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KPI指标
设备安全KPI指标
![设备安全KPI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f5fc8ad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61.png)
设备安全KPI指标1. 简介设备安全KPI指标用于评估和监测设备的安全性能和风险,在企业的设备安全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设备安全KPI 指标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
2. 定义设备安全KPI指标是一种衡量设备安全性和风险的量化指标,用于评估设备所面临的潜在威胁和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通过设备安全KPI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识别设备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管控。
3. 分类设备安全KPI指标可分为以下几类:3.1 设备完整性- 设备完整性是指设备是否未受到破坏或损坏的状态。
相关的KPI指标可以包括设备维护记录、设备故障率和设备修复时间等。
3.2 设备访问控制- 设备访问控制是指对设备的访问进行限制和管理的措施。
相关的KPI指标可以包括设备访问日志、设备访问权限变更次数和设备访问异常情况等。
3.3 设备安全事件响应- 设备安全事件响应是指对设备安全事件的及时响应和处理能力。
相关的KPI指标可以包括设备安全事件响应时间、设备安全事件处理率和设备安全事件复发率等。
3.4 设备漏洞管理- 设备漏洞管理是指对设备潜在漏洞进行管理和修复的措施。
相关的KPI指标可以包括设备漏洞修复率、设备漏洞披露时间和漏洞修复周期等。
4. 重要性设备安全KPI指标对企业的设备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设备安全KPI指标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安全问题,降低潜在风险。
- 设备安全KPI指标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和监测设备安全性能,优化设备安全策略和措施。
- 通过设备安全KPI指标的对比和分析,可以提升企业设备安全管理水平,提高整体安全防护能力。
5. 总结设备安全KPI指标是评估和监测设备安全性能和风险的重要工具。
通过设备完整性、设备访问控制、设备安全事件响应和设备漏洞管理等方面的KPI指标分析,可以提升企业设备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企业信息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设备管理KPI指标
![设备管理KPI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c411027858fafab069dc0220.png)
设备综合效率,设备完全有效生产率,设备故障率,平均故障间隔期,平均修理时间,设备备件库存周转率,备件资金率,维修费用率,检修质量一次合格率,返修率等等。
不同的指标用于度量不同的管理方向。
设备管理的指标评价一、设备的完好率在这些指标里用得最多,但其对管理的促进作用有限。
所谓的完好率,是在检查期间,完好设备与设备总台数的比例(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数/设备总数)很多工厂的指标可以达到95%以上。
理由很简单,在检查的那一刻,如果设备是运转的,没出故障,就算是完好的,于是这个指标就很好看。
很好看就意味着没有多少可提升的空间了,就意味着没有什么可改善的了,也就意味着很难进步了。
为此,不少企业提出对此指标的定义进行改造,例如提出每月8日,18日,28日检查三次,取其完好率的平均值作为本月的完好率。
这当然比检查一次要好,但仍然是点状反映出的完好率。
后来有人提出以完好的台时数比上日历工作台时数,完好台时数等于日历工作台时减去故障及其修理的总台时数。
这个指标要真实多。
当然又遇到统计的工作量增加和统计的真实性,遇到预防性维修台时是否扣除的争论。
完好率这一指标是否有效反映设备管理状况,这要看如何应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设备的故障率这个指标容易混淆,存在两种定义:1.如果是故障频率则是故障次数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的比值(故障频率=故障停机次数/设备实际开动台数);2.如果是故障停机率,则是故障停机台时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加上故障停机台时的比值(故障停机率=故障停机台时/(设备实际开动台时+故障停机台时))显然,故障停机率比较能够真实的反映设备状态。
三、设备的可用率在西方国家采用较多,而在我国有计划时间利用率(计划时间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计划工作时间)和日历时间利用率(日历时间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日历时间)两个不同提法。
按照定义,西方定义的可用率实际上是日历时间利用率。
日历时间利用率反映了设备的完全利用状况,也就是说即使是单班运行的设备,我们也按照24小时计算日历时间。
(完整版)设备部绩效考核指标
![(完整版)设备部绩效考核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64bbc786866fb84ae55c8d5a.png)
设备部
设备部(经理)绩效考核指标1一、权重项考核指标
1部门正职的绩效考核系数即为部门的绩效考核系数,其绩效工资尚需用个人加减扣款进一步修正
二、加扣项考核指标
设备部副经理绩效考核指标一、权重项考核指标
二、加扣项考核指标
压力容器检测站站长绩效考核指标一、权重项考核指标
二、加扣项考核指标
'国家相关规定:持证专业人员应占员工总数的70%
压力容器检测站总工程师绩效考核指标一、权重项考核指标
二、加扣项考核指标
'国家相关规定:持证专业人员应占员工总数的70%
容器检验绩效考核指标一、权重项考核指标
二、加扣项考核指标
理化试验绩效考核指标一、权重项考核指标
二、加扣项考核指标
无损检测绩效考核指标一、权重项考核指标
二、加扣项考核指标
静设备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一、权重项考核指标
二、加扣项考核指标
动设备管理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一、权重项考核指标
二、加扣项考核指标
润滑管理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一、权重项考核指标。
设备成本KPI指标
![设备成本KPI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e117cf2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0e.png)
设备成本KPI指标1. 简介设备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设备的成本,包括设备购置、维护、保养和报废等各项费用。
为了对设备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企业需要建立合适的关键绩效指标(KPI)来衡量设备成本的效益和效率。
2. 目标设备成本KPI指标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设备成本,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设备成本KPI 指标:2.1 设备利用率设备利用率衡量设备的使用情况,通常以设备总运行时间与设备总可用时间的比例来衡量。
高设备利用率意味着设备得到了充分的利用,降低了设备闲置时间和浪费。
2.2 设备维修时间设备维修时间衡量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效率,通常以设备维修的总时间与设备总运行时间的比例来衡量。
低维修时间意味着设备故障率低,并且维修效率高。
2.3 设备成本占比设备成本占比衡量设备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的比重,通常以设备成本与企业总成本的比例来衡量。
低设备成本占比意味着企业在设备成本方面的投入相对较低。
3. 应用建立设备成本KPI指标的应用有助于企业对设备成本进行科学管理和优化。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应用方式:3.1 评估设备绩效通过监测和比较设备利用率、维修时间和成本占比等指标,可以评估设备的绩效表现。
通过分析绩效数据,企业可以识别出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3.2 设备投资决策设备成本KPI指标可以为企业的设备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通过比较不同设备的利用率和维修成本等指标,企业可以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设备,并制定相应的投资计划。
3.3 资源配置优化通过分析设备成本占比等指标,企业可以优化资源的配置。
对于成本占比高的设备,企业可以考虑采取措施减少成本,或者调整生产计划以提高利用率。
4. 总结设备成本KPI指标是企业进行设备成本管理的重要工具。
通过合适的指标的选择和应用,企业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设备成本,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1、设备kpi考核表.
![1、设备kpi考核表.](https://img.taocdn.com/s3/m/1788dee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c2.png)
设备KPI考核表1. 引言设备KPI(关键绩效指标)考核表是用来评估设备在特定时间段内的运行情况和业绩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设备运行的效率、稳定性和可靠性,并提供数据支持来制定改进设备维护和管理策略的决策依据。
本文档将介绍设备KPI考核表的结构和指标,并提供一些使用和分析KPI的实践建议。
2. 设备KPI考核表结构设备KPI考核表通常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部分:2.1 设备基本信息•设备编号:每台设备的唯一标识符。
•设备名称:设备的通用名称或描述。
•设备型号:设备的制造商和型号。
•设备安装日期:设备安装使用的日期。
2.2 考核指标考核指标是衡量设备运行状况和业绩的关键指标。
以下是常见的设备KPI考核指标:•运行时间:设备正常运行的总时间,通常以小时为单位。
•停机时间:设备停止运行的总时间,通常以小时为单位。
•故障次数:设备在考核期间发生故障的次数。
•故障维修时间:设备故障修复所需的平均时间,通常以小时为单位。
•故障率:设备在考核期间的故障次数与运行时间的比率。
•维修成本:设备维修所需的总成本,包括零件和人工费用。
•生产产量:设备在考核期间生产的总产品数量。
•计划维护次数:设备在考核期间进行计划维护的次数。
2.3 考核结果与分析根据考核指标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的结果和分析,以评估设备的运行状况和业绩。
常见的考核结果与分析包括:•运行效率:根据运行时间和停机时间计算设备的运行效率。
•故障率分析:根据故障次数和运行时间计算设备的故障率,并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和模式。
•维修成本分析:根据维修成本数据评估设备的维修效率和成本效益。
•生产效益分析:根据生产产量和计划维护次数评估设备的生产效率和可靠性。
3. 使用和分析KPI的实践建议以下是使用和分析设备KPI的一些建议:3.1 设置合理的目标在设定设备KPI的目标时,应根据设备的特点和所处行业的标准来进行。
目标应该具有挑战性但可实现,以激励设备运行人员和维护团队。
设备管理KPI指标
![设备管理KPI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0e45502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5.png)
在企业里,用于度量好坏的指标很多.例如设备的完好率,设备的可用率,设备综合效率,设备完全有效生产率,设备故障率,平均故障间隔期,平均修理时间,设备备件库存周转率,备件资金率,维修费用率,检修质量一次合格率,返修率等等.不同的指标用于度量不同的管理方向.设备管理的指标评价一、设备的完好率在这些指标里用得最多,但其对管理的促进作用有限.所谓的完好率,是在检查期间,完好设备与设备总台数的比例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数/设备总数很多工厂的指标可以达到95%以上.理由很简单,在检查的那一刻,如果设备是运转的,没出故障,就算是完好的,于是这个指标就很好看.很好看就意味着没有多少可提升的空间了,就意味着没有什么可改善的了,也就意味着很难进步了.为此,不少企业提出对此指标的定义进行改造,例如提出每月8日,18日, 28日检查三次,取其完好率的平均值作为本月的完好率.这当然比检查一次要好,但仍然是点状反映出的完好率.后来有人提出以完好的台时数比上日历工作台时数,完好台时数等于日历工作台时减去故障及其修理的总台时数.这个指标要真实多.当然又遇到统计的工作量增加和统计的真实性,遇到预防性维修台时是否扣除的争论.完好率这一指标是否有效反映设备管理状况,这要看如何应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设备的故障率这个指标容易混淆,存在两种定义:1.如果是故障频率则是故障次数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的比值故障频率=故障停机次数/设备实际开动台数;2.如果是故障停机率,则是故障停机台时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加上故障停机台时的比值故障停机率=故障停机台时/设备实际开动台时+故障停机台时显然,故障停机率比较能够真实的反映设备状态.三、设备的可用率在西方国家采用较多,而在我国有计划时间利用率计划时间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计划工作时间和日历时间利用率日历时间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日历时间两个不同提法.按照定义,西方定义的可用率实际上是日历时间利用率.日历时间利用率反映了设备的完全利用状况,也就是说即使是单班运行的设备,我们也按照24小时计算日历时间.因为无论工厂是否使用这台设备,都以折旧形式消耗着企业的资产.计划时间利用率反映了设备的计划利用状况,如果是单班运行,其计划时间就是8小时.四、设备的平均故障间隔期MTBF的另外一个提法叫做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设备平均故障间隔期=统计基期无故障运行总时间/故障次数.它与故障停机率互补的反映了故障频次,也就是设备的健康状况.两个指标取一个就可以了,不必利用相关指标度量一个内容.另外一个反映维修效率的指标是平均修理时间MTTR平均修理时间=统计基期维修消耗的总时间/维修次数,它度量的是维修工作效率的改善状况.随着设备技术进步,其复杂程度、维修难度、故障部位、维修技师的平均技术素质以及设备役龄的不同,维修时间很难有确定的数值,但我们可以据此度量其平均状况和进步状况.五、设备综合效率OEE是比较全面反映设备效率的一个指标, OEE是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与合格品率的乘积.就像一个人,时间开动率代表出勤率,性能开动率代表上班后是否努力工作,发挥出应有的效率,合格品率代表工作的有效性,是否经常出差错,是否能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简单的OEE公式就是:设备综合效率OEE=合格品产量/计划工作时间的理论产量详细的说明见上文六、完全有效生产率TEEP是最能够彻底反映设备效率的公式而不是OEE.完全有效生产率TEEP=合格品产量/日历时间的理论产量,这一指标将设备的系统管理缺陷,包括上下游影响、市场和订单影响、设备产能不平衡、计划安排调度的不合理等不足都反映出来.这个指标一般都很低,不好看,但十分真实.七、关于维修及其管理方面,也有相关的指标反映.如检修质量一次合格率,返修率和维修费用率等.1.检修质量一次合格率是用检修后的设备试运行一次达到产品合格标准次数比上检修次数来度量.工厂是否采用这个指标作为维修团队的绩效指标,可以研究推敲.2.返修率是设备检修后返修总次数比上检修总次数.这比较真实反映检修质量.3.维修费用率的定义和算法很多,一种是年维修费与年度总产值比,另外一种是年维修费与当年资产总原值比,还要一种是年维修费与当年资产总重置费比,再有一种是年维修费与当年资产总净值比,最后一种是年维修费与当年生产总费用比.笔者认为最后一个算法比较靠谱.即使如此,这个维修费用率数值的大小又不能够说明问题.因为,设备维修是一种投入,投入是创造价值和产出的.投入不足,生产损失突出,则影响产出;当然,投入太大也不理想,称为维修过剩,是一种浪费.恰当的投入最理想.所以,工厂应该摸索和研究最佳的投入比例,生产费用高意味着订单多,任务量大,而且设备的负荷加大,对维护保养的需求也随之上升.在恰当的比例上投入是应该工厂努力追求的目标.如果有了这个基准,偏离这个指标越远就越不理想.八、关于备件管理也有不少指标,备件库存周转率备件库存周转率=月消耗备件费用/月平均备件库存资金是较代表性的指标.它反映了备件的流动性.如果大量库存资金积压,则会在周转率上体现出来.反映备件管理的还有备件资金率,即全部备件资金与企业设备总原值之比.这个数值的高低随着工厂是否在中心城市、设备是否进口,设备停机损失影响大小而不同.如果设备一天的停机损失高达几千万元,或者故障对环境污染危害严重,对人身安全危害突出,而备件供货周期较长则备件库存量就要高些,反之这个备件资金率就尽可能降低.有一个指标是不被人们注意的,但在当代维修管理中十分重要,就是维修培训时间强度维修培训时间强度=维修培训小时/维修工时培训包括设备结构专业知识、维修技术、职业素养和维修管理等内容.这一指标反映了企业对维修人员素养提升的重视程度、投入强度,也间接反映了维修技术能力水平.设备管理的指标总结工厂经理了解这些关键绩效指标,对于评价和引导设备管理进步很有帮助.有的工厂看到维修人员经常闲着没事,喝茶、抽烟、休息,觉得心里很不平衡.就想用工作量来考核维修人员,结果却适得其反.维修人员修的设备总是留下尾巴和后遗症,不断有维修任务冒出,维修人员就像救火队一样“忙”起来了,设备状况反而更糟糕,停机造成的生产损失反而增大.如何评价维修组织绩效又成为一个复杂而值得研究的问题.系统就像一个皮球,这边压扁了,那边却冒出来了.设备管理的KPI设计同样关系到企业运行是否流畅.。
设备管理KPI指标
![设备管理KPI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c548c4d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80.png)
设备管理KPI指标在企业中,有许多指标可用于度量设备管理的好坏,例如设备的完好率、可用率、综合效率、完全有效生产率、故障率、平均故障间隔期、平均修理时间、备件库存周转率、备件资金率、维修费用率、检修质量一次合格率和返修率等。
不同的指标用于度量不同的管理方向。
设备管理的指标评价一、设备的完好率是最常用的指标之一,但其对管理的促进作用有限。
完好率指的是在检查期间,完好设备与设备总台数的比例(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数/设备总数)。
在许多工厂中,这个指标可以达到95%以上。
然而,这个指标只是在检查的那一刻反映设备的状态,很难真实地反映设备管理的状况。
为此,一些企业提出对此指标的定义进行改造,例如每月8日、18日和28日检查三次,取其完好率的平均值作为本月的完好率。
这比检查一次要好,但仍然是点状反映出的完好率。
后来有人提出以完好的台时数比上日历工作台时数,完好台时数等于日历工作台时减去故障及其修理的总台时数。
这个指标更加真实可靠,但也存在统计工作量增加和统计真实性的问题。
因此,完好率这一指标是否有效反映设备管理状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二、设备的故障率是另一个常用的指标,但容易混淆,存在两种定义:1.如果是故障频率,则是故障次数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的比值(故障频率=故障停机次数/设备实际开动台数);2.如果是故障停机率,则是故障停机台时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加上故障停机台时的比值(故障停机率=故障停机台时/(设备实际开动台时+故障停机台时))。
显然,故障停机率比较能够真实地反映设备状态。
三、设备的可用率在西方国家采用较多,而在我国采用计划时间利用率和日历时间利用率两个不同的提法。
按照定义,西方定义的可用率实际上是日历时间利用率。
日历时间利用率反映了设备的完全利用状况,即使是单班运行的设备,也按照24小时计算日历时间。
因为无论工厂是否使用这台设备,都以折旧形式消耗着企业的资产。
计划时间利用率反映了设备的计划利用状况,如果是单班运行,其计划时间就是8小时。
设备管理人员KPI绩效量化考核
![设备管理人员KPI绩效量化考核](https://img.taocdn.com/s3/m/7f22907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00.png)
填表日期:年月日
姓名
部门
职务
任职时间
考核期限
年月日至年月日
请按项列出本年度你的主要工作任务:
请列出本年度你的主要工作业绩(数量化、事实化)
绩效指标
目标值
完成情况
未完成原因
下一阶段工作任务或计划:
自我评分:
部门主管:审核人:
④设备采购人员完成自我考核之后上交考核表,由设备采购部经理与绩效考核小组对照绩效目标进行考评,其考评结果按照得分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年平均绩效考核得分=每月绩效考核得分÷连续工作月份数
年终奖金发放标准
所属等级
A
B
C
D
年平均绩效考核得分
90分以上
80~90分
66~79分
55~65分
年终奖金发放额
元
元
元
元
注:工作连续月份在六个月以下的采购人员,年终奖金不应高于等级D采购人员的奖金额度。
十、附则
①本方案从××××年××月××日起执行。
②负责月度员工绩效评估的面谈工作。
③负责月度绩效考核的记录工作。
(二)绩效考核小组
①负责年度绩效考核的领导工作。
②负责考核工作的具体安排.
③负责考核的纠偏及考核争议的处理工作。
④负责下一年度绩效目标的制定工作。
五、绩效考核周期
设备采购人员绩效考核周期为月度考核和年度考核。
①月度考核于每个月的××日进行,由设备采购部经理在三天内完成。
职位
设备采购部经理
部门
设备采购部
考核人姓名
职位
总经理
部门
序号
KPI指标
权重
绩效目标值
考核得分
设备部绩效考核指标
![设备部绩效考核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a634bc4d4431b90d6c85c78f.png)
设备部
设备部(经理)绩效考核指标1一、权重项考核指标
1部门正职的绩效考核系数即为部门的绩效考核系数,其绩效工资尚需用个人加减扣款进一步修正
二、加扣项考核指标
设备部副经理绩效考核指标一、权重项考核指标
二、加扣项考核指标
压力容器检测站站长绩效考核指标一、权重项考核指标
二、加扣项考核指标
'国家相关规定:持证专业人员应占员工总数的70%
压力容器检测站总工程师绩效考核指标一、权重项考核指标
二、加扣项考核指标
容器检验绩效考核指标一、权重项考核指标
二、加扣项考核指标
理化试验绩效考核指标一、权重项考核指标
二、加扣项考核指标
无损检测绩效考核指标一、权重项考核指标
二、加扣项考核指标
静设备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一、权重项考核指标
二、加扣项考核指标
动设备管理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一、权重项考核指标
二、加扣项考核指标
润滑管理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一、权重项考核指标
二、加扣项考核指标
电仪管理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一、权重项考核指标
二、加扣项考核指标
计划统计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一、权重项考核指标
二、加扣项考核指标
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一、权重项考核指标
二、加扣项考核指标
工程核算岗绩效考核指标一、权重项考核指标
二、加扣项考核指标
核算劳资岗岗绩效考核指标一、权重项考核指标
二、加扣项考核指标
构建筑物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一、权重项考核指标
二、加扣项考核指标。
设备管理KPI指标
![设备管理KPI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950f57b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6.png)
设备管理KPI指标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运营中的关键环节,对于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维修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对设备管理的绩效进行量化评估和监控,企业通常会制定设备管理KPI指标,用于衡量设备管理的效果和成果。
1. 设备完好率(Equipment Availability):设备完好率是指其中一时间段内设备处于可执行任务状态的时间和总运行时间的比例。
该指标可以反映设备故障率和设备的可用性。
设备完好率越高,说明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越高。
2. 维修效率(Maintenance Efficiency):维修效率是指设备维修的及时性和效率。
包括维修处理的时间、维修队伍的响应速度以及维修耗时等。
维修效率高,可以最小化设备停机时间,减少生产损失。
3. 预防性维护(Preventive Maintenance):预防性维护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以预防设备故障和损坏。
预防性维护的关键指标包括预防性维修次数、预防性维修时长和预防性维修占比等。
高比例的预防性维护能够有效减少设备故障频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故障率(Failure Rate):故障率是指设备发生故障的频率。
故障率可以通过计算设备故障次数与设备总运行时间的比值得到。
低故障率表示设备运行稳定,减少了停机和维修时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5. 平均维修时间(Mean Time to Repair, MTTR):平均维修时间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的平均维修时间。
通过比较实际维修时间与设备停机时间的比例,可以评估维修速度和效率。
低MTTR值表示维修速度较快,能够尽快恢复设备运行。
6. 维修费用(Maintenance Cost):维修费用是指设备维修所需的费用,包括人工费、零件费等。
通过控制维修费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7. 设备更新率(Equipment Renewal Rate):设备更新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和更换的比例。
设备管理KPI指标精编
![设备管理KPI指标精编](https://img.taocdn.com/s3/m/5a1fad5ea6c30c2259019e64.png)
设备管理K P I指标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在企业里,用于度量好坏的指标很多。
例如设备的完好率,设备的可用率,设备综合效率,设备完全有效生产率,设备故障率,平均故障间隔期,平均修理时间,设备备件库存周转率,备件资金率,维修费用率,检修质量一次合格率,返修率等等。
不同的指标用于度量不同的管理方向。
设备管理的指标评价一、设备的完好率在这些指标里用得最多,但其对管理的促进作用有限。
所谓的完好率,是在检查期间,完好设备与设备总台数的比例(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数/设备总数)很多工厂的指标可以达到95%以上。
理由很简单,在检查的那一刻,如果设备是运转的,没出故障,就算是完好的,于是这个指标就很好看。
很好看就意味着没有多少可提升的空间了,就意味着没有什么可改善的了,也就意味着很难进步了。
为此,不少企业提出对此指标的定义进行改造,例如提出每月8日,18日,28日检查三次,取其完好率的平均值作为本月的完好率。
这当然比检查一次要好,但仍然是点状反映出的完好率。
后来有人提出以完好的台时数比上日历工作台时数,完好台时数等于日历工作台时减去故障及其修理的总台时数。
这个指标要真实多。
当然又遇到统计的工作量增加和统计的真实性,遇到预防性维修台时是否扣除的争论。
完好率这一指标是否有效反映设备管理状况,这要看如何应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设备的故障率这个指标容易混淆,存在两种定义:1.如果是故障频率则是故障次数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的比值(故障频率=故障停机次数/设备实际开动台数);2.如果是故障停机率,则是故障停机台时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加上故障停机台时的比值(故障停机率=故障停机台时/(设备实际开动台时+故障停机台时))显然,故障停机率比较能够真实的反映设备状态。
三、设备的可用率在西方国家采用较多,而在我国有计划时间利用率(计划时间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计划工作时间)和日历时间利用率(日历时间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日历时间)两个不同提法。
设备主管绩效考核指标KPI
![设备主管绩效考核指标KPI](https://img.taocdn.com/s3/m/d48aec7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f.png)
及时通知运输物品的情况
4.每年由于标记或包装原因导致的退货不超过3-5次
5.没有在标记或包装方面的投诉
垃圾处理区
研发和安全小组对下列事项满意:
垃圾被分隔在安全储藏区
该区域干净而清洁
垃圾被分类
处理的记录文件清楚,且最新
安全
1.超出要求=未发生伤亡
2.要求以上+=提供基本的急救措施
3.实现要求=实际受伤数小于预计数量
设备主管
考核指标
考核标准
存货记录
90%—96%的顾客对下列事项满意:
准备了正确的项目
所提供的服务快速
员工可以有效的解决问题
每月平均0.80% — 0.89%的存货出仓
平均8.75% — 9.25%的罚款
23.5% — 26%存货周转
维修及厂房服务:ຫໍສະໝຸດ 维修创新电信设备改造
及时提供解决厂房问题的服务
搬运设备
7.职员们认为:
他们了解部门的目标以及个人的角色
他们了解设备主管对他们对期待
他们了解自己的绩效
他们的个人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他们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的建议能够被接纳
职业发展信息
1.职员认为:
设备主管知道他们的职业目标
他们了解所期望职位的具体要求
2.经理对发展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感到满意
3.经理认为及时的培训了备用的员工
资源
4.设备主管预测到了用于采购资源的资金和预算
5.实际成本低于预计
更多优秀的职员
6.每位职员都完成了自己的培训目标
建立新的仓储系统
1.研发主管和研发控制员对新系统的技术细节满意
2.经理认为系统有价值
4.未达到=实际受伤数大于预计数量
设备成本KPI指标
![设备成本KPI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717d67b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3.png)
设备成本KPI指标设备成本KPI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是衡量设备成本效率和效益的关键指标,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评估设备使用情况和成本控制水平,从而指导企业的决策和管理。
下面将对设备成本KPI指标进行详细介绍。
1.设备维护成本:设备维护成本是指维修、保养和保险等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备件费用、采购费用等。
衡量设备维护成本的KPI指标可以是设备维修费用占设备总价值的百分比,或者设备保养费用占总设备价值的百分比。
通过监控和控制设备维护成本,企业可以降低设备运营成本,提高设备使用寿命,提升企业竞争力。
2.设备能源消耗:设备能源消耗是指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费用,包括电力、燃气、水等。
衡量设备能源消耗的KPI指标可以是设备能耗指数(Energy Consumption Index),即单位产量所消耗的能源量。
通过监控设备能源消耗水平,并设置相应的能源节约措施,可以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3.设备利用率:设备利用率是指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工作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
衡量设备利用率的KPI指标可以是设备利用率百分比,即设备工作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
通过提高设备利用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4.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率是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频率。
衡量设备故障率的KPI指标可以是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即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时间间隔。
通过降低设备故障率,可以减少设备停工时间,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设备使用效益。
5.设备故障修复时间:设备故障修复时间是指设备出现故障后修复的时间。
衡量设备故障修复时间的KPI指标可以是设备平均修复时间(Mean Time To Repair,MTTR),即设备故障修复所需的平均时间。
通过减少设备故障修复时间,可以降低设备停工时间,提高设备使用效益,减少企业损失。
设备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
![设备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8922d80e52d380eb62946d61.png)
1、设备动力部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序号
KPI指标
考核周期
指标定义/公式
资料来源
1
万元产值
维修费用率
季/年度
设备动力部
2
动力设备系统
故障停机率
季/年度
设备动力部
3动力设备检修作业划完成率季/年度设备动力部
4
动力系统
维护及时率
季/年度
设备动力部
5
设备保养计划
按时完成率
季/年度
设备动力部
本次考核总得分
考核
指标
说明
大宗设备成本节约率
大宗设备成本节约率=
被考核人
考核人
复核人
签字:日期:
签字:日期:
签字:日期:
5、设备采购人员绩效评估方案
方案名称
设备采购人员绩效评估方案
受控状态
编号
一、总则
为了提高设备采购人员工作质量,提升采购人员工作热情,规范公司设备采购人员的工作评估,特制定本方案。
二、绩效考核原则
按时完成率
季/年度
设备能源部
5
能源消耗定额
标准编制准确率
季/年度
设备能源部
6
设备保养计划
按时完成率
季/年度
设备能源部
7
设备购置计划
编制及时率
季/年度
设备能源部
8
设备档案归档率
季/年度
设备能源部
3、设备维修部经理绩效考核指标量表
被考核人姓名
职位
设备维修部经理
部门
设备维修
考核人姓名
职位
总经理
部门
序号
KPI指标
设备部绩效考核指标
![设备部绩效考核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0ca7dd2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6.png)
设备部绩效考核指标设备部绩效考核指标设备是企业运营中的重要部分,其使用效率和维护保养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对于设备部门的管理者而言,如何有效地考核和监管设备部门的绩效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些关于设备部绩效考核指标的建议。
1. 设备平均停机时间设备在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故障或需要进行保养维护,这些停机时间直接影响着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生产率。
因此,设备平均停机时间成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
设备部门管理者可以通过跟踪每一台设备的停机时间,计算出该部门的平均停机时间,用以指导设备的日常运作和维护。
2. 设备利用率设备利用率是指一个设备在一定时间内的运转时间与总时间的比率,它反映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设备利用率是设备部门的一项关键指标,通过该指标可以衡量设备是否充分地被利用,及时发现设备闲置或者不必要的使用。
3. 设备维修频率设备维修频率是指设备出现故障后进行修理的次数。
设备维修频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因素。
设备部门管理者应该定期跟踪设备维修次数,了解哪些设备出现问题的频率最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提高设备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4. 设备保养频率设备保养频率是指设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保养的次数。
设备部门管理者应该制定设备的保养计划并跟踪执行情况,确保设备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
通过设备保养频率的指标,可以更好地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在保养计划出现偏差时调整计划。
5. 设备质量合格率设备质量合格率是指设备制造或者修理后,经过检验后合格的比率。
设备部门管理者应该跟踪设备的制造和维修过程,确保设备质量合格率得到提高,帮助企业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同时,对于制造或者维修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问题,设备部门管理者还应该及时进行整改和改善,确保设备的质量稳定性。
总之,设备部绩效考核指标的选择与具体的企业相关,应该根据企业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指标,确保设备部门的绩效得到有效衡量和管理。
同时,设备部门管理者也应该积极创新,不断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稳定性,以适应社会锐变的需求。
设备管理人员KPI绩效量化考核
![设备管理人员KPI绩效量化考核](https://img.taocdn.com/s3/m/38f6fdb155270722182ef79f.png)
财 务部
设备检修作业完成量 100% 检修作业计划量
设 备能源
部
能源供应按时完成量 100% 能源供应计划完成量
设 备能源
部
标准编制准确的次数 100% 标准编制的总次数
设 备能源
部
规定时间内完成保养数 100% 设备保养计划完成数
设 备能源
按时完成
率
设备购置
计划
季
7
编制及时 /年度
率
设备档案
季
8
日期:
日期:
日期:
1.4 设备采购部经理绩效考核指标量表
被考 核人姓名
职 设备采购
部设
位
部经理
门 备采购
考核 人姓名
职 位
总经理
部 部 门
序 号
KPI 指标
权 重
绩效目标值
考 核得
分
采购计划完
2 考核期内采购计划完成率
1
成率
0% 达到 100%
采购资金节
1 考核期内采购资金节约率
2
约率
5% 达到 %
期
指标定义/公式
资 料来源
设备故障
季
1
停机率
/年度
万元产值 季
2 维修费用 /年度
率
设备检修
作业
季
3
计划完成 /年度
率
能源供应
计划
季
4
按时完成 /年度
率
能源消耗
定额
季
5
标准编制 /年度
准确率
设备保养
季
6
计划
/年度
设备故障停机台时 100% 实际开动台时+停机台时
军工行业-条件保障处-仪器设备管理关键业绩考核指标(KPI)
![军工行业-条件保障处-仪器设备管理关键业绩考核指标(KPI)](https://img.taocdn.com/s3/m/44c345d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1f.png)
基层对工作的满意度
9.保密工作
杜绝泄密
不发生泄密事件(否决性指标)
10.财经纪律
杜绝回扣、索取等
不发生任何类似财经违纪事件(否决性指标)
11. 采购资金管理
有效保全资金, 及时取得索取凭证并报销
呆帐、死帐、坏帐的比例不高于[ ]%
备注:
3.进口物资的完成率
确保进口物资的供应计划的有效实现
核实计划是否按时完成, 已完成的工作项数/计划项数比例不小于[ ]%
4.进口工作的各项手续
进口工作的各项手续完整、规范, 符合采购管理规定及质量程序文件要求
样本资料齐全, 手续完整, 归档及时
5.成本管理
树立成本意识, 降低成本
500元以上执行比价率100%, 独家供应不大于[ ]%, 业务费开支是否在处控制数额内
仪器设备管理考核指标
考核维度:任务绩效考核人:
指标项
考评目的
考评标准
1.仪器设备的全过程管理
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 保障科研生产需求;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及完好
资产盘亏率, 提前报废率, 定期核对, 帐、物、资金一致率
2.进口物资的计划性
保证科研生产所需进口物资的计划性、有序性
是否制定进出口物资的年度计划, 处领导审核所制定计划中缺失的内容不超过[ ]处
6.进口物资供应各环节的质量控制
确保采购、供应各环节在质量程序文件控制之内
是否对合格器材供应单位进行动态管理, 入所报验、出库检验、不合格审理是否及时、准确, 质量审核的不符合项不超过[ ]处
7.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提高突发性事件的处理能力
突发应急事件处理完成 / 突发事件总数比不小于[]%
设备管理中的几个关键绩效指标
![设备管理中的几个关键绩效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cb22e7247f1922791788e832.png)
设备管理中的几个关键绩效指标泰勒早在100多年前说过,一个没有度量的体系是很难进步的。
设备管理要进步,其水平也需要度量。
在企业里,用于度量设备管理好坏的指标很多。
例如设备的完好率,设备的可用率,设备综合效率,设备完全有效生产率,设备故障率,平均故障间隔期,平均修理时间,设备备件库存周转率,备件资金率,维修费用率,检修质量一次合格率,返修率等等。
不同的指标用于度量不同的管理方向。
在这些指标里,设备的完好率用得最多,但其对管理的促进作用有限。
所谓的完好率,是在检查期间,完好设备与设备总台数的比例。
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数/设备总数很多工厂的指标可以达到95%以上。
理由很简单,在检查的那一刻,如果设备是运转的,没出故障,就算是完好的,于是这个指标就很好看。
很好看,很高,就意味着没有多少可提升的空间了,就意味着没有什么可改善的了,也就意味着很难进步了。
为此,不少企业提出对此指标的定义进行改造,例如提出每月8日,18日,28日检查三次,取其完好率的平均值作为本月的完好率。
这当然比检查一次要好,但仍然是点状反映出的完好率。
后来有人提出以完好的台时数比上日历工作台时数,完好台时数等于日历工作台时减去故障及其修理的总台时数。
这样的指标要真实多。
当然又遇到统计的工作量增加和统计的真实性,遇到预防性维修台时是否扣除的争论。
完好率这一指标是否有效反映设备管理状况,这要看如何应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另外一个指标是故障率,这个指标容易混淆,如果是故障频率则是故障次数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的比值,即:故障频率=故障停机次数/设备实际开动台时如果是故障停机率,则是故障停机台时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加上故障停机台时的比值,即:故障停机率=故障停机台时/(设备实际开动台时+故障停机台时)显然,故障停机率比较能够真实的反映设备状态。
设备的可用率在西方国家采用较多,而在我国有计划时间利用率和日历时间利用率两个不同提法。
按照定义,西方定义的可用率实际上是日历时间利用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效率,设备完全有效生产率,设备故障率,平均故障间隔期,平均修理时间,设备备件库存周转率,备件资金率,维修费用率,检修质量一次合格率,返修率等等。
不同的指标用于度量不同的管理方向。
设备管理的指标评价
一、设备的完好率在这些指标里用得最多,但其对管理的促进作用有限。
所谓的完好率,就是在检查期间,完好设备与设备总台数的比例(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数/设备总数)很多工厂的指标可以达到95%以上。
理由很简单,在检查的那一刻,如果设备就是运转的,没出故障,就算就是完好的,于就是这个指标就很好瞧。
很好瞧就意味着没有多少可提升的空间了,就意味着没有什么可改善的了,也就意味着很难进步了。
为此,不少企业提出对此指标的定义进行改造,例如提出每月8日,18日,28日检查三次,取其完好率的平均值作为本月的完好率。
这当然比检查一次要好,但仍然就是点状反映出的完好率。
后来有人提出以完好的台时数比上日历工作台时数,完好台时数等于日历工作台时减去故障及其修理的总台时数。
这个指标要真实多。
当然又遇到统计的工作量增加与统计的真实性,遇到预防性维修台时就是否扣除的争论。
完好率这一指标就是否有效反映设备管理状况,这要瞧如何应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设备的故障率这个指标容易混淆,存在两种定义:1、如果就是故障频率则就是故障次数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的比值(故障频率=故障停机次数/设备实际开动台数);2、如果就是故障停机率,则就是故障停机台时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加上故障停机台时的比值(故障停机率=故障停机台时/(设备实际开动台时+故障停机台时))显然,故障停机率比较能够真实的反映设备状态。
三、设备的可用率在西方国家采用较多,而在我国有计划时间利用率(计划时间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计划工作时间)与日历时间利用率(日历时间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日历时间)两个不同提法。
按照定义,西方定义的可用率实际上就是日历时间利用率。
日历时间利用率反映了设备的完全利用状况,也就就是说即使就是单班运行的设备,我们也按照24小时计算日历时间。
因为无论工厂就是否使用这台设备,都以折旧形式消耗着企业的资产。
计划时间利用率反映了设备的计划利用状况,如果就是单班运行,其计划时间就就是8小时。
四、设备的平均故障间隔期MTBF的另外一个提法叫做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设备平均故障间隔期=统计基期无故障运行总时间/故障次数)。
它与故障停机率互补的反映了故障频次,也就就是设备的健康状况。
两个指标取一个就可以了,不必利用相关指标度量一个内容。
另外一个反映维修效率的指标就是平均修理时间MTTR(平均修理时间=统计基期维修消耗的总时间/维修次数),它度量的就是维修工作效率的改善状况。
随着设备技术进步,其复杂程度、维修难度、故障部位、维修技师的平均技术素质以及设备役龄的不同,维修时间很难有确定的数值,但我们可以据此度量其平均状况与进步状况。
五、设备综合效率OEE就是比较全面反映设备效率的一个指标,OEE就是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与合格品率的乘积。
就像一个人,时间开动率代表出勤率,性能开动率代表上班后就是否努力工作,发挥出应有的效率,合格品率代表工作的有效性,就是否经常出差错,就是否能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简单的OEE公式就就是:设备综合效率OEE=合格品产量/计划工作时间的理论产量(详细的说明见上文)
六、完全有效生产率TEEP就是最能够彻底反映设备效率的公式而不就是OEE。
完全有效生产率TEEP=合格品产量/日历时间的理论产量,这一指标将设备的系统管理缺陷,包括上下游影响、市场与订单影响、设备产能不平衡、计划安排调度的不合理等不足都反映出来。
这个指标一般都很低,不好瞧,但十分真实。
七、关于维修及其管理方面,也有相关的指标反映。
如检修质量一次合格率,返修率与维修费用率等。
1、检修质量一次合格率就是用检修后的设备试运行一次达到产品合格标准次数比上检修次数来度量。
工厂就是否采用这个指标作为维修团队的绩效指标,可以研究推敲。
2、返修率就是设备检修后返修总次数比上检修总次数。
这比较真实反映检修质量。
3、维修费用率的定义与算法很多,一种就是年维修费与年度总产值比,另外一种就是年维修费与当年资产总原值比,还要一种就是年维修费与当年资产总重置费比,再有一种就是年维修费与当年资产总净值比,最后一种就是年维修费与当年生产总费用比。
笔者认为最后一个算法比较靠谱。
即使如此,这个维修费用率数值的大小又不能够说明问题。
因为,设备维修就是一种投入,投入就是创造价值与产出的。
投入不足,生产损失突出,则影响产出;当然,投入
太大也不理想,称为维修过剩,就是一种浪费。
恰当的投入最理想。
所以,工厂应该摸索与研究最佳的投入比例,生产费用高意味着订单多,任务量大,而且设备的负荷加大,对维护保养的需求也随之上升。
在恰当的比例上投入就是应该工厂努力追求的目标。
如果有了这个基准,偏离这个指标越远就越不理想。
八、关于备件管理也有不少指标,备件库存周转率(备件库存周转率=月消耗备件费用/月平均备件库存资金)就是较代表性的指标。
它反映了备件的流动性。
如果大量库存资金积压,则会在周转率上体现出来。
反映备件管理的还有备件资金率,即全部备件资金与企业设备总原值之比。
这个数值的高低随着工厂就是否在中心城市、设备就是否进口,设备停机损失影响大小而不同。
如果设备一天的停机损失高达几千万元,或者故障对环境污染危害严重,对人身安全危害突出,而备件供货周期较长则备件库存量就要高些,反之这个备件资金率就尽可能降低。
有一个指标就是不被人们注意的,但在当代维修管理中十分重要,就就是维修培训时间强度(维修培训时间强度=维修培训小时/维修工时)培训包括设备结构专业知识、维修技术、职业素养与维修管理等内容。
这一指标反映了企业对维修人员素养提升的重视程度、投入强度,也间接反映了维修技术能力水平。
设备管理的指标总结
工厂经理了解这些关键绩效指标,对于评价与引导设备管理进步很有帮助。
有的工厂瞧到维修人员经常闲着没事,喝茶、抽烟、休息,觉得心里很不平衡。
就想用工作量来考核维修人员,结果却适得其反。
维修人员修的设备总就是留下尾巴与后遗症,不断有维修任务冒出,维修人员就像救火队一样“忙”起来了,设备状况反而更糟糕,停机造成的生产损失反而增大。
如何评价维修组织绩效又成为一个复杂而值得研究的问题。
系统就像一个皮球,这边压扁了,那边却冒出来了。
设备管理的KPI设计同样关系到企业运行就是否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