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审美标准和欣赏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的审美标准和欣赏(下)

主讲人:张旭光

著名书法家、中国美协副秘书长

1.味道的特点

书法难在哪儿呢?难点就是通过自己的一种审美的体验,然后又经过很长时间技术的工夫的训练,把个人的这种感情通过一种载体,这种载体就是书法的这种符号,把它表现出来,这个符号跟别人不一样,是自己唯一的这种东西,这就是个性的一种味道。

那么味道必须建立在到位的基础上。这个到位的程度越高,将来你出现的这个味道或者是这种个性特点越有艺术性,越有艺术性,越有这种更高的这种艺术素质在里面。现在我们很多的书法家,很多的书法作品无论从味道上还是从个性上,还是从精彩不精彩上去找原因的话,基本上同一个原因就是对传统理解的不够,对经典深入的不够。也有人说我这个不到位,我也很有味道。其实那是什么味道,肯定不好的味道,不臭也不怎么样,肯定是这样。

明代有一个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叫丰坊,那个时候就提出一个问题,就跟现在书坛是一样的。他说有些人这是不深入古法,也就是说你没有到位,“妄以小慧,杜撰为书”。靠自己这个小聪明,自己还要出个造一个新的东西。说其结果作为书法必然是点画猛力,邪气洋溢。所以一定是在到位的前提下再出味道。

那么这味道它是时代性的,又是多样性的。就是刚才我们讲到的,人这么多,每个人的喜好都不一样,跟吃东西似的,所以表现出来的味道,也是每个人都一样,而观赏的这些人也是需要多样化的味道。关键就是说现在这个非常难,我要表现一下独特的个性跟谁都不一样,咋弄啊这个?非常难。如果要是说出味道,怎么出?比如你的性情适合从哪一方面出,说气势的,我就是写气势的,写一种宏大的气势。我就喜欢这种这个振奋,非常振奋的,高歌猛进的,这种与这个时代大潮接近的。你要是这种性情的话,你肯定就是写气势。写气势的话你可能就像,你比方说汉碑的气势,大唐的气势,颜真卿的东西你肯定要研究它要提炼它。那么还有一种状态,我们这个时代其实很需要一种很闲适的状态,人们很需要休闲,很需要休息。因为这个工业化的时代,人们太辛苦,太紧张,工作压力又很大。你说我有车的,好不容易有车了,这个一出门堵上了,堵的你着急的不行,麻烦的够呛。我有房子住了,全是楼房,要看看天还得使劲抬那个头。像那个望京那边的我看那个楼房就是,你要想看看天,

那可费劲了。所以说这个时代下的人们,你要提供一种什么东西?我觉得提供一种非常闲适的感觉,你看了这件作品以后你获得内心的一种缓解,获得一种休息,这样的作品非常符合这个时代。就是说有很多书法家,怎么表现味道,找不到方向。我觉得这是这个时代下很需要的。这个还可以写很朴素、很朴茂的东西,返璞归真的这种感觉,不要那么华丽,还有比方说你写很有趣味的,我就是讲小趣味也很重要,我不搞那种宏大的什么,我就弄点小趣味,也很好。这个中国书坛上,四川有一个书法家叫刘云泉,书法界管他叫麻辣豆。这个写得那个字就怪怪的,但是细看还很有味道。中国有两个碑叫二爨,就是云南那个爨氏家族留下来的,一个叫爨宝子、一个叫爨龙颜。这两个碑就非常独特的,我们一般人要是对书法没有比较深的研究的话就看不懂,看的非常难看。如果深入下去研究它,那里面有很多的就是不正常的、非正常的一种表现。他把这些东西把它磨合出来,再表现出来,就非常有味道,越看越有味道,所以味道这个东西应该是很多样化的。

2.练就味道

总体上来说,我们现在对书法对书坛的这个要求,就是说既到位又有味道,这样的作品就是好作品。没到位的作品,初评就下去了,只是到位却没有味道的作品,复评又下去了。这个既很到位,又有味道的作品,就进入中评。中评的时候就在这个基础上就选这个,进一步精评,还要下去一批。最后到获奖的那就是确实是到位程度也好,又得独特,这就获奖了。这就是当前书法一些总体上的一些要求和标准。

这个到位的问题其实也没有什么捷径,虽然刚才讲到了学书道路的问题,有一个选帖的问题。但是一旦把这个帖选好以后,那么还是要多临帖、多学习、多看。就是对书法的这种经典,它的博大精深,就是说我们的经典到现在为止,我们搞了几十年了,还是搞不过经典。我们搞到现在这个程度,有的时候对一些作品老是不满意,怎么办?再返回到经典,再临一段帖,再找一找感觉回来再写,可能才把这个作品搞出来。所以说经典这个问题就是太博大了,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一定是不能动摇的,深入经典是不能动摇的,对传统的这个理解太重要了。刚才我讲到的有很多当代创作中的问题解决不了,都回到经典当中,去深入进去才能解决。我记得有一个作曲家叫郭文景,作过很多很著名的曲子。我有一次访谈他,他说我们每当想在某一个内容上想往前走的时候、想表达这个时代的旋律的,必须回头看经典,把经典再翻腾一遍,回来再往前走才有可能。所以说我们这个要想到位的话,在这个经典上必须深入下工夫。

还有一点就是说要提高现代审美能力。现在人们都不再使用毛笔了,书法主要是作为一种艺术状态的存在,那么需要增加它的艺术审美的元素。那么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书法家要研究美学,要提高现代的审美能力,然后以现代的审美艺术再去开掘经典,再去看经典。往往是越古典越传统的越现代,这种状态是存在的。比方说岩画,岩画最古老的。但其实它看上去很现代,现在有很多作家用岩画做资源进行创作,表现很现代的这个美术创作。比如像巴黎画派的这个赵无极他是中国人,那么他要在巴黎成为这一个画派的领袖人物,他就是从岩画、从甲骨文、从钟鼎文这些里面去寻求这种现代审美的元素成为巴黎最有影响的画家。越传统的可能就越现代,我们的经典里面存在着大量和现代审美相通的东西。我们如何把它看明白?这个就需要现代的审美能力。没有这个能力,看不出来,看不出来你就用不到创作当中去,你的作品时代感就比较弱。你想自己搞一点什么东西成为新的弄进去,那肯定不行,这就是书法的特点所决定的。

我们看这个王羲之的,右边这个叫《得示帖》。我们看一下它的现代美在哪儿?第一行得示。得到的得,这算行书。士,基本上行楷,很稳定,还有厚度,能站在那里。这三个字“知足下”,全是草书。这就是说从这儿站的又跑起来了,然而“犹未佳”,也是行草。是有站着,有跑,后来有走。这也是行书。“耿耿”这也在走,然后又跑起来了,“吾亦劣劣”,我很差,我身体很不好。这又是草书,一组草书符号的组合,然后又变成了行楷。“明日出”,行楷到行书,又是用静到动。“乃行”又跑起来了。然后这边“不欲触雾故也”,这基本上算行书,这叫厚重的行书。迟散,王羲之顿首。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由静到跑,然后再到走,然后反过来又跑又站住又走,它就出现了旋律,出现了节奏。在音乐里面的那种旋律和节奏,甚至重音强、次强、弱都有,它很像音乐。那个王羲之写的时候肯定没想这些事情,但是他这个里面确实有旋律有节奏。那么我们如果在创作当中,如果说我们写行书的时候,我们借鉴一下他的东西,我们这个出来的东西它就是和这个时代的这种又很接近,这个时代又能接受它。那么你又有来头,我不是随便来的,我完全是经典里面出来的。你说我自己造一个那比较难,把它磨合到适合,那也很难。但是你从经典里学习,就比较有效率,这是一个方法实际上,就是由现代的审美重新开掘经典,到这个经典里面读出现代的审美。

旁边这《二谢帖》,前面两行这一块比较重,这一块比较轻,这一块又比较轻,这后面又比较重。它连续的几个对比,重的轻的这个对比,它也有很多变化。这样的东西在现代书法创作里面它就是非常好的,如果你的作品轻重都一样,从头到尾都一样,还有什么艺术可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