4朵云、1头大象、3只长颈鹿、2头犀牛、4只小鸟、3头羊、2棵树、4位学生、1位老师、5朵花、2位男孩、2位女孩、……2、揭示课题。
师:观察的真仔细,生活中许多事物的个数都可以用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5的认识》。
(板书:《1~5的认识》)新课讲授探究一: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1、学习l的数量。
(媒体出示:大象图。
)师:图上有1只大象,那么大象个数就可以用1颗珠子来表示,可以用数1来表示。
(第一次点击“大象”,媒体演示:闪烁大象;第二次点击“大象”,媒体出示1颗珠子;第三次点击“大象”,媒体出示数字1。
师并板书:○ 1)师:你还能从图上找到哪些事物是可以用数1来表示的(可以指导学生看书上的主题图.)(学生可能回答:1只太阳可以用数1来表示。
1位老师可以用数1来表示。
)(点击媒体依次出示:老师和太阳。
)师:1位老师、1头大象、1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1来表示。
2、学习2的数量师:你能不能找到哪些事物可以用数量2来表示呢(板书:○○2)生:2头犀牛、2棵树、2位男孩、2位女孩都可以用数2来表示。
人教版数学一上《1-5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上《1-5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5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一上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活动,掌握1-5的基础知识,认识数字1-5,学会数数,会写数字1-5,会读出数字1-5,以及理解数字1-5的大小顺序。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他们的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实物操作和直观演示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数数,会写数字1-5,会读出数字1-5,以及理解数字1-5的大小顺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建立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数数,会写数字1-5,会读出数字1-5,以及理解数字1-5的大小顺序。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数字1-5的大小顺序,会写数字1-5。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直观演示法进行教学。
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游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直观演示法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数字,激发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探究: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活动,理解数字1-5的大小顺序,学会数数,会写数字1-5,会读出数字1-5。
3.巩固:学生通过游戏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5.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数字1—5的读写,以及它们的大小顺序。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本章节的内容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他们对数字的认识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数字1—5,会读写数字1—5,并能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字1—5的读写和大小顺序的掌握。
2.教学难点:数字1—5的写法和大小顺序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数字1—5的图片,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字1—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数字1—5的读写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字的写法。
通过数字排序游戏,让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
3.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4.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复述数字1—5的读写方法和大小顺序。
5.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数字1—5的写法和大小顺序。
一年级上数学说课稿-1.认识1-5-苏教版

一年级上数学说课稿-1.认识1-5-苏教版1. 背景介绍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开始接触数学这门学科,这个阶段的数学学习应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
本文介绍了苏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第1-5课的教学内容和实施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初任教师更好地掌握该教材。
2. 教学目标在本文所介绍的第1-5课教学中,主要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数的概念,认识1-10的数字,并掌握加减法的初步概念,以及应用“比较大小”、“数的合、差”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内容3.1 认识1-10的数字本课程中的第1、2课主要让学生认识1-10的数字和数量概念。
教师可以利用课件、数字卡片等教学工具,让学生逐渐认知每个数字的大小和数量,并掌握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3.2 认识加减法第3、4课介绍了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问题、列竖式、计算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数字的相加和相减的概念。
同时,要注意教授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帮助学生掌握运算方法。
3.3 比较大小第5课是“比较大小”,教师可以利用举例、实物、图片等方式,让学生学会比较大小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大小直觉。
4. 教学实施4.1 课前准备在课前,教师需要充分准备教学材料,包括教学课件、数字卡片、图片、实物等,以帮助学生认知数字的大小和数量。
同时,需要了解学生的学情和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
4.2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
教师可以采用如下教学方法:•亲身感受法。
让学生动手玩具、模型等实物,以便形成清晰的直觉认识。
•观察能力训练法。
通过图片、教学课件、视频等方式,让学生观察清晰的图象,帮助他们加深对数字的概念和数量概念的认识。
•讨论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问题、出示实物等方式,引导学生讨论,以帮助他们形成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3 课后习题在课后,教师需要布置习题,并及时纠正学生的作业。
习题同时也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应该适时加强。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1-5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1-5的认识,包括它们的数位、顺序、大小比较等。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关键。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1-5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他们对数的概念还很陌生,但是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和模仿。
同时,他们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1-5的意义,能够正确数数,能够进行1-5的大小比较。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1-5的意义,能够正确数数,能够进行1-5的大小比较。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数位的概念,能够进行数位的变换。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计数器等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直观、生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出1-5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基本内容: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1-5的认识。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形成清晰的认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成一幅1-5的数轴,上面标明每个数字的数位和大小比较。
小学一年级数学《1~5的认识》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数学《1~5的认识》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数学《1~5的认识》教案 教学⽬标 1、让学⽣在初步理解1~5各数的具体含义的基础上,正确读写这些数,体会并认识5 以内数的顺序,会解决关于数的认识的简单实际问题。
2、进⼀步体会数与⽇常⽣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分类的思想,初步体验把总个数分成两 部分的事实。
养成从数学⾓度观察事物的习惯。
3、感受数与数的关联,产⽣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1~5的意义、正确规范的书写1~5各数。
难点: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资源 学情分析:初步理解了1~5每个数的实际含义,会认、读、写1~5各数,会⽤1~5各数表⽰物体的个数。
教材分析:第5题体会数的顺序,第6题指导学⽣先想后画,第7题启发学⽣按不同的标准分,第8题让学⽣站⼀站,再说⼀说前后各有⼏个同学。
教学准备:PPT图⽚、圆⽚、计数器、磁性教具等。
学程设计 导航策略 修改调整 ⼀、揭⽰⽬标,知识梳理。
(预设2分钟) 1、学⽣按顺序数数。
2、明确学习⽬标。
⼆、巩固内化,查漏补缺。
(预设28分钟) 1、基本练习: ①摆圆⽚数数 边摆圆⽚边数数,集体从1数到5。
②⿊板上贴出1~5五个数(不按顺序),请你从中选出其中两个数写在练习本上,写的⼏就在后⾯画⼏个○。
请⼏个⼩朋友在⿊板上的数下⾯摆出相应的圆⽚。
③“想想做做”第5题。
排⼀排、读⼀读,进⼀步明确1-5的顺序。
交流要求:你是怎么排的?有不同的排法吗? 2、发展练习: ①“想想做做”第6题。
导学单: (1)读⼀读花瓶上的数,看看每个瓶⾥花的朵数对不对? (2)根据花瓶上的数补画出缺少的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5各数的认识》
其次,为学生演示了点阵的划分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规律,并列出算式,让他们体会到点阵研究数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并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完成练习,最后为学生呈现了生活中的点阵。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1—5的认识和加减法。
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要学会尊敬爷爷奶奶。
你可以犯错,但不能老犯同样的错。
期待着你能爱新学校新老师,和同学们搞好关系。
认真听课,按时完成老师的作业,多锻炼身体。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他是班长,但是他的学习不是班上最好的,因为他有个坏毛病粗心大意,每次考试和做作业,好多题本来是会做的,由于粗心不能得满分或优。
他还有一个毛病-----性子急,遇事不能冷静总是急得掉眼泪,或者急得耍脾气。
不过现在他已经下定决心该掉这两个坏毛病。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
理解1—5各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
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学生通过读理解课文内容,因为每一节课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实际上是教师导、学生演“戏”的演出效果如何的体现。
课堂教学不仅在于老师的导,还在于学生的学。
学生通过读书,理解了潮来前江面的平静,体会到“人山人海”观潮的热闹场面和人们期盼的心情。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电脑出示“野生动物园”的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4人一组充分说一说这些美丽画面上都有些什么,并有序的一一数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举例说明法
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的含义以后,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1—5中的任意一个数说一句话,通过学生举例说明,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3.发现法
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教师发给学习小组一些圆片,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比一比,通过摆圆片,让学生发现在1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2,在2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3,从而了解数的顺序,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
的重要方式。
实践操作法、观察比较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观察法
观察主题图的画面及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例如,教学主题图时,观察目的明确。
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画面上都画了什么,观察结束后组织讨论,你怎样看就会又快又不数丢物体呢?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镜子里头有个小男孩,他的个子长得高高的,身体壮壮的,脸蛋圆圆的,皮肤白白的,最有特点的是他那一对大大的招风耳。
2、实践操作法
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
因此,在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通过学生动手摆圆片,亲身感知、体验数的顺序,从而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观察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1、图片引入,让学生看看图上都有些什么,要怎样看就能做到又快又不会丢,明确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
这样教
学设计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从图过渡到数,建立数的概念
1、从图过渡到数。
同学们都说有1头大象,那么,除了大象,还有什么也能用1表示,找找看。
2、同样的思路教学2—5各数的认识,这样就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数字于生活,从而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使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运用数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以后,设计游戏,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教室里、家里找一找、数一数,并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
这样就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数学较好的联系起来,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动手操作圆片,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1、认识数的意义以后,让学生自己摆圆片,摆一摆、比一比,哪个数大,你是怎么想的?渗透了自然数的计算单位和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1。
2、认识数的大小以后,进行猜数游戏,如5的前面是几?3的后面是几?还有可能是几?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较好的
掌握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点。
3、最后学习写数。
写数是本堂课的另一个重点,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学生对1——5各数早已很熟悉了,主要是引导学生规矩、工整的写数。
这一教学环节就要充分利用电脑软件的直观性,清楚的显示1——5各数运笔的轨迹,先让学生观察、感知,再通过描红、独立书写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