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代官制
中国历代官职词典
一画[一]一字王仅用一字作为封号之王。
辽仅封于王子,如赵王、梁王等,地位高于柳城郡王、混同郡王等二字郡王。
金、元仅封于亲王。
[乛]乙榜科举制度中取中举人的别称,亦称一榜。
榜即考试后揭晓名次的公告。
乙与甲对立而言,中进士则称*甲榜或*两榜。
乙字库明官库名。
属兵部。
掌储存胖袄、战鞋、军士裘帽,为内库之一。
二画[一]二大北魏以大司马、大将军为二大。
北齐同。
二公明、清承前代制度,各县置县丞,别称二公。
与主簿辅佐知县,分掌粮马、税收、户籍、巡捕等事。
二府(1)汉以丞相(后改大司徒、司徒)、御史大夫(后改大司空、司空)为二府,也用以指二者之官署。
宋偱唐末五代制度,以中书省主政务,称东府,枢密院掌军政,称西府,合称二府(2)明、清为同知的别称,以同知为知府的佐贰得名。
二千石汉官秩,又为郡守(太守)的通称。
《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云:“二千石者,(月各)百二十斛。
”郡守官秩正为二千石,故用为代称。
二千石以上有*万石、*中二千石、*真二千石,以下比二千石等。
又梁武帝曾定第四、第五品秩为二千石。
二百石汉官秩,大比三百石之下。
《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云:“二百石者(月各)三十斛。
”县丞、尉的最低级(最高者可得四百石)、边地鄣、塞尉等也属此级。
参见“万石”。
二十四长《史记·匈奴列传》谓匈奴“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
自如左右贤王以下至当户,大者万骑,小者数千,凡二十四长,立号曰‘万骑’。
”《史记·匈奴传》同。
两书所列封号,至大当户仅十长,连骨都侯亦仅十二人。
《后汉书·南匈奴列传》于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下,多出左右日逐王、左右温禺鞮王、左右将渐将王六人,亦不足二十四长之数。
《晋书·四夷列传》所举单于亲子弟封王者有十六等,即左右贤王、左右奕蠡王(当即谷蠡王)、左右於陆王、左右渐尚王、左右朔方王、左右独鹿王、左右显禄王、左右安乐王。
历代职官表pdf
大理寺、中书、东厂、锦衣卫、 改革和注重增强官员的队伍管理能
衙门各级官员、府、州、县、乡 力。但官场腐败问题仍然导致清朝的
官员
灰暗和无力感,新思维和科技思想也
因为官僚体制上的阻碍而影响有限。
综上所述,中国历代的官制与政治制度不仅代表了每个朝代的政治文化,还深刻反映了中国 历史不同阶段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面貌。每个朝代的官制都有其特点和问题,无论是 强调士族血统和权力掌握,还是注重实际能力和民心,都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政治历 史提供了宝贵材料。
丞、令、尉、长、仆
朝代 魏晋南北朝
隋 唐 宋 元
主要职官
特点
三公、九卿、太宰、司徒、司 官制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相对更加
空、司农、司马、大将军、御史 灵活和多变。重视士族血统,但开始
大夫、侍中、尚书、太尉、太傅、 引入功业、文学、德行等评定标准。
太保、卫将军、中书令、鸿胪寺
卿等
宰相、太师、司徒、司空、司 继承前朝官制,但职位之间的权力
和监督制度,在互相之间捉弄、斗争、
贿赂和降低威信上存在问题。
朝代
主要职官
特点
明
正、副、佥、知府、州、县、 科举制度在明代十分重视,雄厚的
乡官员、监司、御史台
帝国经济的发展,成功推行了海外贸
易等新的经济政策。但另一方面,腐
败现象也愈加严重,权利机关愈加失
控,导致近代朝代的亡国之灾。
清
内阁、六部、都察院、太常寺、 清朝继承了明朝的科举制度,并有
农、左右丞相、令、尉、戍长、 关系和职责范围有所调整,将强调功
郎、卿、刺史、位相、翊军将军 绩和实际才干的评定方法较为重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等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
(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1)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 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 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 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 “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 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 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 的至少有十六人。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 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 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 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 曰:‘君赐不可违也。’”
科举的直接结果,是选拔出了 十万名以上的进士,百万名以上的 举人。……就整体而言,……其中 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 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 家。……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 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 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 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另 一个优点是十分明确地把文化水准 看作选择行政官吏的首要条 件。……由于做了书生才能做 官,……客观上拓宽了社会的文明 面。 ——余秋雨《十万进士》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 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 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 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促织》“邑有成名者,操 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中国古代中央官制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中国古代中央官制一.知识归纳(一)大纲版1.秦朝:中央设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秘书和监察;“九卿”是虚指,是中央各部门的专职官员。
2.隋唐: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确立,唐太宗完善,中书省草拟政令(中书发令),门下省审核批驳(门下审令),尚书省颁发执行(尚书行令),三省集权于皇帝;六部分吏、户、礼、兵、刑、工。
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提升了行政效率,是封建社会官制的重大变革。
3.宋元:(1)北宋:按“分化事权”原则设三个副宰相,参知政事管行政,枢密使管军事,三司使管财政。
(2)辽:实行“蕃汉分治”,中央设北面官,由契丹人担任,管理契丹和其他少数民族;又设南面官,由契丹人或汉人担任,管理汉人和渤海人。
(3)西夏:实行党项官职和汉族官职分开的制度。
(4)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为全国行政机关(相当于秦朝丞相和唐朝尚书省),设枢密院为军事机关;设御史台为监察机关;设宣政院专管西藏和宗教事务。
4.明清:(1)明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
(2)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了皇权;康熙帝设南书房;雍正帝设军机处;乾隆帝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中央设理藩院专管民族和外交事务。
(二)新课标版1.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1)禅让制,是指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2)王位世袭制,是指阶级社会中,帝位(或王位)能够世代承袭(世袭制一直沿袭到清亡,经历了近四千年的时间)。
(3)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因为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发展的结果,阶级对立的产物。
2.夏商时期中央行政管理制度:王位世袭制的形成;相、卿、师等的设立。
3.西周的宗法制:(1)西周王族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具有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历代官制名词解释
⏹官制⏹史官名。
①商代置,原为守边武官,后成为掌管祭祀或记事的史官。
卜辞称“作册”。
周代史官有左史、右史之分。
《汉书·艺文志》:“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又有太史、内史、外史、南史等称。
②古代官佐之称,职掌起草文书和记载政事。
⏹卿古代高级长官或爵位之称。
周代王与诸侯的高级长官均称卿,分上、中、下三等。
自秦汉始,中央部门置九卿。
至东汉,九卿之长都加卿字,如太常卿、大理卿等。
北魏以后,卿以下增设少卿。
清代常以三至五品卿作官僚的虚衔,称“京卿”。
参见“卿大夫”。
⏹太史官名。
周代掌策封、记事、编史,并兼管祭祀、天文历法、国家典籍等,为权位较高的大臣。
秦汉置太史令,职位渐低。
魏晋有专门修史的著作郎,太史仅掌推算历法。
隋改称太史监。
唐为太史局,后改称司天台。
宋置太史局、司天监、天文院等。
辽称司天监。
金称司天台。
元改称太史院,另有司天监仅存空名。
明清称钦天监,专掌天文、历法,另由翰林院掌修史,故俗称翰林为太史。
⏹司徒官名。
西周始置,金文或作“司土”。
春秋沿置。
掌管土地、人民及教化。
晋因避僖侯名讳,改称中军。
汉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改称“司徒”,均为三公之一。
后成虚衔。
明废。
⏹司马官名。
1.西周始置。
春秋战国沿置。
掌军政、军赋及军旅等事。
汉武帝时废太尉置大司马,位居三公之首,实掌全部政务。
后世别指兵部尚书;2.汉设:大将军营五部,各置军司马一人,专掌兵事。
魏晋至宋,司马都在将军之下,为综理军务参与军事谋划的军府之官。
隋唐又为各郡佐官,明清因称府同知为“司马”。
⏹司空官名。
周代置,掌管工程,金文作司工。
春秋时宋国因避武公名讳,改为司城。
汉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与大司马、大司徒总称三公,成为共同负责最高国务的长官。
汉光武帝时称司空。
两晋南北朝多作权臣之加官。
隋至宋,成为虚衔。
后世用作工部尚书的别称。
⏹司寇官名。
西周置,春秋、战国时沿置。
周为六卿之一。
掌刑狱、纠察等。
楚、陈等国称“司败”。
后世也称刑部尚书为大司寇,侍郎为少司寇。
古代官职
一、古代官制1、丞相:秦代为封建官僚组织中的最高长官,辅佐皇帝,综理全国政务。
西汉初,改称相国,后改丞相,西汉末改称大司徒,东汉末复称丞相。
2、御史大夫:秦汉时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长官,主要职务为监察、执法,兼掌重要文书图籍。
后改称大司空、司空,与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合称三公。
3、太尉:秦汉时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汉武帝时改称大司马。
东汉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
4、大将军:先秦、西汉时将军的最高称号。
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
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
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例如: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张衡传》)5、九卿:汉以太常(秦与汉初为奉常)、光禄勋(秦与汉初为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秦典客,汉景帝改大行令,武帝改定)、宗正、大司农(秦治粟内史,汉景帝改大农令,武帝改定)、少府为九卿,亦称九寺大卿。
6、刺史:西汉武帝时,于全国十三部(州)置刺史,本为监督官,后数次改刺史为州牧,东汉时成为地方军政长官,位在郡守之上。
三国至南北朝各州多设刺史。
隋朝州长官称刺史。
此后州刺史实际即从前的郡太守。
宋以后渐成虚衔。
7、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为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
三省长官共同负责中枢政务。
8、尚书省:官署名。
东汉设置﹐称尚书台﹐或称中台。
南北朝时始称尚书省﹐下分各曹﹐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
唐代曾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复旧称。
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合称三省。
长官为尚书令﹐其副职为左右仆射。
元代尚书省时置时废;明代各部均直接对君主负责﹐遂不设尚书省;清制同。
9、门下省:东汉谓侍中寺。
晋时因其掌管门下众事,始称门下省。
南北朝因之,与中书省﹑尚书省并立,侍中为长官。
隋承其制。
唐龙朔二年改名东台,咸亨初复旧称,武则天临朝,改名鸾堂﹑鸾台。
神龙初复旧称,开元元年改名黄门省,五年仍复旧称。
宋因之,元废。
古代官职名称文学常识_写作技巧
古代官职名称文学常识1、中央官职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
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
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
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
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寺即官署。
九寺即九卿之官署。
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谓之九寺大卿。
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皆因之。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
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
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2、地方官职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
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
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
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
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
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
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3.古代常见官名【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
有时称相国,常于宰相通称,简称“相”。
一般只设一个丞相,俗称大丞相,有时分为左右两个丞相,右丞相专门管理国事,左丞相是皇帝的“私人顾问”。
不需要管理国事。
【太师】指官职又名太宰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
【太子太师】太子太师属“东宫三师”为名义上的太子老师。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称“三孤”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官职
官职我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词因革损益,情况复杂。
我们不可能叙述历代官制的发展,只能大致谈及几个重要问题:中央官制、地方官制、文职官制。
(一)中央官制(1)政府机构部门的划分大致是从西周开始的,西周分管政务的官主要有六个,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这六个官职代表了六个部门。
(2)春秋战国时代,各国情况不同。
秦设丞相(管政事)、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合称为“三公”。
丞相官位最高,尊称为相国,通称为宰相。
“宰相”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
《韩非子·显学》:“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宰相是辅佐封建君主管理国政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其职责是辅助帝王、总揽国政、统率群僚,被视为“百官之长”。
(3)汉朝沿袭秦制,东汉时设太尉、司徒、司空,称“三公”。
(4)隋代开始设“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长官都叫宰相。
六部隶属于尚书省,六部的职掌大致如下:①吏部:掌官吏的任免、考核、调动、升降等。
②户部:掌土地、户口、赋税、钱粮、财政等。
③礼部:掌典礼、祭祀、科举、学校等。
④兵部:掌武官选用及全国军政。
⑤刑部:掌刑法、狱讼等。
⑥工部: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交通等。
各部的长官称为尚书,副长官称为侍郎,如韩愈官至吏部侍郎。
部下设司,司的首长称为郎中,副首长称为员外郎,如柳宗元被贬官永州之前即为礼部员外郎。
(二)地方官制地方官制的设置与建构,是随着地方行政区划的变更而变化的。
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长官为诸侯与大夫两级,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也叫“家”。
秦朝郡的长官称郡守;汉朝郡的长官称太守;隋唐州的长官称刺史;宋代州官为知州;清代省级行政长官叫巡抚,又叫抚军。
郡、州、府、省以下的行政单位就是县。
秦汉万户以上的县,长官称令;不及万户的县,长官称长。
汉代县令有两个助理——县丞和县尉,县丞助理县政,县尉掌管治安。
中国历代官制
中国历代官制丞相与内阁秦汉定制,以丞相为辅佐皇帝的最高政务长官,与太尉、御史大夫地位略等。
太尉掌军,御史大夫掌监察,又兼为丞相之副,其相互制约的作用。
汉代初期,有时置左右丞相各一人,但一般只置一人,不分左右的。
魏文帝置中书监、令,自是事归台阁,历南北两朝,皆以中书监、侍中、尚书令、仆射诸官掌机密,这就是中书监、令成为宰相的起源。
而丞相只作为优礼大臣的崇高官位,不甚假以事权。
一直到南宋孝宗以后,才又采用左右丞相名称,辽金元亦同。
明初亦设左右丞相,不久即废。
至成祖时置内阁,只以内阁诸臣参与机务,至此以后不再有丞相之名。
到清时,大学士赞理机务,表率百僚,但兼殿内及六部尚书衔。
到雍正以后,军机处成立,为全国政务中枢。
至清末,又成立内阁。
六部清代六部的执掌如下:1. 吏部:主管文官的登记,资格的审查,成绩的考核及任免、升降、转调、俸给、奖恤等事的审查。
人员编制:尚书二人,左右侍郎二人,下设文选司,管理文员的选用;考功司,考功过;稽勋司,掌更名改籍终养服制;验封司,掌封赠袭荫。
各司有郎中、员外郎、主事(各部同)。
2. 户部:主管户口、赋税、薪饷、铸币。
其编制为尚书二,侍郎二,下设十四清史司。
属于户部的有下列二机构:户部三库(银库、段匹库、颜料库)、户部仓场衙门。
3. 礼部:主管国家典礼和教育、贡举。
编制:尚书、侍郎,下设仪制司、祠祭司、精膳司、铸印局。
4. 兵部:主管练兵、武器和武官一切政令。
编制:尚书、侍郎,下设武选司、车驾司、职方司、武库司。
5. 邢部:主管国家的法律刑罚。
编制:尚书、侍郎,下设十八司(按省分)和赃罚库司库(收赃银送户部)、律例馆(修法令条文)。
6. 工部:主管土木兴建和水利等。
编制:尚书、侍郎,下设营缮司、虞衡司、都水司、屯田司、节慎库、制造库、料作所、琉璃窖监督、皇木厂监督、管理街道厅。
朝代宰相吏部户部礼部兵部邢部工部殷太宰、夏司徒、殷太宗、夏司马、夏司寇、夏司空、周冢宰、殷司徒、周大宗殷司马、殷司寇、共工、殷三代相天官太周地官伯卿、上周夏官大周秋官大司空、周宰卿大司徒宗、太司马卿司寇卿大司空卿卿宗、宗人丞尚书不尚书不尚书不尚书不分尚书不分秦相、相分曹分曹分曹曹曹国常侍曹相计相大尚书、二客曹尚三公曹尚汉国、丞司农、民千石曹书书相曹尚书尚书南主客太吏曹尚大司农曹尚书、二千石尚后汉尉、尚书选部卿、民曹北主客书书令尚书尚书曹尚书魏度支魏吏部蜀丞相、尚书、左魏客曹尚书、吴魏五兵尚三国吴丞相、民尚书、尚书、祠选曹尚书魏尚书令民曹尚部尚书书书度支尚丞相、相吏部尚书、左民祠部尚五兵尚书晋国司徒、三公尚书屯田尚书书尚书、右书驾部尚书中书令民尚书丞相、尚度支尚吏部尚祠部尚南朝书令、中书、左民五兵尚书都官尚书起部尚书书书书监、令尚书度支尚丞相、尚仪曹尚吏部尚书、左民七兵尚书北魏书令、中书祠部都官尚书书尚书、右驾部尚书书监、令尚书民尚书丞相、尚殿中尚吏部尚度支尚北齐书令、中书祠部五部尚书都官尚书起部尚书书书书监、令尚书大丞相、天官大大司徒春官大后周大司马大司寇卿大司空卿大冢宰冢宰卿宗伯卿度支尚内史、纳吏部尚礼部尚都官尚书隋书、民部兵部尚书工部尚书言书书邢部尚书尚书吏部尚度支尚礼部尚邢部尚兵部尚工部尚尚书令、书、司列书、司元书、司礼书、司刑书、司戎书、司平唐内史令、太常伯、太常伯、太常伯、太常伯、太常伯、太常伯、左右仆射天官尚户部尚春官尚宪部尚武部尚书冬官尚书书、文部书、地官书书、秋官尚书尚书尚书同中书吏部尚户部尚礼部尚五代门、下平兵部尚书邢部尚书工部尚书书书书章事太宰、少宰、丞吏部尚户部尚礼部尚宋兵部尚书邢部尚书工部尚书相、、仆书书书射南、北府左宰相、南院枢南院大礼部尚辽南、北府密使、吏王北院兵部尚书伊勒希巴工部尚书书右宰相、部尚书大王中书令尚书令、吏部尚户部尚礼部尚金丞相平章兵部尚书邢部尚书工部尚书书书书政事中书令、吏部尚户部尚礼部尚元丞相平章兵部尚书邢部尚书工部尚书书书书政事中书丞相吏部尚户部尚礼部尚明内阁大学兵部尚书邢部尚书工部尚书书书书士大学士、吏部尚户部尚礼部尚清军机大臣兵部尚书邢部尚书工部尚书书书书总理大臣九寺寺即官署。
中国古代官制——中央官制和官职
武官
春秋时已有将军称号。战国有大将军,后来又有左右前后将军,秦汉沿置。 汉代还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地位都很高。此外还有临时设置的 将军,例如对匈奴作战则置祁连将军,对大宛作战则置贰师将军等。 汉代略次于将军的是校尉,各依职掌命名。例如掌骑士的称为屯骑校尉,掌 西域屯兵的称为戊己校尉等。魏晋以后,将军和校尉名目繁多,其中不少是 虚衔,如云麾将军、振威校尉等。
中国古代官制——中央官制和官职
国君
相
将
战国时代,各国国君之下分设相将,分掌文武二柄。 赵惠文王以蔺(lìn)相如为相,以廉颇为将,是人所熟知的例子。 《荀子·王霸》篇说相是“百官之长”,所以《战国策·齐策》说:“于是梁 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 楚国最高的长官称为令尹,次于令尹的是武官上柱国,官号和其他各国不 同。
各部的首长称为尚书,副首长称为侍郎。
部下设司,隋唐时每部分为四司,第一司即以本部为名,“佐其长而行政令”,其余三司 各以职掌命名。例如唐代吏部,第一司仍称吏部,其余三司为司封、司勋、考功。后代部 司有所调整,名称也不尽相同。司的首长称为郎中,副首长称为员外郎。属官有都事、主 事等。
宋:二府三司制 元:中书——省制
皇帝的文学侍从(非中央机关)
封建皇帝有文学侍从。 汉代选文章经术之士待诏金马门马门,或供奉辞赋,或讲论六艺群书,没有特定的官号。 唐初设翰林院,这是文人和卜医技术待诏的处所,并不是中央机关。唐玄宗以翰林待诏(后 称翰林供奉)草拟诏令、应和文章。翰林待诏也是文学侍从的性质。 后来另建学士院,入院的称为翰林学士,专掌皇帝的机密诏令,被认为是“清要显美”之官。 宋代学士院改称翰林学士院。明清称为翰林院,但职掌和唐宋有所不同。 侍奉皇帝讲读称为侍读、侍讲。唐代有集贤院侍读学士等;宋代有翰林侍读学士、侍讲学士 等。宋元以来,皇帝和侍读、侍讲学士以及其他高级官员定期在内廷讲论经史,称为经筵。 清代主讲经筵者称为经筵讲官。
中国历代官制的发展
北魏曾对官制进行过改革。孝文帝即位后,曾于493和499年两次颁布职员令,在中央逐步建立三省制,在地方上,则主要是接受汉族地主李冲的建议,于太和十年(486)废除了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所谓三长制是一种基层管理体系,即五家为邻,立一邻长;五邻为里,立一里长;五里为党,立一党长。邻长、里长和党长就是“三长”。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三长制的实行,有利于抑制豪强隐匿户口,逃避租役,有利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社会的稳定。
元代官制
元朝的中央统治机构有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中书省是最高行政部门,设中书令,右、左丞相,平章政事,右、左丞,参知政事等,统称丞相。中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枢密院掌兵权,设院使、副使。御史台掌司法,设御史大夫。行省之下为路、府、州、县,设总管、府尹、州尹、县尹;又都各设“达鲁花赤”(管民官),由蒙古人担任。
西周官制
三公和太宰西周的最高官职是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其下分设六卿、五官等。三公之类的官职是授予位高爵尊的诸侯的,诸侯们在出任周朝大臣的时候要治理自己的国家。通常执掌中央权力的是太宰,太宰本来是王室的家庭事务总管,因亲近统治者,所以从夏商以来太宰的地位一直处於上升的趋势中,在西周可以说达到了顶点。
三公是直接协助皇帝处理全国事务的高级官员。丞相有左丞相、右丞相之分,以左丞相为尊,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是武官,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主要掌管承转皇帝诏令,监察文武百官,处理重大案件。九卿掌管中央各部门的具体事务。奉常掌管宗庙礼仪。郎中令,掌管宫廷警卫。太仆,管理宫廷车马。卫尉,掌管皇宫保卫。典客,处理民族事务及外交。廷尉,负责刑法。治粟内史,掌管全国财政税收。宗正,管理皇族内部事务。少府,掌管山河湖海税收及手工业制造,以供皇室的需要。
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制度
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制度
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制度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例子:
1.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夏朝的政权是王权专制,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力,国家行政机构主要有九官制和巡官制。
2.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朝采用了世袭的君主制,君王也是高级的祭司,行政机构以九官制为基础。
3.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周朝分为东周和西周两个时期,制度也有所不同。
西周时期推行的是分封制,君主将领地分封给贵族,形成封建国家。
东周时期推行的是宗法制度,国家行政机构主要有官爵制和丞相制,在东周晚期出现了郡县制度。
4.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朝实行了集权的中央集权制度,任用官员以才能和实绩为主,废除了分封制,统一了度量衡和文字,推行了郡县制,设立了三公九卿制。
5.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设立了太子太傅、三公九卿等职位,设立郡县制和州县制,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
6. 隋朝(581年-618年):隋朝推行了郡县制和州县制,并创设了宰相制,设
置了阁师等重要官职。
7. 唐朝(618年-907年):唐朝继承了隋朝的制度,设立了三省六部制,设立了尚书省、中书省等行政机构,实行科举制和进士考试选拔官员。
总的来说,古代中国的制度多样,但通常都以君主制为基础,同时存在着官僚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和科举制度等。
这些制度在历代朝代不断演变和改革,影响深远。
中国历朝历代官僚体系图示大全,感兴趣的可以收藏了
中国历朝历代官僚体系图⽰⼤全,感兴趣的可以收藏了中国古代的官僚体系看似复杂,其实总体框架仅有三类,那就是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和内阁六部制。
历朝历代虽然官制不同,但基本都可以从这两类当中找到影⼦。
今天,便在此简单介绍⼀下我国从夏朝开始的官制。
夏朝夏朝的官僚制度主要来⾃于后世的传说,其中最重要的乃是天⼦⾝边的“四辅”,四辅名称来⾃于贾谊的《新书》。
这⾥的“史”类似于后世的钦天监,负责观测星象并记录,⿎⽬是乐官,羲和主管历法,⼠主管国都内的司法,后稷主农共⼯主⼯,虞⼈主管园林⽥猎,啬⼈是近⾂。
商朝这⾥的“阿、保、师”类似于夏朝的“四辅”,乃是天⼦极为倚重的官员。
其中“阿”通倚重的“倚”,类似于谋⼠;“尹”则是外廷主管;“宰”是内廷总管。
政务官:亚、马亚、射、戍等都是武官。
作册是后来意义上的史官,还主管颁布官员册命,⽽史、⼘、巫都是主管观测星象占⼘祭祀的,巫还有管医疗的。
事务官:宰,指罪⼈之中⽐较有才能者,可以通过管理事务来赎罪。
“⼩多马羌⾂”,是指主管多马羌部落的羌民官吏。
⾂则是对奴⾪的称呼,此时还不是官员的代称。
西周西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这有点类似于商朝的“阿、保、师”。
保,负责⾝体保育;傅,负责道德培养;师,负责知识教育三事:准⼈主管司法,司寇主管刑狱;常伯(牧)是国都地⽅长官,常任主管政务。
司空、司马、司徒合称三司。
这⾥需要注意的是,西周时的太宰仅主管周王室事务,⽽东周时太宰为百官之⾸。
春秋1、春秋主要国家官制2、战国主要国家官制秦秦朝开始实⾏中央集权制,设左右丞相,取消三公官。
太尉主管军事,但不设常职,出征时临时任命;御史⼤夫主管刑宪、负责监察百官。
九卿:秦汉时期的卿不再单指个⼈,⽽是指负责该项事务的部门。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九卿之⾸;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廷尉,掌管司法审判;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和财政收⽀;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的⼭海池泽之税及官府⼿⼯业。
中国历代官职及历代官职解释
中国历代官职及历代官职解释中央职官:商王廷设有百官,辅佐商王治理国家。
百官之中可分为政务官、宗教官和事务官三类。
政务官、宗教官的地位很高,权力很大。
周朝的官制在商朝的基础上更加发展,形成了一套庞大的官僚组织和较完整的官僚制度。
辅佐周王进行统治的有太师、太傅、太保),其权力很大,是国家的总管。
协助周王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是六卿,即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
太宰是朝廷的政务总管,太宗管宗庙谱系,太史管起草文告、编写史书,太祝是最大祭祀官,太卜是占筮官,太士是神职官吏。
此外,周朝还设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五司,分别掌管土地、军赋、工程、群臣爵禄、刑罚等。
商周的王、诸侯、卿大夫及其他各种官吏都是世袭的,世代掌握着统治大权,这就是所谓世卿制度。
春秋时期由于诸侯间强凌弱,大并小,互相间进行无休止的兼并争霸,周王朝对诸侯逐渐失去控制的权力,贵族分封制度行不通,各诸侯国称王称霸,设官分职,各行其是,职官制度也因而发生了变化。
秦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确定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并建立了“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
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
御史大夫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
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
“治粟内史,掌管国家财政税收?r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r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r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r少府,掌管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r卫尉,掌管宫廷警卫?r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宗正,掌管皇帝宗族事务。
三公九卿均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亦称“三公”(又称“三司”)。
原来御史大夫的属官“中丞”保留下来,专司监察,以后称为“御史台”,中国历史上专职的监察机构,从此正式建立起来。
到了东汉,正式发号施令的是尚书台,三公的权力削弱,只能办理一些例行公事。
东汉末,曹操为了掌握大权,自任丞相,并一度恢复御史大夫等官职。
中国历代官制简表 卫文选
中国历代官制简表卫文选【最新版】目录一、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制二、秦汉朝时期的官制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制四、隋唐时期的官制五、宋朝的官制六、辽金元时期的官制七、明清时期的官制正文中国历代官制简表,卫文选为我们详细阐述了我国从夏商周到明清各个时期的官制。
以下是对各个时期的官制的概括:一、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制夏商周时期的官制以世袭制为主,官职分为文武两大类。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国的变法,官制逐渐演变为封建制度,各国设有相、将、卿等官职。
二、秦汉朝时期的官制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三公九卿制。
三公包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负责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汉朝沿袭秦朝制度,但有所改进,如设立郡县制等。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制有所变革,出现了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三省制度,分别负责行政、审议和决策。
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门阀家庭成员垄断了几乎所有的高级官职。
四、隋唐时期的官制隋唐时期,官制逐渐完善,实行三省六部制。
三省分别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分别为吏部、礼部、房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这一制度为后世所沿用。
五、宋朝的官制宋朝的官制以加强中央集权为主,设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和枢密院等机构。
宋朝的官制改革,使行政效率得到提高,但官僚机构也日益庞大。
六、辽金元时期的官制辽金元时期,官制有所创新,如辽朝实行南北面官制度,金朝实行勃极烈制度,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等。
这些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明清时期的官制明清时期,官制逐渐走向成熟,明清两朝的官制相似,实行三省六部制度,加强对官员的管理和监督。
此外,明清时期还设有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加强对社会的控制。
总之,中国历代官制经历了从世袭制到封建制度,再到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每个时期都有其特点和创新。
中国古代历代官制
司农寺、太府寺(以上主官都为卿)、国子寺(掌学校, 主官为祭酒)、将作寺(主官为大将)
文官俑
隋朝归附的官僚马三宝
隋朝宦官
上朝图
隋朝官服
(二)唐朝
• 宰相:唐代称右相、凤阁令、紫微令等。 • 三省六部(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 尚书省 : • 吏部:掌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勋封 • 户部:掌全国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 • 礼部:掌礼仪、祭祀、科举、学校 • 兵部:掌武官选用及军事行政 • 刑部:掌全国司法行政 • 工部:掌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
楚国令尹 春申君
范蠡(LǏ)
(六)秦朝
• “三公”:丞相(掌理全国政务)太尉(掌军事) 御史大夫(掌监察兼秘书,相当于副丞相)
• “九卿”:奉常(掌祭祀礼仪)、郎中令(掌宫 殿掖门)、卫尉(掌警卫)、太仆(掌车马)、 廷尉(掌刑罚)、典客(掌少数民族及对外事 务)、宗正(掌皇族事物)、治粟内史(掌财 政)、少府(掌税收)
门下省(尽规献纳,纠正阙违) 南北朝:与两晋大致相同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大臣和地方官的重要僚属: • 主簿(相当于办公室主任) • 参军(秘书或参谋)等
宰相们
魏晋南北朝 官服
三、隋唐官制
隋、唐
(一)隋朝
• “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不关事,纯属荣誉职) •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参议国家大事,无实权) • “五省”: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内侍省 • “三台”:御史台(设御史大夫一,御史中丞二,御史若
• 卜(负责占卜之事)
• 作册(与后世的史相当,负责记录的官吏)
古代官职类文化常识汇总
古代官职类文化常识汇总一、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旳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大致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1.中央官制。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
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太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厚实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废。
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为首辅(即宰相)。
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2.六部。
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
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
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院国史编修等。
3.地方官职。
秦汉的主要行政区是郡。
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
隋朝的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
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参军、参谋、掌书记等。
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
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
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
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个路,路中设若干个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
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省”。
二、常见的官名释义1.皇帝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后,王绾、李斯等根据传说中的三皇的名称,上尊号为秦皇。
嬴政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意思是他的功德可以和“三皇五帝”相提并论。
中国历代官员等级划分
中国历代官员等级划分因朝代和时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部分朝代官员等级划分的简要介绍:
秦朝:秦朝实行二十等爵制,以军功大小作为授予爵位的主要依据,最高等级为彻侯,另有十八个等级,如公士、上造等。
汉朝:汉朝沿袭了秦朝的二十等爵制,并增设了王爵,最高等级为诸侯王。
同时,汉朝还实行了官职制度,分为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官职等级分明。
唐朝:唐朝的官员等级分为九品中正制和爵制。
九品中正制将官员分为九品三十等,以才德为主要依据进行选拔。
爵制则分为亲王、郡王、国公等五等。
明朝:明朝的官员等级分为九品中正制和职官制。
九品中正制与唐朝相同,职官制则将官员分为文、武、进、出四种,每种又分为正、从、员、佐等多个等级。
清朝:清朝的官员等级分为九品中正制和八旗制度。
九品中正制与明朝相同,八旗制度则将旗人分为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蓝、镶蓝、正红、镶红八旗,各旗设有旗主和各级官员。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朝代的官员等级划分方式和名称都有所不同,而且在实际运行中也可能存在调整和变革。
此外,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也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在具体了解某一朝代的官员等级划分时,需要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和文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楚国别具一格: 国君:王 中原诸侯国国君:公、侯、伯、子、男 行政长官:令尹 军事长官:司马(战国时改为柱国) 监狱长官:司败
楚 国 令 尹 春 申 君
范 蠡 ( )
lǐ
(六)秦朝 • “三公”:丞相(掌理全国政务)太尉(掌军事) 御史大夫(掌监察兼秘书,相当于副丞相) • “九卿”:奉常(掌祭祀礼仪)、郎中令(掌宫 殿掖门)、卫尉(掌警卫)、太仆(掌车马)、 廷尉(掌刑罚)、典客(掌少数民族及对外事 务)、宗正(掌皇族事物)、治粟内史(掌财 政)、少府(掌税收) 地方官职: • 主要行政区:郡(长官:郡守)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术语
任职授官
• 任 • 授(泰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贾鲁 传》) • 除(余除又丞相兼枢密使) • 拜 (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 宴》)
•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 辟(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 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 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 襄公三年》 • 赠(用于追封已故者) • 点(用于口语)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秦、两汉
(一)夏朝 • 夏王(自称“帝”) • 中央:相、卿士、卜、祝、史、师 • 地方:侯、伯 朝廷: • “六卿”《史记· 夏本纪》集解引孔安国曰:“天子六军, 其将皆命卿也。” 《尚书· 甘誓》:启与有扈氏“大战于 甘,乃召六卿。” • 车正:主管造车的官《左传· 定公元年》记载:“薛之皇 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 • 庖正:主管膳食的官 《左传· 哀公元年》记载,少康为夏 王前,曾做诸侯有仍氏的牧正,后来又逃到有虞氏那里做 庖正。 • 牧正:主管畜牧的官 司法官员、瞽(乐官)、啬夫……
夏 禹 、 夏 桀
(二)商朝 内廷官: • 宰、臣(主要处理商王的私人事务,包括其私人领地、以 及王官内部的管理等) • 宰 《史记· 殷本纪》记载,殷高宗武丁,“三年不言,政事决 于冢宰”。 • 臣(农耕、内廷供奉、祭祀、警卫、管理商王私人军 队……) • 外廷官:尹、卜、作册(处理国家事务的官员) • 尹(相当于后世的宰相) • 卜(负责占卜之事) • 作册(与后世的史相当,负责记录的官吏) • 武官:亚服(统帅军队,有亚,多亚,大亚之分)射(统 帅弓箭手)犬(负责商王的田猎)戍(要地驻屯军长官) 等
宰 相 张 居 正
宰 相 于 谦
海 瑞
(二)清代 • 议政五大臣(大政决策机构) • 军机处(秉承皇帝意旨处理军国要务、官员任免 和重要奏疏) • 都察院:长官: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 • 清初置文馆,处文学侍从之臣,称为文馆大学士。 • “三院”:内国史院(掌记注皇帝起居、诏令, 收藏御制文字)内秘书院(掌撰拟对外文书及敕 谕、祭文等)内弘文院(掌注释古今政事得失, 为皇帝进讲,为皇子侍讲) • 理藩院:负责少数民族事物,类似元代的宣政院 府、州、县制,与明代略同。
每部设尚书(部长)一人,侍郎(副部长)二人 每部之下设四司,每司设郎中(司长)一人,员外郎(副司长)一人,主事 (处长)若干
“五监”:国子监(学校教育) 少府监(皇家钱财、皇室用品供应及各项宫廷服务 事宜) 将作监(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 军器监(军器制造、保管、发放) 都水监(河渠、津梁、堤堰) 新设: • 殿中省(管理皇帝日常生活)主官:殿中监 • 翰林院(代皇帝起草文件,无实权)翰林学士
(三)金代 金代官制初期多用女真族名号。 • 长官:勃极烈 • 宰相:国讫(意为“贵”)勃极烈 • 军事统领官:忽鲁(总帅)勃极烈 • 乙室、阿买、吴迭……
女 真 族
(四)元代
• 元代官制,在入主中原之后始臻完备。 • 元代进一步扩充翰林院,监修国史。 • 丞相例由蒙古人承担。
中央政权下设三公、中书省、六部、枢密院、御史 台、大宗正府、宣政院、太禧宗禋院和储政院 地方政权下设行中书省(职同中央中书省)、宣慰 使司(职同中央宣政院)、诸路万户府、诸路总 管府、散府、诸州、诸县和诸军 • 中书省(长官:中书令,往往以太子充任) 县上有州,州上有道,道上有行中书省。行中书 省为中央中书省派出的机构,权力很大。这样, 元代的地方官制就形成省、道、州、县四级制。
宰 相 王 安 石
开头 封衔 府: 事吏 部 郎 中 龙 图 阁 学 士 知
•
包 拯
簿北 中宋 道皇 图祐 五 年 “ 大 驾 卤
(二)辽代
• 辽代官制分为北面、南面两大系统。 主要官职: • 于越(位于百官之上,类似于公师,但无具体掌职) • 南北宰相府,设北府左右宰相,南府左右宰相,佐 理军国大政。 • 北枢密院使(掌管契丹军政)南枢密院使(掌管契丹民政) • 还有南北大王院 南北宣徽院等。 南面官称为汉官,统治汉人。制度多仿照唐宋。 辽以后,谏官名存实亡,或名实俱亡。
提升职务
•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 《汉书 赵充国传》) • 升(升台都事。《元史 贾鲁传》) • 进(用于较高职务) • 加(本官之上加更高官衔) • 起复(恢复原职务) • 超迁(越级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 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降级免职
• 罢、免、解(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 • 贬、谪(因过失而降级,如:贬连州刺史。 《刘禹锡传》 • 革、褫(撤职查办) • 开缺(奉命或自行解职) • 致仕(带职退休) • 左迁(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序》)
文 官 俑
隋 朝 归 附 的 官 僚 马 三 宝
隋 朝 宦 官
上朝图
隋 朝 官 服
(二)唐朝
• • • • • • • • • 宰相:唐代称右相、凤阁令、紫微令等。 三省六部(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尚书省 : 吏部:掌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勋封 户部:掌全国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 礼部:掌礼仪、祭祀、科举、学校 兵部:掌武官选用及军事行政 刑部:掌全国司法行政 工部:掌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
第 一 代 国 君 商 汤
宰 相 伊 尹
(三)西周 •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天子的顾问) “卿士寮” • 卿士(最高政务官,总理行政、军事、外事) • 司徒(掌土地和农人)、司空(掌百工职事)、司马(掌 军赋军政)、司士(掌版籍爵禄)、司寇(掌刑罚)、大 行人等 “太史寮” • 太史(掌历法记事)、内史、御史、太卜(掌占卜)、乐 师等 • 宰或太宰(总揽朝政),其下有膳夫、缀衣、太仆、趋马 等。 负责王宫警卫的称师氏,卫士称虎贲,近侍称小臣,宦者称 寺人。
地方政权为省、府(或直隶州)、县(或散州)三级制。 • “三司”:提刑按察使司(掌一省之刑狱)、都指挥使司 (掌一省之军事)、承宣布政使司。 • 府或直隶州:长官(知府或知州); • 县或散州:长官(知县或知州) • 巡按:中央派监察御史巡察各地者 • 巡抚:中央派京官巡抚地方者 • 总督 • 翰林院(词林) 外朝官署(制诰、著作、修史、图籍 等职)
官职品级
丞相(辅佐皇帝的最高政务长官)
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 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 太子太保、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 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
太中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谏大夫、博士……
汉 武 帝
汉朝 日南尉丞官员印章
汉 代 出 土 玉 官 员 跪 像
二、魏晋南北朝官制
曹魏、吴蜀、晋代、南北朝
曹魏: • 丞相 司徒,中书监及中书令(皇帝的秘书长),御史台 (掌监察) 吴蜀:仍设宰相 晋代: • “八公”:太宰、太师、太傅、太保、司徒、司空、大司 马、大将军 • “三省”:尚书省(最高政务机关)中书省(掌典文书) 门下省(尽规献纳,纠正阙违) 南北朝:与两晋大致相同
元 朝 开 国 皇 帝 忽 必 烈
五、明清官制
明、清
(一)明代 明洪武十三年: • 废中书省和丞相 • 设大学士(皇帝顾问,办文墨) 明成祖时: • 内阁:内阁大学士官位并不高,权势也还少。 • 仁宗以后: • 内阁:专任批答文章,草拟诏令,品位提高,权 势随之增大,甚至超过宰相,号为“辅臣”。首 席大学士称“元辅”、“首辅”。 明初改元代“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仍 称“省”),长官为布政使,掌民政和财政。
调动职务
• • • • 移 调(调为陇西都尉。《汉书 袁盎传》 徙(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迁(一般指提升,如:迁东郡太守《汉书 王尊传》) • 量移 • 补(补充空缺官职)
兼职
• 领(以本官兼较低他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 (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 袁乔传》) • 摄(暂时兼代比本官更高的职务) • 权(临时代职,如: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 话》) • 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某官衔,如:太祖行奋武将 军。《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 • 署(代理无本官的职务) • 护(原官短期离职暂时守护印信)
周 武 王
(四)春秋时期 • 执政(总领国政)、司徒(治民官)、司 马(治军官)、司寇(掌刑狱)、司空 (掌土地及建筑) • 史官:太史、内史 • 乐官:太师 • 祭祀之官:太祝 • 外交官:行人
(五)战国时期 • 相(或丞相):中原最高行政长官 • 将(或将军):最高军事长官 • 御史(管理文书及记事)、司寇、内史(掌国家 租税、钱谷与财政收支)、少府……
中国古代历代官制
• 奴隶社会:
(出现)阶级 (形成)国家 (形成)政权 (构建)官制
• 《周礼》所谓“体国经野,设官分职”。 • 封建社会: • 逐渐形成完备的封建职官制度。
历代官制
• • • • • 一、秦汉及以前朝代官制 二、魏晋南北朝官制 三、隋唐官制 四、宋辽金元官制 五、明清官制
一、秦汉及以前朝代官制
明清皆有: • 三公(太保 太傅 太师 )和三孤(少师 少 傅 少保)合成宫保(荣誉称号,用以封赠 大臣) • 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六部之上不再设 尚书省和尚书令,左右仆射。 • 御史台 都察院(宪台) • 通政使(正三品)、副使(正四品):负 责内外奏疏封驳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