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语言准确性

合集下载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和严密,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用词、造句方面要求精确、合乎语法规律;②准确地运用专门术语、概括性词语;③造句要特别注意句子内部、句子之间的逻辑性;④选用科学的修饰、限制词语;⑤语言力求简洁、浅显、平实。

有时也用一些描写、形容等表达方式和某些修辞手段,但目的仍然是为了解说明白,不是为了感染读者。

如“《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在这个句子中,用“大约”“可能”表示估计,用“有记载”表示确实存在,用“最”表示程度,使全句的意思既准确又严密。

又如“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这个句子运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这些石狮雕刻得生动活泼、精美动人,其目的在于通过摹状貌,说明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征。

再如《中国石拱桥》第二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句中“形式优美”与“结构坚固”是递进关系,关联词语“不但”“而且”不可以删去,因为删去,就失去了原来的递进关系。

先后次序也不可以颠倒,若是改为“不但结构坚固,而且形式优美”就改变了作者的原意。

可见词、句的次序,关系到语言的准确和周密。

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与生动性分析

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与生动性分析

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与生动性分析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旨在向读者传达客观事实、知识和信息的文体。

在说明文的创作中,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它们相互补充,共同为读者呈现清晰、易懂且富有吸引力的内容。

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的基石。

准确的语言能够确保所传递的信息真实、可靠、无误导。

这意味着在词汇的选择、数据的引用、概念的解释以及描述的精确性上都要做到一丝不苟。

首先,准确的词汇运用是关键。

例如,在描述物体的大小时,使用“大约”“左右”等词汇能够表明数据并非绝对精确,但也给出了一个大致的范围,避免了误导读者。

而对于一些科学概念或专业术语,必须使用其准确的定义和名称,不能随意替换或创造新的词汇,以免产生混淆。

比如,在介绍生物学中的细胞结构时,“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术语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功能,不能用模糊或错误的词汇来替代。

其次,数据的引用要精确。

如果文中涉及到数字、比例、统计结果等数据,必须确保其来源可靠,并准确无误地呈现给读者。

例如,在介绍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时,不能随意捏造或夸大数字,而应该依据权威的医学研究报告给出确切的数据。

再者,概念的解释要清晰明确。

对于一些复杂的概念,要用简单易懂且准确的语言进行阐述,避免模糊不清或产生歧义。

比如,解释“光合作用”这个概念时,要清晰地说明其发生的条件、过程和产物,让读者能够准确理解。

此外,描述的精确性也不容忽视。

在描述事物的特征、性质、变化等方面,要做到细致入微,不遗漏关键信息。

比如,介绍一款电子产品的性能时,要详细说明其处理器型号、内存容量、屏幕分辨率等重要参数。

然而,仅仅具备准确性还不够,为了使说明文更具吸引力和可读性,生动性也是不可或缺的。

生动的语言能够让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有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

增强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方法多种多样。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是常见的手段之一。

比如,“月亮像一个大银盘挂在天空中”,将月亮比喻成银盘,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月亮的形状和亮度。

五年级上册语文:说明文阅读--语言准确性

五年级上册语文:说明文阅读--语言准确性

说明文阅读——语言准确性学生姓名___________学科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教师姓名___________平台_________上课时间_____________1.通过类比,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通过对学生的视觉刺激,促进学生对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答题方法的有效记忆3.通过视觉类比法,引导学生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激发解决相关问题的潜能(25分钟)探索新知识体现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的词语:限制性词语,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的词语。

这些词语一般不能替代或删去。

(15分钟)(15分钟)(5分钟)(20分钟)参考答案例1:1.答案:高科技污染解析:把本文进行分段归纳后课发现文章的写作对象是高科技污染。

2.答案:分类别3.答案:例如:①目前只能依靠全世界政府组织的力量……;(目前)②总面积近4000万平方公里。

(近)例2:1.答案:“或”表示两种情况中的一种。

原句意思是不论是“家人外出”还是“客人来访”都可录音留言。

改为“和”则改变了句子的原意。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要看改变后句子意思的变化。

“或”表示二者选其一,“和”表示并列,要求两者同时出现。

因此很明显,去掉之后与原句意思不符。

2.答案:本句中“一般”不能去掉是因为并非所有人入睡时每分钟的呼吸次数都是一样的,也有特殊情况。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不能去掉是因为去掉之后句子的意思与原文放生了某些改变,需要做的就是从要删去的词入手找出变化的点就可以了。

1,答案:准确性;严密性。

2,答案:D3,1.答案:不可以。

“慎用”是谨慎使用,“禁用”是禁止使用。

原文中说的是对美林过敏者禁止使用,体质者禁止使用。

改换后就变为对美林过敏者谨慎使用,过敏体质者禁止使用。

与原文意思不符,违背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答案:C任务A:答案:1.①②/③④ 2.逻辑 3.这些星星都不是河外星系(都是银河系的)4.“可能”表示不肯定语气,表明这种情况(星系以光速退行)只是推测。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这是说明文语言的最基本特征和要求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修饰、限制性词语的运用。

如主要、几乎、大约、一般、之一等词,考查时常用删除法,即该词保留着说明了什么,有删去有什么不好。

(2)同义词的慎重选用。

注意辨别同义词的细微差别。

说明文经常考察的词语:表程度、估计、时间、范围、频率等修饰、限制的词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更、最、极度……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也许…表时间:当时、刚刚、迄今……表范围:一切、部分、全部……表频率:经常、常常……表数量:之一、丝毫表主观推测:应该、可能“最”表程度,首要的意思。

强调了木结构是抗震的首要因素,不排除还有其它重要因素。

删去就不能突出她的重要程度,语言表述不准确。

不能去掉,“之一”表数量,突出(说明)这(重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但重要手段不止一个。

去掉后重要手段就成了唯一的,这与客观事实不符,语言表达不准确。

不能去掉,“几乎”表程度,突出(说明、表明)非常接近都是如此(以重复作为重要手段),并不排除例外情况。

去掉后就成了无一例外的,这与客观事实不符,语言表达不准确。

(“部分”表范围,强调只是局部地区能生长。

但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都能生长。

删去就变成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都能生长。

不能。

“应该”表主观推测, 说明作者推测朱元璋对景德镇的瓷器生产过影响,也许客观事实未必如此. 不能。

“左右”表示估计.说明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前后,但因为年代久远不敢肯定确切时间。

所以加上“左右”一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方法格式归纳1表态:不能删。

2先定性:表……(什么上的限制);再释词:是……的意思(用替换法)。

3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具体作用:先“言下之意”:突出(说明、表明)……(把释词的意思代入句中)再“言外之意”:a、(可能)还有……的情况b、不排除……情况c、无一例外的情况4 若删去,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5语言就不准确、周密。

中考语文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

中考语文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

方法: (举一反三) (同义替代) (言下言外) (比较异变) (准确严密)
主要采分点:
领会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于说明文语言的分析,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既要了解某个词语限制角度,还要体会它在句中具体语境中的特殊 作用,这样才能理解语言准确对突出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
说明文的表述,无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 等方面都要求准确无误,要符合客观实际。说明文语言的 准确性体现在对数量的多少、范围的大小、程度的深浅、 次序的先后等方面做出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反映。
说明文的语言常考题样:
例:“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中“几乎” 是否能够删去 ,为什么?
分析:不能。“几乎”表程度,是“非常接近”的意思。 说明石拱桥非常接近到处都有,但不是到处都有。去掉后, 就变成到处都有了。意思就太绝对了,不能体现说明文语
言的准确1性、和先周做密出性否。定的回答 答 2、限制的角度 ( 能释词的释词) 题 3、结合限制对象谈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 要 作用 (言下之意) (言外之意) 点 4、找限出制矛的盾角点度,即是删难掉点后与以前有何不
说明文阅读板块教学
语言的准确性
以上语句中,由于修饰、限制性词语的运用,在语气 的轻重、程度的深浅、数量的多少、范围的大小、频率的 快慢、时间的长短等方面做出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反映, 才使说明非常准确严密。
因此,“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表现在: 无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语气、频率等 方面都要求准确无误,要符合客观实际。
3、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答:不能。“左右”表示估计.说明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前后, 但因为年代久远不敢肯定确切时间。所以加上“左右”一词 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谈谈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谈谈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浅谈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新乡市十中杜天颖自古文章多锤炼。

唐朝诗人贾岛便以“苦吟”而著名,其诗形象鲜明,冶练功夫也较深。

如,“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等等,他的“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送无可上人》)更是“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宋朝王安石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为经过六次改动所得,这足见他们苦思锤炼的写作态度。

我们在写作时尤其是写作说明文的过程中,虽不必像贾岛,王安石那样字字推敲,呕心沥血,但也切不可忽视遣词造句之小技,因为对于说明文来说,语言准确是第一要决。

无论是写作事物说明文,还是写作事理说明文,都应力求通俗易懂,准确生动。

一方面要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诸如下定义.举例.作诠释.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引用等,尽量使说明对象与人们普遍熟悉的事物产生联系,让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作者还要注意炼字造句,在关键之处,多一字或少一字在表达感情达意上则迥然有异,应真实地再现事物的特点,准确地提示事理的本质,使读者看得清、弄得明、理得透。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一、时间的说明要精确年代久远而且无法准确印证的,用概数说明。

如“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

”若要强说“早在3008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则反而不准确了。

对于确切的记载和科学的推算;如“2000年9月1日,一颗编号为2000QWY的小行星在距离地球240万公里的地方擦肩而过”,则精确到某年某月甚至某日。

这两者都是准确的说明。

二、位词使用要准确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介绍纪念碑“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清楚地说明了纪念碑的位置。

〈〈故宫博物院〉〉中“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午门的前面。

走过午门,是一条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桥的北面是太和门,…”这些句子中加点词清楚地说明了午门及午门各建筑所处的位置,给读者留下了准确.清晰的印象。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经常考察的词语:
• 表程度、估计、时间、范围、频率等修饰、限制的词
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更、最……
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也许…
表时间:当时、刚刚、迄今……
表范围:一切、部分、全部……
表频率:经常、常常……
考察题型: 典型试题 一: 典型试题 二: 典型试说明本文的语言特点. 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B、分析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性
方法归纳
1定性。本文语言平实、准确或生动、准确。 2列举修饰限制性词语、句子或具有比喻拟人
等修辞手法的句子 3分析词语、句子的表达作用,体现语言特点
➢练一练:
“红玫瑰大厅的规模与人民大会堂相 当,但高度要高得多了”,句中的“相 当”可以换成“相同”吗?说说理由。
不可以。 “相当”是差不多的意思,说明 红玫瑰大厅的规模与人民大会堂差不多,但仍 有差别。如果换成“相同”则表示两者完全相 同,与实际情况不符合, “相当”表达准确、 严密,所以不可替换。
(注意基本语言格式)
如果将第②段中划线的“亟待”一词可以 改成“需要”吗,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特别是在地球矿物能源日见短缺,我国以煤 炭、石油为主的污染比较严重的传统源结构 亟待转变的今天,太阳能发电受到了更多的 重视,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
不可以,亟待:急待,迫切地需要。原文用“亟 待”一词语气强烈,写出了我国传统能源结构急 需转变的紧迫性,强调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意义 。如果改为“需要”一词,语气平淡,不能很好 地表现能源结构转变的急迫。原词表达准确、严
练习:
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极少数例外,几乎都以 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 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不能去掉,“之一”表数量,突出 (说明)这(重复

关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关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关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的语言最基本的特点是准确。

这是由它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功能、发展过程以及内部规律和内部联系的一种实用文体,目的在于向人们介绍知识。

因此,说明文必须用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征或本质,才能给人以正确的、科学的知识。

在《看云识天气》一文结尾指出:“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有一定限度”,与此同时,又指出“要准确地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还得依靠科学的天气预报。

”这两句话就严密地照应到前文多处使用的“往往”“常常”“有时”“一般”“可能”等一类用语,把“看云识天气”的事理作了限制,起到了准确表达的作用。

很好地突出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及答题技巧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及答题技巧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及答题技巧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是指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准确表达:1.使用同义词(近义词)丰富语言,避免重复,准确表达复杂的事物。

汉语词汇丰富,同义词使用得当,能使语言更加准确、丰富、表现力强,反之则会适得其反。

2.准确运用专门术语,展现学科特色和侧重点。

3.注意句子内部、句子之间的逻辑性,使用关联词语使语言连贯、严密。

4.恰当使用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词语,使语言更准确、严密、科学。

5.恰当运用模糊语言,根据作者对事物的认识程度而定,能准确地反映事物的客观存在和人们的认识程度。

答题技巧:类型1:加点字词的作用是准确、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类型2:大多数情况下不能替换,原词体现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换了后意思会有改变。

类型3:限制性词语不能随意删去,会影响语言的准确性和明确性。

⑦(2011·滨州市《祸从天降,谁为真凶》)第②段提到“它(泥石流)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

加点的“往往”一词不能删掉的理由是泥石流发生的地点不是全部都是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但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的,因此“往往”更准确地表达了这一点。

⑧(2011·资阳《非凡的蜻蜓》)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用得非常准确:“它们在飞行中捕食活的昆虫,主要是虻、苍蝇、蚊子,也吃蝴蝶。

”“主要”准确地说明了蜻蜓的食谱中这些昆虫占绝大多数,但也不排除捕食其他昆虫。

⑨(2010·眉山市《闲话白菜》)“白菜食用方法很多,仅入书的就有数百种。

”如果把“仅”换成“全部”,表达效果就有所不同了。

因为“仅”是限制范围的副词,表示入书的白菜食用方法只占全部食用方法的一小部分。

如果换成“全部”,就表示白菜所有食用方法都数百种,并且无一遗漏都已入书,这不符合实际。

4说明文语言准确性

4说明文语言准确性

说明文阅读训练(四)————说明文的语言一、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中考中主要考察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二、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考察重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最本质的要求是符合客观事实,其中语言的准确性往往体现在文中一些表时间、表数量、表程度、表范围的词上。

1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表示时间:对时间的说明要尽量做到精确,如:“这座桥(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

”这里的两处数字说明,由于年代久远,只能用推测的方法,表面上看似乎不精确,实际上正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②、表示空间:“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这里的“绝大部分”表明并非所有的“宫殿”和“住房”都是对称的,也有少部分并不对称,这种客观的说明同样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③、表示范围:“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南北长80公里,东西宽约5至17公里,海水平均深度300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

”这段话运用数字说明,说明了死海的长度、宽度和深度,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④、表示程度:说明事物时,常常会用到程度副词,如“很、十分、非常、较、更、最、稍微、略”等。

如:“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

”其中的“最”说明沙漠危害人类之大,程度之深。

⑤、表示程序: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如果要说明事物的成因、结构和原理,则有一定的程序或顺序。

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其中“渐渐”和“次第”,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变化过程,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2、常见题型:(一)1、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的作用。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动物因其生存环境日益..受到破坏,生存空间正在不断缩小。

说明文语言的三大特点

说明文语言的三大特点

说明文语言的三大特点说明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文体,其主要目的是对其中一事物或现象进行描述、阐述、解释或指导,以便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准确性与客观性说明文作为一种科学性较强的文体,其语言应该具备准确性和客观性。

准确性指的是语言表述要准确无误,不能有模棱两可的表达;客观性指的是语言要客观中立,不能带有个人感情色彩。

为了确保准确性和客观性,说明文需要在语言层面上避免使用夸张、主观性强、感情色彩浓厚的词语和句子,以免给读者带来错误的理解和判断。

二、简明扼要与逻辑严谨说明文的语言要求简明扼要,即在表达时要力求条理清晰、简练明了,避免冗长啰嗦、废话连篇的表述。

同时,说明文的语言还应该具备逻辑性和严密性。

逻辑性指的是语言表达要有一定的条理,前后呼应,层次清晰,避免思路混乱,信息杂乱无章;而严密性指的是语言应该恰如其分,明确传递信息,避免文字空洞、似是而非的表述,避免给读者造成困惑和误解。

三、数据支撑与实证证据说明文在描述、解释或指导其中一事物或现象时,应该依靠相关的数据支撑和实证证据。

数据支撑和实证证据可以使说明文的内容更加具体、可信,有助于读者对所描述的事物或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说明文中的数据支撑和实证证据可以是统计数据、科学实验结果、案例分析等,它们作为数据和事实的呈现,可以增强说明文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总之,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主要表现为准确性与客观性、简明扼要与逻辑严谨、数据支撑与实证证据。

具备这些特点的说明文能够更好地传递信息,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这也是说明文被广泛运用于科学、教育、技术、法律等领域的原因之一。

【高分阅读】四年级阅读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含答案)部编版

【高分阅读】四年级阅读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含答案)部编版

阅读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语言特点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

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凡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的文字表述,都要求准确无误。

为了使读者对较复杂的事物、较深奥的事理有明晰、确切的理解,说明文常常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

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大多数”等,讲究语言的严谨性。

例1:(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中国石拱桥》“在当时可算是”起限制作用,表明赵州桥的大拱只是在当时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而不是有史以来最长的石拱,语言讲究分寸,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例2:松鼠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松鼠》“好像”一词表示猜测,并非肯定。

松鼠白天不出来的原因可能不止是害怕强烈的日光,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

”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准确,有时需要一些生动形象的描述,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

例1:在炎热的季节里,台风暴雨的光临可以缓解旱情,使作物重新焕发生机。

“光临”是敬辞,用来称呼客人的到来,将台风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台风暴雨的到来可以缓解旱情,表现出人们对它的欢迎态度。

例2: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石拱桥像虹”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桥洞的形状,通过这个比喻,我们大致可以想象得到石拱桥的外观。

综上所述,说明文的语言准确严谨,但又不失生动趣味。

语言准确性常见题型一、找出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或生动性的词句,并分析其作用。

答题思路:1、找出体现语言准确的词句:A、找有准确数据的词句B、找有概数的词句(大约、左右、至少、最多、大概)C、找限制性词语(大多、可能、也许、目前)2、结合原句,具体指出该词的作用。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所谓准确,就是符合客观实际。

例如:A、抓住起限制作用的词语:(表估计、程度、限制等)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B、仔细辨析同义词语:如: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技术而不仅是艺术。

2、如何理解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呢?(1)把话说得恰如其分是准确的一种体现。

例如《向沙漠进军》中说,经过治理,已有一部分沙丘长出了草皮和灌木,对于这种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防止过度砍伐和任意放牧,就可以固定下来。

”这里,“过度”、“任意”均用得非常有分寸,意思是说,不是不能砍伐,而是砍伐不能“过度”,不是不能放牧,而是放牧不能“任意”。

(2)恰当的使用表示程度、范围的词,是语言准确的另一种体现。

例如《莺》中说:“莺生性胆小,在它同样弱小的鸟类面前都常常躲避,尤其害怕遇到最危险的敌人——伯劳”。

“常常”表明不是唯一的情况,而是大多数情况下如此,莺鸟在同样弱小的鸟类面前居然“常常”躲避,足见其生性胆小到了什么程度。

(3)有时把话说得肯定是准确,有时说得不肯定也是准确。

到底该怎样说?得用客观实际这把尺子量量才好。

例如,《中国石拱桥》中说:“《水经注》里提到‘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这里的“大约”、“可能”表示估计,说得不肯定但很准确,为什么?因为这是据目前手头现有的资料写成的,占有资料可信度还不够高,所以这样写。

总结: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多体现在一些修饰、限制语上,词性上常是副词如: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表时间:当时……练习1、“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和小乔木。

”“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答:不能。

“部分”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都能生长红树林,删去不符合实际,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格式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格式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格式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格式是指一种回答问题的方法,将归纳出来的信息以及结论用文字表达出来,并且要精确、明了、有逻辑地表达。

一般来说,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格式包括三部分:首先,要找准问题,明确关键词,理清思路;其次,要抓住重点,不要过多偏题;最后,要正确理解实际情况,把自己的思考结果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

首先,要找准问题,明确关键词,理清思路。

对于一道答题题目,我们要先理解它的内涵,明确关键词,然后利用自己的知识结构来思考,分析问题,并基于此梳理出一条思路,让自己能够清晰地明白问题的要求。

其次,要抓住重点,不要过多偏题。

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要把握住重点,尽量不要偏题,也不要离题。

如果我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过多地把不相关的内容加以论述,则会降低我们答题的准确度,也会影响最终的结论。

最后,要正确理解实际情况,把自己的思考结果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

在思考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实际情况,把握好时间、地点等各种因素,正确理解问题,以此为前提,再去思考,分析回答,最终的结论也才能准确。

总之,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格式是一种高效的答题方式,要求回答者仔细思考,找准问题,明确关键词,理清思路,抓住重点,不要过多偏题,正确理解实际情况,最终把自己的思考结果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从而使答案更加精准、清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方法教给学生钟凤良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能力,是读解说明文能力系统中最为基础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一能力训练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不少学生一旦遇到要求简析说明文语句中某词能否删去的理由之类旨在检测这一实际能力的命题,便觉无从着手,即使勉强应付,也难免空泛,不得要领。

这种状况影响了说明文整体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走出这一困境的途径,似乎只有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变只注重结论的个别语言实例零敲散击的灌输为以形成实际能力为目标的系统思维方法指导。

也就是说,在说明文教学系统中,结合具体语言实例的操练,从基本的思维方法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两个层面上强化学法指导,把理解的方法教给学生,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实际能力。

首先,指导学生学会两种基本的思维方法。

一种直接析词法。

这是一种直接分析某一特定词语的表达作用的思维方法。

文章中的词语和词典里的词语不完全相同,文章的语言环境会使一个词的意义更加具体化,因此,指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必须注意两点:一要明确词语本身的词性词义,二要了解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

前者要求从语义方面具体了解词语的词性词义,不明确词语本身的词性词义,其准确性的理解便难以落到实处。

后者要求遵循“词不离句”的析词原则,从语境方面总体把握该词所在的句子用于说明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忽略语境的就词论词,往往会迷失析词的方向,引起架空分析甚至曲解。

或从词义着手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或从语境着手结合词义进行分析,一句话,只有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分析,才是正确的理解方法。

举例来说,《中国石拱桥》:“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上,在交通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理解“雄跨”一词,既要让学生明确这个动词表示“以雄壮的姿态跨越”的词义及其以动态显示雄伟气魄的表达作用,又要引导学生看到它处在说明石拱桥“结构坚固”的特点这一特定的语境中。

概括地说,“雄跨”一词,既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结构坚固的特点,又表现了它非凡的气魄。

又如《祖国的大豆》:“现在,我国北自黑龙江,南到海南岛,几乎各省市自治区都种植大豆。

”句中的“几乎……都”置于说明目前我国大豆种植地域极为广泛的特点这一特定的语境中,两个副词对应使用,表示接近全部的语意,既突出了大豆种植区域广泛的特点,又不排斥某些地区没有种植这一情况,用语极为准确严谨。

一种是间接删词法。

这是一种就典范之作的某些句子删去某个词语后再与原句作优劣比较的思维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就是要让学生明确删词所带来的三种说明不准确的后果:或说明言过其实,或语意模糊不清,或内容不合科学,从而间接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如将以上例句中的“雄跨”删去,非但句子不通了,而且不足以具体说明事物“结构坚固”的特点;将“几乎”删去,句意就变为全部种植,显然说明言过其实,与某些地区或许没有种植大豆的实际不符。

又如《祖国的大豆》:“在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发现过大豆的残留印痕。

”“许多”作为用以说明发现大豆的残留印痕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数量多但又不是全部的特点的副词,一经删去即变为全部,就不符合有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没有发现“大豆的残留印痕”这一事实,说明言过其实;“残留”用以说明“印痕”的形状特征,一旦删去,让人误以为完整的印痕,表意就模糊不清了。

又如《看云识天气》:“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如果将“可能”删去,则把可能性当作必然性加以绝对肯定,内容就不合科学了。

其次,指导学生把握六类具体的修饰关系。

说明文准确严谨的语言特色,往往体现在恰当地运用修饰语方面。

借助偏正短语的结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修饰语对于中心语的几种常见的限制关系,并进而掌握分析各类限制性词语或短语的表达作用的思维方法,是求得快速有效地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重要途径。

修饰语的运用,大体上有以下六种情况:一、一般与特殊。

在说明过程中,如果作者运用了“通常”、“往往”、“一般”之类的词语强调了一般情况,那就意味着不能排除特殊情况。

如《松鼠》:“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叉的地方……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

”两个“通常”都表示不是唯一的情况,只是在一般情况下如此,删去了也就排除了松鼠搭窝和繁殖方面可能出现的例外情况,犯了说明绝对化的错误。

反之,如果强调了特殊情况,那就意味着必须排斥一般情况。

如《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只能在固定的环境里,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比较简单的操作。

”“固定的”“规定的”“比较简单的”三个修饰语作为工业机器人工作的特殊条件,一经删去,即对一般条件不加以排除,那么说明也就严重失实,因为事实上工业机器人在一般条件下便会一筹莫展。

又如《松鼠。

:“它们(松鼠)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

”以关联词语“只有……才”对特殊条件“被风刮得太厉害了”加以强调,意在强调“到地上来”不是松鼠的生活习性,如果删除了这一特殊条件,对一般情况不加排斥,也就意味着把松鼠“到地上来”当作通常情况即生活习性了,这就与事实大不相符了。

二、全部与部分。

对于事物的数量、范围,或全部,或部分,说明时往往要根据实情用恰切的限制性词语作出界定。

强调了全部,就表明没有例外;限定了部分,则表明不能一概而论。

如《食物从何处来》对“异养”的说明:“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这一类。

”用“所有的”对动物作了全部即没有例外的界定,用“大部分”对微生物作了只是部分的界定。

删去“所有的”,虽然动物的数量范围即概念的外延没变,但失去了对“全部”的强调作用;删去了“大部分”,则微生物失去了必要的限制而变成了全部,说明就不合实际。

理解“部分”的限制,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根据事物在整体中所占比例的实际情形,准确地选用“几乎全部”、“绝大多数”、“许多”、“部分”、“极少数”等词语作出恰如其分的界定的。

三、主要与次要。

在说明的过程中,如果强调“主要”,就意味着不能排除“次要”。

如《祖国的大豆》:“从西周到秦汉时期,大豆主要在黄河流域一带种植,是人们重要的粮食之一。

”“主要”一词,既强调了从西周到秦汉时期大豆的种植范围以黄河流域为主的情况,又不排斥其他地区也有少量种植这一“次要”情况,又如《向沙漠进军》:“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

”“主要”一词,既强调了防护林可以减小风力的重要作用,又意味着还有其他方面的“次要”作用。

同样,“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一句,“武器”之前以“最主要的”修饰,既强调了“水”在武器中的重要地位,又意味着除水以外,征服沙漠还有其他一些“次要”武器。

四、精确与模糊。

无论是用断定或确数作精确的说明,还有用估断或概数作模糊说明,只要符合实际情形,都是一种准确。

客观的情形,可以借助观察测量来求得确信无疑的结论,如《祖国的大豆》断定“大豆的营养价值很高,用途很广”,《中国石拱桥》把赵州桥大拱的长度精确到“三十七点四米”。

前者以“现代科学研究”和生活实际为依据,后者更是有形可检,自然说得肯定精确。

相反,那些或凭主观抽象或凭有限的资料获得的认识,那些或难以精确测量或只有大致范围而不很稳定的无精确必要的数量特征,自然只能用估断或概数作留有一定余地的模糊说明。

如《中国石拱桥》:“《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大约”、“可能”用语准确,说明的模糊性倒反更符合依据目前所掌握的有限资料作出估断这一实情。

至于概数,则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以上(下)”、“左右”、“约”、“达”等用语的表意作用。

五、依据与论断。

事物的特征,有的是凭肉眼等感官可以直接把握的形象特征,有的则是经主观分析推断获得的抽象即理性特征。

对抽象事理的解说,往往要指明依据。

依据对于论断的作用,大体上有两种。

一种只是为了增强说服力,其中有提供实物资料的,如《祖国的大豆》:“从大量的考古资料看,我国是大豆的起源地。

”有指出获取方法的,如:“据推算,我国种植大豆的历史至少有四五千年了。

”有交代来源出处的,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据一些专家的意见,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这便是鸣沙。

”删去这类依据,论断虽也能成立,但令人信服的表达效果却大大削弱了。

另一种是作为论断赖以成立的条件,删去这种依据,论断便无以成立。

如《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最长的石拱。

”“在当时”限定了时间条件,删去依据,论断变成谬误;又如《祖国的大豆》:“从蛋白质的含量来看,一斤大豆相当于二斤牛肉……”依据指明了事物间比较的范围角度,一旦删去则事物间就无从比较了,论断也就无从说起了。

六、限制与形容。

限制,除让学生掌握上文谈到的几类关系外,还要引导学生注意两种情况。

一种是表示事物特征的形容词之前加程度副词的程度限制;一种是表示动作行为特征的动词之前的频率限制。

如《祖国的大豆》:“我国是世界上生产豆油最早和最多的国家之一。

”“唐宋以后,大豆种植地区逐步向长江流域扩展。

”两个“最”分别对“早”“多”作程度限制,一旦删去,虽然也能反映事物的基本特征,但不足以说明特征显示的程度;“逐步”对“扩展”作了频率限制,以免读者产生“一下子”扩展的误解。

形容,就是用形容性的词语修饰名词、动词,这种语言结构上的偏正关系,往往能简明地说明事物或行为在某一方面的特征。

其中有强调影响的,如“(我国的石拱桥)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中的“惊人”;有评价地位的,如“(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中的“著名”;有说明形体的,如“大豆的残留印痕”中的“残留”;有介绍性质的,如“(豆制品)是我国人民喜欢吃的传统食品”中的“传统”。

也有说明行为特征的,如《向沙漠进军》:“这种固定的沙丘,只要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防止过度砍伐和任意放牧,就可以固定下来。

”以“妥善”、“过度”、“任意”等词作极有分寸的形容,恰如其分地说明了动作的特征。

以上所谈两种基本方法和六类修饰关系,内容上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方法上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这既是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思维方法,同时也是说明文斟酌语句的写作方法。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以此指导学生,对提高学生读写说明文的实际能力,实有很大的裨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