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十课复习课件
经济第10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复习
协调 发展
解决发 展不平 衡问题
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 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 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 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解决人 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 绿色 与自然 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 发展 和谐共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绿色发展,要 生问题 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 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 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内涵
人民日益增长的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美好生活需要
①人民需要的层次大大提 社会主要矛盾 ① 不 平 衡 : 表 现
升:人民追求更高质量的
在区域差距、城
生活,美好生活需求是多 样化、个性化、多变化、
乡差距、收入差
多层次的。
距等。
②人民需要的内涵大大扩 展: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 提出更高需求,而且在民 主、法治、公平、正义、 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日益增长。
①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发展动力
问题。
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发展不平衡
问题。
③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人与自然和谐 问题。
④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发展内外联动
问题。
⑤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社会公平正义 问题。
理念 侧重
措施
创新 发展
解决发 展动力 问题
把创新摆,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同时,我国社会生产 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 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_发__展__不_平__衡__不__充__分___, 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 主__要__制__约__因素。
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较大
大
经济、军事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经济越来越多元 人口越来越众多 规模越来越庞大 功能越来越复杂
从洞穴到城市的演进, 本质上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的产物; 也是人类居住环境不断改善的进程; 也是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改变的过程。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
古埃及房屋 古希腊罗马列柱
影响因素
村落选择山区和丘陵地带,大多依山傍水,方便生活。如陆游《西村诗云:
“数家邻水自成村”。
---雷家宏《中国古代的依乡里山生傍活水》
闽北城村的“井”字格局 、浙江芙蓉村的“七星八斗”格局、粤北客家
“八卦围”格局 、福建田螺坑土楼群格局、福建侨乡塔下村格局形态…各…异
---《正在消失的中国古文明:古村落》
(2022•衡水联考)明清时期,浙江崇德石门镇因专营榨油而发展
为拥有数千家居民的雄镇,嘉善干窑镇“民多业陶”,平望镇“居
民日增,货物益备,而米及豆麦尤多”。材料反映了当地( )
A.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B.集镇发展呈现专业化
C.政治经济重心已经分离
D.出现了多个商业中心
B
(2022•西城期末)“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
●这三段诗,分别描绘了人类的三种居住形式,请指出来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课标要求: 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 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一、村落的产生
迁徙
定居
农业出现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具 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村落
流域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出现城市。 ②世界上主要的农业区域都相继产生 了一批早期城市。
经济生活第10课第一框题
高密五中高一政治教学案经济生活第四单元高密五中高一政治教学案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No.19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编写:郑来福时间:2012.12.6 使用时间:_________【预习案】【学习目标】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微观与宏观表现,知道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了解全面小康的美好愿远景。
知道全面小康经济方面的新要求,知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进程是不平衡的。
具备辩证分析我国现状的能力。
【知识自主探究】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预习要求与提示〗悦读课本85-86页前三段,完成以下填空:1.了解三步走战略,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______________目标,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性跨越。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2.总体小康的表现为: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________问题从此得到解决;人们的消费,已经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_________型消费,部分向________________消费迈进。
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3万亿元……3.总体小康的特点:我国已经达到的小康,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很不平衡的小康。
实现小康社会,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艰苦奋斗。
4.全面小康:(1)实现时间:2020年。
(2)特点:_________基本实现、________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_________,更加开放、更加具有____________,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十课第一框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③贯彻绿色理念,不断提升发展质量
④拓展金融投资,推动经济高速增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需求的主要制约因素,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需要坚持 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坚持协调发展 理念,促进乡村振兴,故选 C。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需要 发挥市场的作用,提高经济效率,但不是减少干预,要 减少对市场的微观干预,加强科学调控,故舍去①。新 时代经济要培育新动能,保持中高速发展,推动经济高 质量发展,故舍去④。
4.主要矛盾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1)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 充分问题,大力 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更好地推动人的 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2)把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三、开启新征程 在二○二○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基础上,从二○二
问题导入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分析当前经济发 展应怎样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答案: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 化,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②经济发展要重 视质量和效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 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③经济发展中要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以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பைடு நூலகம்
【例 1】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到党的十九大,我国社
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
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
转化要求我们
()
①减少政府干预,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
《经济生活》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复习课件 (共36张PPT)
地位: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 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措施: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
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
勇敢、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
(2018年高考江苏卷政治2)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 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 A. 传统经济转向现代经济 B. 不均衡发展阶段转向协调发展阶段 C. 虚拟经济转向实体经济 D. 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015年高考海南政治3)2014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2万多亿元,其中 生鲜电商的交易额约为130亿元,同比增长221%,占全部生鲜交易的 10%。 从供给角度看,我国生鲜电商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 ) ①居民收入增加引起消费偏好发生改变 ②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且吸引了大量投资 ③新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人们的购买习惯 ④商业模式的改变降低了行业进入门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创新
发展动力
协调
发展不平衡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 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 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 展的整体性。
新理念
注重解决的问题
具体措施
绿色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 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 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 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 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发展内外联动 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 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 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体 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共44张PPT)
⑤坚持共享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 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 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建Leabharlann 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第二阶段:2035年-本世纪中叶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坚持新发展理念
①坚持创新发展
原因: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
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 基点。
要求: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 风。
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1、历史性变革的表现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3)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2022/3/23
2、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1)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①消费水平根本上是由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随着我国 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必然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解决
②坚持协调发展 ,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 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性。
③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 可持续发展。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 式。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B.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⑴.地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⑵.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 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
《经济生活》总结复习(课件)
⑴我国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 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通 畅;劳动者就业观念陈旧。(2分) ⑵意义: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 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我国经济 结构调整和深化国企改革;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 重要手段,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 经济发展。(4分) 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搞好国企 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 产业 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城镇化进 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劳务输出。(6分)
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潍柴的成功对国有企业发展的 启示。(10分)
⑴潍柴面向国内外市场推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拓展融资渠 道的经验启示我们,国有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和利用价值规律,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降低管理成本,增加科技含量,注重产品 质量(2分);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 化道路,促进企业又好又快持续发展。(2分) ⑵潍柴从一个传统的国有企业发展到今天在香港和深圳同时上 市的现代股份制企业集团启示我们,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 实现形式,有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国有企业应切 实推进股份制改革,将企业做大做强。(2分) ⑶潍柴“务实创新,诚信共盈”的价值观,打造世界动力的弛 名品牌的目标,对潍柴的成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启示我们, 国有企业必须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必须诚信经营,注重树立 企业良好的形象。(2分) ⑷潍柴积极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经验启示我们,企业要 面向世界市场,在引进资金和技术的同时,要实施“走出去” 战略,不断开拓国际市场。(2分)
5个方面的内容、WTO、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经济生活第十课(飞扬之旗)
低标准的小康,人均GDP只 标准 有800多美元(低水平)
全面 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费的 区 程度 小康 别 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城 发展 乡差距、不同收入群体存在 程度 差距
联系
①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总 体小康是我国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是本 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二者只是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②总体小康是全面小康的基础和条件,全面小康是总体小康 的发展和完善。
【本课线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贯 彻
科学发展观(主题) 指 导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
【考点突破】
考点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较高标准的小康,人均GDP超过 3000美元(更加殷实宽裕) 更全面,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全面发展的小康 发展比较均衡,缩小地区、城 乡各阶层的差距,惠及十几亿 人口,体现共同富裕原则
【小试牛刀】
(2012江苏苏中三市二调)2012年我国政
府主动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定为7.5%, 首次低于8%,这主要基于( ) A.减少贸易进口,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B.合理分配社会财富,促进社会公平
C.减少货币发放量,促进物价稳定
D.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 和谐
【小试牛刀】 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国中央政府紧急启 动了4万亿元投资计划,确定了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 快发展的措施。2009年3月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 行记者会,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介绍了4万亿投资的整体安 排:农村的民生工程大体上是3700亿;民生工程,主要是保 障性住房是4000亿左右;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机场、 水利等是15000亿左右;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社 会事业方面是1500亿;节能减排、生态工程是2100亿;调整 结构和技术改造是3700亿左右;汶川大地震重点灾区的恢复 重建10000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政 府的上述投资安排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
经济生活第十课教学案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考点展示]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考纲研读]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1)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
(2)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
落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协调。
(4)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要统筹好城乡、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措施: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②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依靠内需拉动,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③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经济生活学案第十课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学习目标】1、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以及经济建设的要求2、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树立科学发展观3、理解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自学导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预习填空】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⑴至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__________”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们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⑵具体表现①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显提高。
②从宏观上看,国家的________________大大增强。
2、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是_________的、________的、____________的小康。
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以下几项新要求:1、增强______________,努力实现经济_________发展。
2、全面__________生活3、建设_________,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模式。
【自主探究】①小康标准是人均GDP为800美元。
②上海、北京、深圳等地,2001年人均GDP已达到或超过三四千美元;而中西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还处在温饱阶段。
2000年还有近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材料二:从国际上看,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化有三个重要的结构性指标:农业生产占GDP的比重在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
而我国的上述指标在2001年分别为15%,50%,37.66%。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2)联系所学知识、谈谈如何解决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探究二:2005年6月17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2012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课件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①地位: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②措施: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要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①地位:这是关系国民经 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②措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 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 出口拉 动向依靠消费、 投资、 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 第二、 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 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总值只有800多美元
不 同 生活质 量 社会发 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 康 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之间、城
过3 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生活
更全面,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 全面发展的小康 发展比较均衡。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
点
展状态
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存
在差距
层的差距;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
解析: 在建中的新天津生态城以修复、 保护生态为主旨体现了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 体现了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③④符合题意;保 护生态环境有利于维护人类的根本利益,①符合题意;全面发展是指全面推进经济 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②不符合题意。故选 C。 答案:C
命题探究
③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
④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
解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需要经济增长速度,但是不能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故 ①错误。 答案:A
对应训练
(2011· 广州十校联考)某镇政府认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于是不惜 财力建设“别墅式新农村”。这一认识和做法 ( A.是对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的曲解 B.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C.加快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D.坚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全面小康社会的正确认识。该镇政府将小康与住房建设等同 起来,严重曲解了小康社会的建设,我们所强调的全面小康涉及物质、精神、政治 以及生活环境等方方面面。该镇政府这种认识和做法不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不 利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不符合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故选 A 不选 B、C、D。 答案:A )
2015届一轮复习课件《经济生活》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复习课件
考点三: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
• ④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 要求: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 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 各方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 【思维拓展】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 ,统筹各方利益关系,这是对统筹兼顾的深化 和发展。
考点三: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
• ②必须把以人为本 作为核心立场 。
• 要求: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 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 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 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 得新成效。
考点三: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
• ③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
(1)衡量发展是否科学 (2)不能简单看人均数,而要关注不同阶层的公平; (3)不能以富人为标准,而要更加关注弱势群众和多数人群。
【拓展延伸】衡量发展是否科学的标准
考点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1.含义: 主线 • (1)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 段和模式.。 •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2012青岛三校联考)当前我们必须看到,贫困地区、贫 困群众的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难点。中国政府向 全世界庄严承诺: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实现这一 目标,对中西部比较落后的地区而言,要( ) • A、着眼于GDP的增长,发展得更快些 • B、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 C、着眼于消除“三大差别”,缩小贫富差距 • D、更快发展,率先发展
经济生活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复习课件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 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 提出了更高需求,而且在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 求日益增长。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不平衡:表现在区域差
距、城乡差距、行业差距
、收入差距等。
不充分:表现在发展的
质量和效益不够高,创新 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 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 护任重道远等
1、历史性的变革
(2)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a、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 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b.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 业状况持续改善 c.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 扩大 d.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 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 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 前列;人民生活更为宽裕, 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 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 实步伐; ,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 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
绿色
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 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
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
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新理念
注重解决 的问题
具体措施
8/46
(2)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复习课件(共22张PPT )
知识点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1.科学发展观的地位 •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__________ 的强大思 全部工作 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立场是___________;基本要求是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根本方法是____________ 以人为本 。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 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主干整合 知识点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 1.总体小康的实现 • (1)时间:________世纪末。
20
• (2)特点:________的、________的、
低水平 不全面 ________________ 的小康。 发展很不平衡
经济结构 主攻方向
城乡发展 • 4.推动__________ 一体化。解 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 作__________,城乡发展一体化 重中之重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 根本途径 __________。 • 5.全面促进__________ 和环境 资源节约 保护,增强____________能力。 可持续发展
1.全面小康与科学发展观是什么关系?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目标、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 2.如何从“三主体”分析如何共建生态文明? (1)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充分利用经济、法律及行政手段调控资 源,发展循环经济。 (2)企业:加强管理、科技创新、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实现经济 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个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倡导绿色消费,增强节约意识,从 小事做起,把节约资源落到实处。
2015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 等化总体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 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 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 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 大进展。
命题探究 命题角度 1 生产与消费
高考扫描: 2013 年天津,1,选;2011 年 天津,12(1), 非选。
考点突破
1.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社会的比较
总体小康 标准 不 同 点 生活 质量 社会 发展 状态 相同点
精讲考点 典题例练
考点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考点透析
全面小康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就业更加充 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增强发展的 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资源节约型、环 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低标准的小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约 800 美元 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
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 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存在差距
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总体小康是我国目前已经达到 的小康水平,全面小康是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二者只是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①居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 ②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 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③现代化建设: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 ,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成效 整 合 热 点 聚 焦
考 点 突 破 易 错 演 练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4单元第10课 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4单元第10课 10-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表现及不足;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用XXX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教学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三大区别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学生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教学手段:投影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旧知巩固:投影问题,学生背诵,组内互查,教师抽查背诵或默写。
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基本特征有哪些?2.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3.如何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导入新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大地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振奋人心。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水平。
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经济建设,先来学习第一课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投影出示本课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1.正确区分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
(难点)2.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重点)让学生拿出下发的导学案,带着“自主学习”中的问题,阅读教材,找出问题的答案。
1.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特点目标分别有哪些?2.如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在经济方面的新要求?学生看书找出答案,存疑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
(略)进行新课:1、学生通过材料,了解小康的由来及发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我国目前已实现了总体小康,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高中《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434PPT课件 一等奖
粤港澳大湾区内既有世界最完善经的济制结造构业升,级转也型有全球最自由的 贸易港口和国际金融中心,还有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经济总量近 10万亿人民币。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开放、、粤国港际澳国合内作两资、源泛 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
2018年12月,中央经培济育工发作展会新动议能提出,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 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四)知识点拨
3.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发展体系?
(原创)粤港澳大湾区虽然地理上一衣带水,但内部的经济体制 却十分复杂,既有“一国两制”方针下的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和自由港,又有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还有南沙、前海蛇口和横 琴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与规则差异,使境内外协作有难度;发 展悬殊,港深广一线城市经济实力强,惠江肇经济发展滞后;产业结 构偏于传统,某些城市缺乏引领发展的支持性创新型产业和企业,互 联网普及有待提高;交通短板,江河隔阻,多山多河,交通连接度弱; 空间制约,资源能源趋紧;湾区各地收入差距悬殊。
针对上述问题,请结合《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如 何促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12分)
【答题逻辑】 知识逻辑+材料逻辑+时政语言
【参考要点】 (1)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2分) (2)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
系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2分) (3)完善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4)加快建设创新型湾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
(2分)(其它言之有理且符合试题要求均可酌情得分,本题总分不超过6分)
本课到此结束,谢谢!
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显著增强湾区经济 质量优势;(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发
促 展观
进
经
济
发
展
持续健 康发展
必要性 : 仅GDP增长,造成社会问题和资源生态 第一要义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内涵 核心立场 :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世界银行将世界每个国家和地区按收入分为四组
类别
人均GDP
低收入国家
少于756美元
下中等收入国家 756—2995美元
上中等收入国家 2996—9265美元
高等收入国家 高于9265美元
材料二: 2000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6%;截 止2004年6月,全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58 06万人; 2003年全国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为54 28万人,这与有着13亿人口7亿多劳动力的大国 相比极不相适应;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资源浪费、环 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科学 发展 观和 小康 社会 的经 济建 设
从总体小康到全 面小康
总体小康的成就表现和特点 全面小康的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目标、内容)
为什么要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
必要性 重要性
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
科学内涵 是什么?
第一要义 核心立场 基本要求
根本方法
3、总体小康社会的不足:
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 平衡的小康。 ?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 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所谓不全面, 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 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 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 待提高。
?所谓发展很不平衡, 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 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研读错题笔记 提【示易错:点11、】区混别淆总总体体小小康康与与全面全小面康小康 总分体析小:我康国的目前时达间到、的小表康现是、低水特平点、;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全的面小小康康,还的没实有实现现时全间面惠、及前十景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全面小
康社会。
矫正训练 1 下列对我国现阶段小康水平的认识,正确的有
材料三: 我国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 发展性消费、享受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中 国现有 300万失学儿童。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 量还有待提高。
材料四: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2001年人均GDP已达 到或超过三四千美元,远远高于中西部一些落后地 区。目前,人均 GDP最高为上海市,已经突破 4000 美元,最低的贵州省却只有 300多美元。
科学 发展 观和 小康 社会 的经 济建 设
从总体小康到全 面小康
总体小康的成就表现和特点 全面小康的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目标、内容)
为什么要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
必要性 重要性
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
科学内涵 是什么?
第一要义 核心立场 基本要求
根本方法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五条 措施)(如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
人口都过上小康生活。
矫正训练 2 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
( B)
①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②优化结构,提高效率 ③使所有
贫困人口都过上小康生活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易错点3】 经济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分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强调 “量”,经济发展不仅强高“量,”更注重“质,”片面强调经济 增长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矫正训练3 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必须贯彻落实科
A.我国已达到全面小康水平
(B)
B.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C.人们的消费已经是富裕型消费
D.是少数人的小康,贫富差距大
提【易示错:点12、】 区全别面总小康体社小会使康所与有全贫困面人小口康都过上小康生活 总分体析小: 小康康的社会时的间建、设是表一现种不、平特衡点的发;展过程,全面小康社 全会面的小新康要求的之实一现是使时绝间对贫、困前人景口基本消除,并非使所有贫困
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 现代化。
材料一 :至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排在世界第 六 位 , 但 人 均 GDP800 多 美 元 ,2002 年 我 国 人 均
GDP达到1000美元,2014年人均GDP增至2786.56 美元,但与世界水平相比,我国世界排名在100多位, 仍属下中等收入国家。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五条 措施)(如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
康发展)★
考纲点击
一、考点展示: 1.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 二、考情分析 1、从知识的考查看:主要立足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重 点考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经济结 构的调整。 2、从试题类型看:主要以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型社会建 设、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为背景,通过措施类和意义类试题, 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措施。
1、总体小康的发展历程
——“三步走”战略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 步走。 第一步: 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 温饱问题。
第二步: 从1991年至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
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 小康水平。
第三步: 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
二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使人民物 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根本目的,是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保 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体现了人民群众对 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三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推 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是保持经济持 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 要求。
小康社会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 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报告从以下5方面充实和完善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 是硬道理的实质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 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 定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