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制度演变及区划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耕作制度基本处于继承传统的技术经验和引进并参考应用外国 经验,特别是前苏联的土壤耕作方式的阶段
主要特点:土地利用率低,休闲或者撩荒较多,复种指数为133; “低投入、抵产出”,平均粮食单产1320kg/hm2;种植方式单 一,南方稻田多为间作稻,双季稻面积不大,中部地区以单种轮作 为主,东北地区以清种为主,一年一熟,西北地区实行休闲制;
耕作制度理论以传统的“地力常唯新”为主,以原苏联的草田轮制 度和土壤团粒学说为主。
耕作制度演变及区划
2、以用养结合,发展化肥、灌溉为主导的阶段 (1956-1970年)
进行耕作改制,长江以南水稻单季改双季、间作改连作,长江 以北、秦岭淮河以南则扩大冬种(小麦、油菜),发展稻麦两 熟,北方推广三种三收,复种指数达到140;
7 耕作制度演变及区划
第一节 耕作制度演变
• 我国农耕历史至少已有六七千年,从原始社会的刀 耕火种,到现在的机械化集约生产,经历了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 • 耕作制度也相应经过了撂荒制、休闲制、连年耕种 制和集约农作制等典型阶段。
耕作制度演变及区划
一、耕作制度50年发展和演变
1、以恢复生产,引进国外先进耕作技术为主的阶段 (1949-1955年)
农产品品种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优质专用农产品快速发 展;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高效经济作物、畜牧 业、水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
主要农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黄淮海优质小麦带、长 江流域油菜带、新疆的棉花、黄土高原苹果等
耕作制度演变及区划
各农作区对全国粮食生产贡献率
西北干旱区 青藏高原区
北部低中高原区 2%
耕作制度演变及区划
耕作制度演变及区划
一熟区包括6个一级区、17个二级亚区,共925 个县(市、区),国土面积约530万km2,占全国土 地面积的64%,是我国主要的林区和草原牧区。本区 耕作制度的主要特点如下:
• 农业生态条件差,大多数处于西部生态脆弱区。 • 人均耕地面积多但质量差,以旱地农业为主。 • 我国最大的奶牛和羊养殖基地,猪养殖低 • 农业基础条件差,农业生产水平低 • 特色农业有优势
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灌溉面积30%以上,化肥投入迅速增加, 1970年已经达到26kg/hm2,农业机械和电能增长;粮食单 产达到1841kg/hm2,
开始了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多熟制理论。
耕作制度演变及区划
3、以农作物间套作及高产技术为主导的阶段 (1971-1985年)
进行大规模耕作制度改革,耕作制度进入了的创新和全面发展的阶段 粮食作物面积下降,经济作物面积增加;小麦、水稻、玉米和棉花、
油料、糖料发展迅速,杂粮作物如谷子、高梁下降 复种指数大幅度提高;北方小麦、玉米两熟面积中约有75%实行套作,
东北地区玉米、大豆间作面积约占玉米播种面积的一半左右,鄂西、 云贵、四川等南方丘陵旱地上间作套种广泛 农业生产力迅速提高,粮食单产连续跨上了2000kg/hm2和 3000kg/kg两个台阶,到1985年左右粮食总产3.7亿t以上
• 按照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作物种类与熟 制的不同,以及区域特征的相异性,我国耕作制度可粗 略分为三个带(即一熟带、二熟带和三熟带)和12个一 级区、38个二级区。 • 熟带的划分主要以热量(积温)条件为依据; • 一级区的划分是综合位置、地貌、水旱作、热量、熟制
、作物类型等因素。 • 二级区的划分是根据一级区内上述综合因素的差异进行
耕作制度演变及区划
• 一熟带:大于0℃积温4000-4200 ℃以下的地区 • 二熟带:大于0℃积温4000~4200 至 5900-6100 ℃地区 • 三熟带:大于0℃积温在5900-6100 ℃以上的地区
• 一熟地区主要是东北、西北地区,华北与西南丘陵旱地 •二熟地区主要是华北、西南、江淮、长江中下游、东南丘陵 • 三熟地区主要是西南盆地,长江中下游、东南及华南水田
2466
人 均 粮 食
人 均 肉
人 均 牛 奶
人 均 禽 蛋
人 均 水 产
288 87 111 4.1 5.6
I1区 21.6 0.066 34.9 0.106 3088 140.1 1332 346 54 94 0.8 0.1
Ⅰ⒉ 海北甘南高原喜凉作物一熟轮歇区。在 青海北部的环湖地带和柴达木盆地甘肃西南角,为 农牧交错区。
耕作制度演变及区划
耕地概况
生产水平**
经济水平
耕地 详查 面积
人均 耕地 详查
耕地 统计 面积
人均 耕地
粮食 猪单 单产 位
非农 区
45.6
*
0.135
86.5 0.213
3148
59.2
人均 纯收 入
0%
华南双季稻区 6%
6%
江南丘陵区
6%
西南中高原区 7%
黄淮海平原区 30%
四川盆地区 8%
东北平原区 12%
Leabharlann Baidu
长江中下游区 23%
黄淮海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区和东北平原区对全国粮食总产的贡献率分 别达到30%、23%和12%,三大区占到粮食总产的65%左右。
耕作制度演变及区划
第二节 我国耕作制度区划
耕作制度演变及区划
4、以种植作物结构与作物布局调整为主导的阶段 (1985-1998年)
种植制度方式多样化,南方冬季农业开发,小麦、油菜、绿肥、蔬菜 扩大,长江中下游的再生稻, 北方地区麦套玉米、麦套花生大豆; 一熟地区小麦玉米间作面积逐年增加。
作物布局调整。东北改造低洼易涝地发展水稻,近5000万亩;黄淮 海和新疆地区的棉花生产优势开发利用;蔬菜开始发展迅速发展。
耕作制度演变及区划
1、青藏高原喜凉作物一熟轮歇区:
包括藏东南、青海中北部,川西、甘西南等区 域,典型高原农区,海拔2600—4000米。由于地 势高,寒冷而干旱,只能种青棵、春小麦、碗豆、 油菜等喜凉作物,一年一熟。本区耕作粗放,生产 水平低,部分耕地撂荒轮歇。
Ⅰ⒈ 藏东南川西河谷地喜凉作物一熟区。在 “一江两河”地区,是青藏高原农业的精华所在。
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为耕作制度方向。高效集约型可持续农业模式、生 态建设型可持续农业模式、节水高效型可持续农业模式等。
耕作制度演变及区划
5、全面调整结构,以优质、高效及产业化为主 导的阶段(1998年-现在)
农业结构调整上升到战略高度,WTO给农业发展带来的 机遇和挑战,增加农民收入和与农产品竞争的压力加大
主要特点:土地利用率低,休闲或者撩荒较多,复种指数为133; “低投入、抵产出”,平均粮食单产1320kg/hm2;种植方式单 一,南方稻田多为间作稻,双季稻面积不大,中部地区以单种轮作 为主,东北地区以清种为主,一年一熟,西北地区实行休闲制;
耕作制度理论以传统的“地力常唯新”为主,以原苏联的草田轮制 度和土壤团粒学说为主。
耕作制度演变及区划
2、以用养结合,发展化肥、灌溉为主导的阶段 (1956-1970年)
进行耕作改制,长江以南水稻单季改双季、间作改连作,长江 以北、秦岭淮河以南则扩大冬种(小麦、油菜),发展稻麦两 熟,北方推广三种三收,复种指数达到140;
7 耕作制度演变及区划
第一节 耕作制度演变
• 我国农耕历史至少已有六七千年,从原始社会的刀 耕火种,到现在的机械化集约生产,经历了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 • 耕作制度也相应经过了撂荒制、休闲制、连年耕种 制和集约农作制等典型阶段。
耕作制度演变及区划
一、耕作制度50年发展和演变
1、以恢复生产,引进国外先进耕作技术为主的阶段 (1949-1955年)
农产品品种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优质专用农产品快速发 展;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高效经济作物、畜牧 业、水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
主要农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黄淮海优质小麦带、长 江流域油菜带、新疆的棉花、黄土高原苹果等
耕作制度演变及区划
各农作区对全国粮食生产贡献率
西北干旱区 青藏高原区
北部低中高原区 2%
耕作制度演变及区划
耕作制度演变及区划
一熟区包括6个一级区、17个二级亚区,共925 个县(市、区),国土面积约530万km2,占全国土 地面积的64%,是我国主要的林区和草原牧区。本区 耕作制度的主要特点如下:
• 农业生态条件差,大多数处于西部生态脆弱区。 • 人均耕地面积多但质量差,以旱地农业为主。 • 我国最大的奶牛和羊养殖基地,猪养殖低 • 农业基础条件差,农业生产水平低 • 特色农业有优势
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灌溉面积30%以上,化肥投入迅速增加, 1970年已经达到26kg/hm2,农业机械和电能增长;粮食单 产达到1841kg/hm2,
开始了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多熟制理论。
耕作制度演变及区划
3、以农作物间套作及高产技术为主导的阶段 (1971-1985年)
进行大规模耕作制度改革,耕作制度进入了的创新和全面发展的阶段 粮食作物面积下降,经济作物面积增加;小麦、水稻、玉米和棉花、
油料、糖料发展迅速,杂粮作物如谷子、高梁下降 复种指数大幅度提高;北方小麦、玉米两熟面积中约有75%实行套作,
东北地区玉米、大豆间作面积约占玉米播种面积的一半左右,鄂西、 云贵、四川等南方丘陵旱地上间作套种广泛 农业生产力迅速提高,粮食单产连续跨上了2000kg/hm2和 3000kg/kg两个台阶,到1985年左右粮食总产3.7亿t以上
• 按照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作物种类与熟 制的不同,以及区域特征的相异性,我国耕作制度可粗 略分为三个带(即一熟带、二熟带和三熟带)和12个一 级区、38个二级区。 • 熟带的划分主要以热量(积温)条件为依据; • 一级区的划分是综合位置、地貌、水旱作、热量、熟制
、作物类型等因素。 • 二级区的划分是根据一级区内上述综合因素的差异进行
耕作制度演变及区划
• 一熟带:大于0℃积温4000-4200 ℃以下的地区 • 二熟带:大于0℃积温4000~4200 至 5900-6100 ℃地区 • 三熟带:大于0℃积温在5900-6100 ℃以上的地区
• 一熟地区主要是东北、西北地区,华北与西南丘陵旱地 •二熟地区主要是华北、西南、江淮、长江中下游、东南丘陵 • 三熟地区主要是西南盆地,长江中下游、东南及华南水田
2466
人 均 粮 食
人 均 肉
人 均 牛 奶
人 均 禽 蛋
人 均 水 产
288 87 111 4.1 5.6
I1区 21.6 0.066 34.9 0.106 3088 140.1 1332 346 54 94 0.8 0.1
Ⅰ⒉ 海北甘南高原喜凉作物一熟轮歇区。在 青海北部的环湖地带和柴达木盆地甘肃西南角,为 农牧交错区。
耕作制度演变及区划
耕地概况
生产水平**
经济水平
耕地 详查 面积
人均 耕地 详查
耕地 统计 面积
人均 耕地
粮食 猪单 单产 位
非农 区
45.6
*
0.135
86.5 0.213
3148
59.2
人均 纯收 入
0%
华南双季稻区 6%
6%
江南丘陵区
6%
西南中高原区 7%
黄淮海平原区 30%
四川盆地区 8%
东北平原区 12%
Leabharlann Baidu
长江中下游区 23%
黄淮海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区和东北平原区对全国粮食总产的贡献率分 别达到30%、23%和12%,三大区占到粮食总产的65%左右。
耕作制度演变及区划
第二节 我国耕作制度区划
耕作制度演变及区划
4、以种植作物结构与作物布局调整为主导的阶段 (1985-1998年)
种植制度方式多样化,南方冬季农业开发,小麦、油菜、绿肥、蔬菜 扩大,长江中下游的再生稻, 北方地区麦套玉米、麦套花生大豆; 一熟地区小麦玉米间作面积逐年增加。
作物布局调整。东北改造低洼易涝地发展水稻,近5000万亩;黄淮 海和新疆地区的棉花生产优势开发利用;蔬菜开始发展迅速发展。
耕作制度演变及区划
1、青藏高原喜凉作物一熟轮歇区:
包括藏东南、青海中北部,川西、甘西南等区 域,典型高原农区,海拔2600—4000米。由于地 势高,寒冷而干旱,只能种青棵、春小麦、碗豆、 油菜等喜凉作物,一年一熟。本区耕作粗放,生产 水平低,部分耕地撂荒轮歇。
Ⅰ⒈ 藏东南川西河谷地喜凉作物一熟区。在 “一江两河”地区,是青藏高原农业的精华所在。
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为耕作制度方向。高效集约型可持续农业模式、生 态建设型可持续农业模式、节水高效型可持续农业模式等。
耕作制度演变及区划
5、全面调整结构,以优质、高效及产业化为主 导的阶段(1998年-现在)
农业结构调整上升到战略高度,WTO给农业发展带来的 机遇和挑战,增加农民收入和与农产品竞争的压力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