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系统试运转报告

合集下载

联合试运转方案模版修正版

联合试运转方案模版修正版

煤矿建设项目具备以下条件,必须编制联合试运转方案,报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大中型项目报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小型项目报市、地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并按规定报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后方可组织实施联合试运转工作:1. 煤矿生产系统和安全设施已按设计建成完工。

2. 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健全。

3. 煤矿采掘、通风、机电等生产队伍建制完成并培训合格。

4. 配齐煤矿工程技术人员。

5. 矿长具备安全资格、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其他入井人员培训合格。

6. 矿井已建立矿山救护队或已与具有资质的专业矿山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

7. 单机试运转发现的安全隐患已整改完成。

煤矿编制联合试运转方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 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和期限。

2. 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测试机构和人员。

3. 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4. 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计划与劳动组织。

5. 应急预案与安全技术措施。

6. 其他规定事项。

联合试运转和试生产结束后,煤矿必须编制联合试运转报告。

联合试运转报告应当包含以下主要内容,且经煤矿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1. 各主要系统分项运行报告。

2. 主要生产安全设备故障处理记录与分析。

3. 提升、排水、通风、压风供电等主要生产安全设施与装备的检测、检验报告。

4. 联合试运转的效果分析。

5. 今后有关生产安全的建议。

6. 其他应予以说明的事项。

建设项目进行联合试运转的工作要求:1. 煤矿联合试运转最长时间为6个月,最短时间不得少于1个月。

2. 煤矿建设项目竣工后,未通过联合试运转审批而擅自进行生产的,视为煤矿边建设边生产。

3. 煤矿在联合试运转期间,要严格按照《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确定的内容实施,不得采完设计的首采工作面,严禁在联合试运转确定的区域以外进行采掘作业,严禁以联合试运转为名进行违法违规生产。

4. 煤矿建设项目应当在批准的工期内完成建设工程,上报验收。

因特殊原因确实无法在设计方案确定工期内完成建设工程的,要在设计工期到期前半个月按规定及时向主管部门办理延期备案手续。

煤矿联合试运转汇报材料

煤矿联合试运转汇报材料

贵州万海隆矿业集团水城县三岔沟煤业有限公司联合试运转汇报材料2013年4月申请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水城县三岔沟煤业有限公司项目性质:整合矿井项目地址:水城县比德镇设计规模:30万吨/年设计单位:贵州晨辉达矿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水城县三岔沟煤业有限公司施工时间:2009年11月~2013年3月申请单位:水城县三岔沟煤业有限公司1目录一、项目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主要技术资料与审批文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矿井基本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交通地理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矿井面积、储量、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可采煤层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可采设计方案及安全专篇批复时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开工时间、设计工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开采技术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项目工程建设完成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各系统完成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联合试运转报告(王坡)

联合试运转报告(王坡)

山西天地王坡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山西天地王坡煤业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七月山西天地王坡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山西天地王坡煤业有限公司设计生产能力为300万吨/年,于2013年6月进入联合试运转。

通过联合试运转工作,整个生产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现就安全设施建设及联合试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如下。

第一章矿井概况一、概况1、位置山西天地王坡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晋城市泽州县下村镇和沁水县樊庄乡,行政区划属泽州县下村镇,井田东起万里~中村一带,西至庵头~攫坡,南起陈庄~马头山,北至蝗坪~车山南侧,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5°39′29″~35°42′14″;东经112°38′35″~112°44′02″。

2、交通井田东有太焦线铁路和大阳煤矿铁路专用线,西有侯月线铁路,东南部有岳南、成庄煤矿铁路专用线。

本矿已建的铁路专用线在晋城市兰花集团大阳煤矿铁路装车站接轨,经大阳煤矿铁路专用线可至太焦线北板桥车站,矿井铁路专用线长3.867km,距北板桥车站约16km。

井田东有太(原)~洛(阳)干线公路,南有晋(城)~侯(马)干线公路,北侧有高(平)~沁(水)干线公路。

矿井进场公路与东(沟)~大(阳)公路相连,经大阳、巴公可至太洛干线公路,经下村、东沟可至晋侯干线公路,经大阳、马村可至高沁干线公路。

交通堪称方便。

3、井田范围依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128号文件《关于晋城市山西天地王坡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及换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10061220069508),兼并重组整合后,王坡煤矿批准开采3号、9号-15号煤层,井田面积为25.3652km2,3号煤层开采深度由710m至380m标高,9号-15号煤层开采深度由700m至300m 标高,生产规模3.0Mt/a。

联合试运转方案

联合试运转方案

一、联合试运转的系统和期限(一)联合试运转的系统1、通风系统: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主扇型号:KBZD —13—30×2一台使用,一台备用,满足生产需要。

2、运输系统:该工作面斜长83m,走向长490m,工作面采用MG150/350—WD型采煤机割煤,采用SGZ—630/220G型刮板达输机运煤,顺槽采用一台SGB730/2×75T型刮板运输机转载,经SPJ—800/2×30型皮带运输机将工作面煤炭运至+200煤仓,经GX型皮带运输机运至地面。

付井绞车型号为JK—2.5×2.3/20A做为下料,升降人车及辅助提升。

3、排水系统:根据实测,本矿正常涌水量为70m³/h,最大涌水量为120m³/h。

采用两阶段排水,第一阶段为+247m至+420m 中央水泵将本标高以上涌水量排至地面,泵站内设MD155—30×3型水泵2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排水管路为6时钢管双线敷设,第二阶段+200m,至+247m+200大巷没有+200水仓,设臵800×12×9一台,将生产水平积水排至+247水仓。

(二)联合试运转的范围:从井下的各生产系统到地面工业广场的各辅助系统。

均可满足矿井30万吨/年能力需要。

(三)联合试运转的时间:2008年1月到2008年6月二、联合试运转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测试机构和人员:(一)联合试运转测试项目:1、提升系统:提升皮带机的防滑、防偏、超温洒水、烟雾报警、满仓保护系统,付井绞车的防止过卷装臵、防过速装臵、限速装臵、过负荷和欠压保护装臵、闸间隙保护装臵、松绳保护装臵、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装臵等各种保护系统。

2、采煤机械:实测采煤机对该矿的煤层赋存条件的适应情况,各主要参数及性能的适应情况,采煤机与工作面刮板运输的闭锁装臵、采煤机隔离开关、离合器以及采煤机内外喷雾系统。

3、主扇:测试主扇的风量、风压、功率、效率。

电力试验述职报告

电力试验述职报告

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是电力试验员工作组的一员,负责电力试验工作的执行和实施。

经过多次的协作和合作,我和我的团队经验丰富,技能熟练,并且在电力试验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上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以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关于本次电力试验工作,我需要向您描述一下试验工作的执行情况、试验的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您的认可和支持。

一、试验工作的执行情况本次电力试验由我和我的团队共同完成,我们按照试验计划的时间安排,对试验前的设备和材料进行准备。

对带电体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清洗,现场标识出高压区域,划分出安全区域并保证场地的安全性。

我们精心安排试验的人员,超额准备安全装备并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保障所有人的人身安全。

同时,我们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各种可能的安全事故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安全预案,为后续实验做好决策准备。

二、试验结果整个试验过程中,我和我的团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安全检查和操作规范,实验取得了圆满成功的效果。

我们的实验人员运用自己丰富的技能,清晰明了地记录着实验的流程和每次实验中的参数变化。

我们判断并评估试验的结果,为测试设备的正常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同时,我们也分析了试验结果中所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维护和改进。

三、存在的问题虽然我们在试验过程中严格执行了安全管理规定和操作准则,但我们在试验过程中仍然遇到了一些问题。

例如:现场安全环境不充分的问题,场地摆设的不合理和不定位,原因分析不够全面等问题。

这些问题提醒我们,需要更加注重现场的安全管理和环境控制的问题,加强更全面深入的检查及原因分析,以保证实验正常有序进行。

我和我的团队在此次电力试验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这次试验,我们不仅提高了对电力试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强了安全意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为更好地服务于公司的电力事业打下基础。

谢谢您对我们的关注和支持!。

水泵机组启动试运行技术报告

水泵机组启动试运行技术报告

水泵机组启动试运行技术报告一、工程概况1、设计指标:泵站工程等别为Ⅲ等,工程规模为中型。

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

泵站设计排涝标准,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雨量一天排干;泵站(进水池)设计最高内水们2.240m(85),起排水位1.34m(85),停机水位0.740m(85),P=10%最高潮水位2.85m(85),P=2%最高潮水位3.04m(85),设计扬程H=3.8m;设计单机排涝流量Qo=8.3m3/s,共装6台,总排流量为Qm=49.8m3/s,总装机容量3780KW。

2、主要机电设备(1)机组选型:水泵选用日立泵制造(无锡)有限公司1600ZLDB-5.5 H=5.92,Q =8.3m3/s单基础轴流泵,共6台,每台水泵配置630KW电机,总装机容量3780千瓦,设计排涝流量为49.8米3/秒;电机选用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YL630-24型立式三相异步高压电动机,共6台。

(2)起重设备:主机组起重机选用LH20/5-7型双梁起重机;泵房检修门启闭机选用CD1型10t悬挂式电动葫芦;一道检修闸启闭机选用MH型10吨龙门式起重机;二道检修闸选用CD1型10t悬挂式电动葫芦;拍门启闭机选用CD1型10t悬挂式电动葫芦;(3)自控设备:选用上海追日电气有限公司GZYQ2-1000/10-YS型高压交流电动机液态智能软起动装置和GWBK-10.5-450-2型高压交流电动机无功就地补偿装置。

3、金属结构(1)检修闸门:第一道采用露顶式平面钢闸门,4.4m×2.8m,共8扇。

第二道采用露顶式平面钢闸门,5.4m×5.4m,共1扇。

防洪闸采用露顶式平面图钢闸门,5.4m×5.6m,共6扇。

(2)拦污栅:第一道采用无锡市通用机械厂有限公司的GSY2000型抓斗式自动清污机;第二道采用平面钢栅,5.3m×6.5m,共6扇。

二、机组启动试运行目的三、机组启动试运行已具备的条件1、供电线路已通电。

电力主变压器试验报告

电力主变压器试验报告
保定
空载损耗
0.38%
出厂日期
2003年6月
测试部位
R15"
(M。)
R60"(MC)
R600w
(MQ)
吸收比
极化指数
试验电压(kV)
泄漏电流
(μA)
高/低及地
24100
35000
/
1.45
/
20
1
低/高及地
16600
24000
/
1.44
/
10
1
/
/
/
/
/
/
/
/
二、绕组直流电阻(Q):温度:12℃
\档位相别、×
XX
变压器试验报告
安装地点:XXX变电站
设备编号:xxl#主变
试验性质:预试
试验日期:2010年03月29日
铭牌数据
额定容量
100OOkVA
型号
SZ9-10000/35
额定电压
35/10.5kV
相数
三相
额定电流
165/550A
接线组别
Yndll
出厂编号
A20036S47-1
阻抗电压
7.36%
生产厂家
高压侧
1
2
3
4
5
6
7
8
9
10
A→0
0.2789
0.2707
0.2643
0.2581
0.2516
0.2438
0.2389
/
/
/
B→0
0.2786
0.2709
0.2643
0.2584
0.2518

高低压调试报告

高低压调试报告

变 压 比
分接开 Ⅰ Ⅱ Ⅲ 关位置 A — B — C — 电阻差(%) 温度(℃) 实 测 变 比 分接开 铭牌 关位置 变比 AB BC CA Ⅰ Ⅱ Ⅲ Ⅳ Ⅴ 项 目
变 比 误 差 (%) AB BC CA
接线组别 检 查
直流泄漏电流 电压 (kV) 电流 (μ A)

测 试 部 位 绝缘电阻 交流耐压 吸 收 比 (MΩ ) (kV) 二次对一次、 地 温度(℃) 绝缘油击穿电压(kV) 备注 监 理 单 位





电压互感器试验记录
额定电压 (V) 制造厂 最大容量 额定容量(VA) 出厂日期 (VA) 接线组别 准确级次 出厂编号 A 相: B 相: C 相: 一 二次 二次 相 别 极性 (接线组别) 温度 绕组 相 别 次 (测量级) (保护级) 极性或 (℃) 直流 A A 接线组 电阻 别检查 B B (Ω ) C C 一 次 对 二 次 侧 变 比 一 次 对 辅 助 侧 变 比 变 相 别 铭牌变 实测变 误差 误差(%) 牌 变 比 实 测 变 比 铭 比 比 (%) 压 A 比 B C 绝 缘 电 阻(MΩ ) 交 流 耐 压 介质损 失 一 二 次二 次 绝 角正切 一次对二 二次对一 辅助对一 相 别 次 (测量 (保护 值 次、辅助及 次、辅助及 次、二次及 级) (kV 级) 缘 tgδ 地 地 地 ) (V) (V) (%) 试 A B 验 C 温度(℃) 空载电流: 结 论 备 注 监 监理工程师: 理 单 位 施 试 验 人: 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工 单 位 A 相: A B 相: A C 相: A 位(盘)号 型 号

结 故障报警
果 动作时间 (s)

设备试运转报告

设备试运转报告

设备试运转报告.docx主通风机运转验收报告编制:机运队:通风部:机电经理:总工程师:三界沟煤矿二O七年七月二日主通风机运转验收报告一、设备名称:主通风机(两台)二、设备组成:FECDZ-N01型通风机两台,VACON-400K变频器两台,GGD2-09控制柜两台,GGD2-37空制柜两台。

三、设备投入运行时间:2023年月日四、参加验收人员:杜XX、叶XX、鹿X、彭X、李XX、但XX、胡XX、刘XX五、设备运转过程机运队于2023年5月8日完成了主通风机的机械、电气安装,5月10日由司机刘XX,包机负责人但XX、胡XX,设备验收人员分别对两台通风机严格按照主通风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设备设计说明进行试运转,试运转时以5Hz频率分别确定主通风机转向后,逐渐加至额定频率50Hz运行30分钟,后将频率调至矿井通风所需频率22HZ六、设备运行情况1、两台通风机风流道中无异常声音,运行平稳电流平衡。

2、变频器频率可平滑调节,风机运行正常。

3、电控柜操作可靠,无异常现象。

4、变频器具有过流、缺相、过电压及欠电压保护且性能可靠。

(因采用临时风机房,电机过热及轴承过热保护暂未安装。

待风机房完工后安装。

)七、测试记录:一、运转前测试记录(见表一)二、运转24小时测试记录(见表二)三、2023年月日测试记录(见表三)表一:主通风机备用通风机测试人员滑道高低误差3mm高低误差3mm水平误差4mm水平误差4mm 绝缘测试一级电机对地300MQ一级电机对地280MQ相间500MQ相间500MQ二级电机对地250MQ二级电机对地300MQ相间500MQ 相间500MQ手动盘车正常正常电控系统操作可靠操作可靠表二:主通风机备用通风机测试人员滑道高低误差3mm高低误差3mm水平误差4mm水平误差4mm绝缘测试一级电机对地300MQ一级电机对地280MQ相间500MQ相间500MQ二级电机对地250MQ二级电机对地300MQ相间500MQ相间500MQ风量(22Hz)2164nn2100mn风压(22Hz)509pa510pa电流(5Hz)42A41A电流(22Hz)150A149A电压690v690v表二:主通风机备用通风机测试人员滑道高低误差3mm 高低误差3mm水平误差4mm水平误差4mm绝缘测试一级电机对地300MQ一级电机对地280MQ相间500MQ相间500MQ二级电机对地250MQ二级电机对地300MQ相间500MQ相间500MQ风量(26Hz)2186nn2100mn风压(26Hz)490pa495pa电流(26Hz)178A180A电压690v690v八、使用主要测试工具:电流表、摇表、水平尺、风速表、风压表。

(完整版)XX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

(完整版)XX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

XX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二O O X 年X 月X日XXXXXX煤矿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XX县煤炭工业管理局:我矿是由省国土局、省安监局、省煤炭局批准成立的年产量为X万吨的矿井, 并于200X 年X月根据xx市煤炭管理局〈市煤批字〔2004〕62号〉文件精神, 进行扩建技术改造, 设计能力由X万吨/年改为X万吨/年。

矿区范围是经XX县国土资源局根据片区各煤矿分布范围以及XX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划出的边角块段, 矿区面积为3.5944平方公里。

我矿是四证齐全的有证矿井, 采矿许可证证号为XXXX, 煤炭生产许可证证号为XXXX, 工商营业执照注册号为XXXX, 税务登记证证号为XXXX, 组织机构代码证代码为XXXX。

经过近二年的建设, 我们投入资金XX万元, 严格按照《可研报告设计》和《安全专篇》的要求对矿井地面及井下进行技术改造, 现在已基本完成矿井技改工作。

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和各级主管部门的规定,按照申请颁发小型煤矿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关要求,已经完成了五大安全生产系统及地面辅助工程的建设和煤炭局、煤管站对我矿提出的各项整改意见, 现已具备矿井联合试运转申请验收的条件。

现特向县煤炭局提出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 请求对我矿进行验收。

此致!申报单位: XXXXXX煤矿二OOX年X月X日目录第一部分矿井概况 (4)一、矿井交通及地理位置 (4)二、井田面积及煤层赋存情况 (4)三、矿井开拓方式及地表小窑开采情况 (12)四、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情况 (13)第二部分矿井设计及建设情况概述 (18)一、矿井开拓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18)二、矿井采掘生产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20)三、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及情况 (29)四、矿井提升、运输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2)五、矿井给、排水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6)六、矿井防尘、防灭火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39)七、矿井供电系统设计及建设情况 (42)八、其他安全设施设计及建设情况 (45)第三部分煤矿试生产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 (53)一、成立联合试运转工作领导小组 (53)二、加强“一通三防”管理, 防止瓦斯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541.加强“一通三防”管理 (54)2.防止瓦斯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58)3.矿井火灾 (63)4.煤的自燃预防措施 (65)三、防治透水的安全技术措施 (66)四、防治机电设备事故措施 (69)五、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73)六、机电、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79)1.井下电器设备 (79)2.运输 (81)XXXXXXX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第一部分: 矿井概况一、矿井交通及地理位置XXXXXXXXX煤矿位于XX县新县城北侧, 由XX到矿山XXX公里, 行政区划属XX 县XX乡管辖, 地理坐标为: 东经104°50′30″—104°52′30″, 北纬26°43′20″—26°46′00″, 矿区距水(城)——大(湾)公路5公里, 水(城)——大(湾)铁路野马(见寨火车站12公里, 矿区内有一条乡村公路与主干公路相连, 距铁路较近, 交通较为方便。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 掌握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调试和运行方法;3. 熟悉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故障排除和维护方法。

二、实验内容:1. 搭建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实验平台;2. 进行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调试和运行;3. 模拟电力系统的故障情况,进行故障排除;4. 学习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维护方法。

三、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搭建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实验平台;2. 配置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参数,确保装置能够正常运行;3. 进行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调试,观察装置的工作状态;4. 模拟电力系统的故障情况,观察装置的响应和处理能力;5. 根据故障排除方法,找出故障原因并进行修复;6. 学习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维护方法,如定期检查、清洁和保养等。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 在调试过程中,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能够正常运行,响应速度快,处理能力强;2. 在模拟故障情况下,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能够及时检测到故障,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3. 故障排除过程中,根据故障排除方法,成功找出故障原因并进行修复;4. 学习了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维护方法,能够定期检查、清洁和保养装置,确保其正常运行。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搭建实验平台、调试和运行装置,以及模拟故障情况进行故障排除,我掌握了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同时,学习了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维护方法,提高了对装置的保养和维护能力。

这对我今后从事电力系统相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于一些细节和技术要点掌握不够全面。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的质量,我计划通过以下措施进行改进:1. 加强对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的学习,深入理解其工作方式和应用场景;2. 多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提高对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实践经验;3. 加强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共同探讨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内蒙古燎原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内蒙古燎原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目录第一章建设项目概况 (1)第一节项目立项情况 (1)第二节项目设计情况 (3)第三节项目开工时间及工程量、投资额完成情况 (6)第四节项目建设施工及设备安装情况 (6)第二章建设项目竣工联合试运转情况 (7)第一节联合试运转申请及批复情况 (7)第二节联合试运转时间及组织机构 (7)第三节联合试运转安全组织机构 (10)第四节联合试运转物资保障情况 (10)第三章建设项目竣工各系统联合试运转状况 (11)第一节矿井主运输系统联合试运转状况 (11)第二节矿井辅助运输系统联合试运转状况 (13)第三节矿井工作面生产系统 (14)第四节矿井供配电系统 (16)第五节矿井通风系统 (17)第六节矿井消防、防尘及灭火系统 (18)第七节矿井排水系统 (22)第八节矿井通信系统 (23)第九节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24)第四章联合试运转结论 (25)第一章建设项目概况第一节项目立项情况内蒙古燎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以下简称燎原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具体位置在束会川以西,奎洞沟以北,行政区划隶属于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2008年10月30日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1500000830688,井田范围由16个拐点圈定,井田面积8.396km2,批准开采标高为1280m~1203m。

批复生产能力为0.60Mt/a,布置1个钻爆回采工作面和2个钻爆掘进工作面生产。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局文件《关于内蒙古燎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技术改造(变更回采工艺)的批复》(内煤局字[2010]436号),“原则同意燎原煤矿变更回采工艺,由炮采回采工艺改为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设计生产能力根据资源条件合理确定”。

同时,依据《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煤炭产业优化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府发电[2009]9号)的文件精神,为了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煤炭行业产业升级,提升煤炭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内蒙古燎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结合燎原煤矿实际生产情况,委托内蒙古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内蒙古燎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技术改造(变更回采工艺)初步设计》及其配套的安全专篇,生产能力由原有的0.60Mt/a提升至0.90Mt/a。

XX联合试运转报告00(1)1

XX联合试运转报告00(1)1

XX市XX煤业有限责任公司XX煤矿9万吨/年技改项目安全设施联合试运转报告情况报告二○一二年十二月十日XX煤矿9万吨/年技改项目安全设施联合试运转报告一、矿井建设项目基本情况XX煤矿位于湖北省XX市,属XX乡管辖。

井田面积3.224平方公里,保有储量104万吨,可采储量80.206万吨,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服务年限7.9年。

根据湖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XX煤矿整顿关闭和煤炭资源整合规划方案》的批复(鄂安[2006]24号),XX 煤矿是2006年XX市整顿关闭和煤炭资源整合规划方案中合法保留矿井之一。

2007年12月,我矿向市、州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提交了90kt/a技改扩能项目立项申请,2008年3月,XX经委以XX经煤[2008]7号文批复立项。

2008年7月,XXXX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委托XX自治州煤矿设计院为XX煤矿编制了《XXXX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XX煤矿90kt/a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和《XXXX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XX煤矿90kt/a 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2008年6月,由湖北煤监局组织专家组对《XXXXXX 煤矿有限责任公司XX煤矿90kt/a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进行了评审,2008年7月,由湖北省经委在XX组织专家组对《XXXX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XX煤矿90kt/a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进行了评审及确认批复。

并以鄂煤监察〔2008〕77号文对我矿改扩建项目安全设施设计评审意见予以批复。

2008年10月,我矿进入改扩建阶段。

我矿在进行技改期间,发现采区地质构造发生变化,多处出现溶蚀带对煤层赋存进行了破坏,经我矿申请,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鄂经信煤函[2010]12号文下发了《关于同意XXXX煤矿有限责任公司XX煤矿9万吨/年技改初步设计变更的批复》和鄂煤监察[2010]97号《关于对XXXXXX 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安全设施设计(修改)的批复》同意对新风井的坐标调整为:X=3319490;Y=36556653;Z=+1344。

试运转报告和联合试运转方案

试运转报告和联合试运转方案

内蒙古伊泰华源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凯达煤矿改扩建生产系统联合试运转报告编制日期:2008年 6月 20日一、主要系统分项运行报告经过两个月的联合试运转,对井下和地面共计八个系统进行了全面试运,现将各系统运行简况报告如下:1、井下给排水及消防洒水管路系统开始施工时由于冬季天气寒冷,没有形成自来水管路系统,临时采用主井水仓水泵向采掘工作面临时供水,水质较差。

天气转暖后,地面自来水管路系统形成后,由副井高位水池向井下供水,改善了水质,保证了冷却水和消防洒水的需要,实现了给排水系统畅通。

2、主副井及井下动照网系统开始施工时,在地面供电线路没有形成的情况下,井下使用临时供电电源供电。

在冬季地面雪山上雪地敷设高压电缆,施工困难。

井下动照网系统在厂家专业人员的现场指导下安装,达到安装后一次试运正常,天气转暖后,地面重新埋设电缆并设标志牌,各接地极重新联网埋设固定,达到规定要求。

3、主副井箱变及控制系统安装在专业技术人员和厂家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安装和多次调试,实现了试运转一次成功,线路的敷设和地面平整逐步实现标准化。

4、主井及顺槽带式输送机设备及电气控制系统主运皮带经9天调试正常,顺槽皮带经3天调试正常,逐步实现硐室开关、机头、机尾的标准化。

5、主扇设备及配电系统经调整主扇叶片角度,确定了矿井风量2600m3/min,各处风门和反风装臵按设计安装合格。

6、筛分溜子及转载输送机设备及电气控制系统经过处理筛分溜子眼,处理油包漏油,机尾加罩,逐步调整达到正常运转。

7、综采设备及电气系统经过液压支架改变管路和管排,采煤机换变频器,泵站和供液系统调整,冷却水系统调整达到正常运转。

8、瓦斯监测监控及调度通讯控制系统在有关厂家协作下实现监测监控一体化,完善调度通讯系统。

二、主要生产安全设备故障处理记录与分析1、泵站压力在投入使用后,因确定的输出压力较低,影响了泵站的正常运行,后经厂家现场指导和培训,将泵压提高到26Mpa。

保证了液压支架初撑力,乳化液泵和清水泵达到完好运行。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煤矿项目联合试运转管理暂行规定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煤矿项目联合试运转管理暂行规定

附件1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煤矿(井工)建设项目联合试运转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煤矿(井工)建设项目联合试运转工作,确保项目联合试运转顺利进行,按期竣工投产,发挥投资效益,根据集团公司《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集团公司及所属全资子公司、分公司、控股公司及均股公司(以下简称建设单位)范围内的新建、改扩建和技术改造煤矿(井工)建设项目。

第三条本规定涉及的安全、环保、水土保持、消防、职业卫生、节能等专项设施,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建设工程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煤矿建设项目联合试运转应以系统联动、调试和检修为主,以出煤为辅。

联合试运转应坚持“安全第一”原则,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安全规定,认真落实各项安全责任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联合试运转安全进行。

联合试运转期间如发现问题或隐患,应立即停止相关作业,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第五条建设单位必须严格履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联合试运转审批程序,未经批准不得组织联合试运转。

集团公司相关业务部门要做好联合试运转期间的业务指导、技术支持工作。

第二章联合试运转的基本条件第六条矿井的采掘、提升、运输、通风、供水和排水、供配电、瓦斯抽采、防尘洒水、安全监测监控、调度通讯、井下安全避险、产量监控以及井下开拓布置、回采工作面安装和安全设施均按设计内容建成,确保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地面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行政公用及其它附属设施,环境保护等专项设施也已按设计内容建成。

各系统设备安装完毕并调试合格。

第七条主要生产系统和安全设施必须经过竣工验收,且在空载状态下完成了单机单系统调试。

竣工的单位工程个数达到设计总数的85%以上,且竣工的单位工程均已通过矿区质量监督站进行了单位工程质量认证。

水泵联合试运转报告

水泵联合试运转报告

中央泵房主排水泵联合试运转报告根据《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治水安全技术规范(AQ2061—2018)》规定,排水用的水泵、水管、闸阀、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应经常检查和维护。

每年雨季前应全面检修1次,并对全部水泵进行1次联合排水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应及时清理水仓,沉淀池和水沟中的淤泥。

每年雨季前应清理1次,含泥量大的矿井,应设机械排泥设施。

为了保证我矿井主排水系统能够满足雨季最大涌水排水量,对水仓、沉淀池和水沟中的淤泥进行彻底清理工作,组织对井下主排水泵及泵房供电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查检修,并于2022年6月9点—12点对井下主排水泵进行了联合排水实验。

一、试验时间: 2017年3月1日 13:00-14:30二、试运转验地点:中央泵房三、试运转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四、矿主排水系统基本情况1、( 1)矿井正常涌水量: 226m³/h(2)矿井最大涌水量:339m³/h2、水仓容积:(1)内环水仓容积为:1017.8m³,长度:152m 断面:6.7 ㎡⑵外环水仓容积为:1382.2m³,长度:201ml断面:6.7 ㎡(3)水仓总容量:1017.8+1382.2=2400 m³3、井筒电源电缆与开关井简敷设MYJV42-6KV 3×150型铠装电缆及两条MYJV42-6KV 3X95并行铠装电缆构成两回路,每回路667m,一备一用,分别由地面变电所经副井简引至井下变电所。

内设KYGC-7.型开关柜,主排水泵使用高压防爆电机。

经核定校验供电系统供电能力能够满足三台泵同时运转(附核定校验过程)。

4、水泵技术特征表:中央泵房水泵技术特征表泵房名称:中央泵房 2017年3月1日5、排水系统水管技术特征表:中央泵房排水系统水管技术特征表五、贯彻学习安全技术措施为了使实验的整个过程安全顺利进行,每一个参加实验的成员,都认真学习安全技术措施,熟悉实验的各项内容、方法、步骤、各人的责任分工和有关注意事项。

系统试运转调试记录 (2)

系统试运转调试记录 (2)

系统试运转调试记录
系统试运转调试记录
填表说明:
1、由施工单位填写,现场调试由专业技术员、专业质检员、专业调试人员参加(利用专业工具、仪器、仪表检测)监理进行旁站。

施工单位把现场调试的项目、试验记录及结果真实填入表内,表内其他栏按照要求分别填写清楚,监理或建设单位工程师审查合格后予以确认。

2、符合规范抽检数量的单机调试设备、管道安装确定没有问题后,开始对设备进行联动,联动调试时电源应使用正式电源,并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设备、接线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3、系统调试前施工单位应编制调试方案,监理审核批准,调试结束后,必须提供完整的调试资料和报告。

要点
1、系统总风量调试结果与设计风量的偏差不应大于10%
2、舒适空调的温度、相对湿度及波动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恒温、恒湿房间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及波动范围应符合设计规定。

抽检10%不少于1个系统)
3、系统联动试运转中,设备及主要部件的联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动作协调、正常,无异常现象。

系统经过平衡调整,各风口或风罩的风量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5%
4、空调室内噪声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

5、制冷机组、单元式空调机组的试运转,正常运转不应少于8小时。

实习报告:变电运行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变电运行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变电运行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变电运行实习报告。

一、实习单位简介。

我所在的实习单位是某电力公司的变电运行部门,该部门负责变电站的日常运行、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工作。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输送来的高压电能转变成适合输送和使用的低压电能,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

二、实习内容。

在变电运行部门的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工作:1. 变电站设备巡视,与工作人员一起对变电站的主要设备进行巡视,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是否存在异常,学习了如何进行设备巡视和记录巡视结果。

2. 变电站设备维护,参与了变电站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包括清洁、润滑、检修等,了解了设备维护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

3. 变电站故障处理,在实习期间,遇到了一些变电站设备的故障,参与了故障排除和恢复工作,学习了如何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原因并进行处理。

三、实习收获。

通过这段实习经历,我对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变电站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技能。

同时,也意识到了变电站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培养了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四、实习总结。

在变电运行部门的实习期间,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锻炼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这段实习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从事电力行业的决心,也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感谢。

在此,我要感谢实习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指导和帮助,让我能够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同时也感谢学校对我实习期间的支持和关心。

希望在未来能够继续学习和进步,为电力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空压机试运行报告

空压机试运行报告

空压机试运行报告篇一:试运行报告厦门德利集团赣州氯碱制造有限公司50kt/a离子膜烧碱工程试车运行调查结果厦门德利弋阳集团赣州氯碱制造股份公司新建离子膜烧碱能力50kt/a,整个工程包括一二次后壁、膜法脱硝、电解及电解液处理、氯氢处理、盐酸合成、氯气液化、液氯包装、公用工程、110kV变配电等工序,该工程于 2021年8月开始建设,2021年 4月一次开车成功;从装置开始运行到现在,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运行良好。

一、织物概述及运行情况1、一二次盐水新建一套配套年销售额50kt/a烧碱装置的一次盐水处理装置,供离子膜电解槽使用盐水。

装置采用加压溶气浮上澄清技术(即预处理器)除去盐水中镁离子,选用先进的膜过滤器出去中的钙离子,最终产出钙离子镁原子镁总和不超过10ppm的合格一次盐水。

一次盐水并建议不能满足用户离子膜电解槽的进槽要求,采用离子交换法进一步去除盐水中的钙离子和镁。

乙二酮树脂选用德国进口的TP260,采用三塔循环使用再生方式,生产出满足离子膜电解槽要求的二次盐水,二次盐水钙离子和镁离子总和不超过20ppb。

2、电解及电解液的处理选用国际先进的复极式膜极距自然循环电解槽,该电解槽的优点是节电、烧碱品质高、氯气氢气纯度高、氯中含氢低,烧碱浓度大于32%。

整个电解系统采用DCS连锁控制,安全性能高。

电解液(即电解淡盐水)采用真空脱氯法脱出溶解在淡盐水中的氯气,此氯气汇总到氯气总管生产产品氯或制作氯产品,与以往的吹气法和化学法脱氯要节省大量的氯气和烧碱。

脱氯后的淡盐水返回到一二次盐水循环化盐,无龙井外排无污染。

3、氯氢处理选用填料、泡罩灵峰干燥工艺,干燥后才的氯气含水量低,可以达到100ppm以下,氯气压缩采用透平机,在压缩时不需要硫酸,避免了纳氏泵硫酸泄漏对环境的污染。

氢气输送采用高效节能的水环式涡轮机,安全可靠。

4、氯气液化氯气液化采用低压低温液化法,选用新形态氟利昂螺杆液化压缩机液化组,安全节能,操作简单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BZJS-运行报告-2018
版本号:第一版
矿井供电系统联合试运转报告
XXX公司机电科
XXX公司
矿井供电系统联合试运转报告
一、系统概况
1、矿井电源
我矿位于XXX东岸,行政区划属XXX管辖,在XXX电网的覆盖区内。

目前矿区内设有一座35/10kV区域变电所,供矿井用电。

其35kV电源引自阳霞11kV变电站35kV 侧,35kN架空导线规格为LGJ-120型,长约23km。

本矿井设有一座10kV变电所,电源引自矿区35KV变电所。

XXX110kV变电站位于本矿西南约25km处,主变容量为1.63MVAx10MWA,
电压等级为110/35kV,两侧均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2回110kV电源分别引自库尔勒城西110kV变电所和轮台110kV变电所。

矿区35kV变电所:位于本矿南侧约2km处,主变容量为1x1.6MVA,电压等级35/10kV,单回路供电,电源引自阳霞110kV变电站35kV侧,电源线路导线规格均为LGJ-70,长度约为23km。

我矿在矿井范围内新建10KV变电所,10KV变电所设置两路YJLV223*1208.7/15V电缆作为供电线路,两回路电源均引自35KV变电站内不同负荷柜,变电站内安装KYN28-12型高压配电柜20台,进行矿井高压配电。

安装两台S11-M-1250/10/0.49KV型变压器以及12台GGD2-34 型低压配电柜,对矿井低压系统进行变配电。

因为矿区为单回路供电,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规定,我矿又安装一台GY-400型柴油发动机组作为备用电源,备用电源0.38KV电源经Ks9-500KVS-0.4/10Kv型升压变压器升压10KV后送入高压控制柜进行用电分配。

应急备用电源主要承担矿井一级负荷用电设备,包括主通风机、矿井主排水系统及主斜井架空乘人装置使用。

2、地面供电
目前矿井在工业广场建一座10KV变电所。

变电所内10kV开关柜选用KYN28-12型高压开关柜20台;配备两台S11-M-1250/10/0.9KV型变压器以及12台GGD2-34 型低压配电柜。

为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电能损耗,选用两套具有无功功率自动补偿功能的电容器补偿装置,补偿容量共2*750kvar(因补偿柜未到货,暂时还未安装)。

10kV变电所内动力、照明及直流电源装置电源分别取自所内低压配电屏。

控制、信号、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采用直流电源屏供电。

10kV变电所共有6路馈出线路:两路10KV入井馈出,两路10KV主通风机馈出,
两路地面变压器馈出。

主通风机距离过远,因此在风井设两台KS9-315/10变压器为主通风机进行二次变压后供主通风机使用。

地面变电所内设两台S11-M-1250/10/0.49KV型变压器以及12台GGD2-34 型低压配电柜。

主要向空压机、制氮机、黄泥灌浆站、办公大楼、调度监控室、锅炉房、机修车间、材料库、水处理间、生活污水处理站、浴室矿灯房、食堂照明及工业场地室外照明设施供电。

空压机及制氮机房、监控室均采用双回路低压供电,两回路均来此变电所低压柜不同母线段,另外监控系统配备直流不间断电源作为备用电源。

3、井下中央变电所供电
井下在+1500m水平井底车场主排水泵房旁边建有一座井下10kV变电所,设有16台PGJ-10型矿用隔爆高压配电装置。

井下供配电电压等级为10kV、1.14kV、0.66kV,其主接线均为单母线分段;Ⅰ、Ⅱ段两回电源进线,采用MYJV22-8.7/15/3×90矿用阻燃电缆,由矿区10kV变电所不同母线段经主斜井井筒引至井下变电所Ⅰ、Ⅱ段母线上。

正常情况下一段使用,一段备用。

井下变电所16台矿用隔爆高压配电装置,为井下所有机电设备提供电源分配。

4、采、掘工作面供电
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及三机配套设备、泵站等供电电压均为1140V;掘进机等掘进面供电电压为660V;局部通风机等供电电压为660V;固定照明及声光组合信号装置、皮带综合保护等为127V。

综采工作面设有KBSGZY-1600/1010/1.14kV型移动变电站1台,设有一台QJZ-400/1140-9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多回路组合真空启动开关台向采面设备供电。

顺槽可伸缩胶带输送机、无极绳绞车、回柱绞车、排污泵、照明综保等设备供电均来自中央变电所KBSGZY-500型矿用移动变压器0.66KV电源。

井下电器设备均选用矿用隔爆型设备,低压矿用防爆电动机均采用矿用真空电磁起动器控制;井下掘进工作面采用独立供电方式,局部通风系统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功能。

向移动变电站供电的高压电缆选用MYPT-7.8/15KV型矿用屏蔽型橡套电缆;
1.14KV电缆选用矿用MYP型矿用屏蔽千伏级橡套电缆;低压电缆选用MYP型矿用屏蔽电缆。

5、井下照明及接地
中央变电所、水泵房、主斜井、暗斜井、综采工作面以及各机电硐室均设固定照明,照明电压127V,照明灯具选用矿用防爆型LED节能灯具。

照明电缆选用MYP型矿用屏蔽电缆。

照明电源引自就近移动变电站控制的馈电及配电点矿用隔爆型照明综
合保护装置。

井下供电网络为中性点绝缘系统。

在井下主排水泵房主、副水仓中各设一块主接地极,采区变电所设一主接地极,各变电所及配电点均设局部接地极。

所有局部接地极和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均可靠连接,同主接地极相连,形成井下总接地网。

二、供电系统试运转
矿井供电系统形成后,试生产期间对供电系统进行了联合试运转,现将试运转情况总结如下:
1、地面10KV变电所对全矿井供电进行合理分配,主通风机负荷量2*110KW。

变电所进线柜电压10KV,进线截面积120mm²,一次电流小于60A,小于电缆载流量;高、低压柜温升小于100K。

运行期间高压、低压电缆温度正常。

2、地面空压机、制氮机、锅炉房等地面大型设备电源均引自地面10KV变电所低压配电室,经过联合试运转运行,均运行良好,且供电系统运行正常。

联合试运转期间以上大型设备未出现供电异常及运行故障。

3、井下供电系统为双回路供电,互为备用电源,电压10KV,经过联合试运转,运行良好,未出现供电系统故障事故;测试期间两回路进线柜最大电流、所带功率分别为(108A、2315KW)、(85A、1550KW)、进线电缆截面积为90mm²,运行电流满足电缆载流量要求;矿用隔爆高压配电装置容量满足所带负荷量要求。

三、设备评价
矿井10KV变电所电缆进线选用两路YJLV22 3*120 8.7/15KV型电缆各2300m,配置20高台压配电柜及12台低压配电柜,井下中央变电所配置16台矿用高压配电装置及两台500KVA变压器等配套设备,经联合试运转运行测试,电气设备运行参数符合设计要求,设备完好状况符合有关标准,供电系统已达到了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并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并且在联合试运转期间,经过资质单位对井上下配电装置进行了相关的性能检测,均符合规定要求。

经联合试运转测试,矿井供电系统满足改扩建项目生产要求,能够安全投入运行。

XXX公司
2018年12月1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