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交接、预防性试验规程

合集下载

电网电力公司电气预防性试验规程

电网电力公司电气预防性试验规程

**** ****电力公司企业标准***2020310-2017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2017-1-18发布2017-1-18实施***电力公司发布***2020310-2017目次前言 (1)1范围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2)3术语和定义 (4)4总则 (6)5电力变压器及电抗器 (9)6互感器 (23)7开关设备 (33)8套管 (44)9支柱绝缘子、盘形悬式绝缘子和复合绝缘子 (46)10电力电缆线路 (48)11电容器 (53)12绝缘油和六氟化硫气体 (56)13避雷器 (60)14母线 (62)151KV以上的架空电力线路 (64)16接地装置 (65)17串补装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8旋转电机. (70)附录A(规范性附录) 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 (79)附录B(资料性附录) 污秽等级与现场污秽度 (79)附录C(资料性附录) 有效接地系统接地装置(接地网)安全性状态评估的内容、项目和要求 (80)附录D(资料性附录) 变电站钢材质接地网土壤腐蚀性评价方法 (82)附录E(规范性附录) 同步发电机和调相机定子绕组的交流试验电压、老化鉴定和硅钢片单位损耗85附录F(提示性附录) 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手包绝缘表面电位测量的限值 (88)附录G(提示性附录) 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电阻值换算至运行温度时的换算系数 (89)附录H(提示性附录) 橡塑电缆内衬层和外护套破坏进水的确定方法 (89)附录I(提示性附录) 橡塑电缆附件中金属层的接地方法 (90)附录J(提示性附录) 避雷器的电导电流值和工频放电电压值 (90)前言预防性试验是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

预防性试验规程是电力系统技术监督工作的主要依据,本标准颁布之前,公司是参照南方电网有关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执行,随着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新设备大量涌现,带电测试、在线监测技术不断进步,为减少定期停电时间,提高设备可用率,促进状态监测(检测)技术开展,适应本公司管理与设备的实际情况,特编制本标准。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CSG114002-201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2011-10-26发布2011-10-26实施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总则 (3)5 电力变压器及电抗器 (4)6 互感器 (16)7 开关设备 (23)8 套管 (33)9 支柱绝缘子、盘形悬式绝缘子和复合绝缘子 (34)10 电力电缆线路 (36)11 电容器 (39)12 绝缘油和六氟化硫气体 (42)13 避雷器 (45)14 母线 (48)15 1KV以上的架空电力线路 (48)16 接地装置 (49)17 串补装置 (52)18 旋转电机 (54)附录A(规范性附录) 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 (61)附录B(资料性附录) 污秽等级与现场污秽度 (62)附录C(资料性附录) 有效接地系统接地装置(接地网)安全性状态评估的内容、项目和要求 (63)附录D(资料性附录) 变电站钢材质接地网土壤腐蚀性评价方法 (63)附录E(规范性附录) 同步发电机和调相机定子绕组的交流试验电压、老化鉴定和硅钢片单位损耗 .. 66前言预防性试验是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

预防性试验规程是电力系统技术监督工作的主要依据,2004年以来,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CSG 1 0007—2004《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对电力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近年来,随着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新设备大量涌现,带电测试、在线监测技术不断进步,为减少定期停电时间,提高设备可用率,促进状态监测(检测)技术开展,适应南方电网公司管理与设备的实际情况,需要对原标准进行修编。

本标准的提出以2004年以来新颁布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有关反事故技术措施规定为依据,结合电力设备管理现状,充分考虑未来发展需求,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的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工作。

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

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

目录1范围2引用原则3定义、符号4总则5旋转电机6电力变压器及电抗器7互感器8开关设备9套管10支柱绝缘子和悬式绝缘子11电力电缆线路12电容器13绝缘油和六氟化硫气体14避雷器15母线16二次回路171kV及如下旳配电装置和电力布线181kV及以上旳架空电力线路19接地装置20电除尘器21低压电器附录A(原则旳附录)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旳交流试验电压、老化鉴定和硅钢片单位损耗附录B(原则旳附录)绝缘子旳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原则附录C(提醒旳附录)污秽等级与相应附盐密度值附录D(提醒旳附录)橡塑电缆内衬层和外护套破坏进水确实定措施附录E(提醒旳附录)橡塑电缆附件中金属层旳接地措施附录F(提醒旳附录)避雷器旳电导电流值和工频放电电压值附录G(提醒旳附录)油浸电力变压器绕组支流泄露电流参照值附录H(原则旳附录)高压电气设备旳工频耐压试验原则附录I(提醒旳附录)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手包绝缘表面电位测量旳限值附录J(提醒旳附录)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电阻值换算至运营温度时旳换算系数附录K(提醒旳附录)参照资料1范围本原则要求了多种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旳项目、周期和要求,用以判断设备是否符合运营条件,预防设备损坏,确保安全运营。

本原则不合用于高压支流输电设备、矿用及其他特殊条件下使用旳电力设备,也不合用于电力系统旳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测量装置等电气设备和安全用具。

进口设备和合资企业生产旳设备以该设备旳产品原则为基础,参照本原则执行。

2引用原则下列原则所涉及旳条文,经过在本原则中引用而构成为本原则旳条文。

本原则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全部原则都会被修订,使用本原则旳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原则最新版本旳可能性。

DL/T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GB 50150—1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原则GB/T 261—1983 石油产品闪点测量法GB/T 264—1983 石油产品酸值测量法GB/T 3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缘配合GB/T 507—1986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量法GB/T 511—1988 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量法GB 1094.1~.2—1996、GB 1094.3~.5 电力变压器GB 2536—1990 变压器油GB 5583—1985 互感器局部放电测量GB 5654—1985 液体绝缘材料工频相对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和体积电阻率旳测量GB 6450—1986 干式电力变压器GB/T 6541—1986 石油产品油对水界面张力测量法(圆环法)GB/T 7252—2023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GB/T 722—2023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GB 7328—1987 变压器和电抗器旳声级测量GB/T 7595—2023 运营中变压器油质量原则GB/T 7598—1987 运营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水溶性酸测量法(比色法)GB/T 7599—1987 运营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酸值测量法(BTB法)GB 7600—1987 运营中变压器油水分含量测量法(库仑法)GB 7601—1987 运营中变压器油水分含量测量法(气相色谱法)GB/T 17623—1998 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旳气相色谱测定法GB 9326.1~.5—1988 交流330kV及如下油纸绝缘自容式充油电缆及附件GB 11022—1989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原则旳共用技术条件GB 11023—1989 高压开关设备六氟化硫气体密封试验导则GB 11032—2023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 12023—1989 工业六氟化硫DL/T 421—1991 绝缘油体积电阻率测量法DL/T 423—1991 绝缘油中含气量测量—真空压差法DL/T 429.9—1991 电力系统油质试验措施绝缘油介电强度测量法DL/T 450—1991 绝缘油中含气量旳测量措施(二氧化碳洗脱法)DL/T 459—2023 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DL/T 492—1992 发电机定子绕组环氧粉云母绝缘老化鉴定导则DL/T 593—1996 高压开关设备旳共用订货技术导则SH 0040—1991 超高压变压器油SH 0351—1992 断路器油3 定义、符号3.1 预防性试验为了发觉运营中设备旳隐患,预防发生事故或设备损坏,对设备进行旳检验、试验或监测,也涉及取油样或气样进行旳试验。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交接、预防性试验规程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交接、预防性试验规程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交接、预防性试验规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交接、预防性试验规程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范围内6—35kV以及110kV国产和进口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以下简称交联电缆)交接、预防性试验。

2 一般规定2.1对电缆的主绝缘作交流耐压试验、直流耐压试验、直流泄漏试验或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

对一相进行试验或测量时,其它两相导体、金属屏蔽层和铠装层一起接地。

2.2 新敷设的电缆线路投入运行3-12个月,一般应作一次交流耐压试验。

对6-10kV电缆无30-75Hz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设备时,可做直流耐压试验替代。

2.3 对金属护套层一端接地,另一端装有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的110kV单芯电缆主绝缘作交流耐压试验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短接,使这一端的电缆金属护套层临时接地。

2.4 耐压试验后,使导体放电时,必须通过每千伏约80kΩ的限流电阻反复几次放电直至无火花后,才允许直接接地放电。

2.5电缆线路在停电后投运之前,必须确认电缆的绝缘状况是否良好。

凡停电超过一星期但不满一个月的电缆线路,应用兆欧表测量该电缆导体对地绝缘电阻,若电缆本身有疑问时,必须用低于常规交流耐压试验但不低于50%规定试验电压的交流电压进行试验,加压时间1分钟;停电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的电缆线路,必须作50%规定试验电压的交流耐压试验,加压时间1分钟;停电超过一年的电缆线路必须作常规的交流耐压试验。

对6-10kV电缆无30-75Hz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设备时,可按本规程预防性试验标准做直流泄漏试验。

2.6 直流耐压试验和直流泄漏试验,应在试验电压升至规定值后1分钟以及加压时间达到规定值时测量泄漏电流。

泄漏电流值和相间不平衡率只作为判断绝缘状况的参考,不作为是否能投入运行的判据。

但如发现泄漏电流与上次试验值相比有很大变化,或泄漏电流不稳定,随试验电压的升高或加压时间的增加而急剧上升时,应查明原因。

如系终端头表面泄漏电流或对地杂散电流等因素的影响,则应加以消除;如怀疑电缆线路绝缘不良,则可提高试验电压(以不超过本规程规定的交接试验电压值为宜)或延长试验时间,确定能否继续运行。

交联聚乙烯电缆耐压标准

交联聚乙烯电缆耐压标准

交联聚乙烯电缆耐压标准主要依据我国电力行业标准PDL/T 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和GB/50150-19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这些标准规定了在不同电压等级的交联聚乙烯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的要求和方法。

以下是不同电压等级的交联聚乙烯电缆交流耐压试验标准:
1. 6KV交联聚乙烯电缆交流耐压试验标准:根据PDL/T 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6KV交联聚乙烯电缆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应为1.5倍的额定电压,即9KV。

试验时间为1分钟。

2. 35KV交联聚乙烯电缆交流耐压试验标准:根据电科院推荐,35KV交联聚乙烯电缆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应为1.5倍的额定电压,即52.5KV。

试验时间为1分钟。

3. 110kV交联聚乙烯电缆交流耐压试验标准:根据武汉卓亚电力自动化有限责任公司解答,110kV交联聚乙烯电缆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应为1.7倍的额定电压,即187KV。

试验时间为1分钟。

6~35kV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的绝缘试验

6~35kV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的绝缘试验

摘 要:做好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交接和预防性(或 重 做 终 端 和 接 头)试 验 是 保 证 电 力 线 路 安 全 运 行 的 重 要 工
作 。为此,阐述了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交接和重做终端、接头试验的有关 标 准 问 题, 提 出 了 6~10kV 和 35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不同的试验方法和内容。指出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交接试验沿用传统的直流耐压试验方
表1 YJLY-26/35kV 电缆的试验结果
线路
电 压/ kV
电流/ 加压时 试验频 试品电 A 间/min 率/Hz 容/µF
L1相 46.20 24.20 5 42.22 0.473
L2相 46.27 24.38 5 42.14 0.475
L3相 46.30 24.38 5 41.97 0.479
明:当试 验 频 率 为 35~70 Hz(有 资 料 称 30~70 Hz)时 , 击 穿 电 压 值 均 落 在 可 置 信 度 95% 之 内 。 也 就是说,当交联电缆长度、截面不同时,试验的等 值负荷电容 量 变 化 时, 谐 振 试 验 频 率 可 选 择 35~ 70Hz或30~75 Hz范围,这与实际运行电 压 频率 的差异较小。 广 东 电 网 在 相 关 规 定 中 选 用 35~75 Hz的 频 率, 在 交 接 试 验 中, 电 缆 绝 缘 试 验 采 用 2?0,5 min(考虑了系统最大 运 行 电 压, 即 1.15f
10-6 F/kmf3.5km f52kV=8.0A; 2=?B=60kVf8 A=480kVA. b) 案例2 若按广东电网的规定,35kV 电缆的试 验电压 为46kV(其它条件如案 例 1), 根 据 变 频 串 联 谐 振 装置的 计 算 功 率 2 和 试 验 电 流B 的 关 系 式 (6=35 Hz), 有 B=2π6D?test=2f3.14f35 Hzf2f10-6 F/

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项目及标准

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项目及标准

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项目及标准
橡塑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一、测量绝缘电阻;
测量各电缆线芯对地或对金属屏蔽层间和各线芯间的绝缘电阻。

交流单芯电缆的绝缘试验标准,可按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进行。

二、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
1.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橡塑绝缘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电压,应符合
下表的规定。

橡塑绝缘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
2.塑料绝缘电缆包括聚氯乙烯绝缘电缆、聚乙烯绝缘电缆及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

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的产品型号有V V,V L V等;
聚乙烯绝缘及交联聚乙烯绝缘电
缆的产品型号有Y J V及Y J L V等。

橡皮绝缘电缆的产品型号有X Q,X L Q,X V 等
3.试验时,试验电压可分4-6阶段均匀
升压,每阶段停留1m i n,并读取泄漏
电流值。

测量时应消除杂散电流的影响。

4.电缆的泄漏电流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电缆绝缘可能有缺陷,应找出缺陷部位,并予以处理:
1.泄漏电流很不稳定;
2.泄漏电流随试验电压升高急剧上升;
3.泄漏电流随试验时间延长有上升现象。

4.检查电缆线路的两端相位应一致并与电网相位相符合。

三、检查电缆线路的相位;
四、测量金属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比;
五、交叉互联系统试验。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201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2016).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CSG114002-201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2011-10-26发布2011-10-26实施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Q/CSG114002-2011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总则 (3)5 电力变压器及电抗器 (4)6 互感器 (16)7 开关设备 (24)8 套管 (34)9 支柱绝缘子、盘形悬式绝缘子和复合绝缘子 (35)10 电力电缆线路 (37)11 电容器 (41)12 绝缘油和六氟化硫气体 (43)13 避雷器 (46)14 母线 (49)15 1KV以上的架空电力线路 (49)16 接地装置 (50)17 串补装置 (54)18 旋转电机 (56)附录A(规范性附录) 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 (63)附录B(资料性附录) 污秽等级与现场污秽度 (64)附录C(资料性附录) 有效接地系统接地装置(接地网)安全性状态评估的内容、项目和要求 (65)附录D(资料性附录) 变电站钢材质接地网土壤腐蚀性评价方法 (65)附录E(规范性附录) 同步发电机和调相机定子绕组的交流试验电压、老化鉴定和硅钢片单位损耗 .. 68Q/CSG114002-2011前言预防性试验是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

预防性试验规程是电力系统技术监督工作的主要依据,2004年以来,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CSG 1 0007—2004《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对电力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近年来,随着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新设备大量涌现,带电测试、在线监测技术不断进步,为减少定期停电时间,提高设备可用率,促进状态监测(检测)技术开展,适应南方电网公司管理与设备的实际情况,需要对原标准进行修编。

本标准的提出以2004年以来新颁布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有关反事故技术措施规定为依据,结合电力设备管理现状,充分考虑未来发展需求,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的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工作。

QCSG114002-201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完整

QCSG114002-201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完整

.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CSG114002-201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2011-10-26发布2011-10-26实施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1 围 (1)2 规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总则 (3)5 电力变压器及电抗器 (4)6 互感器 (16)7 开关设备 (23)8 套管 (33)9 支柱绝缘子、盘形悬式绝缘子和复合绝缘子 (34)10 电力电缆线路 (35)11 电容器 (39)12 绝缘油和六氟化硫气体 (42)13 避雷器 (45)14 母线 (47)15 1KV以上的架空电力线路 (48)16 接地装置 (49)17 串补装置 (52)18 旋转电机 (54)附录A(规性附录) 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 (61)附录B(资料性附录) 污秽等级与现场污秽度 (62)附录C(资料性附录) 有效接地系统接地装置(接地网)安全性状态评估的容、项目和要求 (62)附录D(资料性附录) 变电站钢材质接地网土壤腐蚀性评价方法 (63)附录E(规性附录) 同步发电机和调相机定子绕组的交流试验电压、老化鉴定和硅钢片单位损耗 .. 66前言预防性试验是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

预防性试验规程是电力系统技术监督工作的主要依据,2004年以来,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CSG 1 0007—2004《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对电力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近年来,随着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新设备大量涌现,带电测试、在线监测技术不断进步,为减少定期停电时间,提高设备可用率,促进状态监测(检测)技术开展,适应南方电网公司管理与设备的实际情况,需要对原标准进行修编。

本标准的提出以2004年以来新颁布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有关反事故技术措施规定为依据,结合电力设备管理现状,充分考虑未来发展需求,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的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工作。

电力电缆线路的预防性试验规程

电力电缆线路的预防性试验规程

电力电缆线路的预防性试验规程1.1 对电缆的主绝缘作直流耐压试验或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

对一相进行试验或测量时,其它两相导体、金属屏蔽或金属套和铠装层一起接地。

1.2 新敷设的电缆线路投入运行3~12个月,一般应作1次直流耐压试验,以后再按正常周期试验。

1.3 试验结果异常,但根据综合判断允许在监视条件下继续运行的电缆线路,其试验周期应缩短,如在不少于6个月时间内,经连续3次以上试验,试验结果不变坏,则以后可以按正常周期试验。

1.4 对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一端接地,另一端装有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的单芯电缆主绝缘作直流耐压试验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短接,使这一端的电缆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临时接地。

1.5 耐压试验后,使导体放电时,必须通过每千伏约80kΩ的限流电阻反复几次放电直至无火花后,才允许直接接地放电。

1.6 除自容式充油电缆线路外,其它电缆线路在停电后投运之前,必须确认电缆的绝缘状况良好。

凡停电超过一星期但不满一个月的电缆线路,应用兆欧表测量该电缆导体对地绝缘电阻,如有疑问时,必须用低于常规直流耐压试验电压的直流电压进行试验,加压时间1min;停电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的电缆线路,必须作50%规定试验电压值的直流耐压试验,加压时间1min;停电超过一年的电缆线路必须作常规的直流耐压试验。

1.7 对额定电压为0.6/1kV的电缆线路可用1000V或2500V兆欧表测量导体对地绝缘电阻代替直流耐压试验。

1.8 直流耐压试验时,应在试验电压升至规定值后1min以及加压时间达到规定时测量泄漏电流。

泄漏电流值和不平衡系数(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只作为判断绝缘状况的参考,不作为是否能投入运行的判据。

但如发现泄漏电流与上次试验值相比有很大变化,或泄漏电流不稳定,随试验电压的升高或加压时间的增加而急剧上升时,应查明原因。

如系终端头表面泄漏电流或对地杂散电流等因素的影响,则应加以消除;如怀疑电缆线路绝缘不良,则可提高试验电压(以不超过产品标准规定的出厂试验直流电压为宜)或延长试验时间,确定能否继续运行。

电力电缆交接与预防性试验

电力电缆交接与预防性试验

测量电缆绝缘电阻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如下: (1)拆除对外联线,擦净电缆头,试验前电缆要充分放电并接地 。 (2)选择适当兆欧表(选择量程)。
0.6/1kV电缆用1000V兆欧表;0.6/1kV以上电缆用2500V兆欧表;6/6kV及以上电缆可用 5000V兆欧表。
(3)接线 兆欧表有三个接线端子:接地端E、线路端子L、屏蔽端子G。注意 线路L端子上引线处于高压状态,应悬空,不可拖放在地上。将非 被试相缆芯与铅皮一同接地, (4)测量15S,60S数值,每测量完一相都要充分放电。
额定电压U0/kV 试验电压/kV
试验结果
0.6
1.8
3.5
6.5
绝缘不击穿
• 2.室温下绝缘电阻试验 20℃时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00MΩ.km
表3 额定电压6kV到3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例行试验项目
产品名称
额定电压6kV到 35kV挤包绝缘电力 电缆
检验项目
试验方法
1、20℃导体直流电阻试 验 2、交流电压试验 3、局部放电试验
(5)断开兆欧表与被试品的连线
(6)关闭兆欧表
(7)被试品放电,每次测完绝缘电阻后都要将电 缆放电、接地。电缆线路越长,电容越大,则接 地时间越长,一般不少于1min。
注意事项:
被试品放电
每次测量完都要先断开兆欧表与被试品的连线, 再关闭兆欧表
运行中的电缆,其绝缘电阻应从各次试验数值的变化规律及
K ——温度系数,如表1。
表1
电缆绝缘的温度换算系数K
温度 /℃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图1 绝缘介质在直流电压作用下各电流与时间的关系
RO——加压瞬间的绝缘电阻;R∞——测量过程终了时的绝缘电阻; i1——充电电流;i2——吸收电流;i3——电导电流;i——总电流。

高速铁路供电交联聚乙烯电缆耐压和预防性试验

高速铁路供电交联聚乙烯电缆耐压和预防性试验
( 超低频 01 z 3) . H 耐压试验 的试 验电压和 时间。 国
的同时还可 以进行介质 损耗测量 。该方法 是 目前 中 、低 外 情 况 : 压交联 电缆现 场试验 的一 种有效 的绝缘检测 方法 。但 由 德 国1 9 年V E D N 0 7 适用于3~ 5 V 9 5 D I 2 6( 3 中低压 k
表2 我 国部 分地 区的 X P 电缆 耐 压试验 标准 LE
运行丁况 下相 同的场强 ,不但能满足高压X P 电缆的耐 LE 压要求 ,而且具 有调谐方 便快捷 、重量轻 、可移动性好
的 优 点 ,适 宜 现 场 试 验 。
2 3 超低频0 1 z . . H耐压试验 系统 ( L) V F
标 准等 尚未 形成统一 标准 ,南于传统 的直流耐斥 试验具 用 于试验室 。 有试 验设备 重量轻 、可移动性好 和操作 方便 ,现场仍在
使 用 ( 2)变 频谐 振试 验 系统 ( RF):试 验 变 压器 AC
及 试 验 电压 南调谐 电源 提供 ,该装 置 采 用 固定 电抗 器
压 试验应 用 ,提 出 高速 铁路 供 电X P 电缆 的 交 LE 流耐 压 方 法和预 防 性试验 有 关建 议 ,可 供 高速
近年 来 ,国内外大量 的实践和研 究表 明 ,直流 耐压 试验会对X P 电缆产 生不同程度的损害 ,试验结果也 不 LE
铁路 供 电运 行和施 工部 门参 考 。 关键 词 :高速铁 路 ; 电力供 电 ;交联 聚 乙烯 电
于输 出 电压偏 低 ,不能 用 于6 V及 以上 的高压 电缆 试 橡塑 电缆 ) 接试验标准 为 :3 ,3 i 。德 国对试验 6k 交 G 0 n m
验 ,主要应用 于中低压 电缆 试验。

探究交联电力电缆的交接和预防性试验

探究交联电力电缆的交接和预防性试验

探究交联电力电缆的交接和预防性试验摘要:要想使整个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取得积极效果,就要对电力电缆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过程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弄清楚电力电缆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要点,做好电力电缆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关键点的控制工作,使电力电缆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取得预期效果,达到提升电力电缆设备调试质量的目的。

基于此,文章根据实际试验过程,开展了电力电缆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的研究。

关键词:电力设备;设备交接;预防性试验对于电力设备而言,在安装和调试过程中,必须要进行交接和预防性试验,以此来保证电力设备的整体功能满足要求。

通过试验实际发现,在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中,不同的电力设备所采取的交接和预防性试验方法是不同的,为了保证对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研究的全面性,本文从以下几种电力设备,对其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此来达到提高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效果的目的,从而提高电力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质量。

电力系统企业运行着大量的6~35kV交联聚乙烯绝缘的电力电缆(简称交联电缆或XLPE电缆),做好其交接和预防性(重做终端和接头)试验是保证安全运行的重要工作。

大量的试验实践认为,6~10kV交联电缆同35kV交联电缆的绝缘厚度相差较大(如35(26)kV交联电缆绝缘厚度10.5mm,10(6)kV交联电缆绝缘厚度3.4mm),它们的试验方法和内容是有所不同的。

1、35kV交联电缆交接和预防性试验对于35(26)kV交联电缆的交接和预防性试验,GB50150—19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和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都是做直流耐压试验[1,2]。

但在直流耐压试验过程中,会有电子注入到交联电缆介质聚合物的内部,在半导电层凸出处或微小空隙处等产生空间电荷的积累,电缆投运及送上交流电压后会相互迭加,发生绝缘击穿。

例如:某厂馈线YJLV26/35(1×185mm2)交联电缆,交接试验时直流耐压合格,然后送上交流电压空负荷试运行24h,但在运行4h时,L3相电缆绝缘击穿并接地;某变电站馈线YJLY26/35(1×240mm2)交联电缆,交接试验时直流耐压合格,在空负荷试运行18h时,L3相电缆绝缘击穿并接地。

电缆预防性试验

电缆预防性试验

工具
扳手 起子 电源盘
防护用品 技术资料
南方电网 《电力设备预防性 试验规程》 安全帽 安全带 工作服
作业过程
作业步骤 安全交底 电源搭接 外护套绝缘电阻 工序、 工序、工艺标准和质量要求 1、工作班成员着装整齐,由工作负责人带领进入工作现场。 2、列队宣读工作票,详细交代工作地点、工作任务、工作内容。交代带电设备及现场安全措施 和注意事项。 由两人进行工作电源的搭接,一人监护,一人接线。 1、 采用500V兆欧表 2、 对有外护套引出线者进行 3、 每千米绝缘电阻值不低于不低于0.5MΩ 待测试数字稳定后记录测试结果,并填入原始记录。应纪录试验日期,环境温度、湿度,以及 被试设备回路名称、型号 关闭仪器电源,清理工作现场,检查工作现场遗留的杂物,清点人员撤离现场。 工作结束后,工作负责人应做好检修试验记录并会同值班员检查设备情况,双方确认无误后, 在工作票结束栏签字,结束工作票。将试验数据登录到技术监督系统中,若试验结果不合格, 还应填写缺陷报告单上报所领导及生计部,并作好设备缺陷管理纪录。
数据记录
试验结束 工作终结
检修试验所高压一班: 检修试验所高压一班:魏臻
电缆预防性试验
——培训讲师: 魏臻
介绍
本实施细则根据中国南方电网2004年颁布的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Q/CSG 1 0007—2004)编制。
课程大纲
1 2 3 4
电缆的试验项目及周期 安全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作业准备 作业过程
电缆的试验项目及周期
220kV 1 外护套绝缘电 阻 2 带电测 3年 年 10kV 3年 年
1年 年
1年 年
不进行
不进行
1年 年
1年 年
1年 年

电力电缆的绝缘试验标准及方法

电力电缆的绝缘试验标准及方法

电力电缆的绝缘试验标准及方法电力电缆主要由导电线芯、绝缘层和护套组成,《规程》将电力电缆分成三类,即纸绝缘电力电缆、橡塑绝缘电力电缆(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乙丙橡皮绝缘电力电缆)、电容式充油电缆,它们的预防性试验见表1-1。

注:“☆”表示正常试验项目,“×”表示不进行该项目试验,“△”表示大修后进行,“○”表示必要时进行。

测量电力电缆的主绝缘电阻可以检查电缆绝缘是否老化、受潮,以及耐压试验中暴露出来的绝缘缺陷。

对1000V以下的电缆测量时用1000V绝缘电阻测试仪,对1000V及以上的电缆用2500V 绝缘电阻测试仪,对6kV及以上电缆用5000V绝缘电阻测试仪。

像塑绝缘电力电缆的绝缘电阻很低时,应用万用表正、反接线分别测屏蔽层对铠装、铠装层对地的直流电阻,以检查它们是否受潮。

当绝缘确实受潮时,应安排检修。

当电缆埋于地下后,测量钢铠甲对地的绝缘电阻,可检查出外护套有无损伤;同理,测量铜屏蔽层对钢铠甲间的绝缘电阻也可以检查出内护套有无损伤。

通过这两项测量可以判断绝缘是否已经受潮。

当电缆敷设在电缆沟、隧道支架上时,其外护套的损伤点不在支点处且又未浸泡在水中或置于特别潮湿的环境中,则外护套的操作很难通过测量绝缘电阻来发现,此时测量铜屏蔽层对钢铠甲的绝缘电阻则更为重要。

电缆终端或套管表面脏污、潮湿对绝缘电阻有较大的影响。

除擦拭干净外,还应加屏蔽环,将屏蔽环接到绝缘电阻测试仪的“屏蔽”端子上,当电缆为三芯电缆时,可利用非测量相作为两端屏蔽环的连线,见图1-1。

图1-1 测量绝缘电阻时的屏蔽接线(a)单芯电缆;(b)三芯电缆当被测电缆较长时,充电电流很大,因而绝缘电阻测试仪开始指示的数值很小,这并不表示绝缘不良,必须经过较长时间遥测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测量中若采用手动绝缘电阻测试仪,则转速不得低于额定转速的80%,且当绝缘电阻测试仪达到额定转速后才能接到被试设备上并记录时间,读取15s和60s的绝缘电阻值。

电力电缆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补充规定

电力电缆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补充规定

电力电缆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补充规程1一般规定1.1 本规程适用于3kV及以上的电力电缆,3kV以下电压等级的电力电缆由各单位自行规定.1.2 对电缆的主绝缘测量绝缘电阻或做耐压试验时,应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其它两相导体、电缆两端的金属屏蔽或金属护套和铠装层接地(装有护层过电压保护器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短接接地)。

1.3 除自容式充油电缆外,其它电缆在停电后投运之前必须确认电缆的绝缘状况良好,可分别采取以下试验确定:1.3.1 停电超过1周但不满3个月,由各单位自行规定。

1.3.2 停电超过3个月但不满1年,测量绝缘电阻(异常时按1。

3.3处理)。

1.3.3 停电超过1年的电缆必须做主绝缘耐压试验,试验电压见表3-1。

1.4 新敷设的电缆投入运行3-12个月,一般应做一次耐压试验,以后再按正常周期试验。

注:停电不包括热备用2油浸式电力电缆油浸式电力电缆的交接和预防性试验项目、周期和标准参照GB50150—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和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执行。

3橡塑绝缘电力电缆橡塑绝缘电力电缆是指聚氯乙烯绝缘、交联聚乙烯绝缘和乙丙橡皮绝缘电力电缆。

3.1 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周期和标准见表3-1注:对本规程实施前已投运且金属屏蔽层无引出线的电缆,表3-1序号2、3的试验项目各单位自行规定.3.2 交叉互联系统试验方法和要求交叉互联系统除进行下列定期试验外,如在交叉互联大段内发生故障,则也应对该大段进行试验。

如交叉互联系统内直接接地的接头发生故障,则与该接头连接的相邻两个大段都应进行试验。

3.2.1 电缆外护套、绝缘接头外护套与绝缘夹板的直流耐压试验试验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断开。

在互联箱中将另一侧的三段电缆金属套都接地,使绝缘接头的绝缘夹板也能结合在一起试验,然后在每段电缆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与地之间施加直流电压5kV,加压时间1min,不击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交接、预防性试验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范围内6—35kV以及110kV国产和进口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以下简称交联电缆)交接、预防性试验。

2 一般规定
2.1对电缆的主绝缘作交流耐压试验、直流耐压试验、直流泄漏试验或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

对一相进行试验或测量时,其它两相导体、金属屏蔽层和铠装层一起接地。

2.2 新敷设的电缆线路投入运行3-12个月,一般应作一次交流耐压试验。

对6-10kV电缆无30-75Hz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设备时,可做直流耐压试验替代。

2.3 对金属护套层一端接地,另一端装有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的110kV单芯电缆主绝缘作交流耐压试验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短接,使这一端的电缆金属护套层临时接地。

2.4 耐压试验后,使导体放电时,必须通过每千伏约80kΩ的限流电阻反复几次放电直至无火花后,才允许直接接地放电。

2.5电缆线路在停电后投运之前,必须确认电缆的绝缘状况是否良好。

凡停电超过一星期但不满一个月的电缆线路,应用兆欧表测量该电缆导体对地绝缘电阻,若电缆本身有疑问时,必须用低于常规交流耐压试验但不低于50%规定试验电压的交流电压进行试验,加压时间1分钟;停电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的电缆线路,必须作50%规定试验电压的交流耐压试验,加压时间1分钟;停电超过一年的电缆线路必须作常规的交流耐压试验。

对6-10kV电缆无30-75Hz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设备时,可按本规程预防性试验标准做直流泄漏试验。

2.6 直流耐压试验和直流泄漏试验,应在试验电压升至规定值后1分钟以及加压时间达到规定值时测量泄漏电流。

泄漏电流值和相间不平衡率只作为判断绝缘状况的参考,不作为是否能投入运行的判据。

但如发现泄漏电流与上次试验值相比有很大变化,或泄漏电流不稳定,随试验电压的升高或加压时间的增加而急剧上升时,应查明原因。

如系终端头表面泄漏电流或对地杂散电流等因素的影响,则应加以消除;如怀疑电缆线路绝缘不良,则可提高试验电压(以不超过本规程规定的交接试验电压值为宜)或延长试验时间,确定能否继续运行。

3 交联电缆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表一。

表一交联电缆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交接、预防性试验规程
注:1)110kV电缆为重要电缆,厂际之间重要电缆是指35kV电缆和热电厂6kV直配电缆,其他6kV电缆为一般电缆;
2)各生产厂内电缆,重要电缆和一般电缆由各厂自行确定,在经主管电气技术领导审批后,报动力处备案。

4 交联电缆30-75Hz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电压见表二。

5 据6-10kV电缆主绝缘直流泄漏试验,电缆绝缘状况进行综合诊断,划分为:良好、要注意、不良,划分标准为表三所示。

注:①如铜屏蔽层绝缘电阻(即外护套绝缘电阻)<100-200Ω的电缆,即使上述指标“良好”,也划为“要注意”。

②做泄漏试验时,必须排除表面泄漏影响,并用0.5级μA表。

③电缆长度较短时(≤1kM),泄漏电流不必按μA/km考虑,直接用μA值。

④进口电缆,泄漏电流相间不平衡率超过200%时划分为“要注意”。

⑤记录试验时的天气、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

直流泄漏试验结果综合诊断为“不良”时,可适当提高试验电压(不超过本规程规定的交接试验电压值)或延长加压时间,做直流耐压试验。

试验通过者,允许继续投用,但该电缆的预试周期应缩短。

6-10kV三芯交联电缆直流泄漏试验接线按附录三接线。

6 110kV交联电缆外护套试验
6.1 110kV交联电缆外护套的直流耐压试验:试验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断开,在金属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交接、预防性试验规程
护套层与地之间施加直流电压。

交接试验时,施加直流电压10kV,加压时间1分钟不应击穿(耐压前先用兆欧表测绝缘电阻应不低于50MΩ);预防性试验(1年1次)时,施加直流电压5kV,加压时间1分钟不应击穿,此项试验可用5000V兆欧表测绝缘电阻替代。

6.2 护层过电压保护器试验(1年1次)
对氧化锌电阻片施加直流参考电流后测量其压降,即直流参考电压,其值应在产品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

氧化锌电阻片及其引线的对地绝缘电阻,将氧化锌电阻片的全部引线并联在一起与接地的外壳绝缘后,用1000V兆欧表测量引线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其值不应小于10MΩ。

6.3 35kV单芯电缆在铜屏蔽层采用单端直接接地时外护套绝缘要求参照110kV交联电缆外护套试验。

附录一交联电缆内衬层和外护套破坏进水的确定方法
直埋交联电缆的外护套,尤其聚氯乙烯外护套,受地下水的长期浸泡吸水后,或者受到外力破坏而又未完全破损时,其绝缘电阻均有可能下降至规定值以下,因此不能仅根据绝缘电阻值降低来判断外护套破损进水。

为此,提出了根据不同金属在电解质中形成原电池的原理进行判断的方法。

交联电缆的金属屏蔽层、铠装层用的材料有铜、锌、铝等。

这些金属的电极电位如下表
当交联电缆的外护套破损并进水后,由于地下水是电解质,在铠装层的镀锌钢带上会产生对地-0.76V的电位,若内衬层也破损进水后,在镀锌钢带与铜屏蔽层之间形成原电池,会产生+0.334-(-0.76)≈1.1V的电位差,当进水很多时,测到的电位差会变小。

在原电池中铜为“+”极,镀锌钢带为“-”极。

当外护套或内衬层破损进水后,用兆欧表测量时,每千米绝缘电阻值低于0.5MΩ时,用万用表的“+”、“-”表笔轮流测量铠装层对地或铠装层对铜屏蔽层的绝缘电阻,此时在测量回路内由于形成的原电池与万用表内干电池相串联,当极性组合使电压相加时,测得的电阻值较小;反之测得的电阻较大。

因此上述两次测得绝缘电阻值相差较大时,表明巳形成原电池,就可判断外护套和内衬层巳破损进水。

鉴于水分直接与电缆芯接触并可能腐蚀铜屏蔽层,应尽快检修。

附录二铜屏蔽层感应电流和电压测试
通过定期测量运行中的单芯电缆铜屏蔽层的感应电流,可进一步分析判断铜屏蔽层是否开断或有接地点。

测试感应电流和电压时应保持与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

1)铜屏蔽层电流测试
对两端接地的单芯电缆,芯线带负荷电流时,用钳形电流表测试每相每根电缆铜屏蔽层接地导线中电流值(应记录对应芯线负荷电流值,因铜屏蔽层电流大小与芯线负荷电流值大小有关)。

正常时铜屏蔽层电流值应接近三相平衡,若与历次测试数字比较出现明显变化或三相不平衡率增大时应引起注意。

如铜屏蔽层电流值三相不平衡率超过70%左右时电缆停役查找分析铜屏蔽层存在问题,假如确实因分析问题需要,可进行铜屏蔽层感应电压测试。

铜屏蔽层电流三相不平衡率
=(铜屏蔽层电流最大相值-最小相值)/铜屏蔽层三相电流平均值×100%
2)铜屏蔽层感应电压测试
铜屏蔽层感应电压测试应做好安全措施,以免将铜屏蔽层一端接地线断开,测试感应电压时,电缆万一发生短路,在铜屏蔽层瞬间感应高电压,危及人身及仪表安全。

测试前在被试电缆的铜屏蔽层接上过电压保护器,然后打开铜屏蔽层接地线,用万用表测试铜屏蔽层感应电压值(应记录此时芯线负荷电流值,因铜屏蔽层感应电压值大小与芯线负荷电流有关),如铜屏蔽层感应电压值三相明显不平衡应认真分析,若某一相铜屏蔽层感应电压值明显偏大,而铜屏蔽层电流值反而偏小时说明铜屏蔽层可能巳开断;若某一相铜屏蔽层感应电压值明显偏小,而铜屏蔽层电流值反而明显偏大时说明铜屏蔽层近处有接地点。

附录三 6-10kV三芯交联电缆直流泄漏试验接线
6-10kV三芯交联电缆直流泄漏试验按图一、图二接线
1)如铜屏蔽层对地绝缘电阻(即外护套绝缘电阻)在0.5MΩ以上时,按图(一)做直流泄漏试验。

(μA)表量程宜用0~10μA,串接在屏蔽线和地之间,但另一端屏蔽线必须悬空。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交接、预防性试验规程
图(一) 6~10kV三芯电缆其屏蔽层绝缘电阻≥0.5MΩ时直流泄漏测试接线图
2、如铜屏蔽层对地绝缘电阻小于0.5MΩ时,按图(二)做直流泄漏试验。

(μA)表应置于高压回路,并用环氧绝缘支架或其他绝缘物支撑。

图(二) 6~10kV三芯电缆其屏蔽层绝缘电阻<0.5MΩ时直流泄漏测试接线图
附录四交联电缆附件中金属层的接地方法
1)终端
终端的铠装层和屏蔽层应分别用带绝缘的胶合导线单独接地。

铜屏蔽层接地线的截面不得小于25mm2(如铜丝屏蔽接地线截面与铜丝屏蔽层截面积相等),铠装层接地线的截面积不应小于10mm2。

2)中间接头
中间接头内铜屏蔽层的接地线(截面积应不小于铜屏蔽层截面积)不得和铠装层连在一起,对接头两侧的铠装层必须用另一根接地线相连,而且还必须与铜屏蔽绝缘。

如接头的原结构中无内衬层时,应在铜屏蔽层外部增加内衬层,而且与电缆本体的内衬层搭接处的密封必须良好,即必须保证电缆的完整性和延续性。

连接铠装层的接地线外部必须有外护套而且具有与电缆外护套相同的绝缘和密封性能,即必须确保电缆外护套的完整性和延续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