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语言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方法教给学生
钟凤良
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能力,是读解说明文能力系统中最为基础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一能力训练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少学生一旦遇到要求简析说明文语句中某词能否删去的理由之类旨在检测这一实际能力的命题,便觉无从着手,即使勉强应付,也难免空泛,不得要领。这种状况影响了说明文整体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的提高。走出这一困境的途径,似乎只有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变只注重结论的个别语言实例零敲散击的灌输为以形成实际能力为目标的系统思维方法指导。也就是说,在说明文教学系统中,结合具体语言实例的操练,从基本的思维方法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两个层面上强化学法指导,把理解的方法教给学生,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实际能力。
首先,指导学生学会两种基本的思维方法。
一种直接析词法。这是一种直接分析某一特定词语的表达作用的思维方法。文章中的词语和词典里的词语不完全相同,文章的语言环境会使一个词的意义更加具体化,因此,指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必须注意两点:一要明确词语本身的词性词义,二要了解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前者要求从语义方面具体了解词语的词性词义,不明确词语本身的词性词义,其准确性的理解便难以落到实处。后者要求遵循“词不离句”的析词原则,从语境方面总体把握该词所在的句子用于说明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忽略语境的就词论词,往往会迷失析词的方向,
引起架空分析甚至曲解。或从词义着手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或从语境着手结合词义进行分析,一句话,只有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分析,才是正确的理解方法。举例来说,《中国石拱桥》:“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上,在交通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理解“雄跨”一词,既要让学生明确这个动词表示“以雄壮的姿态跨越”的词义及其以动态显示雄伟气魄的表达作用,又要引导学生看到它处在说明石拱桥“结构坚固”的特点这一特定的语境中。概括地说,“雄跨”一词,既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结构坚固的特点,又表现了它非凡的气魄。又如《祖国的大豆》:“现在,我国北自黑龙江,南到海南岛,几乎各省市自治区都种植大豆。”句中的“几乎……都”置于说明目前我国大豆种植地域极为广泛的特点这一特定的语境中,两个副词对应使用,表示接近全部的语意,既突出了大豆种植区域广泛的特点,又不排斥某些地区没有种植这一情况,用语极为准确严谨。
一种是间接删词法。这是一种就典范之作的某些句子删去某个词语后再与原句作优劣比较的思维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就是要让学生明确删词所带来的三种说明不准确的后果:或说明言过其实,或语意模糊不清,或内容不合科学,从而间接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将以上例句中的“雄跨”删去,非但句子不通了,而且不足以具体说明事物“结构坚固”的特点;将“几乎”删去,句意就变为全部种植,显然说明言过其实,与某些地区或许没有种植大豆的实际不符。又如《祖国的大豆》:“在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发现过大豆的残留印
痕。”“许多”作为用以说明发现大豆的残留印痕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数量多但又不是全部的特点的副词,一经删去即变为全部,就不符合有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没有发现“大豆的残留印痕”这一事实,说明言过其实;“残留”用以说明“印痕”的形状特征,一旦删去,让人误以为完整的印痕,表意就模糊不清了。又如《看云识天气》:“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如果将“可能”删去,则把可能性当作必然性加以绝对肯定,内容就不合科学了。
其次,指导学生把握六类具体的修饰关系。
说明文准确严谨的语言特色,往往体现在恰当地运用修饰语方面。借助偏正短语的结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修饰语对于中心语的几种常见的限制关系,并进而掌握分析各类限制性词语或短语的表达作用的思维方法,是求得快速有效地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重要途径。修饰语的运用,大体上有以下六种情况:
一、一般与特殊。在说明过程中,如果作者运用了“通常”、“往往”、“一般”之类的词语强调了一般情况,那就意味着不能排除特殊情况。如《松鼠》:“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叉的地方……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两个“通常”都表示不是唯一的情况,只是在一般情况下如此,删去了也就排除了松鼠搭窝和繁殖方面可能出现的例外情况,犯了说明绝对化的错误。反之,如果强调了特殊情况,那就意味着必须排斥一般情况。如《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只能在固定的环境里,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比较简单的操作。”“固定的”“规定的”“比较简单的”三个修饰语作为工业机器人工作的特殊条件,一
经删去,即对一般条件不加以排除,那么说明也就严重失实,因为事实上工业机器人在一般条件下便会一筹莫展。又如《松鼠。:“它们(松鼠)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以关联词语“只有……才”对特殊条件“被风刮得太厉害了”加以强调,意在强调“到地上来”不是松鼠的生活习性,如果删除了这一特殊条件,对一般情况不加排斥,也就意味着把松鼠“到地上来”当作通常情况即生活习性了,这就与事实大不相符了。
二、全部与部分。对于事物的数量、范围,或全部,或部分,说明时往往要根据实情用恰切的限制性词语作出界定。强调了全部,就表明没有例外;限定了部分,则表明不能一概而论。如《食物从何处来》对“异养”的说明:“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这一类。”用“所有的”对动物作了全部即没有例外的界定,用“大部分”对微生物作了只是部分的界定。删去“所有的”,虽然动物的数量范围即概念的外延没变,但失去了对“全部”的强调作用;删去了“大部分”,则微生物失去了必要的限制而变成了全部,说明就不合实际。理解“部分”的限制,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根据事物在整体中所占比例的实际情形,准确地选用“几乎全部”、“绝大多数”、“许多”、“部分”、“极少数”等词语作出恰如其分的界定的。
三、主要与次要。在说明的过程中,如果强调“主要”,就意味着不能排除“次要”。如《祖国的大豆》:“从西周到秦汉时期,大豆主要在黄河流域一带种植,是人们重要的粮食之一。”“主要”一词,既强调了从西周到秦汉时期大豆的种植范围以黄河流域为主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