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重量分析法思考题答案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答案吕晓寅版第9章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答案吕晓寅版第9章](https://img.taocdn.com/s3/m/0c64db1a52ea551810a6878a.png)
58.9 × 106 463 × (615
+
402)
=
143.8������/������������2
������ = 1.1 − 0.65 ������������������ = 1.1 − 0.65 × 2.01 = 0.6533 > 0.2且������ < 1.0
������������������������������������
(������������
+
������������ ������������ )������02
=
1 8
×
(5
+
0.5
×
10)
×
5.22
=
33.8������������
•Leabharlann ������(2)C30 混凝土 ������������������ = 2.01������/������������2 ������������ = 3.0 × 104������/������������2 HRB335 级钢筋 ������������ = 2.0 × 105������/������������2
)
143.8
14.727
= 1.9 × 0.6533 × 2.0 × 105 (1.9 × 30 + 0.08 0.02034)
= 0.102566������������ < ������������������������ = 0.3������������
2.受均布荷载作用的简支梁,计算跨度������0 = 5.2������。永久荷载(包括自重在 内)标准荷载值������������ = 5������������/������,楼面活荷载的标准值������������ = 10������������/������,准永久值
第九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九章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0b7e0b581b6bd97f19eae1.png)
(a)减小,增大 (b)减小,不变 (c)不变,增大 (d)不变,不变
9、转子电阻增大时,异步电动机最大转矩(c ) ;临界转差率( ) 。
(a)减小,增大 (b)减小,减小 (c)不变,增大 (d)不变,减小
10、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的目的是( a ) 。
(a)减小线路压降 (b)提高工作效率 (c)加快起动速度 (d)延长电机寿命
时,转子的转速 n 总要小于同步转速 n0 ,此时 0 < s < 1 ;当三相异步电动机处在再生制动
的情况下时, n > n0 ,这种情况下 s > 1,例如起重机吊重物下降,重物拖动电动机使其加
6
速;多速电动机换速(从高速转到低速)运行时,都产生再生制动。 5、在稳定运行情况下,当负载增加时,异步电动机的转矩为什么能相应增加?当负载转矩 大于电动机的最大电磁转矩时,电动机将发生什么情况?
• 负载运行时,转子绕组中有电流 流过,产生一个同步旋转磁势 ,为
了保持 不变,定子磁势 除了提供激磁磁势 外,还必须抵消转子磁
势 的影响,即: • 异步电动机的磁势平衡方程:
o
o
o
o 结论:空载运行时,转子电流为 0,定子电流等于激磁电流;负载 时,定子电流随负载增大而增大。
8、电源电压降低时,异步电动机最大转矩( b) ;临界转差率( ) 。
中产生旋转磁场;(2)、转子绕组自成回路。
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是:定子三相对称绕组通入三相对称交流电流时,在气隙将产生圆形
旋转磁场。旋转磁场旋转时,与转子绕组有相对运动,因此将在转子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势。
由于转子绕组是闭合绕组,在感应电势的作用下将在绕组中流过三相短路电流。此电流与旋
转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从而产生电磁转矩使转子转动起来。这就是异步电动机的
材料力学简明教程(景荣春)课后答案第九章
![材料力学简明教程(景荣春)课后答案第九章](https://img.taocdn.com/s3/m/451bdad480eb6294dd886c15.png)
解 设各杆与铅垂线夹角为 θ ,则由平衡的各杆的受力
130
3FN cosθ = F , FN =
设钢管材料为 Q235,则
F F 2 .5 5 F = ⋅ = = 0.417 F 3 cos θ 3 2 12
= 269 > λp D2 + d 2 30 2 + 22 2 × 10 −3 π 2 EI π 3 E (D 4 − d 4 ) π 3 × 210 × 10 9 × (30 2 − 22 2 )× 10 −12 Fcr = = = = 9.37 kN 2 64 × 2.5 2 (μl )2 64(μl ) Fcr F 1 1 9.37 × 10 3 [F ] = = × = × = 7.49 kN 0.417 0.417 [n]st 0.417 3 i = =
9-4 三根圆截面压杆,直径均为 d = 160 mm ,两端均为球铰铰支,长度分别为 l1 , l2 和
l3 , 且 l1 = 2l 2 = 4l3 = 5 m 。 材 料 为 Q235 钢 , E = 206 GPa , σ s = 235 MPa ,
129
σ p = 200 MP a 。求各杆的临界压力 Fcr 。
第 9 章 压杆稳定
思考题
9-1 压杆失稳是指压杆处于什么状态? 答 压杆失稳是指压杆直线形态的平衡开始丧失的状态。 9-2 压杆临界力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影响临界力 Fcr 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 压杆临界力的物理意义是压杆保持微小弯曲的最小压力。 9-3 为什么说欧拉公式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超出这一范围时,应如何求压杆的临界 力? 答 欧拉公式只适用于压杆横截面上应力小于比例极限的条件, 即压杆的 λ ≥
答 长度因数范围: 0.7 < μ < 2 。
CH.9 重量分析法
![CH.9 重量分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e3090621453610661ed9f43e.png)
2. 无定形,d < 0.02 m
Fe(OH)3、Al(OH)3、大多数 硫化物 含水多、疏松、体积大、杂 质多、难过滤洗涤
沉淀类型
晶形沉淀 无定形沉淀 凝乳状 AgCl
CaC2O4,BaSO4
MgNH4PO4
胶体
Fe(OH)3
颗粒直径0.1~1m
3.2
0.02~0.1m
<0.02m
沉淀的形成(仅能定性地说明) ↓究竟生成哪一种类型的↓? 主要取决于: 1. ↓本身的性质 2. 形成↓的过程
(2) 混晶或固溶体 半径相同、晶体结构相同,极易混晶(固体溶液)。
消除方法: 分离
(3)吸留或包藏
(在分析化学中不重要)
速度太快,被吸附在表面的杂质离子还来不及 离开,就被沉积上来的离子所覆盖。 消除方法:再(无法用洗涤的方法除之) 2.后沉淀 后沉淀现象是指一种本来难以析出沉淀的物质,或 是形成稳定的过饱和溶液而不能单独沉淀的物质,在 另一种组分沉淀之后被“诱导”而随后也沉淀下来的 现象,而且它们沉淀的量随放置的时间延长而加多。 例如:控制 [S2-], 可使 CuS 而 ZnS 不 。但 放置后CuS吸附S2- ,使[S2-]局部过浓。 ZnS 。
1.2
沉淀重量法的分析过程和对沉淀的要求
1.过程
溶解、加入沉淀剂
被测物
被测物 SO42+
沉淀形式
沉淀剂 BaCl2
陈化、滤洗、烘(烧)
称量形式
称量形式
沉淀形式 BaSO4
滤,洗 BaSO4 灼烧,800℃
Mg2+ + (NH4)2HPO4
MgNH4PO4· 6H2O
滤,洗 灼烧 ,1100℃
Mg2P2O7
重量分析法指导及答案
![重量分析法指导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6feddef705cc17552709da.png)
※第7章重量分析法一、学习基本要求1.了解重量分析法概念,熟悉重量分析法的特点和种类。
2.了解挥发法的适用范围、熟悉直接法、掌握间接法的干燥方法。
3.熟悉萃取法的要领,掌握分配系数、分配比和萃取效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4.了解沉淀法的概念,理解沉淀分析的基本原理,熟悉沉淀的形成、条件选择,掌握沉淀称量和结果计算。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萃取法、沉淀法2.难点:有关计算和具体操作三、知识要点(一)基本概念1.重量分析法:重量分析法是根据称量确定被测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重量分析包括分离和称量两大步骤。
根据分离方法的不同,重量分析一般可分为挥发法、萃取法和沉淀法。
2.挥发法:挥发法是利用物质的挥发性,通过加热或其它方法使试样的待测组分或其它组分挥发而达到分离,然后通过称量确定待测组分的含量。
3.萃取法(又称提取重量法)是利用被测组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将被测组分从一种溶剂萃取到另一种溶剂中来,然后将萃取液中溶剂蒸去,干燥至恒重,称量萃取出的干燥物的重量。
4.沉淀法:沉淀法是利用沉淀反应,将被测组分转化成难溶物形式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然后经过滤、洗涤、干燥或灼烧,得到可供称量的物质进行称量,根据称量的重量求算样品中被测组分的含量。
(二)基本知识1.挥发法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1)直接法待测组分与其它组分分离后,如果称量的是待测组分或其衍生物,通常称为直接法。
(2)间接法待测组分与其它组分分离后,通过称量其它组分,测定样品减失的重量来求得待测组分的含量,则称为间接法。
在去除物质中水分时,常采用以下几种干燥方法:加热干燥.、减压加热干燥、干燥剂干燥。
该硅胶已失效,应在105℃左右加热干燥到硅胶重显蓝色,冷却后可再重复使用。
2. 分配系数和分配比液-液萃取分离,是利用各种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或分配比,而使待测组分得到萃取分离。
(1)分配系数 各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
9第九章思考题
![9第九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3aaae7f54693daef5ef73d03.png)
1、如图9-6所示,一块无限长直导体薄板宽为d ,板面与y 轴垂直,板的长度方向沿x轴,板的两侧与一个伏特计相接。
整个系统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均匀磁场中,B的方向沿y 轴正方向。
如果伏特计与导体平板均以速度υ向x 轴正方向移动,则伏特计指示的电压值为多少? 【答案:υBd 】详解:导体平板以速度υ向x 轴正方向移动时,其中的电子所受的洛伦兹力为B e F L υ=电子向导体薄板一侧积累形成电场,设稳定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这时电子所受的电场力为eE F e =由于洛伦兹力与电场力平衡,因此eE B e =υ电场强度的大小E 与导体薄板两侧电势差的关系为d U E =因此dU B =υ 由此解得导体薄板两侧电势差,即伏特计指示的电压值为Bd U υ=2、如图9-7所示,矩形区域为均匀稳恒磁场,半圆形闭合导线回路在纸面内绕轴O 以角速度ω作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O 点是圆心且恰好落在磁场的边缘上,半圆形闭合导线完全在磁场外时开始计时。
试画出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图象。
【答案:函数关系图象见下图】详解:长度为L 的导体棒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均匀磁场中以角速度ω绕棒的一端做匀速转动时,如果转动平面垂直磁场方向,金属棒中产生的电动势为图9-6图9-72i 21BL ωε=该电动势与时间无关。
半圆形闭合导线完全在磁场外时开始计时,则半圆形闭合导线在转动的前半周时间内,电动势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后半周时间内电动势的方向为顺时针。
如果电动势以顺时针方向为正方向,则可以画出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3、如图9-8所示,两根无限长平行直导线载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I ,并各以d I /d t 的变化率增长,一个矩形线圈位于导线平面内。
线圈中有没有感应电流?如果有感应电流存在,感应电流的方向如何?【答案:线圈中有感应电流;顺时针方向】详解:由7.1思考与讨论第3题的计算结果可知,通过如图所示矩形线圈的磁通量为)1ln(2π0m cbIaΦ+=μ 在该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tI c b a t Φd d )1ln(2πd d 0m i +-=-=με 由于两根无限长平行直载流导线对应同一个线圈,它们中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率相等,且d I /d t >0,因此距线圈近的无限长载流导线比远的导线在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前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为顺时针,后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为逆时针,总感应电动势方向为顺时针。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9.6-9.8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9.6-9.8](https://img.taocdn.com/s3/m/61b1c5166bd97f192279e9c3.png)
9.8.2 计算示例
例1:测定某试样中的硫含量时,使之沉淀为BaSO4, 灼烧后称量BaSO4沉淀,其质量为0.5562 g,计算试样 中的硫含量。
a M 待测 a M 待测 F ; m样 m称量式 F=m称量式 b M 称量式 b M 称量式
mS m BaSO 4 MS 32.06 g mol 1 0.5562 g 0.07640g 1 M BaSO 4 233.4 g mol
讨论:晶形沉淀形成的条件
获得晶形沉淀应满足的条件
稀 热 搅
QS 聚集速率 定向速率 S Q S
降低相对过饱和度
使溶解度略有增加,相对过饱和度降低。减少杂质的吸附
在较稀的溶液中沉淀
在热溶液中沉淀
慢
陈
陈化
以免局部相对过饱和度太大。
使小晶粒溶解,大 晶形完整化 减少包藏,使沉淀更纯净 晶粒进一步长大
联立(1)(2)两式可得:x = 0.04225 g mNaCl= 4.23%
(2)
y = 0.2314 g mNaBr= 23.14%
应用示例
可溶性硫酸盐中硫的测定 (氯化钡沉淀法)
通常将试样溶解酸化后,以BaCl2溶液为沉淀剂,将试样 中的SO42-沉淀成BaSO4, BaSO4是一种细晶形沉淀,要注 意控制条件生成较大晶体的BaSO4。因此必须在热的稀盐 酸溶液中,在不断搅拌下缓缓滴加沉淀剂BaCl2稀溶液, 陈化后,得到较粗颗粒的BaSO4沉淀。若试样是可溶性硫 酸盐,用水溶解时,有水不溶残渣,应该过滤除去。试 样中若含有Fe3+等将干扰测定,应在加BaCl2沉淀剂之前, 加入1%EDTA溶液进行掩蔽。
缓慢加入沉淀剂,不断搅拌
九重量分析法
![九重量分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031ff0a1c7aa00b52acbb9.png)
16
成都理工大学材化院
例题4: 在25℃时, BaSO4在纯 水中的溶解度为 1.05 10-5 mol .L-1。如果加入过量H2SO4并 使溶液中SO4 2-的总浓度为0.0100 mol .L-1 ,问 BaSO4溶解损失为多少?(设总体积为200mL)
解:Ksp
[Ba
2
][SO
2 4
Ksp [M ][ A' ] [M ][ A]aA(H ) Ksp αA(H) s2
s [M 2 ] cA2 Ksp Ksp αA(H)
23
成都理工大学材化院
例6:比较CaC2O4在pH为7.00和2.00的溶液中的溶解度。
解:当pH 7时
1 c2o24(H) 1[H ] 2[H ]2 1 s K sp c2o24(H) 2.0 109 1 4.5105 mol L1
烘干— 温度低, 用玻璃砂漏斗,如AgCl。 微波—干燥快, 用玻璃砂漏斗。 灼烧—温度高, 瓷坩埚(铂坩埚(HF))。 6).恒重:滤器的恒重条件要与沉淀物的相同,两次称量的差 值<0.2mg。
4
成都理工大学材化院
2. 重量分析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 沉淀形式(CaC2O4.H2O) 称量形式( CaO ) 1). 重量分析法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 沉淀的溶解度必须要小; – 沉淀易于过滤和洗涤; – 沉淀力求纯净; – 沉淀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
9
成都理工大学材化院
一、溶解度、溶度积和条件溶度积 1. 溶解度
分子状态
AgCl (固) AgCl ( 水) Ag + + Cl –
CaSO4 (固) Ca2+SO42- ( 水) Ca2+ + SO42-
重量分析法有答案解析
![重量分析法有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d57b2358f5f61fb6366621.png)
•单项选择1、往AgCI沉淀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消失,这是因为()A、盐效应B、同离子效应C、酸效应D、配位效应2、沉淀掩蔽剂与干扰离子生成的沉淀的()要小,否则掩蔽效果不好。
A、稳定性B、还原性C、浓度D、溶解度3、沉淀重量分析中,依据沉淀性质,由()计算试样的称样量。
A、沉淀的质量B、沉淀的重量C、沉淀灼烧后的质量D、沉淀剂的用量4、称取硅酸盐试样I.OOOOg,在105 C下干燥至恒重,又称其质量为0.9793g ,湿存水分质量分数为()A、97.93 %B、96.07 %C、3.93 %D、2.07 %5、沉淀中若杂质含量太高,则应采用()措施使沉淀纯净。
A、再沉淀B、提高沉淀体系温度C、增加陈化时间D、减小沉淀的比表面积6、只需烘干就可称量的沉淀,选用()过滤。
A、定性滤纸B、定量滤纸C、无灰滤纸上D、玻璃砂芯坩埚或漏斗7、在重量分析中能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因素是()A、酸效应B、盐效应C、同离子效应D、生成配合物8、已知BaSO 4 的溶度积Ksp=1.1 X10-16,将O.1mol/L 的BaCl2 溶液和0.01moI/L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溶液()则该硅酸盐中的H2SO4A、无沉淀析岀B、有沉淀析岀C、析岀沉淀后又溶解D、不一定9 、在重量法分析中,为了生成结晶晶粒比较大的晶形沉淀,其操作要领可以归纳为()A、热、稀、搅、慢、陈B、冷、浓、快C、浓、热、快D、稀、冷、慢10 、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是()A、颗粒要粗大B、相对分子质量要小C、表面积要大D、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符合11、用沉淀称量法测定硫酸根含量时,如果称量式是BaSO 4,换算因数是()A、0.1710 B 、0.4116 C 、0.5220 D 、0.620112、称量分析中以Fe2O3 为称量式测定FeO ,换算因数正确的是()A、B、C、 D 、13、以SO42-沉淀Ba2+时,加入适量过量的SO42-可以使Ba2+离子沉淀更完全。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思考题答案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05b6679b6648d7c1c746dc.png)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思考题 1. 解释下列现象。
a. CaF 2在 pH =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 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大;答:这是由于酸效应的影响。
因为'()sp sp F H K K α=⋅,随着[H +]的增大,()F H α也增大,'spK 也随之增大,即溶解度变大。
所以,CaF 2在 pH =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 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大。
b .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小;答:Ag 2CrO 4的pK sp =11.71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s 1:15.7111.7122101[]0.001010sp K Ag mol L s ---+⋅===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s 2:14.36210mol L s --⋅===所以, s 1< s 2,即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小。
c. BaSO 4沉淀要用水洗涤,而 AgCl 沉淀要用稀 HNO 3洗涤; 答:BaSO 4沉淀要水洗涤的目的是洗去吸附在沉淀表面的杂质离子。
AgCl沉淀为无定形沉淀,不能用纯水洗涤,这是因为无定形沉淀易发生胶溶,所以洗涤液不能用纯水,而应加入适量的电解质。
用稀HNO3还可防止Ag+水解,且HNO3加热易于除去。
d.BaSO4沉淀要陈化,而AgCl或Fe2O3·nH2O沉淀不要陈化;答:BaSO4沉淀为晶形沉淀,陈化可获得完整、粗大而纯净的晶形沉淀。
重量分析法答案
![重量分析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09d569a45177232f60a226.png)
第9章 重量分析法参考答案9.1 单项选择题:9.1.1 B 9.1.2 A 9.1.3 C 9.1.4 D 9.1.5 B 9.1.6 D 9.1.7 C 9.1.8 C 9.1.9 C 9.1.10 C 9.1.11 A 9.1.12 B 9.1.13 B 9.1.14 B 9.1.15 C 9.1.16 A 9.1.17 A 9.1.18 C 9.1.19 B 9.1.20 D 9.1.21 A 9.1.22 A 9.1.23 A 9.1.24 B 9.1.25 C9.2 填空题:9.2.1 减小;增大;增大;增大 9.2.2 Ba 9.2.326KK PtCl M M α;34233Fe O Fe OM M α 9.2.4 0.1183 9.2.5 0.3621 9.2.6 ①偏低;②偏低 9.2.7 副9.2.8 小;过滤及洗涤;纯净;称量形式 9.2.9 大;小;小;小;大;大 9.2.10 晶核的;晶核的 9.2.11 小;无定型;增多 9.2.12 小;大;晶型9.2.13 大于;无定型;小于;晶型9.2.14 共沉淀;后沉淀9.2.15 表面吸附;吸留及包夹;混晶及固溶体9.2.16 稀;慢;搅拌;热;陈化9.2.17 浓;热;加电解质;不陈化9.2.18 洗涤;陈化9.2.19 陈化;重结晶9.2.20 a、选择适当的分析步骤;b、选择适当的沉淀剂;c、改变杂质的存在形式;d、改善沉淀条件;e、重结晶。
9.3 简答题:9.3.1 答:①过饱和溶液中的构晶离子自发形成晶核的过程。
②过饱和度较大时均相成核为主,生成大量的晶核,只能形成小颗粒的无定型沉淀。
9.3.2答:晶型沉淀:稀、慢、搅、热、陈化。
无定型沉淀:浓、热、加电解质及不陈化。
9.3.3答:陈化:沉淀生成后,让初生的沉淀与溶液一起放置一段时间,使之形成稳定沉淀的过程。
作用:①使小晶粒消失,使大晶粒不断成长,使亚稳态转化为稳定态。
重量分析法有答案解析
![重量分析法有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3d3b614028915f804dc2ae.png)
一.单项选择1、往AgCl沉淀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消失,这是因为()A、盐效应B、同离子效应C、酸效应D、配位效应2、沉淀掩蔽剂与干扰离子生成的沉淀的( )要小,否则掩蔽效果不好。
A、稳定性B、还原性C、浓度D、溶解度3、沉淀重量分析中,依据沉淀性质,由( )计算试样的称样量。
A、沉淀的质量B、沉淀的重量C、沉淀灼烧后的质量D、沉淀剂的用量4、称取硅酸盐试样1.0000g,在105℃下干燥至恒重,又称其质量为0.9793g,则该硅酸盐中湿存水分质量分数为()A、97.93%B、96.07%C、3.93%D、2.07%5、沉淀中若杂质含量太高,则应采用()措施使沉淀纯净。
A、再沉淀B、提高沉淀体系温度C、增加陈化时间D、减小沉淀的比表面积6、只需烘干就可称量的沉淀,选用()过滤。
A、定性滤纸B、定量滤纸C、无灰滤纸上D、玻璃砂芯坩埚或漏斗7、在重量分析中能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因素是()A、酸效应B、盐效应C、同离子效应D、生成配合物8、已知BaSO4的溶度积Ksp=1.1×10-16,将0.1mol/L的BaCl2溶液和0.01mol/L 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溶液()A、无沉淀析出B、有沉淀析出C、析出沉淀后又溶解D、不一定9、在重量法分析中,为了生成结晶晶粒比较大的晶形沉淀,其操作要领可以归纳为()A、热、稀、搅、慢、陈B、冷、浓、快C、浓、热、快D、稀、冷、慢10、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是()A、颗粒要粗大B、相对分子质量要小C、表面积要大D、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符合11、用沉淀称量法测定硫酸根含量时,如果称量式是BaSO4,换算因数是()A、0.1710B、0.4116C、0.5220D、0.620112、称量分析中以Fe2O3为称量式测定FeO,换算因数正确的是()A、B、C、D、13、以SO42-沉淀Ba2+时,加入适量过量的SO42-可以使Ba2+离子沉淀更完全。
这是利用()A、同离子效应B、酸效应C、配位效应D、异离子效应14、过滤BaSO4沉淀应选用()A、快速滤纸B、中速滤纸C、慢速滤纸D、4# 玻璃砂芯坩埚15、下列叙述中,哪一种情况适于沉淀BaSO4()A、在较浓的溶液中进行沉淀B、在热溶液中及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沉淀C、进行陈化D、趁热过滤、洗涤、不必陈化16、下列各条件中何者违反了非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A、沉淀反应易在较浓溶液中进行B、应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沉淀剂C、沉淀反应宜在热溶液中进行D、沉淀宜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17、下列各条件中何者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A、沉淀作用在较浓溶液中进行B、在不断搅拌下加入沉淀剂C、沉淀在冷溶液中进行D、沉淀后立即过滤18、过滤大颗粒晶体沉淀应选用()A、快速滤纸B、中速滤纸C、慢速滤纸D、4# 玻璃砂芯坩埚19、称取0.4829g合金试样,溶解使其中Ni沉淀丁二酮肟镍NiC8H14O4N4(Mr=288.84),经过滤、洗涤、烘干,称得质量为0.2671g。
分析化学第六版第9章 重量分析法及答案
![分析化学第六版第9章 重量分析法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99a930bed5b9f3f90f1cb6.png)
第九章重量分析法一、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1、沉淀的颗粒越大,溶解度越大。
( )2、AgCl和BaSO4的Ksp值差不多,所以这两类难溶化合物的沉淀类型相同。
( )3、均匀沉淀法可获得颗粒较大的沉淀,是因为在生成沉淀的过程中有效地降低了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
( )4、加入适当过量的沉淀剂可降低沉淀的溶解度,但如果沉淀剂过量太多,反而会引起盐效应和络合效应而增加沉淀的溶解度。
( )二、选择题1.重量分析对沉淀形式的要求有哪些( )A、溶解度要小B、要纯净C、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要大D、要便于过滤和洗涤E、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2.以SO42-作为Ba2+的沉淀剂,其过量应为A、10 %B、10 % ~20 %C、20 % ~ 50 %D、50 % ~ 100 %E、100 % ~200 %3.Ag2CO3的K SP=8.1×10-12,若不考虑CO32-的水解,则Ag2CO3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A、1.3×10-4 mol·L-1B、3.0×10-4 mol·L-1C、2.0×10-4mol·L -1D、5.2×10-4 mol·L-1E、2.6×10-4 mol·L-14.Sr3(PO4)2的s=1.0×10-8mol/L,则其K SP值为A.1.0×10-30 B.5.0×10-30 C.1.1×10-38 D.1.0×10-125.在一定酸度和一定C2O42-浓度的溶液中,CaC2O4的溶解度为A、S=K SP/C(C2O42-)B、s=C、s= K SP×α C2O4(H) /C(C2O42-)·D、S=6.已知Mg(OH)2的K SP=1.8×10-11,则Mg(OH)2饱和溶液中的pH是A、3.59B、10.43C、4.5;D、9.417.AgCl在H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HCl的浓度增大时,先是减小然后又逐渐增大,最后超过其在纯水中的饱和溶解度。
分析化学理论课思考题答案
![分析化学理论课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fa459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6e.png)
分析化学理论课思考题答案第⼆章思考题2.1 正确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的概念。
偏差表⽰测定结果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误差表⽰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偏差是衡量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准确度⽤误差表⽰。
精密度表⽰测定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准确度表⽰测定结果和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只有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准确度也⾼,精密度差,则测定结果不可靠。
2.2 下列情况分别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1)砝码被腐蚀;系统误差。
校正或更换准确砝码。
(2)天平两臂不等长;系统误差。
校正天平。
(3)容量瓶和吸管不配套;系统误差。
进⾏校正或换⽤配套仪器。
(4)重量分析中杂质被共沉淀;系统误差。
分离杂质;进⾏对照实验。
(5)天平称量时最后⼀位读数估计不准;随机误差。
增加平⾏测定次数求平均值。
(6)以含量为99%的邻苯⼆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系统误差。
做空⽩实验或提纯或换⽤分析试剂。
2.3 ⽤标准偏差和算术平均偏差表⽰结果,哪⼀个更合理?标准偏差。
2.4 如何减少偶然误差?如何减少系统误差?增加平⾏测定次数可以减少偶然误差。
通过对照实验、空⽩实验、校正仪器、提纯试剂等⽅法消除系统误差。
2.5 某铁矿⽯中含铁39.16%,若甲分析结果为39.12%,39.15%,39.18%,⼄分析得39.19%,39.24%,39.28%。
试⽐较甲、⼄两⼈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甲:准确度⾼,精密度好。
(计算略)2.6 甲、⼄两⼈同时分析同⼀矿物中的含硫量。
每次取样3.5 g,分析结果分别报告为甲:0.042%,0.041%⼄:0.04199%,0.04201%哪⼀份报告是合理的?为什么?甲的分析报告是合理的。
有效数字是两位。
第三章思考题3.1 什么叫滴定分析?它的主要分析⽅法有哪些?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直⾄所加溶液的物质的量与待测溶液的物质的量按化学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达到化学计量点;再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法叫滴定分析。
(完整版)分析化学武大第五版思考题答案
![(完整版)分析化学武大第五版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86ed9a5f0e7cd185253621.png)
分析化学(第五版)上册武汉大学主编第一章概论第二章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第三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第四章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第五章酸碱滴定第六章络合滴定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第八章沉淀滴定法与滴定分析小结第九章重量分析法第十章吸光光度法第十一章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与富集方法第一章概论1、答:定义:分析化学是发展和应用各种理论、方法、仪器和策略以获取相关物质在相对时空内的组成和性质的信息的一门科学。
任务:定性、定量、结构。
作用:略2、答:略3、答:取样→分解→测定→计算及评价注:取样的原则:应取具有高度代表性的样品;分解的原则:①防止式样损失;②防止引入干扰。
4、答:Na2B4O7·10H2O的摩尔质量比Na2CO3的大,故选择硼砂作为标定盐酸的基准物质可以使称量误差减小,但是硼砂含10个结晶水不稳定,而碳酸钠摩尔质量小,性质稳定。
6、答:a.偏低b.偏低c.偏低d.无影响e.偏大f.偏小g.偏大h.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7、答:偏低NaOH O H O C H OH O C H NaOH V M m C 1210002422242222⨯⨯=••因为失水后的H 2C 2O 4中含有比同样质量H 2C 2O 4·2H 2O 更多的能与NaOH 作用的H +,这样测定时消耗V NaOH 增大,所以C NaOH 偏小。
8、答:偏高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略)1、答:不对。
应将原始试样全部送交分析部门,再由分析人员对原始试样采用四分法进行缩分,依据经验公式取样,再分解、测定等。
2、答:分解无机试样和有机试样的主要区别在于:无机试样的分解时将待测物转化为离子,而有机试样的分解主要是破坏有机物,将其中的卤素,硫,磷及金属元素等元素转化为离子。
3、答:用NaOH 溶解试样,Fe ,Ni ,Mg 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与Zn 基体分离。
4、答:测硅酸盐中SiO 2的含量时采用碱熔法,用KOH 熔融,是硅酸盐中的硅转化为可溶性的K 2SiO 3,再用容量法测定:测定硅酸盐中Fe ,Al ,Ca ,Mg ,Ti 的含量时,用HF 酸溶解试样,使Si 以SiF 4的形式溢出,再测试液中Fe ,Al ,Ca ,Mg ,Ti 的含量。
第9章 重量分析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9章 重量分析法(课后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aa2a9bc77da26925c5b097.png)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思考题与习题1. 沉淀重量法中,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答:①对沉淀形式的要求:溶解度小;易过滤、洗涤;纯度高;易转化为称量形式。
②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有确定的化学组成;稳定,不受空气中水分、CO 2和O 2等的影响;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要大。
2. 简述获得晶形沉淀和无定形沉淀的主要条件。
答:①晶形沉淀的条件:“稀、热、慢、搅、陈”。
②无定形沉淀的条件:“浓、热、快、稀、再’。
3. 为了使沉淀完全,必须加入过量沉淀剂,为什么不能过量太多?答:在沉淀法中,由于沉淀剂通常是强电解质,所以在利用同离子效应保证沉淀完全的同时,还应考虑盐效应的影响,盐效应使沉淀溶解度增大。
有时还应考虑酸效应、配位效应等的影响。
4.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有哪些?简述提高沉淀纯度的措施。
答: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共沉淀和后沉淀。
共沉淀包括:表面吸附、混晶、吸留与包藏。
提高沉淀纯度的措施有:选择合理的分析步骤 、降低易被吸附杂质离子的浓度、选择合适的沉淀剂、选择合理的沉淀条件、必要时进行再沉淀等。
5. 计算下列换算因数称量形式 被测组分(1) Al 2O 3 Al(2) BaSO 4 (NH 4)2Fe(SO 4)2·6H 2O(3) Fe 2O 3 Fe 3O 4(4) BaSO 4 K 2SO 4 ·Al 2 (SO 4)3·24H 2O(5) Mg 2P 2O 7 MgO(6) PbCrO 4 Cr 2O 3解:(1) (2) (3) (4) 23AlAl O 2M M ()()444222BaSO NH Fe SO 6H O 2M M 3423Fe O Fe O 2M M ()4242423BaSO K SO Al SO 24H O 4M M(5) (6) 6. 称取0.7089g 不纯的KCl 试样,以过量的AgNO 3处理,得到1.3028gAgCl ,求该试样中KCl 的百分含量。
分析化学:第9章课后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第9章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2186ea172ded630b1cb6e2.png)
第九章思考题与习题1.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是什么?答:要求沉淀要完全、纯净。
对沉淀形式的要求:溶解度要小,纯净、易于过滤和洗涤,易于转变为称量形式。
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沉淀的组分必须符合一定的化学式、足够的化学稳定性、尽可能大的摩尔质量。
2.解释下列名词:沉淀形式,称量形式,固有溶解度,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络合效应,聚集速度,定向速度,共沉淀现象,后沉淀现象,再沉淀,陈化,均匀沉淀法,换算因数。
答:沉淀形式:往试液中加入沉淀剂,使被测组分沉淀出来,所得沉淀称为沉淀形式。
称量形式:沉淀经过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之后所得沉淀。
固有溶解度:难溶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以分子状态或离子对状态存在的活度。
同离子效应:当沉淀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与沉淀组分相同的离子,以增大构晶离度,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效应。
盐效应:由于强电解质盐类的存在,引起沉淀溶解度增加的现象。
酸效应:溶液的酸度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
配位效应:溶液中存在能与沉淀构晶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的配位剂时,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的现象。
聚集速度:沉淀形成过程中,离子之间互相碰撞聚集成晶核,晶核再逐渐长大成为沉淀的微粒,这些微粒可以聚集为更大的聚集体。
这种聚集过程的快慢,称为聚集速度。
定向速度:构晶离子按一定的晶格排列成晶体的快慢,称为定向速度。
共沉淀现象:在进行沉淀时某些可溶性杂质同时沉淀下来的现象。
后沉淀现象:当沉淀析出后,在放置过程中,溶液中的杂质离子漫漫在沉淀表面上析出的现象。
再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之后,重新溶解,再加入沉淀剂进行二次沉淀的过程。
陈化:亦称熟化,即当沉淀作用完毕以后,让沉淀和母液在一起放置一段时间,称为陈化。
均匀沉淀法:在一定条件下,使加入沉淀剂不能立刻与被测离子生成沉淀,然后通过一种化学反应使沉淀剂从溶液中慢慢地均匀的产生出来,从而使沉淀在整个溶液中缓慢地、均匀地析出。
这种方法称为均匀沉淀法。
换算因数:被测组分的摩尔质量与沉淀形式摩尔质量之比,它是一个常数。
重量分析法有答案
![重量分析法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2948b76bec0975f465e28b.png)
一.单项选择1、往AgCl沉淀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消失,这是因为()A、盐效应B、同离子效应C、酸效应D、配位效应2、沉淀掩蔽剂与干扰离子生成的沉淀的( )要小,否则掩蔽效果不好。
A、稳定性B、还原性C、浓度D、溶解度3、沉淀重量分析中,依据沉淀性质,由( )计算试样的称样量。
A、沉淀的质量B、沉淀的重量C、沉淀灼烧后的质量D、沉淀剂的用量4、称取硅酸盐试样1.0000g,在105℃下干燥至恒重,又称其质量为0.9793g,则该硅酸盐中湿存水分质量分数为()A、97.93%B、96.07%C、3.93%D、2.07%5、沉淀中若杂质含量太高,则应采用()措施使沉淀纯净。
A、再沉淀B、提高沉淀体系温度C、增加陈化时间D、减小沉淀的比表面积6、只需烘干就可称量的沉淀,选用()过滤。
A、定性滤纸B、定量滤纸C、无灰滤纸上D、玻璃砂芯坩埚或漏斗7、在重量分析中能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因素是()A、酸效应B、盐效应C、同离子效应D、生成配合物8、已知BaSO4的溶度积Ksp=1.1×10-16,将0.1mol/L的BaCl2溶液和0.01mol/L 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溶液()A、无沉淀析出B、有沉淀析出C、析出沉淀后又溶解D、不一定9、在重量法分析中,为了生成结晶晶粒比较大的晶形沉淀,其操作要领可以归纳为()A、热、稀、搅、慢、陈B、冷、浓、快C、浓、热、快D、稀、冷、慢10、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是()A、颗粒要粗大B、相对分子质量要小C、表面积要大D、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符合11、用沉淀称量法测定硫酸根含量时,如果称量式是BaSO4,换算因数是()A、0.1710B、0.4116C、0.5220D、0.620112、称量分析中以Fe2O3为称量式测定FeO,换算因数正确的是()A、B、C、D、13、以SO42-沉淀Ba2+时,加入适量过量的SO42-可以使Ba2+离子沉淀更完全。
这是利用()A、同离子效应B、酸效应C、配位效应D、异离子效应14、过滤BaSO4沉淀应选用()A、快速滤纸B、中速滤纸C、慢速滤纸D、4# 玻璃砂芯坩埚15、下列叙述中,哪一种情况适于沉淀BaSO4()A、在较浓的溶液中进行沉淀B、在热溶液中及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沉淀C、进行陈化D、趁热过滤、洗涤、不必陈化16、下列各条件中何者违反了非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A、沉淀反应易在较浓溶液中进行B、应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沉淀剂C、沉淀反应宜在热溶液中进行D、沉淀宜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17、下列各条件中何者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A、沉淀作用在较浓溶液中进行B、在不断搅拌下加入沉淀剂C、沉淀在冷溶液中进行D、沉淀后立即过滤18、过滤大颗粒晶体沉淀应选用()A、快速滤纸B、中速滤纸C、慢速滤纸D、4# 玻璃砂芯坩埚19、称取0.4829g合金试样,溶解使其中Ni沉淀丁二酮肟镍NiC8H14O4N4(Mr=288.84),经过滤、洗涤、烘干,称得质量为0.2671g。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第九章课后题答案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第九章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e7694aad51f01dc381f110.png)
第九章表面现象三.思考题参考答案1.表面Gibbs自由能与表面张力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答:它们的共同点是:①都反映了表面分子(或原子)受力不均匀的情况;②两者的数值相同,通常用同一个符号表示。
它们的不同点是:①两者的物理意义不同,表面自由能是指在等温、等压、保持组成不变的条件下,可逆地增加单位表面积时,系统Gibbs自由能的增值。
表面张力是指垂直作用于单位长度的边界上,且与表面相切的一种使表面收缩的力。
②两者的单位不同,表面自由能的单位是J·m-2,而表面张力的单位是N·m-1。
2.在一个飘荡在空气中的肥皂泡壁上,所受的附加压力为多少答:肥皂泡有内、外两个球形表面,曲面上附加压力的方向都指向曲率半径的圆心。
若忽略肥皂膜的厚度,外表凸球面和内表凹球面的曲率半径近似看作相等,则肥皂泡上所受的总的附加压力是普通球面附加压力的两倍。
3.在自然界中,为什么气泡、小液滴都呈球形这种现象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应用答:液膜和液体的表面都存在表面自由能,在等温、等压的条件下,表面自由能越低,系统越稳定。
所以,为了降低表面自由能,液体表面都有自动收缩到最小的趋势。
而球形是相同体积的物体具有表面积最小的一种形状,所以气泡和小液滴都呈球形。
如果要制备小的玻璃珠,可以首先将玻璃加热成熔融状态,然后用一定孔径的喷头,将熔融状态的玻璃喷入冷却液(一般是用重油)中,小的玻璃液滴在降落的过程中会自动收缩成球状。
要制备球形硅胶,可以用相似的方法,将熔融状态的硅酸凝胶喷入水中即可。
4.纯液体、溶液和固体是分别以什么方式来降低自身的表面自由能,以达到最稳定的状态答:纯液体只有收缩一种方式,尽量缩小表面积,在体积小时收缩成球形。
而溶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收缩,另一种是调节表面层的浓度。
如果溶质是表面活性剂,则尽可能使溶质分子排在表面,使溶质的表面浓度大于本体浓度。
如果溶质是非表面活性物质,尽可能将溶质分子藏在体相,使溶质的表面浓度小于本体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思考题 1. 解释下列现象。
a. CaF 2在 pH =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 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大;答:这是由于酸效应的影响。
因为'()sp sp F H K K α=⋅,随着[H +]的增大,()F H α也增大,'sp K 也随之增大,即溶解度变大。
所以,CaF 2在 pH=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 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大。
b .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小;答:Ag 2CrO 4的pK sp =11.71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s 1:15.7111.7122101[]0.001010sp K Ag mol L s ---+⋅=== 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s 2: 14.36210mol L s --⋅===所以, s 1< s 2,即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小。
c. BaSO 4沉淀要用水洗涤,而 AgCl 沉淀要用稀 HNO 3洗涤; 答:BaSO 4沉淀要水洗涤的目的是洗去吸附在沉淀表面的杂质离子。
AgCl沉淀为无定形沉淀,不能用纯水洗涤,这是因为无定形沉淀易发生胶溶,所以洗涤液不能用纯水,而应加入适量的电解质。
用稀HNO3还可防止Ag+水解,且HNO3加热易于除去。
d.BaSO4沉淀要陈化,而AgCl或Fe2O3·nH2O沉淀不要陈化;答:BaSO4沉淀为晶形沉淀,陈化可获得完整、粗大而纯净的晶形沉淀。
而AgCl或Fe2O3·nH2O沉淀为非晶形沉淀。
对于此类沉淀,陈化不仅不能改善沉淀的形状,反而使沉淀更趋粘结,杂质难以洗净。
e. AgCl和BaSO4的Ksp值差不多,但可以控制条件得到BaSO4晶体沉淀,而AgCl只能得到无定形沉淀;答:各种沉淀都有一个能大批自发产生晶核的相对过饱和极限值,称为临界(过饱和)值。
控制相对过饱和度在临界值以下,沉淀就以异相成核为主,能得到大颗粒晶形沉淀。
BaSO4和AgCl的临界值分别为1000和5.5,所以前者控制条件,比较容易保持过饱和度不超过临界值,得到晶形沉淀。
而后者临界值太小,控制条件仍无法使过饱和度小于临界值,故只能得到无定形沉淀。
f. ZnS在HgS沉淀表面上而不在BaSO4沉淀表面上继沉淀。
答:由于HgS表面的S2-浓度比溶液中大得多,对ZnS来说,此处的相对过饱和度显著增大,因而导致沉淀析出。
而BaSO 4沉淀表面无与S 2-或Zn 2+相同的离子,故不会出现继沉淀。
2.某人计算M(OH)3沉淀在水中的溶解度时,不分析情况,即用公式K sp ==[ M 3+][ OH -]3计算,已知K sp =1⨯10-32,求得溶解度为4.4⨯1-9 mol ·L -1。
试问这种计算方法有无错误?为什么?答:错误。
因为按此方法求得[OH -]=4⨯10-9 mol ·L -1,即pH=5.64,显然是不合理的。
当M(OH)3的K sp 极小时,所电离出的 不足以影响水的pH 值,pH =7.0。
1113237.03110[]10110sp K OH mol L s -----⨯⨯⨯⋅===3.用过量的 H 2 SO 4沉淀 Ba 2+时, K +, Na +均能引起共沉淀。
问何者共沉淀严重?此时沉淀组成可能是什么?已知离子半径: +K r =133 pm , +Na r = 95 pm ,+2Ba r =135 pm 。
答:K +的共沉淀较严重,沉淀组成可能为BaSO 4+K 2SO 4 。
这是由于K +的半径与Ba 2+的半径相近,易于生成混晶,从而引起共沉淀。
4.某溶液中含SO 42-,Fe 3+, Mg 2+三种离子,今需分别测定其中的Mg2+和SO42-,而使Fe3+以Fe(OH)3形式沉淀分离除去。
问测定Mg2+和SO42-时,应分别在什么酸度下进行为好?答:Fe(OH)3的pK sp=37.4,Mg(OH)2的pK sp=12.72,设三种离子的浓度均为0.1 mol·L-1则生成Fe(OH)3沉淀时:12.1OH-===,即pH = 1.9[]10则生成Mg(OH)2沉淀时:5.86===OH-[]10,即pH = 8.1 因此测定Mg2+应在pH 2~8酸度下进行,此时Mg2+还未水解,Fe3+已形成Fe(OH)3沉淀,不干扰测定;而测定SO42-在pH > 2酸度下进行即可。
5.将0.5 mol·L-1 BaC12和mol·L-1Na2 SO4溶液混合时,因浓度较高,需加入动物胶凝聚,使其沉淀完全。
动物胶是含氨基酸的高分子化合物(pKa1=2,pKa2=9),其凝聚作用应在什么酸度条件下进行为好?答:将0.5 mol·L-1 BaC12和mol·L-1Na2 SO4溶液混合后,生成的沉淀带正电荷,所以应加入带负电荷的动物胶,因此凝聚作用应在pH> 9的酸度下进行。
6.Ni2+与丁二酮肟(DMG)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丁二酮肟镍[Ni(DMG)2]沉淀,然后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测定:一是将沉淀洗涤、烘干,以Ni(DMG)2形式称重;二是将沉淀再灼烧成NiO的形式称重。
采用哪一种方法较好?为什么?答:应采用第一种方法为好。
因为称量形的摩尔质量越大,称量所引起的相对误差越小。
Ni(DMG)2的摩尔质量显然远大于NiO,所以以Ni(DMG)2形式称重较好。
7.用银量法测定下列试样中的Cl-时,选用什么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比较合适?(1)CaCl2;(2)BaCI2;(3)FeC12;(4) NaCl+Na3PO4;(5)NH4Cl;(6)NaCl+Na2SO4(7)Pb(NO3)2+NaCl。
答:(1)三种方法均可。
(2)由于Ca2+与Cr2O42-生成沉淀,干扰滴定,所以采用莫尔法时,应先加入过量的NaSO4。
也可采用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
(3)吸附指示剂。
(4)铁铵矾指示剂。
(5)铁铵矾指示剂,采用莫尔法须控制pH6.5~7.2 。
(6)铬酸钾指示剂。
(7)铁铵矾指示剂或吸附指示剂。
8.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分析结果是准确的,还是偏低或偏高,为什么?(1)p H≈4时用莫尔法滴定Cl-;答:结果偏高。
因为pH≈4时,CrO42-的酸效应较大,溶液中CrO42-浓度减小,指示终点的AgCrO4沉淀出现过迟。
(2)若试液中含有铵盐,在pH≈10时,用莫尔法滴定Cl-;答:结果偏高。
因为在pH≈10时,溶液中NH3型体的浓度较高,形成Ag-NH3络合物,需加入过量的Ag+才能出现终点,故结果偏高。
(3)用法扬司法滴定Cl-时,用曙红作指示剂;答:结果偏低。
因为AgCl对曙红的吸附能力大于待测Cl-, 所以在化学计量点前,就有一部分指示剂阴离子取代Cl-进入到吸附层,使终点提前。
(4)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未将沉淀过滤也未加1,2一二氯乙烷;答:结果偏低。
因为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若未将沉淀过滤也未加1,2一二氯乙烷,那么AgCl沉淀将发生转化,成为AgSCN,消耗过多滴定剂SCN-,由于是返滴定,故结果偏低。
(5)用佛尔哈德法测定I-时,先加铁铵钒指示剂,然后加入过量AgNO 3标准溶液。
答:结果偏低。
这是由于Fe 3+将氧化I -为I 2,消耗了部分I -,使测得的结果偏低。
9.在沉淀重量法中何谓恒重?坩埚和沉淀的恒重温度是如何确定的?答:恒重是指沉淀形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高温除去吸附的水分以及其他易挥发组分,生成稳定的称量形。
坩埚和沉淀的恒重温度要一致,温度的高低是由沉淀的性质所决定的。
如果沉淀形本身有固定组成,只要低温烘去吸附的水分即可。
而许多沉淀没有固定的组成,必须经过灼烧使之转变成适当的称量形,灼烧温度由实验决定。
10.何谓均匀沉淀法?其有何优点?试举一均匀沉淀法的实例。
答:均匀沉淀法是通过化学反应使沉淀剂在溶液内部逐步、均匀地析出,避免局部过浓现象。
均匀沉淀法的优点在于:沉淀颗粒大、表面吸附杂质少、易滤、易洗。
例如,沉淀CaC 2O 4:于酸性含Ca 2+试液中加入过量草酸,利用尿素水解产生的NH 3逐步提高溶液的pH ,使CaC 2O 4均匀缓慢地形成,反应为22232()2CO NH H O NH CO ∆+−−→+尿素水解的速度随温度增高而加快。
因此通过控制温度可以控制溶液提高的速率。
11.Ca3( PO4)2沉淀在纯水中的溶解度是否会受到溶解在纯水中的CO2的影响?答:受影响。
由于Ca3( PO4)2的K sp=10-28.70,溶解度不是很小,且PO43-强烈水解,使得溶液呈弱碱性。
若水中含有弱酸(H2CO3),将会促进沉淀的溶解。
12.研究PbSO4沉淀时,得到下面著名的实验曲线,试从理论上进行解释(提示:根据均相成核作用和异相成核作用进行解释)。
答:A点之前(初始浓度小于0.0068mol·L-1)时,以异相成核为主,晶核的数目基本不变。
由于沉淀颗粒的大小是由晶核形成速度和晶粒成长速度的相对大小所决定的,而此时晶核形成速度一定,晶粒成长速度只取决于过饱和溶液在晶核上沉积的速度,即应与溶质的浓度成正比。
所以A点之前沉淀颗粒的半径随初始浓度成线性增长。
A点之后(初始浓度大于0.0068mol·L-1)时,晶核数目激增,均相成核作用为主导。
由于晶核生成极快,势必形成大量微晶,使过剩溶质消耗殆尽而难于长大,只能聚集起来得到细小的胶状沉淀。
初始浓度越大,晶核数目越多,沉淀颗粒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