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鹫峰国际梅园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鹫峰国际梅园规划
梅系我国特产传统名花和嘉果,在我国有广泛的自然野生分布(16省区)与栽培分布(20以上省市)“。经过我国学者60余年的系统研究,已掌握全国野生梅种质资源和品种资源,并在武汉和无锡建立了国家梅花研究中心和品种资源圃。此外,我国还有不少赏梅胜地和梅专类园,但国内外至今尚无集教学、科研、生产、旅游于一体的梅登录精品展示园。
此园选址在北京,就是要使其在建立之后成为世界梅品种之研究中心和重要交流窗口,也可成为北京的特色旅游观光亮点之一,并可向世人展示原已有一定耐寒力的梅花还可以精益求精、与时俱进,闯出一条创新之路,把北国变成江南,并成为2008年北京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一部分。
1、项目建立的相关因素
1.1科学研究
梅系中国原产,在植物界中地位突出,在我国已有7000年以上的应用历史,在世界上仅日本、朝鲜、韩国等有些栽培。西方国家很少栽培,也不了解梅花和果梅,这形成了中国对梅“事实上的专利”。
梅具有抗寒、耐热、适应性强、栽培管理简单、用途广泛多样等优点。原来在长江流域及附近的20个省、市多有栽培。从元代以来,人们一直尝试“南梅北移”,但均未成功。因为,北京冬天的露地气候对于梅花来说,干旱和寒冷成了重要的限制因素。但是,经北京林业大学名花研究室为首之40多年的引种与选育,使得可以在北京露地越冬的梅花品种达到了30个以上,从而为梅园在北京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北京林业大学名花研究室研究中国梅花多年,已将我国梅花野生种质资源和323个品种,悉数调查了解。本文作者之一的陈俊愉,已于1998年被国际园艺学会批准成为梅品种国际登录权威,这是我国园艺植物研究方面获得的首次殊荣。几年以来,已成立了中国梅品种国际登录中心,登录了国内外200多个梅品种,出版了3本梅品种国际登录年报(均中英对照,全球发行),召开过3次梅品种国际登录年会。这就既为我国梅花品种和果梅产品走向世界提供了窗口和机遇,也为建立梅精品园奠定了基础。
1.2社会需求
梅品种国际登录精品园可咸为国内外一座饶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旅游景点,可以增进国人对梅花以及梅文化的了解,成为寓教学、科研、科普、生产、推广、开发、旅游等于一体的京郊观光基地中的新亮点,也
为国内外梅苗、梅切花、梅盆景、果梅等多种加工产品(话梅、陈皮梅、脆梅、梅酒、酸梅汤等)的销售与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窗口和媒介。这种既有国际权威支持、又有国际水平的项目,对于梅在国内外的推广乃至经济、社会效益等诸多方面,都将产生一定影响。
2、设计构思
建立该园的设想虽然由来已久,但进入实施阶段却是从2003年初开始。鹫峰森林公园是北京林业大学的教学林场,学校和林场的支持,以及教育部、国家林业局、北京市科协和不少爱梅人士的帮助,为梅园的选址提供了很大方便。
2.1现状分析
梅品种国际登录精品园园址选定在北京鹫峰森林公园的中心景区。鹫峰森林公园面积775.12hm2,园内山峦沟壑、悬崖峭壁、嵬岩奇石形成独特景观。梅园园区地势西高东低,西、南、北三面均有高山环抱,拥有良好的小气候环境。全园东西长346m,南北最长处达230m,占地面积约5.25hm2.
园内地形变化多样,台地较多,不利于形成大面积的整体效果,故因地制宜,在适当的区域,改造部分台地,形成缓坡。园内有防洪沟穿过,在保证其防护功能的前提下,在适当区域稍加拓宽,使岸线颇具美感,同时为水生植物创造良好的生境,形成全园重要的溪涧、湖面景观。同时利用地形集雨,在下游形成大水面。雨水在汇入水体前要经过沉降池,以满足观赏性水面的水质要求。温室结合原址地形而建,以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园区植物资源丰富,但树木的种植在局部略显杂乱。南部园区为大片的松柏林,根据林场的要求,完全予以保留。其中尚有一处明朝遗迹——会仙台,是夏季纳凉的好去处。
2.2规划思想
总体上,梅国际登录精品园遵照科学性、艺术性和文化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规划,按花卉品种“二元分类法”进行品种展示和科学配植,集中展示梅的遗传多样性。在树木园原有基础上增加本国、尤其是本地植物种类,运用植物造景的手法,从色彩、季相多方面考虑。在景区设计和种植设计中,体现梅花神形兼备、色香俱佳、傲雪凌霜的风骨,以及“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在乾坤”和“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高洁品格。
从面积上来说,梅园占地不大。但它的规划思路,就是要建设一个集江南风格建筑、北方特色植物为一体的小而精的园林。并且可以充分
利用周围山上原有的杏树进行梅花嫁接,使梅园以北国江南和科学成果融入民族形式的一种特殊方式,向国内外展示梅花科研事业的与时俱进。
2.3景区设计
(1)“问梅”景区位于园区入口处,主要体现梅的悠久历史,突出一个“古”宇。景区中心设一座博物馆——“问梅馆”,介绍梅花特有的品质和价值,展现梅花几千年的古韵,寓教于游。同时,问梅馆也作为科普教育中心,介绍梅的栽培技术和应用等知识。
(2)“品梅”景区系全园重要的赏梅景区,分室外展区和温室展区两部分。室外展区名为“闻香寻梅”,按梅品种“二元分类系统”分片种植,以二级道路划分真梅系和杏梅系的种植区域,以***道路区分各种型;并在临水区和陆地区配植不同的梅花品种,在满足其生态要求的前提下,营造更丰富的景观。温室中则分区展示梅国际登录的精华品种,其建筑面积3000m2.展区以真梅系品种为主,分华东、华中、华南、西南、东南、国外6个展区,用地栽园林方式展示优良品种约200个,并设有梅花室内基因库、组培室和超低温花粉贮藏室等,为科学研究提供材料,形成重要的教学科研基地。室外的游客服务区有“品梅屋”,出售各种梅的加工食品,让游客品尝梅果的多种滋味,了解梅的多种用途和经济价值。
(3)“咏梅”景区以书画院——咏梅馆为主,馆内展出历代名家关于梅的诗词书画作品。游人可以在这里挥毫泼墨、赋诗咏词,抒发赏梅的情怀。咏梅馆四周修有竹径与秋叶小径。这里是文化展示的重要区域,设有“竹露梅影”、“独寻黄叶落”、“探月梅亭”等景点。
(4)“古迹”景区(即“会仙台”)该区以现有常绿针叶树为主,形成幽静而封闭的空间,与其他的开放空间形成对比,为游人提供一个静谧舒适的境界。游人可在苍松翠柏林中,深思冥想,发思古之幽情。
(5)水景观赏区(即梅溪水景区)梅溪是在原有的防洪沟的基础上建成的,借助地形,形成上游瀑布、深潭、中游浅滩、小溪、下游静水荷塘等多样的景观层次,水边展现垂枝梅、绿萼梅、照水梅等的绰约风姿。设留香疏影、弥月疏影、潺潺梅溪景点。
2.4道路设计
园内车行道宽4.5m,是园区现有的外围环路,可行机动车辆,用于疏散人流,组织交通,同时便于生产和管理;一级路宽3.Om,为主要的园内步行环路,与车行道相连,构成道路网。随地势上下起伏,可供组织游览,穿越全园各个景区;二级路宽2.5m,是景区内的主要游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