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行政管理学
研究方向土地行政法学
研究方向土地行政法学摘要:1.土地行政法学的定义和重要性2.土地行政法学的研究内容3.土地行政法学的发展趋势4.我国土地行政法学的现状与挑战5.对土地行政法学发展的建议正文:1.土地行政法学的定义和重要性土地行政法学是一门研究土地行政管理活动中的法律制度和法律关系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土地行政管理的法律依据、行政行为、法律责任等方面。
在我国,土地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资源之一,土地行政管理对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土地行政法学在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2.土地行政法学的研究内容土地行政法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行政管理的法律依据:包括宪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土地行政管理的行政行为:包括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征收、土地使用权划拨等行政行为。
(3)土地行政管理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处罚、行政赔偿等法律责任。
3.土地行政法学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土地行政管理的加强,土地行政法学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行政法学的研究范围将不断扩大,从土地行政管理活动向土地资源保护、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拓展。
(2)土地行政法学的研究深度将不断加深,从对土地行政管理活动的表面分析向对土地行政管理活动的内在机制和法律原理的深入研究发展。
(3)土地行政法学的研究方法将更加多元化,包括比较研究、实证研究、规范研究等方法。
4.我国土地行政法学的现状与挑战我国土地行政法学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行政法学的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2)土地行政法学的实践应用不断加强,对于土地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和指导作用日益明显。
然而,我国土地行政法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1)土地行政法学的研究水平和实践应用水平不平衡,一些地区的土地行政法学研究还比较薄弱。
(2)土地行政法学的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土地管理学
第一章绪论1、土地管理学所研究的土地是指地球表面陆地和水面的总称。
2、土地是自然资源,同时又是不动产。
土地管理所研究的土地,是有形的土地实体与无形的土地权利的统一体。
3、土地的功能:负载功能、养育功能、仓储功能、提供景观的功能、储蓄和增值的功能。
4、土地的基本特征:土地是自然的产物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土地质量差异的普遍性土地利用的永续性5、土地的自然供给,即自然所实际供给的各类土地数量,就某一区域或全球来说,是固定不变,没有弹性。
在土地自然供给与某些自然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某种用途土地的供给量能够随着土地利用效益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称土地的经济供给,具有弹性。
总之,土地与人口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土地的供求关系。
6、土地管理的主体是国家。
土地管理的客体是土地。
7、土地管理是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综合性活动。
第二章1、土地管理原理归结为四大类:人本原理系统原理动态原理效益原理2、要贯彻系统原理,必须把握住系统的目的性、整体性和层次性三个环节。
3、现代管理要求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结合,这就是整分合原理。
4、相对封闭原理指在任何一个系统内,管理手段必须构成一个封闭的循环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
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中,反馈起着关键的作用。
5、动态管理必须遵循动态相关原理和弹性原理。
第三章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包括:管理目标的设置、管理组织的设计、管理职能的运作1、土地管理目标按管理层次的不同,可分为:宏观土地管理目标(指全国)中观土地管理目标(指地区)微观土地管理目标(指县级)土地管理目标按实现时间的幅度可分为:长期目标(指10年以上)、中期目标(指5年左右)、年度目标(指1年)2、土地管理的原则: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坚持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统一的原则坚持依法、统一、科学地管理土地的原则3、1998年,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由地矿部、土地局、海洋局、测绘局4个单位组建国土资源部。
土地管理学考点整理
1.土地管理: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综合性活动。
2.相对封闭原理:在任何一个系统内,管理手段必须构成一个封闭的循环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
3.地籍:指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地类)等基本情况的薄册(含图)。
4.地籍管理:国家为获得地籍信息,科学管理土地而采取的以土地调查(含测量)、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措施。
5.土地调查:指对土地的地类、位置、面积、分布等自然属性和土地权属等社会属性及其变化情况以及基本农田状况进行的调查、检测、统计、分析的活动。
6.基本农田: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7.土地登记: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将土地的权属关系(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用途、面积、使用条件、等级、价值等情况记录于专门的薄册,以确定土地权属,加强政府对土地的有效管理,保护权利人对土地的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
8.土地统计:利用数字、图表及文字资料,对土地数量、质量、分布、权属和利用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系统的记载、整理和分析的一项管理措施。
9.地籍档案:国家和地方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及其事业单位在地籍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土地管理工作有保存价值的,反映地籍工作和土地状况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10.土地制度:是一定社会制度下土地关系的总和,是关于土地这一基本生产资料的所有、使用的制度。
11.土地产权:指有关土地财产的一切权利的总和。
12.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核心,是土地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
或者说,是土地所有者所拥有的、受到国家法律保护和限制的排他性的专有权利。
13.土地使用权:是指实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对依法交由其使用的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以及依法部分处分的权利。
土地行政管理学-第一章 绪论
历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
1991年,第一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土地与国情 1992年,土地与改革 1993年,土地与经济 1994年,土地与市场 1995年,土地与法制 1996年,土地与发展——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1997年,土地与国家——爱护我们的家园 1998年,土地与未来——集约用地,造福后代 1999年,依法行政,合理用地 2000年,保护耕地——为了美好的明天
经济功能
通过土地行政管理组织对土地行政管理内 容(地权、地用、地价、地税、地籍)进行组 织、协调、管理、调整,以实现土地资源的有 效配置,提高土地产出或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率。
组织土地调查、登记、评价 保护土地,监测土地数量、质量与利用结构 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与计划,进行用途管制 制定土地利用经济政策与技术标准 运用地价、地税等经济杠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制定法律法规,调解纠纷,保护土地利用者利益
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 发展的需要依法对国家土地配置领域所进行的 管理活动,从而体现的功效。 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 土地改革 城市化、工业化
社会文化功能
农村社会保障
政治功能
通过地权制度改革、土地立法、土地政策、 土地执法等途径,对土地的所有、使用、转让 等配置过程行使约束性、控制性的功能,以维 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及内外部环境。
1.2 土地行政管理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土地行政管理学
姜 海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课程基本安排(1)
课程讲解与讨论 课程作业与平时成绩 课堂纪律与平时成绩 课外阅读文献:教材、期刊、网站
课程基本安排(2)
分组完成课堂讨论与平时作业 人数4-5人 合理分工(准备、报告、提问、答疑、评论) 以组为单位考核,组内有差异 1 次以上作业 E-mail上交,PPT形式报告
土地行政管理的名词解释
土地行政管理的名词解释土地行政管理是指政府对土地资源进行统一安排、监管和利用的管理活动。
它是在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重要性背景下产生的,旨在维护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土地行政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土地行政管理必须以科学规划、合理利用为原则,通过强化规划、审批、执法等手段,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和最优配置。
这既包括对农用地、建设用地等不同类型土地的管理,也包括对城乡土地利用的协调和统筹。
其次,土地行政管理需要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土地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保护好土地生态环境对于维护生态平衡、防止生态灾害、保障人民健康至关重要。
土地行政管理需要通过建立健全的土地利用规划、开展生态环境评估和监测,加强对生态脆弱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修复,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再次,土地行政管理需要维护农民和农村利益。
农村土地作为农民的经济基础和社会保障,必须得到有效保护。
土地行政管理要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管理和保障,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权益。
同时,土地行政管理需要推动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除此之外,土地行政管理还需要加强土地市场的监管和管理。
土地市场是土地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土地行政管理要加强土地市场的监管,打击非法土地交易和违法建设。
同时,要推动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完善土地市场的交易制度和政策法规,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最后,土地行政管理需要依法行政,加强监督和问责。
土地行政管理依托于法律法规,必须严格依法行政,加强监督和问责。
土地行政管理机构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法水平,依法行使职权,确保土地行政管理的公正、公平和透明。
综上所述,土地行政管理是对土地资源进行统一安排、监管和利用的管理活动。
它旨在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利益和推动土地市场健康发展。
国土资源管理概况和土地行政管理基本知识
9、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
•
国土资源部门是我国管理自然资源的重要政府职能部
门,行使着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的行政审核、审批、处
置、确权、登记、发证和相关违法违纪案件查处等权力。
2004年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以来,国土资源部门的工作职
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单纯的资源管理部门,转变为保护
资源、保障科学发展的职能部门,参与宏观调控、加强市
• ②国土资源管理的对象。 • 国土资源管理的对象是人们占有、使用和利用
国土资源的过程和行为,包括在占有、使用和利 用国土资源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人与国土资源、 国土资源与国土资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8、国土资源管理
③国土资源管理的任务。 国土资源管理的任务最终是为了国土资源的社会
主义公有制,调整国土资源关系和贯彻国土资源 基本国策。
场监管的综合部门,维护群众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
部门以及提供资源公共信息的服务部门。
10、新形势下国土资源工作的任务
• 10.1 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 10.1.1 为什么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 解决13亿人口吃饭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目前
有13亿人口,专家预测到2030—2060年人口达到高峰,十 几亿人口的吃饭始终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
• 土地复垦: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 塌陷、压占、灾毁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 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
9、有关基本概念
• 农用地转用: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 利用年度计划和国家规定的批准权限批准后,将 现状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行为。
9、有关基本概念
• 征用土地: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 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批准,并依法给 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补偿后,将农民集体 所有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行为。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难度很大吗这个专业的就业职业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难度很大吗_这个专业的就业职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难度很大吗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难度相对较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该专业的就业前景逐渐扩大。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职业有哪些土地规划师:负责进行土地规划和土地利用方案设计,协助政府和企业做好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
土地测量师:负责进行土地测量和地籍调查工作,参与土地权属划定和土地用途变更的核实测量。
土地评估师:负责进行土地估价和土地评估工作,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土地价值评估的专业服务。
土地执法员:负责执行土地管理法规和政策,进行土地违法行为的执法检查和处罚工作。
土地资源研究员:从事土地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参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的科学研究和规划。
土地管理与顾问:在房地产开发、土地交易和土地管理咨询等领域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土地政策分析员:负责研究土地政策和法规,分析土地政策的实施效果,提出优化土地政策的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职业还涉及到相关政府机构、地产开发公司、土地执法部门、评估机构、科研院校等。
此外,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将进一步拓宽。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测量、地籍管理、土地及房地产价格评估、土地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等方面的技术和行政管理工作。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老而新的专业。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专业特点较强、涉及学科较多的公共管理类专业。
其专业人才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和自然资源学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规划、计算机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行政管理和政策法规工作。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总量有限,而人类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有关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日益重要。
2013年华中农业大学考研真题841土地行政管理学
4 、 3 S 技 术 包 括 : _ _ 、 _ _ 、 _ _ 。Leabharlann 2、 地登记 土 在 地税 、
5、 土地 储备运作 的三 个环节是 : 6、 土地 权属变更主 要有__、__、__几种形 式 。 三、简答题 (共 50分 题 10分 ,每 ) 1、 有哪些特性 ?如何 理解 土地 的双重 性 。 土地 2、 简述城市化 与耕地 保护之 间的关 系 ? 3、 简述我 国土地 利用 的总 目标 。 4、 简述 土地 产权 的内涵 。 5、 土地 行政管理 与 土地 管理 的异 同 ? 简述
华 中 农 业 大 学 二 ○一 三 年 硕 士 研 究 生 入 学 考 试 试 题 纸 课程名称 :弘1土 行政 管理 学 地 第 1页 共 2页 注意:所 有答案必 须 写在答题本上 ,不 写在试题 纸上 ⒉否则无效 。 得 一、 名词解 释 (共 分 ,每题 4分) ⒛ 1、 行政体 制 土地 3、 出机 构 派 5、 农用地 二 、填空题 (共 30分 空 l。 ) ,每 5分 1、 国家土地 行政组织 是通过—— 、__、__、__、__等五个 行政方面来提高土地 配置 效率 。 2、 土地 行政管理 的主要 功能包括 :__、 __、__。 3、 土地 开发 的主要 类型有 :
华 中 农 业 大 学 二 ○一 三 年 硕 士 研 究 生 入 学 考 试 试 课程名称 :841土 地 行政管理 学 题 纸 第 2页 共 2页 注意 :所有答案必须 写在答题本上,不 写在试题 纸上 ,否 得 则无效 。 50分 题 25分 四 、论述题 (共 ,每 ) 1、 么 是土地 行政 效率 ?结合 中国实 际 ,阐 当前土地 行政管理 什 述 存 在 的问题 ,谈谈如何 提高土地 行政管理 效率 。 2。析我 国现行农 村 土地 制度 的局 限性 ,提出农 村 土 地 制度改革 分 设 想。
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
(3)国内土地管理形成与发展
①公元前的土地管理 原始社会土地利用与管理 土地是公有的,以原始部落的范围为界,不同的部落有不同 的土地,但在占有和使用上都是以社会集团的首领以集团整体利 益出发,对土地利用进行划分,这是原始地土地管理。
奴隶社会的地政管理
土地私有——国君所有 据《禹贡篇》记载,夏禹治水后,曾按土色、质地和水分等 将九州(冀、衮、青、徐、杨、荆、豫、梁、雍)土地划分为九 等,依其肥力制定负赋等级(公元前2100)。 据《春秋》、《左传》记载:春秋中叶(公元前770—— 476 年)鲁、楚、郑三国曾先后进行田赋和土地清查,开始由 国家按 照田亩实数收税,并承认土地私人占有(这一时期开始 有“井田 制”)。——原始的土地登记。
• 管理是管理者的一种主动、积极、有计划的活动,其运作受到 外界环境的影响,主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如社会制度、人口 状况、经济体制与政策、文化水平、科学技术水平、法制状况 等。
• 管理是人类基本社会活动之一,有了管理,人群才能进行非常 有效的活动。特别是大规模、复杂的活动。
2.什么是土地管理?
土地管理又称地政管理,它是指一个国家运用法律和行政 的手段对土地财产制度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实施的各种管理措 施的总称。
; 在希腊和罗马时期:举办了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目的的土地调查,并按土地和收入的 多 少把本国公民划分为不同等级。 —中世纪时期:地藉管理体系趋于科学、系统、更具有土地评价特色,并从以土形、 土 味定质,发展到以土地的地形、坡向、土壤的坚实度、质地、透水性、颜色等指 标 划分等级。
—1086年:英格兰编制了土地调查手册,对各种各类土地进行了详细登记。
第二章 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
第一节 土地管理及其发展 第二节 我国土地管理体制 第三节 土地管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体系 第四节 土地管理的方法
土地管理学考试重点
土地管理学考试参考重点第一节土地的综合概念与特性功能一、土地的概念与内涵土地的概念,主要取决于人们和学科对土地的认知。
一般有狭义、广义的解释。
理性而言,土地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元复合系统,只能逐步地认识其实质内涵,因而是一个动态概念。
土地整体作为一个复合系统,其实质内涵一般可分为以下4个层次:1. 第一个层次,土地作为自然物质,是大自然提供的,先于生命系统(生物和人类)而存在的最基本的生态环境要素。
(1)地是地球的表层,地球的存在距今已有约46亿年,土地包括陆地和水面,与土壤、光、热、水、气不可分。
土地既是自然因素(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的综合体,又是自然物的一个垂直系统。
(2)土地有狭义、广义两个概念,狭义的土地指的是平面土地(含陆面、水面);广义的土地指立体土地(含土地的内层、底层,分为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土地内涵因素如此丰富,就为发展农业、林业、渔业、工矿业和第三产业用地,也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和基础。
2. 第二个层次,土地是劳动对象、人工生态环境和最基本自然资源。
(1)为自然物的土地是逐渐由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生态环境要素转化为人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日益作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自然资源宝库,而成为一切生产资源和生产资料的源泉和依托;并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的土地转变为人工自然资源和人工生态环境要素,而成为自然经济综合体,使土地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有了价值(劳动价值)。
(2)马克思的“土地物质”和“土地资本”的二元构成理论。
马克思指出,作为自然状态的土地是“土地物质”;而已利用土地由于附加了人类的劳动成为“土地资本”,并使“土地物质”与“土地资本”融为一体。
这样就使“一块已耕土地与一块具有同样自然性质的未耕土地相比,有较大的价值”。
而且,作为纯粹自然资源的土地一旦被国家社会和个人占有,而成为排他性的财产时,土地所有权(或产权)就具有了经济和法制的意义,使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内涵和特性功能。
土地管理学
土地管理学一、名词解释1.土地管理: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综合性活动。
(重要)2.相对封闭原理:在任何一个系统内,管理手段必须构成一个封闭的循环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
3.土地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一定社会制度下土地关系的总和,是关于土地这一基本生产资料的所有、使用的制度。
4.土地利用管理:是国家按照预定的目标和土地系统运行的自然,经济规律,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工作的总称。
5.地价指数:是指反映土地价格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与幅度的相对数,它反映一个城市各类土地价格变化及其总体综合平均变化趋势的相对数。
6.人本原理:就是一切管理,包括土地管理,应该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以做好人的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
7.地籍管理:指国家为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经济状况并建立地籍图,薄,册等而实行的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等工作措施。
8.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有的耕地。
9.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指城市土地收购储备机构,通过征收,收购,置换,到期回收等方式,将土地从分散的土地使用者手中集中起来,并由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机构组织进行土地整治与开发,在完成了房屋拆迁,土地平整等一系列前期开发工作后,再根据城市土地年度计划,有计划的将土地投入市场的制度安排。
10.土地资产:土地财产中用于生产,经营的那部分土地称之为土地资产。
二、填空1.城市土地供需不平衡情形:答:城市土地供需不平衡有四种情形(1)S1h >D1h,一级市场土地供过于求,表现为城市开发区土地大量闲置(2)S1h <D1h,一级市场土地供不应求,表现为城市建筑密谋和建筑容积率极高(3)S2h >D2h,二级市场土地供过于求,表现为大量的房地产未脱售而空置(4)S2h <D2h.二级市场土地供不应求,表现为居民住房和营业性用房极为紧张2.计划经济下的传统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基本特征:答:(1)城市土地实行土地公有制,土地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因此,进行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都必须以土地公有制为前提。
第一章土地行政管理学
三、土地行政管理的目标与功能
土地行政管理的功能 土地行政功能可称政府在土地行政管理中的职能,指行政机 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法对国家土地配 置领域所进行的管理活动,从而所体现的功效和能量。它从一个 侧面反映着政府所代表的国家性质和活动的基本方向。土地行政 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功能 1.政治功能 2.经济功能 3.社会、文化功能
四、土地行政管理与几个相关范畴的关系
土地行政管理与土地政策
[区别] 土地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任务而 制定的涉及土地关系、土地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则和采取的重大 措施。它可以理解为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法。 一般讲土地政策包括土地所有制政策、土地改革政策、土地使用政策、 土地价格及赋税政策等。 土地行政与土地政策是两个性质不同的范畴。 [联系] 土地政策是解决土地问题的指南,而土地行政则是执行土地政策。土地 政策的责任是要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目标和方法(手段);而土地行政则是要 沿着土地政策目标,实践土地政策中的方法,以期实现政策目标。 两者在解决土地问题中,配合密切,相辅相成。
?综合体?自然与经济的混合产物?立体三维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二土地行政管理的含义?土地的概念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又是一个自然自然然经济综合体physicaleconomiccomplex二土地行政管理的含义?土地的概念狭义和广义平面和立体广义广义立体土地海洋土地陆地及内陆水域广义土地土地陆地及内陆水域狭义土地海洋狭义土地空气植被光热等地下海洋土地概念狭义土地广义土地土平面观地球上陆地表面含内陆水域整个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二土地行政管理的含义?土地的概念狭义和广义平面和立体地资源立体观地球上陆地表面上下组成立体垂直剖面整个地表上下组成立体垂直剖面立体观地球上陆地表面上下组成立体垂直剖面整个地表上下组成立体垂直剖面土地资产平面观土地资产价格所有权价格使用权价格地役权价格等陆地资产价格海洋资产价格陆地海洋使用权价格陆地海洋所有权价格立体观不动产房地价格土地空间权价格土地地下权价格陆地空间价格海洋空间价格陆地海洋空间权价格陆地海洋地下权价格平面观土地资产价格所有权价格使用权价格地役权价格等陆地资产价格海洋资产价格陆地海洋使用权价格陆地海洋所有权价格立体观不动产房地价格土地空间权价格土地地下权价格陆地空间价格海洋空间价格陆地海洋空间权价格陆地海洋地下权价格海洋二土地行政管理的含义?土地行政管理的含义土地行政是政府组织为了体现现在和未来社会需要和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对土地的所有利用转让等过程进行组织与决策的活动它主要涉及土地所有使用土地登记土地执法土地政策等行政措施的实施
土地管理学总论复习
土地管理学复习名词解释1.土地管理:是国家用以维护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一项国家措施.2.土地关系:是指人类在占有和开发、利用土地过程中所发生的人与人的关系.其中,土地产权关系是土地关系的核心,最重要的问题.3.土地产权:是指以土地所有权为核心的土地财产权利的总称.4.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借以实现的形式,从狭义上讲,就是指为利用一切土地所必须支付的超额利润,从广义上讲,是指利用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工资、劳动力等)而必须支付的超额利润.4.土地有偿使用是指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有者交纳的地租或应缴的报酬,使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以实现.5.地籍管理:国家为获得地籍信息,科学管理土地,而采取的以土地调查(含测量)、土地分等定级、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措施.6.地籍档案管理是将经过土地调查、分等定级、登记、统计等工作形成的各种文字、数据、图件资料立卷归档、保管和提供利用等工作.7.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权人依法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土地的权利.8.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9.土地制度: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关系的总和,是关于土地这一基本生产资料的所有、使用、管理的原则、方式、手段和界限等的法律规范和制度化体系.10. 地票:指包括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过复垦并经土地管理部门严格验收后产生的指标.11. 基本农田: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12.城市土地一级市场:城市土地所有者将土地使用权让予土地使用者而形成的市场,具有垄断性.13.土地征收: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行为14.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试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出让金的行为15. 土地资产:是指土地财产,即作为财产的土地.财产对象实体最重要的属性是有限性、有用性、可占有性和具有价值性.16.土地利用:指人类通过一定的活动,利用土地的性能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土地利用的原则:生态平衡原则,最大经济效果原则.17.土地利用管理:国际按照预定的目标和土地系统运行的自然、经济规律,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工作的总称.18..耕地:指用来种植农作物的土地.特点:利用周期短,对自然条件要求严格,集约利用程度高,具有永续利用性能.19.土地:土地是自然历史综合体,土壤、气候、地貌、水文、岩石、植被都是土地的组成部分,它们附着于地壳,构成土地整体.20.土地资源:土地,作为自然要素于现在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们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利益的那部分土地.21.土地资产:是指土地财产,即作为财产的土地.财产对象实体最重要的属性是有限性、有用性、可占有性和具有价值性.土地的自然供给:土地的自然供给即自然所实际供给的各类土地数量,就某一区域或全世界来说,是固定不变的,是毫无弹性的. 22.土地的经济供给:在土地自然供给与某些自然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某种用途土地的供给量能够随着土地利用效益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称为土地的经济供给.23.土地管理:是国家在一定的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综合性活动.24.土地管理的内容: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市场管理.(四大内容在土地管理系统中的作用来看,地籍管理是基础,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市场管理是手段,土地利用管理是核心)1地籍管理的主要内容:土地调查、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及地籍档案管理等25.土地调查:土地调查是以查清土地的位置(界限、四至),利用类型、数量、质量和权属状况而进行的调查.26.宗地:被界址线所封闭,具有独立使用权或几个使用者共有权的自然地块.土地变更调查:是指在全国土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城乡土地利用现状及权属变化情况,随时进行城镇和村庄地籍变更调查和土地利用变更的调查,并定期进行汇总统计.27.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1、有偿取得方式2、无偿取得方式3、依法承包经营取得4、依照法律、政策规定取得28.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出让金的行为.29.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及基本形式: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在民事主体之间再转移的行为,是平等民主之间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基本形式有出售、交换和赠与.30.土地使用权出租:土地使用权的出租是指合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民事主体(即出租人)将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全部或部分提供给他人(承租人)使用,承租人为此而支付租金的行为.31.土地使用权抵押:土地使用权抵押是指土地使用权人以土地使用权作为履行债务的担保,当土地使用权人不能按期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享有从变卖土地使用权的价款中优先受偿权的债务担保形式.二,简答1.土地使用权出让工作程序程序:1市县土地管理部门根据土地出让计划会同有关部门拟定的地块的征地、拆迁安置方案、土地使用条件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查2按照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权限,经由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审查后,报人民政府批准 3经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土地管理部门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正式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依法办理使用权登记手续,核发土地使用证2.土地征收补偿与安置标准:构成:土地补偿费,青苗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社会保障费用,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拆迁补偿费.3.土地管理的特性:土地管理除具有管理的一般属性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性:(1)全面性,(2)统一性,(3)科学性,(4)法制性.4.土地产权基本特性:(1)具有排他性;(2)土地产权客体必须具备可占用性和价值性;(3)土地产权必须经过登记,才能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4)土地产权的相对性.5、土地征收的特征:1、土地征收的公益性2、土地征收的强制性3、土地征收的有偿性4、土地征收程序的合法性6.土地管理的基本任务:维护土地公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切实保护耕地,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利,加强土地的法制管理,使土地管理走上法制轨道.7.土地管理的总体原则:依法管理;统一管理;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建设和发展的用地需求;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8.土地管理的基本原则: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关系;坚持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6、政府在土地管理中的行为模式:1、保障土地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纠正市场失灵2、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对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3、消除土地领的外部性4、协调各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利益,保障土地配置的公平和效率.统一;坚持依法、统一、科学地管理土地 .7.土地管理的内容:土地管理的基本内容分为产权、产籍管理和土地利用管理两大部分,具体包括:(1)地籍管理.包括土地调查、土地分等定级、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地籍信息系统筹内容. (2)土地权属管理.包括大地所有权、使用权的审核和依法确认,土地权属变更(如土地征用、划拨、出让等)管理,土地权属纠纷的调处,对违法侵犯土地所有权、使用权行为的查处等内容.(3).土地利用管理.包括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的监督和调控等内容.(4).土地经营(土地市场)管理8. 地籍管理的任务和内容:任务:在我国,地籍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编制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有关土地政策等,提供保管、更新有关土地自然、经济、法律方面的信息.内容:地籍管理包括土地调查、土地分等定级、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和地籍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内容9.地籍管理原则:(1)按国家统一的制度进行;(2)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精确性;(3)保证地籍工作的连续性;(4)保证地籍资料的完整性.10、地籍调查的程序:准备工作、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量、面积量算、编绘地籍图、编绘宗地图.11.土地权属管理的任务和主要内容:土地权属管理的任务: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和调整土地关系.其中,调整土地关系包括调整土地征用过程中产生的土地关系和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以及转让过程中的土地关系. 权属管理的主要的内容有:依法确认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依法管理土地权属的变更;依法调处土地权属纠纷;依法查处土地权属方面的违法行为.12.土地利用的原则:(1)先评价规划,后开发利用;(2)珍惜、节约合理用地;(3)均衡协调开发和合理布局;(4)贯彻农业优先;(5)开发利用与整治保护相结合.13、土地利用管理的内容. 土地利用管理主要是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开发、监督和调控土地利用来实现的. 1)、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和土地的自然、经济特点,对土地的分配、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在宏观上进行统筹协调、合理配置的综合措施. 2)、土地开发:通过对土地投入活动和物化劳动,一方面将难利用的土地改变为可利用的土地;另一方面是对已利用土地进行再开发,以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3)、土地利用的监督和调控首先是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执行情况加以监督,在执行过程中因情况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对非农占用土地加以控制;对土地利用状况作正常性的监测,使土地利用不至于偏离规划的目标、方向,至少可以将这种偏离维持在可允许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土地利用朝着良性方向发展.14.土地利用内容:(1)确定土地的用途.(2)在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和行业间合理分配土地资源.(3)采取各种措施开发、整治、经营、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果.15.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 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指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地质条件等.它们制约着人们对土地的利用. 2.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指社会制度、政策,土地所处的位置、交通条件,成本、效益、土地利用现状等.3.人的文化素质人们的知识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对土地利用的整体性、长远性的认识,都会给土地利用带来深远的影响.16.地籍管理的内容和原则内容:1土地调查是以查清土地位置的位置,利用类型,质量和权属状况为内容的调查 2土地分等定级是在土地调查和土地利用分类的基础上以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为主要依据的各类土地等级 3土地登记是指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登记 4土地统计是对土地数量、质量等级、权属,利用类型和分布的统计及汇报分析 5地籍档案管理是对度低调查,分等定级,土地登记,土地统计的图文、数据图册资料的归档,管理与利用等工作原则;1地籍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制度进行 2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精确性3保证地籍工作的连续性4保证地籍资料的完整性1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1、三大类:农用地2、建设用地3、未利用土地2八大类: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3、十二大类:耕地、林地、园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共公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用地18. 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期限和方法1)期限居住用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综合用地或其他用地50年.2)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 协议、招标和拍卖三论述题20.土地与人口、环境是什么关系人地关系也是土地供需平衡关系的重要体现.因土地数量有限、而人口的数量在一定阶段都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变数.土地所能承担的人口“负荷量”,亦称土地的人口承载力,它取决于自然条件,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科学技术水平等.在一般情况下,社会生产力越低,土地所能承担的人口“负荷量”越小,反之则越大.耕地面积减少和人口增长速度的加快,巳日渐成为世界性的突出矛盾之一.土地与环境、生态的关系,是指土地生产力的保护和破坏对共它环境条件,甚至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8.土地管理的方法内涵及其相互联系是什么土地管理的方法有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和技术方法.1)行政方法:土地管理的行政方法指领导者(管理者)运用行政权力,通过强制性的行政命令,直接指挥和控制管理对象,按照行政系统自上而下实施管理的方法.常用的方式:行政管理系统通常采用命令、指示、规定、通知、条例、章程、指令性计划等方式对于系统进行控制.行政方法依靠行政权力.特点: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直接性、单一性和无偿性等特点.效果:行政方法能依靠行政机关和领导者的权威,充分发挥高层领导的决策作用、使管理系统达到高度的集中统一.行政方法有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①管理效果受领导水平的限制,领导水平不高,就容易产生瞎指挥;②横向构通困难.信息传递迟缓,有时严重失真;③行政层次多,手续繁杂,影响工作效率;④不利于发挥子系统的积极性. 行政方法局限性的补救措施:行政指导(提供信息、咨询指导等)2)经济方法:土地管理的经济方法指管理者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调节和引导土地利用活动,以实现管理职能的方法.经济利益原则是经济方法的核心. 经济手段(杠杆)是经济方法的工具,它在调节经济利益、实现管理目标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土地管理方面常采用的经济杠杆有:(1)、地租地价杠杆(2)财政杠杆.(3)、金融杠杆.(4)税收杠杆.经济方法的局限性:①不能用来解决管理中许多需要严格规定或立即采取措施的问题.②土地利用中不能单纯依靠该种方法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3)法律方法:是管理者通过贯彻、执行有关土地的法规,调整人们在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整治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土地关系,规定人们行动必须遵守的准则来进行管理的方法. 在土地管理中运用法律方法,主要是运用立法和司法手段,来巩固和调整各方面的土地关系.特点:法律方法比行政方法具有更大的强制性、严肃性和权威性.局限性:对于很多超越法律范围的活动就显得无能为力了.4)技术方法:是管理者按照土地的自然、经济规律,运用科技手段(遥感、电子计算机、系统工程、土地规划等)来执行管理职能的方法.因此,在土地管理中必须综合运用上述四种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地价与房价如何调控答:1、基于房地产市场是空间竞争的市场,况伟大(2005)将房价和地价关系建立在空间经济学的基础之上,考虑住房市场与土地市场的供给者行为,探讨了容积率、闲置土地比重以及开发商占地规模如何影响房价地价及其关系,得出土地供大于求时房价地价负相关、土地供小于求时房价地价正相关的结论2、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房价上涨导致了地价的提高,从供给角度看,地价上涨是导致房价上涨的一个因素,在房地产市场运行的过程中,地价和房价分别是由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的.二、简述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存在问题和深化改革的建议1.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在不同的主体之间的流动和转移,分为农用地使用权和非农用地使用权.现状: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转换,及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了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现象.从流转的情况来看,主要有转包、租赁、"四荒”拍卖、承租转包或返包、转让、入股等形式.存在问题:(1)存在土地强制流转损坏农民利益的现象.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兴起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从幕后走向前台,并且速度明显加快,但存在不少违背农民意愿,损坏农民利益的问题. (2)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一是目前的土地流转大多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缺乏必要的引导.二是土地流转不规范,缺乏契约约束,农户委托集体经济组织缺少农户委托书,统一发包中由于对预期增值认知不清或漠视,造成对农民、集体利益的损坏,甚至剥夺农民承包权,造成不稳定因素. (3)农民缺乏社会保障制约着土地流转.在农村土地具有社会保障和就业功能,而当前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形成,决定了农民不能轻易离开土地.(4)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低,缺少中介服务机构.土地流转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缺乏一个由上到下网络状的中介服务机构,致使土地供求双方的信息受阻,信息辐射面狭小,土地流动渠道不畅,范围窄.改革建议:(1)加强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化建设.一是考虑到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因地制宜,灵活掌握;二是明确农民利益不受损害,不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确保农村社会的稳定;三是考虑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严防农村环境遭受破坏.同时,摸索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程序,做到职责明确,手续完备,合同规范. (2)土地流转必须坚持"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基本原则.首先是群众自愿的原则;再次是依法有序的原则;最后是规范操作的原则. (3)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第一,适当进行宣传引导.第二,努力引导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方向.土地流转的方向应尽量与土地利用规划相一致.第三,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第四,加强对市场机制的培育和监督. (4)建立土地流转管理机构.建议在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内部设立土地流转管理机构,并赋予相应的管理职权,对土地的用途、项目、面积、价格等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对土地流转过程实行监管,提高工作透明度,使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管理更趋优化、更加有效、更为合理. (5)培育土地流转中介机构.依托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培育土地流转中介机构,为流转双方提供法律、政策帮助,收集土地流转信息,为土地流转搭建平台三、土地征收与土地征用的关系.参考答案:2.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行为,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批准,并依法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收归国有的行政行为.在征收的过程中,就是将待征土地的集体所有权转变为国有土地所有权的过程.二者的区别表现在:土地征收后会发生土地所有权的转变,而土地征用只是土地使用权的改变.二者的共同点是:都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都要经过法定程序;都要依法给予补偿.四、简述城市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区别和联系参考答案:1.从市场层次来讲,城市土地市场又可划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1)城市土地一级市场.城市土地一级市场是指城市土地所有者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期限内让与城市土地使用者而形成的市场,反映的是土地所有者与土地使用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我国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政府是城市土地一级市场惟一的供给者,所以城市土地一级市场是一种垄断性市场.目前,我国城市土地一级市场存在三种交易方式:出让、出租和入股,其中,出让是一种较常用的交易方式,它又包括协议出让、招标出让和拍卖出让三种方式;出租仍处于试点阶段;入股也只是股份公司土地资产交易的一种方式.(2)城市土地二级市场.城市土地二级市场是指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的土地使用权受让者将剩余年期的土地使用权让予其他土地使用者而形成的市场,反映的是土地使用者与土地使用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与一级市场不同,二级市场土地供给者不是惟一的,所以城市土地二级市场是一种竞争性市场.目前,我国城市土地二级市场主要存在四种交易方式:转让、转租、抵押和入股.关系:城市土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构成整个土地市场.一方面,一级土地市场供给和土地价格对二级市场的土地供给和土地价格具有决定性作用,若一级市场运行不规范,二级市场运行无序就不可避免;另一方面,二级市场的供需状况和价格又会反馈到一级市场,从而调节一级市场的供给和价格.这就形成了城市土地使用权流动和信息传导的闭合系统.四、填空题1.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可采取的方式:出售、交换、赠与、继承。
2024年《土地管理学》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2024年《土地管理学》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1.依据土地的特性,下列不属于土地特性的是()A、用途的多样性B、土地位置的固定性C、土地资源的配置D、土地的永久性参考答案:C解析:p3土地的基本特性:①土地是自然的产物②土地面积的有限性③土地的永久性④土地位置的固定性⑤土地用途的多样性2.下列不属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的是()?A、转包B、出租C、转让D、抵押参考答案:D解析:第十三章254页3.工业用地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为()A、70年B、50年C、40年D、100年参考答案:B解析:第十一章219页4.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的重点是放活()A、所有权B、承包权C、L经营权D、受益权参考答案:C解析:p38。
三权分置即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三权分置的重点是放活经营权。
5.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通过法定程序,将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为国有的行为称为()。
A、土地征收B、土地征用C、土地变更D、土地消灭参考答案:A6.下列不属于宅基地使用制度内容的是()?A、一户一宅,户有所居B、放活土地经营权C、宅基地审批权限为乡级人民政府D、宅基地建设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参考答案:B解析:第十三章256页7.在2004年《宪法》修正案以前,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的情形被称为()。
A、征收B、征用C、没收D、征购参考答案:B解析:原《宪法》第十条第三款关于土地征用的规定,以及依据这一规定制定的《土地管理法》,没有区分土地征收和征用不同情形,统称征用”。
2004年《宪法》的修正案第二十条规定:《宪法》第十条第三款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
8.我国土地所有权分为()。
A、国有土地所有权和农民集体土地承包权B、国有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C、国家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权D、集体十地所有权和国有十地使用权参考答案:B解析:p37第二段9.下列哪项不属于土地利用规划的一般目标?A、有效率B、公平性C、可持续性D、特殊性参考答案:D解析:P144土地利用规划的一般目标包括(1)有效率(2)公平性和可接受性(3)可持续性10.土地权属争议处理的方式不包括()?A、协商B、发生冲突C、政府处理D、诉讼参考答案:B11.土地资源的特性之中不包括()A、资源利用的多宜性B、资源系统的全球性C、资源分布的地域性D、资源持续的再生性参考答案:D解析:p3312.下列关于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特征中哪项错误?A、取得的有偿性B、出让的计划性C、年期的无限性D、权利相对完整性参考答案:C解析:P217-218(1)地方政府代表国家作为出让主体(2)取得的有偿性(3)出让的计划性(4)年限的有限性(5)权利相对完整性(6)受让主体的相对广泛性13.征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分配,应经村民会议()以上成员或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土地行政管理学
土地行政管理学土地行政管理概念:土地行政管理是政府组织为了体现现在和未来社会需要和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对土地所有、使用、转让等过程进行组织与决策的活动,它主要涉及土地所有、使用、土地登记、土地执法、土地政策等行政措施的实施。
土地行政管理的功能:1、政治功能2、经济功能3、社会文化功能土地行政管理组织的特征:1,、政治性2、社会性3、法制性4、权威性5、专业性土地行政管理组织的种类:1、决策机构2、职能机构3、辅助机构4、监督机构土地行政管理体制的模式:1、集权制与分权制2、首长制和委员会制3、垂直领导、双重领导和业务领导中国土地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1956年成立农垦部;1982年设立土地管理局;1986年成立直属国务院的国家土地管理局;1998年成立国土资源部;2006年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
2004年,省级以下国土资源部门垂直领导。
国土资源部设16个职能司(多选):办公厅、政策法规司、规划司、财务司、耕地保护司、地籍管理司、矿产开发管理司、土地利用管理司、矿产资源储量司、地质环境司、地质勘察司、执法监察局、国际合作与科技司、人事教育司、机关党委及后设的离退休干部局、调控和监测司。
国土资源部的主要职责(选择):1、承担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打的责任2、承担规范国土资源管理秩序的责任3、承担优化配置国土资源的责任4、负责规范国土资源权属管理5、承担全国耕地保护的责任,确保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6、承担及时准确提供全国土地利用各种数据的责任7、承担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责任8、承担规范国土资源市场秩序的责任9、负责矿产资源开发的管理10、负责管理地质勘察行业和矿产资源储量11、承担地质环境保护的责任12、承担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的责任13、依法征收资源收益,规范、监督资金使用,拟定土地、矿产资源参与经济调控的政策措施14、推进国土资源科技进步15、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16、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县级以上土地行政管理职能:1、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尤其要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保障人民生活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当前和长远的需要。
0705土地管理学
0705土地管理学答案一、问答1.土地利用管理:是指国家通过一系列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确定并调整土地利用的结构、布局和方式,以保证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一种管理。
2、土地资源: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要素于现在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们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土地。
3、土地用途管制:土地用途管制是国家为了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依法划定土地用途分区,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实行用途变更许可的一项强制性管理制度。
4、土地统计:是对土地的数量、质量等级、权属、利用类型和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和汇总。
5、地籍档案:是指在地籍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查考价值的,以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表达的地籍信息的历史记录。
二、单选1、F 2.B 3.F 4.F 5.C三、填空1.“等”2.土地占有权3.土地权属管理4.经济5.土地条件调查6.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四、问答1.答:(1)地籍管理必须按国家规定的统一制度进行。
(2)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3)保证地籍工作的连续性。
(4)保证地籍资料的完整性。
2.(1)地租地价杠杆:通过地租地价杠杆可对土地管理产生以下作用:实行土地有偿使用,使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以实现;调整土地供需矛盾;指导土地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鼓励对土地的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度;(2)财政杠杆:通过财政拨款来体现国家对土地利用的宏观控制。
(3)金融杠杆:金融机构通过银行信贷向用地单位提供资金,刺激用地单位对土地的投资。
(4)税收杠杆:税收是国家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凭借政权力量,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国家通过不同的税种、税率指导土地开发利用。
3.答:人本管理、系统原理、动态原理、效益原理等,并有一定的分析。
4.答: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在不同的主体之间的流动和转移,分为农用地使用权和非农用地使用权。
现状: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转换,及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了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土地政务的推行与管理,即国家行政机关为了体现土地利用当前和未来的社会整体利益对土地事务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2.土地行政管理的目标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养活13亿人口;让13亿人幸福生活(就业、健康……)实现土地利用中的相对公平:促进国家行政整体效率的提高实现土地资源持续利用:13亿人的后代也能够幸福地生活土地行政管理的功能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法对国家土地配置领域所进行的管理活动,从而体现的功效。
政治功能:土地改革。
经济功能:城市化、工业化。
社会文化功能:农村社会保障。
文化功能:宣传、教育、科研。
社会功能:维持土地占有和利益分配中的社会公平,保障社会安定,促进社会繁荣;促进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3.土地行政体制的概念土地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职能权限的划分、运行方式、隶属关系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4.土地行政体制的构成土地行政目标土地行政组织制度土地行政的权责关系土地行政的机构和岗位设置土地行政的物质条件土地行政的组织人员构成土地行政行为5.土地行政组织的特征政治性:体现国家意志社会性:管理关于土地的公共事务法制性:遵循依法行政原则权威性: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专业性:需要专业知识6.土地行政组织的种类决策机构:职能机构:辅助机构:监督机构:7.土地行政体制的模式集权式与分权式首长制和委员会制垂直领导、双重领导和业务指导10.土地行政决策的概念土地行政决策,是指土地行政机关及其领导成员,为完成土地行政目标做出的处理土地行政事务的决定。
土地行政决策的特征1)决策主体的唯一性:具有法定权力的国家土地管理机关和具有合法权力的政府官员2)只限于土地行政管理组织的职责范围之内 3)具有强制力4)具有明显的社会性12.土地行政决策的种类个人决策、集体决策中央决策、地方决策、基层决策单目标决策、多目标决策定性决策、定量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经验决策、科学决策13.影响土地行政决策的因素政策和法律决策体制外界压力信息来源对问题性质的认识决策方法个人素质14.土地行政决策的一般原则系统协调可行性原则动态变化原则试验原则创新原则15.土地行政决策系统中枢系统咨询系统信息系统16.土地行政决策程序时效性决断性灵活性层次性目的性经常性连续性强制18.土地行政执行的影响因素土地行政任务、主体、客体、环境方面19.土地行政执行的过程及原则准备阶段:组织准备:建立组织机构、配备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思想准备:明确决策目标,统一思想;计划准备:分解目标,形成具体工作任务;制定实施程序、步骤、时间安排;制定实施办法和措施,以及行动准则;物质准备:设备、场所;技术准备:技术条件、技术力量实施阶段:指挥:上级(领导)对下级进行指导,包括下达指令、布置任务。
控制:以计划为标准,衡量计划实现情况,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包括检查、监督、反馈。
系统性和灵活性原则、动态性和反馈性原则、例外性和关键性原则、层次性和能级性原则。
沟通:交流思想、互通信息、增进了解、统一认识。
协调:调节部门内与部门间关系。
统筹兼顾原则、求同存异原则、客观公正原则。
总结阶段:考核:全面核实土地行政执行情况;评定:在考核基础上,肯定成绩,找出问题。
20.土地行政执行的手段及方式强制性土地行政方法——行政指令土地行政主体依靠行政权力,凭借指挥与服从关系,运用命令、指示、规划、计划、规定、条例及规章制度等措施,依行政组织的系统和层次进行管理,对违法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单位或个人予以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等的方法。
基本特征:权威性强制性垂直性具体性作用:有利于集中统一,避免各行其是;是发挥行政职能的重要工具能灵活地处理特殊土地行政管理问题。
缺点:容易挫伤下级的积极性;容易滋生官僚主义。
包括:土地行政立法和土地行政执法。
土地立法:立法机构制定有关土地法律和法规及具有行政立法权限的行政机关为贯彻执行土地法律而制定的土地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土地行政执法包括:一是对行政对象依法管理;二是对土地行政人员和行政组织内部的监督、检查。
经济方法:土地行政的经济方法,是土地行政主体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利用经济杠杆调节不同土地利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的管理方法。
包括:价格、税收、金融、奖金、罚款等。
特点:间接性、有偿性、关联性。
作用:有利于两权分离,搞活经济;有利于调动经济主体的利益;有利于加强政府自身管理和建设诱导性土地行政方法宣传教育法、行为激励法、目标激励、奖惩激励、竞争激励、反激励、参与管理土地行政责任方法包括:机关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关键:明确土地行政机关的职责,并对土地行政职责进行合理科学的分配,将土地行政责任制与土地行政机关和人员政绩、升迁、奖惩相结合。
21.土地行政效率的概念指土地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从事土地行政管理所得到的劳动效果、社会效益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比率。
22.土地行政效率的特征综合性: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多样性:宏观效率与微观效率:社会效果与个人效率;行政决策效率、管理效率和执行效率;相对性:通过同类事物的比较衡量高低;迟效性:周期长。
23.土地行政效率测定的原则标准多样化原则:土地行政管理本身的复杂性和多因素、多目标、多层次性决定了土地行政效率测定标准的多样性。
操作可行性原则:标准切实可行,具有较强的激励与指导作用。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土地行政效率与社会效益相一致的原则。
24.土地行政效率测定的指标(1).土地行政交易费用:指实施或维持一项土地决策方案所花费的成本费用,包括土地行政过程中的投入和使用新的土地决策带来的损失两部分。
前者包括土地行政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及人员培训费用,后者包括中断原有决策(项目)带来的经济损失。
(2).土地行政效果:1).土地行政目标的实现程度。
一是土地决策实施结果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如提供的产品(服务)数量和种类;二是满足了多少人的需要。
2).需要考虑不同类型的收益: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正效益和负效益;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3).土地行政效率:土地行政效果或效益与土地行政费用之间的比例关系,可用单位费用获得收益或形成单位资产需要的费用表示。
(4).影子费用:指选择某项土地行政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的收益。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有关文献中对影子价格的含义解释为:“影子价格是商品或生产要素可得性的任何变化所带来的福利增加”。
26.怎样提高土地行政效率(途径)转变土地行政职能:改革和完善土地行政组织:提高土地行政人员素质,优化土地行政队伍:健全土地行政法规与日常工作制度:改进工作作风与领导方法:实现土地行政管理手段与技术的现代化改善土地行政文化加强土地行政监督27.地权行政管理的概念:指有关土地财产权(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活动。
28.地权行政管理的内容地权审查与确认地权登记与土地产权证核发地权流转(权属变更)管理29.国有地权的划拨概念: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
特征:需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再由同级土地管理部门实施划拨行为;除了特别规定,划拨土地没有使用期限限制;只需以较小代价或无偿即可取得;是一种不完全的物权。
程序:提出申请;审查;批准;划拨;登记。
划拨范围:国家机关和军事用地;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用地;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出让方式:协议;招标;拍卖;挂牌32.土地征收国家依据公共利益的理由,强制取得民事主体所有权的行为。
33.土地征用国家依据公共利益的理由强制取得民事主体财产使用权的行为土地征收(用):国家为了公共目的或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而强制取得其他民事主体的土地并给予公平补偿的一种行政行为。
公共目的性、强制性、补偿性、行政命令与民事协商的交叉性、土地权属转移性35.地用行政管理概念土地利用行政管理的简称,指土地行政主管机关为合理组织土地利用,依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各种土地利用过程所实施的全面的、系统的管理行为。
37.地税行政管理的内涵税务机关或土地行政部门依据国家有关税法、地税政策以及有关制度规定,为实现地税分配关系,指导税务人员和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依法行使征税权力和正确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的开展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监督工作。
38.地税行政管理的特征对地税制度的从属性或依附性强制性和制约性广泛性和复杂性征纳双方利益的矛盾性或对立性39.地税行政管理的功能税源充足,收入稳定抑制投机,确保公平杠杆调节,发展经济平等负担,缩小差距41.土地行政法的概念调整土地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2.土地行政法的特征对象确定性;内容广泛性;内容的相对易变性43.(土地)行政处罚概念土地行政处罚是指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实施了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个人、组织,依法给予惩戒的行为。
行政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行为的个人和组织注意:1).仅限于行政违法行为2).应把行政处罚与机关组织对其隶属人员进行的行政处分区别开来3).土地行政处罚在性质上属于一种法律制裁44.土地行政复议概念是指土地行政相对人,不服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上一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和是否适当进行复查,并作出决定的一种活动。
45.土地行政复议特点复议申请人必须是土地行政的相对人土地行政复议机关一般是做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机关的上一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复议对象主要是被申请复议的具体土地行政行为行政复议受法定期限的限制(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一般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46.土地行政复议范围(判断选择)课本P23347.土地行政诉讼概念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由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活动。
48.土地行政诉讼特点原告是作为土地行政管理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被告是行使国家土地行政管理职权的行政机关土地行政诉讼的客体是具体的土地行政行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负有举证责任土地行政诉讼是在人民法院主持下,依照司法程序解决土地行政争议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