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合集下载

基于产教融合的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困境透视及对策分析

基于产教融合的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困境透视及对策分析

基于产教融合的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困境透视及对策分析1.产教融合合作缺乏深度地方高职院校在推行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合作深度不够的情况。

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比较传统,只停留在企业提供实习机会、学校提供学生的基本教育知识等表面层面合作,缺乏深入的产学研结合。

这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无法真正接触到企业的核心技术和业务,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2.学校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不匹配地方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

一些学校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报名,设置了大量与市场需求不符的专业,而忽略了一些实用性强、市场需求大的专业。

这一方面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企业对该校学生的培养质量缺乏信心。

3.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在地方高职院校中,师资队伍的结构也不够合理。

一方面,一些老师缺乏实践经验,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无法很好地指导学生的实习和实践活动。

一些高水平的实践型教师缺乏,这也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

二、对策分析1.加强产教融合深度合作学校和企业之间应该建立更加深度的合作关系。

可以通过设立双向联合实验室、共建产教融合教学基地等形式,引入企业资源,推动校企深度合作。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的业务和技术,提升实践能力。

2.调整专业设置,贴近市场需求学校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取消一些过时的专业,增加实用性强、市场需求大的专业。

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发出一些定制的课程,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技能。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该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引进更多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学校也可以与企业合作,让企业技术人员兼任一些课程的教学工作,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真实的企业经验和技术。

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中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中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中的问题和对策建议【摘要】高职院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该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将从高职院校现有问题、培养人才的现状和存在原因入手,提出了加强实践教育和提升师资水平的对策建议。

加强实践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师资水平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指导学生掌握更多实用技能。

在总结了现有问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

建议措施的实施将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现有问题、培养人才、实践教育、师资水平、对策建议、未来发展、建议措施、实施。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院校是指专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高职院校的培养任务也日益繁重。

目前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些学校的实践教育环节不够完善,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能力上存在一定不足。

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最新的行业知识,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本文将分析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提高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质量和水平。

1.2 问题意识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却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一些高职院校存在人才培养模式陈旧、课程设置跟不上行业发展等问题,导致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足。

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践教育环节存在薄弱,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师资水平不高、师生互动不频繁等问题也制约了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效果。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迫切需要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摘要】。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着新形势下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探讨了新形势下该模式的优势和挑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创新思维的应用。

通过实践案例分析,揭示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总结了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旨在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和创新提供参考,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新形势、研究与实践、现状分析、优势、挑战、研究方向、实践案例、创新思维、启示、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更需要更加贴合社会需求,培养更具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和高端化的特点。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机构,必须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也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只有不断探索和尝试,才能保持教育质量的提升。

本文将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分析,探讨其现状、优势、挑战、研究方向,以及创新思维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对新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为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做出贡献。

浅论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的几个问题

浅论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的几个问题

浅论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的几个问题近些年来,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成为了各高职院校重要的研究课题,每年都有大量的论文和报告讨论这一课题。

由于高职教育的重要性,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包括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的组织设计以及教学过程的实施控制。

本文就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的几个问题进行详细探讨,以便为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提供养分参考和借鉴。

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的几个问题1、课程设置问题首先,在制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考虑课程设置问题。

通常情况下,高职课程分为理论性和实践性两种。

理论性课程包括各种学科基础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实践性课程则包括实习课程、实训课程、实验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等,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实际的机会,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因此,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应根据所培养的人才类型,确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设置,以促进学生的各项能力的发展。

2、师资建设问题除了课程设置外,在制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时,还必须考虑师资建设的问题。

裔是支撑教学的主要力量,对教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师资建设问题牵涉众多,如教学管理、资格考核、教材编写等。

因此,制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一定要把师资建设作为重要环节,并综合运用改革管理、活动管理、系统管理等多种手段,加强师资建设和管理,以保证高职教育的质量。

3、学分制问题另外,在制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时,还要考虑学分制的问题。

建立学分制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一定要确定学分制定的有效性,并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有效地实施学分制。

四、结论本文论述了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的几个问题,包括课程设置问题、师资建设问题、学分制问题等。

在制定和实施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认真考虑和探讨这些问题,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高职高专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职高专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职高专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概要:一般认为,“2+1”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高职高专三年教学两年在学校组织,一年在企业进行。

校内教学,以理论课为主,辅之以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在企业的一年以顶岗实习为主,同时学习部分专业课,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并在学校、企业指导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

“2+1”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和立足点是校企双方内在需要的互补,但由于双方合作的出发点不同,使合作存在较大难度。

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受益。

“2+1”不完全是一个时间概念,不是两年和一年的简单叠加。

它强调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其实质是由校企两个育人主体在校企两个育人环境中培育学生做人、做事的本领,目的是使高等职业教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拍,使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用户的要求。

然而,无论是实习生、毕业生还是用人单位的大量反馈信息均表明,这种模式的培养结果并没有让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即并没有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那么,这种目前被广泛认可并普遍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有问题吗?如果有,又是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2+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有两个主体,一是学校,二是企业,二者缺一不可。

然而,事实往往只是学校一方情愿,企業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多方压力,他们更关注自身的发展问题,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其他与企业发展无直接相关的问题,难以将校企合作列入企业的重要议事日程。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少企业为了应付学校,节省时间和精力,只将实习生当作简单的劳动力使用,安排在并不重要的岗位进行着重复性劳动,与学校初衷相去甚远。

另外,企业也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管理机制,不能对实习岗位“师傅”的指导工作进行很好的考核,也不能很好进行实习过程跟踪和实习效果评价。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是教学腐朽;二是学生思想落后;三是资金投入不足;四是与现实需求脱节;五是师资储备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一是加大投入,注重改革改造整体教学管理体系;
二是引入社会资源,在专业教学中引入集团公司、社会机构及行业专家;
三是建立科技人才企业实习培训制度,加强与社会的实践联系;四是建立就业指导中心和就业大厅,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开展就业指导;五是加大职教师资储备力度,引进社会专业人才,保证师资质量。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在高等教育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

作为职业教育的代表,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化,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初主要是技能培训为主。

学生在学校内主要学习一些实用的技能,以此为基础,毕业后能够很快融入工作中。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快速培养出能够胜任实际工作的人才。

然而,这种模式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系统性。

技能培训主要是按照工作需要来培训相应技能,而没有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是单一性。

技能培训主要是注重学生如何应用相关的技术和工具,而没有注重学生如何全面掌握一个行业的知识。

三是偏重实践。

虽然学生在技能培训中得到的是实践性的技能,但是他们却很少有机会学习理论知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现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从简单的技能培训向综合能力培养过渡。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以课程为主导的综合能力培养。

课程设置合理、专业齐全、注重师生交流,并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通过各项实践教学,如专着、毕业设计、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提高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素养。

此外,高职院校还注重人才培养环境的建设。

高职院校重视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将校内各项支持措施集中在学生身上,提供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和平台,关注每个学生的细节,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实践。

具体而言,探索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途径,努力推进教育与就业、改革培养模式、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

第一,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以实践为主导,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养。

加强学科内部的交叉和融合,增强学生的跨专业综合素质;注重开设课堂创新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的问题与思考

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的问题与思考

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的问题与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中高职教育领域,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各具特色,但二者之间的衔接却一直存在着诸多问题。

中职生毕业后进入高职学习,由于学习内容的不连贯性、教育理念的不一致性以及就业需求的不匹配等因素,导致了学生学习困难、就业难题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纷纷探索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目的是为了构建一个有效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中高职教育阶段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培养效果。

通过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可以更顺利地完成学业并实现就业与个人发展的目标。

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境和挑战,如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实训资源的不足等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旨在为相关教育机构和决策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促进中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和改善。

1.2 研究意义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的问题与思考是当前教育领域中的热门话题。

研究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如何实现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困境需要深入探讨和解决。

中高职之间教育理念的不同、教学内容的差异、师资力量的短缺等问题,都是制约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可以找到解决的思路和措施,为中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问题的本质,为提出有效建议奠定基础。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旨在为我国中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两方面。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研究中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困境。

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不同中高职院校进行实地观察和访谈,获取一手资料和案例,以验证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一、引言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改革与创新。

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期提出可行的建议与措施。

二、传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陈旧:传统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

2. 课程设置不合理:传统高职院校课程设置过于固定,缺乏个性化和实用性。

3. 教学方式单一:传统高职院校仍然以传授知识为主导,缺乏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

4. 教师水平需要提高:传统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方法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意义1. 适应社会需求:改革与创新能够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更加贴合社会需求,培养出更加适应就业市场的人才。

2. 提高教学质量:改革与创新能够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培养更具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

3. 推动高职教育发展:改革与创新能够推动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提高高职院校的地位和影响力。

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措施1. 更新课程设置: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的趋势,更新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性课程的培养。

2. 改革教学方式:引入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参与实践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4. 加强与企业合作: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5. 建立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对学生成绩、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全面评价,激励学生的进步和提高。

五、案例分析: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经验某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他们通过与企业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了一系列的专业课程,并邀请企业的专业人士来校授课。

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的问题与思考

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的问题与思考

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的问题与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类技能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中高职教育体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就业能力。

学校间教学内容不同步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职和高职教育体系的差异性,学校间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不同步的情况,导致学生在升学或就业时面临着适应性不足的困难。

中职生校企合作实习机会不足也是一个制约因素。

由于资源分配不均,一些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实习机会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无法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和技能培养,影响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高职教师理论水平偏低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部分高职教师在教学理论水平、职业素养等方面存在着欠缺,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专业素养的培养。

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行深入思考和寻找解决方案,以推动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1.2 研究意义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而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其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是备受重视。

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中存在着种种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教育质量,也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的需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对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当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同时也有助于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对策。

通过研究可以促进中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为我国的人才培养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浅议高职高专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议高职高专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议高职高专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高职高专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国内实施的一种重要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指学生在完成两年高职高专的学业后,可以选择在合作院校攻读本科学位,完成三年的学习。

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历水平,增强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浅议高职高专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高职高专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学生转学适应问题。

由于学生需要在两个不同的院校进行学习,他们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教学方式和课程安排。

这对学生来说可能造成一定的困惑和压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培训,提供转学适应的相关支持,例如开设专门的转学适应课程,引导学生逐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其次,高职高专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教学内容的重叠和冲突问题。

由于两个院校之间的课程设置可能存在差异,学生在转学后可能会面临一些重复学习的情况,或者课程之间存在冲突,导致学生无法顺利完成学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合作院校之间应加强沟通与协调,对于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进行对接和整合,确保学生不会重复学习或遗漏重要内容。

第三,高职高专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还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由于不同院校之间的师资力量可能存在差异,合作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保证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数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包括加强师资培养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加强合作院校之间的师资共享,使得教学资源更加充分地利用起来。

此外,高职高专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学生的评价和认可问题。

在学生转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评价和认可方面的问题,例如学校之间对于学分的转换和认定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在转学后的学分无法被完全接受。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地进行着研究与改革。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发展需求,也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首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过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着理论脱节的问题,学生只重视课堂上的理论学习,而对实践操作经验的积累缺乏关注。

这种模式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显然是有偏差的。

因此,改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质。

其次,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实用型的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实用能力应该被置于重要位置。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偏重理论,而对实用能力培养关注不够,学生只学会了书本知识,却无法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用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注重实际操作、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次,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为了社会需求培养适应高技能人才,而企业是实践、创新、应用的主要场所。

因此,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

高职院校应该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方面与企业协同,结合实际需求,进行校企联合培养,使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最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只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然而,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了专业知识,还包括了自身的人文修养、道德品质、创新能力等等。

关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与培养模式问题的思考

关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与培养模式问题的思考

第 三 ,要 有 对 目标 实现 情 况进 行评 价 或判
冲 的任 务 。所 谓 一体 化 人才 培 养 目标 ,就是 要 定 、衡量 的手 段 。这 是最 困难 的一 点 。 目前 的
从 目标 的三 个 来源 中提取 的 目标进 行 整 合和 分 评 价 手段 显 然 不够 ,需要 不 断探 索 。这里 给 我 解 。所 谓 目标 的三 个 来源 ,指 的 是 ,培养 目标 们 留下 的创 造 性 空 间很大 ,虽然 困难 ,但 不 是 应 该从 以下三 个 方面 提 取 :一 是 社会 发 展对 人 不 可 能 。评 价 手段 的开发 至 少 可 以帮 助我 们 弄 才 的需 要 ,在 高 职就 是 市场 对 人才 的需 要 。这 清 楚 :哪些 地 方 需要 加 强 ,哪 些地 方 已经 做 得 里提 取 出或选 择 出 的 目标 ,代 表 市场 对 人才 的 具 体需 要 和要 求 ,包 括 胜任 职 业所 需要 的各种 很 好 了。对 需 要加 强 的地 方 ,将 有 的 放矢 地加 以改 进 ,对 已经做 得 很好 的地 方需 要 巩 固 。一
条 原 则只 是针 对 了道 德这 一个 方 面 ,然 而 道 德 作 为 “ 人 ”的一 个 具有 根本 性 的方 面 ,可 以 做
那 么 ,什么 是 一体 化 培养 模 式 ?怎 样才 能
做 到有 机 结合 两个 板 块 ? 目前还 没 有 一个 现 成
的 具体 操作 方 法 。但 从 不 同 的理论 层 面可 以论
则是 高职 的特 点 。这 里 的 “ ” 技 ,即是技 能 、技
术 或技 艺 。这 样 的 定位 从 当前 高 职发 展 方 向和 社会 发 展 需求 来 看 ,应 该 说是 正 确 的选 择 。但 这样 一 种 定位 如 何 实现 呢 ?这却 是个 不 容 易 回 答 的 问题 。 这 个 问题 的 实质 就 是所 谓 人才 培 养 模式 问 题 。事 实 上 ,这 个 问题 不 仅 高职 院校 存 在 ,普

分析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分析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分析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谈到高职教育,我们常会想起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的名句:“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指明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高职教育让人民满意的根本要求,也是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的体现和提高职业院校企业美誉度的重要条件。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及质量,也影响着学生的就业。

要想使学生有高质量的就业,就要从企业需求的视角来考虑培养人才,因此,从企业需求的视角研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促使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企业对高职教育提出了多样化的发展需求,高职教育在发展中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技能型应用人才,缓解了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压力,但目前高职教育的质量到底什么样?这要从学生的就业和招聘单位情况来考察,通过考察情况并不乐观,一边是高职院校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边是企业找不到可用的人才。

究其原因,我们发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严重首先是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与市场脱节严重,大学生就业障碍不少。

经济与教育发展联系密切,多数高职院校能够根据经济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考虑专业设置,但由于传统形成的办学习惯,在与区域经济的合作服务中,是单向的,容易导致专业的建设发展难以适应职业结构频繁变动,这就产生矛盾,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

有的院校专业设置跟风走,一有热门专业,不顾自身实力,进行扩招,难于培养出企业急需的高级技能人才,如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等。

当今企业高速发展,对人才需求变化很快,使得高校专业设置不能适应企业需求,致使大学生就业难。

这就需要政府和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有更加灵活的调整。

否则学生学的内容无用武之地,培养出来的学生规格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产生错位,就像两条道上跑的车。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趋势探讨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趋势探讨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趋势探讨现如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以期提高高职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加快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

以下将就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趋势进行探讨。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职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高职院校正在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水平,加强对学生的理论培养,以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

以某市高职院校为例,学校加强理论课的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学生的实践思维,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有所深入,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提高职业技能水平的目的。

其次,高职院校正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

在高职院校,学校推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其中,开设跟踪辅导课程,举办各类学习活动,加强学校的监督管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开设综合素质课,强调多方位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最后,高职院校正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培养。

学校通过开设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真实的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势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一)高职院校将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强调实践成果。

今后,高职院校将素质教育作为重点,注重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实用技能的职业技术人才。

(二)高职院校将积极推行新型实践教育。

发展新型实践,不仅要满足学生需求,而且要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专业技能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高职院校将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校将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在理论学习、实践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发挥自身的创造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壮大,人才的培养问题变得愈发重要。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应运而生,成为了当前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文将就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从模式的特点、实施难点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其主要特点如下:1、紧密结合产业需求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将高职院校教学过程和产业实践深度结合,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切实提高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于市场的适应能力。

通过引入企业资源、产业经验,将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技能相结合,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2、强调实践能力培养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参与实践,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促进教学科研紧密结合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促进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科研成果在产业中的价值,学校和企业能够共同开展科研项目,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资源和学习环境,培养出更有竞争力的人才。

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难点尽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有着许多优点,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难点:1、合作机制不够完善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不够完善是制约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重要因素。

学校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可能存在合作意愿不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需要建立健全的合作机制,明确各自的责任和利益,增强合作意识和行动。

2、师资培训不足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来支撑,而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带教企业的经验和实践经验不足,需要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产教融合能力。

3、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是另一重要的难点。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高职推行的工学结合模式,大多停留在学生到企业实习的层面上,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在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方面尚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本文在对“工学结合”的内涵分析基础上,探讨了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制订与实施的对策。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问题对策一、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中存在的不足1.传统观念需要更新。

由于受传统、习惯和地域经济结构单一等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对工学结合内涵的认识大都停留在经验层面上,还没有形成符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工学结合模式,校企结合方式还停留在形式层面,部分老师把工学结合机械地理解为学校与企业的结合,理解为学生在企业的生产线上工作。

2.高职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定位还有偏差。

从近几年一些地方性高职院校的实践来看,存在一味强调企业岗位实践教学,过分压缩校内教学,无节制地增加实践时间,企业也只是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来使用,教师难以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深入指导与评价。

3.企业参与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

从现阶段企业发展的程度来看,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并不高。

导致企业参与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缺失。

我国的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并没有规定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的义务,由于缺乏制度保障,造成学校和企业在工学结合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地位、权责不对等,成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二、解决人才培养方案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对策1.加强政策引导,坚持互惠互利原则,确保企业积极参与。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是政府组织、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多方主体的有机结合,在突出学校和企业两个操作主体的地位和作用的同时,政府要加强引导,促使企业积极配合,真正实现校企联合。

学校、企业、学生、社会的“互利多赢”是校企深度合作的根本目的,是保持良性合作的基础。

学校和企业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各自承担起人才培养的任务,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良性对接。

高职院校从订单班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思考

高职院校从订单班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思考

高职院校从订单班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思考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其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进行着变革与调整。

而从订单班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正是高职院校对于社会需求做出的积极响应和创新探索。

本文将对这一转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关思考。

一、订单班模式的弊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高职院校主要采用的是订单班模式来进行人才培养。

所谓订单班,就是由企业或者组织提出培养需求,学校根据这些需求定向招生,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

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对于特定技能人才的需求,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弊端。

订单班模式下人才培养过于依赖外部需求。

学校盲目地按照企业的要求确定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往往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和市场需求变化,导致学生毕业后技能落后、就业难题。

订单班模式下学校和企业缺乏深入的合作与沟通。

学校和企业之间常常处于被动接受需求和满足需求的状态,缺乏深入的合作和交流,导致培养模式僵化,难以适应未来的发展。

订单班模式下学校与企业的利益机制不完善。

学校仅仅以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衡量自身教育质量的标准,企业仅仅以毕业生的技能水平作为评判培养质量的标准,导致了教育和就业的脱节,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充分的培养。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为了解决订单班模式存在的弊端,高职院校开始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的教学和企业的实际操作相结合,实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

现代学徒制模式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学校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和市场变化,灵活调整课程设置和专业方向,更加贴合市场需求,培养出更加具备竞争力的人才。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更加密切,形成了良好的利益共享机制。

学校和企业不再是简单的培养者和用工者的关系,而是形成了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

分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分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知识文库 第06期217分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周 薇完善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对教育与就业关系之间的良性互动也很有帮助。

可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完善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高职院校稳固发展的良好手段,对提高高职人才就业能力,带动我国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都有裨益。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过多注重于对学生就业的实现,忽略了对其胜任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理论与动手技能等的培养,忽视了对其职业生涯所需要的个性能力等的重视,没能让他们形成有效的全面就业能力。

从短时间内来看,虽然弥补了我国技能型人才的不足,但长远来看,不利于终身学习机制的形成与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

具体到问题层面与原因分析上有以下几点:第一,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缺少科学的培养理念。

人才培养理念虽然是比较笼统的概念,但它是指导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方向,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与培养方法等。

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理念对于高职院校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计划很关键,但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存在着人才理念位置错乱情况,它们过多注重就业率,并没有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教育理念。

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人才培养理念的最直接体现就是人才培养目标,此目标是关键点,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对选择何种培养模式、建设什么内容的专业课程体系等有着导向作用。

培养技能型人才是目前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总体培养方向,但出现了两种偏差:继承传统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式与注重培养职业性的岗位技能人才。

前者注重了理论内容学习却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毕业后缺少针对性;后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导致就业面非常狭窄,对学生的长久发展与可持续发展都不利。

之所以出现这种培养错位,一方面是社会现实环境所决定的,在现实环境中,社会大众们过多注重学历,这让职业教育混淆了与高等教育之间的界限,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出现了偏差,一味迎合社会公众心理而忽视了自身职业特殊性,偏离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自身定位不准确,混淆了就业导向与就业能力导向,它们注重纯粹的学生就业,完全忽视了学生长远的职业生涯,尤其在快速产业结构更新换代的今天,过于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动手水平等培养,忽略了团队协调能力与社交能力等素质型要求,这最终将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不利于高职院校长久稳定发展。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日益受到关注。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要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将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从专业人才培养、双创教育和课程建设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二、专业人才培养高职院校作为专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机构,应该在培养方向上有更多的选择,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开设与社会需求、就业岗位相匹配的专业课程,以便更好地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高职院校要注重开展产教融合式的人才培养,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掌握专业技能,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推荐机制,帮助学生顺利毕业后顺利进入就业市场。

三、双创教育双创教育是当前大力推行的一项教育政策,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

高职院校要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学生创新创业和信息化教育,开发新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加强产学研合作,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产业发展紧密关联,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推动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

四、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环节之一。

高职院校应通过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改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应用型技能。

可以引入面向需求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交流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大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推广。

此外,在课程建设方面,高职院校要关注知识结构的转变和更新,要让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具备专业技能,还应拥有宽阔的人文社会知识结构。

五、结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涉及到教育领域的基础性和长远性问题。

高职院校应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同时,加强教学管理与教师专业能力建设,攻克培养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推动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在新时代背景下,全面协调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期(总第643期)一、引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理念,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中的主流意识。

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发展之路,不仅能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始终贴近工作实际,贴近职业岗位和社会需求,而且也使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

高职院校要想办出自身特色,体现出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取向,在德国表现为“双元制”模式,在美国表现为“合作教育”模式,在英国表现为“三明治”模式,在澳大利亚表现为“TAFE”模式,在韩国表现为“顾客导向”模式。

尽管这些产学合作教育的办学模式各具特色,其核心内涵就是目前我国政府倡导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近几年,尽管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种种探索,并且有些院校的做法还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但从现实整体情况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尚处在起步阶段。

不管我们是进行办学模式的探索还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深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必然选择。

工学结合反映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校企合作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

加强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对人才的培养都带有根本性的作用。

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框架的构成根据目前政府倡导“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态势来看,纵观国外职业教育的做法和经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框架有四个要素和四个层面构成,如右图1所示。

四个要素包括政府、职业院校、企业和职业院校学生主体。

其中政府通过法规赋予行业或中介机构(如协会)指导、协调、监督办学的职能,其作用仍属于政府的范畴。

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四个层面表达出来,每一个层面具有不同的内涵,层面间的有机结合就构成“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体系框架。

校企结合层面:由政府、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组成。

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高职院校与企业实现“校企合作”。

通过双方的密切合作,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课题研究、师资培训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得到提升。

企业在员工培训、人员储备、提高企业形象等方面得到有效扩展,从而双方资源得到互补。

校内学习层面:由政府、高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学生组成。

政府通过法律规定、政策导向、资金支持和行政手段指导学校办学。

学校按照国家教育方针和行业发展的特点确立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组织并实施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

同时,政府在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奖学金制度和助学、贷款政策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提供政策支持。

顶岗实习层面:由政府、企业和高职院校学生主体组成。

政府通过法规政策和资金补贴鼓励企业接收高职院校学生到企业相应岗位上进行顶岗实习,为学生就业架起桥梁。

学生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进一步深化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毕业就业和职业岗位的选择奠定基础。

工学结合层面:由高职院校、企业和高职院校学生主体组成。

这一层面应该是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也是核心内容。

高职院校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和企业职业岗位能力的具体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以“职业—就业”为主线,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验实训和能力培养上实施人才培养计划,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此外,通过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分析张浩[摘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理念,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中的主流意识。

但是在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在人才培养规律的探索中,无论是院校还是企业都存在着种种困惑和问题。

文章从人才培养框架体系的构成、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等方面,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做法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问题分析[作者简介]张浩(1955-),男,河南开封人,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调研员,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汽车技术运用、职业教育。

(河南郑州450005)[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03-0029-03教育管理图1人才培养框架体系示意图第3期(总第643期)具有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政府、职业院校、企业和职业院校学生主体四要素组成校内学习、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就业)和工学结合四个平面,从而构成立体“金字塔式”人才培养体系。

政府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框架中处于主导地位。

正是由于政府的主导和企业的参与,不仅丰富了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也使得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具有时代感、更具有开放性、更具有鲜明特色。

然而,由于对办学理念认识上的不同、办学定位的不准确、招生规模的盲目扩大、教育基础设施的落后、教学改革的滞后等原因,不少院校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做法上存在着误区,致使学校在与企业进行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存在种种困惑和问题。

三、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所谓校企合作,是指职业院校与相关企业在人才培养与职工培训、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资源共享与共同发展等方面开展的合作。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校企合作的范围与内容是非常具体而丰富的。

我们的实践也证明,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多赢,是学校和企业谋求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基础。

然而,高职院校在与企业进行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使得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广度与深度被大打折扣。

1.“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认识上有偏差。

对河南省20所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和20个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抽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部分教师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误解为就是按照专业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生产实习。

正是由于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认识的偏差,不少职业院校采用所谓“2+1”培养模式,最后一年顶岗实习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有的院校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用非所学”。

实习也不派带队教师,接受学生实习的企业也大多没有指派专人作为指导教师并明确其职责,使真正意义上的“顶岗实习”流于形式,完全处于失控自由状态。

我们从走访座谈中发现,无论是院校还是企业都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认识有较大差距。

2.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缺乏制度保障。

对河南省38个企业的抽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目前的校企合作大多还处于“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这样一个较低的层次上。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积极性不高,认为人才培养是教育部门的责任,企业没必要参与,有的甚至认为承担职业教育任务是企业的额外负担。

此外,目前的“校企合作”,大多数学校是为求生存、求发展和市场办学的需要,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而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培养人才的企业很少。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政府已经出台的鼓励校企合作,特别是支持企业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具体政策在企业没有得到兑现。

参与企业没有得到必要的成本补偿,也没有提高社会声誉的表彰。

因此,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校企结合缺乏制度保障是目前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3.政府和行业政策措施不配套,难以形成有效机制。

“职业教育法”规定:“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对上岗实习的,应当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

”但对企业不接受学生实习、不给学生劳动报酬如何管理;对于产教结合的途径、协调部门等均没有提及。

笔者认为,落实国务院校企合作政策,需要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以形成促进发展、保障发展并逐步制度化的机制。

已有的资料显示,即使在职业教育发达的江苏省、职业教育改革前沿的青岛市和宁波市,70%以上被调查的企业和学校认为缺乏政策引导,40%以上认为企业利益不保证缺乏合作积极性,60%的被调查学校感到缺乏合作机制。

从河南省五年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来看,对学校的支持政策已经相继出台,而对支持企业的政策、对企业的优惠、扶持政策尚未见到。

对于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如果没有企业的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将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

对校企合作的管理应该成为教育部门的一项重要管理职能。

当然,管理中还涉及经济部门、劳动部门和财政税收部门,这就需要有专门的政策导向、专门的机构协调服务、专项的资金支持,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

校企合作主要目的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不仅是一种教育行为,也是一种经济合作行为。

实质上也是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一种资源交换。

因此,为保证校企合作健康持续发展,应尽快出台和健全有关政策与法规;规范和划分利益各方的权利与责任;建立其引导与激励机制,这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4.高职院校服务企业的能力亟待提高。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校企合作,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平等合作。

任何一方的实力太弱,就会使双方的平等地位失衡,合作也就难以为继。

仅靠关系,没有办学基本实力,再好的政策也引不来合作伙伴,即使引来了也不会长久。

从现实情况看,多数职业院校在办学基础条件、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质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为企业服务的能力亟待提高。

这也是在校企合作中出现“一面热”的主要原因。

四、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加强内涵建设是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经之路所谓工学结合,就是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内容要与企业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的结合,将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教育有机结合,也就是说使学生校内学习与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保持一致性。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质上就是目前国际上通称的合作教育。

2001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作出的定义是:“合作教育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获取报酬的实际工作中,然后将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见识带回学校,促进学校的教与学”,如图2所示。

图2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意图教育管理第3期(总第643期)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如何才能与企业实现紧密结合?这是眼下不少高职院校困惑的问题。

长虹集团4年前在全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上曾经有一段颇为精彩而直观的表述:“就企业来讲,推行订单培养(校企合作的一种模式)的要素,一是要有名校、名师、名专业;二是要有强大的实训基地,良好的实训条件,保证学生受过足够的技能训练;三是要有以市场为导向,适应企业、行业所需要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体制和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就要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发展之路,要通过跟企业紧密联系,大力开发和培育富有竞争力和鲜明特色的品牌专业,逐渐形成工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