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现场审核具体流程
供应商现场审核程序文件

供应商现场审核程序文件1、目的本程序文件的目的在于规范对供应商的现场审核流程,确保供应商具备满足本公司要求的能力和条件,从而保证所供应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交付及时性和成本效益。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所有为本公司提供原材料、零部件、外包服务等的供应商的现场审核。
3、职责分工31 采购部门负责提出供应商现场审核的需求,协调审核时间,组织审核小组,并跟踪审核结果的处理。
32 质量部门参与审核小组,负责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控制过程等方面进行审核和评估。
33 技术部门参与审核小组,负责对供应商的技术能力、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等方面进行审核和评估。
34 审核小组由采购、质量、技术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按照本程序的要求对供应商进行现场审核,编写审核报告。
4、审核准备41 确定审核对象采购部门根据供应商的表现、合作情况、潜在风险等因素,确定需要进行现场审核的供应商,并填写《供应商现场审核申请表》,报主管领导批准。
42 收集供应商信息采购部门收集供应商的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质量管理体系证书、产品规格书、生产工艺流程等,并将其提供给审核小组。
43 制定审核计划审核小组根据供应商的情况和审核目的,制定详细的审核计划,包括审核的时间、地点、人员分工、审核内容和重点等。
审核计划应提前通知供应商,并得到供应商的确认。
44 准备审核文件审核小组准备相关的审核文件,如审核检查表、调查问卷、相关标准和规范等。
5、现场审核51 首次会议审核小组到达供应商现场后,召开首次会议,向供应商介绍审核的目的、范围、方法和程序,确认供应商的陪同人员和审核日程安排。
52 现场观察审核小组按照审核计划,对供应商的生产现场、仓库、检验实验室等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其生产环境、设备设施、工艺流程、物料管理等情况。
53 文件审查审核小组审查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生产作业指导书、检验记录、不合格品处理记录等文件资料,评估其文件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供应商现场审核具体流程

供应商现场审核具体流程1|审核前准备在审核前最好向对方提供审核计划(但与前面提到的审核计划不是一回事,这是指对某个供应商的审核安排),让供应商安排好相应的人,做好审核现场的接待工作。
在审核计划中主要包含的信息有:时间、部门、关注的活动、相关人员等。
2|首次会议一般来讲在审核计划中,都会有“首次会议”的要求。
首次会议意义重大,因为参加者包括供应商的管理层、各个部门的负责人、现场协助引导人员等。
它是审核组(员)与供应商关于本次审核目的、方式、安排的重要沟通活动。
建议在审核计划中一定要标明被审核方的总经理要出席,如果有事请要提前告知审核组。
由于许多审核员没有做过管理工作,或只做过基层管理者,他们没有与总经理打交道的经验,遇到后心里发怵。
当对方提到总经理有事参加不了首次会议时,自己往往如释重负。
殊不知质量管理属于经营战略,是老板的事,而不是部门经理的事情。
在质量体系推动方面,老板的权重最大,用数字比喻为占50%以上。
因此,审核员一定要利用各种机会让老板知道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推动是他的事情,不是情谊赞助,而是身体力行参与落地。
会议内容首次会议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主角应该是审核组(员)而非供应商。
一般来讲先由审核组(员)来介绍,审核人员的名字、审核安排、目的等。
然后才是供应商介绍各个部门负责人和公司基本情况。
3|现场参观现场参观的两个目的目的1:管理细节一般安排的时间是1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它的目的是对被审核现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我在首次会议上常常开玩笑地对老板说:“现场参观完,审核就可以结束了。
”因为我选择的地方都是老板很少光顾的,如门卫、仓库、污水站、垃圾房、维修间等,当看到这些现场的人员,工作状态非常松懈的话,那生产车间管理的再好,我也给整体得分打个大折。
管理的细节不是在生产产品的车间,而是在门卫、仓库、维修间、锅炉房、污水站等这些地方。
它们似乎与产品离着很远,但管理活动的要求应该是一样的。
品质供应商审核流程

品质供应商审核流程为了确保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符合高标准,并满足客户的需求,供应商审核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品质供应商审核的流程,以确保我们选择的供应商具备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一、准备阶段在进行供应商审核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审核的目的和标准,确保我们的要求清晰明确。
同时,我们应该收集供应商的基本信息,包括企业资质、产品质量认证、过往合作经验等。
二、审核计划制定制定供应商审核的计划是确保审核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我们需要确定审核的时间、地点、审核人员,以及审核所涵盖的范围和内容。
此外,还需要与供应商进行沟通,确定审核的安排,并向其提供必要的准备材料。
三、现场审核现场审核是对供应商实施实地访察和调查的过程。
在此阶段,审核人员需要依据事先制定的审核内容和标准,对供应商的生产设备、管理制度、产品质量控制等进行细致的检查。
同时,与供应商的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和访谈,了解其质量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
四、审核报告审核报告是对审核结果的总结和汇报。
根据审核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在报告中对供应商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并明确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
在编写报告时,要求准确、客观、全面,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和数据支持。
五、审核结果沟通向供应商沟通审核结果是确保双方共同理解和达成共识的重要环节。
我们应当与供应商分享审核报告,并解释评估和建议的依据。
与供应商共同讨论并制定改进计划,以解决存在的问题,并达成改进的共识。
六、改进措施跟进改进措施跟进是审核流程的最后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我们应当跟踪供应商的改进措施落实情况,确保其按照我们的要求进行改进,并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估。
同时,建立长期监督机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跟踪和复审,以确保其持续符合我们的品质要求。
通过以上流程,我们可以有效地进行品质供应商审核,并最终选择到一个优质的供应商合作伙伴。
审核流程的严谨性和有效性将有助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供应商现场审核流程+审核三要素

供应商现场审核流程+审核三要素1丨审核准备1、在审核前的一个月要求供应商进行全项目检查,并将检查报告反馈给公司质保部。
2、整理公司对该供应商的各类要求。
3、通过相关部门整理有关供应商产品质量、交付表现、价格水平的数据和不符合内容的详细描述。
同时整理第二配套商或潜在的第二配套商(供应商的假想敌)优势的内容和有关数据。
4、下发调查表,必须简洁、实用。
5、根据供应商回复的调查表,组织结构图,制定审核日程安排。
6、下发供应商审核通知、审核日程安排,联系后确定审核期间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生产数量。
2丨审核实施1、通常在审核开始前审核员一般要用30~40分钟的时间和供应商的负责人进行交流,了解供应商的发展背景、发展方向、公司的主营业务、以往的业绩、为公司配套的经历,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最好把审核的目的及准备的第一阶段的内容反馈给供应商负责人(在这一阶段的动机只是增进双方的了解,让负责人了解审核的目的和供应商的表现,至于不符合的解决方案就在审核负责部门时关注)。
2、审核时的首次会议,与会人员必须包括供应商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
3、首次会议结束后,质量能力审核正式开始,首先审核人员召集各部门负责人询问他们都了解审核人员所在公司的哪些特殊要求,是通过哪些途径、哪些资料中获悉的,如果有偏差审核人员应及时提供准备好的有关资料,并进行解释,然后要求负责人员确定履行审核人员所在公司要求的日期。
4、质量能力审核,首先进行产品审核,由供应商检验员执行,审核人员做监督,审核过程中审核员要重点关注公司搜集的不合格内容,并对照供应商提供的全项目检查报告检查测量、试验产品的符合性和适宜性。
如果产品审核发现了不合格,自然就是过程审核关注的焦点咯。
5、过程审核,按照供应商质量能力评定准则过程审核部分,结合ISO9001的要求,并考虑TS2适用的要求进行,在审核时审核员应结合供应商质量方针、各部门的经营目标,关注公司搜集的各类不合格的纠正措施、产品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源头。
供应商入场审核与管理流程

供应商入场审核与管理流程
目标:
建立一个透明、高效的供应商入场审核与管理流程,确保供应商的合规性和稳定性。
步骤:
1. 申请:供应商向公司提交入场申请表格,包括基本信息、产品/服务描述和相关证明文件。
2. 初步筛选:采购部门负责对申请进行初步筛选,确认申请是否符合公司的需求和要求。
3. 资料审核:法务部门负责对申请的资料进行审核,确认供应商的合规性和法律风险。
4. 现场考察:供应商经过资料审核后,采购部门负责组织现场考察,对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进行评估。
5. 合同谈判: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进行合同谈判,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6. 合同签订:经过谈判后,双方达成一致并签署正式合同。
7. 入场准备:采购部门通知相关部门准备接纳新供应商,并与供应商协调相关事宜。
8. 入场评估:新供应商在入场后的一段时间内,采购部门进行评估,确认供应商的稳定性和服务质量。
9. 绩效管理:根据供应商的绩效评估结果,采购部门决定是否继续合作或进行调整。
注意事项:
- 保持独立性:在审核和管理过程中,需保持独立性,不受其他部门或个人影响。
- 定期审查:定期审查供应商的合规性和稳定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 文件记录:所有审核和管理过程的文件和记录需妥善保存,确保审计和追溯的可行性。
以上是供应商入场审核与管理流程的简要描述,目的是确保合规性和稳定性,促进供应链的良性发展。
供应商现场审核要点

供应商现场审核要点一、背景介绍在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至关重要。
供应商现场审核作为企业采购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流程,旨在确保供应商的质量、服务、交货期等关键指标符合企业要求,以实现持续的合作关系。
本文将详细介绍供应商现场审核的各个环节,以及如何有效实施以确保采购质量、降低风险。
二、审核范围与对象现场审核的范围主要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等涉及产品和服务领域。
对于新开发的供应商或现有供应商在新产品、新生产线上进行的关键步骤,都应进行现场审核。
三、审核准备工作在进行现场审核前,需提前与供应商沟通,并准备以下资料和文件:1.供应商相关资质文件,如营业执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2.供应商的产品介绍,包括产品规格、性能参数等;3.供应商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描述;4.供应商的服务能力,如交货周期、售后服务等;5.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这些资料和文件的准备,有助于对供应商进行全面了解和评估。
四、审核流程与标准供应商现场审核一般遵循以下流程:1.制定审核计划:明确审核目的、范围、时间安排等;2.进行现场观察:了解供应商的生产环境、设备状况、员工操作等;3.文件审查:检查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记录等;4.面谈交流:与供应商高层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等进行沟通交流;5.综合评估:根据审核观察、文件审查和面谈交流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在审核过程中,应遵循公平客观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评价。
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审核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识别和判断问题;2.审核过程中要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不受任何干扰;3.审核结果应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并要求其限期整改。
五、关键环节注意事项在现场审核过程中,针对每个环节都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和关注的重点事项。
例如:在现场观察环节,应注意生产设备状况、工艺流程、环境卫生等方面;在文件审查环节,要关注质量管理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程度;在面谈交流环节,要充分了解供应商的战略规划、市场定位以及客户满意度等。
(全面版)供应商审查程序

(全面版)供应商审查程序1. 引言此供应商审查程序旨在确保我们的供应商满足我们的质量、环境和社会责任标准。
通过此程序,我们将能够选择最佳的供应商,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同时确保供应商遵守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2. 审查流程2.1 初步评估在初步评估阶段,我们将根据以下标准对供应商进行评估:- 供应商的业务规模和市场地位- 供应商的产品和服务质量- 供应商的价格和交货时间- 供应商的业务稳定性和财务状况2.2 详细审查在详细审查阶段,我们将对供应商进行更深入的评估,包括以下方面:- 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 供应商的环境管理体系- 供应商的社会责任表现- 供应商的法律法规遵守情况2.3 现场审核如果供应商在初步评估和详细审查阶段表现良好,我们将安排现场审核,以进一步验证其管理体系和业务实践。
现场审核将由我们的专业审核团队进行,并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估:- 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情况- 供应商的环境管理体系实施情况- 供应商的社会责任实践- 供应商的法律法规遵守情况3. 决策和批准根据审查结果,我们将制定一份综合评估报告,其中包括供应商的得分和审查意见。
我们将根据这份报告来决定是否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
4. 持续监控一旦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我们将对其进行持续监控,以确保其持续满足我们的要求。
这包括定期审查供应商的业务实践,以及在必要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5. 记录和文件管理我们将为每个供应商审查保留详细的记录和文件,以便在需要时进行审查和追溯。
这些记录和文件将包括供应商的审查报告、决策记录和纠正措施。
6. 培训和沟通我们将为相关人员提供培训,以确保他们了解供应商审查程序的目标和过程。
同时,我们将与供应商进行有效的沟通,以确保他们了解我们的要求,并能够满足我们的期望。
7. 程序更新和改进我们将定期审查此供应商审查程序,并根据需要进行更新和改进,以确保其持续适用和有效。
以上是供应商审查程序的全面版,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管理和选择供应商。
供应商审核流程及注意事项

供应商审核流程及注意事项供应商审核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市场调研,搜集供应商信息:对供应市场进行调研分析,收集供应商的信息、资料,这是审核的前提。
只有掌握了供应商翔实的资料,才能对供应商做出客观、公正的审核。
2. 确定供应商审核的主要指标:不同的供应商,其审核的指标也不同,应该针对供应商的实际情况和本单位所采购物品的特性,制定具体的审核指标。
3. 审核前准备:在审核前向供应商提供审核计划,让供应商安排好相应的人,做好审核现场的接待工作。
审核计划中主要包含的信息有:时间、部门、关注的活动、相关人员等。
4. 首次会议:审核开始时,应召开首次会议。
会议内容主要是对本次审核的安排进行最后确认,以及把审核计划及如何实施向供应商作简要说明。
5. 现场参观:首次会议结束后,要有一个现场参观,目的是对被审核现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现场参观的时间一般安排在1个小时左右,有时会更长。
6. 审核实施:根据审核计划,对供应商进行具体的审核。
审核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客观证据,并对证据进行分析,以判断供应商是否满足审核要求。
7. 审核总结:审核结束后,要召开审核总结会议,对审核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
在进行供应商审核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审核员的选择:审核员应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技能,以进行有效的审核。
同时,审核员应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避免任何可能影响审核结果的行为。
2. 保密性:在审核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供应商的商业机密或敏感信息。
因此,审核员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防止信息泄露。
3. 沟通技巧:审核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以便与供应商进行有效的沟通。
在沟通过程中,应保持耐心和细致,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4. 客观公正:在审核过程中,应收集客观证据,并对证据进行分析。
判断供应商是否满足审核要求时,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主观臆断。
5. 持续改进:审核不仅是对供应商的一次性评估,更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因此,在审核结束后,应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并跟踪改进的实施情况。
供应商现场评审作业指导书

供应商现场评审作业指导书导言:供应商现场评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够确保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以及交付能力符合公司的要求。
为了确保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指导书,以便评审人员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和程序进行评审工作。
一、评审前准备工作。
1. 确定评审时间和地点。
2. 确定评审人员名单。
3. 准备评审材料,包括供应商的相关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
二、评审流程。
1. 开场白,评审人员介绍自己的身份和评审的目的,向供应商表示感谢并说明评审的流程和标准。
2. 供应商介绍,供应商介绍自己的公司情况、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等相关情况。
3. 现场考察,评审人员对供应商的生产车间、质量控制点、仓储情况等进行现场考察,了解供应商的生产实际情况。
4. 文件审核,评审人员对供应商的文件进行审核,包括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检验记录等。
5. 讨论和总结,评审人员与供应商进行讨论,就发现的问题、改进措施等进行交流,最后对评审结果进行总结。
三、评审注意事项。
1. 评审人员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受个人情感影响评审结果。
2. 评审人员应遵守评审流程和标准,不得随意改变评审标准或程序。
3. 评审人员应尊重供应商,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四、评审报告和跟进。
评审人员应及时完成评审报告,对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记录,并及时跟进供应商的改进情况。
总结:供应商现场评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够帮助公司了解供应商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并促使供应商改进。
评审人员应按照本指导书的要求进行评审工作,确保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公司的采购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供应商审核管理流程

供应商审核管理流程一、供应商筛选1.确定需求:明确采购需求,并对供应商的种类进行初步分类。
2.收集信息:通过供应商数据库、互联网、行业协会等渠道,获取供应商相关的信息,如企业名称、产品介绍、经营范围、信用状况等。
3.初步筛选:根据公司的采购政策及需求,对供应商进行初步筛选,排除与公司要求不符的供应商。
4.调查核实:对初步筛选合格的供应商进行调查核实,了解其实际情况,包括企业规模、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资金实力等。
5.供应商评估:根据调查核实的结果,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并编制供应商评估报告。
二、资质评估1.文件评审:对符合公司要求的供应商,进行文件评审,核对其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等资质文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现场考察:对文件评审合格的供应商进行现场考察,了解其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员工素质等情况。
3.质量能力评估:根据现场考察的结果,评估供应商的质量能力,包括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控制、问题处理及改进能力等。
4.供应能力评估:评估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和供应能力,包括生产设备、原材料供应、制造周期、供货能力等。
5.风险评估:对供应商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财务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等。
6.评审决策:根据资质评估的结果,对供应商进行评审决策,决定是否与其建立合作关系。
三、合同签订1.商务洽谈:与供应商进行商务洽谈,明确双方的权责义务、价格、交付期限、品质标准等具体内容。
2.合同起草:根据商务洽谈的结果,起草合同草案,明确合同条款和各方责任。
3.法务审查:将合同草案提交给法务部门进行审查,确保合同的法律合规性和风险控制。
4.合同签订:根据法务审查意见,对合同进行修改,并由双方代表或授权人签署合同。
5.归档存档:将已签订的合同进行归档存档,以备查阅和管理。
四、供应商绩效评估1.建立考核指标:根据合同约定和公司要求,制定供应商绩效评估的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
2.数据收集:定期收集供应商的相关数据,包括供货及时性、产品质量、配合度、服务水平等。
供应商现场审核流程+审核三要素

供应商质量审核步骤1丨审核准备1、在审核前的一个月要求供应商进行全项目检查,并将检查报告反馈给公司质保部。
2、整理公司对该供应商的各类要求。
3、通过相关部门整理有关供应商产品质量、交付表现、价格水平的数据和不符合内容的详细描述。
同时整理第二配套商或潜在的第二配套商(供应商的假想敌)优势的内容和有关数据。
4、下发调查表,必须简洁、实用。
5、根据供应商回复的调查表,组织结构图,制定审核日程安排。
6、下发供应商审核通知、审核日程安排,联系后确定审核期间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生产数量。
2丨审核实施1、通常在审核开始前审核员一般要用30~40分钟的时间和供应商的负责人进行交流,了解供应商的发展背景、发展方向、公司的主营业务、以往的业绩、为公司配套的经历,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最好把审核的目的及准备的第一阶段的内容反馈给供应商负责人(在这一阶段的动机只是增进双方的了解,让负责人了解审核的目的和供应商的表现,至于不符合的解决方案就在审核负责部门时关注)。
2、审核时的首次会议,与会人员必须包括供应商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
3、首次会议结束后,质量能力审核正式开始,首先审核人员召集各部门负责人询问他们都了解审核人员所在公司的哪些特殊要求,是通过哪些途径、哪些资料中获悉的,如果有偏差审核人员应及时提供准备好的有关资料,并进行解释,然后要求负责人员确定履行审核人员所在公司要求的日期。
4、质量能力审核,首先进行产品审核,由供应商检验员执行,审核人员做监督,审核过程中审核员要重点关注公司搜集的不合格内容,并对照供应商提供的全项目检查报告检查测量、试验产品的符合性和适宜性。
如果产品审核发现了不合格,自然就是过程审核关注的焦点咯。
5、过程审核,按照供应商质量能力评定准则过程审核部分,结合ISO9001的要求,并考虑TS2适用的要求进行,在审核时审核员应结合供应商质量方针、各部门的经营目标,关注公司搜集的各类不合格的纠正措施、产品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源头。
供应商审核流程

供应商审核流程供应商审核流程是指对潜在或现有供应商进行全面审核的一系列步骤和程序。
供应商审核的目的是确保公司选择到合适的供应商,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同时降低采购风险和成本。
以下是一般供应商审核的流程,具体步骤可能会因公司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第一步是确定审核对象。
根据公司的需求和采购计划,确定需要审核的供应商。
这些供应商可能是现有供应商的评估,也可能是新供应商的筛选。
第二步是收集供应商信息。
这包括供应商的基本信息、经营资质、产品和服务介绍、质量管理体系等。
供应商可以通过在线申请表、供应商调查表或面试等形式提交相关信息。
第三步是评估供应商的可行性。
根据收集到的供应商信息,对其进行可行性评估。
这包括评估供应商的资金实力、生产能力、技术能力、经验和信誉等。
可以通过查阅财务报表、实地考察、调研竞争对手等方式进行评估。
第四步是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
质量管理体系是供应商组织的一系列规程和标准,用于控制和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审核过程包括查看供应商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和相关认证证书等。
此外,还可以进行现场考察,了解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实施情况。
第五步是评估供应商的环境和社会责任。
这包括评估供应商的环境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可以通过查看环保报告、安全规程和社会责任报告等进行评估。
第六步是与供应商交流和沟通。
对于通过初步审核的供应商,可以与其进行面谈或电话沟通,了解其在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具体情况。
通过与供应商的交流,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能力和信誉。
第七步是生成供应商审核报告。
根据审核过程和评估结果,生成供应商审核报告,包括供应商的信息、审核结果和建议。
审核报告可以作为供应商选择的依据,也可以作为跟踪和监督供应商的依据。
第八步是决策和选择供应商。
根据供应商审核报告和公司的采购计划,决策是否与该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
决策可以包括选择一个或多个供应商,也可以选择不合作。
第九步是与供应商签订合同。
供应商现场审核规程文件

供应商现场审核规程文件1. 背景本文档旨在制定供应商现场审核的规程,以确保供应商符合公司的要求和标准。
供应商现场审核是保障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公司的成功运营至关重要。
2.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确立供应商现场审核的程序和要求,确保审核的目标明确,审核程序严谨,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风险和质量问题。
3. 审核范围供应商现场审核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供应商的设备和生产线;- 供应商的工艺和流程;- 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 供应商的员工培训和管理;- 供应商的质量记录和文档。
4. 审核流程供应商现场审核的流程如下:步骤一:准备阶段- 审核组成员确定:由审核小组成员组成供应商现场审核的团队;- 造访计划安排:确认审核计划和时间表,并与供应商协商确认可行性;- 准备文件:审核组成员收集供应商相关文件,包括合同、协议、规范要求等。
步骤二:实地审核- 到达供应商现场:审核团队按计划前往供应商的生产基地或工厂;- 应用审核清单:审核团队根据审核清单,对供应商的设备、工艺、员工培训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评估;- 进行访谈和记录:审核团队与供应商的相关人员进行面谈,了解其质量控制和管理流程,并记录必要的信息。
步骤三:审核报告- 汇总审核结果:审核团队根据实地审核情况,总结审核的结果和发现;- 编写审核报告:审核团队将审核结果整理成正式的审核报告;- 送交相关部门:审核报告由审核组织统一送交相关部门,如质量管理部门和采购部门。
步骤四:后续处理- 发布供应商评估结果:根据审核结果,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分类,并将结果发布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引导供应商改进:根据审核结果,与供应商沟通并提供改进建议,促进其改进和发展;- 审核跟进:对已审核供应商进行定期跟踪和复核,确保其持续符合要求。
5. 问题解决审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记录,并由审核团队与供应商一起协商解决。
如问题无法解决或影响严重,应将其上报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6. 监督与改进公司应建立供应商现场审核的监督与改进机制,定期评估并改进审核程序和流程,以提高审核效果和质量管理水平。
新供应商审核流程

新供应商审核流程
新供应商主要是看生产规模,1天时间够了,我一般分为2个方面审核新供应商: 一、先巡视现场(从原料仓--->制程车间(视产品而定)--->成品仓): 1.原料仓看先入先出管控、环境管控(如温温度,防静电),区域规划及标识。如有 化学品仓重点关注安全、标识。 2.车间看作业指导书、MSD S、标识,设备点检情况,消防器材及点检记录,车间的物 品标识、人员防护用品情况(如口罩耳塞手套等),环保与非环保车间或生产线防污 染情况 3.成品仓看标识及规划(最终检验与非检验、环保与非环保、不合格品隔离区分) 二、文件 1.内审、管审资料 2.培训计划及记录,消防演习及记录 3.来料检验记录、制程检验记录及最终检验记录(各1~2份) 4.仪器设备清单、检验计划及记录 5.合格供应商清单,供应商年度稽核计划表、评估记录 6.合同签定情况、员工每周工作情况、社保购买情况、是否有童工未成年工。 然后做好审核记录,审核问题点和对方确认后填写不符合报告,审核表请供应商签字 盖章带回来给相关人员确认后,审核报告及不符合报告发给供应商改善(1周内回复改 善措施,1个月内改善完毕)
供应商(第二方)审核程序

供应商(第二方)审核程序一、审核技巧1、收集证据是责任而不是怀疑;2、坚持由操作者回答问题;3、不要被引导误导、浪费时间;4、不接受特别事故或丢失文件(如培训表、记录等)的情况;5、由审核员决定抽取的样本。
二、审核方法1、不吹毛求疵;2、审核不是审问;3、态度不要傲慢;4、客观友好冷静。
三、不符合项目确定不符合项内容需现场与陪审人员进行初步确认,避免后续争议。
1、要有文件条款证明不符合;2、须有证据,不能只是怀疑;3、与审核问题无关人员的回答不能成为客观证据;4、面谈的信息需通过实际观察、测量和记录予以验证。
四、审核流程首次会议→原料仓→生产线→产品仓→实验室→文审→末次会议1、首次会议确认:目的、计划、陪审人员、保密说明、审核结果的应用(注:可以提前让供应商准备文审资料,可要求工艺流程图,便于现场审核对照)2、现场审核a、原料仓:虫害控制(虫害、诱捕、灭蝇灯等)、原料合规性(食品级、交叉污染、过敏原、保质期、辐照等)、温湿度控制(对储存条件有要求的原料)b、生产过程:设备维护、虫害控制、食品接触面材质、现场卫生及食品防护、过敏原控制、核对工艺流程图c、实验室:设备(齐全?试剂?有效性、试剂台账、实验室环境)、记录(保存期后一年)3、文审a、资质审查:营业执照、生产许可等b、工艺流程图c、追溯:现有供应商可取近一个月内出厂报告(3h内完成,追溯方式可行性,记录的规范性),新供应商需追溯演练报告d、原料控制:原料清单、供应商清单、原料标准、原料验证频率是否满足标准、原料出入库记录、水质监控记录、了解供应商的管控要求e、出厂控制:是否满足本公司要求,查出厂报告与原始记录是否一致、检验资源f、不合格品控制:不合格记录、纠正记录、现有供应商(提前准备一个投诉的质量问题,查看其处理记录),新供应商(询问市场投诉处理记录,包括处理人员层级)g、记录:人员能力(培训记录)、质量记录、生产过程记录、追溯记录及其他4、末次会议感谢配合,对做的好的予以肯定,不符合点提供证据及更正时间点。
供应商审核程序

供应商审核程序供应商审核程序书一、目的明确供应商审核时的流程及具体审核内容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初次进行供应商审核和复审时三、审核流程、进行供应商审核时应携带“供货方质量体系评价表”和“供货方评价结1 果”表。
2、到达供方后首先向供方介绍我司的质量体系,比如:进货检查的流程、进货标准、异常处理流程、扣款原则等3、参观供方的工厂4、进行对供方的评价和总结。
5、回我司后填写“供货方评价结果”表,然后交与采购部。
若供应商审核未通过,可根据公司需求向供应商发放“要求改善书”,责令供方限期整改并进行复审。
四、评价内容1、是否进行整理、整顿。
a)物品摆放是否整齐规范,有无标签b)设备是否清洁c)作业环境是否清洁有序、对零部件、成品的处理是否周密细致 2a)零部件的摆放、运输是否合理,有无损伤b)半成品、成品的标识、保护、运输是否合理正确3、零部件、成品的保管场所是否适合确认零部件、成品的存储方法是否符合该物品的特性。
比如:零部件、成品保管场所的温度、光线等。
4、是否实行零部件的先入先出管理a)确认仓库零部件的堆放是否具有先入先出的条件b)确认零部件上标签的日期5、包装过程中对成品有否造成损伤a)确认包装的方法b)确认包装后产品的摆放方法6、零部件有无识别标记a)确认零部件上是否有标签来区分不同状态的物品b)确认有无工序转换时的标识7、出库前是否对成品进行检查a)确认是否进行成品检验b)是否具有检验标准8、检查标准是否明确确认检查标准中的检查内容是否已全部包含我司的进货检验内容,并检验内容尽可能的多于我公司的检验内容 9、检查结果有无记录a)是否具有检验报告b)确认检验记录内容是否正确无误10、不合格品是否与合格品隔离确认合格品与不合格品有无明确的隔离标识 11、作业人员对工作是否认真、专一可向现场员工询问是否明确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 12、作业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是否理解向作业人员询问是否明确工作内容13、温度管理等工序管理是否扎实进行确认在需要进行温度控制的工序中有无明确的控制要求。
供应商现场审核程序

供应商现场审核程序供应商现场审核程序一、引言本程序规定了供应商现场审核的流程、方法和要求,以确保供应商具备满足公司要求的能力和条件,保证采购业务的质量、交货期和成本。
二、目的1.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能力、设备状况、人员素质等综合实力。
2.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采购风险。
3.优化供应商队伍,提高供应商整体素质,保证采购业务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三、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所有与公司有采购业务往来的供应商,包括原材料、零部件、设备的供应商等。
四、审核流程1.制定审核计划2.(1)采购部门根据采购业务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制定供应商审核计划,明确审核目的、审核范围、审核时间等内容。
3.(2)对于重要的供应商,应定期进行现场审核,确保其持续满足公司要求。
4.审核准备5.(1)采购部门负责组建审核小组,包括技术、质量、生产等相关人员,明确审核小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
6.(2)审核小组根据审核计划,制定具体的审核方案和检查表,明确审核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7.通知供应商8.(1)采购部门应提前通知供应商进行现场审核,通知中应包含审核时间、审核内容、审核要求等信息。
9.(2)供应商应积极配合审核工作,提供相关资料和见证。
10.现场审核11.(1)审核小组按照审核方案和检查表,对供应商的生产现场、质量管理体系、设备状况、人员素质等进行全面审核。
12.(2)审核过程中,应注重沟通和协调,与供应商进行充分交流和讨论。
13.(3)审核小组应及时记录审核情况,包括现场观察、询问、检查等结果。
14.审核结果评估15.(1)审核小组对审核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评估供应商的综合实力和符合程度。
16.(2)对于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应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并及时通知供应商进行整改。
17.审核报告编制18.(1)审核小组应编制现场审核报告,报告中应包含审核目的、范围、时间、人员分工、审核情况概述、改进措施建议等内容。
19.(2)报告应客观、公正、详细地反映供应商的情况,为后续的供应商管理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商现场审核具体流程1|审核前准备在审核前最好向对方提供审核计划(但与前面提到的审核计划不是一回事,这是指对某个供应商的审核安排),让供应商安排好相应的人,做好审核现场的接待工作。
在审核计划中主要包含的信息有:时间、部门、关注的活动、相关人员等。
2|首次会议一般来讲在审核计划中,都会有“首次会议”的要求。
首次会议意义重大,因为参加者包括供应商的管理层、各个部门的负责人、现场协助引导人员等。
它是审核组(员)与供应商关于本次审核目的、方式、安排的重要沟通活动。
建议在审核计划中一定要标明被审核方的总经理要出席,如果有事请要提前告知审核组。
由于许多审核员没有做过管理工作,或只做过基层管理者,他们没有与总经理打交道的经验,遇到后心里发怵。
当对方提到总经理有事参加不了首次会议时,自己往往如释重负。
殊不知质量管理属于经营战略,是老板的事,而不是部门经理的事情。
在质量体系推动方面,老板的权重最大,用数字比喻为占50%以上。
因此,审核员一定要利用各种机会让老板知道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推动是他的事情,不是情谊赞助,而是身体力行参与落地。
会议内容首次会议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主角应该是审核组(员)而非供应商。
一般来讲先由审核组(员)来介绍,审核人员的名字、审核安排、目的等。
然后才是供应商介绍各个部门负责人和公司基本情况。
3|现场参观现场参观的两个目的目的1:管理细节一般安排的时间是1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它的目的是对被审核现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我在首次会议上常常开玩笑地对老板说:“现场参观完,审核就可以结束了。
”因为我选择的地方都是老板很少光顾的,如门卫、仓库、污水站、垃圾房、维修间等,当看到这些现场的人员,工作状态非常松懈的话,那生产车间管理的再好,我也给整体得分打个大折。
管理的细节不是在生产产品的车间,而是在门卫、仓库、维修间、锅炉房、污水站等这些地方。
它们似乎与产品离着很远,但管理活动的要求应该是一样的。
想想看行政经理的工资会比生产经理或质量经理的工资低吗?如果不低,那对管理能力的要求就应该是一样的。
如果行政经理、工程经理与生产经理的能力一样,而车间外的地方管理的一塌糊涂,那你看到的生产车间内的管理状况,可能就是他们特意为你准备的。
有经验的审核员也是通过管理的细节,来判断供应商的管理水平和能力的。
目的2:设计的优劣另外由于食品安全与工程设计有极大的关系,它能够体现一家企业对食品安全设计的理解,所以现场参观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看看围墙、门窗、屋脊、道路、草坪、布局等,是否符合GMP要求。
在仓库参观的时候,可以看看到货和发货的情况,在库房内可以找一个1周左右的产品做追溯演练。
在现场走一圈也可以顺便检查了虫害管理设施。
当由多人组成的审核小组时,现场参观是唯一一次审核组对某一管理活动,发表各自意见的机会。
这对统一审核思路、理清审核重点、做追溯信息的准备都有很大帮助。
现场参观前的准备现场参观前要让供应商提供四张图:1、工厂布局图2、虫害布局图3、监控设施布局图4、仓库货物布局图对这四张图的要求,可以写在审核计划中。
现场参观后,小组可以进行10-15分钟的讨论,确定审核重点和现场取样方式。
4|《供应商检查表》的设计为了提醒审核员在参观时注意的事项,在《供应商检查表》中对现场参观的内容可以进行如下描述:1.大门(人、物)出入登记管理:姓名、联络方式、车号;2.监视探头布局:关键区域(露天存放成品/原料、大门、成品库门、原料库门);3.厂区道路、草坪;4.污水站、垃圾站、配电站、锅炉房、维修车间;5.虫害控制:鼠站完好、诱饵缺失;6.原料库:虫害管理、标识、灯、门、窗、温湿度、电线(无私拉)、遮光、禁用区;7.冷库:温度记录方式(手工、自动);8.成品库:尽可能选择一周左右生产的已放行产品,记录产品名称、规格、班次、批号、产品代号,物料管理用电子化(ERP)还是手工;9.生产线(最好走参观走廊):更衣室/更衣柜、卫生间、洗手设施。
5|审核小组的分工如果审核小组由三人及以上组成,可以分为A、B、C三组。
AA组的审核地点在办公室,主要负责产品追溯,以检查记录和文件为主,如:1.入库报告:产量、批号;2.生产报告:产量、批号;3.本批号成品检验报告:理化、微生物,化验人员名字、化验人员资质、产品标准、检测方法/规范、取样计划、留样记录;4.过程检验记录:CCP、重量记录、指标(质量)、异常报告、卫生记录、设备清洗记录、环境监控记录、生产用水(冰)检验记录;5.员工记录:抽取当班10-15%人员的健康证,并检查当班执行清洁、CCP 操作人员的培训记录;6.本批号成品所使用原料检验报告:原料种类、放行报告、各个原料检验记录、化验人员名字、化验人员资质、原料标准、检测方法/规范、取样记录;7.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注:A组只关注于追溯产品相关的所有信息,即已经发生过的管理活动。
A组的审核路径为:1)在成品库中选择已放行的产品,对外包装箱进行照相,记录批号和数量。
2)将成品带回办公室让供应商提供与此批号产品相关的所有信息。
(见上)。
BB组负责文件审核,文件主要包括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报告,如:1.HACCP计划:小组、产品描述、预期用途、流程图、流程图确认、危害分析、CCP/OPRP控制措施;2.PRP目录;3.投诉管理;4.内审;5.管理评审;6.培训管理;7.设备维修、保养(包括安保设施);8.不合格品控制;9.纠正预防措施;10.设备仪器校验(包括生产线、实验室);11.源头(供应商)管理;12.虫害管理(合同、检查记录、分析报告);13.社会责任;14.产品防护;15.应急管理(停电、火灾对产品的影响);16.召回演练。
CC组主要负责生产现场操作行为,包括生产车间、库房和实验室,如:1.现场卫生;2.周(月)GMP/5S检查记录;3.现场操作文件(SOP)管理;4.记录管理(CCP、OPRP、清洁、重量、质量、虫害、维修、异物);5.标识管理:化学品、半成品、原料、成品;6.人员培训(关键岗位+一般岗位);7.设施、设备卫生设计;8.交叉污染防护、润滑油等级;9.原料/成品仓库卫生;10.物品标识;11.FIFO(先入先出);11.化学品库;12.实验室:安全装置(喷淋、洗眼器)、通风橱、化学品台账、强酸(碱)存放、试剂标识(名称、日期)、检测仪器内部校验计划、检测方法管理、检测结果管理(签字+日期)、检测记录管理、检测人员资质、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消毒+空白试验+培养箱温度校验)。
6|审核过程中的配合在审核过程中,需要三组进行信息传递,如:A组需要将部分信息传递给B组(体系文件)可追溯信息的完整性与召回报告(证据对比)成品、原料检验方法管理检验人员资质管理产品、原料技术规范管理记录管理(CCP、清洁、产品检验、原料检验)环境监控计划纠正预防措施设备维修、保养计划C组需要将部分信息传递给B组(现场评估)本批号成品所有原料是否有拒用?原料仓库的FIFO(先进先出)台账与批号是否符合情况?标识管理(批号、数量、入库日期)状态管理(待检、放行、拒用、销毁)7|审核原则这样的审核安排基于以下几个原则:1.所有管理活动已经发生;2.所有管理活动需要符合规范要求;3.所有管理活动的信息不得缺失;4.通过已经实现的产品,连接起人、机、料、法、环的所有管理信息。
8|审核流程和重点质量管理体系(包括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所管理的活动,可以通过一个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追溯(如下图)。
在仓库中刚刚生产1周左右的产品,可能还没有到消费者手中,或者即使到了消费者手中,还没有发生(或没有得到)投诉报告。
因此对投诉管理的验证,需要用更早批次的产品进行。
A组审核员的审核流程与重点A组审核员在现场参观时,已经用相机拍摄了追溯产品的“品名、规格、生产批号”等信息(在包装箱外侧就有这些信息)。
回到办公室,向供应商提出要求,提供与这个产品相关的信息(见《供应商管理(7)供应商现场审核(中)》。
建议A组审核员将与这个批次产品相关的所有信息按照生产流程顺序,让客户放置在桌子上。
B组审核员的审核流程与重点A组审核员在对信息的完整性进行确认时,B组审核员要求客户提供与产品记录或报告相关的管理依据。
逻辑是:找产品->找记录->找依据->找疏漏->找问题->找风险相对来讲对B组审核员能力的要求要高一些,他(她)还要对几个非常重要的报告进行确认和验证:管理评审报告如果在ISO9001(2000版)中,选出哪个条款最重要的话,那我就选“管理评审”。
凡是与分钱相关的事,就是企业最大的事。
有人可能说不对,分责任、分任务、定目标应该是最大的事。
但这些事的前提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钱干个屁事。
所以看管理评审报告时,先看看总经理是否出席,然后看各位部门总监都说了些什么问题,最后就是行动计划是否有预算。
有些企业看我打的分非常低,有些不服气,我告诉他(她):凡是将管理评审作为认证活动而非经营活动的企业,它所运行的管理体系本身就会给经营带来巨大风险。
就如同一个国家的人大会议,成为一出闹剧时,这个国家一定处于极大的风险之中。
因此,几页纸的管理评审报告,已经代表了这家企业的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策划、运行、检查、改进的水平了。
建议看管理评审报告不要只看当年的,一定要看过去三年的报告。
做纵向比较,看这家供应商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和转折。
内审报告内审报告是管理评审报告的部分输入。
但目前许多企业内审流于形式,审核员仍然处在“手中有剑,心中无剑”的水平。
为管理层提供的报告,只是纠缠于某一个操作行为,而非对系统进行风险评估,这显然是管理层不感兴趣的问题。
如何改变这样的局面?可以在组织设计中进行策划,让各个部门的总监成为内审员。
每次审核的时候,由总监担任各个审核组的组长。
在审核中试图抛开检查表,到一个业务部门可以从这几个问题问起。
为什么需要这个部门?为什么需要这个岗位?这个部门的主要业务流程是什么?这个部门或岗位的主要责任是什么?影响到你部门工作效率的原因是什么?你与其他部门发生的主要冲突是什么?你如何解决冲突并开始有实施计划?当你将这些问题告诉总经理时,我猜想他会乐疯了。
因为这是他的痛点,是他天天睡不着觉的问题,如果你帮他想到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还愁他不给你提职、涨工资吗?其他重要的管理程序HACCP计划PRP目录虫害管理程序放行管理程序不合格管理程序纠正预防管理程序投诉管理程序追溯管理程序召回管理程序危机管理程序实验室管理程序员工培训管理程序B组审核员在看以上(不仅仅限于以上)管理程序时,需要提醒C组的审核员,协助在现场提供证据。
C组审核员的审核流程与重点在现场执行审核的C组审核员,主要是观察现场的操作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