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学重阳节系列活动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小学重阳节系列活动总结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描写的正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清明节、元宵节”等耳熟能详的的节日,孩子们张口就能说出来,而对于重阳节,孩子们却所知甚少。此次利用班队课时间,老师带着孩子们走进重阳节。

一、大队辅导员讲话——走近重阳

班队课上,大队辅导员张老师通过广播带领孩子们走近重阳节,给孩子们介绍了重阳节的时间及其存在的意义。重阳节为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双九合并,亦是“久久”之意,在这一天人们也会祈福求寿。

二、大队委讲话——亲近重阳

“百善孝为先”,重阳节,又称为“敬老节”。因为在这一天,也是人们看望老人、为老人祈福的日子。借此佳节,大队委也呼吁孩子们学会关爱老人,照顾老人,在感受传统佳节的同时也弘扬我国的传统美德!

三、班队活动——融近重阳

在班级里,班主任组织孩子们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活动,给孩子们介绍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秋高气爽,九九重阳,在这桂花飘香的时节里,人们一起登高、赏菊、插茱萸......浓浓的节日氛围里蕴含着我们对长辈们满满的祝福。同时,

老师们还出示孩子们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有爱画面,唤起孩子们的温暖记忆,引导孩子孝敬老人、关爱老人。

四、开展了“爱在金秋,情暖重阳”的关爱老人行动。为了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儿童尊老爱老敬老的感情,引导学生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念长辈的关爱之情,学校鼓励全体学生在重阳节时间节点,大胆向父母、长辈表达出自己的感恩之情与关爱之意,与家长长辈聊聊天、为家中老人捶捶背、揉揉肩、捏捏腿、帮助家里干干家务等,以重阳节为契机,进一步学子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做一名品学兼优、爱劳动、懂礼仪、有孝心的新时代好少年。

学校利用我国重大节日与传统节日时间节点,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深入挖掘节日文化中的育人作用,以活动为载体、孕育情感、实践育人,努力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附:

重阳节知识小百科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中收录,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

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重阳节其民俗活动甚多,文化内涵丰富。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古代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古人

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重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岭南一带至今仍盛行,人们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是药酒,味道微微有一点苦,饮后可使人明目醒脑,而且具有祛灾祈福的吉祥寓意。

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传说,重阳时放纸鸢是为了"放晦气",纸鸢飞得越高越远,则晦气也随之高飞远离,纸鸢飞得越好,则福气越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