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航高原机场运行及RNP运用PPT课件
国航高原机场运行及rnp运用
✓但是从飞机性能角度,25°C的温度在拉萨 机场应该算“高温” 。
25
Introduction to RNP
Introduction to RNP
26
高温
➢ 对飞机而言,拉萨的25℃气温相当于北京48℃的 高温。
机场 北京 拉萨
ISA 15℃ -8℃
气温 25℃ 25℃
50
Introduction to RNP
51
Introduction to RNP
复杂的传统进离场程序
➢ 林芝机场建设有3个航向台、1个下滑台、2个VOR 台、3个DME台
52
Introduction to RNP
复杂的传统进离场程序
53
Introduction to RNP
56
Introduction to RNP
58383Kg
减载 30%
高温
➢ HOT ➢ HEAVY ➢ HIGH
所有的高原原机场都是高温机场
29
Introduction to RNP
高高原机场运行难点
➢地形复杂 ➢高海拔 ➢高温 ➢气象多变 ➢通讯和导航限制
气象
➢变化快 ➢不同的高原机场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
导致其气象特点有很大差异。
✓拉萨:地面强风和扬沙 ✓九寨:乱流、风切变和低云(雾) ✓林芝:持续降水和低云
31
In河谷机场所特有的 ➢产生扬沙的条件
✓裸露的沙 ✓干燥的大气 ✓强风
➢扬沙的特点及危害:
✓在高空不易察觉 ✓低空能见度迅速降低 ✓加剧发动机的磨损
32
Introduction to RNP
57
Introduction to RNP
航空公司机务PBN培训课件(RNP AR)
PBN运行介绍(机务)
(修订版)
Contents目录
01 PBN简介 02 作用及优势 03 发展背景 04 局方文件 05 设备要求-MEL
06 深航PBN运行现状
2
01
PBN简介
3
PBN运行介绍
缩略语:
• PBN : Performance Based Navigation,基于性能导航 • RNAV : Regional Navigation,区域导航 • RNP : Required Navigation Performance,所需性能导航 • SAAAR: Special Aircraft and Aircrew Authorization Required
20
PBN运行介绍
➢ 国际民航组织(ICAO)要求:
21
PBN运行介绍
中国PBN实施阶段示意图:
22
RNP AR飞行程序的制定是以空域概念为基础,利用可重复的最佳 飞行航径,增强了飞行程序设计的灵活性,可提高飞行效率。使用RN
RNP AR 的发展背景 P 进近来取代目视或非精密进近可提高飞行的安全性。传统陆基导航
导航数据库
B737
1 FMGC, 1MCDU,
2 IRS,1 MMR, 1FD, 2 ND,2DEU; 导航数据库;
2 FMC,2 MCDU FMS U10.7以上
RNAVRNP运行培训
2012-4-6
RNP运行概念及法规
HNA
2012-4-6
RNP运行概念及法规
HNA
RNP运行的特点
1、RNP的精度以海里数表示,要求飞机在95%的飞行时间内,机载导航 系统应能使飞机处于其中。除此之外,RNP还要求机载导航系统确保 飞机在99.999%的飞行时间内保持在一个较大的安全容限区域内,安 全容限区域的水平数值是2倍的RNP精度值。
2012-4-6
For Training Purpose Only
19
RNAV、RNP运行的概念、来源、
HNA
意义
RNAV、RNP系统基本类似,但两者不同之处在 于机载设备性能的监控和告警。
具有监控和告警要求的称为RNP规范,不含该要 求的称为RNAV规范。
一个区域导航系统能达到RNP规范的称为RNP系 统。
HNA
区域导航(Area Navigation,RNAV)是一种新的导航 方式,飞机不再必须沿着导航台飞行,航路可由一系列的 地理坐标点定义,既可以选择更直的航路,也可以在考虑 气象、流量等因素和条件下将航路设计的更加优化。它是 通过陆基或星基导航信号的更新,使用飞机的惯导系统连 续定位,达到沿任意期望的路径飞行的能力。卫星导航系 统提高了全球、全天候、高精度的导航能力。 RNAV没有 对机载设备提出导航性能监视和告警的要求。
2012-4-6
RNAV、RNP运行的概念、来源、
航空维修培训-特殊运行-PBN培训课件(RNPAR)
THANKS
感谢观看
特点
PBN强调飞机性能和飞行员判断力的综合运用,通过导航数据库、机载设备 和飞行员操作来实现。
PBN运行的原理和特点
原理
PBN通过使用基于性能的导航方法,利用飞机自身的导航设备和机载软件,结合 卫星定位、惯性导航等技术,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导航。
特点
PBN具有灵活、高效的导航服务,能够提高飞行安全水平,减少飞行时间和燃油 消耗,降低运行成本。
根据导航数据库和选择 的导航源,生成导航指 引,包括航路、航段、 高度、速度等参数。
飞行指引控制
根据导航指引,控制飞 机沿着预定航路和航段 飞行,并及时进行导航 数据的更新和修正。
PBN运行的控制系统
飞行管理计算机
飞行管理计算机是PBN运行的核心控制系统,负 责处理飞行计划、导航数据库、导航源等信息, 生成导航指引和飞行控制指令。
PBN发展历程
PBN概念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并在国际民航组织( ICAO)和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等推动下在全球范围内 推广应用。
PBN运行对航空维修的影响
导航方式变革
PBN运行使航空器导航方式 从传统陆基导航向星基导航转 变,对航空器导航设备和飞行
员技能提出更高要求。
飞行员培训
飞行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以掌 握PBN飞行程序、操作规范和应 急处置等方面的技能。
基于RNAV的运行与展望
RNAV特点
RNAV是一种基于卫星导 航的飞行路径技术,可以 实现更为灵活、高效的航 班运行。
RNAV的优势
RNAV可以降低气象条件 对航班的影响,提高航班 正点率和安全性。
RNAV的局限性
RNAV需要依赖卫星导航 系统,受限于卫星信号覆 盖范围,对于部分偏远地 区可能无法完全覆盖。
航空维修培训特殊运行PBN培训课件(RNPAR)
军事航空领域
RNPAR技术还可应用于 军事航空领域,提高飞行 器的导航性能和作战能力 。
03
rnpar运行程序
rnpar运行程序流程
提交飞行计划
将飞行计划提交给空中交通管 理部门审批。
执行飞行计划
按照飞行计划执行航班任务。
定义飞行计划
根据航班信息和航路点,制定 飞行计划。
获取行计划批准
等待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审批, 获得批准后继续执行。
PBN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由于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航 路导航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基于性能的导航概念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
pbn技术发展历程
2000年,国际民航组织(ICAO)开始推广基于性能的导航概念,并制定了相关标 准和建议。
2005年,中国民航局(CAAC)开始引入PBN概念,并逐步推广和应用。
rnpar维护程序细节
PBN运行规定
介绍PBN运行的基本规定和要求,包括飞行计划、导航设施、 飞行员授权等方面的规定。
RNP和RNAV原理
详细介绍RNP和RNAV的原理和技术,包括航路设计、导航数据 库、飞行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rnpar维护要点
介绍rnpar维护的基本要点和要求,包括硬件检查、软件更新、 数据备份等方面的内容。
rnpar维护程序实例
案例一
rnpar故障排除
故障现象
某航班在执行RNP程序时,机载导 航系统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工作。
故障排除
通过检查硬件连接、软件更新和数据 备份等步骤,最终排除了故障,保证 了航班的正常运行。
案例二
rnpar应用实例
应用场景
某航空公司使用rnpar进行区域导航 ,提高了航班效率和准确性。
第十二章 极地与高原机场运行
第十二章极地与高原机场运行第一节极地飞行和极地航线的相关概念极地运行是指使用穿越极地区域航路的航班运行,北极区域为北纬78度00分以北的区域。
1926年5月9日,美国人伯得和贝内特驾驶福克F.VIIA-3M三发单翼机,从挪威斯匹次比尔根群岛出发,穿越北冰洋上空,成功飞越北极点后安全返回。
1929年11月28日,伯得等四人机组驾驶一架“福特4-AT”三发飞机,从南极州边缘的小阿美利加基地出发,飞临南极后返回,往返飞行18小时59分钟。
伯得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飞越过地球两极的人。
1926年5月11日,欧洲飞行探险家开始由罗马至阿拉斯加的飞行尝试,因天气原因未达目的地。
1937年,俄罗斯飞行员第一次实现了由莫斯科经北极飞抵安克雷奇。
1954年北欧航空公司(SAS )使用DC-6B型客机开通了哥本哈根经极地飞至美国西海岸城市洛杉矶(CPH-SFJ-LAX)航线。
欧亚之间的极地飞行历史超过40年。
1957年斯堪的那维亚航空公司(SAS)使用DC-6B 机型开通了哥本哈根-安克雷奇-东京航线(CPH-ANC-NRT)。
1983年芬兰航空公司(Finnair)使用DC-10机型开通了赫尔辛基-东京航线(HEL-NRT)。
现行的北极航路POLAR 1、2、3、4是从多年的极地飞行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九十年代初,俄罗斯开放了部分领空和军用机场,为北极航路的开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993年出现了POLAR 1、2、3、4,1998年7月国泰航空公司进行了第一次验证飞行。
2001年2月1日北极航路正式对外开放,2001年3月1日完成了首次B777的ETOPS运行。
目前,跨越极地的商业运行已有40余年的历史。
一、我国民用航空公司在此领域的现状时间航空公司机型性质起始目的机场2001年5月30日中国东方航空公司 A340 验证飞行芝加哥-上海2001年7月15日中国南方航空公司 B777 验证飞行纽约-北京2002年8月19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B747 验证飞行纽约-北京2002年9月27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B747 正常航班北京-纽约-北京二、其他国家航空公司在此领域的现状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美国大陆航空公司、国泰航空公司、UPS等航空公司使用北极航线开通了北美至亚洲的定期航班,每周有300多个航班穿梭往来于欧洲和美国西海岸,300多个航班经俄罗斯境内穿梭往来于欧亚之间。
民用航空RNP运行培训PPT课件
管制员需发8个指令
使用区域导航前
“Candler 310 Atlanta departure radar contact”
RNAV的简要介绍
CAA 310 3/1/05 DAL 858 4/25/05
“Candler 310 turn left heading 185”
“Candler 310 do not exceed 250 knots until further advised”
第7页/共56页
摘要
GPS 卫星在已知的轨道绕地球公转 接收到的卫星数量和它们的相对位置随时间而变
化 GPS 能在任何时间提供地球上任意点的位置计算 GPS 精确性由接收到的卫星数量和它们的相对位
置决定
第8页/共56页
GPS太空部分
卫星每11小时58分钟绕地球一周 用户任何时候都能够接收到5-8颗卫星 通过高高度的倾斜轨道提供完整的全球使用范围
当EPE 大于 RNP时,警告出现:
GPS PRIMARY 丢失
NAV ACCUR 降极
EPE 是对FMCG计算出的导航解决方案的信任水平的 度量
EPE 不是 一个航迹偏离的度量
正常情况下实际导航误差相当小:0.04NM EPE 没有考虑 FTE
第27页/共56页
RNP – 监控和警戒
导航精度 (EPE)
障碍物 2 RNP NSE 警告 1 RNP
NSE 警告 1 RNP 障碍物 2 RNP
NSE -FMS监控和警告
EPE 不大于 1 RNP
FTE -机组的职责
最大的偏航(XTK)不大于 1 RNP 或0.2NM 两者中最小值
第28页/共56页
RNP – 水平导航
高原机场训练——【运行知识】
空中最小操纵速度: VMCA
空中最小操纵速度: 在空中关键发动机突然失效,其余的发动机
保持起飞/复飞推力的情况下,仅使用主飞行操纵能控制飞机的最 小速度。
空中最小操纵速度: VMCA
空中最小操纵速度: 在空中关键发动机突然失效,其余的发动机
保持起飞/复飞推力的情况下,仅使用主飞行操纵能控制飞机的最 小速度。
➢通讯导航 ➢导航台信号受地形干扰 ➢通讯和导航信号覆盖面积小
飞行性能
➢发动机推力 ➢飞机的起飞和着陆距离 ➢起飞爬升和复飞爬升梯度
发动机推力 海拔
发动机推力
空气密度
起降性能
发动机推力
飞机的起飞和着陆距离
海拔
空气密度
真空速
重量=升力=1/2ρSTAS²CL 相同的表速,在高原机场真空速大于平原机场
真空速增加导致飞机的起飞和着陆距离增加
海平面 海拔4000英尺 海拔8000英尺 海拔12000英尺
6700英尺 7300英尺 8000英尺 9600英尺
起飞爬升和复飞爬升梯度
➢发动机推力 ➢真空速
➢爬升梯度
机场周围地形
山势险峻
气象
➢乱流、颠簸、风切变 ➢地形雷暴
通讯导航
➢导航台信号受地形干扰 ➢通讯和导航信号覆盖面积小
V2
V2: 起飞爬升速度
T.O.D. 末端达到35 ft 高度并在起飞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保持该速度,直到最低 增速高(不低于400英尺)。
限制/操作: 相对关系
1.05 VMCA VR V VMCG
1
V 1.1 VMCA
2
1.2 VS (or 1.13 VS1G )
RNAV培训PPT解析
2018/11/1
2
RNP概念
RNP 概念是91、92 年间由FANS 委员会向 ICAO 提出的。94 年,ICAO 在正式颁布RNP 手 册(Doc 9613-AN/937)中定义RNP 为:飞机在一 个确定的航路、空域或区域内运行时,所需的导 航性能精度。RNP 是在新通信、导航和监视技术 开发应用条件下产生的新概念。在实际应用中, RNP概念,既影响空域,也影响飞机。对空域特 性要求而言,当飞机相应的导航性能精度与其符 合时,便可在该空域运行。要求飞机在95%的飞 行时间内,机载导航系统应使飞机保持在限定的 空域内飞行。
2018/11/1
4
RNP概念下的RNAV运行
在RNP运行条件下,大多数航空器需携带RNAV 机载设备,这在各国或地区有相关要求。为满足 RNP运行批准要求,RNAV设备必须有相对应的 性能和功能。具体在后面有详细说明。 RNAV运行不需要航班飞越地面导航设施,允许 在一定精度范围内按预设航线飞行。RNAV设备 根据一个或多个不同导航源自动定位。典型的机 载系统可以沿航迹计算距离,计算到选择的航路 点的预计时间,并提供持续的航行指引。RNAV 设备还可以提供大范围内相关导航数据。
RNP/RNAV 国航培训教案(1)
(资料来源:JEPPESEN 培训教材)
飞行技术管理部
2018/11/12006-12-3 1
RNP/RNAV 国航培训教案(1)
RNP和RNAV运行能力正迅速成为对各航空公司的标准要 求。RNP性能水平决定其能否在世界范围内更大的空域运行。 RNAV的运行,提高导航的灵活性、允许更经济的运行,这 样就直接为航空公司提高经济效益。 以下,将讲解RNP和RNAV运行、概念和各种RNP空域类 型的定义等基本信息。还将介绍RNAV空域结构、运行考虑 因素以及应急处置程序。 注意:飞行人员和相应的地面保障人员需要掌握RNP/RNAV 知识。
特殊机场的运行PPT课件
特殊机场不需要制定起飞一发失效应急程序的要求 对于以下三种情况,经运行副总裁批准,可暂不专门为该 机型在特殊运营制作一发失效应急程序,但必须向局方提 供相应的书面证明材料: (1)如果经计算分析能够证明在该机场通过控制起飞重量, 使得该机型一发失效后的爬升梯度能够满足离场程序对爬 升梯度的要求; (2)或者经过严格检查,该型飞机一发失效后按照离场程序 飞行可以安全越障,并满足相应的高度(指超障高度)要 求; (3)或者某型飞机在以上机场运行,如果仅使用满足离场要 求的一个跑道方向起飞,而不使用另外的跑道方向离场 (即单向起飞) 法律依据:根据总局发明电[2006]2220号文件要求,
特殊机场运行
特殊机场的规定 几个特殊机场的运行 特殊机场机长的运行资格要求 特殊机场的其他要求 高高原机场的运行
Copyright © 2012 中国河南航空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
河南航空 Henan airlines
特殊机场规定
特殊机场的定义 机场区域飞行环境复杂、机场保障条件不 足,为保证飞行安全,需要采取特别应对 措施的机场。
担任高原机场运行的机长要求
1. 具备在一般高原机场 200 小时或以上的飞行经 历时间,或者总计500 小时或以上的机长经历时 间,经检查合格方可进入一般高原机场运行担任 机长;
2. 具备在本机型 1000 小时或以上的机长经历时间, 并在高高原机场起降8 架次或以上(不含模拟机 起降),经检查合格方可进入高高原机场担任机 长。对于已经取得高高原机场资格并保持近期经 历的机长,不受此条限制。
4、 参与特殊机场运行的飞行签派员也必须完成所有特殊机场一发失效 应急程序飞性能的理论培训,熟悉掌握各特殊机场的一发失效应急程序。
Copyright © 2012 中国河南航空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航空运行规范培训 PPT
监察员或维修监察员签字批准
《运行规范》的管理
申请和颁发程序 运行规范的颁发和接受
在运行规范条款批准之后,主 任运行监察员签字。运行规范 原文及一份副本将送达航空承 运人,同时附有说明
航空承运人授权的人员签署运 行规范及其副本。
航空承运人负责保存并归档全 部运行规范的主本 主任运行监察员负责保存并归 档全部运行规范的副本
CCAR121部规章要求
《运行规范》的管理
• 公司《运行规范》管理 • 《运行规范》标准版本
公司《运行规范》内 容简介
• A 总则 • D 航空器维修
B 航路批准、限制和程序
• C 终端区仪表程序和机场的批准与限制
公司《运行规范》内容介绍
公司《运行规范》的查询 通过网址进行查询,用户名、密码同本人OA账号
公司《运行规范》内容介绍
A 总则 A0005 航空器的批准 一、相关民航规章 :CCAR 121.391 条 客舱乘务员 二、关键内容 1、航路:IFR
2、批准的旅客座位数:公司《旅客行李运输手册》
公司《运行规范》内容介绍
A 总则 A0007 特殊批准和限制综述 关键内容: 1、列入上两表格的各条运行规范为121 部或135 部规章要求的合格 证持有人或申请人必备条件之外的各条批准。 2、a 表所列出的各条运行规规范为已经局方审定批准,b 表所列出的 为合格证持有人或申请人侯备选择或具有某条运行规范运行能力,但 没有经过局方审定批准,是被局方禁止运行的规范条款。
c0035特定机场的特殊批准规定和限六其余条款公司运行规范内容介绍1要求特殊飞机性能图和设备或必须的机场灯光系统的机场2要求有宵禁注释的机场3有未铺筑跑道或跑道建在冻湖上的机场4对于国际或补充运行没有可用备降机场的目的地机场c0005终端区仪表飞行程序六其余条款公司运行规范内容介绍1使用的终端区仪表飞行程序是本运行规范中批准的c0007及c00092使用的终端区仪表飞行程序和标准负荷ccar973军用机场的终端区仪表飞行程序有军方制定幵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讣可4国外机场的终端区仪表飞行程序必须等同于pansopsterps或euops标准c0015仪表飞行规则起飞最低标准121部飞机运行所有机场六其余条款公司运行规范内容介绍1基本的起飞最低标准1600m或rvr1500m2如有rvr值以rvr值为标准3如果未公布起飞最低标准合格证持有人可使用相应的基本起飞最低标准幵以运规批准的较低起飞标准4ccar121667仪表飞行规则的起飞和着陆最低标准未规定rvr标准c0039批准定期运行的机场六其余条款公司运行规范内容介绍1r正常使用机场a备降机场f加油机场p临时使用2航线性能分析报告3机场分析报告4机场地面保障代理协议5维修能力等c0042批准的一发失效应急程序eosid六其余条款公司运行规范内容介绍1根据机场机型制作单发失敁程序幵审批2航班飞行中需携带3提供给相应的空管部门4飞行签派性能情报等与业人员的培训5截止2015年底共有19个国内机场c0043具有批准的10分钟起飞推力时间限制的发动机失效离场程序六其余条款公司运行规范内容介绍110分钟推力的航空器超障性能评估2批准的手册中包含10分钟起飞推力超障数据3飞机手册中列明10分钟起飞推力限制的飞机发劢机列表4训练要求c0053终端区目视飞行规则限制和规六其余条款公司运行规范内容介绍1终端区迚场ifr目视迚近或有航图的目视飞行程序cvfp无cvfp的目视迚近丌适用2终端迚场丌适用c0065使用平视显示器实施标准iiiii类或特殊批准iii类运行六其余条款公司运行规范内容介绍1ac91fs201003r1咨询通告使用平视显示器实施类或低于标准类运行的评估和批准程序2特殊i类运行3标准ii类运行公司运行规范内容介绍航空器维修公司运行规范航空器维修部分基本内容共有10条d0001d0003d0005d0007d0009d0013d0015d0021d0027d0029简介公司
大型飞机导航性能(RNP)进场着陆技术
大型飞机导航性能(RNP)进场着陆技术大型飞机导航性能(RNP)进场着陆技术2008.5目前飞机进场着陆技术已十分成熟,仪表着陆系统(ILS)是国际民航组织(ICAO)标准精确进场着陆设备,目前全世界仅民航机场(不包括军用机场)安装的ILS地面设备就超过2000多套。
虽然自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微波着陆系统(MLS)原计划要取代ILS,但迄今为止,MLS并没有完全取代ILS,从全球范围来看,ILS仍是着陆设备的主流。
对于没有配备进场着陆系统的地区或进场着陆系统的使用受地形限制的地区,大型飞机如何安全进场着陆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
我国西部高海拔地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目前,国外正在研究开发一些新的进场着陆技术和系统,并取得显著进展。
一、所需导航性能(RNP)进场着陆技术1、RNP进场程序的技术特点所需导航性能(Required Navigation Performance,RNP)是近年来ICAO规定的关于在规定空域内必须具备的导航性能,这一规定有望成为日后新的国际标准。
规定RNP的目的在于使空域中的每架飞机的导航性能与空域要求相一致。
在RNP规范中,使用了隧道概念(Tunnel Concept)来定量描述飞机自起飞、爬升、巡航、下降、进场和着陆的所有飞行阶段的具体要求,即每个飞行阶段都有一个虚设的隧道,它规定了该飞行阶段飞行路径周界的包容面,飞机及其导航性能、飞行技术必须满足该飞行阶段所需的导航性能。
RNP区域导航技术是基于飞机自身导航系统、自动飞行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引导飞机起降的新技术。
与传统导航技术相比,飞行员不必依赖地面导航设施即能沿着精准定位的航迹飞行,使飞机在能见度极差的条件下安全、精确地着陆,极大提高飞行的安全水平。
RNP区域导航技术相比传统的区域导航更为精确,特别适合用于山区复杂地形、复杂气象条件的机场。
RNP运行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对航空公司及每一架飞机在各类RNP 空域飞行都要获得适航签证,初始签证需要进行技术评估,主要验证导航精度、故障显示和环境限制等指标。
RNP APCH 运行要点R1——课件PPT
着陆形态 18
➢ 建立着陆形态
通过FAF后飞机开始沿五边进近航径下降时,选择着陆襟 翼,减速到五边进近速度,并执行着陆检查单。
如果航图上的 FAF 距离跑道过近不能稳定进近,考虑比 F 程序提前 建立五边俯仰方式,并设置进近和着陆型态。
注:利用地图显示上的 VNAV 轨迹偏差指示可以帮助监控垂直剖面。
需标注代码“S2” S2:具备BARO-VNAV的RNP APCH
➢ 核实机场进近图中标注为“RNAV(GNSS)”进近
目前深航只能实施无RF航段的“RNAV(GNSS)进近”程序
➢ 最低标准的设置准备最低标准Fra bibliotek置进近
低温修正
LNAV+VNAV
DA(H)
不需要
LNAV+VS
MDA(H)+50英尺
2020/10/25
28
✓ 深航波音机队 B2667、 B2669两架飞机不具备 RNP APCH能力。
✓ 具体的可参见飞机侧壁 的运行规范。
➢ 确认天气条件满足RNP运行要求; ➢ 检查飞机故障保留项目清单,确认飞机满足RNP运行要
求。
➢ 检查放行资料中RAIM预测满足运行要求
RNP 0.3 ;有效 时段等
➢ 放行单中的PBN性能栏
RNP ”警告信息。
➢ 最迟于FAP前2海里落实以下项目
• 检查RNP值自动更改为0.3,如果不是0.3,则手动改为0.3.
RNP值
• MCP高度——选择DA(H)/MDA(H)
MCP高度
• VNAV或其它俯仰方式——衔接
俯仰方式
• 执行高度检查的标准喊话“高度检查——正确” 高度误差 • BARO VANV进近:高度误差必须控制在100FT以内
737-RNP课件讲义
RNP APCH 培训
2013.6
培训目标
让大家了解PBN导航性能,PBN的优点, PBN能给飞行员带来什么好处。什么是 PBN,什么是RNP,他们依赖于什么导航 。 主要介绍RNP飞行程序,RNP飞行方法, RNP飞行注意事项以及RNP APCH和RNP AR的区别。 简单介绍RNP程序在三亚机场的运用。
7
PBN的优势
实现灵活和优化的飞行航径,增加飞机业载,减少 飞行时间,节省燃油。 规避噪音敏感区,减少排放,提高环保水平。 实施平行航路,增加终端区内进、离场航线定位点 ,提高交通流量。 缩小航空器横向和纵向间隔,增大空域容量。 减少陆空话音通信和雷达引导需求,降低飞行员和 管制员的工作负荷。
中国和澳大利亚一样,国家特别大,地面导航设施严重不足, 所以执行PBN技术,就再适合不过了。
23
RNP 监控和报警
RNP 程序的设计有多层保护,确保连续和安全的运行。 具 备RNP能力的飞机偏离所需导航性能水平时会导致报警, 但是因偏离导致报警情况的概率极低。
如同 RNAV,RNP 允许飞机沿预先确定的航径飞行。但是 ,RNP的重要优势在于恒定导航性能监控,如果所飞程序 的位臵预估不够精确时,会向机组报警。RNP的报警概念 上类似于警告机组ILS信号出现问题的ILS “OFF”旗。另 一方面,若存在导航误差,在空中管制或飞机近地报警系 统警告之前,飞RNAV程序的机组可能意识不到。
24
RNP的优点
传统程序在该 空域内只能设 计一条航线
提高空域使用效率
25
RNP 障碍物保护区 和 ANP
ANP 保护区半径
水平界限 = 2 x RNP
RNAV-RNP-10运行讲解资料课件
23
中国民航的RNAV/RNP发展战略
• 中国民航将来的飞行程序服务也将以RNAV/RNP作为重点,逐步取 代现有的传统程序。
• 根据我国现有的导航设施布局情况和卫星导航使用政策,基于 VOR/DME和DME/DME的RNAV是目前现实可行方式。
• 使用GNSS的RNAV和小RNP值(0.3或以下)程序则是今后研究的重 点。
28
导航数据库
• 导航数据库采用ARINC 424编码规则; • 内容包括:机场、导航台、航路点的定义和坐标,航路、进离场、
进近的定义,速度和高度限制等数据。
RNAV-RNP-10运行讲解资料
29
RNAV程序举例
• ZGGG02L • ZGGG02R • ZGGG20L • ZGGG20R
RNAV-RNP-10运行讲解资料
% RNAV & RNP % RNP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
RNAV-RNP-10运行讲解资料
18
RNAV/RNP的优点
• 航迹选择灵活 • 减少飞行距离 • 便于驾驶员操作 • 减少陆空通话,减轻管制员、飞行员工作负荷
RNAV-RNP-10运行讲解资料
RNAV/RNP运行
RNAV-RNP-10运行讲解资料
1
内容
1.一般介绍 • 基本概念 • 背景和运行优点 • 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2. RNAV程序举例
3. 实施规定
RNAV-RNP-10运行讲解资料
2
一般介绍
RNAV-RNP-10运行讲解资料
3
基本概念
• 区域导航(RNAV, AREA
NAVIGATION)是一种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仪表程序设计规范
相对较宽的障碍物 评估区域( OEA) 较陡的下降梯度, 多 次的梯度下降以及 距离机场较远的障 碍物导致的高天气 标准。
66
传统仪表程序设计规范
➢飞机定位基于从地面导航设备发射的无线 电信号; 这种型号以一定的角度扩散 (距离 导航台越远,信号的扩散范围越大)
➢由于定位的误差和不确定性,程序设计的 “保护区” 呈一定角度扩散。
✓PANS-OPS DOC 8168 ✓TERPS
67
PANS-OPS DOC 8168
31
气象
➢变化快 ➢不同的高原机场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
导致其气象特点有很大差异。
✓拉萨:地面强风和扬沙 ✓九寨:乱流、风切变和低云(雾) ✓林芝:持续降水和低云
32
气象
➢高原河谷机场所特有的 ➢产生扬沙的条件
✓裸露的沙 ✓干燥的大气 ✓强风
➢扬沙的特点及危害:
✓在高空不易察觉 ✓低空能见度迅速降低 ✓加剧发动机的磨损
27
高温
➢ 对飞机而言,拉萨的25℃气温相当于北京48℃的 高温。
机场 北京 拉萨
ISA 15℃ -8℃
气温 25℃ 25℃
ΔISA ISA+10 ISA+33
机场 北京 拉萨
ISA 15℃ -8℃
ΔISA ISA+33 ISA+33
气温 48℃ 25℃
28
△ISA+33
拉萨 北京
Introduction to RNP
➢训练
✓理论:特点、风险 ✓模拟机:EOSID、目视程序、航路特情处置 ✓建立航线运行经历和航线检查
➢签派放行
✓双机长 ✓提高运行高天气标准 ✓特殊的适航要求
64
RNP应用 Required Navigation Performance
65
RNP技术的应用
➢提升安全运行水平 ➢提高运行效益 ➢减少航班延误、返航、取消的发生 ➢降低机组负荷 ➢减少燃油消耗 ➢降低碳排放 ➢……
✓狭长崎岖的山谷净空条件差,在一些位于 “口袋”状地形环境的机场,只能单向起降。
✓离场程序和复飞程序的爬升梯度大。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高高原机场运行难点
➢地形复杂 ➢高海拔 ➢高温 ➢气象多变 ➢通讯和导航限制
21
高高原机场运行难点
➢高海拔
✓发动机推力降低 ✓真空速增加 ✓爬升梯度降低 ✓起降距离增加
✓“一般高原机场” 海拔高度在1500米(4922英尺)及以上 的机场。 ✓ “高高原机场” 海拔高度在2438米(8000英尺)及以上的机场。
4
高高原机场运行难点
➢分布
5
6
序号
机场
1 昌都/邦达
2 阿里/昆莎
3
康定
4 玉树/巴塘
5 日喀则/和平
6 拉萨/贡嘎
7 九寨/黄龙
8 迪庆/中甸
9 林芝/米林
国航高原机场运行及RNP运用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内容
➢高原机场定义 ➢高高原机场运行难点 ➢RNP技术的应用
3
高原机场定义
➢ AC-121-21《航空承运人高原机场运行管理规定》
➢仅仅满足规章的最低要求不能提供足够的 安全裕度。
➢更高的安全标准和运行效益的矛盾。
61
国航高原运行简介
➢ 自1965年3月1日,伊尔-18飞机拉萨首航成功 ➢ 目前已安全运行47年
62
国航高原运行简介
➢伊尔18 ➢B707 ➢B757 ➢A340 ➢B736 ➢A319 ➢A330
63
运行风险控制
14220
183 30.7%
高高原机场运行难点
➢地形复杂 ➢高海拔 ➢高温 ➢气象多变 ➢通讯和导航限制
25
高温
➢“高温”
✓拉萨机场气温25°C。 ✓从人体对气温舒适度感觉来说,该温度应该
算是“气候宜人”,不冷不热。 ✓但是从飞机性能角度,25°C的温度在拉萨机
场应该算“高温” 。
26
Introduction to RNP
33
34
35
36
37
38
39
变化快
40
41
42
43
44
45
46
高高原机场运行难点
➢地形复杂 ➢高海拔 ➢高温 ➢气象多变 ➢通讯和导航限制
47
通讯和导航限制
➢高原航路大多经过人迹罕至的无人区,航路上 缺少地面通讯、导航设备。
➢在终端区,地面导航设备的覆盖范围受到机场 周围地形的限制。
22
发动机推力降低
23
Introduction to RNP
24
真空速增加
机场 上海
代码 ZSSS
西宁 ZLXN
林芝 ZUNZ
拉萨 ZULS
邦达 ZUBD
标高 0
外界温度 表速
真空速 143
增量 2.1%
7150
9678
△ISA+30 140 Kts
11700
164 17.1% 171 22.1% 176 25.7%
跑道长度 4200米 4500米 4000米 3800米 5000米 4000米 3400米 3600米 3000米 4800米
7
高高原机场运行难点
➢地形复杂 ➢高海拔 ➢高温 ➢气象多变 ➢通讯和导航限制
8
高高原机场运行难点
➢地形复杂
✓高高原机场的修建大多利用山谷、河谷等地 型相对比较平坦的地方。
10
格尔木
代码 ZUBD ZUAL ZUKD ZLYS ZURK ZULS ZUJZ ZPDQ ZUNZ ZLGM
标高 4334米 4274米 4238米 3905米 3803米 3570米 3448米 3288米 2949米 2842米
14219' 14022' 13904' 12812' 12475' 11713' 11312' 10787' 9675' 9324'
29
高温
机场 ZSPD ZUBD
受性能限制的起飞重量
标高 0
14200
温度 △ISA+30
起飞重量 83500Kg 58383Kg
减载 30%
高温 ➢ HOT ➢ HEAVY ➢ HIGH
所有的高原原机场都是高温机场
30
高高原机场运行难点
➢地形复杂 ➢高海拔 ➢高温 ➢气象多变 ➢通讯和导航限制
➢某些跑道甚至没有标准仪表进离场程序,只能 进行目视进近。
48
49
50
51
52
复杂的传统进离场程序
➢ 林芝机场建设有3个航向台、1个下滑台、2个VOR 台、3个DME台53复杂的传统进Fra bibliotek场程序54
55
56
57
58
59
60
高高原机场运行难点
➢人、机、环境等影响安全运行的风险叠加, 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