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总体布置与运动校核.共36页文档
整车总布置设计
汽车总布置设计主要内容一、汽车总布置设计概述二、汽车前舱总布置三、汽车底盘总布置四、汽车车身总布置五、运动校核六、性能计算一、汽车总布置设计概述¾汽车总布置设计的含义:在汽车的总体方案确定后,要对总成和部件进行空间布置,并校核初步选定的各部件结构和尺寸是否符合整车尺寸和参数的要求,使其达到最佳组合,得到合理的总布置方案。
¾汽车总布置的主要内容:布置的内容布置的项目空间布置(人机分析、法规校核)发动机、传动系的布置;悬架、轮胎的布置;座椅布置;踏板、变速杆等驾驶操作系统的布置;载货空间的布置;燃料箱、备胎的布置;车身及内、外饰件的布置性能相关项目布置油耗燃料箱容量制动性能质心位置、轮胎尺寸操纵稳定性轴距、转向器的位置、方向盘行程NVH性能传动轴夹角、发动机悬置、空滤器、消声器容量、排气吊挂、后视镜、仪表板横梁空气动力性能发动机罩前端高度、前风窗倾斜角、后风窗倾斜角、扰流板、空气进出风口机动性轮距、轴距、前后悬、转向齿条行程发动机冷却前格栅型式、散热器尺寸、前端开口面积¾汽车总布置的具体内容:¾整车总布置流程:¾整车坐标系:GB/T19234-2003¾整车总布置基准:1)车架上平面线(或车身地板主平面线);2)前轮中心线;3)汽车中心线;4)地面线;5)前轮垂直线¾整车总布置图:¾整车总布置图:二、汽车前舱总布置1)确定动力总成布置位置、安装角度。
2)发动机附件布置:进气系(空滤器、进气管)、排气系(前管、催化器)、冷却系(水箱,冷却液罐)、供油系(油泵、燃油滤清器、管路)等3)制动总泵、离合器总泵布置。
4)管路布置:冷却、空调、动力转向、制动、燃料等5)线束布置:电器线束、控制拉线等6)其它布置:ECU、冷凝器、蓄电池、ABS控制器、继电器盒、清洗液罐、动力转向液罐等7)前仓布置校核的内容间隙、传动轴跳动等¾准备工作:•前舱车身数模;•动力总成数模:发动机、变速箱;•发动机附件数模:水箱、风扇、前舱内已经固定的部件;•底盘件数模:副车架、转向机、控制臂、前横梁、轮胎等。
整车设计的运动校核
固定节角度 35.5° 38.5° 40.2° 38° 38.6° 35.7° 38° 40.4°
移动节角度 11.75° 13.12° 10.96° 10.1° 13.6° 12.17° 10.45° 11.35°
(4)后桥中间传动轴
校核要求:
满载布置角度不大于6° 上跳,下跳角度不大于15°
中间传动轴的角度校核
挠性万向节布置角度不能大于5度的要求。
后传动轴跳动示意图
上跳极限
下跳极限 下跳极限
满载时后传动轴位置:
1.181°
1.441°
后传动轴上跳极限
后传动轴下跳极限
后传动轴校核输出
后传动轴十字万 向节夹角(分动 器端) 汽车静止满载 行驶中极 上极限 限夹角 下极限 1.181º 1.596º 6.16º 后传动轴十字万 向节夹角(后桥 端) 1.441º 1.545º 2.076º 15º 十字万向节夹 角α 不大于
转向拉杆与横向稳定杆最小间距28.5mm
与横向稳定杆间最小间隙(mm) 转向拉杆状态 左转 右转 企业标准推荐 值(mm)
跳动上极限
28
33
≥10
跳动下极限
12
51
≥10
转向拉杆与摆臂最小间距 108 mm
与摆臂间最小间隙(mm) 转向拉杆状态 左转 跳动上极限 跳动下极限 108 56 右转 77 86
6)发动机运转时对部件动态间隙
1)车轮跳动与轮罩的间隙校核
输入条件: 前轮: 独立悬挂上跳至缓冲块压缩2/3 左右转向轮按规定转至最大角度 后轮:独立悬挂上跳至缓冲块压缩2/3 非独立悬挂上跳至缓冲块压缩1/2 输出要求: 最小间隙大于15 mm,满足安装防滑链(驱动 轮)
中重型载货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中重型载货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汽车的总体设计与汽车的使用性能、艺术造型与制造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汽车销售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汽车的结构、性能及其使用、维修、寿命和使用经济性,所以总体设计在汽车的设计中显得十分重要。
1、汽车总体设计的任务:(1)从技术先进性、生产合理性和目标产品的用途、销售对象、控制成本及生产纲领等出发,正确选择整车性能指标、质量及尺寸参数,提出整车设计方案,为部件设计、选型提供依据。
(2)对各部件进行合理布置和运动校核,使汽车能满足主要性能的要求,使相对运动的部件不会产生相互干涉。
(3)对汽车性能进行精确计算和控制,保证汽车主要性能指标的实现。
(4)协调各总成与整车的关系以及各总成之间的关系。
(5)拟订整车技术文件。
如:整车装调技术条件、产品标准(6)进行各种有关整车的技术综合工作。
如:总布置评审材料的准备;设计计算书(设计计算说明书);项目描述书;试验任务书;零部件技术认证计划。
2、对整车设计师的要求:作为一名整车设计师,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对汽车的有关标准、法规的了解和掌握;(2)对汽车设计、试验知识的掌握和运用;(3)对汽车使用、保养和修理知识的基本了解;(4)对汽车生产工艺的基本了解;(5)对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技术状态及技术水平主要零部件资源的了解;(6)有强烈的经济观念和市场意识,对市场的需求有必要的了解;(7)要有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细致的工作作风;(8)要有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和耐心。
3、汽车设计的一般主要原则:汽车的设计原则是解决设计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的指导思想和统一的准则。
其中包括产品设计方针、主要技术—经济要求(对技术先进性、工艺性、继承性、生产成本和零部件互用化的要求),需要考虑哪些变型车;同时要规定在各自使用性能发生矛盾时应优先保证的性能等,对于不同类型的汽车,其设计原则是不相同的,但有一些普遍适用的主要原则,表现在:(1)用户第一原则:汽车是工业品,也可看作艺术品。
汽车总体设计(罗永革)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汽车形式的选择 汽车主要尺寸和参数的选择 汽车总布置设计 汽车总布置CAD技术 运 动 校 核
汽车总体设计
第一节 汽车形式的选择
一、汽车的分类 二、汽车形式的选择
一、汽车的分类
图2-1 汽车分类(GB/T 15089—2001)
二、汽车形式的选择
(2)商用车的布置形式
① 发动机前置后桥驱动。采用这种布置形式的优点是与货车通用的部件多,易于从
货车改装;动力总成操纵结构简单;散热器位于汽车前部,冷却效果好;发动机易维 修。缺点是由于发动机罩突出在地板之上,乘客面积利用率差;车内噪声大,隔热、 隔振困难,影响乘坐舒适性;且前轴容易过载,轴荷分配不理想;并可能造成转向沉 重。 ② 发动机中置后桥驱动。采用这种布置形式的优点是轴荷分配合理;传动轴的长度 短;车厢内面积利用最好,车内噪声小;布置座椅不会受发动机限制;乘客车门能布 置在前轴之前,以利于实现单人管理。缺点是发动机必须用水平对置式的,要专门设 计;因布置在地板下部,其冷却、防尘和维修困难,动力总成的操纵机构复杂。目前 这种布置形式采用不多。
3.布置形式
(1)乘用车的布置形式 乘用车的主要布置形式可分为: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和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三种驱动形式,如图2-2所示。 (2)商用车的布置形式
3.布置形式
图2-2 乘用车的布置形式
3.布置形式
图2-3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乘用车的发动机布置方案 a)发动机横置于前轴之前 b)发动机纵置于前轴之前 c)发动机横置于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之后
1.轴数 2.驱动形式 3.布置形式
1.轴数
汽车总布置设计中视野校核项分析
1 引言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机工程兴起, 汽车驾驶过程中关于驾驶员驾驶汽车舒适性 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与调节当中,当前的应用 更全面地考虑到驾驶员的感受,也对其驾驶 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比如驾 驶员视野方面的问题,这是最能确保驾驶安 全性的问题,也是汽车设计布置与开发的重 点符。
图 1 汽车驾驶人前后视野
交通灯视野
5m
[ 前方视力盲区 <5m] [——不超过 12m——]
3 视野校核的主要内容 有相关数据显示 [3],汽车驾驶员在驾驶
过程中信息的来源有超过 80% 依靠视觉,也 就是说,驾驶人员自身视野的开阔程度与其 安全驾驶的系数大小有直接的关系。驾驶人 员视野角度有不同的种类,比如以上汽通用 五菱汽车为例,下图所示进行分析。
AUTO TIME 65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AUTOMOBILE DESIGN | 汽车设计
具体的视野评价指标见下表 1。 3.2 交通灯视野分析 在汽车行驶的公路中,交通灯指挥交通,
确保行驶安全的作用。驾驶汽车时,驾驶人 员要根据交通灯表现的颜色来执行相关的操 作,通常情况下驾驶员的视野设计是距离停 车线 10 米左右以外,对应的视线不会被车辆 前上部的其他东西遮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 对交通指示灯指示的执行效果。
AUTOMOBILE DESIGN | 汽车设计
时代汽车
汽车总布置设计中视野校核项分析
张露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柳州市 545007
摘 要:汽车驾驶最重要的是安全性,而汽车驾驶员操作过程中视野的情况直接与驾驶的安全与可靠相关,因此在进 行车辆设计与开发时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视野设计工作的考虑,确保考虑方案设计的全面性。本文结合现代车 辆视野校核的内容,并以此为基础针对汽车驾驶员驾驶视野的校核工作结合汽车总布置设计进行分析,以供 参考。
学习项目任务单-第一章-(车辆133班) (1)
有最小离地间隙hmin,接近角γ1,离去角γ2,纵向通过半径ρ1等。
要求理解的知识点
1.什么是比功率和比转矩?
1)比功率是汽车所装发动机的标定最大功率Pemax与汽车最大总质量ma之比。2)比转矩是汽车所装发动机的最大转矩与汽车总质量之比。
2.如何标定加速时间?
1)优点:滚动阻力小、温升低、胎体缓冲性能和胎面附着性能都比斜交轮胎要好,装车后油耗低、耐磨损寿命长、高速性能好。缺点:制造困难、造假不如斜交轮胎低和不易翻修。2)适应现代汽车对安全、高速、低耗能的发展要求,所以是汽车设计时首选轮胎。
2.什么是轮胎负荷系数?
1)汽车车轮所承受的最大静负荷值与车轮额定负荷值之比。
5.评价汽车制动性参数有哪些?
有制动距离st、平均制动减速度j和行车制动的踏板力及应急制动时的操纵力来评价制动效能。
第四节发动机的选择
要求了解的知识点
1.在汽车整体设计时应考虑发动机的哪些主要性能参数?
1)发动机最大功率Pemax和相应转速2)发动机最大转矩Temax及相应转速nt
2.什么是发动机的适应性参数?
包括动力性参数、燃油经济性、汽车最小转弯半径Dmin、通过性几何参数、操纵稳定性参数、制动性参数和舒适性等。
2.汽车的动力性能包含哪些参数?
汽车动力性包含最高车速、加速时间、上坡能力、比功率和比转矩等。
3.影响汽车最小转弯直径Dmin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汽车Dmin的因素有两类,即与汽车本身有关的因素和法规及使用条件对Dmin的限定。前者包括汽车转向轮最大转角、汽车轴距、轮距以及转向轮数(如全轮转向)等对汽车最小转弯半径均有影响,除此之外,有关的国家法规规定和汽车的使用道路条件对Dmin的确定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汽车总布置DMU校核的运用研究
汽车总布置DMU校核的运用研究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现代汽车设计过程中,使用DMU校核已经逐渐成为总布置工作中的重点。
在工作中应当结合日常的具体项目要求,以及企业标准、设计规范和多年的设计工作经验,提出DMU校核的实际运用方法,并在产品立项前的MULE车设计阶段、立项后的设计阶段、设计变更阶段等方面,阐述DMU校核前的准备工作和管理工作,以及具体的DMU校核流程,最后结合实际工作来演绎DMU校核具体操作。
关键词:汽车总线布置;DMU校核;运用DMU是3D软件制作的零部件,按照内在逻辑组成和结构性来虚拟样车模型,而且在这个虚拟样车中,可以对不同模拟进行评价。
DMU作为概念上的拓展,将其当作一种工具和方法对整车进行设计、检查、监控,并指出其中的问题,能够有效提升设计质量和项目进度。
DMU校核一直贯穿于整个产品开发,根据产品的具体开发流程,将DMU校核分为3个主要阶段,其中立项后的设计阶段是DMU检查的重点内容。
1 DMU校核的主要内容1.1 产品立项前MULE车设计阶段的DMU校核分析在立项前的MULE车设计阶段,所有零部件都可以使用3D数模,但是都比较粗糙,属于概念性的,而且部分零部件没有进行结构区分。
DMU检查主要是集中于零部件的总成级别,在这个阶段的DMU应当具有宏观性、概念性,同时还要考虑以下3个方面因素。
第一,是零部件的功能要求。
第二,是位置的合理性。
第三,是对周围环境还有整车性能的影响。
1.2立项后设计阶段的DMU校核分析立项后,正式进行产品开发,此时设计阶段中的零部件3D数据,都是严格意义上的数模,这些数模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应当具备仿真和分析功能。
将其用于DMU校核,零部件的3D数据应当做到“onepartonemodel”。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设计阶段使用DMU工作,要具有严谨性尤其在检查方法、校核对象方面具有数据量大的优势。
在具体校核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第一,是DATAMissing数据缺失。
载货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中重型载货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汽车的总体设计与汽车的使用性能、艺术造型与制造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汽车成败,直接影响到汽车的结构、性能及其使用、维修、寿命和使用经济性,所以总体设计在汽车的设计中显得十分重要。
1、汽车总体设计的任务:(1)从技术先进性、生产合理性和目标产品的用途、销售对象、控制成本及生产纲领等出发,正确选择整车性能指标、质量及尺寸参数,提出整车设计方案,为部件设计、选型提供依据。
(2)对各部件进行合理布置和运动校核,使汽车能满足主要性能的要求,使相对运动的部件不会产生相互干涉。
(3)对汽车性能进行精确计算和控制,保证汽车主要性能指标的实现。
(4)协调各总成与整车的关系以及各总成之间的关系。
(5)拟订整车技术文件。
如:整车装调技术条件、产品标准(6)进行各种有关整车的技术综合工作。
如:总布置评审材料的准备;设计计算书(设计计算说明书);项目描述书;试验任务书;零部件技术认证计划。
2、对整车设计师的要求:作为一名整车设计师,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对汽车的有关标准、法规的了解和掌握;(2)对汽车设计、试验知识的掌握和运用;(3)对汽车使用、保养和修理知识的基本了解;(4)对汽车生产工艺的基本了解;(5)对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技术状态及技术水平主要零部件资源的了解;(6)有强烈的经济观念和市场意识,对市场的需求有必要的了解;(7)要有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细致的工作作风;(8)要有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和耐心。
3、汽车设计的一般主要原则:汽车的设计原则是解决设计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的指导思想和统一的准则。
其中包括产品设计方针、主要技术—经济要求(对技术先进性、工艺性、继承性、生产成本和零部件互用化的要求),需要考虑哪些变型车;同时要规定在各自使用性能发生矛盾时应优先保证的性能等,对于不同类型的汽车,其设计原则是不相同的,但有一些普遍适用的主要原则,表现在:(1)用户第一原则:汽车是工业品,也可看作艺术品。
推荐-载货汽车整车总布置 精品
一、总布置基本概念
5、总布置需掌握的几项重要资源
☆ 《Q-FT B190-2009轻型载货汽车整车设计标准》 ; 《Q-FT B202-2004轻型载货汽车整车设计标准(试行)》;
☆ 福田公司、国家相关整车及零部件强制性认证标准; ☆ 整车现有资源及产品历史沿革; ☆ 产品的平台化、系列化规划; ☆ 常用核心零部件社会资源、价格、结构特点、性能参数等; ☆ 熟练掌握新产品开发流程及各环节交付物 ☆ 竞争品牌主销产品的结构及性能特点,轻卡研发最新动向跟踪;
影响轴距选择的主要元素:车架外宽,前后板簧的宽度,轮胎宽度,前轮转向角度,转 向拉杆和转向车轮以及车架间的运动空间,最终确定需对前后桥斜跳、转向拉杆运动空 间校核后确定。如下图所示:
二、方案设计
1、汽车主要尺寸参数的选择
1.3整车外廓尺寸的确定:总长、总宽、总高
考虑要素:车辆类型、用途、运营环境、载质量、道路条件等产品性能及使用需求;国 家或区域法规、标准的限制,主要GB7258-2005。同时需考虑整车的协调性,装载后整车 稳定性等要素。最终根据总布置设计结果确定。
整车的受力分析及计算整车主要性能分析及计算各系统运动校核各系统或总成的分析计算及选型整车综合性能分析及目标实现评价完成总布置评审说明书及项目描述书编制各设计文件计算书选型方案等交付物完成并交付一总布置基本概念根据产品设计流程结合几年实践参考世界相关公司的一些规律福田公司总布置应分为三个阶段
轻卡车型整车总布置设计介绍
对轻型载货汽车后悬,需考虑货箱的长度、轴距、轴荷分配。后悬过大影响离去角,转 弯时候货箱外摆值过大,影响整车的通过性。轻卡产品的后悬一般控制在轴距的55%以 内,即在1.2-2.2米之间。国家法规对封闭式货车允许轴距最大到轴距的60%,最大3.5 米。
汽车机动车总布置-重要零部件间隙
重要零部件间隙1一般原则整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零部件间的间隙要求问题也比较复杂。
为方便总体设计或各专业系统设计对间隙的控制,给出对间隙要求的一般设计原则。
整车上的零部件有些是固定不动的(如白车身、硬连接在白车身上的刚性零部件等),有些是通过挠性连接在车身上的(如发动机变速箱本体、传动轴、分动器、散热器总成、排气管总成、悬架等),有些涉及外观品质的活动件(如五门一盖、内外饰开闭件等),有些零部件具有运动特性(如行驶操作件、车轮、悬架等),有些零部件具有其他特性(如发动机高温、排气管高温),还有涉及乘员和行人安全的(如前保险杠、发动机舱盖),针对以上情况的间隙要求,设计原则如下:(I)固定不动的刚性连接件之间最小间隙不小于5mm,每增加一级安装关系,最小间隙至少增加5mm;(2)横置的动力总成Y向与其他不动零部件的最小间隙不小于15mm,与其他有轻微抖动件最小间隙不小于20rnm,X向与散热器或前围板最小间隙不小于35mm,在发动机曲轴中心附近和悬置附件的零部件间隙可以不小于15mm;(3)散热器总成与其周边固定零部件最小间隙不小于15mm,与其周边抖动零部件最小间隙不小于20mm;(4)排气管与副车架最小间隙不小于25mm,与其周边运动悬架零部件最小间隙不小于25mm,与散热器、油箱隔热板间隙不小于50m∏b与车身地板最小间隙不小于50mm;(5)五门一盖,内饰开关件等有外观品质的要求,前后门静态周边间隙4.5mm左右,运动过程中间隙不小于2.0mm;内饰开关件静态周边间隙2.Onlm,运动过车中间隙不小于1.0mm;(6)重要的或运动比较复杂的运动零部件如车轮需要做运动包络面,包络面与轮罩挡泥板最小间隙不小于12mm,轮胎面与减振器最小间隙不小于20mm;(7)欧洲行人保护法规,对发动机舱盖外表面到舱内硬物间隙、前保险杠面到前防撞梁间隙有推荐性要求为80mm,成员安全有座舱内部空间要求。
2具体要求2.1动力系统间隙要求2.2供油系统间隙要求2.3进气系统间隙要求2.4排气系统间隙要求2.5冷却系统间隙要求2.6离合系统间隙要求2.7变速操纵系统间隙要求2.8传动系统间隙要求2.9悬架系统间隙要求2.10转向系统间隙要求2.11制动系统间隙要求2.12洗涤液壶间隙要求2.13刮水器间隙要求2.14天窗间隙要求2.15后视镜间隙要求2.16安全带间隙要求2.17座椅间隙要求2.18灯具间隙要求2.19电气件间隙要求2.2020空调系统间隙要求。
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一、整车主要参数的确定:1、前悬、后悬、轴距的确定: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车身型号、货厢内部尺寸确定前悬、后悬、轴距的尺寸。
1.1前悬长:主要依据车身前悬及车身布置位置,前翻车身还要考虑车身前翻时与保险杠的间隙。
1.2后悬长:也是确定轴距长度,后悬除要符合法规要求之外,要充分考虑对离去角、质心位置的合理性,车身与货厢的合理间隙,应该保证高位进气在车身翻转时有至少30mm间隙。
2、整车高度的确定:2.1车身高度的确定:车身高度的确定主要受发动机高低位置的影响,发动机高低位置确定之后,应该保证车身地板与发动机最小间隙在30mm以上。
2.2整车高度确定:(既货厢帽檐或护栏高度的确定)2.2.1货厢带前帽檐:应保证车身前翻时,车身及附件与货厢帽檐最小间隙大于60mm。
2.2.2货厢为护栏结构:安全架与车身顶盖高度差:(GB7258规定:载质量为1吨及1吨以上的货车、农用车为70-100mm)3、整车宽度的确定:一般来言,车辆的最宽决定于货厢的宽度。
4、轮距确定:4.1前轮距:前轮距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前桥的选取,前桥的选取主要决定于设计载质量,前轮距主要受车身轮罩的宽度、车轮的偏距影响,并且受到法规(整车外宽不超过2.5m)的限制,同时要考虑前轮的最大转角。
4.2后轮距:后轮距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后桥的选取,后桥的选取主要决定于设计载质量,同时再根据货厢的宽度来选取合适的轮距。
二、驾驶室内人机工程总布置:1、R点至顶棚的距离:≥9102、R点至地板的距离:370±1303、R点至仪表板的水平距离:≥5004、R点至离合器和制动踏板中心在座椅纵向中心面上的距离:750~850(气制动或带有助力器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此尺寸的增加不大于100)5、背角:5~28°6、足角:87~95°7、转向盘外缘至侧面障碍物的距离:≥100(轻型货车≥80)8、转向盘中心对座椅中心面的偏移量:≤409、转向盘平面与汽车对称平面间夹角:90±510、转向盘外缘至前面及下面障碍物的距离:≥8011、转向盘下缘至离合和制动踏板中心在转向柱纵向中心面上的距离:≥60012、转向盘后缘至靠背距离:≥35013、转向盘下缘至座垫上表面距离:≥16014、离合、制动踏板行程:≤20015、离合踏板中心至侧壁的距离:≥8016、离合踏板中心至制动踏板中心的纵向中心面的距离:≥11017、制动踏板纵向中心面至通过加速踏板中心的纵向中心面的距离:≥10018、制动踏板纵向中心面距转向管住纵向中心面的距离:50~15019、加速踏板纵向中心面至最近障碍物的距离:≥6020、变速杆和手制动手柄在任意位置时,距驾驶室内其他零件或操纵杆的距离:≥50三、底盘总布置:1、车架宽度的确定:1.1发动机安装部位的车架外宽的确定a.发动机宽度尺寸:特别是在车架纵梁附近的发动机宽度。
汽车总体设计要求
汽车总体设计要求一、整车主要参数的确定:1、前悬、后悬、轴距的确定: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车身型号、货厢内部尺寸确定前悬、后悬、轴距的尺寸。
前悬长:主要依据车身前悬及车身布置位置,前翻车身还要考虑车身前翻时与保险杠的间隙。
后悬长:也是确定轴距长度,后悬除要符合法规要求之外,要充分考虑对离去角、质心位置的合理性,车身与货厢的合理间隙,应该保证高位进气在车身翻转时有至少30mm间隙。
2、整车高度的确定:车身高度的确定:车身高度的确定主要受发动机高低位置的影响,发动机高低位置确定之后,应该保证车身地板与发动机最小间隙在30mm以上。
整车高度确定:(既货厢帽檐或护栏高度的确定)货厢带前帽檐:应保证车身前翻时,车身及附件与货厢帽檐最小间隙大于60mm。
货厢为护栏结构:安全架与车身顶盖高度差:(GB7258规定:载质量为1吨及1吨以上的货车、农用车为70-100mm)3、整车宽度的确定:一般来言,车辆的最宽决定于货厢的宽度。
4、轮距确定:前轮距:前轮距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前桥的选取,前桥的选取主要决定于设计载质量,前轮距主要受车身轮罩的宽度、车轮的偏距影响,并且受到法规(整车外宽不超过)的限制,同时要考虑前轮的最大转角。
后轮距:后轮距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后桥的选取,后桥的选取主要决定于设计载质量,同时再根据货厢的宽度来选取合适的轮距。
二、驾驶室内人机工程总布置:1、 R点至顶棚的距离:≥9102、 R点至地板的距离:370±1303、 R点至仪表板的水平距离:≥5004、 R点至离合器和制动踏板中心在座椅纵向中心面上的距离:750~850(气制动或带有助力器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此尺寸的增加不大于100)5、背角:5~28°6、足角:87~95°7、转向盘外缘至侧面障碍物的距离:≥100(轻型货车≥80)8、转向盘中心对座椅中心面的偏移量:≤409、转向盘平面与汽车对称平面间夹角:90±510、转向盘外缘至前面及下面障碍物的距离:≥8011、转向盘下缘至离合和制动踏板中心在转向柱纵向中心面上的距离:≥60012、转向盘后缘至靠背距离:≥35013、转向盘下缘至座垫上表面距离:≥16014、离合、制动踏板行程:≤20015、离合踏板中心至侧壁的距离:≥8016、离合踏板中心至制动踏板中心的纵向中心面的距离:≥11017、制动踏板纵向中心面至通过加速踏板中心的纵向中心面的距离:≥10018、制动踏板纵向中心面距转向管住纵向中心面的距离:50~15019、加速踏板纵向中心面至最近障碍物的距离:≥6020、变速杆和手制动手柄在任意位置时,距驾驶室内其他零件或操纵杆的距离:≥50三、底盘总布置:1、车架宽度的确定:发动机安装部位的车架外宽的确定a.发动机宽度尺寸:特别是在车架纵梁附近的发动机宽度。
汽车总体布置与运动校核
A
车架上平面线
a
αF(0.5°~1.5°)
L
X
O2
r0 rr
b
B
发动机的上下位置-影响质心高度、离地间隙和驾驶员视野; 同
发动机的前后位置-影响前后轴荷分配、轿车前排座位的乘坐 时
舒适性、传动轴长度和夹角、货车的面积利用率;
考
发动机的左右位置-影响底盘系统的受力和发动机悬置
虑
2、传动系布置
发动机前置-后驱动
αE
γ1
αr
γ2
车架上平面线
主减速器主动轴线位置-与车架上平面有一个夹角αr(4°~7°),即向上 翘起,以减小传动轴夹角,并使万向节传动轴两端夹角相等。轿车常将传 动轴布置成U形方案(图1-19),可降低传动轴轴线的高度,有利于客厢 地板和后排中间座椅的布置(减小地板凸包);
驱动桥半轴中心位置-与驱动轮中心重合; 差速器壳体中心线位置-最好与汽车中心线重合,以使左、右半轴通用
客车车身内部布置(表1-18)
货车车箱布置
△ ( 50~100mm )
平头车和自卸车 △ L( 12~22 %L )
货箱底板平面
O
hP ( 1~1.4m )
L
后悬Lr
货车货箱布置-影响汽车总体尺寸、轴荷分配、质心高度与货物
装卸方便性、安全性等。
Lr
△L
hP
△
总体尺寸较核图-货车
△
H
αF
LF
γ
L
传动轴跳动较核
传动轴随后轮跳动时的运动关系
O2
γ1
A
γ2
传动轴跳动 A2
A1 后轮跳动
传动轴随车轮跳动校核图
钢板弹簧A1跳动中心
汽车总体设计
名词解释汽车布置形式: 发动机、驱动桥和车身(或驾驶室)的相互关系和布置特点整车整备质量?答:整车整备质量是指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包括随车工具、备胎等),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和载人时的整车质量。
发动机的悬置结构形式及特点?答:发动机的悬置结构形式:传统的橡胶悬置和液压阻尼式橡胶悬置。
传统的橡胶悬置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但动刚度和阻尼损失角θ的特性曲线基本上不随激励频率变化。
液压阻尼式橡胶悬置的动刚度及阻尼损失角有很强的变频特性,对于衰减发动机怠速频段内的大幅振动十分有利。
公路车辆法规规定的单车外廓尺寸?答:公路车辆法规规定的单车外廓尺寸:长不应超过12m;宽不超过2.5m;高不超过4m。
双十字轴万向节等速传动的条件?答:处于同一平面的双万向节等速传动的条件:1)保证同传动轴相连的两万向节叉应布置在同一平面内;2)两万向节夹角α1与α2相等。
汽车总布置草图三维坐标系的基准线?答:车架上平面线作为垂直方向尺寸的基准线,即z坐标线的基准线;汽车中心线作为横向尺寸的基准线,即y坐标线的基准线;前轮中心线作为纵向方向尺寸的基准线,即x坐标线的基准线。
汽车比功率:是汽车所装发动机的标定最大功率与汽车最大总质量之比轴荷分配:轴荷分配是指汽车在空载或满载静止状态下,各车辆对支承平面的垂直载荷,也可以用占空载或者满载总质量的百分比表示车架静载荷:静载荷是指汽车静止时,车架所承受的悬架弹簧以上部分的载荷,包括车架质量、车身质量、安装在车架上的总成与附属的质量以及有效载荷的总和。
汽车总布置草图主要进行的运动校核?答:转向传动机构与悬架运动的校核:作转向轮跳动图;根据悬架跳动量,作传动轴跳动图。
原则上有相对运动的地方都要进行运动干涉校核。
汽车设计中必须考虑“三化”是什么?答:汽车设计中必须考虑“三化”是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
轿车的布置形式:主要有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三种,少数轿车采用发动机前置全轮驱动。
汽车总体布置与运动校核.共38页文档
汽车总体布置与运动校核.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