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课程安排
福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福州市2023-2024学年全日制小学校历和教学计划》的通知
福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福州市2023-2024学年全日制小学校历和教学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州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23.05.24•【字号】榕教初〔2023〕7号•【施行日期】2023.05.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正文福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福州市2023-2024学年全日制小学校历和教学计划》的通知榕教初〔2023〕7号各县(市)区教育局、高新区教育和卫生健康局,省市属小学、市属九年一贯制学校、特教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教材〔2022〕2号)及《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闽教基〔2021〕50号),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将《福州市2023—2024学年全日制小学校历和教学计划》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进一步规范小学课程设置,开齐开足国家课程。
严格实施“零起点”教学,学校要组织教师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省颁课程设置方案和“零起点”教学要求,制定学期、学年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教学内容和要求前后有机衔接、循序渐进。
学校的课程表要向家长和社会公示。
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学校课程开设情况实施有效监督,加强日常管理。
非毕业年级期末考试应安排在学期结束三天内进行,不得擅自提前。
二、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要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校历规范作息时间。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11号)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
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寄宿制学校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
学校要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在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前提下,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等实际,合理确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
福建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
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试行)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精神,确保我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计划。
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1 .均衡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关系,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
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
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不断丰富社会经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三至九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态度;一至九年级设艺术课,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综合实践活动。
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福建省小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求聪小学贯彻执行“福建省小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试行)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精神,确保我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全面实施,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计划。
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1.均衡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关系,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
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
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不断丰富社会经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三至九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态度;一至九年级设艺术课,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综合实践活动。
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2023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
2023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原创版)目录1.2023 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概述2.小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3.初中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4.课程设置的特点及意义正文一、2023 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概述2023 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是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程安排和课时分配提出的指导性文件。
该文件旨在规范和优化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小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1.小学课程设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科学、体育、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
2.英语课程起始年级为三年级,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在一至二年级开设,以听说为主。
3.科学课程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初中科学需统筹科学和地理中自然地理学习内容,要重视开展实验教学。
三、初中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1.初中课程设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
2.外语课程可在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中任选一种。
3.道德与法治课程在七至九年级每周安排 2 课时,旨在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理解基本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培养规则意识、法治观念,培养公民意识,掌握并熟悉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式,养成热爱劳动、自主自立、意志坚强的生活态度,形成尊重他人、乐于助人、擅长于合作、勇于创新等良好品质。
四、课程设置的特点及意义1.课时安排灵活,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各科目周课时数和每节课的具体时长。
2.强调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重视道德与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
4.课程设置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
福州市教育局关于下发2024-2025学年全日制中小学、幼儿园校历的通知
福州市教育局关于下发2024-2025学年全日制中小
学、幼儿园校历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福州市教育局
•【公布日期】2024.06.14
•【字号】榕教综〔2024〕33号
•【施行日期】2024.06.1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
正文
福州市教育局关于下发2024-2025学年全日制中小学、幼儿
园校历的通知
榕教综〔2024〕33号
各县(市)区教育局、高新区教卫局,福州教育研究院,省、市属中小学、幼儿园、特教学校: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教材〔2022〕2号)及《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管理的指导意见》(闽教基〔2020〕32号)等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制订福州市2024-2025学年度全日制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校历,现通知如下:
请各地各校认真贯彻执行。
特教学校参照小学校历执行。
各学段教学计划另文下发。
福州市教育局
2024年6月14日。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分科)
表三: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分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说明1.表一为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九年级的课程设置;表二为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周课时数、学年总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和各门课程课时比例;表三、表四是根据我省实际分别制定的义务教育分科类和综合类的课程计划实施表,供各地选择。
各地在制定本地课程计划实施方案时,应结合本地实际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设置和课时比例范围内作调整。
民族学校、复式教学点、简易小学等学校的课程设置,由各市、州依据本文精神,结合当地实际作出相应调整,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2.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
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
复习考试时间2周(九年级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
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晨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自主安排。
3.地方和学校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共占课时总量的16%~20%,该部分课时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课程层次化、多样化的体现,各地在课时的具体分配上要体现课程均衡性原则;其它学科不得挤占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地方和校本课程的课时。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各门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的内容。
学校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
4.课程的设置既有分科课程,又有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由各地依据当地实际选择开设。
七至九年级若选择科学、历史、地理,可相应减少自然地理的内容;若选择历史与社会、生物、物理、化学,则应参照有关课程标准安排自然地理的内容。
5.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
具体要求按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鄂教基[2001]16号)执行。
初中阶段开设外语课程的语种,可在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中任选一种。
外国语学校或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第二外语。
6.各门课程均应结合学科特点,有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福建省小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求聪小学贯彻执行“福建省小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试行)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精神,确保我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全面实施,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计划。
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1.均衡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关系,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
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
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不断丰富社会经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三至九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态度;一至九年级设艺术课,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综合实践活动。
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福建省小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求聪小学贯彻执行“福建省小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试行)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精神,确保我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全面实施,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计划。
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1.均衡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关系,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
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
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不断丰富社会经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三至九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态度;一至九年级设艺术课,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综合实践活动。
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
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试行)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精神,确保我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计划。
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1.均衡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关系,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
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
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不断丰富社会经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三至九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态度;一至九年级设艺术课,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综合实践活动。
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
历史与社会 (或选择历史、 3~4%
地理)
科学(或选择生
科学 科学 科学 科学 物、物理、化 7~9%
课
学)
程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20~22%
门 数学 教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13~15%
类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外语 6~8%
数学 4 4 4 4 5 5 5 5 5 1425 14%
外语
2 2 2 2 4 5 5 760 8%
体育 3 3 3 3 3 3
840 10%
体育与健康
222
艺术 4 4 4 4 2 2 2 2 2 906 9%
综合实践活
动 6 6 6 6 6 6 6 1736 19%
地方与学校 4 4
课程
周课时总量 26 26 30 30 30 30 34 34 34 274
晨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自主安排。 3.综合实践活动及地方与学校课程共占课时总量的16%—20%,综 合实践活动一般安排6—8%,地方与学校课程一般安排10—12%,可以整 合使用。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 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 动课时可以分散安排、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散、集中相结合的方式灵活 安排。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课程层次化、多样化的体现,学校要根据 学生的需求,综合本地人文、自然的优势和传统,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 要,充分利用各类的课程资源开发地方与学校课程。在课时的具体分配 上要体现课程均衡性原则,其它学科不得挤占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地方和 学校课程的课时。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各学科普遍增 加了实践活动的内容。学校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 小学、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 研究性学习按每周安排2课时,可集中安排,也可分散安排。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每学年各一周,可集中安 排,也可分散安排。 农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可在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 动中安排“绿色证书”课程课时。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分科)表四: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综合)四、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说明1.表一为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九年级的课程设置;表二为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周课时数、学年总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和各门课程课时比例;表三、表四是义务教育分科类和综合类的课程计划实施表,供学校选择。
学校在制定课程计划实施方案时,应结合本地实际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设置和课时比例范围内作调整。
2.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
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
复习考试时间2周(九年级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
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晨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自主安排。
3.综合实践活动及地方与学校课程共占课时总量的16%—20%,综合实践活动一般安排6—8%,地方与学校课程一般安排10—12%,可以整合使用。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可以分散安排、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散、集中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安排。
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课程层次化、多样化的体现,学校要根据学生的需求,综合本地人文、自然的优势和传统,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充分利用各类的课程资源开发地方与学校课程。
在课时的具体分配上要体现课程均衡性原则,其它学科不得挤占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的课时。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各学科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的内容。
学校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
小学、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
研究性学习按每周安排2课时,可集中安排,也可分散安排。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每学年各一周,可集中安排,也可分散安排。
农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可在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安排“绿色证书”课程课时。
4.课程的设置既有分科课程,又有综合课程。
学校依据当地实际既可选择分科课程,也可选择综合课程,或部分选择综合课程;七至九年级学校若选择科学、历史、地理,可相应减少自然地理的内容;若选择历史与社会、生物、物理、化学,则应参照有关课程标准安排自然地理的内容。
附件1 厦门市中小学课程设置和作息时间表
附件1 厦门市中小学课程设置和作息时间表一、中小学课程设置(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厦门市初中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的说明1、每学年52周。
上课时间35周(包括社会实践等综合实践活动课);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安排学校传统活动、运动会、社会实践等。
复习考试时间2周(九年级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晨会、班队活动、科技文体兴趣组活动等,由学校在地方与学校课程中自主安排。
2、综合实践活动及地方与学校课程共占课时总量的16%—20%。
综合实践活动一般安排6%—8%,地方与学校课程一般安排10%—12%,可以整合使用。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可以分散安排、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散、集中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安排。
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课程层次化、多样化的体现。
学校要根据学生的需求,综合本地人文、自然的优势和传统,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充分利用各类的课程资源开发地方与学校课程。
在课时的具体分配上要体现课程均衡性原则,其它学科不得挤占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的课时。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各学科普遍增加了研究性实践活动的内容。
学校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加强统筹,合理安排。
小学、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每学年各一周,可集中安排,也可分散安排。
3、学科课程的设置既有分科课程,又有综合课程。
学校依据实际既可选择分科课程,也可选择综合课程,或部分选择综合课程。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4、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不提倡从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
小学一、二年级没开设英语课程的,节余的2课时可1课时用于写字练习,1课时用于文体活动或学习辅导。
福建省义务教育条例
福建省义务教育条例(2016年7月29日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实施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义务教育实行省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组织协调,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职责配合做好义务教育相关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工作。
第四条实施义务教育,免收学费、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簿籍,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免费住宿并给予生活补助。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决定免收其他费用。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义务教育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采取措施缩小学校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办学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保障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人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环境。
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度,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入学保障、教师队伍建设、素质教育、经费投入和学校安全等,作为考核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的重要内容。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依法加强义务教育督导工作,督导情况向社会公布。
第二章就学保障第八条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分布和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状况,遵循科学、合理、便民原则,确定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规模,划定招生范围,经本级人民政府同意后向社会公布实施。
招生范围有调整的,应当召开听证会,听取社会各界代表意见和建议。
福建省小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
求聪小学贯彻执行“福建省小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试行)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精神,确保我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全面实施,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计划。
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1.均衡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关系,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
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
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不断丰富社会经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三至九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态度;一至九年级设艺术课,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综合实践活动。
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福州初中课程安排
福州初中课程安排
福州初中课程安排如下:
1.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生物、历史、体育、音乐、美术和计算机
是初中学习的主要科目。
2.学校每周有五个工作日,周一至周五上课。
每天上午8点到下午5点左右放
学,中午休息时间较短。
3.课程设置上,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一般占用较多的课时,而其他科目如
政治、地理、生物等则根据学校安排略有不同。
4.每周五下午,学校会安排学生进行一些课外活动或社团活动,这有助于学生
全面发展。
5.寒暑假和国家法定节假日也是初中学生的休息时间,学生和教师可以根据情
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安排。
福州初中课程安排相对较为紧凑,学生在学校里需要完成各个科目的学习任务,也需要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社团活动,以促进全面发展。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