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饮食护理PPT
合集下载
中医饮食护理

六条小常识
❖定时定量定温度,三分胃病七分养,尤其是 有胃病的病人,要注意这几点。 ❖每有食欲不进食,没有食欲意味着脾胃功能 虚弱,强行进食只会损伤脾胃功能。
六条小常识
❖专心用食:否则会影响消化液分泌。
六条小常识
❖清淡饮食:不过咸过辣。
六条小常识
❖品种不宜多:谷、肉、菜、果为宜 ❖先食疗后用药
肝病忌辛,心病忌咸,脾病忌酸,肾病忌甘,肺病忌 苦,以及水肿病忌饮食,黄疸泄泻忌鱼,以常头晕, 失眠,性情急躁忌胡椒,辣椒,韭菜,即如《金匮要 略》中所言:“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 ,若得宜则补体,为害则成疾,另外,应注意病人脾 胃强弱,即使是相适宜的食物不能强迫进食,再一种 是病后胃气初复,如贪图口腹可导致食复的发生,即 《景岳全书》中所说:“不欲食者不可強食,強食则 可助邪,新愈之后,胃气初醒,尤不可纵食。”
凡适用于热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就属凉性或寒性食物。 寒性食物如:马齿苋,蒲公英、苦瓜、连藕、蟹、番茄、柿子、 紫菜、西瓜、香蕉、 黄瓜。 凉性食物如:茄子、白萝卜、冬瓜、梨、薏米仁、鸭蛋。 凡适于寒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就属于温性或热性食物。 热性食物有:芥子、肉桂、辣椒、花椒。 温性食物:韭菜、小茴香、葱、香菜、蒜、南瓜、木瓜、酒、 醋、龙眼肉、杏仁、鸡肉。 平性食物的性质介于寒凉和温热性质食物之间,一般体质或寒 凉,热性病症的人都可选用,平性食物多为一般营养保健之品。 平性食物:洋葱,南瓜子,土豆,香椿,玉米,百合,葡萄,猪肉,蜂蜜,青 鱼,牛奶。
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谨和五味 ❖注意饮食气味的适中也很重要,如过食寒凉 易损伤脾胃阳气,过食辛热则易助火伤阴,辛 甘酸苦咸五味虽各有所宜,亦各有所偏。饮食 性味不要过重,尤其应避免过度嗜咸和嗜甜。 若对饮食的种类或气味过于偏嗜或偏废,易使 体内阴阳失调,从而损害健康,发生疾病。
中医饮食护理ppt完整课件

15
米谷品
• 稻米 味甘苦,平,无毒。主温中,令人多热,大便坚,不可多食。即 糯米也。
• 粳米 味甘苦,平,无毒。主益气,止烦,止泄,和胃气,长肌肉。 • 粟米 味咸,微寒,无毒。主养肾气,去脾胃中热,益气。陈者良,治
胃中热,消渴,利小便,止痢。 • 绿豆 味甘寒,无毒。主丹毒,风疹,烦热,和五脏,行经脉。 • 赤小豆 味甘酸,平,无毒。主下水,排脓血,去热肿,止泻痢,通小
脉,令人痿黄。不可与姜、橘同食,令人患卒心痛。妊娠 不可食,令子缺唇。二月不可食,伤神。 • 犬肉 味咸,温,无毒。安五脏,补绝伤,益阳道,补血脉, 厚肠胃,实下焦,填精髓。
18
鱼品
• 鲤鱼 味甘,寒,有毒。主咳逆上气,黄疸,止渴,安胎。治水 肿,脚气。
• 鲫鱼 味甘,温平,无毒。调中,益五脏。 • 鳝鱼 味甘,平,无毒。主湿痹。 • 鳖肉 味甘,平,无毒。下气,除骨节间劳热结实壅塞。 • 蟹 味咸,有毒。主胸中邪热结痛,通胃气,调经脉。 • 螺 味甘,大寒,无毒。治肝气热,止渴,解酒毒。
• 酸味,有收敛固涩之效,适用于气虚、 阳虚不摄而致的多汗症,以及泄 泻不止、尿频、遗精、滑精等病 症。
• 苦味,有能泄、能燥、能坚的作用,多 用于解除热证、湿证、气逆等病证。
• 咸味,有软坚散结,亦能泻下的作用,用 治热结、痰核、瘰疬等病症。
14
四、食物的四性五味
• 五味与五脏的关系 《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记载:“五味所入:酸 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 谓五入。” ——说明酸、辛、苦、咸、甘五味分别对五脏 产生特定的联系和亲和作用,它们进入哪一脏, 就会对该脏发挥有益的生养作用。
•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辛甘发散 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 淡味渗泄为阳。”
米谷品
• 稻米 味甘苦,平,无毒。主温中,令人多热,大便坚,不可多食。即 糯米也。
• 粳米 味甘苦,平,无毒。主益气,止烦,止泄,和胃气,长肌肉。 • 粟米 味咸,微寒,无毒。主养肾气,去脾胃中热,益气。陈者良,治
胃中热,消渴,利小便,止痢。 • 绿豆 味甘寒,无毒。主丹毒,风疹,烦热,和五脏,行经脉。 • 赤小豆 味甘酸,平,无毒。主下水,排脓血,去热肿,止泻痢,通小
脉,令人痿黄。不可与姜、橘同食,令人患卒心痛。妊娠 不可食,令子缺唇。二月不可食,伤神。 • 犬肉 味咸,温,无毒。安五脏,补绝伤,益阳道,补血脉, 厚肠胃,实下焦,填精髓。
18
鱼品
• 鲤鱼 味甘,寒,有毒。主咳逆上气,黄疸,止渴,安胎。治水 肿,脚气。
• 鲫鱼 味甘,温平,无毒。调中,益五脏。 • 鳝鱼 味甘,平,无毒。主湿痹。 • 鳖肉 味甘,平,无毒。下气,除骨节间劳热结实壅塞。 • 蟹 味咸,有毒。主胸中邪热结痛,通胃气,调经脉。 • 螺 味甘,大寒,无毒。治肝气热,止渴,解酒毒。
• 酸味,有收敛固涩之效,适用于气虚、 阳虚不摄而致的多汗症,以及泄 泻不止、尿频、遗精、滑精等病 症。
• 苦味,有能泄、能燥、能坚的作用,多 用于解除热证、湿证、气逆等病证。
• 咸味,有软坚散结,亦能泻下的作用,用 治热结、痰核、瘰疬等病症。
14
四、食物的四性五味
• 五味与五脏的关系 《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记载:“五味所入:酸 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 谓五入。” ——说明酸、辛、苦、咸、甘五味分别对五脏 产生特定的联系和亲和作用,它们进入哪一脏, 就会对该脏发挥有益的生养作用。
•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辛甘发散 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 淡味渗泄为阳。”
护理类课件(共11张PPT) 中医护理 饮食调护

❖ (一)、饮食有节 ❖ 饮食要有节制,不可过饥过饱。三餐应定时、
定量,以“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为基 本原则。
(二)、合理搭配
❖ 食不偏嗜,人类对营养成分的需求是多样化 的,只有食物的多样化,才能确保摄取到人 体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三)、比例恰当
❖ 饮食中要注意合理摄取营养成分,即要高蛋 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肪,要少盐, 少油,少糖。
饮食调护
一、食物的性味和功效
❖ 据食物的性味进行调节 ❖ (一)、热性食物多用于实寒证 ❖ (二)、温性食物多用于虚寒证 ❖ (三)、寒性食物多用于热毒较重、发热较高
的里实热重证。 ❖ (四)、凉性食物。多用于一般里实热证 。 ❖ (五)、平性食物多为虚人或正常人常食之品,
故是饮食调护的常用品。
一、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四、常用饮食调护方法
❖ (一)解表类食物:常用食物有葱、姜、淡豆豉、 紫苏等。
❖ (二)润肠通便类食物:常用有蜂蜜、桑椹、香 蕉、松子仁、瓜果蔬菜等。
❖ (三)温补类食物:常用食物为温热性的干姜、 酒、胡椒、狗肉、羊肉等。
❖ (四)清热类食物:常用食物黄瓜、苦瓜、西瓜、 梨、藕、绿豆、茶、菊花等。
❖ (五)消食类食物:
❖ 常用食物为具有健脾消食作用的山楂、萝卜、 大蒜、醋、稀粥等。
❖ (六)补益气血类食物 :常用有甲鱼、鸡、鸭、 海参、红枣、花生、木耳等。
(四)、讲究卫生
❖ 食物要新鲜、干净,禁食腐烂、变质、污染 的食物及病死的家禽、牲冷热适宜,软硬 适中,食后宜稍事活动后再休息;睡前不宜 进食。
三、饮食调护的种类
❖ (一)汤羹是临床进补常用的食疗方法。 ❖ (二)粥食脾胃虚弱者为首选 ❖ (三)菜肴根据病情选择食用
定量,以“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为基 本原则。
(二)、合理搭配
❖ 食不偏嗜,人类对营养成分的需求是多样化 的,只有食物的多样化,才能确保摄取到人 体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三)、比例恰当
❖ 饮食中要注意合理摄取营养成分,即要高蛋 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肪,要少盐, 少油,少糖。
饮食调护
一、食物的性味和功效
❖ 据食物的性味进行调节 ❖ (一)、热性食物多用于实寒证 ❖ (二)、温性食物多用于虚寒证 ❖ (三)、寒性食物多用于热毒较重、发热较高
的里实热重证。 ❖ (四)、凉性食物。多用于一般里实热证 。 ❖ (五)、平性食物多为虚人或正常人常食之品,
故是饮食调护的常用品。
一、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四、常用饮食调护方法
❖ (一)解表类食物:常用食物有葱、姜、淡豆豉、 紫苏等。
❖ (二)润肠通便类食物:常用有蜂蜜、桑椹、香 蕉、松子仁、瓜果蔬菜等。
❖ (三)温补类食物:常用食物为温热性的干姜、 酒、胡椒、狗肉、羊肉等。
❖ (四)清热类食物:常用食物黄瓜、苦瓜、西瓜、 梨、藕、绿豆、茶、菊花等。
❖ (五)消食类食物:
❖ 常用食物为具有健脾消食作用的山楂、萝卜、 大蒜、醋、稀粥等。
❖ (六)补益气血类食物 :常用有甲鱼、鸡、鸭、 海参、红枣、花生、木耳等。
(四)、讲究卫生
❖ 食物要新鲜、干净,禁食腐烂、变质、污染 的食物及病死的家禽、牲冷热适宜,软硬 适中,食后宜稍事活动后再休息;睡前不宜 进食。
三、饮食调护的种类
❖ (一)汤羹是临床进补常用的食疗方法。 ❖ (二)粥食脾胃虚弱者为首选 ❖ (三)菜肴根据病情选择食用
中医护理常规生活起居情志护理中医饮食护理培训课件PPT

某些对治疗缺乏信心而终日忧心重重的病员,可安置与格开朗, 对治疗充满信心的或治疗效果理想的病员在一起,以相互开导、 启发和影响,可去忧解烦,增强其信心。
情志护理方法
2.因人而异,做到有的放矢
病人来自社会各层,性格、年龄、爱好、生活习惯、经济情况和 病证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全面了解情 况,有的放矢地做好情志护理。
适
➢ 热证、阳亢病人,光线宜暗;痉证、癫狂证者,强光可
宜
诱发痉作,应用黑窗帘遮挡。
4. 动
以休体养息,培育正气,利于康复。
静
➢ 适当活动,可使经络通畅,气血营卫调和。尤其是恢复 期或慢性病者,更应注意动静结合,以不感劳为原则。
相
➢ 对虚证、体弱者,虽以静养为主,但也应在床上或室内
宜
行内养功、放松功等活动。
气 调
肾气心肝 气焦气气 独满内内
神 篇
》
沉
洞变
。
《
内容
此外,要随寒热温凉气候变化增减衣被。 5.
春时不可遇天气转暖而顿减衣被,即不
气
致暴伤;夏天炎热,不要纵意当风,更
象
不应在屋檐下、过道、穿隙破窗下纳凉
护
或睡觉,以防“贼风”所袭。
理
夏天多困意,但不可令久眠,久眠则神 昏。冬天严寒,不可轻出,触冒风寒。 以上的气象护理,对疾病的预防和康复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情志护理
所谓情志护理,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 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 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病人的情绪,解 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 的意志和信心,减轻消除引起病人痛 苦的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
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躯体症状,使病 人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 理,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 。
情志护理方法
2.因人而异,做到有的放矢
病人来自社会各层,性格、年龄、爱好、生活习惯、经济情况和 病证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全面了解情 况,有的放矢地做好情志护理。
适
➢ 热证、阳亢病人,光线宜暗;痉证、癫狂证者,强光可
宜
诱发痉作,应用黑窗帘遮挡。
4. 动
以休体养息,培育正气,利于康复。
静
➢ 适当活动,可使经络通畅,气血营卫调和。尤其是恢复 期或慢性病者,更应注意动静结合,以不感劳为原则。
相
➢ 对虚证、体弱者,虽以静养为主,但也应在床上或室内
宜
行内养功、放松功等活动。
气 调
肾气心肝 气焦气气 独满内内
神 篇
》
沉
洞变
。
《
内容
此外,要随寒热温凉气候变化增减衣被。 5.
春时不可遇天气转暖而顿减衣被,即不
气
致暴伤;夏天炎热,不要纵意当风,更
象
不应在屋檐下、过道、穿隙破窗下纳凉
护
或睡觉,以防“贼风”所袭。
理
夏天多困意,但不可令久眠,久眠则神 昏。冬天严寒,不可轻出,触冒风寒。 以上的气象护理,对疾病的预防和康复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情志护理
所谓情志护理,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 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 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病人的情绪,解 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 的意志和信心,减轻消除引起病人痛 苦的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
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躯体症状,使病 人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 理,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 。
中医饮食护理定稿ppt课件

饮食有节
饮食应有节制,不可过饥或过饱, 过饥则气血来源不足,过饱则易伤脾胃 之气,进食要有规律,三餐应定时、定 量,并遵循“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 的原则,切记饥饱不调,暴饮暴食,以 免伤及脾胃。
“ 雪 亮 工 程 "是以区 (县) 、乡( 镇)、 村(社 区)三 级综治 中心为 指挥平 台、以 综治信 息化为 支撑、 以网格 化管理 为基础 、以公 共安全 视频监 控联网 应用为 重点的 “群众 性治安 防控工 程”。
不可偏食
食物有四气五味,各有归经,若饮食偏嗜则可导 致人体脏腑阴阳失调而发生多种疾病,如过食肥甘厚 味可助湿生痰、化热或生疮疡等症;过食生冷会损伤 脾胃之阳气,而致寒湿内生,发生腹痛泄泻等脾胃寒 证;经常食用过热的食物,易烫伤消化道,发生糜烂 溃疡,日积月累易致癌变;偏食辛辣,可使胃肠积热 而致大便干燥,或酿成痔疮下血之症等。因此患者的 饮食应清淡,多样化,粗细相宜,寒热相适,质量兼 顾,荤素搭配,比例适当,营养全面
食物的性味–寒性
• 1、四性:性是指食物具有不同的属性。 四性包括寒、热、温、凉,也称“四气”。
• (1)寒性食物:性寒、味苦、甘,具有 清热、泻火或解毒的作用,适用于湿热证。 如鸭、鹅、龟蚌肉、鸡蛋、小米、高粱米、 大麦、薏苡仁、赤小豆、绿豆、葫芦、莴 笋等,寒性食物易损阳气,故阳气不足、 脾胃虚弱者应慎用。
“ 雪 亮 工 程 "是以区 (县) 、乡( 镇)、 村(社 区)三 级综治 中心为 指挥平 台、以 综治信 息化为 支撑、 以网格 化管理 为基础 、以公 共安全 视频监 控联网 应用为 重点的 “群众 性治安 防控工 程”。
重视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是人体消化饮食及生化气血的重要器官, 脾胃功能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饮食的消 化、吸收、输布,在饮食护理过程中, 要重视脾胃功能的调理,不能片面追求 营养摄入,强进荤腥油腻之品,以免脾 胃负担加重,导致病邪滞留,加重病势。
中医基础护理--饮食护理

因时因地、灵活选食
• 选择食物时,应根据四时气候特点及地理 环境之差异,因食因地,灵活选择不同性质、 不同功效的食物进行调理。夏令宜用清凉 饮料或清暑食物,以清解暑热;秋季宜选 用润燥养阴的食物,以防燥邪袭肺。此外 各地温热差异较大,南北生活习惯不同, 故饮食调护应因地制宜,灵活选用食物。
审证求因、辨证配食
28
五、饮食宜忌
因时配膳Βιβλιοθήκη 春季宜食辛温升散的 食品
忌食 生冷、黏杂 之品
29
五、饮食宜忌
• 一、因时配膳:由于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 体的生理、病理有很大影响,因此人们应 当在不同的季节根据饮食宜忌,护理调配 选择不同的饮食,保持人体阴阳的协调平 衡。
• 春季:气候转温,万物生发,宜适当使用 辛温升散的食品,如:枣、香菜、葱、韭 菜炒鸡蛋等,忌食生冷黏杂之品。
饮食的性味与功效
• 3.热性食物 • 性味:辛温、辛热。 • 功效:温中散寒、益火助阳。 • 食物:狗肉、生姜、大蒜、花椒、胡椒、
辣椒、桂皮、白酒等。 • 适用:各种阴寒内盛的实寒证的调护。 • 忌用:热证、阴虚火旺者。
饮食的性味与功效
• 4.温性食物 • 性味:甘温。 • 功效:温中、补气、通阳、散寒。 • 食物:羊肉、鸽子、鲤鱼、鲫鱼、糯米、
平衡配膳
• 谨和五味,寒热调和:中医将食物的味道分为“酸、 苦、甘、辛、咸”五味,五味对人体的作用各不相 同,五味调和,有利于健康。如果长期偏食,就 会引起机体阴阳平衡失调,从而导致疾病。嗜食 肥美食物的人,内多滞热,足以导致疔毒疮疡的 发生。此外食物也有寒热温凉的不同性质,若过 分偏嗜寒或热,能导致人体阴阳的失调,发生某 些病变。如多食生冷寒凉之物,可损伤脾胃阳气, 使寒湿内生,发生腹痛、泄泻等病证。多食油煎 温热之物,可损伤脾胃阴液,使肠胃积热,发生 口渴、口臭、嘈杂易饥、便秘等病证。
中医饮食护理(精)

第三十六页,共39页。
六条小常识
❖ 品种不宜多:谷、肉、菜、果为宜 ❖ 先食疗后用药
第三十七页,共39页。
❖谢
谢
第三十八页,共39页。
谢谢各位的聆听
第三十九页,共39页。
第十九页,共39页。
中医饮食五味疗法
❖ 咸味入肾,过咸伤肾 ❖ 咸味食物性味:软坚,散结,润下 ❖ 代表食物:海带,海蛰,海藻 ❖ 宜:瘰疬,痰核 ❖ 忌:高血压,水肿,多食:高血压,心脏血管
疾病,肾病
第二十页,共39页。
中医饮食五味疗法
❖ 肝病忌辛,心病忌咸,脾病忌酸,肾病忌甘,肺病忌苦, 以及水肿病忌食盐,黄疸泄泻忌鱼,以常头晕,失眠, 性情急躁忌胡椒,辣椒,韭菜,即如《金匮要略》中所 言:“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 补体,为害则成疾,另外,应注意病人脾胃强弱,即使 是相宜的食物不能强迫进食,再一种是病后胃气初复, 如贪图口腹可导致食复的发生,即《景岳全书》中所说: “不欲食者,不可强食,强食则可助邪,新愈之后,胃 气初醒,尤不可纵食。”
第二十一页,共39页。
中医饮食五味疗法
❖ 还有一类“发物”是指诱发疾病的食物,一般 而言,“发物”都是常用食物,对人体没有影 响,但对具有过敏体质和所患疾病有关,则能 诱发荨麻疹,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公鸡,猪头 肉动风上扰,往往能触发肝阳头痛,头风等宿 疾,由于“发物”具有宣发作用,故临床上用 芫汤透发麻疹。
第二十二页,共39页。
三、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 1、饮食有节 ❖ 2、饮食有方 ❖ 3、谨和五味 ❖ 4、荤素搭配
第二十三页,共39页。
三、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 饮食有节 ❖ 饮食要有节制,不可过饥过饱,过饥则气血来
六条小常识
❖ 品种不宜多:谷、肉、菜、果为宜 ❖ 先食疗后用药
第三十七页,共39页。
❖谢
谢
第三十八页,共39页。
谢谢各位的聆听
第三十九页,共39页。
第十九页,共39页。
中医饮食五味疗法
❖ 咸味入肾,过咸伤肾 ❖ 咸味食物性味:软坚,散结,润下 ❖ 代表食物:海带,海蛰,海藻 ❖ 宜:瘰疬,痰核 ❖ 忌:高血压,水肿,多食:高血压,心脏血管
疾病,肾病
第二十页,共39页。
中医饮食五味疗法
❖ 肝病忌辛,心病忌咸,脾病忌酸,肾病忌甘,肺病忌苦, 以及水肿病忌食盐,黄疸泄泻忌鱼,以常头晕,失眠, 性情急躁忌胡椒,辣椒,韭菜,即如《金匮要略》中所 言:“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 补体,为害则成疾,另外,应注意病人脾胃强弱,即使 是相宜的食物不能强迫进食,再一种是病后胃气初复, 如贪图口腹可导致食复的发生,即《景岳全书》中所说: “不欲食者,不可强食,强食则可助邪,新愈之后,胃 气初醒,尤不可纵食。”
第二十一页,共39页。
中医饮食五味疗法
❖ 还有一类“发物”是指诱发疾病的食物,一般 而言,“发物”都是常用食物,对人体没有影 响,但对具有过敏体质和所患疾病有关,则能 诱发荨麻疹,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公鸡,猪头 肉动风上扰,往往能触发肝阳头痛,头风等宿 疾,由于“发物”具有宣发作用,故临床上用 芫汤透发麻疹。
第二十二页,共39页。
三、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 1、饮食有节 ❖ 2、饮食有方 ❖ 3、谨和五味 ❖ 4、荤素搭配
第二十三页,共39页。
三、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 饮食有节 ❖ 饮食要有节制,不可过饥过饱,过饥则气血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饮食五味疗法
❖ 苦味入心,过苦伤心 ❖ 苦味食物的性味,清热,燥湿,消炎抗菌 ❖ 代表食物:苦瓜,杏仁,马兰 ❖ 宜:热证,心烦,湿证,咳喘 ❖ 忌:脾胃虚弱,恶心呕吐 ❖ 多食,伤胃,吐泻
中医饮食五味疗法
❖ 咸味入肾,过咸伤肾 ❖ 咸味食物性味:软坚,散结,润下 ❖ 代表食物:海带,海蛰,海藻 ❖ 宜:瘰疬,痰核 ❖ 忌:高血压,水肿,多食:高血压,心脏血
Hale Waihona Puke 中医饮食五味疗法❖ 甘味入脾,过甘伤脾 ❖ 甘味食物的性味,和中缓急,补益解素 ❖ 代表食物:蜂蜜,饴糖,甘草,大枣 ❖ 宜:渚虚劳损,脏腑不和,拘挛疼痛等 ❖ 忌:脾胃气滞(治宜行气,不宜补益) ❖ 多食:肥胖,动脉硬化,糖尿病,心脑血管
疾病
中医饮食五味疗法
❖ 酸味入肝,过酸伤肝 ❖ 酸性食物:食醋,山楂,乌梅,石榴 ❖ 宜:泄泻,汗证,遗精,带下 ❖ 忌:溃疡,龋齿 ❖ 多食:易疲劳,记忆减退,脾胃失调
中医饮食护理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
四病区 邹娟
内容
❖ 一、中医饮食疗法特点 ❖ 二、中医饮食四性五味 ❖ 三、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 四、常用饮食养生的方法
中医饮食调护的重要性
❖ 运用中医的基本理论指导饮食 调护,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 药疗食疗的有机结合,是中医临 床中的一在特色。如《千金要方》 云:“为医者,必须洞视病源, 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 然后令药。”如果临床辩证准确, 能做到:药食相须,寒温相宜, 五味相适,就可提高疗效,加速 病人康复。反之,如果药食相杵, 寒温失当,五味过偏,就可影响 药物疗效,甚至可致病情恶化。
的性质或气质,中医称为“四性”或“四气”
二、中医饮食四性五味
❖ 凡适用于热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就属凉性或寒性食物,寒性食物如: 马齿苋,蒲公英,苦瓜,连藕,蟹,番茄,柿子,紫菜,西瓜,香蕉, 黄瓜
❖ 凉性食物如:茄子,白萝卜,冬瓜,梨,薏米仁,鸭蛋 ❖ 凡适于寒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就属于温性或热性食物。 ❖ 热性食物有:芥子,肉桂,辣椒,花椒 ❖ 温性食物:韭菜,小茴香,葱,香菜,蒜,南瓜,木瓜,酒,醋,龙眼
中医饮食四性疗法
❖ 实者泻之,实证宜忌 ❖ 外感病实证:风寒风热,宜辛散食物 ❖ 内伤病实证:痰壅水停,食积瘀血等,宜疏
利消导,活血化瘀食物
中医饮食四性疗法
❖ 食物的性能各有不同,有相互协同作用,亦有相 克制作用,性能相同者,食之无消,并可加强其调 养作用,如当归,生姜,羊肉汤中的羊肉与生姜, 两者可相互协同发挥作用,羊肉得生姜而加强温补, 故可治疗虚证腹痛,食物性能相克情况有二种,一 是利用食物之间性能相克,对人体有益如小产大都 为寒性,可加葱姜同煮,取其辛温而解其寒气,另 一种情况是食物之间性能各不相同,发生矛盾,影 响人体健康,如鳖鱼与苋菜不同食等,所以应当注 意饮食的调配。
中医饮食四性疗法
❖ 热者寒之:热证宜忌 ❖ 感受热邪的实热证:宜寒凉性食物 ❖ 阳盛阴虚的虚热证:宜滋阴性食物 ❖ 忌辛辣,温热之品
中医饮食四性疗法
❖ 虚者补之:虚证:阴阳气血亏虚所引起的一 类病证
❖ 阴阳亏虚:补益阴阳,阳虚者忌寒凉,宜温 补类食物,阴虚者忌温热,宜淡薄润食物
❖ 气血亏虚:补益气血 ❖ 原则:虚多少补多少,虚什么补什么
中医饮食五味疗法
❖ 1、五味对应五脏 酸 苦甘辛咸
❖肝 心 脾 肺 肾
❖ 2、五味适度养五脏五味过度伤五脏 ❖ 3、原则:谨和五味以调之,以平为期
中医饮食五味疗法
❖ 辛味入肺,过辛伤肺 ❖ 性味:辛散行气通经,香燥易耗气伤津 ❖ 代表食物:姜葱蒜花椒等 ❖ 宜:外感,瘀血,脾胃气滞 ❖ 忌:气虚自汗,津亏,失血等证 ❖ 多食:便秘,胃溃疡,痔疮
中医饮食五味疗法
❖ 还有一类“发物”是指诱发疾病的食物,一 般而言,“发物”都是常用食物,对人体没 有影响,但对具有过敏体质和所患疾病有关, 则能诱发荨麻疹,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公鸡, 猪头肉动风上扰,往往能触发肝阳头痛,头 风等宿疾,由于“发物”具有宣发作用,故 临床上用芫汤透发麻疹。
三、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管疾病,肾病
中医饮食五味疗法
❖ 肝病忌辛,心病忌咸,脾病忌酸,肾病忌甘,肺病 忌苦,以及水肿病忌食盐,黄疸泄泻忌鱼,以常头 晕,失眠,性情急躁忌胡椒,辣椒,韭菜,即如 《金匮要略》中所言:“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 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补体,为害则成疾,另外, 应注意病人脾胃强弱,即使是相宜的食物不能强迫 进食,再一种是病后胃气初复,如贪图口腹可导致 食复的发生,即《景岳全书》中所说:“不欲食者, 不可强食,强食则可助邪,新愈之后,胃气初醒, 尤不可纵食。”
❖ 1、饮食有节 ❖ 2、饮食有方 ❖ 3、谨和五味 ❖ 4、荤素搭配
(1)整 体 观 念
❖ 人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如食物五味对应人 体五脏系统)
❖ 人和自然社会是一个整体(如食物四气对应 自然四季)
❖ 饮食要与五脏及自然气候等相适应
(2)辩 证 施 食
❖ 疾病:寒热虚实 ❖ 食物:寒热补泻 ❖ 原则:食物的性味应逆于疾病性质
二、中医饮食四性五味
❖ 食物四性:寒热温凉 ❖ 食物五味:酸苦甘辛咸 ❖ “性”或“气”是指食物有寒凉温热等不同
肉,杏仁,鸡肉, ❖ 平性食物的性质介于寒凉和温热性质食物之间,一般体质或寒凉,热性
病症的人都可选用,平性食物多为一般营养保健之品。 ❖ 平性食物:洋葱,南瓜子,土豆,香椿,玉米,百合,葡萄,猪肉,蜂
蜜,青鱼,牛奶
中医饮食四性疗法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 之,实者泻之
中医饮食四性疗法
❖ 寒者热之: ❖ 寒症宜忌 ❖ 感受寒邪的实寒证:宜温热性食物 ❖ 阳虚阴虚的虚寒证:宜温补性食物 ❖ 无论实寒还是虚寒:忌寒凉生冷之品
一、中医饮食疗法特点
❖ 定义: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食 物配方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中医饮食疗法特点
❖ 中医理论特点:整体观和辩证施治 ❖ 中医饮食疗法特点:整体观念和辩证施食 ❖ 药食同源:中药也是由食物发展而来,
食物对防治疾病同样重要 ❖ 中药属性:四性五味 ❖ 食物属性:四性五味 ❖ 提倡先食疗后药药疗